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二下學期 階段考試生物 試題卷(B)考試時間:75分鐘 分值:100分一、單選題(共25小題,1-15題,每小題2分,16-25題,每題3分,共6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1.果實中含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元素,人們用果實可加工成果汁、果酒、果醋等產品。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在制作葡萄酒的過程中,應先反復沖洗,再去除枝梗,這樣可減少雜菌污染B.在果酒發酵期間,為保持無氧條件,不能擰松發酵瓶的蓋子C.制作果酒、果醋時,控制通氣的情況不同D.葡萄酒的顏色是葡萄皮中色素進入發酵液形成的2.下列關于泡菜制作的敘述錯誤的是( )A.腌制泡菜時如果加入一些陳泡菜汁,可以縮短腌制時間B.泡菜的制作過程中可能有多種微生物參與發酵C.適量的食鹽水和酸性條件可以抑制雜菌的生長D.泡菜壇中蔬菜裝量不能超過2/3,以防發酵液溢出3.傳統工藝釀酒過程中,會出現“釀酒不成反釀醋”的現象,即釀出的酒水變酸。下列相關說法錯誤的是( )A.酒和醋都是利用傳統發酵技術制作的食品,它們是我國傳統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B.“酸酒”產生的過程中,糖類直接被分解成為乙酸C.“釀酒不成反釀醋”的原因可能是發酵條件控制出現問題,如容器的密封性D.釀酒前將釀酒容器高溫消毒不一定能夠防止酒變酸4.米醋是傳統的調味品。下圖是工業制作米醋的簡化流程。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添加酶制劑可提高I階段的效率B.Ⅱ階段前需對菌種進行選育和擴大培養C.與Ⅱ階段相比,Ⅲ階段應適當升高溫度D.IV階段可通過巴氏消毒法實現5.油炸臭豆腐是我國一些地方的風味小吃。制作時需要將豆腐浸入含有乳酸菌、芽孢桿菌等微生物的鹵汁中發酵。下列相關表述錯誤的是( )A.鹵汁中的乳酸菌和芽孢桿菌存在競爭關系B.乳酸菌發酵產生了乳酸和CO2C.微生物發酵產生了不同的代謝物使得該臭豆腐具有特殊的味道D.經過微生物的發酵,豆腐中的蛋白質被分解成了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味道鮮美6.微生物的純培養既需要適宜的培養基,又需要防止雜菌污染。下列相關表述正確的是( )A.微生物的純培養物就是不含有代謝廢物的微生物培養物B.培養基中的營養物質濃度越高,對微生物的生長越有利C.消毒和滅菌的殺菌程度存在差異D.為了防止污染,接種環經火焰滅菌后應趁熱快速挑取菌落7.與傳統發酵技術相比,發酵工程的產品種類更加豐富,產量和質量明顯提高,下列相關述正確的是( )A.發酵工程與傳統發酵技術最大的區別就是前者可以利用微生物發酵B.通過發酵工程可以從微生物細胞中提取單細胞蛋白C.發酵工程要對培養基進行滅菌,發酵設備不用滅菌。D.發酵工程的產品主要包括微生物的代謝物、酶及菌體本身8.發酵工程可實現發酵產品的大規模生產,下圖為發酵工程的基本環節,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①、②可以是誘變育種或基因工程育種B.③是發酵工程的中心環節C.產物濃度的檢測必須在發酵結束后進行D.發酵條件為室溫和近中性的pH等9.下圖是培養胡蘿卜根組織獲得試管苗的過程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組織塊用酒精和次氯酸鈉溶液消毒后插入培養基中B.切取的組織塊中必須要帶有形成層細胞否則不易成功C.愈傷組織通過細胞分裂過程最終形成試管苗D.⑥過程應當給予光照,以便促進葉綠素的合成10.科學家利用植物體細胞雜交技術成功獲得了番茄—馬鈴薯雜種植株,為了便于雜種細胞的篩選和鑒定,用紅色熒光和綠色熒光標記番茄和馬鈴薯的原生質體質膜上的蛋白質,其培育過程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過程①常用的酶主要有纖維素酶和果膠酶B.過程③為脫分化,過程④為再分化C.可用滅活病毒誘導原生質體融合D.僅考慮細胞兩兩融合的情況鑒定融合的原生質體,若原生質體表面既有紅色熒光又有綠色熒光,可判斷該原生質體由番茄和馬鈴薯的原生質體融合而成11.下列關于動物細胞工程的敘述,正確的是( )A.動物細胞培養應在含5%CO2的恒溫培養箱中進行,CO2的作用是刺激細胞呼吸B.將骨髓瘤細胞和B淋巴細胞混合,經誘導后融合的細胞即為雜交瘤細胞C.抗體-藥物偶聯物(ADC)中單克隆抗體主要發揮靶向運輸作用D.克隆牛技術涉及體外受精、動物細胞培養、胚胎移植等過程12.世界上首批體細胞克隆猴“中中”和“華華”在我國誕生,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接受供體核的卵母細胞要先做去核處理B.克隆猴的生長發育過程經歷了細胞增殖和分化C.克隆猴細胞核的遺傳物質與供體核的遺傳物質一致D.克隆猴的誕生表明已分化的動物細胞具全能性13.“分離”、“篩選”與“鑒定”是生物技術與工程中常用的技術手段。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利用以尿素為唯一氮源的選擇培養基,可以從土壤中分離出分解尿素的細菌B.稀釋涂布平板法可用于統計樣品中活菌的數目,不能用于分離不同的微生物C.制備單克隆抗體時,第二次篩選的目的是獲得能分泌所需抗體的雜交瘤細胞D.在胚胎移植前,對收集的胚胎進行性別鑒定對于人工控制動物性別有重要意義14.下列關于DNA重組技術基本工具的說法,正確的是( )A.DNA連接酶可催化脫氧核苷酸鏈間形成氫鍵B.限制酶切割DNA后一定能產生黏性末端C.病毒不能作為能將目的基因送入受體細胞的載體D.微生物中的限制性內切核酸酶對自身DNA無損害作用15.質粒是基因工程中常用的分子載體。下列有關質粒的說法正確的是( )A.質粒是廣泛存在于細菌細胞中的一種單鏈環狀DNA分子B.質粒的復制和表達都遵循中心法則和堿基互補配對原則C.細菌質粒的復制過程一定是在宿主細胞外獨立進行D.大多數天然質粒都不需要人工改造,可以直接作為載體使用16.如圖為雞血細胞中DNA的粗提取和鑒定實驗過程中的部分操作示意圖,請據圖分析,下列相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 A.該實驗的正確操作順序是③→①→②→④→⑤B.用同樣方法從等體積豬血和雞血中提取的DNA量相近C.⑤表示要鑒定步驟①中所得到的白色絲狀物主要成分為DNA,可使用二苯胺試劑來鑒定,沸水浴冷卻后,出現藍色的試管組別是對照組步驟①的目的是初步分離DNA與蛋白質,析出并獲得DNA;步驟④中在2mol/L的NaCl溶液中,DNA的溶解度較大PCR引物的3'端為結合模板DNA的關鍵,5'端無嚴格限制,可用于添加限制酶切點等序列,dNTP是DNA合成的原料,還可供能。下列相關說法錯誤的是( )A.1個循環后,子代DNA雙鏈的脫氧核苷酸數量相同B.引物的設計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C.耐高溫Taq酶只能從引物的3'端開始延伸DNA鏈D.圖示環節所需的溫度比上一個環節的低18.辣椒的辣椒素是食品調味料的重要成分之一,辣椒素可通過下圖途徑獲得,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①過程需對外植體進行滅菌以防止后續培養過程中雜菌污染,且有利于獲得脫毒苗B.圖中所示的愈傷組織是未分化的有固定形態的薄壁組織團塊,具備較強的分裂分化能力C.在脫分化過程中一般不需要光照,在再分化過程中光照可誘導植物形態建成D.若在細胞分離過程中使用鹽酸進行解離,則植物細胞繼續增殖前需再生細胞壁19.下圖表示基因型為AaBb的水稻的花藥通過無菌操作,接入試管后,在一定條件下形成試管苗的培育過程。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花粉經過脫分化轉變成未分化的細胞,進而形成不定形的愈傷組織B.愈傷組織需要吸收培養基中水、無機鹽和小分子的有機物等營養C.為促進花粉細胞分裂生長,在培養基中應加入適宜濃度的細胞分裂素等激素D.經圖示無菌培養獲得的試管苗的基因型是AABB、AAbb、aaBB、aabb20.通過細胞培養構建的人造皮膚在治療大面積燒傷時具有較好的應用前景,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由于對細胞所需的營養物質未全部研究清楚,培養時通常加入血清B.細胞培養獲得人造皮膚的過程中,可加入纖維素酶處理貼壁的細胞C.培養過程中其培養液所需的適宜pH為6.8-7.0D.選擇非患者細胞進行培養獲得人造皮膚,可以降低免疫排斥的發生21.如圖為科學家制備誘導多能干細胞(iPS細胞)的操作流程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該項技術將來有可能用于再生醫學、藥物安全性與有效性檢測等領域B.借助載體將特定基因導入細胞中可以制備 iPS細胞C.成纖維細胞可以轉化為iPS細胞,已分化的B細胞、T細胞也可以轉化為iPS細胞D.誘導多能干細胞應用前景不如胚胎干細胞22.疫苗是人類預防疾病強有力的手段,疫苗產業也是醫療衛生事業和生物技術產業的重點發展領域之一,目前生產疫苗的兩種方法主要有:利用轉基因工程菌和借助動物細胞的大規模培養。例如,生產乙肝疫苗時,可以將S基因導入大腸桿菌構建工程菌生產重組乙肝疫苗,或者大規模培養能夠表達S蛋白的中國倉鼠卵巢細胞獲得乙肝疫苗。下列有關兩種方法敘述錯誤的是( )A.兩種方法都需用轉基因技術構建工程菌或工程細胞B.將S基因導入大腸桿菌構建工程菌時需要使用鈣離子處理細胞C.體外培養中國倉鼠卵巢細胞時要定期更換培養液以創造無菌環境D.哺乳動物細胞表達的外源蛋白,更接近乙肝病毒的S蛋白23.治療性克隆有望解決供體器官短缺和免疫排斥等問題。下圖表示治療性克隆的過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細胞A常采用去核卵母細胞作為移植的受體細胞B.通過電刺激等方法激活重組細胞使其完成細胞分裂和發育C.胚胎干細胞分化為多種體細胞是基因選擇性表達的結果D.該治療性過程應用了核移植、動物細胞培養和胚胎移植等技術24.第三代試管嬰兒技術(PGD/PGS)是對早期胚胎細胞進行基因診斷和染色體檢測后再進行胚胎移植,流程如圖所示。圖中檢測包括PGD、PGS(PGD是指胚胎植入前的基因診斷,PGS是指胚胎植入前的染色體數目和結構檢測)。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采集的卵子需培養至MII期才能與獲能的精子進行受精B.PGD和PGS技術可分別用于篩選唐氏綜合征和紅綠色盲C.進行胚胎移植前需要對夫妻雙方進行免疫檢查D.“理想胚胎”需培養至原腸胚期才能植入子宮25.PD-L1是腫瘤細胞表面的一種蛋白質,其能與T淋巴細胞表面的PD-1蛋白結合,抑制T淋巴細胞活化,使腫瘤細胞逃避機體免疫系統的監控和清除。抗PD-L1蛋白的單克隆抗體通過與腫瘤細胞表面的PD-L1蛋白結合,使腫瘤細胞無法逃避免疫系統的監控和清除,對癌癥的免疫治療具有重要意義。研究人員按如下流程制備了抗PD-L1蛋白的單克隆抗體。有關制備過程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培養骨髓瘤細胞和B淋巴細胞需要用到CO2培養箱B.誘導融合過程原理和植物體細胞雜交技術原理相同C.抗體檢測篩選利用了抗原-抗體結合的原理D.制備過程至少進行兩次篩選操作二、填空題(共3小題,共40分)26.很多極端環境(高溫、干旱、鹽堿等)中的微生物仍未獲得分離和培養。我國研究人員提出了一些從沙漠環境中獲取純培養原核微生物的策略。請回答下列問題:(1)在采集時,需要用經過 處理的鏟子、采樣袋、離心管等收集土樣、水樣,低溫保存樣品,盡快進行微生物分離。(2)培養基一般都含有 和無機鹽等。配置適宜的培養基,也是培養沙漠微生物的關鍵步驟。沙漠炎熱,其中很可能存在噬熱微生物。若要篩選噬熱微生物需在高溫下進行培養,此時瓊脂不凝固,非固態的培養基上無法獲得微生物的 ,因此需選用在高溫下仍有凝固能力的物質代替瓊脂。(3)沙漠有強烈的紫外線照射。研究人員希望能從沙漠土樣中培養出更多的沙漠微生物,于是將獲得的沙漠樣品用紫外線照射 10 分鐘后再進行樣品的稀釋。這樣做的原因是:①紫外線可以殺死、抑制一些雜菌,減少了雜菌的快速生長;② 。(4)接下來,對上述樣品進行溶解和稀釋,每次稀釋時需要在試管中加入 和 1mL 待稀釋的菌液。全程需要 操作。研究人員在進行接種時,并不是只接種 10-4 的稀釋液,而是將下圖中四個濃度均進行接種,原因是 。(5)經過分離、純化后,獲得的沙漠微生物值得進一步研究。27.對大型農場動物進行良種繁殖時,胚胎分割技術增加了胚胎數量,對提高良種覆蓋率、加速育種進程具有重要的意義,下圖是牛胚胎分割技術過程示意圖。(1)用于冷凍的胚胎可以通過 (至少答出兩點)技術獲得。(2)進行胚胎分割時應選擇發育良好、形態正常的 期胚胎,分割時注意將 均等分割。(3)進行性別鑒定應選 細胞,理由是 。(4)分割后的胚胎需經胚胎移植才能發育成新個體,胚胎移植的實質是 ,分割得到的胚胎基因組成完全一樣,但是發育所得個體的性狀不完全相同,其原因是 。28.非洲豬瘟是由ASFV(一種雙鏈DNA病毒)感染豬引起的烈性傳染病、某研究小組將ASFV外殼蛋白基因導入豬體細胞中,利用核移植技術培育轉基因克隆豬,從而得到自動產生ASFV抗體的個體,其過程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步驟①采用的技術手段是 ,進行步驟③時,受體C豬子宮對外來胚胎基本上 ,從而為胚胎在受體內的存活提供了可能。(2)B豬體細胞在培養瓶中培養時,除必須保證環境是無菌、無毒外,還必須定期 ,以防止細胞代謝物積累對細胞自身造成的傷害。培養到一定程度后,需要分瓶再繼續培養,分瓶后的培養過程稱為 .(3)由于目的基因不能直接導入受體細胞,因此需要構建 ,該過程采用雙酶切法處理含目的基因的DNA片段和質粒,其優點是 。(4)利用抗原—抗體雜交技術判斷 D 豬是否產生 ASFV 抗體,使用的抗原物質最好是 。該抗體也可以使用雜交瘤技術來制備,通常情況下,雜交瘤細胞是由骨髓瘤細胞和 細胞融合獲得的。高二下學期 階段考試 生物(B) 參考答案單選題(共25小題,1-15題,每小題2分,16-25題,每題3分,共6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1-5 B D B D B 6-10 C D A D C 11-15 C D B D B16-20 D A C D A 21--25 D C D A B二、非選擇題(共3小題,共40分)26.(除標明外,每空2分,共12分)(1)滅菌(2) 水、碳源、氮源 (單)菌落(或純培養)(3)沙漠樣品中的(原生)微生物在長期的紫外線照射環境中,適應了紫外線照射,在培養中占有優勢,得以迅速、大量增殖(4) 9mL無菌水 (1分) 無菌(1分) 接種單一濃度的稀釋液,若微生物濃度過高可能無法獲得單菌落,若濃度過低可能無法培養出菌落,四個濃度都接種,增加獲得適宜菌落數的可能性27.(每空2分,共14分)(1)體外受精、核移植技術或胚胎分割技術(2) 桑葚胚或囊胚 內細胞團(3) 滋養層細胞 滋養層細胞將來發育成胎盤和胎膜,這樣可以避免對胚胎造成影響(4) 早期胚胎在相同生理環境條件下空間位置的轉移 生物的性狀由基因型決定的同時,還會受到環境的影響。28.(除標明外,每空2分,共14分)(1) 細胞核移植 (1分) 不發生免疫排斥反應(1分)(2) 更換培養液 傳代培養(3) 基因表達載體 保證目的基因和載體定向連接(避免自身環化和反向連接)(4) ASFV外殼蛋白 經ASFV外殼蛋白免疫后的B淋巴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