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語文園地》學習任務單學習目標核心素養目標了解“五行、五谷、五音、五彩”大致內容,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文化自信)掌握梳理、歸納古詩詞的學習方法,借助注釋理解難懂的詞語。(語言運用)通過抓關鍵句,理解所表達的主要觀點。(思維能力)能借助注釋,通過想象畫面,加深對古詩的理解。(審美創造)任務一(預習)課前任務:(布置預習內容) 1.復習本單元學習的三首古詩,思考理解古詩意思的方法。 2.閱讀日積月累板塊內容,寫下你的問題或疑惑。任務二:活動一:交流平臺1.讀古詩詞的時候遇到不理解的地方,你會怎么辦 ①借助注釋:讀古詩詞的時候,遇到不理解的字詞,可以借助注釋理解。②想象畫面:有畫面感的詩句,可以通過想象來體會。如,讀到“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時,我的腦海中浮現出了江南春天的美麗景象。帶著這樣的想象讀讓我體會到了詩歌的美。③了解古代文化常識:讀李商隱的《嫦娥》時,聯系嫦娥奔月的故事,體會詩中寫到的嫦娥在月官的孤獨寂寞,更容易理解這首詩的意思。看來,多了解一些傳統文化常識,對我們學習古詩詞很有幫助。活動二:詞句段運用1.讀一讀,說說下面這段話表達了怎樣的觀點為了生活環境更舒適,人們在城市里種植了大量的花草樹木。這些樹木花草是城市的“綠色衛士”,守護著城市的環境。人們把它們比作“城市之肺”,是十分形象和貼切的。因為這些“綠色衛士”,不僅能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調節城市空氣,而且能降低灰塵污染一-葉子表面的絨毛和黏液能吸附飄塵,阻止灰塵微粒蔓延2.逐句理解,理清關系!第一句:花草樹木讓城市的生活環境更舒適。第二句:花草樹木是城市的“綠色衛士”第三句:人們把花草樹木比作“城市之肺”第四句:花草樹木有調節城市空氣、降低灰塵污染的作用方法:①抓住關鍵句,把握主要觀點我們通過段落中第一句的“為了”和第三句的“因為”發現這段話中的第二句具有承前啟后的作用,是本段的關鍵句。花草樹木之所以被比作“城市之肺”,是因為它們具有調節城市空氣、降低灰塵污染的作用,能“使生活環境更舒適”。因此,把花草樹木比作“城市之肺”是十分形象和貼切的。中心句3.激活生活經驗,提取關鍵信息,閱讀站牌和泡泡中的提示,你從中讀出了哪些信息 站牌 目的地 票價 線路 首末班車時間 途經站點泡泡提示:抓住關鍵句,把握主要觀點 首末班車的含義任務驅動,你能找到哪些乘車的關鍵信息 讀材料,想一想:小林同學家住溫泉鎮,他希望早上9點以前趕到在宋家洼的外婆家,好跟舅舅一起去爬山。他怎樣乘車最合適 起終點:溫泉鎮 宋家洼時間點:早上9點以前選擇標準:最順利、最快捷方案一:坐763路車直達,從自己家溫泉鎮站出發坐五站到宋家洼站外婆家下車。方案二:先坐65路車,從自己家溫泉鎮出發坐五站到桐蔭街站下車,換乘86路車,坐一站到宋家洼站外婆家下車,方案三:先坐65路車,從自己家溫泉鎮站出發坐四站到四通橋站下車,再換乘86路車,坐四站到宋家洼站外婆家下車。選方案三活動三:日積月累你知道哪些與“五”相關的文化常識 五行:金、木、水、火、土五谷:稻、麥、黍、菽、稷五音:宮、商、角、徵、羽五彩:黃、青、赤、白、黑“五行”是我國自古以來道學的一種系統觀。五行的意義包涵五種基本動態:水(代表潤下)、火(代表炎上)、金(代表收斂)、木(代表伸展)、土(代表中和)。我國古代哲學家用五行理論來說明世界萬物的形成及其相互關系任務三(課后練習)1.讀古詩詞的時候,我們會遇到不理解的字詞,該怎么辦呢 (1)可以借助注釋理解,古詩詞旁一般都有注釋,借助注釋,我們可以理解得更準確,如《江南春》中的“四百八十寺”,并不是指四百八十座寺院,而是虛指,形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2)還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來理解。2.讀詩句時,我們可以一邊讀一邊想象畫面,體會詩歌的美。如讀“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兩句時,我的腦海里就浮現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一美麗的江南春天的景象。3.讀“同到牽牛織女家”時,聯系《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我知道了詩人想表達的意思是,黃河之水仿佛往天上奔流而去,從而體會到了詩中黃河的氣勢。由青龍灣到宋家洼。4.填一填。(1)_________:金、木、水、火、土(2)五谷:_________、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五音:宮、商、_________、_________、羽(4)五彩:黃、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1.(1)寺院很多 (2)查字典 借助插圖2.江南大地,處處鶯歌燕舞,綠草紅花相映,水邊村落、山麓城郭處處酒旗飄動3.牛郎織女 雄偉4.(1)五行(2)稻黍菽稷(3)角徽(4)赤白黑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