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四川省成都市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調研考試模擬生物試卷(有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四川省成都市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調研考試模擬生物試卷(有解析)

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高二(上)期末調研考試模擬試卷生物
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
注意事項:
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
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試卷上無效。
3.考試結束后,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一、單選題:本大題共40小題,共40分。
1.如圖為1932-1962年英國甲、乙兩地區同種蒼鷺的數量變化曲線.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
A. 甲蒼鷺種群1947年死亡率很高對該種群來說未必是壞事
B. 乙地1957年和1937年種群數量的差值可表示其出生率
C. 甲、乙兩地蒼鷺種群的數量變化都呈邏輯斯諦增長
D. 甲、乙兩地蒼鷺種群間存在地理障礙但不存在生殖隔離
2.如圖表示人體某組織器官局部結構模式圖,①-④液體,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 人花粉過敏時,由于毛細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血漿蛋白滲出,造成局部組織液增加
B. ①③④是細胞與外界進行物質交換的主要媒介
C. 組織細胞所處的內環境多數是①
D. 與③相比,②中氧氣濃度低但二氧化碳濃度高
3.抽血檢查是常見的疾病檢查項目,成人一般采用靜脈采血,嬰幼兒可采用指尖采血。有的血項指標能體現內環境的某些成分含量,可反映機體的健康狀況。如圖為人體內環境示意圖,請據圖分析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 靜脈采血和指尖采血所得檢樣中的液體成分均為圖中的④和①
B. 血項指標可包括血紅蛋白、血糖、血脂、激素、抗體、尿素和呼吸酶等
C. CO2從②中產生擴散到④中至少需要通過8層磷脂分子
D. 血檢能反映健康狀況是由于②需要的營養物質和產生的代謝廢物依賴血液運輸
4.下列關于人體細胞直接生活的液體環境的敘述,錯誤的是(  )
A. 該液體環境是人體細胞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的媒介
B. 該液體環境的pH保持相對穩定主要與酸堿緩沖物質有關
C. 該液體環境中的組織液、血漿和淋巴之間均可直接相互轉化
D. 該液體環境的穩態被打破,必將引起細胞代謝發生紊亂
5.穩態失衡是機體病理變化之一。下列恢復機體穩態的方法錯誤的是(  )
A. 腦組織水腫患者可使用降低血漿滲透壓的藥物 B. 急性腹瀉患者可輸入含特定無機鹽的生理鹽水
C. 長期進食障礙患者可輸入葡萄糖和生理鹽水 D. 炎癥患者可輸入0.9%NaCl溶液配制的水溶性藥物
6.有關神經細胞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神經細胞中的大部分ATP在線粒體基質產生 B. 突觸小泡受刺激后釋放神經遞質不消耗ATP
C. 興奮可從一神經元樹突傳導至同一神經元的軸突 D. 神經元受刺激興奮后恢復為靜息狀態不消耗ATP
7.如圖是反射弧的模式圖,d是神經末梢與肌細胞的接觸部位類似于突觸,稱為“神經-肌肉接頭”。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神經纖維上興奮的傳導方向與膜內的電流方向相反
B. 電刺激a處,會導致肌肉收縮,該過程屬于反射
C. 電刺激b處,神經纖維上的電流計c會偏轉兩次
D. 興奮傳至“神經-肌肉接頭”處可發生信號的轉變
8.貓唾液腺受副交感神經的支配,副交感神經的突觸小體中含有Ach(乙酰膽堿)和VIP(血管活性腸多肽)兩種神經遞質,其中Ach能引起唾液腺分泌唾液,VIP不直接影響唾液的分泌,但能增加唾液腺上Ach受體的親和力,從而增強Ach的作用。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 副交感神經屬于傳出神經 B. Ach和VIP均能持續發揮作用
C. Ach和VIP發揮作用均與Ach受體相關 D. 神經遞質的作用對象可能不是神經元
9.訓練小狗趴下的過程是這樣的:先給小狗下命令“趴下”,并用手施力讓小狗趴下;當小狗完成這一動作時就
要給予狗糧獎勵,經過反復訓練,小狗就能按照命令完成趴下的動作。下列有關這一訓練過程中小狗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大腦皮層沒有參與命令引起小狗趴下的過程
B. 命令引起小狗趴下和吃狗糧引起唾液分泌屬于不同類型的反射
C. 施力讓小狗趴下和命令引起小狗趴下的過程中,涉及的效應器不同
D. 命令“趴下”引起小狗產生聽覺屬于條件反射
10.下列有關神經調節及人腦高級功能的相關內容,對應正確的是(  )
生理或病理現象 參與或受損的部分神經中樞
A 考試專心答題 大腦皮層言語區S區和W區
B 聾啞人表演“千手觀音”舞蹈 大腦皮層視覺中樞、言語區V區、軀體運動中樞
C 杭州亞運會排球比賽中正在搶球的運動員 只有大腦皮層、小腦和脊髓
D 抑郁癥 中樞神經系統受損
A. A B. B C. C D. D
11.甲狀腺激素分泌調節如圖所示。下列與該圖有關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激素調節與神經調節無關,是一個相對獨立的調節系統
B. 甲狀腺激素的分泌量增多時,X分泌a激素會減少
C. 激素b為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
D. 垂體分泌激素a作用于下丘腦,下丘腦分泌激素b作用于甲狀腺
12.甲狀旁腺是人體最小的器官,可分泌甲狀旁腺激素(PTH),PTH可促進骨鈣的溶解、小腸對鈣的吸收以及腎小管對鈣的重吸收。甲狀腺的濾泡旁細胞分泌的降鈣素能抑制骨鈣的溶解和腎小管對鈣的重吸收。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 PTH和降鈣素的作用相反 B. 血鈣濃度過低會促進甲狀旁腺分泌PTH
C. PTH分泌過多可能會導致骨質疏松 D. 降鈣素分泌不足會導致人體出現抽搐現象
13.狂犬病病毒是一種嗜神經病毒,可由神經—肌肉接點處入侵神經細胞,過程如圖所示。目前疫苗接種是預防和控制狂犬病發病最有效的措施。下列選項不正確的是(  )
A. 狂犬病病毒與乙酰膽堿(興奮性神經遞質)的受體結合,不利于興奮的傳遞
B. 人被狗咬傷后接種的狂犬疫苗發揮抗原作用,接種的抗狂犬病血清發揮抗體作用
C. 人接種狂犬疫苗和抗狂犬病血清后再被狗咬,因發生二次免疫就無需再接種狂犬疫苗和抗狂犬病血清
D. 狂犬病病毒被胞吞進入突觸小體并沿著軸突逆行,與興奮傳遞方向相反
14.科研人員配制了含有0、0.1、1.0、10.0、100.0μmol/L茉莉酸(JA)的培養基,將28℃光培養3d的水稻植株轉移至含有不同濃度的JA培養基表面生長48h,側根的生長情況如圖所示。已知JA可以增強水稻根相應區域的生長素極性運輸,從而影響側根數目的增加,水稻的根也具有頂端優勢現象。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 圖示不能表明JA對側根的生長作用具有兩重性
B. 題圖說明根尖形態學下端生長素越多,側根數目越多
C. 切除根尖可以使側根數目增加
D. 圖中100.0μmol/L的JA抑制側根生長的效果最顯著
15.科學家在研究生長素促進植物細胞伸長的原理時發現,生長素與細胞內相應受體結合,通過信號轉導進一步促進質子泵基因表達。質子泵是細胞膜上轉運H+的載體,能將H+由膜內轉運至細胞壁,如圖所示,H+通過質子泵到達細胞壁,使細胞壁pH降低,從而激活酶X,導致多糖鏈斷裂,細胞壁松弛。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 生長素促進植物細胞伸長的過程中會發生ATP的水解
B. 生長素是一種信息分子,直接參與質子泵基因的表達過程
C. 在單側光照射的胚芽鞘中,背光側細胞吸水伸長的效果可能更明顯
D. 一定范圍內,生長素濃度越高,酶X的活性可能越強,細胞生長越快
16.下列關于生態系統中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 生態系統中能量的輸入、傳遞、轉化和散失的過程為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
B. 生產者通過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能量就從無機環境流入生物群落
C. 物質是能量的載體,生態系統的能量是伴隨物質而循環利用的
D. 能量作為動力,使物質能夠不斷地在生物群落和無機環境之間循環往返
17.下圖中a、b、c分別表示人體中的三種細胞外液,箭頭表示3種液體之間的相互關系。關于a、b、c的敘述正確的是
A. a的蛋白質含量最高 B. b中生活的細胞有的沒有細胞核
C. c含有尿素和消化酶等 D. a中生活的細胞種類最多
18.甲、乙是細胞表面受體和細胞內受體的作用機制模式圖。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 若圖甲表示神經元間興奮的傳遞,則信號分子為神經遞質
B. 細胞內外各種類型受體其結構都具有特異性,圖乙中雄激素能被定向運送到靶細胞處
C. 人體內胰島素的作用機制與圖乙所示機制不同
D. 雄激素通過與靶細胞內特異性受體結合影響細胞基因選擇性表達來調節細胞代謝
19.人的排尿活動不僅受到脊髓的控制,也受到大腦皮層的調控。下圖是與人體內尿液形成、排出相關的部分調節簡圖。數字代表結構。請據圖分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圖中④⑤屬于自主神經系統,它們的活動往往不受意識支配
B. 膀胱充盈時,交感神經興奮會使膀胱縮小,有利于完成排尿
C. 機體處于興奮狀態,有強烈尿意但不能排尿可能是大腦皮層抑制了排尿反射
D. 某患者神經系統部分受損,不能產生尿意,但刺激④排尿反射仍能完成
20.如表是一適孕婦女在不同時間到某醫院臨床檢驗的兩張報告單(注:孕酮即孕激素),下列對該婦女的推理不合理的是(  )
某醫院臨床檢驗報告單(2019.3.20)
項目 檢驗結果 參考值
B-HCG定性 >1000
孕酮 23.27 0.17-0.61
人類絨毛膜促性腺激素 84532.90
某醫院臨床檢驗報告單(2019.9.14)
項目 檢驗結果 參考值
游離甲狀腺素 0.79 0.80-1.70
促甲狀腺激素 4.12 0.30-3.60
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 2.24 2.20-4.20
抗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 1 0-100
甲狀腺球蛋白 9.80 0.20-70.00
A. 該婦女的女性激素檢測指標均較高,提示其很大可能已經妊娠一段時間了
B. 該婦女TSH含量異常可能與妊娠有關,故其應定期檢測相關激素的含量
C. 該婦女TSH含量的超標可能是甲狀腺激素的分級調節和反饋調節失衡導致的
D. 醫生不可能建議該婦女口服極少量的甲狀腺激素類藥物來降低TSH的含量
21.如圖是人體的氨基酸形成血紅蛋白的示意圖,請據圖分析,以下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

A. 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一定含有C、H、O三種元素,可能含有N元素
B. 氨基酸間通過形成二硫鍵使肽鏈盤曲折疊,是蛋白質的一級結構
C. 血紅蛋白中含有Fe說明無機鹽在細胞內主要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D. 若血紅蛋白某一處的谷氨酸被纈氨酸取代,其運輸氧的能力可能會大大下降
22.已知A溶液是作用于體溫調節中樞的退熱藥。為了驗證M溶液與A溶液具有一樣的解熱效果和機制,某同學設置了四組實驗開展探究。下列關于第四組實驗處理方式和結果的分析,正確的是(  )
組別 處理方式 結果
一 發熱家兔模型十生理鹽水 發熱
二 發熱家兔模型+A溶液 退熱
三 發熱家兔模型+M溶液 退熱
四 ? ?
A. 損毀下丘腦的發熱家兔模型+M溶液,發熱 B. 損毀下丘腦的發熱家兔模型+A溶液,發熱
C. 發熱家兔模型+兩倍體積的M溶液,退熱 D. 發熱家兔模型+M溶液+A溶液,退熱
23.已知速尿(一種利尿藥物)可抑制腎小管對NaCl的重吸收。某實驗小組欲探究各種因素對家兔尿量的影響,將數只家兔麻醉后固定于手術臺上,按尿生成常規實驗方法,記錄家兔尿量時,首先記錄一段時間內家兔的正常尿量,結果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 實驗過程中,先記錄一段時間家兔的正常尿量的目的是作為實驗對照
B. 快速注入大量0.9%NaCl溶液后,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的重吸收減少
C. 注射速尿使腎小管管腔中Na+、Cl-濃度升高,從而導致水、Na+、Cl-排泄增多
D. 若該家兔垂體病變,無法合成抗利尿激素,可能導致尿量增加
24.HIV主要侵染輔助性T細胞,如圖顯示某人10年內血液中HIV的RNA、抗HIV抗體、CD4+T細胞和CD8+T細胞隨時間的變化關系。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 檢測血液中抗HIV抗體水平可作為判斷人體是否感染HIV的依據
B. CD4+T細胞能識別并接觸裂解靶細胞,CD8+T細胞能攝取處理呈遞抗原
C. 6~12周內HIV濃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免疫系統清除了大量HIV病毒
D. 圖中顯示HIV進入人體內后會引起機體產生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
25.如圖所示為人體對H1N1流感病毒的部分免疫過程,①~⑧表示不同種類的細胞,a、b代表不同的物質。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細胞①~⑧均能識別抗原,③與抗原接觸后就能活化
B. 細胞②和細胞③均在免疫器官骨髓中生成和發育成熟
C. a為細胞因子,能促進B細胞和細胞毒性T細胞的增殖與分化
D. 當相同病毒再次入侵時,細胞⑤可以迅速識別抗原并產生大量抗體
26.研究發現,在動作電位形成過程中,電壓門控Na+通道和電壓門按K+通道的開放或關閉依賴特定的膜電位,其中電壓門控K+通道的開放或關閉還與時間有關,對膜電壓的響應具有延遲性;當神經纖維某一部位受到一定刺激時,該部位膜電位出現變化到超過閾電位時,會引起相關電壓門控離子通道的開放,從而形成動作電位。隨著相關離子通道的開放或關閉恢復到靜息電位,該過程中膜電位的變化和相關離子通道通透性的變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神經細胞在靜息時,電壓門控通道都處于關閉狀態,K+無法向膜外運輸
B. 當膜電位變化超過閾電位b點時,Na+電壓門控通道大量開放,Na+內流形成動作電位
C. 通過電壓門控通道運輸離子的過程不需要消耗ATP
D. 若降低細胞外液中Na+的濃度,可能會導致d點下降
27.美國科學家卡塔林 卡里科和科學家德魯 韋斯曼榮膺202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以表彰他們在核苷酸堿基修飾方面的發現,這些發現使針對新冠感染的有效mRNA疫苗的開發成為可能。納米脂質顆粒(LNP)能使mRNA疫苗在人體內靶向遞送,mRNA疫苗遞送到胞內后需要完成內體逃逸,并避免胞內免疫才能發揮作用,具體過程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 內體小泡內的mRNA無論逃逸成功與否,都有可能在胞內發生降解
B. mRNA疫苗不會進入細胞核內,無整合到宿主細胞基因組中的風險
C. 抗原蛋白分泌后能激活宿主的免疫應答,產生相應的抗體和記憶細胞
D. LNP中的mRNA疫苗進入靶細胞與細胞膜的流動性相關,但不消耗能量
28.如圖表示的是清華大學研究發現的“腦—脾神經軸”調節免疫活動的機制。下列相關說法錯誤的是(  )
A. 圖示所示的免疫活動所屬的免疫方式為細胞免疫
B. 刺激CRH神經元后幾秒鐘之內,會記錄到脾神經的電信號明顯加強
C. 據圖可推測,乙酰膽堿在該免疫調節過程中所起的作用是刺激B細胞增殖分化
D. 適度壓力刺激使“腦—脾神經”興奮性提高,有利于增強機體免疫力
29.已知光照對根尖中生長素分布情況的影響與光照對芽尖中生長素分布情況的影響相同。某研究人員利
用水稻種子和其他相關器材進行了探究光照對植物根生長影響的實驗,具體實驗裝置如圖,分析下列說
法合理的是(  )
A. 在玻璃缸一側貼黑膠帶的目的是避免芽接受光照后影響根的生長
B. 根據生長素的兩重性可知,根會向光彎曲生長
C. 在單側光照射下,根背光側的生長素含量較多,促進生長
D. 由于芽無法感受到光,因此芽的生長素來源于根尖
30.《神農本草經》記載:“金銀花性寒味甘,具有清熱解毒、涼血化瘀之功效,主治外感風熱、瘟病初起、瘡瘍疔毒、紅腫熱痛、便膿血等。”自然條件下,金銀花種子休眠特性較強,不經處理時發芽率僅為19%。對金銀花種子低溫層積處理(將種子與濕沙混合,置于4℃)后能有效快速解除種子休眠,提高在室溫下的萌發率。金銀花種子的萌發主要與赤霉素(GA)、脫落酸(ABA)等植物激素有關。為確定低溫層積作用機制,某科研人員測定了低溫層積處理種子內源激素的含量,實驗結果如圖。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 GA和ABA在調節金銀花種子萌發方面的作用相抗衡
B. 低溫層積可體現溫度這一環境因素對種子萌發的影響
C. 低溫層積處理60d后金銀花種子萌發率即達到最大值
D. 農業上可給種子施加植物生長調節劑以促進萌發
31.為了研究某些植物激素和非生物脅迫處理對番茄中Sly-miR1917(植物中存在的一種小RNA分子)及其靶基因SICTR4sv3表達模式的影響,研究人員進行了相關實驗并得到如圖所示結果(圖中聚乙二醇模擬的是干旱環境)。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植物生長發育的調控,僅由激素調節和環境因素調節共同完成
B. 與Sly-miR1917相比,SICTR4sv3對圖中各植物激素的處理都更加敏感
C. 聚乙二醇處理使SICTR4sv3表達量增加引起的生理效應可能是葉表皮氣孔關閉
D. 隨著激素濃度的增加,圖中各激素對SICTR4sv3表達量的影響逐漸增強
32.若某湖泊存在一條僅由甲、乙、丙三種生物組成的食物鏈,三種生物的能量相對值隨水深的變化情況如圖。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 甲、乙、丙三種生物組成該湖泊的群落
B. 該湖泊群落的空間結構不存在水平結構
C. 丙同化的能量可以用于乙的生長、發育和繁殖
D. 三種生物中甲更適于生活在水深較淺的地區
33.人為砍伐樹木可形成林中空地即林窗,林窗面積對土壤動物的影響如圖所示。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 利用樣方法可以調查土壤中小動物豐富度 B. 土壤動物的平均密度和類群數呈正相關
C. 林窗形成初期有大量喜光植物進入及擴張 D. 林窗面積越大其透光性越強,土壤動物豐富度越大
34.內蒙古短花針茅生活區域氣候干燥、草地嚴重退化,其根系周圍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為短花針茅提供氮、磷等無機物,實驗探究針茅根部分泌物對微生物的影響,結果如圖(優勢度與豐富度相反;優勢度指數越大,說明群落內優勢種的地位越突出)以下敘述不正確的是(  )
注:以蒸餾水為對照,根系分泌物濃度C1<C2<C3
A. 內蒙古短花針茅生活區域的群落類型為荒漠草原群落
B. 調查土壤微生物豐富度,需統計土壤中的微生物種類
C. 針茅與其根際周圍土壤微生物的關系可能為原始合作
D. 針茅根部分泌物可以增強微生物優勢種的競爭能力
35.研究人員發現,交配后的雌螳螂會吃掉雄螳螂來補充營養,這是一種叫做“性食同類”的生物學現象,進一步研究發現螳螂與另一種昆蟲的生態位關系如右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 生態位寬度與種內競爭成正比,重疊區與種間競爭成反比
B. 生態位分離僅與該群落中物種之間協同進化有關
C. 生態位分離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環境資源
D. “性食同類”現象本質上屬于捕食現象
36.為研究封禁后黃土區退化草地植被的變化特征,我國研究人員在寧夏云霧山國家級草原保護區采用長期(40年)封禁恢復技術,部分研究結果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 黃土區退化草地通過封禁恢復,其營養結構更加復雜,自我調節能力增強
B. 在長期封禁恢復過程中,有些物種可能會從群落中消失,且優勢種可能會發生變化
C. 封禁后的草地上發生的群落演替是次生演替,若保持封禁,若干年后將演替為森林
D. 長期封禁恢復草地應進行合理的放牧或刈割利用,否則會影響草地植物的生長和繁殖
37.如圖表示我國某處草原在不同退耕年限草地植物群落部分特征變化情況,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 退耕后的草地上群落演替類型為初生演替
B. 退耕還草后,該草原區植物群落對光能的利用率升高
C. 經過較長時間的演替,該地區一定會形成森林
D. 退耕還草后,該草原區生物的多樣性保持穩定不變
38.小膠質細胞是中樞神經系統中重要的免疫細胞。在大腦的發育階段,神經元會形成遠多于實際需要的突觸連接,因此需要清除掉功能不適合的連接才能形成正確的環路。不同的小膠質細胞能分別清除興奮性突觸和抑制性突觸兩種突觸。研究發現雄性小鼠酗酒會誘導小膠質細胞選擇性清除前額葉皮層神經元之間的興奮性突觸,增加焦慮行為。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 小膠質細胞清除突觸連接體現了免疫系統具有免疫防御的功能
B. 酗酒的雄性小鼠前額葉皮層神經元之間的興奮傳遞受到抑制
C. 小膠質細胞功能異常時有可能導致不同的神經系統疾病發生
D. 上述研究實例說明免疫系統可以影響神經系統的發育和功能
39.圖1為某草原生態系統的部分碳循環示意圖,甲~丁為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圖2為該生態系統的部分能量流動示意圖(不考慮未利用的能量)。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 圖1中的乙、丙、丁共同構成了該生態系統的食物網
B. 圖1中途徑①②⑤中碳元素都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傳遞
C. 兔糞便中的能量屬于第二營養級同化量的一部分
D. A是兔的同化量,一部分A會以熱能的形式散失
40.2022年暑期降雨頻繁,沂河水位上漲,超過了平均常水位;如圖是沂河河堤的模式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淹沒區到偶然洪泛區分布的生物種類不同,體現了群落的水平結構
B. 區別淹沒區與季節性洪水區兩個區域的重要特征是物種組成
C. 沂河中不同水層生活的植物不同,這與植物對光的利用有關
D. 研究沂河某種植物的生態位,通常要研究它的季節變化、種群密度
二、識圖作答題:本大題共6小題,共60分。
41.如圖1為正常人和不同程度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素平均濃度曲線;圖2是血糖濃度升高時刺激胰島素分泌的機理和磺脲類藥物格列美脲(常用于Ⅱ型糖尿病的抗糖尿病藥,主要作用是促進胰島B細胞分泌胰島素)調節胰島素分泌的機理。回答下列問題:
(1)如圖1所示,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素濃度可能比正常人還高,但是由于胰島素抵抗,血糖仍然較高。胰島素抵抗是指由于各種原因使胰島素促進葡萄糖攝取和利用的效率 __________________ 的現象,推測胰島素抵抗的原因可能有胰島素受體 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與正常人的胰島素濃度曲線相比,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素濃度峰值 _______________ ,表明胰島B細胞分泌胰島素功能已經受到損傷。
(2)為驗證格列美脲改善Ⅱ型糖尿病糖代謝和胰島素抵抗的生理作用,科研工作者利用50只生理狀況相同的健康雄性大鼠進行了相關實驗。結果表明,格列美脲能有效改善Ⅱ型糖尿病模型大鼠的糖代謝及胰島素功能,格列美脲和二甲雙胍的聯合用藥組效果更佳。請完善下列實驗步驟。
①隨機選擇40只大鼠,給予 _____________________ 飼料喂養六周,建立Ⅱ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假設造模均成功),另外10只作為對照組;
②將造模成功的40只大鼠,隨機分成模型組、格列美脲組、二甲雙胍組和聯合用藥組,每組10只;
③二甲雙胍組給予二甲雙胍片100毫克,用水溶解并灌胃;格列美脲組用格列美脲100毫克研磨后,用甘油溶解并灌胃;聯合用藥組,用上述兩種方法先后灌胃; _______________ 組給予100毫克生理鹽水灌胃。上述喂藥過程,每天一次,連續六周;
④觀察、記錄所有組別實驗數據。六周后對各組大鼠進行口服葡萄糖耐糖量實驗,記錄相關數據,分析實驗結果。
42.隨著城鎮化進程的推進,傳統粗放型農業經營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現代農業的發展形勢,遼寧省多地積極探索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成功案例,請結合以下案例回答相關問題。
案例1:遼寧省北鎮市的“養殖+有機肥+種植”標準化生態農業模式。
(1)在“有機肥”和“種植”之間還需要一個重要的生態系統成分 _________________ 的參與,它在“有機肥”和“種植”之間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下列與該生態農業模式相關的敘述,錯誤的有 __________________ 。(多選)
A.多途徑利用農作物可提高能量傳遞效率 B.有機肥還田實現了能量循環利用
C.為減弱種間競爭,最好養殖單一品種家畜 D.“間作”、“套種”能增大流入該生態系統的總能量
案例2:盤錦市推廣的應用“稻蟹漁+豬沼菜”多功能生態模式。
(3)“稻蟹漁+豬沼菜”生態系統的結構包括 ___________ 。在進行稻田養蟹時,一定要處理好生物與環境、生物與生物之間的協調與平衡,特別是需要考慮稻田中蟹的數量不能超過 ________ ,以免引起生態系統的失衡和破壞。
(4)該生態模式遵循的原理主要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至少寫出2個)。從能量利用的角度分析,建立“稻蟹漁+豬沼菜”多功能生態農業模式最大的優點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3.正常人體感染新冠病毒會引起發熱,發熱過程分為體溫上升期、高溫持續期和體溫下降期。如圖為體溫上升期機體體溫調節過程示意圖,其中體溫調定點是為調節體溫于恒定狀態,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預設的一個溫度值,正常生理狀態下為37℃。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激素甲的名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寫中文名稱),甲狀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時,又會抑制下丘腦和垂體分泌相關激素,體現甲狀腺激素分泌具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調節機制。從細胞結構的角度分析,激素甲能作用于垂體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體溫下降期,機體增加散熱的途徑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寫2點)。
(3)新型冠狀病毒侵入人體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識別被寄生的宿主細胞,經分裂分化后與宿主細胞密切接觸,而使其裂解死亡,新型冠狀病毒被釋放出來。而后會被 _________________ 結合或直接被其他免疫細胞吞噬、消滅。
(4)機體維持內環境穩態的主要調節機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調節網絡。
44.植物的生命活動離不開激素的調節。植物生長調節劑與植物激素具有相似的生理效應。下列甲圖所示為同種植物不同器官對生長素的反應;乙圖所示為某興趣小組探究“生長素類調節劑NAA促進扦插枝條生根的最適濃度”所進行的預實驗結果;丙圖是某植物幼苗橫放后根和莖的生長情況及在單側光下的生長情況;丁圖是某科研小組探究a、b、c三種不同濃度的NAA溶液對葡萄莖段側芽生長的影響的結果。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在植物體內, __________________ (填物質名稱)經過一系列反應可轉變成生長素。
(2)甲圖中B點所對應的生長素濃度對芽的生長效應是 _____________ (填“促進”或“抑制”)。
(3)與生長素相比,NAA生理效應的持續時間較 ____________ (填“長”或“短”)。乙圖所示,NAA促進扦插枝條生根的最適濃度在 _________ μL L-1范圍內。
(4)丙圖中兩株幼苗的地上部分,生長素濃度及作用效果均相似的部位為 _____________ (填圖中字母)。在太空中植物的向光性 __________ (填“能”或“不能”)發生。光敏色素是植物具有的能接收光信號的分子,其化學本質是 _________________ 。
(5)根據丁圖所示的結果,a、b兩種濃度的大小關系是 ___________ ;丁圖所示的實驗結果 _________ (填“能”或“不能”)體現NAA低濃度時促進生長,高濃度時抑制生長。
(6)丁圖中若濃度b>c,某同學在b、c濃度之間設計一系列濃度梯度的NAA溶液對葡萄莖段進行處理,一段時間后分別測量葡萄莖段側芽的生長量。對所測數據進行分析,發現在b、c濃度之間未出現峰值。參照該同學的實驗,在下一個實驗中,你應該在 ________________ (濃度范圍)設計一系列濃度梯度的NAA溶液進行實驗,才能找出NAA促進葡萄莖段側芽生長的最適濃度X。
45.近年來城市修建了一些人工湖泊以改善環境,但由于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中的N、P等元素大量流入,湖泊連續爆發“水華”。為防治“水華”,在控制污染源的同時,研究人員依據生態學原理嘗試在一些湖泊中投放以藻類和浮游動物為食的鳙魚和以水草為食的草魚對該湖泊生態系統進行修復。
(1)從生態學角度解釋,污染物排放導致水質惡化的主要原因是湖泊生態系統的___________有限。
(2)該湖泊修復后,有水草、藻類、草魚、鳙魚和鱖魚(肉食性),以及水溞、輪蟲等浮游動物。食物網由___________交織而成,它反映了群落中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關系。請完善該湖泊生態系統的食物網。
(3)為確定魚的放養種類和密度,需研究湖泊生態系統不同水層光合速率。從湖泊不同深度采集水樣,分別裝入黑白瓶中(白瓶為透明玻璃瓶)并密封。然后將黑白瓶對應懸掛于原水樣采集位置,同時測定各水層剩余水樣溶氧量,作為初始溶氧量。24h后,測定各黑白瓶中________________,若某水層初始溶氧量為A mg L-1,白瓶溶氧量為B mg L-1,黑瓶溶氧量為C mg L-1,則該水層總光合速率為_________mg L-1 d-1。
(4)為確定鳙魚和草魚的投放量,還應根據食物網中的營養級,調查投放區______________的生物積累量;為保證鳙魚和草魚成活率,應捕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投放鳙魚和草魚這一方法是通過人為干預,調整了該生態系統食物網中相關物種生物積累量的______________,從而達到改善水質的目的。( 6)鳙魚和草魚是人們日常食用的魚類,可以通過合理密養、立體養殖增加漁業產量。從群落結構的角度分析,立體養殖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從能量流動的角度分析,合理密養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6.分析回答與身體健康有關的內容
Ⅰ.某單位組織體檢,彩超提示甲、乙、丙三人甲狀腺回聲異常,醫生建議三人做有關甲狀腺的進一步檢查。如圖是三人驗血報告單的部分截圖(T3由T4脫碘產生,T3和T4均反映甲狀腺功能,圖中數據單位已略去,相同項目的單位均一致)。請回答相關問題。
項目名稱 英文縮寫 結果 參考值
促甲狀腺激素 TSH 4.1 0.2~7.0
三碘甲狀腺原氨酸 T3 105 100~200
甲狀腺激素 T4 7.2 5.5~12
<30正常
抗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 TPO 100.2 30~40可疑
>40陽性

項目名稱 英文縮寫 結果 參考值
促甲狀腺激素 TSH 0.1 0.2~7.0
三碘甲狀腺原氨酸 T3 345.1 100~200
甲狀腺激素 T4 15.8 5.5~12
<30正常
抗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 TPO 17.6 30~40可疑
>40陽性

項目名稱 英文縮寫 結果 參考值
促甲狀腺激素 TSH 227 0.2~7.0
三碘甲狀腺原氨酸 T3 4.1 100~200
甲狀腺激素 T4 2.8 5.5~12
<30正常
抗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 TPO 21.1 30~40可疑
>40陽性

(1)正常人甲狀腺激素(T4)的分泌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接調節。當血液中的T4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時,會反過來抑制________________分泌相關激素。
(2)通常采取抽取血樣的方法來檢測內分泌系統的疾病,這利用了激素調節三大特點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驗血報告單TSH和T4的含量顯示甲、乙、丙三人中______________可能患________________病。
(3)甲的TPO含量高,醫生懷疑其患橋本氏病,TPO攻擊自身甲狀腺細胞,會使甲狀腺細胞損壞,最終導致甲狀腺功能低下,該病為________________。
(4)為驗證碘是合成甲狀腺激素的原料,某同學取生長狀況相同的雄鼠兩只,一只每天飼喂不含碘的食物,另一只每天飼喂等量的含碘食物,分別置于0℃和25℃環境中飼養一段時間后測兩只鼠體內甲狀腺激素的水平。請指出上述方案的不足之處︰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瘦素是動物脂肪細胞分泌的一種蛋白質激素,可作用于下丘腦調節人的食欲,機體脂肪儲存量越大瘦素分泌越多,其作用機理如圖所示。
(1)圖中有________________個突觸,在突觸傳遞時的信號轉換過程是______________。
(2)下列有關瘦素的敘述正確的是________________(多選)。
A.瘦素是脂肪細胞的儲能物質
B.瘦素合成后以胞吐的方式分泌出細胞
C.瘦素通過體液運輸發揮作用
D.瘦素受體分布在下丘腦神經元膜上
(3)人體內脂肪含量偏高時,瘦素釋放量增加導致食欲降低,對其機理分析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___(多選)。
A.引起神經元A興奮,信號分子X釋放增加
B.引起神經元B興奮,信號分子Y、Z釋放增加
C.引起神經元B受抑制,信號分子Y、Z的釋放減少
D.引起信號分子X與Y的比值降低
( 4)大多數肥胖者血液中瘦素水平比非肥胖者高,但其食欲并未降低,推測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2025學年高二(上)期末調研考試模擬試卷生物
1.【答案】B
【解析】解:A、甲蒼鷺種群1947年死亡率很高,存活下來的個體肯定是適應環境的個體,對于存活下來的個體而言食物、生存空間相對寬裕,有利于它們的生存和繁衍,而且由于遺傳的原因,它們的后代中適應環境的類型會更多,這有助于種群的發展,A正確;
B、乙地1957年和1937年種群數量的差值是出生率-死亡率的差,不能表示出生率,B錯誤;
C、甲、乙兩地蒼鷺種群都生活在自然環境中,其增長都要受到環境的影響,其種群的數量變化都呈邏輯斯諦(S型曲線)增長,C正確;
D、蒼鷺會飛,地理隔離不會造成生殖隔離,D正確。
故選:B。
出生率是單位數量的個體在單位時間內新增加的個體數;
自然界的資源和空間總是有限的,當種群密度增大時,種內競爭就會加劇,以該種群為食的動物的數量也會增加,這就使種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有時會穩定在一定的水平,形成“S”型增長曲線.
地理隔離不一定會導致生殖隔離.
本題考查種群的特征、種群數量變化的曲線,難度中等,屬于考綱理解層次,解答這類題目要注意從J型、S型曲線形成原因上去分析.
2.【答案】C
【解析】解:A、人體發生花粉過敏反應時,毛細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血漿蛋白滲出,造成組織液滲透壓增大,血漿中的水通過毛細血管壁滲透到組織液的多于組織液滲透入毛細血管的,所以會造成局部組織液增加多,A正確;
B、結合分析可知,①血漿、③組織液、④淋巴是細胞與外界進行物質交換的主要媒介,B正確;
C、組織液是存在于組織細胞間隙的液體,又叫細胞間隙液。絕大多數組織的細胞都浸浴在組織液中,與組織液進行物質交換,因此③組織液是體內絕大多數細胞直接生活的環境,C錯誤;
D、組織細胞把體內的有機物氧化分解,產生二氧化碳和水,并且釋放出能量供生命活動需要,少部分用來維持體溫。所以,組織細胞內二氧化碳含量最高,氧氣含量低,故與③相比,②中氧氣濃度低但二氧化碳濃度高,D正確。故選:C。
體液是由細胞內液和細胞外液組成,細胞內液是指細胞內的液體,而細胞外液即細胞的生存環境,它包括①血漿、③組織液、④淋巴等,也稱為內環境,內環境是細胞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的媒介。
本題考查內環境穩態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判斷能力,運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答案】D
【解析】解:A、靜脈采血液體成分為④血漿,指尖采血液體成分為④血漿和①組織液,A錯誤;
B、血紅蛋白存在于血細胞中,血糖、血脂、激素、抗體、尿素和無機鹽存在于血漿中,以上都包含在血項指標中,但呼吸酶不存在于血液,不包括在血項指標中,B錯誤;
C、CO2從②中產生擴散到④中需要通過線粒體的兩層膜、細胞膜、進入毛細血管細胞需要經過兩層膜,故至少需要通過10層磷脂分子,C錯誤;
D、由內環境是細胞與外界進行物質交換的媒介可知,血檢能反應健康狀況是由于②組織細胞需要的營養物質和產生的代謝廢物依賴血液運輸,D正確。
故選:D。
圖中①-④依次為組織液、組織細胞、淋巴、血漿。血漿、組織液和淋巴構成了內環境;內環境中包含水、激素、神經遞質、緩沖物質、小分子有機物、無機鹽等成分;只存在于細胞內的成分不屬于內環境,如呼吸酶和血紅蛋白等,不能進入細胞的大分子不屬于內環境,如纖維素等,消化酶不存在于內環境,細胞膜上的載體不屬于內環境。
本題考查內環境和穩態的知識,考生識記內環境的概念和組成,對內環境概念的理解與掌握是解題的關鍵。
4.【答案】C
A、內環境是人體細胞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的媒介,A正確;
B、人體的內環境的pH保持相對穩定主要與酸堿緩沖物質有關,B正確;
C、組織液與淋巴、血漿與淋巴是單向轉化的,不能相互轉化,C錯誤;
D、內環境穩態被打破必將引起細胞代謝發生紊亂,D正確。
故選C。
5.【答案】A
【解析】解:A、腦組織水腫的原因是毛細血管壁通透性增加,一些蛋白質進入腦組織液中,導致組織液滲透壓升高,引起腦組織水腫;使用提高血漿滲透壓的藥物,可使組織液中的水流向血漿,減輕癥狀,A錯誤;
B、人在急性腹瀉時會失去大量水分和無機鹽,故應注射含特定無機鹽的生理鹽水,維持滲透壓平衡,B正確;
C、長期進食障礙患者可輸注葡萄糖,為機體提供能量;輸入生理鹽水可維持細胞的正常滲透壓,C正確;
D、0.9%NaCl溶液與血漿滲透壓相同,炎癥患者可輸入0.9%NaCl溶液配制的水溶性藥物,這樣可維持細胞正常的形態和功能,D正確。
故選:A。
血漿的滲透壓大小主要與無機鹽、蛋白質的含量有關,為維持機體正常的滲透壓,應輸入與機體等滲的溶液。
本題考查內環境的理化性質和穩態的生理意義,要求考生識記內環境穩態的調節機制,掌握內環境的理化性質,識記穩態的生理意義,能結合所學的知識準確判斷各選項。
6.【答案】C
【解析】解:A、神經細胞中的大部分ATP在線粒體內膜上產生,A錯誤;
B、突觸小泡受刺激后釋放神經遞質的方式是胞吐,利用了細胞膜的流動性,所以需要消耗ATP,B錯誤;
C、興奮可從一神經元樹突傳導至同一神經元的軸突,C正確;
D、神經元受刺激興奮后恢復為靜息狀態過程中,鈉離子通過主動運輸外流,需要消耗ATP,D錯誤。
故選:C。
神經元:是一種高度特化的細胞,是神經系統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單位之一,它具有感受刺激和傳導興奮的功能。神經細胞呈三角形或多角形,可以分為樹突、軸突和胞體這三個區域。
神經元的基本結構:
本題主要考查細胞結構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把握知識間內在聯系的能力。
7.【答案】D
【解析】解:A、神經纖維上興奮的傳導方向與膜內的電流方向相同,A錯誤;
B、電刺激a(位于傳出神經)處,肌肉能發生收縮,但不屬于反射,反射需要完整的反射弧,B錯誤;
C、電刺激b處,興奮不會傳到電流表的位置,故不會發生偏轉,這是由突觸結構決定的,C錯誤;
D、d是神經末梢與肌細胞的接觸部位類似于突觸,興奮傳至“神經-肌肉接頭”處可發生電信號→化學信號→電信號的轉變,D正確。
故選:D。
人體神經調節的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結構基礎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和效應器五部分構成,興奮在反射弧上單向傳遞,興奮在突觸處產生電信號到化學信號再到電信號的轉變。
本題考查反射弧、突觸的結構和功能,要求考生掌握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過程及興奮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過程,能運用所學的知識準確判斷各選項,屬于考綱識記和理解層次的考查。
8.【答案】B
【解析】解:A、效應器指的是傳出神經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體,據此可推測,唾液分泌反射中,副交感神經末梢及其支配的唾液腺構成效應器,副交感神經屬于傳出神經,A正確;
B、Ach和VIP發揮作用后,可被相應的酶水解或回收至突觸前膜,B錯誤;
C、Ach(乙酰膽堿)和VIP(血管活性腸多肽)兩種神經遞質都是信息分子,傳遞信息依靠與受體結合,C正確;
D、神經遞質的作用對象可能不是神經元,是一些腺體,比如本題的唾液腺,D正確。
故選:B。
1、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方式是電信號、局部電流或神經沖動的形式,在神經元之間是通過突觸傳遞的,在突觸間傳遞時經過了電信號→化學信號→電信號的轉變過程,需要的時間長,故興奮在反射弧中的傳導速度由突觸的數目決定。
2、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結構基礎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和效應器五部分組成。
本題考查興奮在神經元之間傳遞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判斷能力,運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9.【答案】B
【解析】解:A、題中訓練小狗趴下的過程涉及非條件反射和條件反射。命令引起小狗趴下屬于條件反射,是建立在“用手施力讓小狗趴下”和“給予狗糧獎勵”的基礎之上的,需大腦皮層的參與,A錯誤;
B、命令引起小狗趴下屬于條件反射;吃狗糧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是與生俱來的,不需要經過后天的訓練就能發生,屬于非條件反射,B正確;
C、施力讓小狗趴下和命令引起小狗趴下的過程中,涉及的效應器相同,均為傳出神經末梢及其支配的與“趴下“相關的肌肉,C錯誤;
D、聽覺的產生過程不是在中樞神經系統參與下動物體或人體對內外環境變化作出的規律性應答,故不屬于反射,D錯誤。
故選:B。
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結構基礎是反射弧,由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五部分構成。條件反射是人和動物出生以后在生活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條件反射的基礎上,經過一定的過程,在大腦皮層參與下完成的,是一種高級的神經活動,是高級神經活動的基本方式。
本題考查神經調節和條件反射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判斷能力,運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技巧判斷是否為反射的依據排是否有完整的反射弧。
10.【答案】B
【解析】解:A、考試專心答題與大腦皮層言語區Ⅴ區和W區有關,A錯誤;
B、聾啞人表演“千手觀音”舞蹈,需要大腦皮層視覺中樞、言語區Ⅴ區、軀體運動中樞參與,B正確;
C、比賽過程中有多個神經中樞的參與,除大腦皮層、小腦、下丘腦和脊髓外,還有腦干的呼吸中樞等參與,C錯誤;
D、情緒是大腦皮層的高級功能之一,抑郁癥與大腦皮層中突觸處神經遞質的釋放異常有關,D錯誤。
故選:B。
位于大腦表層的大腦皮層,是整個神經系統中最高級的部位,它除了對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控制機體的反射活動外,還具有語言、學習、記憶和思維等方面的高級功能。短期記憶與神經元的活動及神經元之間的聯系有關,長期記憶與新突觸的建立有關。
語言功能是人腦特有的高級功能:
W區(書寫性語言中樞):此區受損,不能寫字(失寫癥);
S區(運動性語言中樞):此區受損,不能講話(運動性失語癥);
H區(聽覺性語言中樞):此區受損,不能聽懂話(聽覺性失語癥);
V區(視覺性語言中樞):此區受損,不能看懂文字(失讀癥)。
本題主要考查人腦的高級功能的內容,要求考生識記相關知識,并結合所學知識準確答題。
11.【答案】B
【解析】解:A、甲狀腺激素釋放,受下丘腦神經中樞控制,說明激素調節與神經調節有關,A錯誤;
B、甲狀腺激素的分泌量增多時,通過負反饋調節,X分泌a激素會減少,B正確;
C、b為垂體釋放的促甲狀腺激素,C錯誤;
D、由圖可知,下丘腦分泌激素a作用于垂體,垂體分泌激素b作用于甲狀腺,D錯誤。
故選:B。
據圖可知,X為下丘腦,Y為垂體,Z為甲狀腺,a為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b為促甲狀腺激素。
本題考查動物激素的調節,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判斷能力,難度不大。
12.【答案】D
【解析】解:A、由題干信息可知,PTH和降鈣素的作用相反,A正確;
B、血鈣濃度過低會促進甲狀旁腺分泌PTH,促進骨鈣的溶解、小腸對鈣的吸收以及腎小管對鈣的重吸收,B正確;
C、PTH分泌過多使骨鈣溶解,可能會導致骨質疏松,C正確;
D、降鈣素分泌過多,抑制骨鈣的溶解和腎小管對鈣的重吸收,降低血鈣濃度,會導致人體出現抽搐現象,D錯誤。
故選:D。
降鈣素是多肽類激素,是由人體的甲狀腺濾泡旁細胞合成和分泌的,方式為胞吐,體現了細胞膜的流動性;降鈣素的作用是能夠通過直接抑制骨鈣溶解,以及抑制腎小管對鈣離子的重吸收,從而降低血鈣濃度。
本題考查激素調節的特點,要求學生識記降鈣素對人體血鈣的調節過程,并結合所學激素調節的過程做出正確判斷,屬于理解和應用層次的知識,難度適中。
13.【答案】D
【解析】解:A、由圖示可知,狂犬病病毒與乙酰膽堿(興奮型神經遞質)的受體結合,影響乙酰膽堿發揮作用,不利于興奮的傳遞,A正確;
B、疫苗屬于抗原,抗狂犬病血清屬于抗體,B正確;
C、人接種狂犬疫苗刺激機體發生免疫反應產生相應抗體和記憶細胞,因此無需再接種狂犬疫苗和注射抗狂犬病血清,C正確;
D、據圖可知,狂犬病病毒被胞吞進入突觸小體脫殼后,其RNA沿著軸突逆行,與神經沖動傳導方向相反,D錯誤。
故選:D。
病毒感染人體并侵入細胞內,只能依賴細胞免疫,細胞毒性T細胞接觸靶細胞,導致靶細胞裂解,病毒進入體液中從而被抗體消滅。說明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共同對該病毒產生免疫反應。
本題考查神經調節和免疫調節的相關知識,要求考生掌握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的具體過程,理解神經調節的過程,能結合題干信息準確判斷各選項,屬于考綱識記和理解層次的考查。
14.【答案】B
【解析】解:A、圖示表明隨著茉莉酸濃度的增大,側根增加數目均少于對照組,數目其對側根的生長具有抑制作用,不能體現兩重性,A正確;
B、題圖說明根尖形態學下端生長素越多,側根數目增加越少,B錯誤;
C、切除根尖可以去除頂端優勢,使側根數目增加,C正確;
D、圖中100.0μmol/L的JA抑制側根數目增加的效果最顯著,D正確。
故選:B。
據圖分析:該實驗的自變量是茉莉酸的濃度,因變量是側根增加的數目,與對照組相比,隨著茉莉酸濃度的增大,側根增加數目逐漸減少且低于對照組。
本題結合圖示主要考查植物激素的主要,意在強化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與運用,題目難度中等。
15.【答案】B
【解析】解:A、圖中生長素刺激后,消耗ATP,質子泵將H+泵入細胞內,生長素促進植物細胞伸長的過程中會發生ATP的水解,A正確;
B、生長素是一種信息分子,刺激質子泵的轉運,但不直接參與質子泵基因的表達過程,B錯誤;
C、在單側光照射的胚芽鞘中,背光側生長素分不多,背光側生長快,背光側細胞吸水伸長的效果可能更明顯,C正確;
D、圖中,H+通過質子泵到達細胞壁,使細胞壁pH降低,從而激活酶X,導致多糖鏈斷裂,細胞壁松弛,一定范
圍內,生長素濃度越高,酶X的活性可能越強,細胞生長越快,D正確。
故選:B。
生長素在各器官均有分布,主要分布于生長旺盛的部位,胚芽鞘、芽和根的分生組織、形成層、發育中的種子和果實等部位的生長素較為集中。生長素的功能具有兩重性,即在一定濃度范圍內促進植物器官生長,濃度過高則抑制植物器官的生長。生長素的生理作用具有兩重性,和生長素的濃度、植物細胞的成熟情況和器官種類有關。低濃度促進生長,高濃度生長素抑制生長。
本題結合生長素作用機理,考查細生長素的運輸方式、生長素的作用特性,要求考生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結合生長素作用機理,解決問題。
16.【答案】C
【解析】解:A、生態系統中能量流動指生態系統中能量的輸入、傳遞、轉化、散失過程,A正確;
B、生產者通過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能量就從無機環境流入生物群落,B正確;
C、物質是能量的載體,生態系統的能量是伴隨著物質循環而流動,但能量是單向流動,C錯誤;
D、能量作為動力,使物質能夠不斷地在生物群落和無機環境之間循環往返,D正確。
故選:C。
物質作為能量的載體,使得能量沿著食物鏈流動;能量作為動力,使得物質能夠不斷的在生物群落和無機環境之間循環往復,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之間互為因果,相輔相成,不可分割。
本題考查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等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的識記和理解能力,難度不大。
17.【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血漿、組織液、淋巴之間的關系,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形成知識的網絡結構的能力。
根據圖解三種液體之間的關系,可知a、b、c分別是淋巴、血漿、組織液。
三種細胞外液中,蛋白質含量最高的是血漿,故A錯誤。
血漿中成熟的紅細胞無細胞器和細胞核,故B正確。
消化酶直接分泌到消化道中,消化道不屬于細胞外液,故C錯誤。
組織液中生活的細胞種類最多,D項錯誤。
故選B。
18.【答案】B
A.神經遞質的受體存在于細胞膜上,如果甲表示神經元間興奮的傳遞,則信號分子為神經遞質,A正確;
B.受體具有特異性,激素隨著血液被運送到全身各處,但只能與含有特定受體的靶細胞結合,故B錯;
C.人體胰島素的受體存在于細胞膜上,不存在于細胞內,與甲圖表示的機制相似,與乙圖表示的機制不同,故C正確;
D.受體具有特異性,只能特異性地與相應的信息分子結合后影響細胞基因選擇性表達來調節細胞代謝,故D正確。
19.【答案】C
【解析】A、自主神經是指支配內臟、血管和腺體的傳出神經,⑤上有神經節,屬于傳入神經,不屬于自主神經系統,A錯誤;
B、膀胱充盈時,副交感神經興奮使膀胱縮小,尿液排出,交感神經興奮不會使膀胱縮小,B錯誤;
C、正常機體處于興奮狀態,有時易出現雖有強烈尿意但排尿困難的現象,應該是神經調節的分級調節機制發揮作用,據圖分析,可能的原因是大腦皮層抑制排尿反射的發生,C正確;
D、④是傳出神經,刺激④仍能排尿,但沒有經過完整的反射弧,不屬于反射活動,D錯誤。
故選C。
20.【答案】D
【解析】解:A、從第一份報告單中顯示該婦女孕酮(孕激素)和人類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檢驗結果明顯偏高,女性妊娠時這兩種激素的含量明顯升高,推測合理,A不符合題意;
B、該婦女妊娠時雌激素、孕激素對甲狀腺激素的相關分泌過程可能會產生影響,由此推測TSH含量異常可能與妊娠有關,應定期檢測相關激素的含量,B不符合題意;
C、TSH的分泌主要受下丘腦—垂體—甲狀腺軸的調節,在正常情況下血液中的TSH水平通過分級調節和反饋調節維持在一定范圍內,由此推測該婦女TSH含量的超標可能是甲狀腺激素的分級調節和反饋調節失衡導致的,C不符合題意;
D、第二份報告單中顯示該婦女甲狀腺激素偏低,甲狀腺激素類藥物是小分子物質,通過口服極少量的甲狀腺激素類藥物使甲狀腺激素維持在一定范圍,同時甲狀腺激素對垂體的反饋抑制作用會加強從而降低TSH的含量,D推測不合理,D符合題意。
故選:D。
1、下丘腦、垂體和甲狀腺功能的分級調節系統,也稱為下丘腦一垂體一甲狀腺軸;人和高等動物體內還有“下丘腦一垂體一腎上腺皮質軸”“下丘腦一垂體一性腺軸”等,人們將下丘腦、垂體和靶腺體之間存在的這種分層調控,稱為分級調節。分級調節可以放大激素的調節效應,形成多級反饋調節,有利于精細調控,從而維持機體的穩態。
2、題表分析:由2019.3.20日的檢查報告單可知,該婦女孕酮(孕激素)和人類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檢驗結果明顯偏高,很大可能已經妊娠一段時間;由2019.9.14日檢查報告可知,該婦女的甲狀腺激素偏低、促甲狀腺激素偏高。
本題考查甲狀腺激素的分級調節,考生在把握基礎知識的前提下,還需具備圖表信息的提取和分析能力。
21.【答案】D
【解析】解:A、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一定含有C、H、O、N元素,A錯誤;
B、蛋白質的一級結構就是蛋白質多肽鏈中氨基酸殘基的排列順序,也是蛋白質最基本的結構,氨基酸通過脫水縮合形成多肽,氨基酸間通過形成二硫鍵使肽鏈盤曲折疊,不屬于蛋白質的一級結構,B錯誤;
C、無機鹽在細胞內主要以離子形式存在,C錯誤;
D、蛋白質的結構決定功能,若血紅蛋白某一處的谷氨酸被纈氨酸取代,其結構發生變化,運輸氧的能力可能會大大下降,D正確。
1、氨基酸的種類、數目、排列順序和肽鏈盤曲折疊的空間結構決定了蛋白質結構多樣性,進而決定蛋白質功能的多樣性。組成生物體的氨基酸R基各不相同,這些氨基酸可分為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前者人體細胞中不能合成必須從食物中吸收,后者人體細胞中可以合成。
2、蛋白質的功能:構成細胞和生物體結構的重要物質、催化、運輸、免疫和調節等。
本題考查蛋白質的結構等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判斷能力,運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是解答本題的關鍵。
22.【答案】A
【解析】解:據題意可知,本實驗是探究M是否也具有解熱作用并通過影響下丘腦來調控體溫,自變量為是否具有M或者下丘腦是否損毀,一組處理方式為發熱家兔模型+生理鹽水,屬于空白對照,二組是加了等量用生理鹽水溶解的A溶液,三組是加了等量生理鹽水溶解的M溶液,二組與三組相互對照,說明M與藥物A一樣也具有解熱作用,四組小鼠出現發熱癥狀,由于要探究M通過影響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調控體溫,實驗需要遵循單一變量原則,與三組相比,四組的處理是①損毀下丘腦的發熱家兔模型+M溶液,損毀了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后,M不能起到調控體溫的作用,會出現發熱的現象。
故選:A。
由表格中信息可知,甲組為空白對照,發熱家兔模型會出現發熱的癥狀;乙組是加了等量用生理鹽水溶解的A溶液,已知藥物A作用于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調控體溫,因此發熱家兔模型會退熱;丙組是加了等量生理鹽水溶解的M溶液,也出現退熱現象,說明M與藥物A一樣也具有解熱作用。
本題考查學生從題中獲取相關實驗信息,并結合所學提問平衡調節過程做出正確判斷,屬于應用層次的內容,難度適中。
23.【答案】D
【解析】A、在實驗中,首先記錄一段時間內家兔的正常尿量的目的是作為實驗對照,A正確;
B、當靜脈快速注入大量0.9%NaCl溶液時,循環血量增加,抗利尿激素的分泌減少,導致腎小管和集合管細胞對水的重吸收減少,B正確;
C、根據題意,速尿會抑制腎小管對NaCl的重吸收,管腔中Na+、Cl-濃度升高,從而導致水、Na 、Cl 排泄增多,C正確;
D、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腦合成和分泌,由垂體來釋放,D錯誤。
故選D。
據圖分析:注射NaCl溶液和速尿溶液,家兔的尿量均會上升;注射抗利尿激素后,家兔尿量反而下降。
本題考查水鹽調節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判斷能力,運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是解答本題的關鍵。
24.【答案】B
【解析】解:A、人體感染HIV后,機體會產生抗HIV抗體,因此檢測血液中抗HIV抗體水平可作為判斷人體是否感染HIV的依據,A正確;
B、HIV主要侵染輔助性T細胞,人體感染HIV后,CD4+T細胞數量開始減少,因此CD4+T細胞是輔助性T細胞,而CD8+T細胞數量一直到第八年才開始急劇下降,因此考慮是細胞毒性T細胞,B錯誤;
C、人體感染HIV后,6~12周內機體會產生抗HIV抗體,清除大量HIV病毒,C正確;
D、圖中顯示HIV進入人體內后,產生了抗HIV抗體,因此會引起機體產生體液免疫,而病毒是胞內寄生因此需要細胞免疫的參與,D正確。
故選:B。
病毒屬于胞內寄生因此需要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發揮作用,細胞免疫的過程是:被病原體(如病毒)感染的宿主細胞(靶細胞)膜表面的某些分子發生變化,細胞毒性T細胞識別變化的信號。分裂并分化,形成新的細胞毒性T細胞和記憶T細胞。細胞因子能加速這一過程。新形成的細胞毒性T細胞在體液中循環,它們可以識別并接觸、裂解被同樣病原體感染的靶細胞。 靶細胞裂解、死亡后,病原體暴露出來,抗體可以與之結合,或被其他細胞吞噬掉。
本題通過曲線圖考查了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的過程,需要學生理解HIV的侵染過程。
25.【答案】C
【解析】解:A、分析題圖:根據圖中細胞④能分泌出b抗體,可知④為漿細胞,則⑤為記憶B細胞,③為B細胞,②為輔助性T細胞,①為抗原呈遞細胞,⑥為細胞毒性T細胞,⑦為新的細胞毒性T細胞,⑧為記憶T細胞,其中④漿細胞不能識別抗原;③為B細胞,其活化需要抗原接觸和輔助性T細胞結合兩個信號及細胞因子的作用,A錯誤;
B、細胞②輔助性T細胞在胸腺中成熟,細胞③B細胞在骨髓中成熟,B錯誤;
C、②為輔助性T細胞,其分泌的a細胞因子能促進B細胞增殖分化為漿細胞和記憶B細胞,也能促進細胞毒性T細胞增殖分化為新的細胞毒性T細胞和記憶T細胞,C正確;
D、細胞⑤是記憶B細胞,不可以產生抗體,D錯誤。
故選:C。
分析題圖:根據圖中細胞④能分泌出b抗體,可知④為漿細胞,則⑤為記憶B細胞,③為B細胞,②為輔助性T細胞,①為抗原呈遞細胞,⑥為細胞毒性T細胞,⑦為新的細胞毒性T細胞,⑧為記憶T細胞。a為細胞因子。
本題通過人體對H1N1流感病毒的免疫過程考查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的協調配合,要求學生能夠根據免疫過程正確分析題圖,明確各種免疫細胞和免疫活性物質的特點和作用。
26.【答案】A
【解析】解:A、神經細胞在靜息時,細胞膜對鉀離子有一定的通透性,鉀離子外流形成內負外正的靜息電位,A錯誤;
B、當膜電位變化超過閾電位b點時,鈉離子電壓門控通道大量開放,鈉離子內流形成動作電位,B正確;
C、離子通過通道順濃度梯度運輸過程不需要細胞提供ATP,C正確;
D、若降低細胞外液中鈉離子的濃度,鈉離子內流減少,導致動作電位峰值d點下降,D正確。
故選:A。
靜息時,神經細胞膜對鉀離子的通透性大,鉀離子大量外流,形成內負外正的靜息電位;受到刺激后,神經細胞膜的通透性發生改變,對鈉離子的通透性增大,鈉離子內流,形成內正外負的動作電位,興奮部位和非興奮部位形成電位差,產生局部電流,興奮傳導的方向與膜內電流方向一致。
本題考查物質跨膜運輸方式和興奮在神經纖維上傳導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分析題意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27.【答案】D
【解析】解:A、據圖可知,內體小泡內的mRNA無論逃逸成功與否,都有可能在胞內發生降解,A正確;
B、mRNA疫苗不會進入細胞核內、無整合到宿主細胞基因組(DNA)中的風險,B正確;
C、抗原蛋白分泌后能激活宿主的免疫應答(體液免疫),產生相應的抗體和記憶細胞,C正確;
D、mRNA疫苗通過胞吞的方式進入靶細胞,與細胞膜的流動性相關且消耗能量,D錯誤。
故選:D。
據圖分析:mRNA疫苗在納米脂質顆粒(LNP)的作用下,以胞吞的方式進入細胞形成內體小泡。mRNA從內體小
泡逃逸后利用宿主細胞的核糖體翻譯出抗原蛋白,經高爾基體發揮作用分泌到細胞外,激活宿主的免疫應答,產生相應的抗體和記憶細胞從而獲得對新冠病毒的免疫力。若內體小泡內的mRNA未實現逃逸,則會被TLR3和TLR7/8識別,使該外來mRNA降解。若逃逸成功也需逃避NLRs識別,以免被降解。
本題考查免疫學的應用的相關知識,學生要根據題意理解mRNA疫苗的作用機理等,結合題圖和所學知識綜合分析解答。
28.【答案】A
【解析】解:A、圖示漿細胞分泌了抗體,因此屬于體液免疫過程,A錯誤;
B、興奮在神經纖維上以電信號的形式傳導,因此刺激CRH神經元后幾秒鐘之內,會記錄到脾神經的電信號明顯加強,B正確;
C、圖示乙酰膽堿是T淋巴細胞釋放的,應為細胞因子,其作用是刺激B細胞增殖和分化,C正確;
D、適度壓力刺激使“腦—脾神經”興奮性提高,有利于增強抗體的量,增強機體免疫力,D正確。
故選:A。
分析圖示可知,下丘腦CRH神經元通過釋放信號作用于脾神經,使其釋放去甲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與T淋巴細胞上的受體結合可促進接受抗原刺激的T淋巴細胞釋放乙酰膽堿,乙酰膽堿與B細胞上的受體結合,可促進其增殖分化形成漿細胞,漿細胞產生抗體。
本題結合模式圖考查學生對免疫調節內容的掌握情況,將所學免疫系統組成和作用、特異性免疫過程等內容進行歸納總結并應用于實際問題的分析,是解決問題的要點。
29.【答案】A
【解析】解:A、在玻璃缸一側貼黑膠帶的目的是避免芽接受光照后,生長素分布不均勻,向下運輸后對根的生長造成影響,A正確;
B、在單側光照射下,向光側的上長素運向向光側,根背光側的生長素含量較多,但由于根對上長素較敏感,背光側較高濃度的生長素會抑制生長,因此根會背光彎曲生長,B錯誤;
C、在單側光照射下,向光側的上長素運向向光側,根背光側的生長素含量較多,但由于根對上長素較敏感,背光側較高濃度的生長素會抑制生長,C錯誤;
D、在無光的條件下,芽依然能產生生長素,D錯誤。
故選:A。
題干中提出“探究光照對植物根生長的影響”的實驗課題,又由于根的生長具有向地性,因此可以根據根的生長方向得出結論。在比較單側光和重力對根彎曲生長的影響程度時,可通過觀察根的彎曲方向來判斷影響的強度大小本題著重考查了生長素的產生、運輸和生理作用等方面的知識,意在考查考生能識記并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形成一定知識網絡的能力,并且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30.【答案】C
【解析】解:A、增加GA含量可促進種子萌發,減少ABA含量可促進種子萌發,說明GA和ABA在調節金銀花種子萌發方面的作用相抗衡,A正確;
B、不經低溫層積處理時發芽率僅為19%,對金銀花種子低溫層積處理后能有效快速解除種子休眠,提高在室溫下的萌發率,低溫層積可體現溫度這一環境因素對種子萌發的影響,B正確;
C、ABA的含量在60d前迅速下降,60d后下降緩慢;GA含量在60d后仍在上升,故60d后繼續低溫層積仍能提升發芽率,據圖不能判斷低溫層積60d后金銀花種子萌發率是否能達到最大值,C錯誤;
D、植物生長調節劑具有原料廣泛、容易合成、效果穩定等優點,農業上可給種子施加植物生長調節劑以促進萌發,D正確。
故選:C。
赤霉素(GA):合成部位:幼芽、幼根、未成熟的種子。主要作用:促進細胞伸長;促進細胞分裂分化;打破休眠;促進種子萌發、開花、果實發育;促進α-淀粉酶的合成。
脫落酸:合成部位:根冠、萎蔫的葉片。主要作用:抑制細胞分裂;促進氣孔關閉;促進葉和果實的衰老與脫落;維持種子的休眠。
本題主要考查植物激素的種類和作用,要求考生能夠結合所學知識準確判斷各選項,屬于識記和理解層次的考查。
31.【答案】C
【解析】解:A、植物生長發育的調控由基因表達調控、激素調節和環境因素調節共同完成,A錯誤;
B、與對照組相比,用赤霉素、水楊酸、聚乙二醇等激素處理后,SICTR4sv3的表達量變化明顯,說明SICTR4sv3對赤霉素、水楊酸、聚乙二醇等激素更敏感,但用脫落酸處理后,Sly-miR1917的表達量變化明顯,說明Sly-miR1917對脫落酸更敏感,B錯誤;
C、聚乙二醇在實驗中的作用是模擬干旱環境,在干旱環境下,SICTR4sv3的相對表達量大幅增加,可見其對植物抗旱有一定作用,作用效果可能是引起氣孔關閉,C正確;
D、圖中各激素對SICTR4sv3表達量的影響存在差異,但不能推斷出隨著激素濃度增加該影響會逐漸增強,因為并沒有探究不同濃度的各種激素對SICTR4sv3表達量的影響,D錯誤。
故選:C。
植物生長發育的調控由基因表達調控、激素調節和環境因素調節共同完成。對于多細胞植物體來說,細胞與細胞之間、器官和器官之間的協調、需要通過激素傳遞信息。激素作為信息分子,會影響基因的表達,從而起到調節作用,
同時激素的產生和分布是基因表達調控的結果,也受到環境因素的影響。
本題主要考查植物生命活動的調節等相關知識點,意在考查學生對相關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
32.【答案】D
【解析】解:A、群落是一定區域內所有生物的集合,甲、乙、丙三種生物不能構成該湖泊的群落,A錯誤;
B、任何群落都存在垂直結構和水平結構,B錯誤;
C、根據圖中的能量相對值可以判斷,該食物鏈關系為甲→乙→丙,甲為生產者,乙為初級消費者,丙為次級消費者,乙捕食甲,丙捕食乙。所以乙同化的能量可傳遞給丙,用于丙的生長發育和繁殖,而丙同化的能量不可以用于乙的生長發育繁殖,C錯誤;
D、甲為生產者,主要生活在水深較淺的地區,因為其在淺水區固定的能量更多,D正確。
故選:D。
根據圖中的能量相對值可以判斷,該食物鏈關系為甲→乙→丙,其中甲為生產者,主要受光照強度、溫度等環境因素影響其分布,而乙、丙則由于食物需求,隨甲的分布變化而變化。
本題主要考查群落的相關知識,屬于能力應用題,要求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并能靈活應用。
33.【答案】C
【解析】解:A、利用取樣器取樣法可以調查土壤動物豐富度,不能用樣方法,A錯誤;
B、根據圖示結果可知,土壤動物的平均密度和類群數沒有明顯的正相關關系,B錯誤;
C、林窗形成初期照射到地面的陽光增強,導致喜光植物大量進入擴張,C正確;
D、林窗面積在900~1225m2區間內林窗面積越大,土壤動物豐富度反而降低,D錯誤。
故選:C。
調查土壤中小動物類群的豐富度常用取樣器取樣法,其中計數小動物種類和數量有記名計數法和目測估計法;探究培養液中酵母菌的種群密度常用抽樣檢測法。
本題考查學生從題中獲取相關信息,并結合所學土壤中動物類群豐富度的研究做出正確判斷,屬于理解層次的內容,難度適中。
34.【答案】D
【解析】A、因為內蒙古短花針茅生活區域草地嚴重退化,所以其生活區域的群落類型為荒漠草原群落,A正確;
B、物種豐富度是指物種數目的多少,所以調查土壤微生物豐富度,需統計土壤中的微生物種類,B正確;
C、微生物為針茅提供無機物,圖中可表明針茅根部分泌物可以一定程度提高微生物豐富度,故二者關系可能為原始合作,C正確;
D、與對照組相比,根部分泌物會降低優勢度指數,所以會降低微生物優勢種的競爭能力,D錯誤。
故選:D。
豐富度是指物種數目的多少,根據圖示分析針茅根部分泌物對微生物豐富度會產生一定的影響。
本題主要考查生物群落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把握知識間內在聯系的能力。
35.【答案】C
【解析】解:A、生態位寬度與種內競爭成反比,重疊區與種間競爭成正比,A錯誤;
B、生態位分離與該群落中物種之間以及物種與環境的協同進化有關,B錯誤;
C、不同物種占據不同的生態位,有利于對所處的空間位置和資源的利用,C正確;
D、“性食同類”現象本質上屬于種間競爭現象,D錯誤。
故選:C。
每個物種都有自己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一個物種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處的空間位置,占用資源的情況,以及與其他物種的關系等,稱為這個物種的生態位。
本題考查群落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判斷能力,具備運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是解答本題的關鍵。
36.【答案】C
【解析】解:A、黃土區退化草地實行封禁恢復后,其物種數逐漸增多,營養結構更加復雜,抵抗力穩定性較強,自我調節能力增強,A正確;
B、在長期封禁恢復過程中,群落發生了演替,在演替過程中有些物種可能會從群落中消失,且優勢種可能會發生變化,B正確;
C、封禁發生的群落演替是次生演替,演替最終能否形成森林,取決于當地土壤條件和氣候因素等,結合題干信息,黃土區很難演替至森林,C錯誤;
D、由第二幅圖可以看出,恢復時間過長,群落生物量略有下降,因此可以推測適宜時間進行合理放牧強度可以促進草原植物凈生產量提高,有利于植物生長繁殖,D正確。故選:C。
草原生態系統與森林生態系統相比,動植物種類少,營養結構簡單,所以抵抗力穩定性低,恢復力穩定性高。由圖中可以看出,黃土區退化草地實行封禁恢復后,隨著恢復時間延長,其物種數逐漸增多至穩定不變,生物量也逐漸增多后略有下降。
本題主要考查群落演替、生態系統的穩定性等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的識圖能力和理解所學知識要點,把握知識間內在聯系的能力,能夠運用所學知識,對生物學問題作出準確的判斷,難度適中。
37.【答案】B
【解析】解:A、發生在退耕的草地上的群落演替為次生演替,A錯誤;
B、退耕還草后,改變了植物群落的垂直結構,增加植物對光能的利用率,B正確;
C、能否演替至森林階段還取決于環境條件,如果是在干旱的地方,或許只能演替至草本植物或灌木階段,C錯誤;
D、退耕還草后,隨著退耕時間的延長,豐富度指數和地上生物量逐漸增加,故該草原區生物的多樣性增加,D錯誤。
故選:B。
群落演替有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發生在棄耕農田上的群落演替屬于次生演替。據圖分析:隨著退耕時間的延長,豐富度指數和地上生物量逐漸增加,二者呈正相關。
本題考查學生從題中獲取曲線的相關信息,并結合所學群落的演替做出正確判斷,屬于理解層次的內容,難度適中。
38.【答案】A
【解析】解:A、小膠質細胞清除突觸連接體現了免疫系統具有免疫監視的功能,A錯誤:
B、題中顯示,雄性小鼠酗酒會誘導小膠質細胞選擇性清除前額葉皮層神經元之間的興奮性突觸,據此可推測,酗酒的雄性小鼠前額葉皮層神經元之間的興奮傳遞受到抑制,B正確:
C、小膠質細胞是中樞神經系統中重要的免疫細胞。在大腦的發育階段,神經元會形成遠多于實際需要的突觸連接,因此需要清除掉功能不適合的連接才能形成正確的環路,據此可推測,小膠質細胞功能異常時有可能導致不同的神經系統疾病發生,C正確;
D、上述研究實例說明小膠質細胞能清除掉功能不適合的連接才能形成正確的環路,該事實說明免疫系統可以影響神經系統的發育和功能,D正確。
故選:A。
免疫系統三大功能:①免疫防御,針對外來抗原性異物,如各種病原體。②免疫自穩,清除衰老或損傷的細胞。③免疫監視,識別和清除突變的細胞,防止腫瘤發生。
本題主要考查興奮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結合題干信息理解相關知識答題是解答本題關鍵。
39.【答案】D
【解析】解:A、生態系統的食物網是由生產者和消費者組成的,圖中的丁是分解者,不參與構成食物網,A錯誤;
B、圖中①為光合作用,②③為動植物的呼吸作用,④為分解者的分解作用,⑤為生產者被分解者分解利用的部分,⑤中碳元素以有機物的形式進行,B錯誤;
C、兔糞便中的能量屬于上一營養級的同化量,即第一營養級同化量的一部分,C錯誤;
D、A是兔攝入的能量減去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表示兔的同化量,一部分A會通過呼吸作用以熱能的形式散失,D正確。故選:D。
分析圖1:圖1中甲是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庫、乙是生產者、丙代表消費者,丁代表分解者。
分析圖2:圖2中A表示兔同化的能量,B表示兔用于生長、發育和繁殖的能量(儲存在體內的能量),C表示流向分解者的能量。
本題主要考查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意在考查考生的識圖能力和理解所學知識要點,把握知識間內在聯系的能力,能夠運用所學知識,對生物學問題作出準確的判斷,難度適中。
40.【答案】D
【解析】解:A、水平方向上,淹沒區到偶然洪泛區分布的生物種類不同,體現了群落的水平結構,A正確;
B、物種組成是區別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因此,區別淹沒區與季節性洪水區兩個區域的重要特征是物種組成,B正確;
C、河流中植物的分層分布與植物對光的利用有關,C正確;
D、研究某種植物的生態位,通常要研究它在研究區域內的出現頻率、種群密度、植株高度等特征,以及它與其他物種的關系等,不需要研究它的季節變化,D錯誤。
故選:D。
在群落中,各個生物種群分別占據了不同的空間,成一定的空間結構。群落的空間結構包括垂直結構和水平結構等。
一個物種在群落中的地位或角色,稱為這個物種的生態位。研究某種動物的生態位,通常要研究它的棲息地、食物、天敵以及與其他物種的關系等。研究某種植物的生態位,通常要研究它在研究區域內的出現頻率、種群密度、植株高度等特征,以及它與其他物種的關系等。
本題主要考查群落的季節性和生態位,意在考查考生的識圖能力和理解所學知識要點,把握知識間內在聯系的能力,能夠運用所學知識,對生物學問題作出準確的判斷,難度適中。
41.【答案】下降 數量下降、結構功能受損、與胰島素結合困難 延遲出現 高糖或高脂 模型組和空白對照
【解析】解:(1)胰島素抵抗是指由于各種原因使胰島素促進葡萄糖攝取和利用的效率下降的現象,胰島素抵抗的原因有胰島素受體的數量下降及結構功能受損、胰島素與受體結合困難等。由圖可知,與正常人的胰島素濃度曲線相比,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素濃度峰值延遲出現,表明胰島B細胞分泌胰島素功能已經受到損傷。
(2)要驗證格列美脲改善Ⅱ型糖尿病糖代謝和胰島素抵抗的生理作用,50只大鼠應分為5組,其中的40只喂養、造模,余下10只作為空白對照組,同時實驗。建立Ⅱ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應給予高糖高脂飼料喂養六周,將造模成功的40只大鼠,隨機分成模型組、格列美脲組、二甲雙胍組和聯合用藥組,每組10只;二甲雙胍組給予二甲雙胍片100毫克,用水溶解并灌胃;格列美脲組用格列美脲100毫克研磨后,用甘油溶解并灌胃;聯合用藥組,用上述兩種方法先后灌胃;另外的兩組即模型組、空白對照組給予100毫克生理鹽水灌胃。上述喂藥過程,每天一次,連續
六周;六周后對各組大鼠進行口服葡萄糖耐糖量實驗,記錄相關數據,分析實驗結果。
故答案為:
(1)下降;數量下降、結構功能受損、與胰島素結合困難;延遲出現
(2)高糖或高脂;模型組和空白對照
體內血糖平衡調節過程如下:當血糖濃度升高時,血糖會直接刺激胰島B細胞引起胰島素的合成并釋放,同時也會引起下丘腦的某區域的興奮發出神經支配胰島B細胞的活動,使胰島B細胞合成并釋放胰島素,胰島素促進組織細胞對葡萄糖的攝取、利用和貯存,從而使血糖下降;當血糖下降時,血糖會直接刺激胰島A細胞引起胰高血糖素的合成和釋放,同時也會引起下丘腦的另一區域的興奮發出神經支配胰島A細胞的活動,使胰高血糖素合成并分泌,胰高血糖素通過促進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質的轉化從而使血糖上升,并且下丘腦在這種情況下也會發出神經支配腎上腺的活動,使腎上腺素分泌增強,腎上腺素也能促進血糖上升。
本題考查血糖調節的相關知識,學生的識圖能力和實驗探究能力,運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解答本題的關鍵。
42.【答案】分解者 將有機肥中的有機物分解為無機物,為植物的生長、發育提供營養 ABC (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和食物鏈、食物網(營養結構或各組分之間的關系) 環境容納量 循環、整體、協調、自生 實現能量的多級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解析】解:(1)“有機肥”被分解者分解后,變成無機鹽和CO2可被農作物利用。
(2)A、多途徑利用農作物可提高能量利用效率,不能提高能量傳遞效率,A錯誤;
B、有機肥還田后被分解,其中的能量以熱能形式散失,沒有實現能量的循環利用,B錯誤;
C、養殖過于單一,穩定性不高,適當的競爭,有利于產量的提高,C錯誤;
D、“間作”、“套種”分別在空間和時間上進行了合理配置,增大流入該生態系統的總能量,D正確。
故選:ABC。
(3)生態系統的結構包括(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和食物鏈、食物網(營養結構或各組分之間的關系)。在進行稻田養蟹時,為了避免引起生態系統的失衡和破壞,一定要處理好生物與環境、生物與生物之間的協調與平衡,特別是需要考慮稻田中蟹的數量不能超過環境容納量。
(4)生態工程應該遵循的基本原理包括循環、整體、協調、自生。從能量利用的角度分析,建立“稻蟹漁+豬沼菜”多功能生態農業模式通過科學地規劃和設計,實現了能量的多級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
故答案為:
(1)分解者 將有機肥中的有機物分解為無機物,為植物的生長、發育提供營養(合理即可)
(2)ABC
(3)(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和食物鏈、食物網(營養結構或各組分之間的關系) 環境容納量(或K值)
(4)循環、整體、協調、自生(任意2個) 實現能量的多級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1、生態工程所遵循的基礎和基本原理有:
生態工程以生態系統的自組織、自我調節功能為基礎,遵循著整體、協調、循環、自生等生態學基本原理。
2、在生態系統中,能量是沿著食物鏈、食物網流動的,并逐級遞減,每一個營養級能量的傳遞效率約為10~20%。食物鏈越長,最高營養級上獲得的能量越少,因此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是單向不循環的;能量是生態系統的動力,是一切生命活動的基礎,生態系統中的生物種類越多,食物鏈越多,食物網越復雜。
3、生態系統中的四種組成成分的相互關系是: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的作用是為各種生物提供物質和能量;生產者的作用是轉化物質和能量;消費者的作用是推動物質和能量在群落中的流動;分解者的作用是把物質和能量歸還到無機自然界。
本題以兩個生態模式為情景,考查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生態工程的基本原理等知識,屬于對理解和應用層次的考查。
43.【答案】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 負反饋 垂體細胞上有激素甲(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的特異性受體 皮膚血管舒張,血流量增多,汗腺分泌增多 細胞毒性T細胞 抗體 神經—體液—免疫
【解析】解:(1)據圖可知,下丘腦→垂體→甲狀腺→甲狀腺激素,此為甲狀腺的分級調節,激素甲為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但當甲狀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時,又會抑制下丘腦和垂體分泌相關激素,體現甲狀腺激素分泌具有負反饋調節機制。從細胞結構的角度分析,激素甲能作用于垂體的原因是垂體細胞上有激素甲的特異性受體。
(2)體溫下降期,機體增加散熱的途徑有①皮膚血管舒張,②血流量增多,③汗腺分泌增多。
(3)依據題干信息可知,最終使靶細胞裂解,說明其為細胞免疫過程,具體過程為新型冠狀病毒侵入人體后,細胞毒性T細胞能識別被寄生的宿主細胞,經分裂分化后與宿主細胞密切接觸,而使其裂解死亡,新型冠狀病毒被釋放出來,到達內環境,而后會被存在于內環境中的抗體結合或直接被其他免疫細胞吞噬、消滅。
(4)內環境穩態的調節機制為神經—體液—免疫調節網絡。
故答案為:
(1)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 負反饋 垂體細胞上有激素甲(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的特異性受體
(2)皮膚血管舒張,血流量增多,汗腺分泌增多
(3)細胞毒性T細胞 抗體
(4)神經—體液—免疫
分析圖形:圖示為體溫調節過程,包括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激素甲表示下丘腦分泌的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乙表示垂體分泌的促甲狀腺激素,圖中增加產熱的方式有骨骼肌收縮和甲狀腺激素調節使代謝增強,減少散熱的方式
是皮膚血管收縮。
本題考查了體溫調節、甲狀腺激素的分級調節等內容,解題關鍵是理解圖像傳達的信息,并利用已經掌握的知識分析解答。
44.【答案】色氨酸 抑制 長 2~6 B與E、D與F 能 蛋白質(或色素-蛋白復合體) a>b 能 c濃度之前(或“小于c濃度”,或“0~c濃度”)
【解析】解:(1)在植物體內,色氨酸經過一系列反應可轉變成生長素。
(2)分析圖甲,B點所對應的生長素濃度對芽表現為抑制生長。
(3)NAA是人工合成的生長素類調節劑,植物生長調節劑具有原料廣泛、容易合成、效果穩定等特點,故與生長素相比,NAA生理效應的持續時間較長。乙圖顯示生長素類調節劑NAA濃度在4μL L-1左右時對扦插枝條生根的促進效果最好,因此NAA促進扦插枝條生根的最適濃度在2~6μL L-1范圍內。
(4)丙圖中,幼苗橫放后,尖端發生生長素的橫向運輸,B側生長素濃度低于D側,促進作用弱于D側。單側光照射下,生長素發生橫向運輸,E側生長素濃度低于F側,促進作用弱于F側。即B側與E側均是生長素濃度低促進莖生長的作用弱,D側與F側均是生長素濃度高,促進莖生長的作用強。
植物的向光性是單側光引起生長素在植物體內分布不均勻造成的,莖的向光性生長不受重力的影響,所以在太空中向光性能發生。光敏色素是一類蛋白質(色素-蛋白復合體)。
(5)通過a、b、c與空白對照相比,對葡萄莖段的側芽生長具有促進作用的是b、c濃度,具有抑制作用的是a濃度,因此a、b、c三種濃度中,NAA溶液濃度最高的是a,即a濃度大于b濃度。通過與空白對照相比,丁圖所示的實驗結果能體現NAA低濃度時促進生長,高濃度時抑制生長。
(6)若濃度b>c,在b、c濃度之間設計系列濃度梯度,分別測量葡萄莖段側芽的生長量,發現在b、c濃度之間未出現峰值,結合圖中b的促進作用弱于c,說明b、c都大于最適濃度X,應該在c濃度之前(或“小于c濃度”,或“0~c濃度”)設計一系列濃度梯度的NAA溶液進行實驗,才能達到本實驗的目的。
故答案為:
(1)色氨酸
(2)抑制
(3)長;2~6
(4)B與E、D與F 能 蛋白質(或色素-蛋白復合體)
(5)a>b;能
(6)c濃度之前(或“小于c濃度”,或“0~c濃度”)
分析圖丁,a、b、c三種不同濃度的NAA溶液對葡萄莖段側芽生長的影響與空白對照相比較,b、c濃度的側芽生
長速度比空白對照組快,即具有促進作用,a濃度的生長速度比空白對照組慢,即具有抑制作用,根據生長素的作用特點可知,a濃度最高。
本題考查植物激素及其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應用相關知識的,要求考生識記不同植物激素的生理功能,掌握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應用,能運用所學的知識準確答題,注意對題圖的正確分析。
45.【答案】(1)自我調節(自我修復)能力
(2)食物鏈;捕食;
(3)溶氧量;B-C
(4)捕食對象/被捕食者/食物/上一營養級 /水草、藻類和浮游動物;天敵/捕食者/下一營養級/鱖魚
(5)比例/相對大小
(6)充分利用棲息空間和食物條件等資源(提高群落對資源的利用能力);提高能量利用率,使生產者所固定的能量更多地流向對人類最有益的部分
(1)從生態學角度解釋,污染物排放導致水質惡化的主要原因是湖泊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自我修復)能力有限。
(2)該湖泊修復后,有水草、藻類、草魚、鳙魚和鱖魚(肉食性),以及水溞、輪蟲等浮游動物。食物網由食物鏈交織而成,它反映了群落中捕食的關系。該湖泊生態系統的食物網如圖所示:

(3)為確定魚的放養種類和密度,需研究湖泊生態系統不同水層光合速率。從湖泊不同深度采集水樣,分別裝入黑白瓶中(白瓶為透明玻璃瓶)并密封。然后將黑白瓶對應懸掛于原水樣采集位置,同時測定各水層剩余水樣溶氧量,作為初始溶氧量。24h后,測定各黑白瓶中溶氧量,若某水層初始溶氧量為Amg L-1,白瓶溶氧量為Bmg L-1,黑瓶溶氧量為Cmg L-1,則該水層總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凈光合速率=(A-C)+(B-A)=B-Cmg L-1 d-1。
(4)為確定鳙魚和草魚的投放量,還應根據食物網中的營養級,調查投放區捕食對象/被捕食者/食物/上一營養級 /水草、藻類和浮游動物的生物積累量;為保證鳙魚和草魚成活率,應捕殺天敵/捕食者/下一營養級/鱖魚。
(5)投放鳙魚和草魚這一方法是通過人為干預,調整了該生態系統食物網中相關物種生物積累量的比例/相對大小,從而達到改善水質的目的。
(6)鳙魚和草魚是人們日常食用的魚類,可以通過合理密養、立體養殖增加漁業產量。從群落結構的角度分析,立體養殖可以充分利用棲息空間和食物條件等資源(提高群落對資源的利用能力)。從能量流動的角度分析,合理密養可以提高能量利用率,使生產者所固定的能量更多地流向對人類最有益的部分。
故答案為:
(1)自我調節(自我修復)能力
(2)食物鏈;捕食;
(3)溶氧量;B-C
(4)捕食對象/被捕食者/食物/上一營養級 /水草、藻類和浮游動物;天敵/捕食者/下一營養級/鱖魚
(5)比例/相對大小
(6)充分利用棲息空間和食物條件等資源(提高群落對資源的利用能力);提高能量利用率,使生產者所固定的能量更多地流向對人類最有益的部分
46.【答案】I.(1)垂體分泌的TSH 下丘腦和垂體
(2)通過體液運輸 丙 地方性甲狀腺腫(或乙 甲亢)
(3)自身免疫病
(4)①樣本數量過少
②兩只鼠所飼養的環境溫度不同
Ⅱ.(1)3 電信號→化學信號→電信號
(2)BCD
(3)AC
(4)瘦素的受體異常 瘦素無法運輸到下丘腦(血液中存在瘦素抑制劑)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顺平县| 龙游县| 兴业县| 牟定县| 吉林省| 行唐县| 邳州市| 布尔津县| 新邵县| 文昌市| 农安县| 宿迁市| 磐安县| 陆丰市| 乐安县| 台州市| 宝清县| 丽水市| 台北市| 井研县| 蒲城县| 金溪县| 土默特左旗| 宁武县| 泸水县| 沧州市| 郯城县| 工布江达县| 罗城| 萝北县| 城口县| 墨竹工卡县| 宁德市| 涡阳县| 义乌市| 社会| 卢氏县| 襄垣县| 类乌齐县| 浮梁县| 梓潼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