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9張PPT)喀瑯斯塔德海軍兵變政治暴動蘇俄糧食產量蘇俄糧食征購量經濟衰退大饑荒經歷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和3年內戰的蘇俄,在1920年,三年國內戰爭逐漸平息,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卻在繼續.....第11 課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 ……我們還不能實現從小生產到社會主義的直接過渡……所以我們應該利用資本主義……作為小生產和社會主義之間的中間環節,作為提高生產力的手段、途徑、方法和方式。——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列寧選集》(第四卷)領導人:列寧(1870-1924年)列寧為(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認識到政府必須調整政策,于是,他決定_______年實施 。閱讀教材,結合材料分析新經濟政策“新”在哪里?新經濟政策1921恢復和發展生產,緩解危機,鞏固工農聯盟。一、列寧的探索(一)新經濟政策的內容【自主學習】閱讀教材47頁,找出新經濟政策的內容。戰時共產主義政策 新經濟政策農業 余糧收集制(除口糧、種子糧以外一切余糧收歸國有)商業 取消自由貿易,實行實物配給制(否定商品貨幣關系)工業 大中小企業全部收歸國有分配 由國家統一分配一切生活必需品用糧食稅代替余糧征集制;允許雇傭勞動力和出租土地允許私人經營中小企業;納稅后的剩余產品農民可以自由買賣實行自由貿易減輕了農民負擔,提高了生產積極性。提高企業積極性,在一定限度內發展資本主義利用市場和商品發展經濟利于提高勞動者積極性強制性計劃經濟計劃與市場調節相結合實行按勞取酬的工資制;特點在公有制前提下,允許多種所有制經濟并存,發展商品經濟。啟示:生產關系要適應生產力的發展水平;充分調動人們建設的積極性。影響:新經濟政策從蘇俄國情出發,調動了生產者的積極性,迅速緩解了危機,鞏固了工農聯盟,促使國民經濟穩步發展。列寧從蘇俄的國情出發,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理論。兩允許一適應生產力發展需要允許私人經濟等多種經濟成分存在允許商品經濟發展一、列寧的探索(二)新經濟政策的影響1922年12月最初入盟的是俄羅斯聯邦、外高加索聯邦、烏克蘭和白俄羅斯。后來共有15個加盟國。蘇聯的國土面積達到了2240萬平方千米,為世界上面積第一的國家。蘇聯國旗蘇聯國徽年底,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成立,簡稱“ ”1922蘇聯①締造俄國共產黨——布爾什維克黨。②領導十月革命,建立蘇維埃俄國,后改名為蘇聯。③發展馬克思主義,形成列寧主義。④實行新經濟政策,探索俄國發展道路。【歸納總結】列寧的主要成就1924年1月21日下午6時50分,列寧因病去世,終年54歲。1924年1月21日列寧與世長辭斯大林認為,蘇聯已建立無產階級專政政權,可以依靠政權力量,加快經濟發展。從輕工業開始的工業化道路是一條漫長的發展途徑,是資本主義國家的作法。蘇聯不應走這條舊路。可以從發展重工業開始自己的工業化。因為蘇聯的重要企業都是國家所有的,政府可以通過指令性計劃,調動大部分人力物力資源去發展重工業、國防工業。 ——吳于廑《世界史·現代史》上卷斯大林列寧和斯大林繼任者斯大林認為應該怎樣發展蘇聯經濟?優先發展重工業實行計劃經濟二、斯大林的探索(一)社會主義工業化國內:蘇聯是當時唯一的社會主義國家。資本主義國家把蘇聯看作是“毒瘤”,欲徹底除之而后快。國內:雖然新經濟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直到1928年,蘇聯的工業產值還不到德國的一半,美國的八分之一。全國只有不到三萬輛拖拉機,99%的耕種要靠畜力和人力來完成。內部:蘇聯工業落后外部:處于帝國主義包圍威脅中材料展現斯大林為什么要重點發展工業,尤其是重工業、國防工業?為此斯大林提出什么設想?采取了什么措施?1925年開始時間:1926年1928-1932年1932-1937年斯大林提出實現國家工業化的設想斯大林提出實現國家工業化的設想蘇聯開始進行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第一個五年計劃第二個五年計劃貳·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成就:1929年爆發世界經濟危機兩個五年計劃完成后,據蘇聯統計,蘇聯的工業總產值已躍居歐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蘇聯由落后的農業國變成先進的工業國。2.蘇聯的工業化:“我們的計劃不是臆測的計劃,不是想當然的計劃,而是指令性的計劃,這種計劃各類領導機關必須執行,這種計劃能決定我國經濟在全國范圍內將來發展的方向。”——1927年斯大林結合所學知識,你如何評價這種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計劃?特點①:工業化在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計劃下完成作用:能夠在短時期內,集中全國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實現工業化;局限:這種發展模式逐步被固定下來,致使后來蘇聯的經濟體制日益僵化。材料展現蘇聯的工業化有何特點?特點②:優先發展重工業根據圖表和材料,分析蘇聯在工業化迅速發展時遇到了什么問題?斯大林是如何解決的呢?問題:工農業比例嚴重失調,農業發展落后。解決:走農業集體化道路斯大林認為,糧食總產量的80%是來自落后的小農經濟,其產品的85%留供自家消費,商品率極低。在這種情況下,要解決“市場供應”問題,是不可能的。斯大林認為,落后的小農經濟正在拖國家工業化的后腿。二、斯大林的探索(二)農業集體化背景時間措施1927年年底至1928年年初,蘇聯發生了嚴重的糧食收購危機,開始進行大規模的農業集體化運動①消滅富農運動;②建設集體農莊。農民加入集體農莊集體農莊在田間用餐蘇聯集體農莊宣傳畫【自主學習】閱讀教材49頁,完成下列表格。20世紀30年代初主要方式材料一:全盤集體化運動使農村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一變化為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實現提供了條件。它使城市居民的糧食供應和工業原材料的供應得到了一定保障。另外,集體農業還為工業發展提供了資金和勞動力。——吳于廑、齊世榮《世界現代史》材料二:(蘇聯)采取所謂義務交售制等項辦法,把農民生產的東西拿走太多給的代價又極低……使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受到極大的損害。——毛澤東《論十大關系》據材料指出,農業集體化有什么意義?又有什么局限?積極:解決了糧食問題,為工業發展提供了資金和勞動力。消極:農民的利益受到嚴重損害,致使蘇聯農業生產長期停滯。實質:將農民的土地和其他主要生產資料公有化,為工業化提供支持個體農戶工人集體莊農戶工人工業化和農業集體化,使蘇聯的社會經濟生活和社會階級結構發生了根本性變化。生產資料私有制 公有制農業國 工業國剝削階級 消滅剝削1936年蘇聯公布了新憲法。新憲法規定,蘇聯是工農社會主義國家。宣告社會主義制度在蘇聯確立;標志蘇聯模式形成。1.確立標志:三、蘇聯模式(斯大林模式)(一)形成2.特征:據材料,分析蘇聯模式有何特征?材料: 蘇聯模式在經濟上表現為以行政手段管理經濟,排斥市場調節。在政治方面,蘇聯模式表現為權力高度集中,忽視民主法制建設。各級領導實際上由上級指派,基本不受群眾監督。——周尚文、王斯德《蘇聯興亡史》蘇聯模式政治上:權力高度集中,各級領導由上級指派,基本不受群眾監督經濟上:單一生產資料公有制,實行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計劃經濟體制特征: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和高度集權的政治體制三、蘇聯模式(二)評價材料一:蘇聯用不到20年的時間,走完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過去用了50年到100年所走過的道路。 ——《大國崛起》 對俄國人民來說,五年計劃是一件福禍兼有的事情……它們使國家在經濟上和軍事上強大起來,從而大大有助于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打敗希特勒……——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材料二:結合材料分析,我們應當如何評價蘇聯模式?①蘇聯模式在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促進了蘇聯經濟社會快速發展②也為奪取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發揮了重要作用跛腳巨人行業 增長/倍 年均增長速度%重工業 18.4 21.2輕工業 6.2 4.1農業 0.26 1.5③沒有尊重經濟客觀規律,蘇聯模式的弊端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嚴重體制障礙。【合作探究】對比蘇聯模式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你有何啟示?1953年3月5日 斯大林因病逝于莫斯科 享年74歲蘇聯模式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所有制經濟體制工業化道路農業發展道路單一的公有制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并存高度集中計劃經濟體制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優先發展重工業農、輕、重協調發展農業集體化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①改革應當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②制定政策要從國情出發,遵循客觀經濟規律;③要健全民主和法制建設,依法治國。對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列寧的探索斯大林的探索經濟:1921年新經濟政策政治:1922年成立蘇聯經濟:1926年 社會主工業化20世紀30年代 農業集體化政治:1936年頒布新憲法經濟恢復和發展形成蘇聯模式【課堂小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