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登快閣/黃庭堅《登快閣》是宋代詩人黃庭堅的代表作之一,被選入統編版選擇性必修下冊古詩詞誦讀單元。這首詩描繪了詩人登快閣所見的景色,表達了詩人厭倦官場、向往歸隱的情懷,以及在孤獨寂寞中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其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是學生了解宋詩風貌、體會詩人情感與詩歌藝術技巧的重要文本。詩中開篇即點明登閣之事,以 “癡兒了卻公家事,快閣東西倚晚晴” 展現詩人完成公務后的輕快心情,“倚” 字寫出詩人對快閣周圍景致的欣賞姿態。接著 “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兩句,對仗工整,意境開闊,從視覺角度描繪了秋景的高遠澄澈,既有自然之美,又暗示了詩人心境的明朗與超脫。“朱弦已為佳人絕,青眼聊因美酒橫” 運用典故,委婉地表達了詩人知音難覓的孤獨以及借酒消愁的無奈。最后 “萬里歸船弄長笛,此心吾與白鷗盟” 則直白地抒發了詩人渴望歸隱、回歸自然的強烈愿望,將詩人的情感推向高潮,整首詩情感脈絡清晰,層層遞進,情景交融,充分體現了黃庭堅詩歌的獨特魅力,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和對古典文學的熱愛。(一)語言建構與運用目標學生能夠準確背誦、默寫《登快閣》全詩,掌握詩中的重點字詞,如 “倚”“絕”“聊” 等的含義和用法,理解詩句的基本意思,積累常見的文言實詞、虛詞和句式。引導學生了解黃庭堅及其詩歌創作風格,知曉本詩的創作背景,理解詩歌運用的表現手法,如典故的運用、情景交融、對仗等,提高學生對古典詩歌藝術技巧的分析能力。(二)思維發展與提升目標通過反復誦讀,讓學生感受詩歌的韻律美和節奏美,體會詩人在詩中蘊含的情感變化,培養學生的語感和誦讀能力,使學生能夠初步學會通過誦讀來把握詩歌的內涵。組織學生開展小組合作探究活動,針對詩歌的意象、意境、情感以及藝術特色等問題進行討論分析,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思維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引導學生學會從不同角度解讀詩歌,提高文學鑒賞水平。(三)審美鑒賞與創造目標引導學生體會詩人在詩中所表達的厭倦官場、向往歸隱的思想情感,培養學生對古代文人精神世界的理解和同情,使學生能夠正確看待人生的得失與選擇,樹立積極健康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讓學生感受古典詩歌的魅力,激發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培養學生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的意識。(四)文化傳承與理解目標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本詩所反映的宋代文化背景和士大夫階層的精神追求,使學生認識到詩歌不僅是文學作品,更是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了解詩歌在文化傳承中的獨特作用和價值。引導學生探究本詩與中國古代文人山水情懷、歸隱思想的淵源關系,拓寬學生的文化視野,豐富學生的文化底蘊,促進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中儒道互補思想的認知和思考,培養學生的文化比較能力和批判性思維。(一)教學重點詩歌的內容理解:深入解讀詩歌的字面意思,梳理詩歌的行文脈絡,明確詩人在詩中描繪的景物、敘述的事件以及表達的情感,理解詩人從 “快閣觀景” 到 “思歸歸隱” 這一情感發展過程,把握詩歌的主旨。藝術手法賞析:重點講解詩歌中運用的藝術手法,如對仗、典故、情景交融等。引導學生賞析 “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的對仗之美和意境營造,理解 “朱弦已為佳人絕,青眼聊因美酒橫” 中典故的內涵及其對表達詩人情感的作用,體會整首詩如何通過景物描寫來烘托詩人的心境,讓學生掌握詩歌鑒賞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提高文學鑒賞能力。(二)教學難點詩人情感的深度挖掘:探究詩人在詩中所表達的復雜情感,不僅僅是表面上的歸隱之愿,還包括其內心深處的孤獨、無奈、憤懣以及對自由精神境界的追求等。引導學生理解詩人為何會產生這些情感,這些情感在宋代的社會文化背景下具有怎樣的典型性和普遍性,使學生能夠深入詩人的內心世界,與詩人產生情感共鳴,從而提升學生對古典詩歌情感內涵的感悟能力。文化內涵的體悟:幫助學生領悟詩歌所蘊含的豐富文化內涵,包括宋代士大夫的文化心態、審美情趣以及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山水文化、歸隱文化等。使學生明白詩歌不僅僅是文字的組合,更是文化的結晶,讓學生能夠從文化的高度來解讀詩歌,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和文化傳承意識,這對于學生深入理解中國古典文學的精髓具有一定的難度,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進行適當的引導和拓展。一、導入新課教師活動:運用多媒體展示幾幅古代文人登高望遠的繪畫作品,如馬遠的《踏歌圖》、夏圭的《溪山清遠圖》等,引導學生觀察畫中人物的姿態和神情以及畫面所營造的意境氛圍。提問學生:“在中國古代文化中,文人登高往往有著特殊的意義和情感寄托,同學們能想到哪些與登高有關的詩詞名句呢?” 鼓勵學生積極回憶并回答,如陳子昂的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王之渙的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等。由此引出本節課要學習的黃庭堅的《登快閣》,介紹黃庭堅在宋代詩壇的重要地位以及本詩在其創作生涯中的代表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學生活動:仔細觀察繪畫作品,沉浸在古典文化的藝術氛圍中,感受古人登高的情境。積極思考教師的提問,回憶學過的登高詩詞,舉手發言分享自己所熟知的名句,并簡要闡述這些詩句中所蘊含的情感。二、作者及背景介紹教師活動:通過 PPT 展示黃庭堅的生平簡介,包括他的字號、籍貫、仕途經歷、文學流派以及在詩歌、書法等領域的成就,重點講解他在北宋新舊黨爭中的遭遇,其政治生涯的坎坷對他文學創作風格的影響。介紹本詩的創作背景,講述黃庭堅在太和縣任知縣時的忙碌公務生活,以及他在快閣上遠眺時的心境變化,使學生了解詩人創作此詩時的具體情境,為理解詩歌的情感內涵奠定基礎。學生活動:認真聆聽教師的講解,做好筆記,對黃庭堅的生平及創作背景有一個初步的整體認識,在腦海中勾勒出詩人的形象和時代輪廓,為深入理解詩歌做好知識儲備。三、初讀詩歌,整體感知教師活動:教師富有感情地范讀全詩,要求學生在聽讀過程中注意字音的準確、節奏的劃分以及韻律的美感,同時標注出不認識或不理解的字詞。利用多媒體展示詩歌原文,標注重點字詞的讀音和釋義,如 “癡兒(chī ér)”“了卻(liǎo què)”“倚(yǐ)”“朱弦(zhū xián)”“絕(jué)”“青眼(qīng yǎn)”“聊(liáo)” 等,引導學生齊聲朗讀詩歌,初步熟悉詩歌內容和語言節奏。提問學生:“讀完這首詩,你對詩歌的整體內容有一個怎樣的印象?詩人在詩中主要寫了哪些方面的內容?” 引導學生從詩歌的敘事、寫景、抒情等角度進行初步概括。學生活動:跟隨教師的范讀,認真傾聽,標注字音和節奏,跟讀幾遍后,自己放聲朗讀,初步感受詩歌的韻律之美和語言的流暢性,解決字詞讀音和釋義的問題,能夠通順地朗讀全詩。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在小組內交流討論,嘗試概括詩歌的主要內容,如有的小組可能會回答詩人先寫了完成公事登上快閣,接著描寫了閣上所見的秋景,最后抒發了自己想要歸隱的心情等,每組推選代表進行發言,分享小組討論的結果。四、文本解讀,深入探究首聯解讀教師活動:引導學生聚焦首聯 “癡兒了卻公家事,快閣東西倚晚晴”,提問:“‘癡兒’一詞在這里是什么意思?詩人為何自稱‘癡兒’?‘了卻公家事’和‘倚晚晴’這兩個行為反映了詩人怎樣的心情?” 啟發學生深入思考詩句背后的情感內涵和詩人的自我認知。講解 “癡兒” 這一典故的出處及在詩中的運用,引導學生體會詩人在官場中的無奈和自嘲,以及完成公務后的解脫與輕松之感,通過對 “倚” 字的分析,讓學生感受詩人對快閣周圍自然景色的喜愛和欣賞姿態。學生活動:結合課下注釋和教師的講解,思考 “癡兒” 一詞的含義和詩人的情感表達,在小組內討論交流,分析 “了卻公家事” 和 “倚晚晴” 所體現的詩人心境變化,理解詩人以 “癡兒” 自稱所蘊含的復雜情感,積極參與課堂討論,發表自己的見解,如有的學生可能會說 “癡兒” 體現了詩人對官場生活的厭倦和對自我的調侃,“倚晚晴” 則表現出詩人在忙碌之后的閑適與愜意等,各小組將討論結果記錄下來,準備在全班分享。頷聯賞析教師活動:展示頷聯 “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的詩句,引導學生從意象、意境、表現手法等方面進行賞析。提問:“這兩句詩中選取了哪些意象?這些意象構成了怎樣的畫面?運用了怎樣的修辭手法和表現手法?”引導學生通過想象,用自己的語言描繪出詩句所展現的畫面,感受詩人所營造的開闊、高遠、澄澈的意境,體會詩人在描繪秋景時融入的情感,如豁達、超脫等心境,講解詩句中對仗的工整性及其對增強詩歌韻律美和藝術感染力的作用,讓學生體會古典詩歌的語言之美。學生活動:仔細研讀詩句,找出 “落木”“千山”“天”“江”“月” 等意象,在腦海中構建畫面,用生動的語言描繪出自己所想象到的秋夜江天圖,在小組內分享自己的畫面描述,互相評價補充,體會詩人通過這些意象所傳達的情感和意境之美。分析詩句的對仗特點,找出上下句中相對應的字詞,如 “落木” 對 “澄江”、“千山” 對 “一道”、“天遠大” 對 “月分明” 等,感受對仗的精妙之處,理解對仗手法對詩歌藝術表達的重要性,通過反復朗讀這兩句詩,進一步體會詩歌的韻律美和意境美,加深對詩句的理解和記憶。頸聯探究教師活動:針對頸聯 “朱弦已為佳人絕,青眼聊因美酒橫”,介紹 “朱弦”“佳人”“青眼” 等典故的來源和含義,如伯牙為子期破琴絕弦的故事以及阮籍青白眼的典故,引導學生思考詩人在此處運用這些典故的用意。提問:“這兩句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絕’和‘橫’字在表達情感上有何作用?” 通過對這兩個關鍵字的分析,讓學生深入體會詩人內心深處的孤獨、知音難覓以及借酒消愁的復雜情感,引導學生關注詩人如何運用典故委婉含蓄地表達情感,提高學生對古典詩歌用典藝術的鑒賞能力。學生活動:認真聆聽教師對典故的講解,查閱相關資料,進一步了解典故的背景和寓意,結合詩句內容,在小組內討論詩人運用典故所表達的情感,分析 “絕” 和 “橫” 字對強化情感的作用,如 “絕” 字體現了詩人對知音不在的絕望和傷心,“橫” 字則生動地描繪出詩人因美酒而稍顯放縱的神態,背后卻是無盡的孤獨和無奈,每個小組推選一名代表,結合典故和關鍵字詞的分析,闡述對這兩句詩情感內涵的理解,其他小組成員進行補充和質疑,在互動交流中深化對詩句的理解。尾聯解讀教師活動:引導學生解讀尾聯 “萬里歸船弄長笛,此心吾與白鷗盟”,提問:“詩人為什么想要‘萬里歸船’?‘弄長笛’和‘與白鷗盟’這兩個行為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愿望和心境?” 啟發學生思考詩人的歸隱之志以及對自由、閑適生活的向往。講解尾聯所表達的詩人渴望擺脫官場束縛、回歸自然的強烈情感,讓學生體會詩人在詩末所展現出的一種超脫世俗的精神境界,引導學生聯系前文對詩歌情感脈絡進行梳理,把握詩人從登閣觀景到抒發歸隱情懷這一情感發展的完整性和邏輯性。學生活動:結合全詩的情感基調,思考尾聯中詩人的情感表達,討論 “萬里歸船”“弄長笛”“與白鷗盟” 等意象所象征的意義,理解詩人向往的歸隱生活的具體內涵,在小組內交流自己對詩人歸隱愿望的看法,分析詩人在詩末情感的升華,體會詩人對自由精神境界的追求,每組選派代表總結小組觀點,在全班進行匯報,其他小組可以提出不同的見解和補充意見,共同完善對尾聯的解讀,從而深刻理解全詩的主旨。五、藝術特色總結教師活動:引導學生回顧全詩,從整體上總結《登快閣》的藝術特色,包括語言運用、表現手法、結構布局等方面。提問:“同學們,通過對這首詩的深入學習,我們發現了它在藝術上有哪些獨特之處呢?” 引導學生自主歸納總結,如詩歌的對仗工整、用典巧妙、情景交融等藝術手法,以及語言的凝練優美、韻律和諧等特點,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進行補充和完善,系統地梳理詩歌的藝術特色,讓學生對詩歌的藝術價值有更清晰的認識。通過 PPT 展示一些其他運用了類似藝術手法的古典詩歌片段,如杜甫的律詩對仗句、李商隱的用典詩句等,引導學生進行對比閱讀,進一步加深對詩歌藝術特色的理解和掌握,拓寬學生的文學視野,提高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和審美水平。學生活動: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思考并回顧詩歌的各個部分,從不同角度總結詩歌的藝術特色,與小組同學交流討論自己的發現和理解,如有的學生可能會指出詩歌中某一處對仗的精妙之處,有的學生可能會對用典的效果有獨特的見解等,各小組將成員的觀點進行整合,形成較為系統的總結內容,推選代表向全班匯報。認真閱讀教師展示的對比閱讀材料,仔細分析其他詩歌中的藝術手法與《登快閣》的異同之處,在小組內交流討論自己的對比閱讀感受和發現,體會古典詩歌藝術手法的多樣性和傳承性,將所學的詩歌鑒賞知識進行遷移運用,提高自己的文學鑒賞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進一步增強對古典詩歌藝術魅力的感悟。六、課堂小結教師活動:對本節課的內容進行全面總結,回顧黃庭堅的生平背景、《登快閣》的詩歌內容、情感內涵以及藝術特色等重點知識,強調詩歌所表達的詩人厭倦官場、向往歸隱的情感以及詩人在孤獨寂寞中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讓學生對本節課的學習內容有一個完整、清晰的認識和把握。引導學生思考詩歌所蘊含的文化價值和人生啟示,提問:“通過學習這首詩,我們不僅欣賞到了古典詩歌的藝術之美,還感受到了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那么,從黃庭堅的人生選擇和情感表達中,我們能得到哪些啟示呢?” 鼓勵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和人生理想,積極發表自己的看法和感悟,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情感價值觀,引導學生從古典文學作品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提升自身的人文素養。學生活動:認真聆聽教師的總結,回顧本節課所學的知識要點,進一步加深對詩歌的理解和記憶,將零散的知識系統化,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對黃庭堅的詩歌創作風格和《登快閣》的獨特魅力有更深入的認識和體會。思考教師提出的關于人生啟示的問題,在小組內展開熱烈討論,每個學生都積極分享自己從詩歌中得到的感悟,如有的學生可能會說要堅持自己的內心追求,不被世俗名利所束縛;有的學生可能會說在面對困境時要學會尋找心靈的慰藉等,各小組將討論結果進行整理,推選代表在全班進行交流分享,在交流中相互啟發,共同成長,深化對詩歌文化內涵和人生價值的理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