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2張PPT)中外歷史綱要(下)第17課第七單元世界大戰、十月革命與國際秩序的演變法西斯主義與亞歐戰爭策源地形成FAXISIZHUYIYUYAOUZHANZHENGCEYUANDIXINGCHENG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進程及偉大勝利DIERCISHIJIEDAZHANDEJINCHENGJIWEIDASHENGLI戰后國際秩序的建立與戰爭的影響ZHANHOUGUOJIZHIXUDEJIANLIYUZHANZHENGDEYINGXIANG中外歷史綱要(下)第17課第二次世界大戰與戰后國際秩序的形成第七單元世界大戰、十月革命與國際秩序的演變法西斯是什么?“法西斯”一詞來源于拉丁文“Fasces”,原意是中間插著一把戰斧的一束棍棒,古羅馬執政官出巡時,其扈從每人肩負一束,寓意人民必須服從至高無上的國家權威,否則立即繩以斧鉞,在古羅馬是權力和威信的標志。法西斯主義是極端帝國主義法西斯主義是極端民族主義法西斯獨裁、暴政、惡行和侵略戰爭的代名詞FAXISISHISHENME法西斯主義與亞歐戰爭策源地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進程及偉大勝利戰后國際秩序的建立與戰爭的影響回憶第14課所學的有關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內容德國及其盟國承擔戰爭罪責割地、賠款、裁減軍備全部海外殖民地被瓜分永遠禁止德奧合并戰勝國對戰敗國的剝削民族復仇主義情緒高漲法西斯主義與亞歐戰爭策源地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進程及偉大勝利戰后國際秩序的建立與戰爭的影響“屈辱的和約像一把利劍刺傷了德國人民的民族情感,也埋下了下一次戰爭的伏筆?!敝x爾曼表示:“如果他們簽了那樣的條約,就讓他們的手爛掉吧!”希特勒極具煽動性地說:“德意志要戰斗,德意志要復仇!新帝國需用德國的劍為德國的犁取得土地,為德國人民取得每天的面包?!?br/>巴黎和會上意大利分贓最少,當消息傳來,引起了意大利社會各階層的極大不滿,民族主義情緒空前高漲,打倒政府的呼聲響遍了全國。此時,墨索里尼提出要復仇,有許多人提出要對外擴張,這種扭曲的愛國情緒最終演變成了戰斗的法西斯。日本雖然是戰勝國,但“華盛頓體系”使其擴張的野心遭到美英的遏制,因而有不滿情緒。此后,它不斷尋找機會準備最終沖破“華盛頓體系”的束縛。近衛文麿宣稱:“日本為了自己的生存也應該像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德國那樣,要求打破現狀,并從我們自己的前途出發建立新的國際和平秩序。”德、意、日對“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不滿,力圖擺脫這一體系的束縛法西斯主義與亞歐戰爭策源地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進程及偉大勝利戰后國際秩序的建立與戰爭的影響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大危機造成德國和日本經濟下滑、政局動蕩,統治階級支持法西斯上臺。1929—1933年的世界經濟大危機對德日造成了嚴重打擊,正是在這樣的時刻,德國壟斷資產階級開始轉而支持納粹黨,直接把希特勒推上臺,而日本法西斯勢力也隨之興起并迅速發展。法西斯主義與亞歐戰爭策源地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進程及偉大勝利戰后國際秩序的建立與戰爭的影響法西斯主義與亞歐戰爭策源地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進程及偉大勝利戰后國際秩序的建立與戰爭的影響墨索里尼成立“戰斗的意大利法西斯”,后更名為“國家法西斯黨”崗村寧次、東條英機等日本軍人訂立密約,要求“消除軍閥、刷新人士、改革軍制、建立總動員態勢”希特勒組建“民族社會主義德意志工人黨”,簡稱“納粹黨”法西斯主義與亞歐戰爭策源地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進程及偉大勝利戰后國際秩序的建立與戰爭的影響日本朝鮮臺灣滿蒙中國亞洲乃至全世界世界經濟大危機重創日本經濟。背景日本法西斯分子聲稱“滿蒙是日本的生命線”,妄圖把中國東北變成日本獨占的海外市場和殖民地,既而征服中國,最終征服世界。手段1931年發動九一八事變,侵占中國東北;1936年建立軍事法西斯專政,以擴大對外侵略為基本國策。舉動經濟大危機使德國經濟落入低谷,社會各階層普遍對政府失去信任,法西斯勢力迅速發展。背景納粹黨利用民眾對《凡爾賽條約》的強烈不滿,煽動民族復仇主義,種族狂熱和對外擴張得到了廣泛支持。手段1933年10月14日,德國政府致電裁軍會議主席,聲稱由于“擁有龐大武裝的國家”既不裁軍,又不滿足德國軍備平等的要求,德國決定退出裁軍會議。10月19日,德國又宣布退出國際聯盟。這樣,它就擺脫了國際組織和國際會議對它的束縛。—王斯德主編《世界通史》第三編法西斯主義與亞歐戰爭策源地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進程及偉大勝利戰后國際秩序的建立與戰爭的影響1933年納粹黨攫取德國政權,建立法西斯獨裁統治,積極擴軍備戰。1935年,墨索里尼入侵埃塞俄比亞,最終將其吞并。1936年,意大利和德國結成軸心國。舉動希特勒1935年3月16日,希特勒背棄了《凡爾賽和約》中關于解除德國武裝的條款,同時開始實施大規模重新武裝的計劃。西方的反應是呼吁采取共同行動來反對德國的威脅,但是它們光說不動,于是,德國再次成為一個軍事強國。這從根本上改變了歐洲的勢力均衡,因為德國的軍隊和防御工事現在已把法國和它的中歐、東歐的盟友分隔開來。……希特勒的未受到挑戰的重新武裝也鼓勵了意大利對埃塞俄比亞的侵略。1935年10月3日,墨索里尼的軍團侵入獨立的非洲王國埃塞俄比亞。——[美]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法西斯主義與亞歐戰爭策源地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進程及偉大勝利戰后國際秩序的建立與戰爭的影響投票項目 投贊成票人數 占總投票人數比例贊成全面裁軍 約1054萬 90.6%贊成采取經濟和非軍事的制裁 約1010萬 86.8%贊成在必要時采取軍事制裁 約683萬 58.7%下表是1935年英國一次群眾性的“和平投票”的統計結果,表格所示現象( )A.反映當時歐洲已陷入全面戰爭B.表明英國民眾排斥一切戰爭的和平信念C.體現了英國主導國際聯盟事務D.說明英國實行綏靖政策有一定社會基礎德意日走上法西斯道路并大肆對外擴張,除了凡爾賽和約未能滿足其愿望以及經濟危機的影響外,是否還有別的原因?思考法西斯主義與亞歐戰爭策源地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進程及偉大勝利戰后國際秩序的建立與戰爭的影響德意日走上法西斯道路并大肆對外擴張,除了凡爾賽和約未能滿足其愿望以及經濟危機的影響外,是否還有別的原因?思考法西斯主義與亞歐戰爭策源地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進程及偉大勝利戰后國際秩序的建立與戰爭的影響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國聯并未有效的進行阻止)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亞占領萊茵非軍事區(一般性譴責)同年,意大利和德國結成軸心國《慕尼黑協定》吞并蘇臺德地區吞并奧地利(不作為)(為虎作倀,肢解別國,綏靖政策頂點)我帶來了整整一代人的和平!張伯倫讓你在戰爭與恥辱之間作抉擇,你選擇了恥辱,而你將來還得進行戰爭。溫斯頓·丘吉爾蘇臺德是我在歐洲最后一次領土要求希特勒法西斯主義與亞歐戰爭策源地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進程及偉大勝利戰后國際秩序的建立與戰爭的影響20世紀30年代大危機導致國家間爭奪激烈重要原因帝國主義國家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矛盾尖銳根本原因英法綏靖政策或蘇聯中立自保政策的推動;德意日對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不滿具體原因德意日法西斯專政的建立及對外侵略擴張直接原因法西斯主義與亞歐戰爭策源地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進程及偉大勝利戰后國際秩序的建立與戰爭的影響日本帝國主義全面侵華示意圖1931-1938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變,發動了侵華戰爭,拉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序幕。中國人民開始局部抗戰。1937年,日本制造七七事變,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中國開始全民族抗戰,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在亞洲爆發的標志。中華民族結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團結抗日,開辟了對日本法西斯持久作戰的東方主戰場。法西斯主義與亞歐戰爭策源地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進程及偉大勝利戰后國際秩序的建立與戰爭的影響東方主戰場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重要作用。課堂探究法西斯主義與亞歐戰爭策源地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進程及偉大勝利戰后國際秩序的建立與戰爭的影響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以東北抗日聯軍為主體的東北局部抗戰,拉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七七事變的爆發是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開始,也標志著以國共第二次合作為基礎的全民族抗戰局面的形成。國際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使中國戰場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東方主戰場,也是亞洲大陸抗擊日本軍國主義侵略的唯一陸地戰場。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東方主戰場,中國軍民殲滅日軍150余萬人,以傷亡3500余萬人、直接和間接經濟損失約6000億美元的代價,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1939-19411939年9月,德國以“閃擊戰”突襲波蘭,英法被迫對德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德國東突西進,迅速占領歐洲大部分地區,法國敗降,英國堅持抵抗。1941年6月,德國入侵蘇聯,蘇聯戰場成為抵抗納粹德國的主戰場。進攻蘇聯是納粹德國的既定國策和“先大陸后海洋”擴張計劃的重要一步,希特勒在爭取“逼和”英國的同時,從1940年8月起向東歐地區調兵,并先后把匈、羅、保和斯洛伐克拉進法西斯侵略集團,為侵略蘇聯鋪墊道路。1941年6月22日德國動用550萬兵力、3000架飛機和4300輛坦克,發動全面進攻,11月15日,德軍撲向莫斯科,(蘇軍)于12月6日發起猛烈反擊,重創德軍38個師,取得莫斯科戰役的勝利,打破了德軍“不可戰勝”的神話,鼓舞了蘇聯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斗志。—選編自王斯德主編《世界通史》第三編法西斯主義與亞歐戰爭策源地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進程及偉大勝利戰后國際秩序的建立與戰爭的影響1941年12月,日本挑起太平洋戰爭,美國對日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發展到全球階段。1941年12月7日(夏威夷時間8日),日本動用60多艘艦船和423架艦載飛機,對美國太平洋艦隊所在地珍珠港發動突然襲擊,擊沉擊傷美軍大量軍艦。同時出動五路陸軍,向東南亞各國和西南太平洋島嶼發動進攻。日本在襲擊珍珠港后一小時,正式向美、英宣戰。同日,美、英對日宣戰,以后荷蘭、中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哥斯達黎加等近20個國家相繼對日宣戰。—選編自王斯德主編《世界通史》第三編《同盟畫報》載日軍偷襲珍珠港歷史照片法西斯主義與亞歐戰爭策源地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進程及偉大勝利戰后國際秩序的建立與戰爭的影響1942年1月,以美、英、蘇、中為首簽署《聯合國家宣言》,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從此,同盟國協同作戰,在以后近三年半的時間里相繼打敗意大利、德國和日本。法西斯主義與亞歐戰爭策源地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進程及偉大勝利戰后國際秩序的建立與戰爭的影響1943-1945年的歐洲、北非戰場示意圖二戰期間的亞太戰場示意圖1945年5月8日,德國投降,9月2日,日本簽署無條件投降書,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中國抗戰為贏得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法西斯主義與亞歐戰爭策源地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進程及偉大勝利戰后國際秩序的建立與戰爭的影響改變了世界各國的力量對比,國際格局發生重大變化。加速了民族解放和國家獨立運動的發展。推動了科學技術的發展,為第三次科技革命奠定了基礎。世界各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災難。法西斯主義與亞歐戰爭策源地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進程及偉大勝利戰后國際秩序的建立與戰爭的影響重申雅爾塔會議精神;敦促日本無條件投降。法西斯主義與亞歐戰爭策源地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進程及偉大勝利戰后國際秩序的建立與戰爭的影響重新確定戰后歐亞的版圖;英法美蘇分區占領德國;審判罪犯,肅清法西斯主義;成立聯合國。開辟第二戰場;戰后處置德國;成立國際組織;巴爾干、法國、遠東、芬蘭以及波蘭疆界等問題。日本所竊中國領土歸還中國,是戰后處理日本問題和釣魚島是中國領土的重要法律依據。蘇美英蘇美英蘇美英中美英重新確定歐亞國家版圖,德國由美、蘇、英、法分區占領,日本由美國單獨占領法西斯主義與亞歐戰爭策源地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進程及偉大勝利戰后國際秩序的建立與戰爭的影響三國之宗旨,在剝奪日本自從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后在太平洋上所奪得或占領之一切島嶼;在使日本所竊取于中國之領土,例如東北四省、臺灣、澎湖群島等,歸還中華民國;其他日本以武力或貪欲所攫取之土地,亦務將日本驅逐出境;我三大盟國稔知朝鮮人民所受之奴隸待遇,決定在相當時期,使朝鮮自由與獨立。《開羅宣言》日本領土限制在四個島嶼及若干小島,歸還侵占中國的領土(臺灣、澎湖列島等)承認朝鮮獨立法西斯主義與亞歐戰爭策源地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進程及偉大勝利戰后國際秩序的建立與戰爭的影響在德國投降、歐洲戰爭結束后二至三個月之內,蘇聯協助同盟國參加對日戰爭,但條件是: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國)的現狀須予維持;庫頁島南部及其鄰近的一切島嶼均須歸還蘇俄;維護蘇聯在大連商港的優先權益,并使該港國際化;同時恢復旅順港口俄國海軍基地的租借權;中蘇設立公司共同經營合辦中長鐵路、南滿鐵路,并保障蘇俄的優先利益。同時維護中華民國在滿洲完整的主權,千島群島讓與蘇聯。美國則在太平洋、中國和日本獲得了優勢和支配權。——《雅爾塔會議》對德、日、意的殖民地實行托管,原則上承認被壓迫民族的獨立權利美、蘇、英劃分勢力范圍法西斯主義與亞歐戰爭策源地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進程及偉大勝利戰后國際秩序的建立與戰爭的影響審判戰犯,肅清法西斯主義和軍國主義法西斯主義與亞歐戰爭策源地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進程及偉大勝利戰后國際秩序的建立與戰爭的影響1945年10月24日成立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加強國際合作,促進全球經濟社會發展宗旨五大常任理事國“大國一致”的原則原則和平解決爭端和制裁侵略具有更強的可操作性,體現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的國際政治秩序作用中國共產黨代表董必武在《聯合國憲章》上簽字安全理事會以聯合國十五會員國組織之安全理事會關于程序事項之決議,應以九理事國之可決票表決之;對于其他一些事項之決議,應以九理事國之可決票包括全體常任理事國之同意票表決之。——《聯合國憲章》CHENGLILIANHEGUO法西斯主義與亞歐戰爭策源地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進程及偉大勝利戰后國際秩序的建立與戰爭的影響雅爾塔體系具有相當的歷史進步性,雙方的決策者都認為要盡力避免沖突,要爭取和平的方式解決爭端。于是和平共處便實際成為他們指導相互關系的行為準則。兩種不同社會制度的國家之間的和平共處原則正式納入了國際關系體系。雅爾塔體系所倡導的和平民主獨立的原則對戰后世界的和平民主獨立發展,有著極大的作用。一定程度上來說,它決定了世界戰后的和平發展——摘編自徐藍《試論雅爾塔體系對戰后國際關系的影響》該體系同樣具有大國強權政治的深深烙印,它建立在美蘇戰時軍事實力均勢的基礎之上,是美、英、蘇三大國出于對各自利益的現實考慮和對戰后世界安排的長遠打算,在進行了長期的討價還價之后相互妥協的產物。——摘編自徐藍《雅爾塔體系、冷戰與世界多極化趨勢的發展》以建立和維護世界和平為主要目標,提倡不同社會制度國家之間的共處與合作,對戰后世界和平、民主、獨立和發展有著很大的作用。積極性是大國相互妥協的產物,帶有明顯的大國強權政治色彩,嚴重損害了一些國家的利益。消極性根據以下資料和所學知識分析應該如何評價雅爾塔體系?探究法西斯主義與亞歐戰爭策源地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進程及偉大勝利戰后國際秩序的建立與戰爭的影響歐洲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遭受致命打擊。隨著又一代青年人被戰火吞噬,各國的國力也受到嚴重消耗。與歐洲衰落形成巨大反差的是美國和蘇聯空前強大。美國成為世界第一經濟、政治和軍事強國。它擁有全球財富的50%,掌握制海權和制空權,一度壟斷核武器。蘇聯經濟雖遜于美國,但軍事和政治亦十分強大,特別是由于它在戰爭中的巨大貢獻而贏得很高威望。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成為國際格局從歐洲中心走向美蘇對峙的兩極格局的真正轉折點。——統編歷史《中外歷史綱要(下)》二戰使國際格局從歐洲為中心走向美蘇對峙的兩極格局法西斯主義與亞歐戰爭策源地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進程及偉大勝利戰后國際秩序的建立與戰爭的影響雅爾塔體系凡爾賽—華盛頓體系體現了英、法、美等帝國主義大國的意志體現意志調整了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關系國際格局協調關系以歐洲為中心的傳統的國際格局國際格局建立在戰勝國對戰敗國掠奪的基礎之上,必然隨著德國等國的崛起而破產建立基礎戰勝國與戰敗國及戰勝國之間的矛盾主要矛盾不同點相同點①都是在原有的世界體系被破壞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②都是根據一系列國際會議所確立的基本原則建立新的國際體系③都是大國意志的體現,具有大國強權政治的烙印,并且都隨著各國力量的消長而瓦解體現了美蘇兩個國家的意志資本主義大國同社會主義大國的暫時妥協以美蘇為中心的兩極格局兩個戰勝國間的妥協兩種不同的社會制度之間的矛盾結合所學知識,比較凡爾賽—華盛頓體系與雅爾塔體系。探究法西斯主義與亞歐戰爭策源地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進程及偉大勝利戰后國際秩序的建立與戰爭的影響法西斯主義與亞歐戰爭策源地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進程及偉大勝利戰后國際秩序的建立與戰爭的影響法西斯運動的開端法西斯主義的特征世界經濟危機與羅斯福新政亞歐戰爭策源地的形成法西斯主義的興起世界經濟危機與戰爭策源地的形成納粹德國的擴張與英法綏靖政策建立主要內容評價:積極性、消極性雅爾塔體系聯合國:成立、宗旨、原則、作用二戰發生的亞洲階段(1931-1938)二戰發展的歐洲階段(1939-1941)太平洋戰爭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二戰的結束局部戰爭全球戰爭二戰的影響法西斯主義與亞歐戰爭策源地的形成FAXISIZHUYIYUYAOUZHANZHENGCEYUANDIDEXINGCHENG第二次世界大戰DIERCISHIJIEDAZHAN戰后國際秩序的建立ZHANHOUGUOJIZHIXUDEJIANLI第二次世界大戰與戰后國際秩序的形成課堂總結中外歷史綱要(下)第17課第七單元世界大戰、十月革命與國際秩序的演變會再BYE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