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5張PPT)第19課 資本主義國家的新變化1945年5月7日凌晨,法西斯德國宣布投降,歐洲戰事結束。戰時內閣必須解散,丘吉爾辭職,并將大選。原本信心滿滿、認為憑借丘吉爾在戰爭中的功勞定能順利當選的保守黨,卻在大選中慘敗,丘吉爾本人雖然當選議員,但是保守黨只獲得了213席,而工黨卻贏得393席,得以組閣,工黨領袖克萊門特·艾德禮當選首相。克萊門特·艾德禮(1883年1月3日—1967年10月8日)一場意想不到的競選結果溫斯頓·丘吉爾(1874年11月30日-1965年1月24日)為什么英國人民拋棄了丘吉爾,選擇了工黨?兩份決定英國未來之路的競選綱領1945年丘吉爾領導的保守黨的宣言議題與順序1.丘吉爾先生對選民的政策聲明2.英國和世界3.英帝國和聯邦4.國防……14.工業效率(正如我們反對國有化和國家干預的倡議一樣,我們支持給全國各個階層的自主活力以充分的機會。)……21.我們的目的(我們把它推薦給國家不是因為它對國家的目標提供了一個容易的辦法而是因為要保護古老的自由,以實際上的方法來應對實際的問題。1945年艾德禮領導的工黨競選宣言《讓我們面向未來》1.戰爭中的勝利必須伴隨著繁榮的和平2.這次大選將意味著什么(工黨的目標是:英國不僅需要食物、工作和家庭,而且需要有大量的好食物,每人都做有用的工作,需要舒適的、有省力設備的房屋,這些房屋充分利用了現代科學與生產工業的資源條件。)3.充分就業(控制物價,成立國家投資委員會以促進生產,國家銀行等必須國有化。)4.為國家服務的工業……保守黨和工黨的工作重點分別是什么?他們的經濟主張有什么不同?如果你是英國民眾,你更愿意選誰呢?保守黨把外交和國防放在首位,而工黨把和平與民生放在首位。保守黨主張自由的經濟政策,減少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工黨主張國家全面干預經濟,加強對經濟的控制,積極推進國有化。思考“英國人民成熟了,他們學會了選擇,他們不需要一個英雄領導他們重建家園。” ——丘吉爾——福利國家——國家宏觀調控一、如何變化姓名:John出生:1924年國籍:美國簡介:曾在波音公司做過技術工人。70年代失業一段時間。后成為餐飲店店長。(一)經濟之變——國家的宏觀調控宏觀調控:由經濟學家凱恩斯于1936年在《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中提出,是政府運用政策、法規、計劃等手段對經濟運行狀態和經濟關系進行調節和干預以保證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特征:國家干預經濟一、如何變化材料二:英國于1945~1951年和1974~1975年,兩度出現“國有化”高潮,除把英格蘭銀行收歸國有外,還把瀕于破產的鐵路、煤礦、內河航運等許多部門實行國有化。 材料三:為了引導經濟發展,日本政府積極制定了一系列經濟計劃,如1955年的《經濟自立五年計劃》、1957年的《新長期經濟計劃》和1960年的《國民收入倍增計劃》等,引導全社會集中力量進行經濟建設,有效的推動了日本經濟的高速發展。材料一:美國聯邦政府在戰后對許多新興的工業部門、重大科研項目、進行大量的投資。比如美國政府對發展原子能工業的投資,從1945年至1970年共計175億美元;對宇航工業的投資,從60年代末起每年投入50多億美元。①加大政府在公共事業領域的開支,增加就業,刺激消費。②實行國有化政策。③制訂經濟發展計劃,促進經濟協調發展。(一)經濟之變——國家的宏觀調控一、如何變化①加大政府在公共事業領域的開支,增加就業機會,刺激消費需求;②制定經濟發展計劃,促進經濟協調發展;③利用信貸、利率、稅收等經濟杠桿實施宏觀調控國內調控(一)經濟之變——國家的宏觀調控法國國營核電站英國國有鐵路和火車法國計劃指導型經濟英國混合市場經濟一、如何變化(一)經濟之變——國家的宏觀調控項目 時間 年均生產率增長% 消費品價格提高%美國 1963-1973 1974-1979 1.9 -0.1 3.68.6英國 1963-1973 1974-1979 3.0 0.8 5.315.7法國 1963-1973 1974-1979 4.6 2.7 4.710.7② 20世紀70年代:發達國家出現經濟“滯脹”現象滯脹:指經濟停滯與高通貨膨脹、失業以及不景氣同時存在的經濟現象。通俗的說就是指物價上升,但經濟停滯不前。應對措施:各國再次實行調整,適當減少政府對經濟的干預(如:減少福利),發展“混合經濟”。① 二戰后——70年代初: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發展的“黃金時代”一、如何變化1.國企私有化2.控制貨幣3.削減公共開支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美國總統里根1.減少政府開支2.緊縮通貨,削減稅收,刺激投資3.減少對經濟的干預80年代——緩慢復蘇美國經濟“滯脹”漫畫政府并不能解決問題,政府本身就是問題。——美國總統里根國際協調(一)經濟之變——國家的宏觀調控國內調控評價:①確立了以美國為主導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②適應了經濟全球化發展的趨勢,使世界經濟朝體系化、制度化方向發展。戰后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國際貨幣體系(1944布雷頓森林體系)1947年國際貿易體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世界銀行(WB)關貿總協定(GATT)以美國為中心世界貿易組織(WTO)一、如何變化“兩掛鉤一固定”(二)科技之變——科學技術的新發展① 20世紀科學理論取得重大突破② 兩次世界大戰期間科學技術的發展1.條件2.表現3.意義這些新的科技成果使社會發展進入信息時代,勞動方式日益自動化和智能化,極大地提高了社會生產力。第三次科技革命開始于20世紀40—50年代,至今并未結束。電子計算機互聯網技術空間技術海洋技術生物工程技術新材料的出現及應用原子能的開發利用一、如何變化2.表現:1.根本原因:科學技術的發展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提高。3.實質:經濟部門 年份 美國 聯邦德國 日本農業 1950 12.2 23.2 50.71990 2.8 5.1 7.2工業 1950 34.7 42.2 22.21990 25.8 40.5 33.6服務業 1950 48.9 32.4 26.61990 71.4 54.4 59.2二戰后美國、聯邦德國、日本就業人口分布的變化①產業結構:農業和工業的人口比重下降,服務業的人口比重增加(第三產業興起)②社會階級:“中間階層”的人數增加。(三)社會之變——社會結構的新變化資本主義生產力發展在生產關系上的反映金字塔新中間階層階級概念淡化社會矛盾緩和一、如何變化(三)社會之變——福利國家1、含義:國家通過構建社會保障體系,保證個人和家庭的經濟安全;通過加大社會服務開支,保證全體公民享受較好的公共福利。2、種類:它是國家進行國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種形式,是分配領域社會化的反映。材料 “如果自由社會不能幫助眾多的窮人,就不能保全少數富人”——美國總統 肯尼迪材料 “社會有一張梯子和一張安全網,梯子用來供人們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網則用來防止人們跌入深淵”。——英國首相 撒切爾夫人一、如何變化(三)社會之變——福利國家3、評價:材料一:在歐洲社會保險投入度中,法國排在第一位,占了GDP的32%。福利包括:公民從出生到死亡可以享受400多個名目的福利保險。3歲之前的孩子上政府補貼的托兒所;失業者在失業兩年間,可以領取每月最高5000歐元的失業金;失業的單親媽媽政府每個月固定發“工資”、租房補貼,另外還有“家庭開支補貼”;產婦可以自己決定要休一年產假還是兩年;員工生病請病假,按照《勞工法》工資全發等。①在緩和收入分配不平等,保持社會穩定方面起到一定積極作用。一、如何變化(三)社會之變——福利國家3、評價:定義的材料二:還擁有汽車、彩電、冰箱、洗衣機、電烤箱等。根據美國的社會福利制度,窮人每月可領到生活補助,孩子上公立學校,從小學到中學可免費學習、免費就餐,嬰兒可免費得到嬰兒食品等等,可以說窮人基本上就是靠政府養活。有位領取福利金的窮人朋友告訴我,他一家三口每月可獲得800多美元的房屋補助、300多美元的現金和食品券,冬天還有暖氣補貼,電話費又不用花錢,各項加起來有1000多美元,可以維持一家人的基本生活開銷。如果再多生幾個孩子,還可以多得一些補助。——蔣英建《另一只眼看美國》材料三:英國最懶家族。英格蘭西北小城布來克樸的麥高雷一家一母五女,六人都不外出工作,她們和8條寵物狗住在一套政府提供的房子里,收入居然也近3萬英鎊,被稱為英國最懶家族。雖然年入3萬英鎊現鈔,她一家居然還不知足,抱怨住的太擠,正申請更寬敞的大福利房。——《生活日報》一、如何變化(三)社會之變——福利國家3、評價:材料三:社會保險支出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1971年)日本聯邦德國英國意大利2.7%18.4%13.7%20.6%材料四②增加了國家財政負擔。③降低了人們的工作積極性。一、如何變化主要代表 原因 斗爭目標 結果美國黑人民權運動婦女運動學生運動20世紀60年代,美國社會對黑人的歧視仍廣泛存在迫使美國國會通過民權法案,宣布種族隔離和歧視政策為非法①對婦女的歧視長期存在②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越來越多的婦女參加工作大多數國家的婦女獲得了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一些國家建立了維護婦女權益的機構。爭取黑人的平等權利爭取婦女與男子平等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等方面的權利美國發動侵略越南戰爭反對美國侵略越南的戰爭1973年,巴黎停戰協定簽署,美國停止侵越戰爭。學習任務:閱讀p117--p118,完成表格。(三)社會之變——社會運動一、如何變化材料二 戰爭給英國帶來的是“勝利與悲劇”。“現在的歐洲是什么呢?它是一堆瓦礫,是一個藏骸所,是瘟疫和仇恨的發源地......即使我們賣掉了我們的全部黃金和國外資產,也不能付清訂貨的一半貸款。” ——丘吉爾在1947年的講話結合材料,探尋資本主義國家出現新變化的原因?②二戰的生死存亡教訓材料一 1932年波士頓有超過4.06萬個家庭依靠救濟生活;在芝加哥,有70萬人實業,占整個勞動力大軍的40%。1932年的春天,隨著經濟逐漸探底,成千上萬的美國人面臨餓死的境地……大蕭條從很多方面影響了失業者的家庭,它造成了美國歷史上最低的出生率。材料三 就在西方世界遭遇經濟危機的時候,新生國家蘇聯卻是風景那邊獨好。從1928年到1932 年,也就是西方資本主義世界大蕭條的那幾年,蘇聯實施了第一個五年建設計劃,從農業國一躍成為工業國,整個社會一派欣欣向榮。蘇聯五年建設計劃的成功引起了西方政治家和經濟學家的高度關注。——《大國崛起》解說詞①1929-1933年經濟危機,暴露了自由放任的資本主義的弊端。③社會主義對資本主義的沖擊與影響二、為何而變材料四:羅斯福上臺伊始,立即實行“新政”。他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大力加強國家對金融、農業、工業、社會救濟、公共工程以及財政等方面的干預,使美國政府承擔起保障經濟穩定和發展的責任。使美國經濟逐漸走出低谷。④羅斯福新政的示范作用。凱恩斯主義理論國家必須采用擴張性的經濟政策,通過增加需求促進經濟增長。即擴大政府開支,實行赤字財政,刺激經濟,維持繁榮。材料五:⑤凱恩斯主義的理論指導。二、為何而變結合材料,探尋資本主義國家出現新變化的原因?材料一:從20世紀30年代起,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對生產關系進行了一系列改良和調整,增強了自我調節能力。這些改良和調整之所以得以進行,是生產力發展的推動、工人階級長期的不懈斗爭、對社會主義建設成果的借鑒吸收和資產階級有識之士的改革精神等因素多方面作用的結果。資本主義經濟戰后高速發展的事實表明。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和生產力之間,并非只有對抗,還有相互適應和可能協調的一面,資本主義生產關系還能容納生產力的發展。另一方面,這些調整只能暫時緩解而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資本主義的基本的矛盾。——岳麓版《高中歷史(必修二)》思考:如何認識戰后資本主義國家的新變化?變化—統治的手段和方法不變—資本主義制度三、變與不變1.實質: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局部調整,是為了謀求資本主義的生存發展。思考:如何認識戰后資本主義國家的新變化?材料一:如果以為這一腐朽趨勢排除了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那就錯了……整個說來,資本主義的發展比從前要快得多。——1917年,列寧《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材料二:無論哪一個社會形態,在它所能容納的全部生產力發揮出來以前,是 決不會滅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產關系,在它的物質存在條件在舊社會的胞胎里成熟以前,是決不會出現的。——1859年,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第二卷2.資本主義在自我調節機制下,仍然有活力和發展空間。三、變與不變思考:如何認識戰后資本主義國家的新變化?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帝國主義是腐朽的、垂死的資本主義。——1917年,列寧《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社會主義必然勝利。 ——1848《 共產黨宣言》3.調節不是萬能的,并沒有克服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三、變與不變“40年來,中國人民立足國情、放眼世界,既強調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又注重對外開放、合作共贏,既堅持社會主義制度又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成功開辟出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是在當前新形勢下我們需要繼續前進的道路。也是在歷史發展中尋求的適合中國的道路。了解戰后資本主義國家的新變化,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發展也有一定的借鑒意義。——習近平主席在2018年博鰲亞洲論壇開幕式講話小結一、如何變化國家宏觀調控國際協調科技之變 —— 第三次科技革命經濟之變社會之變社會結構新變化福利國家社會運動三、變與不變資本主義國家新變化國內調控二、因何而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