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課堂教學設計【課型】欣賞課型【教學內容】人音版一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童謠》第3課《牧童短笛》【教材分析】《牧童短笛》是人音版一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童謠》第3課時欣賞課?!赌镣痰选肥且皇捉浀涞匿撉侏氉嗲?,由我國著名作曲家賀綠汀創作于1934年?!赌镣痰选返男蓛灻馈⒋緲?,具有鮮明的音樂形象和濃郁的江南風情。它采用了民族調式中的五聲徽調式和民間竹笛的音調,運用復調的手法創作而成,是一首清新、自然、具有濃郁民族風格的鋼琴小品。【學情分析】一年級的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好奇、好動、模仿力強,因此在音樂課堂上要從把握歌曲的情緒開始,到打動學生的情感,通過啟發、引導、實踐等教學方式,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參與音樂活動的積極性,讓學生在這節音樂課中得到快樂的情感體驗。同時,一年級屬于小學段的低學段,自我管控能力和理解能力較差,因此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及時管控學生,管理課堂紀律,對待學生要有耐心,主動引導學生加強對學生興趣的培養,利用生動活潑、富于藝術魅力的形式,鼓勵他們參與到音樂活動中,以此來激發、培養、發展他們的興趣。【教學目標】以2022年版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新頒布的課程目標為依據,圍繞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注重體現課程性質,重點反映課程理念,我們確立本節課的目標:(一)審美感知聽辨樂曲情緒、風格及旋律的進行方式,區分段落;感受復調音樂的美和作品的意境美。(二)藝術表現哼唱并初步理解樂曲的主題旋律;了解樂曲的背景和作者。(三)創意實踐能用樂器、肢體語言簡單的表演唱歌曲。(四)文化理解通過聆聽音樂激發學生對民族音樂的熱愛和自豪感。【教學重難點】(一)教學重點感受樂曲兩種不同的速度與情緒;了解樂曲的結構和背景。(二)教學難點理解作品所表達的意境和民族風格特點。【教具準備】多媒體、鋼琴【教學過程】一、提問導入教師: 同學們,你們知道“樂器之王”指的是什么樂器嗎?預設:回答問題教師:鋼琴被稱為樂器之王,小提琴被稱為樂器之后,你們知道鋼琴的琴鍵由什么顏色組成嗎?預設:回答問題教師:鋼琴的琴鍵由黑白兩種顏色組成,由52個白鍵,36個黑鍵共計88個琴鍵組成,今天我們欣賞的這首作品就是由鋼琴獨奏的,它的名字叫作《牧童短笛》(書寫板書《牧童短笛》)【設計意圖:通過教師提問,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為后續引出主題奠定基礎】二、師生互動,感受音樂(一)初步聆聽,感受情緒教師:首先我們聆聽音樂,判斷該作品的情緒是怎樣的?預設:聆聽音樂并回答問題教師:通過聆聽想象樂曲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預設:回答問題教師:鋼琴的音色有什么特點呢?預設:回答問題教師:鋼琴的音色特點包括音域寬廣、音量宏大、共鳴音獨特、音響清晰豐滿、音色變化豐富以及情感和表達力強?!赌镣痰选肥且皇捉浀涞匿撉侏氉嗲?,由我國著名作曲家賀綠汀創作于1934年?!赌镣痰选返男蓛灻馈⒋緲?,具有鮮明的音樂形象和濃郁的江南風情。它采用了民族調式中的五聲徽調式和民間竹笛的音調,運用復調的手法創作而成,是一首清新、自然、具有濃郁民族風格的鋼琴小品。曲式結構:該曲為帶再現的三段體曲式(ABA')。【設計意圖:通過提問,充分發揮學生對于鋼琴的原有認知基礎,和對作品情緒、速度等音樂要素的初步認知和感受,為教師開展課堂教學掌握學生學情,在學生的認知基礎上開展音樂活動奠定基礎?!?br/>(二)走進音樂,表現作品下面我們欣賞第一樂段,感受第一樂段的旋律、速度、節奏有什么特點?表現了怎樣的畫面?預設:聆聽音樂并回答問題教師:第一段(A):采用二聲部復調旋律,向聽眾展示了一幅傳統的中國水墨畫。旋律以清新、流暢的線條,呼應對答式的二聲部復調,成功地模仿出了中國民間樂器——笛子的特色。這一段猶如使人們看到了江南水鄉的牧童在騎牛漫游,瀟灑悠游,無拘無束。下面我們隨著音樂模擬鋼琴演奏預設:模擬演奏教師:下面我們欣賞第二樂段,感受第二樂段的旋律、速度、節奏有什么特點?表現了怎樣的畫面?預設:聆聽音樂并回答問題教師:第二段(B):節奏較快,轉為2/4拍,活潑歡快,具有傳統的民間舞蹈風格。高音區飛馳的旋律將樂曲推向高潮,酣暢淋漓地表現了牧童歡快追逐、嬉戲的情景。這一段與第一段形成鮮明的對比。下面邊聽音樂邊打節奏預設:聲勢動作表現音樂教師:下面我們欣賞第三樂段,感受第三樂段的旋律、速度、節奏有什么特點?表現了怎樣的畫面?你熟悉嗎?預設:聆聽音樂并回答問題教師:第三段(A'):是第一段的變化再現。旋律顯得流暢、清新,采用了民間音樂中常用的“加花變奏”的手法,使樂曲的旋律更加地流暢、清新。樂曲的結尾漸慢漸弱,結束在富有民族風味的和弦上,給人以余音裊裊、回味無窮的感覺。下面邊聽音樂邊用樂器伴奏表現音樂預設:律動【設計意圖:通過分析、感受、表現該作品,讓學生感受作品的音樂特點和表現的意境,了解音樂所表現的情緒和思想,提升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和表現能力?!?br/>三、精彩演繹,自由發揮教師:下面老師整體表現作品,第一樂段模擬演奏,第二樂段用肢體伴奏,第三樂段用樂器伴奏表現音樂預設:上臺表演唱【設計意圖:通過上臺表演,鍛煉學生的心理素質,讓同學們體會舞臺的樂趣,讓同學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新能力,讓歌聲、語言、動作充分融入到歌曲當中,讓音樂教學面對全體學生,讓全體學生都參與到教學當中來?!?br/>四、拓展思路,開闊視野教師:下面我們欣賞一段視頻(播放視頻)預設:欣賞視頻教師:欣賞完視頻你們有什么想法 預設:討論回答【設計意圖:通過聆聽音樂了解音樂與現實生活的關系,激發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br/>五、結語教師引導學生談談本節課的收獲,教師總結。六、課堂小結同學們,今天我們領略了賀綠汀先生的《牧童短笛》之美。在聆聽過程中,大家都沉浸于那悠揚的旋律,清晰地感受到了這首鋼琴曲所描繪的田園畫面:在明媚的陽光下,小牧童悠然自得地放牧,笛聲婉轉,充滿了詩意與生機。我們共同分析了樂曲的結構,其復調的旋律交織,讓大家體會到了音樂層次的豐富性。通過哼唱和跟唱,不少同學對主旋律有了較好的把握,還嘗試用自己的方式表現出了牧童的活潑俏皮。在課堂互動中,大家積極分享了對音樂的想象,展現出了豐富的創造力和對音樂的感悟力。希望課后同學們能繼續欣賞經典鋼琴曲,提升自己的音樂鑒賞能力,期待下次課上,大家能帶著更多對音樂的熱愛與理解,繼續我們的音樂旅程!【板書設計】《牧童短笛》A+B+A'帶再現的三段體曲式鋼琴賀綠汀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