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獨山中學2024-2025學年度第一學期高三生物12月月考卷考試范圍:分子與細胞,遺傳與進化;考試時間75分鐘;滿分100分注意事項:1.答題前填寫好自己的姓名、班級、考號等信息2.請將答案正確填寫在答題卡上一、選擇題(15題,每題3分,共45分)1.人的角膜是覆蓋眼睛的透明組織層,角膜干細胞通過增殖分化產生角膜上皮細胞來取代垂死細胞進而維持角膜。短期睡眠不足會加速角膜干細胞的增殖分化,長期睡眠不足則會造成角膜變薄,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人體對角膜中垂死細胞的清除過程屬于細胞凋亡B.角膜上皮細胞呈現透明狀的原因是該細胞內存在特有基因C.睡眠不足會加速角膜上皮細胞的衰老,衰老細胞內染色質收縮D.角膜干細胞分化成角膜上皮細胞沒有體現動物細胞的全能性2.當處于干旱等環境脅迫時,緩步動物通常表現出隱生現象(一種休眠狀態),新陳代謝活動均趨于減弱甚至暫停,恢復適宜的生存條件后即可“復活”。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隱生狀態下,該動物細胞內自由水/結合水的值會較低B.隱生狀態下,該動物細胞內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無機鹽C.緩步動物“復活”過程中,細胞中有些酶的活性會增強D.隱生現象是緩步動物與環境相互影響、協同進化的結果3.脲酶能將尿素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氨,氨溶于水形成NH。過量的NH會導致土壤酸化,植物感知該種信號后發生了如圖所示的生理變化。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1926年,薩姆納從刀豆種子中提取到脲酶,證明其化學本質是蛋白質B.NO與NRT1.1結合后進入根細胞膜內的方式是主動運輸C.NH與AMTS結合導致AMTS構象改變,實現物質轉運D.施用適量的NO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植物緩解土壤酸化能力4.蝌蚪長出四肢,尾巴消失,發育成蛙。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四肢細胞分裂時會發生同源染色體分離B.蝌蚪發育成蛙是遺傳物質改變的結果C.蝌蚪尾巴逐漸消失是細胞壞死的結果D.四肢的組織來自于干細胞的增殖分化5.1866年,被譽為“遺傳學之父”的孟德爾成功揭露了遺傳的兩大定律。時隔30多年,這一發現才被科學家們越來越重視并進而對基因的本質和作用進行了深入研究,下列有關生物遺傳的描述正確的是( )A.在大多數情況下,基因與性狀的關系不是簡單的一一對應的關系B.位于X或Y染色體上的基因,其控制的性狀與性別的形成都有一定的關系C.等位基因都位于同源染色體上,非等位基因都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D.對所有生物來說,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 DNA片段6.一個用15N標記DNA分子的大腸桿菌(只考慮擬核DNA),其DNA 長度約為500萬堿基對,其中有胞嘧啶約300萬個,若該大腸桿菌轉入含有14N 的培養基中連續培養4代,則( )A.復制過程中需要腺嘌呤約3000萬個B.含有14N的DNA 分子占7/8C.復制時,解旋酶使DNA 雙鏈由5’端向3’端解旋D.該DNA 每條單鏈上鳥嘌呤占30%~60%7.同種二倍體(2n=46)雄性動物(AAXBY)和雌性動物(AaXBX )細胞分裂某時期圖像分別如圖甲、乙所示。不考慮圖示之外的其它變異,下列有關敘述中錯誤的是( )A.圖甲、乙細胞分別處于減數分裂Ⅱ中期、減數分裂Ⅰ前期B.圖甲、乙細胞中常染色體上同時含A、a的原因是分別發生了基因突變、基因重組C.圖乙細胞完成分裂過程中,會發生2次等位基因的分離D.與圖甲細胞同時產生的另一個細胞中有23個核DNA分子8.普通小麥是目前世界各地栽培的重要糧食作物。普通小麥的形成包括不同物種雜交和染色體加倍過程,如圖所示(其中A、B、D分別代表不同物種的一個染色體組,每個染色體組均含7條染色體)。在此基礎上,人們又通過雜交育種培育出許多優良品種。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雜種一通常是高度不育,與三倍體無子西瓜不育原因相同B.擬二粒小麥與普通小麥雜交可以獲得可育后代C.普通小麥培育成功說明了不經過地理隔離也能形成新物種D.普通小麥的花藥離體培養后得到三倍體小麥9.如圖為人體某細胞亞顯微結構示意圖,①~④為細胞的結構,對其描述正確的是( )A.結構①是產生核糖體RNA和合成核糖體蛋白質的重要場所B.RNA和RNA聚合酶發揮作用時穿過結構③的方向不相同C.與該細胞的細胞壁形成有關的結構②具有單層生物膜D.有絲分裂前期結構④復制后數量倍增移向細胞兩極10.水熊蟲是迄今為止發現的生命力最為頑強的動物。當環境惡化時,水熊蟲會自行脫掉體內99%的水分,使身體縮小,代謝率幾乎降到零,進入隱生狀態。處于隱生狀態時,水熊蟲體內會產生大量由兩個葡萄糖分子組成的海藻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海藻糖能被人體細胞直接吸收B.海藻糖是由兩分子單糖在水熊蟲細胞內的核糖體上脫水縮合而成的C.推測水熊蟲處于隱生狀態時,體內僅剩的1%水分主要以結合水的形式存在D.在海藻糖溶液中加入斐林試劑,沒有發生相應的顏色反應,即說明海藻糖為非還原糖11.細胞呼吸是聯系糖類、脂肪和蛋白質相互轉化的樞紐。如圖是人體肝細胞內的部分生化反應及其聯系的示意圖。圖中編號表示過程,字母表示物質。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攝入葡萄糖過多,A會轉化脂肪儲存B.有氧運動會減少A轉化為甘油和脂肪酸C.脂肪作為主要的能源物質參與細胞呼吸D.④過程中大部分化學能轉化成熱能12.植物的光合作用細胞依賴光照,但光能超過光合系統所能利用的能量時,光合器官可能遭到破壞,該現象稱為光抑制。光呼吸能利用部分有機物,在吸收O2放出CO2的同時消耗多余光能,對光合器官起保護作用。下圖為某植物葉片在白天和夜晚的氣體交換過程,其中PR、R、GP 代表不同的生理過程。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圖中的PR、R過程分別代表呼吸作用、光呼吸,葉片中有機物的積累量取決于GP、R、PR之間的差值B.光呼吸雖然消耗部分有機物,但是從一定程度上能避免光抑制的發生,有利于植物生長發育C.植物通過調節葉片角度回避強光或進行細胞內葉綠體的避光運動均可減弱光抑制現象D.在農業生產中,適當抑制白天光呼吸和夜間呼吸作用的進行,有利于提高農作物產量13.狂犬病毒(RV)外形呈彈狀,核衣殼呈螺旋對稱,表面具有包膜,內含有單鏈-RNA。RV與宿主細胞結合后,將其核酸蛋白復合體釋放至細胞質,并通過如圖途徑進行增殖。下列相關推斷正確的是( )A.狂犬病毒 RNA 的復制過程由①和③組成B.圖中-RNA 可作為病毒 RNA 復制和翻譯外殼蛋白的模板C.過程②發生在 RV 的核糖體上D.過程①和③所需的模板、原料、能量和酶均來自宿主細胞14.下圖為遺傳信息的表達示意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通常狀況下,核糖體甲和乙合成的蛋白質相同B.相對于①,圖中核糖體的移動方向是“從左向右”C.不同種類的tRNA所攜帶的氨基酸種類可能相同D.分析②所攜帶的氨基酸種類,應查閱的密碼子是UUA15.如圖為某家族兩種遺傳病的系譜圖,甲、乙兩種病分別受A/a與B/b兩對等位基因控制。已知6號不攜帶乙病致病基因。不考慮變異,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4號與5號個體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50%B.甲、乙兩病的相關基因A/a與B/b遺傳時遵循自由組合定律C.乙病患者均是男性,該病有可能為伴Y染色體遺傳病D.3號和4號個體再生一個孩子同時患甲乙兩病的概率是3/16二、非選擇題(5題,共55分)16.研究發現,結核分枝桿菌(TB)感染肺部細胞,會導致線粒體內產生大量的活性氧組分(ROS),然后通過激活BAX蛋白復合物,從而使內質網內的鈣離子通過鈣離子通道(RyR)流入線粒體,進而誘導線粒體自噬,啟動肺部細胞裂解,釋放出來的TB感染更多的宿主細胞,引起肺結核。請分析后回答下列問題。(1)結核分枝桿菌與人體肺部細胞在結構上的最大區別是。(2)溶酶體中的多種水解酶從合成到進入溶酶體的途徑是:的核糖體→粗面內質網→→溶酶體。溶酶體內水解酶的最適pH為5.0左右,而細胞質基質的pH為7.0左右,所以即使有少量溶酶體酶泄漏到細胞質基質中也不會引起細胞損傷,因為。(3)Ca2+流入線粒體的過程中(填“需要”或“不需要”)與RyR結合。(4)線粒體自噬指線粒體可被細胞自身的膜(如內質網或高爾基復合體的膜)包裹形成自噬體,并與溶酶體結合形成自噬溶酶體,該過程體現了生物膜具有(特點),線粒體被水解后的產物去向是。(5)提高溶酶體內水解酶的活性能使BAX蛋白復合酶水解,可以阻止肺結核病的進程,這為藥物開發提供了思路,請根據題中信息為藥物開發人員提出其他思路:(答出一點即可)。17.DNA甲基化是DNA化學修飾的一種形式,能影響表型,也能遺傳給子代。在蜂群中,雌蜂幼蟲一直取食蜂王漿而發育成蜂王,而以花粉和花蜜為食的幼蜂將發育成工蜂。研究發現,DNMT3蛋白是核基因DNMT3表達的一種DNA甲基化轉移酶,能使DNA某些區域添加甲基基團。回答下列問題: (1)蜜蜂細胞中DNMT3基因發生圖1中的過程①稱為,過程②需要的原料是。(2)由圖2可知發生甲基化后(填“會”或“不會”)改變基因的堿基序列。這一變化是否會導致遺傳信息發生改變?。圖3表示DNA甲基化對該基因表達的影響,由圖3可知DNA甲基化會影響與啟動子的識別,從而直接影響了的合成。(3)已知注射DNMT3siRNA(小干擾RNA)能使DNMT3基因表達沉默,蜂王的基因組甲基化程度低于工蜂,為驗證基因組的甲基化水平是決定雌蜂幼蟲發育成工蜂還是蜂王的關鍵因素,取多只生理狀況相同的雌蜂幼蟲,均分為A、B兩組做不同處理,其他條件相同且適宜,飼喂一段時間后,觀察并記錄幼蜂發育情況,完成下表。組別 處理方式 飼養方式 培養條件 預期結果A組 不做處理 相同且適宜B組 飼喂花粉和花蜜18.小麥是重要的糧食作物,其植株最后長出的、位于最上部的葉片稱為旗葉,旗葉對麥穗籽粒產量有重要貢獻。圖1為小麥旗葉進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過程簡圖(①~④表示過程)。圖2表示全 光照和不同程度遮光下,某小麥品種旗葉中葉綠素的相對含量。請圖回答下列問題:(1)與其他葉片相比,旗葉進行光合作用更具優勢的環境因素是。據圖1分析,晴朗的白天,旗葉葉肉細胞中產生ATP的過程是(用圖中編號表示);過程④發生的場所在葉肉細胞的。(2)測定葉綠素含量時,先用提取葉綠體色素,再測定色素對光的吸收量,通過色素對光的吸收量間接計算葉綠素含量。(3)表1是檢測不同光照條件下,該小麥品種旗葉的部分生長指標。請根據圖2和表1數據分析,該小麥品種的旗葉是如何增強對弱光的適應能力的?。表1光照強度 相對平均葉面積(cm2) 凈光合速率(μmolCO2·m-2·s-1)強 13.6 4.33中 15.3 4.17弱 20.4 3.87(4)表2為甲、乙兩個小麥品種在灌漿期、成熟期的光合作用相關數據(注:灌漿期幼穗有大量有機物輸入,成熟期幾乎無有機物輸入)。從表2中的數據推測,品種能獲得較高產量,理由是該品種。表2生長期 光補償點(μmol·m-2·s-1) 光飽和點(μmol·m-2·s-1) 最大凈光合速率 (μmolCO2·m-2·s-1)甲 乙 甲 乙 甲 乙灌漿期 68 52 1853 1976 21.67 27.26成熟期 75 72 1732 1365 19.17 12.6319.鸚鵡(ZW型性別決定)的毛色有白色、藍色、黃色和綠色,由A/a和B/b兩對等位基因共同決定,其中有一對等位基因只位于Z染色體上,相關作用機理如下圖所示。研究人員用純合藍色鸚鵡和純合黃色鸚鵡進行了如下兩個雜交實驗。 回答下列問題:(1)鸚鵡毛色的遺傳遵循基因的定律。該實例體現了基因表達產物和性狀的關系是。(2)鸚鵡的次級卵母細胞中有條Z染色體。實驗一中,F1雌性鸚鵡的基因型是,雌雄鸚鵡隨機交配,F2的表型及比例為(不考慮性別)。(3)實驗二中,F1雌雄鸚鵡隨機交配,F2中綠色雄性鸚鵡的基因型共有種。欲判斷F2中某只綠色雄性鸚鵡的基因型,可讓其與多只(填表型)雜交,若后代只出現綠色和黃色鸚鵡,則可判斷其基因型為。(4)控制鸚鵡羽毛有條紋(D)和無條紋(d)的基因位于另一對常染色體上。兩只純合鸚鵡雜交,F1全部表現為黃色條紋,F1雌雄鸚鵡隨機交配,F2的表型及比例為黃色條紋:黃色無紋:白色條紋:白色無紋=7:3:1:1.推測可能是由于基因型為的雄配子不育導致的。若要驗證上述推測,可進行的雜交實驗是,預測該雜交實驗的結果為。20.下圖甲曲線表示某果蠅(2N=8)精原細胞的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組數目的變化,乙曲線表示細胞分裂過程中一條染色體上DNA含量的變化。回答下列問題:(1)圖甲曲線AB段染色體的主要行為有;既無同源染色體,也無姐妹染色單體的區段是。(2)圖乙曲線“J→K”段與圖甲中含義相同的區段是;不考慮變異,IJ時期的細胞中染色體數量為條。(3)若該果蠅的基因型為AaBb,兩對基因均在同一對常染色體上(正常情況如下圖所示),已知產生了一個Ab配子,最可能發生了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間的互換,產生Ab配子的次級精母細胞的基因型為。(4)將果蠅精原細胞(全部DNA含31P)置于含32P的培養液中培養,進行一次有絲分裂后,將其中一個細胞置于含31P的培養液中接著進行減數分裂,則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被32P標記的染色體數目為,最終形成的4個精細胞中有放射性的細胞比例為。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每題3分,共45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B C D A A D C B C題號 11 12 13 14 15答案 C A A D B二、非選擇題(共55分)16.(除標記外,每空1分,共9分)(1)結核分枝桿菌無核膜包被的細胞核(2) 游離 高爾基體 水解酶化學本質是蛋白質,最適pH為5.0左右,其泄露到最適pH為7.0左右的細胞質基質中變性失活(3)不需要(4) 一定的流動性 有的被細胞利用,有的被排出細胞外(5)抑制內質網上的鈣離子通道(RyR)開放或抑制線粒體內活性氧組分(ROS)的水平(2分)17.(每空1分,共10分)(1) 轉錄 氨基酸(2) 不會 不會 RNA聚合酶 mRNA(3) 飼喂等量的花粉和花蜜 注射適量DNMT3miRNA 發育為工蜂 發育為蜂王18.(除標記外,每空1分,共9分)(1) 光照強度 ①③④ 細胞質基質和線粒體(基質)(2) 無水乙醇 紅(3)通過增加葉綠素含量和增大葉面積來適應弱光環境(2分)(4) 乙 灌漿期最大凈光合速率高19.(除標記外,每空2,共17分)(1) (分離和)自由組合(1分) 基因通過控制酶的合成來控制代謝過程,進而控制生物體的性狀(1分)(2) 0,1或2 (1分) BbZaW (1分) 綠色鸚鵡:黃色鸚鵡:藍色鸚鵡:白色鸚鵡=3:3:1:1(3) 4/四 白色(雌性)鸚鵡 (1分) BBZAZa(4) bD 讓F1中雄性鸚鵡測交(或與隱性純合子雜交) 子代中無白色條紋鸚鵡出現20.(除標記外,每空2分,共10分)(1) 螺旋化、同源染色體聯會、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等(1分) EG(EF)(1分)(2) DE (1分) 8或4(1分)(3)AABb或Aabb(4) 8 50%-100%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