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智取生辰綱》教學設計教材分析《智取生辰綱》節選自《水滸傳》第十六回,是九年級語文的重要課文。文章以“智取”為核心,通過生動的情節和細膩的人物刻畫,展現了晁蓋、吳用等人的智勇雙全和楊志的急躁沖動。在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作者塑造人物的用意,同時學習在矛盾沖突中刻畫人物的方法。此外,文章中的環境描寫也極具匠心,通過“天氣熱”的鋪墊,推動了故事情節的發展。總的來說,《智取生辰綱》不僅具有深刻的思想內涵,還展現了高度的藝術價值,是培養學生閱讀文學作品能力和賞析水平的重要素材。學情分析九年級學生對小說已有一定閱讀基礎,部分同學可能接觸過《水滸傳》的影視作品或文學作品,對故事背景有所了解。然而,文章采用古白話并夾雜方言,篇幅較長且情節復雜,對學生理解文章提出了較高要求。因此,在教學中,需要通過多種方式引導學生熟悉文本,理解文章大意,同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克服語言障礙,深入領略作品的文學魅力,理解其深刻內涵。教學目標1、引導學生揣摩人物,品評人物,理解作者塑造人物的用意。2、引導學生賞析環境描寫,理解作者鋪設情節的匠心。3、了解分析作品的敘事線索和楊志的思想性格。鑒賞本文在矛盾沖突中刻畫人物性格的方法。理解本文精巧的構思。四、教學重難點1、教學重點:探究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及眾人的言行。賞析精妙的環境描寫的作用。2、教學難點:理解農民起義的可貴之處和局限性。學會辯證地思考問題、品評人物。五、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這一天正是六月初四,天氣未及晌午,一輪紅日當天,沒半點云彩,酷熱難當。南山北嶺,崎嶇小徑之間,一行十五人押著十一擔金珠寶貝,走上黃泥岡。就是此時,就在此地,光天化日,在眾位看官的眼皮子底下,一場八個人打劫了十五個人的好戲就這么發生了。這就是令無數讀者拍案叫絕的一場著名劫案:“智取生辰綱”。設計意圖: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作者及背景介紹簡介作者施耐庵。簡介《水滸傳》及其成書背景。介紹生辰綱的由來及本文節選部分的背景。設計意圖:讓學生了解作者及作品背景,為理解課文奠定基礎。(二)整體感知課文1.請同學們快速地默讀課文,然后用簡短的話來概括一下《智取生辰綱》的故事,分別站在楊志和吳用的視角復述故事。(默讀要求同學們做到:不出聲、不動唇、不指讀、不回顧,一氣呵成讀完全文。)【站在楊志角度】六月初四那天,楊志押送生辰綱,盡管一路小心翼翼,但在黃泥岡松樹林,還是被等在那里的吳用、晁蓋等人劫去,押送生辰綱失敗。【站在吳用角度】在六月初四那天,吳用、晁蓋等八位好漢,在黃泥岡松樹林,用計謀智取了楊志押送的生辰綱。2.梳理故事線索楊志一行:上路——中計——失綱吳用一行:定計——施計——劫綱3.兩條線索的區別在哪?預設:我們能夠在文章中對楊志一行的遭遇都能清楚地看到,所以這是一條明線。而吳用一行施計的行為,我們一開始也都是不知道的,直到最后真相大白時我們才讀懂,所以這是一條暗線。4.明暗兩線并行的結構有什么好處呢?分享心得:明暗兩線相交織,故事情節更緊湊。(三)分析人物形象1、分析楊志的性格特征。從楊志的言行舉止中分析其性格特點。結合課文中的具體情節,如調整趕路時間、對待軍士的態度、對賣酒漢子的警惕等。歸納楊志的性格特征:精明能干、小心謹慎、急功近利、不善溝通。2、分析吳用等人的智謀。從吳用等人的言行舉止中分析其智謀。結合課文中的具體情節,如偽裝客商、利用天氣、下藥等。歸納吳用等人的智謀特點:足智多謀、團結一心、環環相扣、滴水不漏。3、比較楊志與吳用的智謀高低。從楊志的失敗和吳用的成功中分析原因。引導學生認識到楊志失敗的原因不僅在于吳用的智謀更高明,更在于他自身的性格缺陷。設計意圖:讓學生能更深入地讀課文,更好地分析人物形象,培養學生用辯證的方法分析和歸納問題的能力。(四)賞析環境描寫找出課文中有關“熱”的環境描寫。如“六月初四正午,天氣未及晌午,一輪紅日當天,沒半點云彩,酷熱難當。”等。分析環境描寫的作用。烘托人物心情:炎熱的天氣使楊志一行人心煩意亂,為后來的中計埋下伏筆。推動情節發展:炎熱的天氣使楊志一行人急于找地方休息,為吳用等人下藥提供了機會。暗示主題:生辰綱是不義之財,吳用等人智取生辰綱是劫富濟貧的義舉,炎熱的天氣象征著腐敗的統治和人民的苦難。設計意圖:讓學生認識到環境描寫在小說中的重要作用,學會賞析環境描寫。(五)合作探究分組討論:楊志失敗的原因有哪些?學生分組討論,互相啟發。教師引導學生從內部關系、外部環境和自身性格等方面進行分析。角色扮演:幫楊志再闖一次關。創設情境:假如你是楊志,你有辦法將生辰綱平安地運到東京嗎?學生分組設計臺詞和情節,進行角色扮演。教師引導學生評價各組的表現,分析成功或失敗的原因。設計意圖: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力,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能促使學生思考怎樣的語言表達更加得體、更加有利于解決問題、達成交流的目的。同時,通過角色扮演讓學生更深入地理解人物形象和故事情節。(六)拓展延伸賞析《水滸傳》中的其他精彩情節。如魯智深倒拔垂楊柳、林沖風雪山神廟等。引導學生分析這些情節中的人物形象和環境描寫。探究《水滸傳》中的農民起義精神。引導學生認識到《水滸傳》中的農民起義精神是反抗壓迫、追求平等和自由的精神。分析農民起義的局限性:缺乏明確的政治綱領和領導力量等。設計意圖: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加深對《水滸傳》的理解,同時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七)、課堂小結總結本課所學內容:人物形象分析、環境描寫賞析、合作探究等。強調本課的重點和難點:理解人物形象和故事情節,學會賞析環境描寫,培養辯證思維能力。布置作業:閱讀《水滸傳》的其他章節,分析其中的人物形象和環境描寫。設計意圖:幫助學生鞏固本課所學內容,同時引導學生繼續閱讀《水滸傳》,加深對作品的理解。教學反思本節課通過引導學生分析人物性格、梳理故事情節,學生積極參與討論,課堂氛圍較好。但在教學中也發現,部分學生對古白話理解存在困難,影響了對文章內容的深入把握。今后在教學中,應更加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采取更加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如利用影視片段、角色扮演等方式,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同時,也要加強對古白話的講解和練習,提高學生閱讀能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