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 數學 (學科)年級 二年級課題 有多少塊糖 授課類型 新授教學目標 結合具體情境,讓學生經歷相同加數連加算式的具體到抽象的過程,感受這種運算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為學習乘法積累活動經驗。 體會到生活中有許多把相同數連加的問題,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的欲望。重點 使學生初步學會數數的方法,能根據具體情境列連加算式。難點 理解相同加數及其個數的含義。教學方法 合作探究教學用具 教師用具學生用具 糖果板 書 設 計 有多少塊糖 一行一行地數 5+5+5=15(塊) 一列一列地數 3+3+3+3+3=15(塊)教學環節 師生互動 備注口算 談話導入 二、探究新知 三、鞏固練習 四、課堂小結 76+10= 57-50= 19+36= 66-28= 大家看,老師這有一袋糖,大家想吃嗎? 先猜一猜大約有多少塊?能說一說你的根據嗎? 想準確地知道究竟有多少塊,應該怎么辦呢? 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數一數,有多少塊糖? (板書課題:有多少塊糖) 活動一:擺一擺,數一數 1.大家說可以用數一數的方法知道有多少塊糖,現在同學們就用準備好的學具代替糖果數一數。 2.交流數法,體會數法多樣化。 誰先介紹一下自己的數法?到前面展示一下。誰還有不一樣的數法? 3.整理數法,體會相同數連加的抽象過程。 (1)(出示)我們再看看大家剛才交流的數法。(依次出現:1個1個數,2個2個數,5個5個數) 觀察這些數法,有什么發現?(數的方法不一樣,但是結果都相同) (2)我們一同來體會一下每一種數法。(一邊出示,學生一同來數) 這一次你又有什么不同的發現?(數的次數不同,但結果都一樣) 每一次數的塊數少,數的次數就多;每一次數的塊數多,數的次數就少) (3)還想再數一數其他東西嗎?(出示教材17頁1) 先說一說你打算怎么數?獨立完成后到前面匯報。 我們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能夠準確地數出物體的數量了。老師這還有一些糖果。 活動二:數一數,填一填(多角度數數) 4.(出示)這些糖果的擺法和剛才大家數的糖果有什么不一樣的嗎? 這樣擺感覺怎么樣?(整齊)怎么擺的才能整齊呢? (1)按行數 像這名同學說的,我們一行一行的數,就是按行數。每行有7塊糖,有2行。一共有14塊。 誰能夠再像這樣數一數。 (2)按列數 這樣叫按行數,還可以怎么數呢? 豎著一列一列的數,叫按列數。誰還能用這樣的語言再數一數。 (3)每一種糖果橫著數和豎著數,你有什么發現?(我們觀察橫著看是2個7,豎著看是7個2,但是結果都一樣) (3)鞏固多角度數法 大家再次按照這兩種數法再數一數這些糖果,并把書上補充完整。 活動三:說一說,算一算(根據數法列出連加算式) 5.其實這兩種數法也可以用算式表示。獨立完成,并匯報。老師巡視,發現易錯問題,解決明晰。 6.引導觀察,結合圖說一說算式表示的意思。強調有幾個幾。(老師及時板書) 5+5+5=15(塊) 還可以怎么樣列式呢? 3+3+3+3+3=15(塊) 7.仔細觀察這兩個算式,有什么特點? 小結:一幅圖,無論橫著數還是豎著數,結果都是一樣的。 1、完成教材第17頁“練一練”第1題。 先讓學生圈一圈,再說說怎樣數的。 2.教材第17頁第2題。 2.教材第17頁第3題。 這是一張格子圖。有多少個格子呢?數一數,填一填。獨立完成,匯報。如果按照這樣數,有幾個幾?可以怎么列式呢? 4.教材第4題。 (1)出示:觀察小青蛙是怎么跳的?跳了幾次,每次跳多少格?是幾個幾相加?怎么列算式? (2)這一次呢?仔細觀察后能像剛才那樣完整的說一說嗎? (3)拓展感知乘法的簡便。小青蛙還要跳,你看它這次是怎么跳的呢?如果小青蛙這樣一直跳下去,我們要一直這樣相加,感覺怎么樣? 有沒有什么好辦法解決呢?我們下節課來學習。 那么這節課,通過數一數糖塊有多少的活動,你有什么收獲呢? 通過學生愛吃的糖果入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 讓學生體會怎樣數數更方便。 讓學生從兩個角度數數。 讓學生動手操作,在教師的引導下體會幾個幾的意義,體會數學的樂趣。 讓學生在練習中學以致用,提高學習效率。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