資源簡介 12月月考 高二思想政治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有的人內心貪婪,斂財無數,結果東窗事發,面臨牢獄之災;有的人守住信仰,兩袖清風,專注于為人民謀福利、辦實事。由此可見( )A.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B.有什么樣的世界觀,就會有什么樣的方法論C.世界觀是用于認識世界的,方法論是用于改造世界的D.世界觀是零散的、不自覺的,方法論是系統的、自覺的2.德國著名古典哲學家費爾巴哈曾經說過:“理論所不能解決的疑難問題,實踐將為你解決。”“人是人的作品,是文化、歷史的產物。”從哲學基本派別來看,下列與費爾巴哈觀點相一致的是( )①人病則憂懼,憂懼見鬼出 ②沒有絕對精神,就沒有世界③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④大地浮于水上,沒有水就沒有萬物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2023年6月1日起施行的《無錫市公路條例》圍繞無錫公路改革發展新形勢,作出有針對性的制度設計,以促進無錫公路事業健康發展。這體現了( )①思維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思維促進存在的發展 ③思維能夠正確反映存在 ④思維和存在相互依賴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美麗”在新時代的現實表現就是“綠水青山”“碧海藍天”。據此完成4一5題。4.人與自然是相互的,不論在人誕生之初,還是在人的生產力高度發達以后,這種關系都是亙古不變的。如果長期堅持“人類中心主義”、不尊重自然發展的規律,就會遭到自然的毀滅性打擊。可見( )①在人和自然的對立關系中,服從自然才是唯一選擇②自然界是客觀的,它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③人對自然的主體性應由主動轉為被動④人與自然是統一的,人要自覺遵循自然規律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習近平總書記的這段論述深刻闡明了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體現了人尊重自然、保護自然、順應自然的內在邏輯關系。下列對這一關系表述正確的是( )①人類遵循自然規律的前提是開發利用自然②人與自然關系的實質是主體與客體的關系③自然作為人的對象性存在物,人可以改變其規律④建設“美麗中國”是人與自然關系發展的必然性選擇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五子聯動”是北京率先探索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有效路徑。“五子聯動”指的是“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推進“兩區”建設、打造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創造新需求、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五大舉措聯動推進,形成疊加效應,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這體現的哲學道理是( )①聯系具有相對性,要把事物的非本質聯系轉化為本質聯系②聯系具有普遍性,“五子聯動”表明事物不是孤立存在的③聯系具有多樣性,要善于把握事物存在和發展的各種條件④聯系具有條件性,人們應該積極創造人為事物之間的聯系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7.“黃河寧,天下平。”習近平兩度考察黃河,強調要堅持生態優先,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地制宜、分類施策,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統籌謀劃,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這啟示我們治理黃河要( )①善用系統思維,實現黃河綜合治理的最優目標②堅持統籌兼顧,做到黃河保護和開發利用并重③創新發展思路,以生態優先理念為治理出發點④把握具體聯系,積極探索黃河生態治理新路徑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下列觀點能夠體現辯證法和形而上學對立的焦點和根本分歧的是( )A.“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和“萬物獨化,物各自生”B.“知出于不知,故以不知為宗”和“子非魚,安知魚之樂”C.“古今異俗,新故異備”和“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D.“事物因為自身有矛盾,它才會運動”和“矛盾不能歸屬于現實。事物中沒有任何矛盾”9.習近平多次強調,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須一抓到底,切忌虎頭蛇尾、一曝十寒,要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民生需求。從發展觀的角度看,習近平總書記實際上是要求各級領導干部在改善民生時必須認識到( )①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 ②量變必然會引起質變③要善于抓住時機促成質變 ④質變是量變發展的結果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0.從20世紀80年代初期的電子表、收錄機、流行歌曲等,到現在的互聯網、智能手機、微信公眾號、共享汽車等,每一次新東西撲面而來時,差不多都要經歷一部分人新奇追風,一部分人疑惑抵制,再到逐步適度放開、加強內部管理的過程。這些新東西多數都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這啟示我們要( )①熱情地支持新事物,相信新事物永不過時②具體分析新事物的利弊并興利除弊③拋棄因循守舊的觀念,熱情歡迎、支持新事物④相信新出現的事物必定能戰勝舊事物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1.資本與市場經濟如影隨形,既要充分發揮作用,又要防止泛濫成災。資本是驅動經濟增長的一個基本要素,筑牢市場的基石。但是資本無序擴張,擾亂了市場秩序,國家通過“紅綠燈”對資本進行監管,良性互動,促進我國經濟發展。這表明( )①同一性寓于斗爭性之中并為同一性所制約②矛盾包含著既相互對立又相互統一的兩個方面③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既相互連接又相互分離④矛盾雙方的對立統一推動事物的運動變化發展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12.對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關系理解正確的是( )①理性認識與感性認識相互滲透、相互包含辯證統一②對積累的大量感性材料進行集合,就能上升為理性認識③理性認識依賴于感性認識,感性認識有待于發展到理性認識④理性認識是認識的高級階段,理性認識比感性認識更重要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3.科學預見是對客觀事物的發展趨勢和未知事物的存在所做的有科學根據的論斷,是科學家的重要工作。錢學森一生有很多重要預見,如核動力火箭、人類登月、航天飛機概念等都已被驗證,并成為現實。科學預見( )①是為了探索未知,實現理論創新,使人獲得無限自由②應從客觀存在的實際出發,掌握盡可能多的感性材料③取決于科學家是否具有豐富的想象力和敏銳的洞察力④需要超越經驗研究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做出超前反映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4.讀漫畫,從哲學角度看,之所以要有容錯的氛圍,主要是因為( )①謬誤中也包含著真理! ②做任何事情錯誤總是不可避免的 ③敢于實踐才能不斷揭示事物的本質和規律 ④認識在真理與謬誤的對立統一推動下向前發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5.“人生就像草稿紙,寫滿了我們算錯的公式。寫的越多,離真相就越近。但我們這一生,都是在練習。”這段話蘊含的哲學道理是( )①認識具有反復性、無限性和上升性 ②矛盾雙方在一定的條件下相互轉化③親身實踐得來的知識是真理性認識 ④人的認識能力決定實踐水平的高低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6.2023年以來,一些美西方媒體出于意識形態偏見,刻意將矛頭對準中國,編造聳人聽聞的假消息,將中國北方地區春季隨處可見的“楊樹花”報道成“蟲子”,誣稱“中國遭遇生物災難”。這波“硬黑”式造謠過于拙劣,很快被網民識破并辟謠。之所以要辟謠,是因為( )①美西方媒體沒有認識到真理具有客觀性和無條件性特征②美西方媒體違背了客觀事實,犯了主觀唯心主義的錯誤③真理與謬誤相伴而行,追求真理的過程總是會出現謬誤④美西方媒體自欺欺人,對客觀存在進行歪曲反映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二、非選擇題:共50分。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為我國農業現代化建設指明了方向和目標。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既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應有之義,也深刻體現出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特征。農業強國建設不僅意味著強農業,還意味著強農民、強鄉村,把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道路有機結合起來,實現四化同步;大力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和城鄉融合,使廣大農民和廣袤鄉村在農業強國建設進程中實現包容性發展。農業強國建設意味著促進農業物質文明,加強新農科建設,加快農業現代化步伐:注重農業中所蘊含獨特優秀的傳統文化基因,把農耕文明的優秀遺產和現代文明要素結合起來。農業強國建設意味著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發展智慧農業。農業強國建設加大農業教育和農業科技的國際合作與交流,一方面吸收國外先進的農業教育理念和農業科技成果;另一方面加大農業走出去力度,把中國農業發展的成功經驗、實用有效的農業科技推廣運用到廣大發展中國家,助力這些國家的農村減貧和農業發展。結合材料,運用整體與部分的關系的知識,說明加快建設農業強國對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作用。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清河縣緊緊圍繞“為民服務解難題”這一目標,組織開展了“千名干部下基層,萬名黨員解難題”活動,全縣近萬名黨員干部深入到百姓家里、田間地頭,聽民生訪民意,切實從解決影響群眾生產生活中的揪心事、煩心事、操心事做起,面對面找問題,點對點解難題,真正做到查民所思、聽民所盼、幫民之難、解民之困,贏得百姓真心稱贊。全員下沉,摸透實情。該縣把全縣黨員干部分為縣級干部、科級干部、股級和一般干部、基層普通黨員“四個層面”分別制定目標任務。在調研中還要求每名黨員干部把問題摸清吃透的同時,虛心傾聽群眾對自己的期望和要求,讓群眾幫助黨員干部進行自我完善和提升,真正實現互幫互助、雙向促進的目標。結合材料,運用“實踐是認識的基礎”的知識,說明下基層是如何促進黨員干部更好地為民服務。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從農村土地“三權分置”到農業補貼政策體系不斷完善,從農業經營體系改革到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深入推進……近年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堅持尊重基層和群眾的首創精神,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不斷推動農村生產力的解放和發展,讓農業現代化實現跨越式發展,讓農村社會保持和諧穩定發展的好勢頭,使農民的幸福感持續提升。(1)從社會歷史發展規律的角度看,聯系材料分析說明中國的改革開放為什么能夠取得巨大成就。(2)結合材料,說明我國農村改革是如何堅持黨的群眾路線的。2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我們都在努力奔跑,我們都是追夢人。”歷史是勇敢者創造的,時代是奮斗者書寫的。新時代的奮斗者在不斷奔跑中創造著美好生活,為夢想寫下現實注腳。夢想不會自動成真,奮斗是其橋梁:目標不會自動抵達,奔跑才有遠方。新時代的巨卷正在鋪展,逐夢人的舞臺更加寬廣,奮斗者都是精神最為富足的人,也是最懂得幸福、最享受幸福的人。“奮斗本身就是一種幸福”。結合“在勞動和奉獻中創造價值”知識,談談你對“奮斗本身就是一種幸福”的理解。高二思想政治B 2.B 3.B 4.C 5.C 6.C 7.B 8.D 9.B 10.C 11.C 12.B 13.C 14.D 15.A 16.C17.整體與部分相互聯系,密不可分。整體由部分組成,整體離不開部分。(3分)部分影響整體,部分的功能及其變化會影響整體的功能,要重視局部的作用,用局部的發展推動整體的發展。(3分)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3分)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意味著促進農村農民共同富裕、農業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雙進步、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以自身發展更好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最終推進中國式現代化。(3分)(其他答案,符合題意,酌情給分)18.①實踐是認識的來源。黨員干部下基層,深人到百姓家里、田間地頭,聽民生訪民意,了解和掌握真實情況,才能真實反映社會民生,表達群眾意愿。②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黨員干部下基層,能夠發現新問題、發現新認識、發現新思路,真正做到把問題摸清吃透。③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黨員干部下基層,虛心傾聽群眾對自己的期望和要求,可以發現所做決策是否正確,是否切實解決影響群眾生產生活中的揪心事、煩心事,操心事。④實踐是認識的目的。通過下基層,查民所思,聽民所盼、幫民之難,解民之困,培養正確的政績觀,價值觀,提高為民服務的水平(每點3分,共12分)(其他答案,符合題意,可酌情給分)19.(1)①社會發展是在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矛盾運動中,在社會基本矛盾的不斷解決中實現的。我國改革開放的一系列政策符合生產力和經濟基礎的發展要求,推動了社會基本矛盾的解決。②人民群眾是實踐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群眾的不懈努力是改革開放取得巨大成就的主要因素。(每點3分,共6分)(其他答案,符合題意,可酌情給分)(2)①農業補貼政策、農村土地“三權分置”、農村集體產權制度等改革處理好了農民與土地的關系,保障了農民的權益,增加了農民的收人,做到了一切為了人民群眾。②尊重基層群眾的首創精神推動了農業和農村的發展,使農民的幸福感持續提升,體現了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每點3分,共6分)(其他答案,符合題意,可酌情給分)20.①要在勞動和奉獻中創造價值。在社會主義社會,勞動是創造美好生活、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4分)②中國進入社會主義發展的新階段,奮斗者們付出了心血和勞動,不僅滿足了他人和社會的需要,自已也得到社會的承認,實現了自我滿足,擁有了幸福的人生。(4分)③積極投身為人民服務的實踐,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擁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徑。(4分)作為青少年的我們,必須要走出自我的狹隘天地,愛祖國愛人民,才能擁有真正的幸福。(2分)(其他答案,符合題意,可酌情給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