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一上學期生物第三次月考試卷及答案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一、選擇題(45分,1--15題是單選題,每題2分,16--20是多選題,每題3分)1、下列關于生物體內RNA與ATP的比較,正確的是()A、兩者含有相同的磷酸基團、五碳糖和一種堿基B、ATP的水解產物ADP是組成RNA的單體之一C、細胞質中可以合成少量ATP,但不能合成RNAD、RNA和ATP都含有特殊的化學鍵2、幽門螺桿菌(Hp)是目前所知的唯一一種微厭氧的、能夠在人胃中生存的微生物,其通過分泌尿素酶來分解尿素生成氨,從而創造堿性的微環境。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A、尿素酶的合成與分泌過程有Hp的生物膜系統參與B、Hp的遺傳物質是DNA和RNA,其組成元素是C.H、O、N、PC、Hp能夠在人胃中生存,說明其生存環境的最適pH呈強酸性D、Hp生命活動所需要的能量主要來自細胞呼吸3、關于下列四個圖的敘述,正確的是( )A、甲中含有的堿基和核苷酸都是5種B、圖乙中R基中可能含有硫元素C、組成丙物質的單糖是脫氧核糖或核糖D、在發芽的小麥種子細胞內檢測到的化合物丁主要是乳糖4、下列關于細胞結構和功能的敘述,錯誤的是( )A、內質網能參與物質合成與運輸,是酶的附著位點B、胞間連絲和核孔都是物質運輸、信息交流的通道C、抑制線粒體的功能會阻礙根細胞對礦質離子的吸收D、動物細胞沒有原生質層,不能發生滲透吸水和失水5、如圖是顯微鏡視野中某細胞的一部分,有關該細胞敘述正確的是( )A、3是合成蛋白質的場所,其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質B、圖中有兩個中心體C、4主要是對來自內質網的蛋白質進行加工、分類和包裝D、該細胞是動物細胞,結構1和3中均含有核酸6、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線粒體與葉綠體都有雙層膜,且膜的化學成分和功能也相同B、溶酶體是“消化車間”,正常生理狀態下對自身機體的細胞結構無分解作用C、中心體是高等動物細胞特有細胞器,它與細胞的分裂有關D、葉綠體內部含有少量的DNA和RNA、核糖體,可合成自身所需部分蛋白質7、如圖表示細胞中某種生物大分子的合成及運輸路線。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該生物大分子可能是抗體或性激素B、①可能是核糖體也可能是中心體C、該物質經“②→③→④”的運輸過程需要囊泡D、該物質運輸過程體現了生物膜具有選擇透過性8、關于物質跨膜運輸的敘述,正確的是()A、水分子只能通過自由擴散的方式跨膜進入細胞B、葡萄糖可通過主動運輸或協助擴散方式進入細胞C、離子過膜進入細胞時都需要載體蛋白,并消耗ATPD、分泌蛋白跨膜運輸時不需要載體蛋白,不消耗ATP9、將一新鮮馬鈴薯塊莖切成4根粗細相同且長為5.0cm的小條,再將這4根馬鈴薯小條分別放在不同濃度的溶液中,分兩次(浸入30min和4h)測量每一根的長度,結果如圖所示。下列結論錯誤的是( )A、a條馬鈴薯細胞通過滲透作用吸水 B、b條馬鈴薯細胞質壁分離后逐漸復原C、c條馬鈴薯細胞質壁分離 D、d條馬鈴薯細胞外溶液濃度增加10、ATP(甲)是生命活動的直接能源物質,據下圖判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在主動運輸過程中,乙的含量會明顯增加B、丙中不含磷酸鍵,是RNA基本組成單位之一C、甲、乙在細胞中的含量低,但二者相互轉化的速率高D、甲→乙和乙→丙過程中,起催化作用的酶的空間結構相同11、關于探究酶特性的實驗敘述中,最恰當的是()A、若探究pH對酶活性的影響,可選擇可溶性淀粉溶液為底物B、若探究過氧化氫酶的高效性,可選擇無機催化劑作為對照C、若探究溫度對淀粉酶活性的影響,可選擇斐林試劑對實驗結果進行檢測D、若用淀粉、蔗糖和淀粉酶來探究酶的專一性,可用碘液對實驗結果進行檢測12、細胞內葡萄糖分解代謝過程如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酵母菌的細胞溶膠中能進行過程①和②B、人體成熟紅細胞中也能進行過程①②③C、乳酸菌細胞內,過程①為過程③提供還原劑D、過程③④釋放的能量能夠形成少量ATP13、下列關于細胞呼吸原理和應用的敘述,正確的是( )A、若根細胞呼吸作用只發生在細胞質基質中,則該過程中一定不產生水B、根據CO2釋放量與O2消耗量的比例可判斷肌肉細胞進行無氧呼吸的強度C、使用透氣的紗布包扎傷口是為了避免傷口處肌肉細胞進行無氧呼吸D、過了保質期的酸奶出現漲袋現象是由于乳酸菌無氧呼吸產生了氣體14、學生利用菠菜葉進行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時,由于各組操作不同,出現了下列四種不同的層析結果。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A、出現甲圖所示結果的,原因可能是誤用蒸餾水作提取液和層析液B、出現乙圖所示結果可能是因為研磨時未加入SiO2C、丙圖不可能是正確操作得到的結果D、出現丁圖所示結果一定是因為研磨時未加入CaCO315、如圖是綠色植物葉肉細胞中光合作用過程的圖解,其中A~G代表物質,A.B.c代表生理過程。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圖中a過程發生在葉綠體內膜上,釋放的A代表O2B、若光照突然停止,短時間內葉綠體中F的含量會增加C、圖中b、c均屬于暗反應階段,在無光條件下才能進行D、E接受C和NADPH釋放的能量并被NADPH還原16、下圖為紫色洋蔥鱗片葉的一個外表皮細胞在質壁分離及復原實驗過程中的幾個圖像。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A、質壁分離過程中,圖甲中③的顏色會變深B、圖示3個細胞中,丙細胞中的細胞液吸水能力最弱C、丙→乙→甲可表示質壁分離復原過程D、如果用黑藻做此實驗,細胞中的葉綠體會干擾實驗效果的觀察17、下圖一表示某溶液中甲、乙、丙、丁四種物質通過細胞膜的過程,圖中①②③為細胞膜相關組成成分,下圖二表示O2含量變化對小腸上皮細胞吸收K+速率的影響。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圖一中細胞膜的上側是細胞膜的外側B、圖二說明K+的吸收方式是主動運輸C、若圖一中甲表示葡萄糖,則該細胞不可能是哺乳動物紅細胞D、圖二中K+吸收速率不再增加時,限制因素是載體數量和氧氣含量18、下圖表示植物葉肉細胞中光合作用和細胞呼吸的相關過程,其中①---⑤表示代謝過程,AF表示代謝過程中產生的物質,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過程①②③④⑤都可以產生ATP B、過程①和過程③在生物膜上進行C、物質C的元素只來自水 D、物質A、B、D、E、F中都含H元素19、夏季晴朗的一天,某植物一晝夜 吸收速率的變化如圖所示,下列關于圖中 段葉肉細胞內 、 、 含量短期內的變化正確的是( )A、 含量升高 B、 含量降低 C、 含量升高 D、 含量升高20、如圖所示為某高等植物葉肉細胞內有關細胞器的代謝活動,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甲可以調節細胞內的環境B、乙為葉綠體,a在類囊體薄膜上形成,用于B的還原C、若G與F是同一種物質,則G在丙的基質中產生D、無光條件下,乙不能產生ATP但能產生E,而丙能產生ATP二、非選擇題(共55分)21、(13分)下圖1表示胰島細胞(能分泌胰島素)亞顯微結構(部分),圖2為細胞自噬過程。請據圖回答問題:(1).圖1中所有膜結構的共同點是主要成分均為__________________,區別是_______的種類和數量不同。(2).具有生物學活性的胰島素分子存在于圖1中的[ ]______________中(填細胞器),胰島素通過____________方式運出細胞,該過程體現了膜的___________。(3).圖1中①是核孔,是結構⑦上區別于其他膜的特殊結構,其意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圖2表示了溶酶體的功能之一,除此之外,溶酶體還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圖2自噬體包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種細胞器的結構,在細胞缺乏物質和能量供應時,細胞自噬的意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15分)下圖表示某細胞的細胞膜結構,A、B表示物質,a~e表示不同的物質運輸方式。請據圖回答:(1).由圖可知細胞膜的基本骨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側是細胞膜的外側。(2).細胞膜的成分中,__________(寫名稱)在細胞膜行使功能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功能越復雜的細胞膜其種類和數量也越多。(3).細胞膜的重要功能之一是控制物質進出,在a~e的五種過程中,代表被動轉運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物質運輸方式c是_____________,該運輸方式中的A除了可作為轉運蛋白外,也是一種_______,可以將ATP催化為ADP。(4).運輸方式a、b、c體現了細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點。(5).肝細胞通過b方式吸收葡萄糖分子,其過程示意圖如上圖,據圖可知,載體在運輸相應物質時具有__________特點,圖中載體的兩種狀態轉換是蛋白質的_____________發生改變的結果。23、(14分)下面分別是真核細胞內呼吸作用的過程和“探究酵母菌細胞呼吸的方式”裝置圖,請據圖回答:(1).圖一中①、③過程發生的場所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圖一中能產生ATP的過程有_______________(填序號)。其中X代表________、Y代表________。在無氧呼吸過程中葡萄糖中的能量主要去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花盆里的土壤板結后,需要及時松土,其目的是促進_______________(填序號)過程的進行,有利于植物對無機鹽離子的吸收。(3).圖二甲裝置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裝置中B瓶先密封放置一段時間后,再連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錐形瓶,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酵母菌消耗的O2為3mol/L,而釋放的CO2為9mol/L,則酵母菌無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的________倍。24、(13分,1和2小題每空1分,3和4小題每空2分)下圖為光合作用過程的示意圖,圖乙是在CO2濃度一定、環境溫度為25℃、不同光照強度條件下測得的小麥葉片的光合作用強度.請據圖分析回答問題.(1).葉綠體中的色素分子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它們能夠捕獲和轉化光能,為光合作用提供能量。(2).A階段的化學反應為B階段的化學反應提供物質②____________和③______________。B階段反應場所是葉綠體___________。在光合作用過程中,光能最終轉化成穩定的化學能儲藏在____________________中。(3).在圖乙中B點時,葉肉細胞中產生ATP的場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點時,該植物的實際光合速率為_________mg/(dm2 葉 h)(用CO2吸收量表示)(4).當植物缺鎂時(其它外界條件不變),圖乙中的B點將___________(填“左移”或“右移”),此實驗中小麥植株進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適溫度分別為25℃和30℃,如果將實驗中的環境溫度25℃改為30℃,圖乙中的B點將_____________(填“左移”或“右移”)高一上學期生物第三次月考答案【答案與解析】1.【答案】A【解析】ATP是腺苷三磷酸的英文名稱縮寫。ATP分子的結構可以簡寫成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團,~代表一種特殊的化學鍵。由于兩個相鄰的磷酸基團都帶負電荷而相互排斥等原因,使得這種化學鍵不穩定,末端磷酸基團有一種離開ATP而與其他分子結合的趨勢,也就是具有較高的轉移勢能。A.ATP由一分子腺苷(由腺嘌呤和核糖組成)和三分子磷酸合成,RNA的基本組成單位是核糖核苷酸,核糖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一分子含氮堿基組成,所以兩者的組成成分中都含有腺嘌呤、核糖、磷酸,A正確;B.AMP是ATP脫去兩個磷酸基團后形成的,稱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組成RNA的基本單位之一,B錯誤;C.真核細胞的細胞質中可以合成ATP,RNA主要在細胞核中合成,但線粒體、葉綠體中也可以合成RNA,C錯誤;D.ATP分子的結構可以簡寫成A—P~P~P,相鄰的兩個磷酸基團之間以特殊的化學鍵相連接,RNA的基本單位只有一個磷酸基團不含特殊的化學鍵,D錯誤。故選A。2.【答案】D【解析】原核細胞:沒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細胞核,沒有核膜、核仁和染色質;沒有復雜的細胞器(只有核糖體一種細胞器);只能進行二分裂生殖,屬于無性生殖,不遵循孟德爾的遺傳定律;含有細胞膜、細胞質,遺傳物質是DNA。A.幽門螺桿菌是原核生物,只有細胞膜一種生物膜,無生物膜系統,A錯誤;B.Hp的遺傳物質為DNA,其組成元素是C.H、O、N、P,B錯誤;C.Hp通過分泌尿素酶來分解尿素生成氨,從而創造堿性的微環境,使其能夠在人胃中生存,因此不能說明其生存環境的最適pH呈強酸性,C錯誤;D.Hp生命活動所需要的能量主要來自細胞呼吸,D正確。故選D。3.【答案】B【解析】A.甲中含有的堿基和核苷酸都是4種,A錯誤;B.圖乙中R基中可能含有硫元素,B正確;C.組成丙物質的單糖是脫氧核糖,C錯誤;D.在發芽的小麥種子細胞內檢測到的化合物丁主要是麥芽糖,D錯誤。4.【答案】D【解析】A.內質網與脂質的合成有關,與分泌蛋白的加工、運輸有關,故內質網能參與物質合成與運輸,其廣闊的膜結構也是酶的附著位點,A正確;B.植物細胞之間可通過胞間連絲進行信息交流和物質交換,核孔可實現核質之間頻繁的物質交換和信息交流、是蛋白質和RNA通過的部位,B正確;C.根細胞對礦質離子的吸收是主動運輸,需要載體和能量,影響線粒體功能會影響能量供應,從而影響主動運輸,C正確;D.動物細胞也能發生滲透作用,在高滲溶液中會滲透失水皺縮,在低滲溶液中會滲透吸水膨脹,D錯誤。故選D。5.【答案】C【解析】A.3核糖體是合成蛋白質的場所,其主要成分是RNA和蛋白質,A錯誤;B.圖中有兩個中心粒,B錯誤;C.4高爾基體主要是對來自內質網的蛋白質進行加工、分類和包裝,C正確;D.該細胞可能是動物細胞,也可能是低等植物細胞,結構1線粒體和3核糖體中均含有核酸,D錯誤。6.【答案】D【解析】A.線粒體與葉綠體都有雙層膜,膜的化學成分不完全相同,功能不同,A錯誤;B.溶酶體是“消化車間”,正常生理狀態下對自身機體的細胞結構有分解作用,B錯誤;C.動物細胞和低等植物細胞含有中心體,它與細胞的有絲分裂有關,C錯誤;D.葉綠體內部含有少量的DNA和RNA、核糖體,可合成自身所需部分蛋白質,D正確。7.【答案】C【解析】結合圖示分析可知,該生物大分子最可能是分泌蛋白,其中①為核糖體、②為內質網、③為高爾基體,性激素為小分子物質,A錯誤;中心體無物質合成功能,B錯誤;該物質從內質網到高爾基體到細胞膜的過程中通過囊泡進行運輸,C正確;該物質的運輸過程體現了生物膜的流動性,D錯誤。8.【答案】B【解析】1、胞吞、胞吐是普遍存在的現象,它們也需要消耗細胞呼吸所釋放的能量。2、主動運輸:物質逆濃度梯度進行跨膜運輸,需要載體蛋白的協助,同時還需要消耗細胞內化學反應所釋放的能量。A.水分子可以通過協助擴散或自由擴散的方式進出細胞,A錯誤;B.葡萄糖可通過主動運輸進入小腸上皮細胞等細胞,通過協助擴散進入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B正確;C.離子過膜時可以通過離子通道形式進入細胞,此過程不消耗ATP,C錯誤;D.分泌蛋白跨膜運輸時需要某些蛋白質的協助且需要消耗ATP,但不需要載體蛋白,D錯誤。故選B。9.【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滲透作用的相關知識以及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意在考查學生識圖能力、信息的提取與應用能力。解:A.a條馬鈴薯的初始長度為5cm,放在20的溶液中,細胞通過滲透作用吸水,使得長度大于初始的5cm,A正確;B.b條馬鈴薯在30min時,長度小于5cm,說明細胞滲透失水,發生質壁分離,但由于細胞能主動吸收和,使得細胞液濃度大于外界溶液濃度,細胞開始吸水,故逐漸復原,B正確;C.c條馬鈴薯長度小于初始的5cm,說明細胞發生質壁分離,C正確;D.d條馬鈴薯長度減小,說明細胞失水,細胞外溶液濃度降低,D錯誤。故選:D。10.【答案】C【解析】甲是ATP,乙是ADP,在主動運輸過程中,ATP水解為ADP和Pi,儲存在遠離腺苷的特殊化學鍵中的能量被釋放出來,用于主動運輸,但因細胞中ATP和ADP的相互轉化時刻不停地發生并且處于動態平衡之中,乙的含量不會明顯增加,A錯誤;丙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含磷酸鍵,但不含特殊化學鍵,是RNA的基本組成單位之一,B錯誤;甲(ATP)、乙(ADP)在細胞內的含量很少,但二者間相互轉化的速率非常高,C正確;甲→乙和乙→丙過程,是在不同酶的催化下完成的,因此催化這兩個過程的酶的空間結構不同,D錯誤。11.【答案】B【解析】淀粉酶催化的底物淀粉在酸性條件下也會發生水解反應;酶的高效性是相對于無機催化劑而言的;斐林試劑鑒定還原糖時需要水浴加熱,不適于溫度作為自變量的探究實驗;用淀粉、蔗糖和淀粉酶來探究酶的專一性實驗,用碘液進行檢測時,實驗結果均相同。A、若探究pH對酶活性的影響,不宜選用淀粉水解,因為淀粉酶催化的底物淀粉在酸性條件下也會發生水解反應,應該選擇過氧化氫作為底物,A錯誤;B、酶的高效性是相對于無機催化劑而言的,故探究過氧化氫酶的高效性時,可選無機催化劑作對照,B正確;C、斐林試劑鑒定還原糖時需要水浴加熱,故探究溫度對淀粉酶活性的影響時,不宜選擇斐林試劑對實驗結果進行檢測,C錯誤;D、蔗糖是否水解都不會和碘液反應,因此不能可用碘液對實驗結果進行檢測,D錯誤。故選B。12.【答案】C【解析】題圖分析:①是細胞呼吸的第一階段,發生的場所是細胞質基質;②是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階段,發生的場所是線粒體;③是產物為乳酸的無氧呼吸的第二階段,發生的場所是細胞質基質;④是產物為酒精和二氧化碳的無氧呼吸的第二階段,發生的場所是細胞質基質。A.酵母菌細胞的細胞質基質中能進行過程①和④,過程②發生的場所是線粒體,A錯誤;B.人體成熟紅細胞中沒有細胞器,因而其中發生的是產乳酸的無氧呼吸過程,即進行的是過程①和③,B錯誤;C.乳酸菌細胞內,過程①為過程③提供還原劑,使丙酮酸經過一些列變化轉變為乳酸,C正確;D.無氧呼吸過程中只在第一階段有能量產生,而過程③④沒有能量的釋放,D錯誤。故選C。13.【答案】A【解析】細胞呼吸原理的應用:(1)種植農作物時,疏松土壤能促進根細胞有氧呼吸,有利于根細胞對礦質離子的主動吸收;(2)利用酵母菌發酵產生酒精的原理釀酒,利用其發酵產生二氧化碳的原理制作面包、饅頭;(3)利用乳酸菌發酵產生乳酸的原理制作酸奶、泡菜;(4)稻田中定期排水可防止水稻因缺氧而變黑、腐爛;(5)皮膚破損較深或被銹釘扎傷后,破傷風芽孢桿菌容易大量繁殖,引起破傷風;(6)提倡慢跑等有氧運動,使不致因劇烈運動導致氧的不足,使肌細胞因無氧呼吸產生乳酸,引起肌肉酸脹乏力;(7)糧食要在低溫、低氧、干燥的環境中保存;(8)果蔬、鮮花的保鮮要在低溫、低氧、適宜濕度的條件下保存。A.植物根細胞是真核細胞,有氧呼吸一定需要線粒體的參與,若細胞呼吸只發生在細胞質基質中說明該呼吸方式是無氧呼吸,產物是乳酸或者酒精和CO2,沒有水產生,A正確;B.肌肉細胞無氧呼吸不消耗氧氣, 不產生二氧化碳,故肌肉細胞的CO2釋放量與O2消耗量的比例始終是1∶1,不能據此判斷肌肉細胞的無氧呼吸強度,B錯誤; C.使用透氣的紗布包扎傷口是為了抑制破傷風芽孢桿菌等厭氧細菌的無氧呼吸和繁殖,傷口處的肌肉細胞可從內環境中獲得O2進行有氧呼吸,C錯誤;D.乳酸菌無氧呼吸不會產生氣體,細菌、酵母菌和霉菌等微生物在分解食物中的有機物時會產生大量氣體,如二氧化碳、硫化氫等,從而導致包裝袋膨脹,D錯誤。故選A。14.【答案】D【解析】A、色素不溶于水,但能溶解于有機溶劑,甲圖中沒有色素帶出現,若用蒸餾水做提取液和層析液可出現上述結果,A正確;B、乙色素相對含量低,可能是因為研磨時未加入SiO2,色素不能完全釋放出來,導致色素相對含量低,B正確;C、丙中顯示葉綠素含量較低,因此不可能是正確操作得到的結果,正確操作得到的理想結果應該是離點樣處較遠的色素含量少,而離點樣處較近的色素含量多,C正確;D、碳酸鈣能防止研磨中色素尤其是葉綠素被破壞,丁中顯示葉綠素含量較低,所以丁可能是因為研磨時未加CaCO3而導致葉綠素被破壞引起的結果,也可能是所用的葉片放置較久或者用的葉片較黃導致,D錯誤。15.【答案】D【解析】1、分析題圖:此圖表示光合作用過程,A為水分解形成的氧氣,B為NADP+,C為ATP,D為ADP和Pi,E為C3,F為C5,G為有機物;a為水的光解,b為C3的還原,c為二氧化碳的固定。2、光合作用分為光反應和暗反應兩個階段,光反應發生在類囊體薄膜上,暗反應發生在葉綠體基質中。A.據圖可知,圖中a是水的光解,該過程發生在葉綠體的類囊體薄膜,A可以釋放到外界,表示氧氣,A錯誤;B.F為C5,若光照突然停止,光反應停止,ATP和NADPH減少,C3的還原減弱,形成的C5減少,CO2含量不變,固定過程消耗的C5不變,短時間內葉綠體中C5的含量會減少,B錯誤;C.圖中B.c均屬于暗反應階段,該過程短時內有光無光都可進行,但不能在長期無光的條件下進行,C錯誤;D.E為C3,接受C和NADPH釋放的能量并被NADPH還原,D正確。故選D。16.【答案】B,D【解析】質壁分離的原因分析:①外因:外界溶液濃度>細胞液濃度;②內因:原生質層相當于一層半透膜,細胞壁的伸縮性小于原生質層;③表現:液泡由大變小,細胞液顏色由淺變深,原生質層與細胞壁分離。A.外界溶液濃度高,細胞失水,則洋蔥表皮細胞的液泡③在質壁分離過程中顏色會變深,A正確;B.圖示3個細胞中,丙細胞中失水最多,所以細胞液濃度最高,吸水能力最強,B錯誤;C.丙→乙→甲過程中質壁分離現象越來越弱,可表示質壁分離復原過程,C正確;D.葉綠體有顏色,如果用黑藻做此實驗,細胞中的葉綠體有助于實驗效果的觀察,不影響觀察,D錯誤。故選BD。17.【答案】A,B,C【解析】分析圖1可知,圖中①表示蛋白質,②表示膜外的糖類,③表示磷脂雙分子層。運輸甲物質是逆濃度梯度運輸,需要能量和蛋白質,為主動運輸;物質乙是順濃度梯度運輸,不需要蛋白質和能量,為自由擴散;物質丙和丁為順濃度梯度運輸,不需要能量需要蛋白質,為協助擴散;圖二中,在一定范圍內隨著氧氣的相對含量升高,K+吸收速率增強。A.圖一中②表示膜外的糖類,細胞膜的上側有多糖,多糖位于細胞膜的外側,說明上側為是細胞膜的外側,A正確;B.據圖二曲線可知,開始隨O2含量增多,呼吸速率加快,O2含量增多提供能量增多,K+吸收速率增大,隨后O2含量繼續增多,K+吸收速率受載體數量限制,不再增大,說明K+的吸收方式是主動運輸,B正確;C.若圖一中甲表示葡萄糖,為主動運輸方式吸收,而哺乳動物成熟紅細胞吸收葡萄糖是協助擴散,故該細胞不可能是哺乳動物紅細胞,C正確;D.圖二中K+吸收速率不再增加時,氧氣含量還在繼續增加,故限制因素是載體數量,不是氧氣含量,D錯誤。故選ABC。18.【答案】A,D【解析】據圖分析,E可以與C結合生成H2O,故③為有氧呼吸第三階段,E為[H],C為O2;則⑤應為呼吸作用的第一階段,F為丙酮酸;④為呼吸作用第二階段,D為CO2;①為光反應過程,A為[H]和ATP;②為暗反應過程,B為ADP和Pi等。A.結合分析可知,②為暗反應過程,該過程需要消耗ATP,A錯誤;B.①為光反應過程,場所是類囊體薄膜;③為有氧呼吸第三階段,場所為線粒體內膜,兩者均在生物膜上進行,B正確;C.C為氧氣,在光反應過程中O元素只來自水,C正確;D.結合分析可知,D為二氧化碳,不含H,D錯誤。故選AD。19.【答案】B,C,D【解析】ABCD.bc段,為減少水分散失,氣孔關閉,導致CO2吸收減少,CO2固定減弱,C3的還原暫時不變,所以C3減少,C5增多。C3減少,通過C3的還原消耗的ATP減少,ATP積累增多。故選BCD。20.【答案】A,B,C【解析】題圖分析:甲是液泡,乙是葉綠體,丙是線粒體。B是C3,C是水,D是O2,E是(CH20)、F是CO2,H是H2O,G是CO2,據此答題。A.甲為液泡,內含有細胞液,可調節植物細胞內的環境,A正確;B.乙為葉綠體,a為ATP,用于暗反應中B(C3)的還原,B正確;C.G與F都是CO2,有氧呼吸的第二階段產生CO2,發生場所是線粒體基質,C正確;D.在無光的條件下,葉綠體不能進行光合作用,不能制造有機物,D錯誤。故選ABC。21.【答案】(13分,1、2小題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1): 磷脂和蛋白質; 蛋白質(2): ⑥高爾基體; 胞吐; 流動性(3): 實現核質之間頻繁的物質交換和信息交流(4): 吞噬并殺死侵入細胞的病毒和細菌(5): 溶酶體、內質網、線粒體; 分解細胞結構,為細胞提供物質和能量22.【答案】(15分,1、2小題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1): 磷脂雙分子層 乙(2): 蛋白質(3): bd 主動轉運 酶(5): 選擇透過性(6): 專一性/特異性 ;空間結構23.【答案】(14分,1小題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1): 細胞質基質 線粒體內膜 ①②③ O2 CO2 仍然儲存在酒精或乳酸中(2): ③(或①②③)(3): 吸收空氣中的CO2(或:除去空氣中的CO2); 消耗掉瓶中原有的氧氣(4): 624.【答案】(13分,1和2小題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1): 類囊體的薄膜(2): NADPH ATP 基質 (CH2O)或者“糖類”或者“有機物”(3):細胞質基質、線粒體、葉綠體 20(4): 右移 右移(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