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 讓教學更有效 高效備課 | 語文學科部編版五年級上冊17 松鼠教學設計課題 17 松鼠 單元 第五單元 學科 語文 年級 五年級學情分析 《松鼠》是一篇語言風格活潑的說明文,作者用摹狀貌的表現手法向我們準確、生動地介紹了松鼠的特征及生活習性,為我們展現了松鼠美麗可愛又活潑的松鼠形象。本課語句優美,要注意讓學生積累語句,感受課文語言的生動活潑。五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一些知識儲備,并且,這篇文章也不難懂,因此,根據本班學生平時學習情況,我在教學中設計了符合學生年齡特點和認識規律的教學思路。使學生走進文本,讓學生在學習中獲得成就感。核心素養 目標 1.認識“馴、矯”等8個生字,會寫“鼠、秀”等11個字,正確讀寫“松鼠、乖巧”等13個詞語。 2.了解松鼠的特點,提煉、梳理松鼠的相關信息,并分條記錄。重難點 了解松鼠的特點,提煉、梳理松鼠的相關信息,并分條記錄。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 出示動物的圖片或視頻,學生認真觀看,發現特點 同學們,在我們的周圍有許多動物。有的同學家中養了一些動物,從電視中、在動物園里……,我們也了解了一些動物,你能說說你最喜歡的動物是什么并且用一兩個詞語來描繪一下它的特征嗎? 是的,動物是大自然的重要組成部分。人類應該保護動物,與動物和諧相處,因為保護動物就是保護人類自己。如果讓你寫一篇介紹某類動物的說明文,你該如何觀察?又該從哪些方面去介紹呢?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來學習一篇介紹動物的說明文——《松鼠》。 板書課題,齊讀課題。(提示“鼠”字的寫法:“鼠”,是象形字,上面“臼”里邊的兩橫斷開,仿佛松鼠的兩顆大門牙。)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簡要介紹作者。 布封(1707—1788)18世紀法國著名的博物學家、作家。他畢生從事博物學研究,歷時40年終于寫成了36冊的巨著《自然史》。其中關于動物活動形態的描繪尤其富于藝術性,達爾文稱他是“現代以科學眼光對待這個問題的第一人”。 出示松鼠特寫圖片及知識卡片,補充介紹松鼠的相關知識。 松鼠是脊椎動物,屬哺乳綱嚙齒目松鼠科。它是小型獸類,體重300-400克,體長20-28厘米。尾蓬松,長15-24厘米,超過體長的一半以上,密生棕黑色長毛。體毛灰色,故又稱“灰松鼠”,也有暗褐色或赤褐色的。腹面白色。生活在山區、樹林間,用樹葉、草苔筑巢,或利用鴉、鵲的廢巢。松鼠喜食松子和胡桃等果實,有時也食昆蟲和鳥卵。 3.學生先自由朗讀課文,圈畫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一)朗讀課文,按照學習要求完任務 1.自由朗讀,借助拼音或字典,讀準字音,將課文讀準確,讀流利。 2.學生邊讀邊畫出不理解的詞語,通過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詞語意思。 3.課文的每一個自然段分別介紹了松鼠哪個方面,用雙斜線劃分部分,概括每部分的主要意思。 (二)初讀情況反饋 1.分小組讀詞語,檢測學習效果,師糾正字音,學生識記生字。 馴良、矯健、樹杈、苔蘚、狹窄、勉強、 松鼠、清秀、玲瓏、搭窩、梳理、錐形 2分組交流,理解詞義。同桌之間交流在朗讀中圈畫出來的不理解的詞語,若小組交流后仍不理解,可以在全班交流討論。 3觀察字形,練寫書寫,練習完后進行評價,展示優秀書寫。。 鼠:上半部分“臼”里面的兩個短橫不能相接。 歇:寫的時候注意寫得左窄右寬。 窩:最下邊是“內”,不是“肉”。 勉:“免”的豎彎鉤舒展托住“力”。 (三)初步感知 1.帶著問題默讀課文,完成學習任務。 問題:①認真思考課文是從哪些方面來介紹松鼠的?勾畫出相關語句。②把從課文中獲得的有關松鼠的信息分條寫下來,完成導學單。2.學生小組交流閱讀收獲,教師巡視。 第1自然段首先從總體入手,介紹松鼠是一種漂亮的小動物,乖巧,馴良,很討人喜歡;接著從面容、眼睛、身體、四肢、尾巴和吃食姿勢幾個方面具體來寫松鼠漂亮的外形特征。 第2自然段從松鼠的活動范圍——樹上(不侵犯人類)、活動規律——白天休息,夜晚(不騷擾人類)這兩個方面著重介紹了其性格特征——馴良。 第3自然段側重寫了松鼠的行為特征——乖巧。①從“有人觸動大樹”時的反應來表現它的警覺;②從儲備食物過冬來表現它的聰明;③從蹦跳的動作來表現它的輕快。 第4自然段列舉了松鼠搭窩的經過,從選址、建造、居住及窩口的特點等方面來表現它的聰明、勤快,進一步突出了它的乖巧。 第5自然段補充介紹了松鼠的生育情況、何時換毛及喜歡潔凈的特點(其他習性)。 小結:剛剛同學們一起理清了課文條理,概括了課文各個部分的主要意思,知道了課文主要寫了松鼠的外形特征、性格特征(生活范圍和生活規律)、行為特征、搭窩和其他習性等內容。 二、合作探究,梳理內容 (一)范例引路,學習方法。 1.閱讀課文第1自然段,找出作者寫出了松鼠外形漂亮的哪些方面,將關鍵詞句圈起來。 提示:梳理出來的信息,可以用表格或者思維導圖的方式呈現。 松鼠相關信息外形特點漂亮、乖巧、馴良;面容清秀,眼睛閃閃發光,身體矯健,四肢輕快;有帽纓形的尾巴,吃相好。活動范圍和生活規律經常在高處活動;白天休息,晚上活動。行為特點警覺,動作敏捷;秋天儲藏冬天的食物。搭窩選址:樹枝分叉的地方。 搭窩過程:搬木片,干苔蘚編扎,擠緊、踏平。 窩的特點:干凈、暖和、舒適、安全。 窩口的特點:朝上、端正、狹窄,有圓錐形的蓋。其他習性通常一胎生三四個;小松鼠過了冬會換毛;用爪子和牙齒梳理毛發。(二)小組合作,完成以下任務: 1.小組自主設計記錄單或思維導圖,默讀第2-5自然段,分段梳理各段的信息,做到信息準確、全面。 2.小組代表匯報展示,全班交流,互相補充完整。 三、回顧全文,拓展練習 引導學生觀察思考:作者從外形特點、活動范圍和生活規律、行為特點、搭窩、其他習性這幾個方面來介紹松鼠,從中你得到了哪些啟示? 師生共同總結歸納: 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特點。(2)同一方面的內容,放到一個自然段里,使條理清晰。(3)從多個方面去介紹。要將一種事物介紹清楚,僅從一個方面介紹,就會像“盲人摸象”一樣,所以應從多個方面去介紹。 小結:說明性文章通常抓住事物鮮明的特點進行具體說明,使我們清楚地了解事物。”本課正體現了這一點。那么,作者是如何把這些特點介紹得既清楚又生動的呢?我們下節課接著研究。作業設計 1.抄寫本課生字詞。板書設計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20張PPT)17松鼠第一課時灰身毛,尾巴翹,不會走,只會跳。(打一動物)猜一猜松鼠課前導入今天,就讓我們帶著一顆好奇而敬畏的心,一起走進《松鼠》這篇課文,去揭開這些林間小精靈——松鼠的神秘面紗。認識作者布封(1707年9月7日-1788年4月16日)是十八世紀法國著名的博物學家和作家。他出生于法國勃艮第省孟巴爾城的一個律師家庭,原名喬治·路易·勒克來克,后因繼承關系改姓德·布封。認識松鼠松鼠是嚙齒目松鼠科物種的統稱,它們披著柔軟的毛皮,尾巴蓬松得像云朵,是森林中的小精靈。松鼠的體形細長,后肢更長,四肢強健,眼大而明亮,耳朵長且耳尖有一束毛,冬季時尤為顯著。其夏毛一般為黑褐色或赤棕色,冬毛則多呈灰色、煙灰色或灰褐色,腹毛為白色。1、自由朗讀,借助拼音或字典,讀準字音,將課文讀準確,讀流利。2、邊讀邊畫出不理解的詞語,通過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詞語意思。3、課文的每一個自然段分別介紹了松鼠哪個方面,然后用“‖”給課文分層,概括每部分的主要意思。自由朗讀課文,完成以下任務:整體感知字詞學習馴良 矯健 歇息 樹杈苔蘚 狹窄 勉強 錐子xùnjiǎoxiēxiámiǎnzhuīxiǎnchà 鼠秀玲瓏歇窩滑拾狹勉梳huáshǔxiùlínglóngxiēwōshíxiámiǎnliú初讀感知請同學們按要求閱讀課文: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閱讀課文,說說松鼠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2.給課文劃分部分,概括每個部分的主要大意。3.說說課文都從哪些角度來寫松鼠。初讀感知松鼠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漂亮的松鼠以其乖巧的行為和馴良的性格,贏得了人們的喜愛。初讀感知松鼠的外形特點活動范圍和規律行為習慣的特點松鼠如何搭窩松鼠的繁殖和換毛初讀感知我們整理了很多關于松鼠的信息,怎樣才能迅速抓住要點呢?分條記錄整理信息松鼠的外形特點漂亮、乖巧、馴良;面容清秀,眼睛閃閃發光,身體矯健,四肢輕快;有帽纓形的尾巴,尾巴老是翹起來;會直豎著身子坐著,吃東西時用前爪往嘴里送。整理信息活動范圍和規律經常在高處活動;白天休息,晚上活動。整理信息行為習慣的特點警覺,動作敏捷;秋天貯藏冬天吃的食物。整理信息松鼠如何搭窩搭在樹枝分杈的地方,干凈、暖和、舒適、安全;搭窩很有技巧,窩口朝上,并有一個圓錐形的蓋。整理信息松鼠的繁殖和換毛一胎生三四個;小松鼠過了冬就換毛;愛干凈,用爪子和牙齒梳理毛發。作者通過描述松鼠的外形、活動習性、行為特征、筑巢方式以及其他習性等多個方面,給你帶來了哪些啟示?思考感悟通過抓住事物鮮明的特點進行詳細闡述,說明性文章使我們能夠清晰地認識和理解事物。課堂小結這節課你都收獲了什么?這節課我學到了很多,主要是關于如何有效地抓住并闡述事物的特征,使描述更加清晰、具體,讓讀者能夠一目了然地理解所介紹的內容。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7 松鼠 第一課時 教學設計.docx 17 松鼠 第一課時課件.pptx 17 松鼠.mp3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