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大氣受熱過程和大氣運動熱島強度是指城區氣溫與郊區同期氣溫的差值。某研究團隊利用石家莊城區、郊區(鄉村)兩處氣象站近地面氣溫和地下土壤溫度資料,繪制了2009—2012年該市年平均近地面大氣和不同深度土壤溫度熱島強度的日變化示意圖(如下圖所示)。據此完成下列小題。1.石家莊近地面大氣熱島強度整體上表現為( )A.晝強夜弱,夏強冬弱 B.夜強晝弱,夏強冬弱C.晝強夜弱,冬強夏弱 D.夜強晝弱,冬強夏弱2.圖示石家莊不同深度土壤熱島強度日變化變幅最小的是( )A.地表0cm B.地下5cm C.地下10cm D.地下15cm3.研究發現,2009—2012年石家莊地下80cm以下的深層土壤溫度多數月份表現出“冷島效應”。這是因為( )A.城區綠地規模較大 B.城區建筑物較為密集C.郊區土壤較為濕潤 D.郊區大氣逆輻射較強云南省昭通市鹽津縣被譽為“中國最窄的縣城”(如圖),網友稱其為“一線城市”,地處深山峽谷,南北長,東西窄,因地形因素而形成獨特小氣候,當地有“人在坡上走,已知廚中味”的說法。據此完成下面小題。4.對該縣城獨特小氣候的推測合理的是( )A.山谷風以南風和北風為主 B.夏季多夜雨C.冬季干熱 D.氣溫年較差大5.正確示意縣城東部山地“人在坡上走,已知廚中味”的是( )A.B.C.D.研究發現,鳥糞可以降低北極的氣溫。每年遷徙至北極地區的鳥類產生的鳥糞被微生物分解后,會釋放約大量的氨,氨與海水浪花噴灑出的硫酸鹽及水分子混合后,形成大量懸浮在空氣中的塵埃顆粒。這些塵埃顆粒物不僅集中在鳥群附近,在整個北極均有分布。圖一示意北極地區的海鳥,圖二示意大氣受熱過程。完成下面小題。6.鳥糞對北極地區氣溫的影響主要環節是( )A.①增強 B.②增強 C.③增強 D.④不變7.該影響最明顯的時段為( )A.1-2月 B.3-4月 C.7-8月 D.10-11月氣象資料顯示,2024年1月24~25日,廣西桂林中北部地區天氣由陰轉晴,全市最低氣溫為—2℃~2℃,伴有霜凍發生。下圖示意大氣受熱過程。據此完成下列小題。8.圖中甲、乙、丙、丁分別表示( )A.大氣吸收 太陽輻射 大氣逆輻射 地面輻射B.太陽輻射 大氣逆輻射 大氣吸收 地面輻射C.大氣逆輻射 到達地表的太陽輻射 太陽輻射 地面輻射D.太陽輻射到 達地表的太陽輻射 大氣逆輻射 地面輻射9.使廣西桂林近地面大氣溫度升高的熱量傳遞過程是( )A.甲→乙→丁 B.甲→乙→丙 C.乙→丙→丁 D.乙→丁→甲10.廣西桂林中北部地區霜凍發生的主要原因是( )A.多雨的夜晚,云層吸收地面輻射,氣溫降幅大B.大氣溫度升高,加速地面蒸發,增強地面輻射C.晴朗的夜晚,大氣透明度高,大氣逆輻射較弱D.雨后的夜晚,空氣濕度大,吸收地面輻射較少下圖為吉林龍灣的火山口湖景觀圖,讀圖完成下列小題。11.夏季晴朗的午后,圖示火山口湖邊吹東北風的地點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12.夏天的夜里,甲地近地面的等壓面和風向為下列四幅圖中的( )A. B.C. D.1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穿堂風”也叫“過堂風”,是氣象學中一種空氣流動的現象,是流動于建筑物內部空間的風。我國許多地區民居設計都充分考慮了穿堂風。在炎炎夏日,穿堂風無異于降溫避暑的“空調系統”。下圖為“我國西南山區的傳統民居穿堂風示意圖”和景觀圖。(1)根據圖中信息,分析穿堂風的形成原因。(2)在下圖中補充完整夜晚時山林與石質地面之間的氣流運動方向。(3)與陰天相比,說出晴天穿堂風風力的大小,并說明原因。14.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各題。輻射強迫,是指由于氣候系統內部變化,如二氧化碳濃度或太陽輻射的變化等外部強迫引起的對流層頂垂直方向上的凈輻射變化。全球氣候變化中不同因素對大氣溫室效應的貢獻可以通過輻射強迫來衡量。人為產生的溫室氣體有:CO2、CH4(主要來自水稻種植等)、N2O(主要來自施肥后的土壤)、鹵烴等。氣溶膠是指固體或液體微粒穩定地懸浮于氣體中形成的分散體系,其中的硫酸鹽氣溶膠濃度與SO2濃度呈正相關,而SO2氣體主要來自燃煤。下圖示意1750—2005年人為產生溫室氣體和氣溶膠的輻射強迫。(1)在21世紀初,大氣中CH4濃度上升幾乎停止,N2O的濃度在同時期內持續上升。分別說明其可能原因。(2)說出氣溶膠產生的輻射強迫特點并說明其形成原因。(3)分析溫室氣體和氣溶膠共同作用下可能產生的氣候效應。(4)推測未來硫酸鹽氣溶膠氣候效應減弱的原因。15.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1772年,清政府設巡察臺灣御史,派官員黃叔璥前往臺灣任職。在職期間,他在《臺海使槎錄》中這樣記述了臺灣海峽兩岸的風向差異:“內地(福建沿海)之風,早西晚東,惟臺地(臺灣西海岸)早東風,午西風”。材料二:布袋鹽場是我國三大鹽場之一,也是臺灣省最大的鹽場,每年生產著60多萬噸食鹽,素被人們譽為“東南鹽倉”。材料三:圖1為臺灣島年平均氣溫分布圖,圖2為年降水量分布圖,圖3為地形分布圖。(1)請據材料一,在下圖中畫出早晨臺灣海峽兩岸的大氣熱力環流,并說明臺灣海峽兩岸風向早晚不同的原因。(2)臺灣海峽及附近海域的海水性質主要受臺灣暖流的影響,據此描述臺灣島周邊海域的海水性質。(3)請據材料三,簡述布袋鹽場的形成條件。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D解析:由圖可以看出,石家莊離地面1.5m高度的大氣,夜間熱島強度較白天強即夜強晝弱;冬季,石家莊城區因取暖等釋放大量熱量,且不易擴散,氣溫高,郊區多冰雪覆蓋,氣溫低,城郊溫差大于同時升溫的夏季,故冬季城市熱島強度大于夏季,即冬強夏弱。2.答案:B解析:由圖可以看出,地下5cm處熱島強度日變化變幅最小。3.答案:C解析:“冷島效應”即城區溫度低于郊區溫度。地下80cm以下的深層土壤離地面較遠,不易受人為排放熱量和大氣熱量影響;與城區相比,郊區土壤濕度較高,降溫較慢,城鄉土壤溫度表現出冷島效應。綠化面積和建筑物密度,以及大氣逆輻射強度主要影響表層土壤,對深層土壤影響小。4.答案:B解析:該縣城地處深山峽谷,南北長,東西窄,表明谷地呈南北延伸,山谷風大致谷地延伸方向垂直,因此當地山谷風以偏東風和偏西風為主,A錯誤;該縣城地處峽谷之中,夏季谷地內水汽豐富,夜晚散熱不暢,氣溫比同高度的山坡高,氣流上升,空氣中的水汽容易上升冷卻凝結,因此多夜雨,B正確;該縣城處于河谷,臨近河流,水汽豐富,冬季不具有干熱特征,C錯誤;該縣城位于云南省,緯度較低,位于云貴高原之上,夏季不熱,冬季較暖,氣溫年較差不大,D錯誤。故選B。5.答案:A解析:該縣城居住區大致位于谷底,“人在坡上走,已知廚中味”表明氣流由谷底的居住區吹向山坡,把谷底的“廚中味”帶至坡上,此時應谷底氣流應下沉形成近地面高氣壓,山坡上氣流應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氣壓,近地面風從谷地吹向山坡形成谷風,與圖A氣流運動特征相同,與圖B、圖C、圖D氣流特征不同,A符合題意,排除BCD。故選A。6.答案:A解析:讀圖二聯系材料可知,“鳥糞被微生物分解后,會釋放約大量的氨,氨與海水浪花噴灑出的硫酸鹽及水分子混合后,形成大量懸浮在空氣中的塵埃顆粒”,使得④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反射作用增強,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減少,最終使得北極氣溫降低,A正確;②表示射向宇宙空間的大氣輻射,④表示大氣逆輻射,②④均為大氣輻射,由于氣溫降低,所以大氣輻射應減弱,②④會減弱,BD錯誤;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減少,地溫降低,③地面輻射減弱,C錯誤。故選A。7.答案:C解析:由材料“每年遷徙至北極地區的鳥類產生的鳥糞被微生物分解后”可知,該影響最明顯的季節應為微生物最活躍的季節。北極地區緯度高,氣候寒冷,夏季氣溫較高,微生物數量較多,鳥糞被微生物分解的量較多,形成懸浮在空氣中的塵埃顆粒較多,對降溫影響最明顯,C正確,ABD錯誤。故選C。8.答案:D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圖中甲、乙、丙、丁分別表示的是太陽輻射、到達地表的太陽輻射、大氣逆輻射、地面輻射。9.答案:A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近地面大氣主要的、直接的熱量來源是地面輻射,因此使近地面大氣溫度升高的熱量傳遞過程為甲→乙→丁。10.答案:C解析:結合材料可知,24~25日,廣西桂林中北部地區天氣轉晴,晴天云層少,大氣透明度高,夜間大氣的逆輻射作用弱,保溫作用弱,地表溫度較低,導致霜凍的發生。11.答案:C解析:讀圖和結合材料可知,夏季晴朗午后,湖水溫度較低,氣流下沉,氣壓較高,風由湖泊吹向沿岸,并受北半球地轉偏向力影響,因此丙地吹東北風,C正確;甲地應吹西南風,A錯誤;乙地吹西北風,B錯誤;丁地吹東南風,D錯誤。故選C。12.答案:A解析:夏天夜里,湖泊降溫慢,溫度高,氣壓低;而沿岸陸地降溫快,溫度低,氣壓高,此時風由氣壓較高的陸地吹向湖泊,CD錯誤;A選項陸地等壓線上凸,說明陸地氣壓高,A正確;B選項陸地等壓線下凹,表示陸地氣壓低,B錯誤。故選A。13.答案:(1)白天在太陽輻射作用下,房前石質地面升溫快,屋后山林的氣溫升溫慢,近地面屋后山林氣壓高于房前石質路面氣壓,形成從屋后吹向房前的穿堂風。(2).(3)與陰天相比,晴天白天太陽輻射強,石質地面升溫快;晚上大氣逆輻射作用弱,石質地面降溫快;增大了屋前屋后的溫差,使得屋前屋后的熱力環流增強,穿堂風風力大。解析:(1)白天石質地面比有植被地區升溫快,氣流上升,形成低壓區,山林的氣溫升溫慢,形成高壓區,近地面屋后山林氣壓高于房前石質路面氣壓,風從有植被的高壓區吹向低壓區,形成穿堂風。(2)夜晚石質地面降溫快,溫度低,氣流下沉;山林降溫慢,氣溫高,氣流上升,水平方向上近地面氣流從石質地面流向山林,高空由山林上空流向石質地面上空。形成順時針環流。(3)與陰天相比,晴天白天太陽輻射強,晴天屋前石質地面增溫更快,氣溫更高,晚上大氣逆輻射作用弱,石質地面降溫快,和屋后山林的溫差更大,增大了屋前屋后的溫差,使得屋前屋后的熱力環流增強,氣壓梯度力也更大,穿堂風風力大。故晴天穿堂風風力更大。14.答案:(1)CH4濃度停止上升可能原因是水稻種植的面積相對穩定;N2O濃度持續上升可能是農業施肥持續增多。(2)特點:呈負值。原因:氣溶膠懸浮于大氣中增強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提高大氣的反射率);氣溶膠可以起到凝結核作用,增加云量(提高云層的反射率),降低地表溫度。(3)溫室氣體的輻射強迫為正值,增溫幅度大;氣溶膠的輻射強迫為負值,降溫幅度小;兩者共同作用下減緩地表溫度的上升。(4)氣溶膠作用時間短;(能源利用技術水平的提高、能源消費結構調整等)未來SO2的排放量減少。解析:(1)根據材料,CH4主要來自水稻種植等,N2O主要來自施肥后的土壤等。CH4濃度停止上升可能原因是水稻種植的面積相對穩定,沒有明顯增大。N O濃度持續上升,可能是農業施肥持續增多,土壤中N2O濃度大。(2)讀圖,氣溶膠產生的輻射強迫特點是呈負值。全球氣候變化中,不同因素對大氣溫室效應的貢獻可以通過輻射強迫來衡量,正值表示增強溫室效應,負值表示減弱溫室效應。氣溶膠懸浮于大氣中,增強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即提高大氣的反射率。氣溶膠可以起到凝結核作用,增加云量,提高云層的反射率,降低地表溫度。所以產生的輻射強迫特點是呈負值。(3)讀圖,結合圖中數值,溫室氣體的輻射強迫為正值,使地表溫度升高,增溫幅度大。氣溶膠的輻射強迫為負值,使地表溫度降低,降溫幅度小。兩者共同作用下產生的氣候效應是減緩地表溫度的上升速度。(4)從圖示時間尺度看,氣溶膠作用時間短,僅幾小時或幾天。硫酸鹽氣溶膠濃度與SO2濃度呈正相關,而SO2氣體主要來自燃煤。從能源結構看,隨著能源利用技術水平的提高,能源消費結構調整等,未來SO2的排放量減少。所以,未來硫酸鹽氣溶膠氣候效應減弱。15.答案:(1)原因:海陸熱力性質差異(白天,陸地增溫快,海洋增溫慢;夜晚,陸地降溫快,海洋降溫慢。)(2)水溫高、鹽度大、密度小。(3)氣溫高,利于蒸發;夏季風的背風坡,降水少,晴天多;河流注入少,海水鹽度高;地形平坦,利于曬鹽。解析:(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在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影響下,白天吹海風,夜晚吹陸風。內地早西風說明大陸吹西風,為陸風,近地面風從陸地吹向海洋,熱力環流為逆時針方向運動;臺灣早東風說明臺灣吹東風,為陸風,近地面風從陸地吹向海洋,熱力環流為順時針方向運動。如下圖由于海洋與陸地熱力性質不同,白天同緯度陸地增溫快,海洋增溫慢,夜晚同緯度陸地降溫快,海洋降溫慢;海陸間晝夜溫度的差異會引起同一水平面氣壓差異,產生海洋和陸地之間海陸風,導致臺灣海峽兩岸的風向早晚不同。(2)受暖流影響,海水溫度較高,密度較小,由于海水溫度較高,蒸發強,導致鹽度較大。(3)結合圖1看可出,布袋鹽場處氣溫較高,氣溫高,則利于蒸發;由圖2可知,布袋鹽場降水少,晴天多,利于蒸發;由圖3可知,該鹽場附近河流較少,河流注入少,則海水鹽度高,為鹽場提供高鹽度海水;由圖3還可以看出,該鹽場處地形平坦開闊,利于曬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