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廣東省揭陽市榕城區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生物7月期末試卷1.(2024八下·榕城期末)下圖是米勒實驗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米勒實驗中火花放電模擬了原始地球的閃電B.裝置A里的氣體相當于原始大氣,含豐富的氧氣C.實驗后可檢驗到裝置B內含有蛋白質等有機大分子物質D.該模擬實驗能夠說明原始生命誕生于原始大氣【答案】A【知識點】地球原始條件模擬實驗分析【解析】【解答】A.米勒先給燒瓶加熱,使水蒸氣在管中循環,接著他通過兩個電極放電產生電火花,模擬原始天空的閃電,以激發密封裝置中的不同氣體發生化學反應;因此,米勒實驗中火花放電模擬了原始地球的閃電,A符合題意。B.米勒實驗裝置中的A里的氣體相當于原始大氣,有水蒸氣、氨氣、甲烷等,與現在大氣成分的主要區別是無氧氣,B不符合題意。C. B處為取樣活塞,若取樣鑒定,可檢驗到其中含有氨基酸等有機小分子物質,C不符合題意。D.根據分析可知,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熱湯,其中所含的有機物,不斷的相互作用,形成復雜的有機物,經過及其漫長的歲月,逐漸形成了原,始生命,可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分析】化學起源學說認為:原始地球的溫度很高,地面環境與現在完全不同:天空中赤日炎炎、電閃雷鳴,地面上火山噴發、熔巖橫流;從火山中噴出的氣體,如水蒸氣、氨、甲烷、氫氣等構成了原始的大氣層,還有一部分硫化氫和氰化氫,與現在的大氣成分明顯不同的是原始大氣中沒有氧氣;原始大氣在高溫、紫外線以及雷電等自然條件的長期作用下,形成了許多簡單的有機物,隨著地球溫度的逐漸降低,原始大氣中的水蒸氣凝結成雨降落到地面上,這些有機物隨著雨水進入湖泊和河流,最終匯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熱湯,其中所含的有機物,不斷的相互作用,形成復雜的有機物,經過及其漫長的歲月,逐漸形成了原始生命,可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米勒通過實驗驗證了化學起源學說的第一階段,即從無機小分子物質形成有機小分子物質,在原始地球的條件下是完全可能實現的。2.(2024八下·榕城期末)河源恐龍博物館收藏的恐龍蛋化石超2萬枚,數量高居全球榜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br/>A.恐龍是無脊椎動物 B.恐龍以胎生方式繁殖后代C.化石是生物進化的直接證據 D.越古老的地層中生物越高等【答案】C【知識點】生物進化的研究方法及證據;無脊椎動物與脊椎動物;爬行動物的特征及其與人類的關系【解析】【解答】A、恐龍屬于爬行動物,爬行動物體內有脊椎骨組成的脊柱,屬于脊椎動物,A錯誤;B、恐龍所屬的爬行動物生殖方式為卵生,卵外有堅韌的卵殼保護,B錯誤;C、化石包含遺體化石、遺物化石、遺跡化石,是研究生物進化的直接證據,但不是唯一證據,C正確;D、在地層中,越古老的地層生物進化等級越低等,結構越簡單,D錯誤。故答案為:C。【分析】(1)研究進化最直接的證據是化石,但化石不是唯一的證據。(2)化石是生物的遺體、遺物或生活痕跡,由于種種原因被埋藏在地層中,經過若干萬年的復雜變化而形成的?;梢院唵畏譃椋哼z體化石、遺物化石、遺跡化石。(3)各類生物化石在地層中按照一定順序出現的事實證明了生物進化的趨勢是:從簡單到復雜,由低等到高等,從水生到陸生。(4)不同的地層中埋藏著不同類型的生物化石:①埋藏于較淺地層中的化石與現代生物結構比較相似;②埋藏于較深地層中的化石與現代生物結構差別較大;③越是古老的地層中發掘的生物化石結構越簡單、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越多;④越是晚期的地層中發掘的生物化石結構越復雜、高等,陸生生物化石越多。(5)爬行動物的主要特征:體表覆蓋角質的鱗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陸地上產卵,卵表面有堅韌的卵殼。3.(2024八下·榕城期末)格蘭特在1976–1985年對達夫涅主島上的強壯地雀研究時發現:島上先持續干旱,食物中大堅果的比率增大,出生地雀的喙變大;后來持續雨季,食物中小堅果的比率增大,出生地雀的喙變小。下列不符合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的是( )A.大堅果的比率增大不利于小喙地雀的生存B.地雀喙的大小是可以遺傳給后代的C.在進化中地雀的喙不會變得更大或更小D.食物組成是地雀喙大小進化的自然選擇因素【答案】C【知識點】生物進化的學說【解析】【解答】A、大堅果的比率增大,小喙地雀無法獲取食物,不利于小喙地雀的生存,有利于大喙地雀的生存,A不符合題意。B、地雀喙的大小是長期自然選擇的結果,由遺傳物質控制,可以遺傳給后代,B不符合題意。C、為了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在長期自然選擇和進化中地雀的喙可能會變得更大或更小,C符合題意。D、地雀喙大小變化的原因是由于食物的大小,當大堅果比例增加時,出生地雀的喙變大;當小堅果比例增大時,出生地雀的喙變小,故食物組成是地雀喙大小進化的自然選擇因素,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分析】達爾文把在生存斗爭中,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的過程叫做自然選擇.他認為,自然選擇過程是一個長期的、緩慢的、連續的過程.由于生存斗爭不斷地進行,因而自然選擇也是不斷地進行,通過一代代的生存環境的選擇作用,物種變異被定向地向著一個方向積累,于是性狀逐漸和原來的祖先不同了,這樣,新的物種就形成了.由于生物所在的環境是多種多樣的,因此,生物適應環境的方式 也是多種多樣的,所以,經過自然選擇也就形成了生物界的多樣性。4.(2024八下·榕城期末)關于生物進化的敘述,合理的是( ?。?br/>A.人類進化的大致歷程: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B.植物進化的大致歷程:苔蘚植物→蕨類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C.脊椎動物進化的大致歷程: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哺乳類D.生物進化的總體趨勢: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等到高等,由陸生到水生【答案】A【知識點】生物進化的主要歷程;猿到人的進化過程;生物進化的總體趨勢【解析】【解答】A、人類的進化通常分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四個階段。 A正確。B、植物進化的歷程大致是:藻類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種子植物(種子植物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B錯誤。C、地球上最早出現的脊椎動物是魚類。經過極其漫長的時間后,某些魚類進化成為原始的兩棲類,某些兩棲類進化成為原始的爬行類,某些爬行類又進化成為原始的鳥類和哺乳類,脊椎動物進化的歷程大致是: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和哺乳類,C錯誤。D、生物進化的總體趨勢:從簡單到復雜、從水生到陸生、從低等到高等,D錯誤。故答案為:A。【分析】人類的進化階段:①南方古猿:130cm-140cm,兩足行走;②能人:140cm-150cm,能制造和使用簡單的工具;③直立人:150cm-160cm,會使用火和更先進的工具;④智人:150cm-180cm,能繪畫、狩獵、雕刻、捕魚、修筑房屋、縫制衣物以及制造各種功能的石器和骨器。5.(2024八下·榕城期末)從古猿到人的進化過程中,最有決定意義的階段是 ( ?。?br/>A.古猿從樹棲生活轉為地面生活 B.學會制造和使用工具C.產生了語言 D.四肢行走轉為雙足行走【答案】D【知識點】猿到人的進化過程【解析】【解答】直立行走是猿與人類的分界的標志。因而最有決定意義的階段。【分析】人類與類人猿都起源于森林古猿,在由森林古猿進化為人類的過程中,由于環境的變化,迫使一部分森林古猿下到地面生活,后來進化為現代人類。直立行走是進化發展的基礎,古猿的直立行走造成了前后肢的分工,直立行走使古人類能夠將前肢解放出來,使用工具。前肢所從事的活動越來越多,上肢更加靈巧。在距今200萬年前,就出現了直立行走并能制造和使用工具的古代人類,所以從森林古猿進化成人中的關鍵一步是直立行走,故答案選D。6.(2024八下·榕城期末)屠呦呦因創制了抗瘧新藥-青蒿素和雙氫青蒿素,獲得了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分類學上,青蒿和向日葵同科不同屬,青蒿和棉花同綱不同科。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青蒿與棉花的親緣關系比與向日葵的近B.青蒿與向日葵的共同特征比與棉花的多C.以上分類單位中,最小的分類單位是科D.向日葵與棉花之間沒有共同特征【答案】B【知識點】生物分類的等級【解析】【解答】A、“青蒿和向日葵同科不同屬,青蒿和棉花同綱不同科”,綱比科大,因此青蒿與棉花的親緣關系比與向日葵的遠而不是近,A不符合題意;B、“青蒿和向日葵同科不同屬,青蒿和棉花同綱不同科”,綱比科大,因此青蒿與向日葵的共同特征比與棉花的多,B符合題意;C、綱>科>屬,因此以上分類單位中,最小的分類單位是屬而不是科,C不符合題意;D、“青蒿和向日葵同科不同屬,青蒿和棉花同綱不同科”,表明向日葵與棉花同綱,因此向日葵與棉花之間有共同特征而不是沒有共同特征,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分析】根據等級可了解生物間的親緣關系,生物分類單位由大到小是界、門、綱、目、科、屬、種。分類單位越大,生物的親緣關系越遠,生物的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種類就越多;分類單位越小,生物的親緣關系越近,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種類就越少。界是最大的分類單位,最基本的分類單位是種,同種的生物親緣關系最近。7.(2024八下·榕城期末)卷柏又名九死還魂草,土生或石生復蘇植物,呈墊狀,靠孢子繁殖,有根、莖、葉的分化,卷柏所屬的植物類群是( ?。?br/>A.苔蘚植物 B.蕨類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答案】B【知識點】蕨類植物【解析】【解答】A、苔蘚植物:通常生活在潮濕的環境中,沒有真正的根和維管束,依靠孢子進行繁殖。由于苔蘚植物沒有根、莖、葉的分化,這與卷柏的特征不符,A錯誤。B、 蕨類植物:具有根、莖、葉的分化,并且有維管束組織,依靠孢子進行繁殖。這與卷柏的特征完全吻合,B正確。C、裸子植物:具有種子,但種子裸露,沒有果皮包被。它們通常通過花粉和胚珠結合形成種子。這與卷柏的孢子繁殖方式不同,C錯誤。D、被子植物:具有種子,并且種子被果皮包被。被子植物是植物界中最大和最多樣化的類群。這與卷柏的孢子繁殖方式不符,D錯誤。故答案為:B【分析】植物分類學是研究植物分類的學科,主要依據植物的形態、結構、生理、遺傳等特征進行分類。苔蘚植物:通常生活在潮濕環境中,無真正的根和維管束,依靠孢子進行繁殖,無根、莖、葉的分化。蕨類植物:具有根、莖、葉的分化,有維管束組織,依靠孢子進行繁殖。裸子植物:具有種子,但種子裸露,無果皮包被,通過花粉和胚珠結合形成種子。被子植物:具有種子,且種子被果皮包被,是植物界中最大和最多樣化的類群。結構與功能相適應原則:在生物分類中,植物的結構特征(如有無根、莖、葉分化,繁殖方式等)與其所屬的植物類群緊密相關,體現了生物的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原則。8.(2024八下·榕城期末)中華古典詩詞是我們祖國文化的瑰寶。下列詩詞中描寫被子植物的是( ?。?br/>A.西湖春色歸,春水綠于染 B.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C.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 D.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答案】D【知識點】被子植物【解析】【解答】 A、“西湖春色歸,春水綠于染”描寫的是藻類大量繁殖,使得水出現綠色,A不符合題意。B、“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描寫的“苔”是苔蘚植物,苔蘚植物只有莖和葉的分化,沒有真正的根和花,沒有輸導組織,用孢子繁殖,B不符合題意。C、“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描寫的松是裸子植物,種子裸露,外面沒有果皮包被,C不符合題意。D、“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描寫的菊具有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六大器官,屬于被子植物,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分析】被子植物的種子不裸露,有果皮包被著;有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9.(2024八下·榕城期末)日本傾倒核污水對海洋環境造成嚴重威脅,我國已全面禁止從日本進口扇貝等水產品。扇貝、文蛤、鮑魚等水產品中,下列哪項不是它們共有的特征( ?。?br/>A.體表有外套膜 B.運動器官是足C.用肺呼吸 D.具有貝殼【答案】C【知識點】軟體動物及其與人類的關系【解析】【解答】ABD、扇貝、文蛤、鮑魚都屬于軟體動物,柔軟的身體表面有外套膜,具有貝殼,運動器官是足,ABD不符合題意;C、扇貝、文蛤、鮑魚等軟體動物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不是用肺呼吸,C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分析】軟體動物的基本結構特點:身體柔軟,具有堅硬的貝殼,身體藏在殼中,藉以獲得保護,由于貝殼會妨礙活動,所以它們的行動都相當緩慢,有的貝殼退化;不分節,可區分為頭、足、內臟團三部分,體外外套膜,常常分泌有貝殼。10.(2024八下·榕城期末)如圖的蟹簍展示了潮州木雕的鏤通雕技藝,木簍玲瓏剔透,螃蟹活靈活現。下列有關螃蟹的敘述錯誤的是( ?。?br/>A.身體和附肢不分節 B.體表有堅韌的外骨骼C.蟹鉗有防御功能 D.對外界刺激能作出反應【答案】A【知識點】節肢動物及其與人類的關系【解析】【解答】A、螃蟹屬于節肢動物,身體和附肢都分節,A錯誤;B、螃蟹體表有堅韌的外骨骼,起保護和防止水分蒸發的作用,會有蛻皮現象,B正確;C、蟹鉗大且堅硬,能抵御外敵的入侵,起到保護自身的作用,C正確;D、螃蟹屬于生物,生物都能對外界的刺激做出反應,D正確。故答案為:A。【分析】節肢動物的主要特征:體表有堅韌的外骨骼,身體和附肢都分節。常見的節肢動物有昆蟲、蝦、蟹、蜈蚣等。節肢動物門下有昆蟲綱、蛛形綱、甲殼綱、多足綱等。11.(2024八下·榕城期末) 2023年5月28日,國產大飛機C919商業首航成功,這是我國邁向科技自立自強的又一重要里程碑。飛機是對鳥類的仿生,下列關于鳥類的敘述錯誤的是( )A.前肢特化成翼 B.身體一般呈流線型C.骨骼輕便,利于飛翔 D.飛行所需能量由細胞核提供【答案】D【知識點】鳥的特征及其與人類的關系【解析】【解答】A、鳥類的前肢變成了翼,翼是飛行器官,A不符合題意;B、鳥類的身體呈流線型,減少飛行時的空氣阻力,B不符合題意;C、骨有的薄,有的骨愈合在一起,比較長的骨大都是中空的,內充氣體,這樣的骨骼既可以減輕身體的重量,又能加強堅固性,適于飛翔生活,C不符合題意;D、線粒體是呼吸作用的場所,飛行所需能量由線粒體提供,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分析】鳥類的主要特征是:身體呈流線型,被覆羽毛,有喙無齒,身體前肢特化為翼,長骨中空,心臟四腔,用肺呼吸,有氣囊輔助呼吸,體溫恒定,卵生。(2024八下·榕城期末)南嶺國家自然保護區分布有廣東面積最大的一片原始森林,為眾多野生動植物提供了棲息繁衍的場所。根據最新統計數據,南嶺國家自然保護區內共記錄有野生動植物5527種,其中包括穿山甲、鱷蜥、黃斑肥螈、華南虎、藏酋猴、黃腹角雉(鳥類)等。據此回答下面小題。12.黃斑肥螈是中國特有種,其與青蛙屬于同一類群。下列對其敘述錯誤的是( ?。?br/>A.生殖和幼體的發育離不開水 B.體內有脊柱,體溫恒定C.皮膚裸露,體內水分容易散失 D.肺不發達,需要皮膚輔助呼吸13.穿山甲是國家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主要以白蟻為食,其體表被有角質鱗片。穿山甲每年繁殖一次,每胎1-2仔,幼仔靠母乳生活。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穿山甲屬于哺乳類動物B.幼仔吮吸乳汁屬于學習行為C.哺乳提高了穿山甲后代的成活率D.設立自然保護區有利于保護穿山甲【答案】12.B13.B【知識點】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兩棲動物的特征及其與人類的關系;爬行動物的特征及其與人類的關系;生物多樣性的保護措施【解析】【分析】(1)兩棲動物是指: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成體即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濕的陸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膚呼吸.如青蛙、蟾蜍等。(2)爬行動物的主要特征:體表覆蓋角質鱗片或甲,用肺呼吸,體溫不恒定,會隨外界的溫度變化而變化。心臟只有三個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體內受精,卵生或少數卵胎生。12.黃斑肥螈屬于兩棲動物。選項中“生殖和幼體的發育離不開水”、“皮膚裸露,體內水分容易散失”和“肺不發達,需要皮膚輔助呼吸”、“體內有脊柱”都是它的特征,而兩棲動物屬于變溫動物,因此“體溫恒定”不是黃斑肥螈的特征,B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13.A.穿山甲具有分娩與哺育的特性,每年繁殖一次,每胎1-2仔,幼仔靠母乳生活,這是哺乳動物特有的生殖方式,因此穿山甲屬于哺乳動物,A正確。B.幼仔吮吸乳汁是動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種行為方式,是由體內的遺傳物質決定的,是先天性行為,B錯誤。C.穿山甲等哺乳動物的生殖發育特點是胎生、哺乳,胎生哺乳大大提高了哺乳動物后代的成活率,增強了它們對陸地生活的適應能力,C正確。D.保護生物多樣性最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護區,建立自然保護區是指把包含保護對象在內的一定面積的陸地或水體劃分出來,進行保護和管理,也叫就地保護??梢?,設立自然保護區有利于保護穿山甲,D正確。故答案為:B。14.(2024八下·榕城期末)在城市生態系統中,人類使用的塑料廢棄后通過填埋、日曬、海浪沖刷等作用,被分解破碎成微塑料(直徑小于5毫米),成為污染物。目前,在多個生態系統中都發現了微塑料的存在,這一現象說明( ?。?br/>A.環境對生物的生存不會造成影響B.人類活動對生態系統不會造成影響C.各生態系統之間是相互關聯的D.城市、海洋等生態系統互不相干【答案】C【知識點】生態系統的類型;人類活動對生態環境的影響;生物與環境的關系【解析】【解答】AB、生物與環境的關系:環境影響生物、生物適應環境、生物影響環境。直徑小于5毫米的微塑料成為污染物,說明人類活動對生態系統會造成影響、環境對生物的生存也會造成影響,AB不符合題意;CD、在城市生態系統中形成的微塑料,卻在多個生態系統中都發現了它的存在,這說明城市、海洋等生態系統之間是相互關聯的,不是"互不相干",C符合題意,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分析】 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與其生存的環境形成的一個統一整體,是最大的生態系統,人類和許多生物都跨越了不同的生態系統,使各類生態系統之間有密切的聯系。生物與環境的關系包括①生物適應環境:一般是生物具有與其環境相適應的形態特征或生活方式;②環境影響生物:指由于環境改變使生物受到影響;③生物影響環境:指由于生物的生活使得環境發生變化。15.(2024八下·榕城期末)菁菁在校園里澆花時發現了幾只鼠婦,她對鼠婦的生活環境產生了興趣,將在各處觀察到的鼠婦數量記錄下來(如下表所示)。地點 鼠婦數量(只)水泥路上 0花園的石塊下 24種花的花盆下 18草地里 2根據記錄表中數據推測,適宜鼠婦生存的環境條件是( )A.陽光充足 B.陰暗潮濕 C.空氣干燥 D.較高氣溫【答案】B【知識點】探究非生物因素對某種生物的影響【解析】【解答】水泥路上明亮干燥,鼠婦的數量是0只,草地里露天,鼠婦的數量是2只,表明鼠婦不喜歡明亮干燥的環境;花園的石塊下和花的濕花盆下陰暗潮濕,鼠婦的數量分別是24只、18只,表明鼠婦喜歡陰暗潮濕的環境。故答案為:B。【分析】對照實驗:在探究某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對研究對象進行的除了該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根據變量設置一組對照實驗,使實驗結果具有說服力。一般來說,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是實驗組,沒有處理的是對照組。16.(2024八下·榕城期末)“綠水逶迤去,青山相向開?!秉h的十八大以來,國家更加重視生態文明建設,人民群眾切身感受到藍天白云、綠水青山帶來的幸福感,美麗中國正在不斷變為現實。揭陽也有許多美麗的景點讓人流連忘返。下列景區的描述可以看成一個生態系統的是( ?。?br/>A.揭陽西湖公園的榕樹 B.炮臺風門古徑的鴿子群C.雙溪嘴景區 D.黃岐山風景區的動植物【答案】C【知識點】生態系統的概念【解析】【解答】A. 揭陽西湖公園的榕樹,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植物,沒有包括榕樹所在的環境,不是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A錯誤;B. 炮臺風門徑的鴿子群,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動物,沒有包括鴿子所在的環境,不是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B錯誤;C. 雙溪嘴景區,既包括了景區所在的環境,也包括了此環境中所有的生物,是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C正確;D. 黃岐山風景區的動植物,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動植物,沒有包括動植物所在的環境,不是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D錯誤。故答案為:C。【分析】在一定區域內生物和它所生活的環境就形成一個生態系統,它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植物、動物、細菌真菌等微生物,非生物部分包括陽光、空氣、水、土壤、溫度等,只有生物不叫生態系統,只有環境也不叫生態系統。17.(2024八下·榕城期末)紅樹林是全球瀕危動物勺嘴鷸遷徙途中的“能量補給站”之一。如圖為勺嘴鷸在紅樹林中的食物網,下列有關該食物網的說法正確的是( ?。?br/>A.勺嘴鷸是生產者 B.共有5條食物鏈C.箭頭可代表能量流動的方向 D.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答案】C【知識點】生態系統的結構;生態系統的功能;食物鏈和食物網18.(2024八下·榕城期末)為了研究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某同學準備用河沙、池塘水、小魚、小蝦等材料制作生態瓶。下列建議不宜采納的是( )A.所選動植物材料要能形成食物鏈B.需要加入適量的植物作為生產者C.生態瓶應放在適宜的光照條件下D.材料應該進行嚴格地消毒和殺菌【答案】D【知識點】生態系統的結構;生態瓶的設計與制作【解析】【解答】A、生態瓶中的動植物之間需要存在捕食關系,這樣生態系統的物質和能量才會流動起來,物質實現循環流動,A不符合題意。B、生態瓶是微型的生態系統,需要有綠色植物作為生產者,為整個生態瓶提供物質和能量,B不符合題意。C、生態系統中各生物所需要的能量都來自于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所以,生態瓶必需放在適宜的光照條件下,過弱或過強都會影響生態瓶的穩定,C不符合題意。D、生態瓶是微型的生態系統,必需有分解者,否則物質循環會受到影響。而嚴格的消毒殺菌會除去所有的分解者,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分析】生態系統是指在一定地域內,生物與環境所形成的統一整體。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陽光、空氣、水、溫度等,為生物的生活提供物質和能量.生物部分由生產者(植物)、消費者(動物)和分解者(細菌、真菌)組成。19.(2024八下·榕城期末)防治室內空氣污染,改善空氣質量的根本措施是( ?。?br/>A.開窗通風 B.戴大口罩 C.多放幾盆花 D.經常檢測【答案】A【知識點】家居環境與健康【解析】【解答】A、開窗通風。開窗通風是改善室內空氣質量的有效方法之一。通過開窗通風,可以將室內有害物質排出,同時引入新鮮空氣,降低室內有害物質的濃度,從而改善室內空氣質量。因此,開窗通風是防治室內空氣污染,改善空氣質量的有效措施之一,符合題意。B、戴大口罩。戴大口罩可以防止有害物質進入呼吸道,從而保護人體健康。但是,戴大口罩并不能從根本上改善室內空氣質量,因為室內有害物質的來源并沒有被消除。因此,戴大口罩不是防治室內空氣污染,改善空氣質量的根本措施,不符合題意。C、多放幾盆花。多放幾盆花可以吸收室內有害物質,如甲醛、苯等,從而改善室內空氣質量。但是,多放幾盆花并不能從根本上改善室內空氣質量,因為室內有害物質的來源并沒有被消除。因此,多放幾盆花不是防治室內空氣污染,改善空氣質量的根本措施,不符合題意。D、經常檢測。經常檢測可以及時發現室內有害物質的濃度,從而采取相應的措施,如開窗通風、使用空氣凈化器等,來改善室內空氣質量。但是,經常檢測并不能從根本上改善室內空氣質量,因為室內有害物質的來源并沒有被消除。因此,經常檢測不是防治室內空氣污染,改善空氣質量的根本措施,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分析】室內空氣污染主要來源于室內裝修材料、家具、吸煙、烹飪等產生的有害物質,如甲醛、苯、氨、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這些有害物質對人體健康有嚴重影響,如引起呼吸系統疾病、心血管系統疾病、癌癥等。20.(2024八下·榕城期末)在一個相對封閉的生態系統中,若只有草→兔→狐一條食物鏈,假如把狐全部殺滅,如圖可以正確表示兔數量變化的曲線是( ?。?br/>A. B.C. D.【答案】C【知識點】生態系統的穩定性【解析】【解答】在食物鏈“草→兔→狐”中,如果“狐”突然滅絕,狐的食物——兔的數量會因天敵減少數量會增加,兔的數量增加了,兔的食物——草則會減少,所以,兔的數量會因草的數量減少而減少,根據以上分析,狐全部被殺時,兔的數量是先增加后減少,C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分析】此題考查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為基礎題,理解若某種生物的數量發生變化會影響其它生物數量的變化的知識,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在一般情況下,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所占的比例總是維持在相對穩定的狀態,生態系統中某種生物數量變化時,也會引起其他生物數量的變化。21.(2024八下·榕城期末)下圖表示某生態系統中構成食物鏈的四種生物在一段時間內的相對數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④是生產者,①②③是消費者B.該食物鏈可表示為①→②→③→④C.從進化角度,④是這四種生物中最高等的D.該生態系統只有①②③④四種生物【答案】A【知識點】生態系統的結構;生態系統的功能;食物鏈和食物網【解析】【解答】 A、食物鏈起始環節是生產者,④數量最多,處在食物鏈的起點,屬于生產者,②③④直接或間接以生產者為食,均為消費者,A符合題意。B、食物鏈表示的是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的食物聯系,生產者主要指綠色植物,由圖可知,該食物鏈可表示為:④→③→②→①,B不符合題意。C、圖中④的相對數量最多營養級別最低,屬于生產者,從進化角度看,無法判斷④是這四種生物中最高等的,C不符合題意。D、生態系統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其中生物部分包括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該生態系統④屬于生產者,①②③屬于消費者,還缺乏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分析】 在一個食物鏈中營養級別越高其數量越少,圖中④的相對數量最多營養級別最低,屬于生產者,③次之屬于初級消費者,②再次之,屬于次級消費者,①屬于第三級消費者。22.(2024八下·榕城期末)關于諺語、俗語或詩句所蘊涵的生物學知識,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r/>選項 諺語、俗語或詩句 生物學知識A 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 表示生物的捕食關系B 雨露滋潤禾苗壯 生物對環境的影響C 萬物生長靠太陽 生態系統內的能量最終來源于太陽D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非生物因素影響生物的生長發育A.A B.B C.C D.D【答案】B【知識點】非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生物間的關系;生物對環境的影響;生態系統的功能【解析】【解答】A.“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體現了生物之間獲取營養的捕食關系,A正確。B.“雨露滋潤禾苗壯”主要體現了環境中水分對生物的影響,B錯誤。C.在生態系統中,能量流動一是從生產者固定太陽能開始的。所以,生態系統內的能量最終來源于太陽,C正確。D.“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體現了非生物因素中溫度對生物的影響,D正確。故答案為:B。【分析】生物與環境的關系:生物適應環境,生物影響環境,環境影響生物。生物適應環境是指生物為了生存下去,在生活習性或者形態結構上力求與環境保持一致。生物影響和改變環境是指由于生物的存在或者某些活動,使得環境有了改觀或變化。環境影響生物是指生物的生活受生存空間或生活環境的制約。23.(2024八下·榕城期末)下表為某科研人員對A--D四個生態系統中生物種類和數量的調查統計結果,據此推斷,調節能力最強的生態系統是( ?。?br/>物種1 物種2 物種3 物種4 物種5 物種6 物種7 物種8 物種9A系統 150 250 0 0 40 0 0 0 10B系統 200 350 100 800 30 30 20 50 40C系統 0 30 0 0 40 0 20 0 10D系統 300 200 0 0 0 0 0 50 50A.A B.B C.C D.D【答案】B【知識點】生態系統的類型;生態系統的穩定性【解析】【解答】 一般來說,生態系統中生物的種類越多,食物鏈和食物網越復雜,生態系統的調節能力就越強。從表中可看出B系統生物種類最多,調節能力最強,B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分析】生態系統自我調節的能力有大有小,一般地說,在生態系統中,生物的種類和數量越多,營養結構越復雜,自我調節的能力就越大;相反,生物種類和數量越少,營養結構越簡單,自我調節就越小。所以,生態系統自我調節能力的大小主要取決于它自身的結構特點。(即:食物鏈和食物網的復雜程度)24.(2024八下·榕城期末)下圖為生態系統碳循環示意圖。下列各項中敘述不正確的是( )A.①表示植物體內能量流向動物 B.②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C.④表示動物的呼吸作用 D.⑤表示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答案】B【知識點】生態系統的結構;生態系統的功能【解析】【解答】A、①表示動物以植物為食,因此是植物體內的能量流向動物,A正確;B、③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把從環境中得到的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機物,釋放氧氣,B錯誤;C、④表示動物的呼吸作用,把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到大氣當中;C正確;D、⑤表示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把動植物的遺體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到大氣當中,D正確。故答案為:B。【分析】生態系統中的碳循環: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變成貯存能量的有機物,并釋放出氧氣的過程;呼吸作用是吸收空氣中的氧將體內的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釋放出能量的過程。25.(2024八下·榕城期末)2022年4月,國家植物園在北京揭牌,這是我國珍稀瀕危植物種質資源保存、展示的重要基地,國家植物園已遷地保護植物1.5萬余種,充分體現了保護生物多樣性的舉措。下列相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br/>A.生物多樣性就是指基因的多樣性B.每種生物都是一個豐富的基因庫C.豐富資源時不能隨意引進外來物種D.體現了對珍稀瀕危植物的遷地保護【答案】A【知識點】生物多樣性的保護措施【解析】【解答】A、生物多樣性是指物種的多樣性,基因的多樣性和生態系統的多樣性,A符合題意;B、基因庫是一個群體中所有個體的全部基因的總和,每種生物都是一個豐富的基因庫,B不符合題意;C、某些外來物種入侵以后,適應當地環境,又沒有天敵控制,得以大量繁殖后與農作物、水產生物等爭奪生存空間、營養物質等,帶來巨大的破壞作用,因此豐富資源時不能隨意引進外來物種,C不符合題意;D、題干中的闡述,體現了對珍稀瀕危植物的遷地保護,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分析】生物多樣性是生物與環境形成的生態復合體以及與此相關的各種生態過程的總和,包括生態系統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基因多樣性三個層次。生物多樣性使地球充滿生機,也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可通過就地保護和遷地保護等方式加以保護。26.(2024八下·榕城期末)建設雄安新區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建設綠色智慧新城,建成國際一流、綠色、現代、智慧城市”是其重點任務之一。下列做法不符合綠色理念的是( )A.生活垃圾分類回收利用B.污水直接排入區內湖泊自然凈化C.中小降雨自然積存凈化D.公共建筑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答案】B【知識點】環境污染及其控制;保護生態環境;關注城市環境;人類活動對生態環境的影響【解析】【解答】A、生活垃圾分類回收利用可以減少廢棄物的產生,將回收的垃圾作為再生資源可以減緩人類對其他資源和能源的消耗,A不符合題意;B、污水直接排入湖泊會導致湖泊中有害物質和無機鹽增多,會引發赤潮等水域污染問題,B符合題意;C、雨水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資源,把雨水排掉是一種資源的浪費,因此中小降雨可以讓雨水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大的降雨則需要排澇,C不符合題意;D、據2022年的數據顯示,我國建筑行業的碳排放占全國總能耗的50%,因此推行“綠色建筑”可以減少對不可再生資源的利用,有利于低碳經濟,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分析】綠色發展理念以人與自然和諧為價值取向,以綠色低碳循環為主要原則,以生態文明建設為基本抓手。27.(2024八下·榕城期末)微生物與人類的關系非常密切。下列關于微生物種類與其應用搭配合理的是( )選項 種類 應用A 乳酸菌 制作饅頭B 酵母菌 制作酸奶C 黃曲霉 生產青霉素D 醋酸菌 制作食醋A.A B.B C.C D.D【答案】D【知識點】細菌與人類的關系;真菌與人類的關系【解析】【解答】AB、乳酸菌可用來制作酸奶,酵母菌用于制作饅頭,AB不符合題意;C、青霉素是一種著名的抗生素,它是由真菌中的青霉菌產生的,可以治療多種細菌性疾病,C不符合題意;D、醋酸桿菌可用來制作食醋,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分析】細菌在生活和工業上的應用:①乳酸菌與發酵: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泡菜和青貯飼料等.其發酵原理是:在無氧的條件下,將葡萄糖轉化成乳酸和能量;②醋酸桿菌與制醋:利用醋酸桿菌制作白醋、黑醋等。其制作原理是:利用醋酸桿菌,將葡萄糖轉化為醋酸;③甲烷細菌與沼氣:利用甲烷細菌,在無氧的條件下,將有機物進行發酵,產生沼氣,沼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真菌在生活和工業上的應用:①酵母菌與發酵:利用酵母菌制作饅頭、包子和蛋糕等。其發酵原理是:酵母菌在有氧時,把葡萄糖轉化成二氧化碳和水;②酵母菌與釀酒:利用酵母菌釀造各種酒類。其釀造原理是:酵母菌在無氧時,把葡萄糖轉化成二氧化碳、酒精和能量;③青霉菌與醫藥:利用青霉菌提取青霉素(抗生素),它是治療細菌性傳染病的特效藥,如:肺炎等;④霉菌與醬油等:利用霉菌制作醬油、豆豉和豆腐乳等。其制作原理是:將淀粉轉化成葡萄糖,將蛋白質轉化成氨基酸。28.(2024八下·榕城期末)生物學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我們要努力學習,不斷探索,合理運用科技成果,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你認為下列哪項說法是錯誤的( ?。?br/>A.保護生物多樣性最有效的措施是易地保護B.綠色植物參與生物圈的水循環,也能調節氣候C.改善農村衛生條件,改變能源結構,減少環境污染D.“三北”防護林被譽為中國的“綠色萬里長城”,它的建設可改善生態環境【答案】A【知識點】生物多樣性的保護措施【解析】【解答】A、保護生物多樣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就地保護,A符合題意;B、綠色植物通過吸水和蒸騰作用影響生物圈的水循環,在光合作用中制造氧以氣體的形式排到大氣中,同時通過光合作用不斷消耗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從而降低大氣溫度調節氣候,B不符合題意;C、改善農村衛生條件,改變能源結構,能夠減少環境污染,C不符合題意;D、防護林的建設可以降低風速、阻截流沙,保護田地間地表免于風蝕,“過濾”氣流等,可改善生態環境,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分析】(1)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措施包括就地保護、遷地保護、建立基因庫、構建法律體系等,其中最有效的措施是就地保護。(2)綠色植物在生物圈的作用:生產者(制造有機物)、維持碳-氧平衡(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產生氧氣)、促進水循環(蒸騰作用等)。(3)改善生態環境的措施:推進綠色發展、著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改善生態環境監管體制等。29.(2024八下·榕城期末)“物種一旦滅絕,便不可再生。生物多樣性的消失將造成農業、醫藥衛生保健、工業方面的根本危機,造成生環境的破壞,威脅人類自身的生存。”下列不屬于威脅生物多樣性原因的是( ?。?br/>A.森林面積減少 B.環境污染C.外來物種入侵 D.生物變異【答案】D【知識點】生物多樣性面臨的威脅及其原因【解析】【解答】A、森林面積減少使森林生態系統遭到破壞,造成空氣、地面濕度降低,使許多植物尤其是陰濕植物減少或衰亡,同時,由于失去了棲息地和食物,一些動物種類急劇減少,以致瀕臨滅絕,A不符合題意;B、環境污染的條件下,種群的敏感性個體消失,這些個體具有特質性的遺傳變異因此而消失,進而導致整個種群的遺傳多樣性水平降低,生物多樣性減少,B不符合題意;C、外來入侵種通過壓制或排擠本地物種,危及本地物種的生態,最終導致生物多樣性的消失,C不符合題意;D、因為變異是不定向性的,有的變異可能使生物進化以便更好適應環境生存,而有些變異可能使生物更加暴露,而更容易招致天敵殺害,生物變異有利于生物進化,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分析】威脅生物多樣性的原因有:1、生存環境遭到破壞;2、掠奪式的開發利用;3、環境污染;4、外來物種的影響等。30.(2024八下·榕城期末)我國科學家將蘇云金桿菌的抗蟲蛋白基因導入棉花培育抗蟲棉,主要運用的生物技術是( )A.雜交育種技術 B.轉基因技術C.克隆技術 D.發酵技術【答案】B【知識點】轉基因技術及其應用【解析】【解答】轉基因技術是將人們所需要的基因轉入生物體內,然后誘導生物表達出基因所控制的性狀,因此將抗蟲蛋白基因轉入棉花體內,誘導棉花表達出抗蟲性,這一技術屬于轉基因技術。故答案為:B。【分析】轉基因技術:是將已知功能性狀的基因,通過現代科技手段轉入到目標生物體中,使受體生物在原有基礎上增加新的功能,獲得新的品種,生產新的產品。比如:轉基因大豆、利用大腸桿菌生產人的胰島素等。31.(2024八下·榕城期末)我國勞動人民應用稻漁綜合種并技術(即水稻種植與蝦、魚,蟹、鱉或泥鰍等水產動物養殖有機結合),達到穩糧增收、稻漁雙贏效果,助力鄉村振興。某科技小院探究了5種稻漁模式對水稻產量的影響,結果如圖。請回答:(1)本實驗的變量是 ,實驗中所用水稻的 ,施肥量和環境條件等應保持一致。通過 實驗,能減小實驗誤差。(2)與只種水稻相比,5種稻漁模式的水稻產量均有所 。圖中 模式的水稻產量最高,其原因可能是:動物的爬行和挖穴活動有助于 ,促進水稻根的呼吸作用,進而促進水稻的生長。(3)實踐表明,稻漁模式能減少農藥和化肥的使用,主要原因有:水產動物會吃害蟲,體現稻漁的 關系:水產動物的糞便會被 分解成無機物,被水稻吸收。(4)農業農村部鼓勵各地區因地制宜推廣稻魚鴨復合種養模式。某同學受此啟發,認為可把雞引入以上5種稻漁模式。你覺得該想法 (填“可行”或“不可行”)是否,說說你的理由 (寫出一條即可)。【答案】(1)不同的水產動物;數量;反復(2)增加;稻蟹;疏松土壤(3)互助;分解者(4)不可行;因為雞會食稻谷【知識點】生態農業【解析】【解答】(1)該實驗探究了5種稻漁模式對水稻產量的影響, 實驗的變量是不同的水產動物。為了控制單一變量,實驗中所用水稻的數量、施肥量和環境條件等應保持一致。 為了避免實驗的偶然性,減少誤差,提高實驗準確性,增加實驗的可信度,反復多次實驗,并將所測數據的平均取值作為該實驗的最后結果,盡可能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擾。(2)分析題圖可知,與織種水稻相比, 5種稻漁模式的水稻產:量均有所增加。圖中稻蟹模式的水稻產量最高,達7.97噸/公頃,其原因可能是:動物的爬行和挖穴活動有助于疏松土壤,氧氣增多,從而促進水稻根的呼吸作用,進而促進水稻的生長。水產動物的糞便會被分解者分解成水、二 氧化碳、無機鹽等無機物,被水稻吸收。(3)稻漁模式下,既可以獲得水產動物,又可以利用水產動物會吃害蟲,此外水產動物的活動還能促進水稻根的呼吸作用,因此體現的是共生關系。分解者能夠將動植物的遺體和動物的糞便分解成無機物回歸無機環境.(4)把雞引入以 上5種稻漁模式不行,因為雞會食稻谷, 導致水稻產量降低。【分析】對照實驗是指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該種不同的條件就是實驗變量。實驗變量:也稱自變量,指實驗中由實驗者所操縱的因素或條件。對照試驗遵循單一變量原則(實驗設計中僅僅改編實驗中的某一項變量,其它條件不變,在此條件下,觀察、研究該變量對實驗材料和實驗結果的影響,除了整個實驗過程中欲處理的實驗因素外,其他實驗條件要做到前后一致。)32.(2024八下·榕城期末)荔枝蝽是荔枝和龍眼果園中常見的害蟲。我省昆蟲學家蒲蟄龍院士(1912—1997)應用平腹小蜂防治荔枝蝽蟲害,效果顯著,在生物防治領域做出了重大貢獻。請分析并回答問題。(1)該果園中所有生物和環境形成的統一整體稱為 ,從其組成成分看,果樹屬于 ,掉落泥土中的果實在 的作用下會慢慢腐爛分解。(2)根據圖可知,荔枝蝽發育過程中 (填“有”或“沒有”)經歷“蛹”的階段,屬于 變態發育。荔枝蝽有一對觸角、兩對翅和 對足,這是昆蟲的主要特征。(3)如果濫用化學農藥防治果樹害蟲,其有毒物質可能會沿著 進入人體并在體內積累;噴施化學農藥還會殺死蜜蜂等昆蟲,影響花的授粉,導致雌蕊中的 不能正常發育成果實。(4)如圖所示,平腹小蜂產卵于荔枝蝽卵內,孵化出的幼蟲吸食荔枝蝽卵內的營養物質,導致荔枝蝽卵被破壞,從而 害蟲數量,這種生物防治的方法最顯著的優點是 。【答案】(1)生態系統;生產者;分解者(2)沒有;不完全;3(3)食物鏈;子房(4)控制;污染小【知識點】昆蟲的生殖和發育;生態系統的結構;生物富集;果實與種子的形成;節肢動物及其與人類的關系【解析】【解答】 (1)生態系統是指生物與環境所形成的統一的整體, 該果園中所有生物和環境形成的統一整體就是生態系統。 從其組成成分看,果樹是植物,能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因此屬于生產者。掉落在泥土中的果實在分解者細菌、真菌的分解作用下會慢慢腐爛分解。(2)從圖示中可以看出,荔枝蝽發育過程經歷了卵→若蟲→成蟲,沒有經歷蛹這個階段,因此屬于不完全變態發育。昆蟲的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 一般有兩對翅,有三對足,有外骨骼。荔枝蝽屬于昆蟲,有一對觸角,兩對翅和三對足。(3)根據生物富集作用的原理,防治果樹害蟲的化學農藥會沿食物鏈最終進入人體內積累,從而危害人的身體健康。果樹開花后必須經歷傳粉、受精過程后,胚珠才能發育成種子,子房才能發育成果實。噴施化學農藥還會殺死蜜蜂等昆蟲,影響花的授粉,導致雌蕊中的子房不能正常發育成果實。(4)平腹小蜂產卵于荔枝蝽卵內,孵化出的幼蟲吸食荔枝蝽卵內的營養物質,導致荔枝蝽卵被破壞,從而控制害蟲的數量,這種以蟲治蟲的手段屬于生物防治,生物防治的優點是成本低,減少了農藥對環境的污染等。【分析】(1)生態系統是指在一定地域內,生物與環境所形成的統一整體。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陽光、空氣、水、溫度等,為生物的生活提供物質和能量.生物部分由生產者(植物)、消費者(動物)和分解者(細菌、真菌)組成。(2)生態系統中物質和能量的流動沿著食物鏈和食物網的方向會逐漸減少,而有毒物質的流動則逐漸增多。(3)昆蟲的發育分為完全變態發育和不完全變態發育:①完全變態發育經過卵、幼蟲、蛹和成蟲四個時期。完全變態發育的昆蟲幼蟲與成蟲在形態構造和生活習性上明顯不同,差異很大.如蚊子、蒼蠅、家蠶、菜粉蝶等。②不完全變態發育經過卵、若蟲、成蟲三個時期。不完全變態發育的昆蟲幼體與成體的形態結構和生活習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發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螻蛄、蝗蟲等。(4)生物防治就是利用生物來防治病蟲害.大致可以分為以蟲治蟲、以鳥治蟲和以菌治蟲三大類.它是降低雜草和害蟲等有害生物種群密度的一種方法.它利用了生物物種間的相互關系,以一種或一類生物抑制另一種或另一類生物.它的最大優點是不污染環境,成本低,是農藥等非生物防治病蟲害方法所不能比的,有利于維持生態平衡。33.(2024八下·榕城期末)如圖是八種生物,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從繁殖后代來看,可以進行種子繁殖的是 ,能進行變態發育的動物是 ,卵生并且卵外有殼的是 。(填字母)(2)從形態結構來看,A、F、H都有 這一呼吸器官,F還用 輔助呼吸。H的體表 ,適于陸地生活。 (填字母序號)是唯一能飛的無脊椎動物。(3)從細胞結構來看,沒有成型細胞核的是 ,沒有細胞壁的是 ,具有葉綠體的是 。(填字母序號)【答案】(1)DE;CF;AH(2)肺;皮膚;覆蓋角質鱗片;C(3)G;ACFH;BDE【知識點】生物分類的依據與方法【解析】【解答】(1) D松樹屬于裸子植物, E屬于被子植物, D和E兩類植物的共同特點是用種子繁殖。C蝗蟲的發育經過卵、若蟲、成蟲三個時期,屬于不完全變態發育。F青蛙在發育過程中,經歷了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四個時期,幼體與成體在形態結構和生活習性等方面差異很大,屬于變態發育。A鳥類和H爬行類,都卵生并且卵外有殼的保護。C蝗蟲(2) A鳥用肺呼吸,有氣囊輔助呼吸,F青蛙屬于兩棲動物,幼體蝌蚪用鰓呼吸,成體青蛙用肺呼吸,由于其肺不發達,結構簡單,濕潤的皮膚里密布著毛細血管,因此皮膚能進行氣體交換,有輔助呼吸的作用。H蜥蜴用肺呼吸,體表覆蓋角質鱗片或甲,可以減少體內水分的散失,適于陸地生活。C蝗蟲屬于無脊椎動物,有翅會飛。(3) G是細菌,細胞內沒有成形的細胞核,屬于原核生物。動物細胞沒有細胞壁,圖中ACFH都是動物,其細胞沒有細胞壁。具有葉綠體的是植物細胞,圖中BDF都是植物,其細胞有葉綠體。【分析】圖中: A鳥類; B腎蕨屬于蕨類植物; C蝗蟲屬于節肢動物門的昆蟲綱; D松樹屬于裸子植物; E向日葵屬于被子植物; F青蛙屬于兩棲動物; G是細菌; H蜥蜴屬于爬行動物。34.(2024八下·榕城期末)請根據資料回答問題。資料一:隨著我國生態保護和打擊盜獵力度的加強,我國藏羚數量已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不足7萬只增加至目前的約30萬只。藏羚從瀕危物種降為近危。資料二: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發布的全球瀕危物種紅色目錄中正式宣布“中國淡水魚之王”——長江白鱘已經滅絕。資料三: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更新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又增添一些海洋物種,如儒艮、鮑魚、柱狀珊瑚蟲等。其中,擁有“美人魚”之稱的儒艮現在被列為易危物種。(1)藏羚通過 繁殖后代,大大提高了幼崽的成活率。藏羚群體中有分工合作,且能繁殖的雌性藏羚地位最高,可見其具有 行為。(2)資料二中的白鱘用 呼吸,用 游泳,導致長江白鱘等野生動物的種群數量急劇減少的原因有 (答出1點)。(3)“美人魚”儒艮雖生活在水中,卻用肺呼吸,可產下發育完整的幼崽,并用乳汁喂養幼崽。由此判斷,儒艮屬于 動物。柱狀珊瑚蟲屬于 動物,其體表有刺細胞,可以捕食獵物、防御。鮑魚屬于 動物。(4)以上資料中提到的不同動物體現了生物多樣性中的 多樣性。長江白鱘滅絕可能與過度捕撈和環境改變有關,請你寫出一種保護珍稀動物的措施: 。【答案】(1)胎生;社會(2)鰓;鰭;過度捕撈(3)哺乳;腔腸;軟體(4)生物種類;建立自然保護區【知識點】社會行為;生物多樣性的內涵;生物多樣性的保護措施;動物類群特征(綜合)【解析】【解答】 (1)哺乳動物的生殖發育特點是胎生、哺乳,藏羚屬于哺乳動物,通過胎生繁殖后代,大大提高了幼崽的成活率,增強了它們對陸地生活的適應能力。社會行為是群體內形成了一定的組織,成員間有明確分工的動物群集行為,有的高等動物還形成等級;藏羚群體中有分工合作,且能繁殖的雌性藏羚地位最高,可見其具有社會行為。(2)白鱘屬于魚類,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用鰭游泳。威脅生物多樣性的原因有:棲息地被破壞(如濫砍濫伐、毀林開荒、過度放牧、圍湖造田);偷獵(如濫捕濫殺);環境污染;外來生物入侵等。資料二中導致長江白鱘等野生動物的種群數量急劇減少的原因有人類過度捕撈、棲息地被破壞及環境污染等。(3)魚用鰓呼吸,儒艮雖生活在水中,卻用肺呼吸,具有胎生、哺乳的特點,屬于哺乳動物。珊瑚蟲是一種海生腔腸動物,身體呈輻射對稱,體表有刺細胞,可以捕食獵物、防御,有口無肛門。鮑魚身體柔軟,有外套膜,屬于軟體動物。(4)生物多樣性通常有三個主要的內涵,即生物種類(物種)的多樣性、遺傳物質(基因)的多樣性和生態系統的多樣性;以上資料描述了大量的生物種類,體現了生物多樣性中的物種(物種)的多樣性。保護生物多樣性的主要措施:就地保護,即建立自然保護區;遷地保護,如建立遺傳資源種質庫、植物基因庫,以及野生動物園和植物園及水族館等;制訂必要的法規,對生物多樣性造成重大損失的活動進行打擊和控制。【分析】 (1)哺乳動物的主要特征體表面有毛,一般分頭、頸、軀干、四肢和尾五個部分;牙齒分化,體腔內有膈,心臟四腔,用肺呼吸;大腦發達,體溫恒定,是恒溫動物;哺乳;胎生。(2)威脅生物多樣性的原因有:棲息地被破壞、偷獵、環境污染、外來生物入侵等。(3)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措施:①就地保護: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護區,是保護生物多樣性最有效的措施;②遷地保護:將瀕危生物遷出原地,移入動物園、植物園、水族館和瀕危動物繁育中心,進行特殊的保護和管理,是對就地保護的補充;③建立瀕危物種種質庫,保護珍貴的遺傳資源;④加強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環境保護意識。1 / 1廣東省揭陽市榕城區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生物7月期末試卷1.(2024八下·榕城期末)下圖是米勒實驗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米勒實驗中火花放電模擬了原始地球的閃電B.裝置A里的氣體相當于原始大氣,含豐富的氧氣C.實驗后可檢驗到裝置B內含有蛋白質等有機大分子物質D.該模擬實驗能夠說明原始生命誕生于原始大氣2.(2024八下·榕城期末)河源恐龍博物館收藏的恐龍蛋化石超2萬枚,數量高居全球榜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恐龍是無脊椎動物 B.恐龍以胎生方式繁殖后代C.化石是生物進化的直接證據 D.越古老的地層中生物越高等3.(2024八下·榕城期末)格蘭特在1976–1985年對達夫涅主島上的強壯地雀研究時發現:島上先持續干旱,食物中大堅果的比率增大,出生地雀的喙變大;后來持續雨季,食物中小堅果的比率增大,出生地雀的喙變小。下列不符合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的是( ?。?br/>A.大堅果的比率增大不利于小喙地雀的生存B.地雀喙的大小是可以遺傳給后代的C.在進化中地雀的喙不會變得更大或更小D.食物組成是地雀喙大小進化的自然選擇因素4.(2024八下·榕城期末)關于生物進化的敘述,合理的是( ?。?br/>A.人類進化的大致歷程: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B.植物進化的大致歷程:苔蘚植物→蕨類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C.脊椎動物進化的大致歷程: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哺乳類D.生物進化的總體趨勢: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等到高等,由陸生到水生5.(2024八下·榕城期末)從古猿到人的進化過程中,最有決定意義的階段是 ( )A.古猿從樹棲生活轉為地面生活 B.學會制造和使用工具C.產生了語言 D.四肢行走轉為雙足行走6.(2024八下·榕城期末)屠呦呦因創制了抗瘧新藥-青蒿素和雙氫青蒿素,獲得了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分類學上,青蒿和向日葵同科不同屬,青蒿和棉花同綱不同科。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青蒿與棉花的親緣關系比與向日葵的近B.青蒿與向日葵的共同特征比與棉花的多C.以上分類單位中,最小的分類單位是科D.向日葵與棉花之間沒有共同特征7.(2024八下·榕城期末)卷柏又名九死還魂草,土生或石生復蘇植物,呈墊狀,靠孢子繁殖,有根、莖、葉的分化,卷柏所屬的植物類群是( )A.苔蘚植物 B.蕨類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8.(2024八下·榕城期末)中華古典詩詞是我們祖國文化的瑰寶。下列詩詞中描寫被子植物的是( )A.西湖春色歸,春水綠于染 B.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C.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 D.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9.(2024八下·榕城期末)日本傾倒核污水對海洋環境造成嚴重威脅,我國已全面禁止從日本進口扇貝等水產品。扇貝、文蛤、鮑魚等水產品中,下列哪項不是它們共有的特征( ?。?。A.體表有外套膜 B.運動器官是足C.用肺呼吸 D.具有貝殼10.(2024八下·榕城期末)如圖的蟹簍展示了潮州木雕的鏤通雕技藝,木簍玲瓏剔透,螃蟹活靈活現。下列有關螃蟹的敘述錯誤的是( )A.身體和附肢不分節 B.體表有堅韌的外骨骼C.蟹鉗有防御功能 D.對外界刺激能作出反應11.(2024八下·榕城期末) 2023年5月28日,國產大飛機C919商業首航成功,這是我國邁向科技自立自強的又一重要里程碑。飛機是對鳥類的仿生,下列關于鳥類的敘述錯誤的是( )A.前肢特化成翼 B.身體一般呈流線型C.骨骼輕便,利于飛翔 D.飛行所需能量由細胞核提供(2024八下·榕城期末)南嶺國家自然保護區分布有廣東面積最大的一片原始森林,為眾多野生動植物提供了棲息繁衍的場所。根據最新統計數據,南嶺國家自然保護區內共記錄有野生動植物5527種,其中包括穿山甲、鱷蜥、黃斑肥螈、華南虎、藏酋猴、黃腹角雉(鳥類)等。據此回答下面小題。12.黃斑肥螈是中國特有種,其與青蛙屬于同一類群。下列對其敘述錯誤的是( ?。?br/>A.生殖和幼體的發育離不開水 B.體內有脊柱,體溫恒定C.皮膚裸露,體內水分容易散失 D.肺不發達,需要皮膚輔助呼吸13.穿山甲是國家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主要以白蟻為食,其體表被有角質鱗片。穿山甲每年繁殖一次,每胎1-2仔,幼仔靠母乳生活。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穿山甲屬于哺乳類動物B.幼仔吮吸乳汁屬于學習行為C.哺乳提高了穿山甲后代的成活率D.設立自然保護區有利于保護穿山甲14.(2024八下·榕城期末)在城市生態系統中,人類使用的塑料廢棄后通過填埋、日曬、海浪沖刷等作用,被分解破碎成微塑料(直徑小于5毫米),成為污染物。目前,在多個生態系統中都發現了微塑料的存在,這一現象說明( ?。?br/>A.環境對生物的生存不會造成影響B.人類活動對生態系統不會造成影響C.各生態系統之間是相互關聯的D.城市、海洋等生態系統互不相干15.(2024八下·榕城期末)菁菁在校園里澆花時發現了幾只鼠婦,她對鼠婦的生活環境產生了興趣,將在各處觀察到的鼠婦數量記錄下來(如下表所示)。地點 鼠婦數量(只)水泥路上 0花園的石塊下 24種花的花盆下 18草地里 2根據記錄表中數據推測,適宜鼠婦生存的環境條件是( ?。?br/>A.陽光充足 B.陰暗潮濕 C.空氣干燥 D.較高氣溫16.(2024八下·榕城期末)“綠水逶迤去,青山相向開?!秉h的十八大以來,國家更加重視生態文明建設,人民群眾切身感受到藍天白云、綠水青山帶來的幸福感,美麗中國正在不斷變為現實。揭陽也有許多美麗的景點讓人流連忘返。下列景區的描述可以看成一個生態系統的是( ?。?br/>A.揭陽西湖公園的榕樹 B.炮臺風門古徑的鴿子群C.雙溪嘴景區 D.黃岐山風景區的動植物17.(2024八下·榕城期末)紅樹林是全球瀕危動物勺嘴鷸遷徙途中的“能量補給站”之一。如圖為勺嘴鷸在紅樹林中的食物網,下列有關該食物網的說法正確的是( ?。?br/>A.勺嘴鷸是生產者 B.共有5條食物鏈C.箭頭可代表能量流動的方向 D.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18.(2024八下·榕城期末)為了研究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某同學準備用河沙、池塘水、小魚、小蝦等材料制作生態瓶。下列建議不宜采納的是( ?。?br/>A.所選動植物材料要能形成食物鏈B.需要加入適量的植物作為生產者C.生態瓶應放在適宜的光照條件下D.材料應該進行嚴格地消毒和殺菌19.(2024八下·榕城期末)防治室內空氣污染,改善空氣質量的根本措施是( ?。?br/>A.開窗通風 B.戴大口罩 C.多放幾盆花 D.經常檢測20.(2024八下·榕城期末)在一個相對封閉的生態系統中,若只有草→兔→狐一條食物鏈,假如把狐全部殺滅,如圖可以正確表示兔數量變化的曲線是( )A. B.C. D.21.(2024八下·榕城期末)下圖表示某生態系統中構成食物鏈的四種生物在一段時間內的相對數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④是生產者,①②③是消費者B.該食物鏈可表示為①→②→③→④C.從進化角度,④是這四種生物中最高等的D.該生態系統只有①②③④四種生物22.(2024八下·榕城期末)關于諺語、俗語或詩句所蘊涵的生物學知識,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r/>選項 諺語、俗語或詩句 生物學知識A 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 表示生物的捕食關系B 雨露滋潤禾苗壯 生物對環境的影響C 萬物生長靠太陽 生態系統內的能量最終來源于太陽D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非生物因素影響生物的生長發育A.A B.B C.C D.D23.(2024八下·榕城期末)下表為某科研人員對A--D四個生態系統中生物種類和數量的調查統計結果,據此推斷,調節能力最強的生態系統是( ?。?br/>物種1 物種2 物種3 物種4 物種5 物種6 物種7 物種8 物種9A系統 150 250 0 0 40 0 0 0 10B系統 200 350 100 800 30 30 20 50 40C系統 0 30 0 0 40 0 20 0 10D系統 300 200 0 0 0 0 0 50 50A.A B.B C.C D.D24.(2024八下·榕城期末)下圖為生態系統碳循環示意圖。下列各項中敘述不正確的是( ?。?br/>A.①表示植物體內能量流向動物 B.②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C.④表示動物的呼吸作用 D.⑤表示微生物的分解作用25.(2024八下·榕城期末)2022年4月,國家植物園在北京揭牌,這是我國珍稀瀕危植物種質資源保存、展示的重要基地,國家植物園已遷地保護植物1.5萬余種,充分體現了保護生物多樣性的舉措。下列相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br/>A.生物多樣性就是指基因的多樣性B.每種生物都是一個豐富的基因庫C.豐富資源時不能隨意引進外來物種D.體現了對珍稀瀕危植物的遷地保護26.(2024八下·榕城期末)建設雄安新區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建設綠色智慧新城,建成國際一流、綠色、現代、智慧城市”是其重點任務之一。下列做法不符合綠色理念的是( )A.生活垃圾分類回收利用B.污水直接排入區內湖泊自然凈化C.中小降雨自然積存凈化D.公共建筑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27.(2024八下·榕城期末)微生物與人類的關系非常密切。下列關于微生物種類與其應用搭配合理的是( ?。?br/>選項 種類 應用A 乳酸菌 制作饅頭B 酵母菌 制作酸奶C 黃曲霉 生產青霉素D 醋酸菌 制作食醋A.A B.B C.C D.D28.(2024八下·榕城期末)生物學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我們要努力學習,不斷探索,合理運用科技成果,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你認為下列哪項說法是錯誤的( ?。?br/>A.保護生物多樣性最有效的措施是易地保護B.綠色植物參與生物圈的水循環,也能調節氣候C.改善農村衛生條件,改變能源結構,減少環境污染D.“三北”防護林被譽為中國的“綠色萬里長城”,它的建設可改善生態環境29.(2024八下·榕城期末)“物種一旦滅絕,便不可再生。生物多樣性的消失將造成農業、醫藥衛生保健、工業方面的根本危機,造成生環境的破壞,威脅人類自身的生存?!毕铝胁粚儆谕{生物多樣性原因的是( )A.森林面積減少 B.環境污染C.外來物種入侵 D.生物變異30.(2024八下·榕城期末)我國科學家將蘇云金桿菌的抗蟲蛋白基因導入棉花培育抗蟲棉,主要運用的生物技術是( ?。?br/>A.雜交育種技術 B.轉基因技術C.克隆技術 D.發酵技術31.(2024八下·榕城期末)我國勞動人民應用稻漁綜合種并技術(即水稻種植與蝦、魚,蟹、鱉或泥鰍等水產動物養殖有機結合),達到穩糧增收、稻漁雙贏效果,助力鄉村振興。某科技小院探究了5種稻漁模式對水稻產量的影響,結果如圖。請回答:(1)本實驗的變量是 ,實驗中所用水稻的 ,施肥量和環境條件等應保持一致。通過 實驗,能減小實驗誤差。(2)與只種水稻相比,5種稻漁模式的水稻產量均有所 。圖中 模式的水稻產量最高,其原因可能是:動物的爬行和挖穴活動有助于 ,促進水稻根的呼吸作用,進而促進水稻的生長。(3)實踐表明,稻漁模式能減少農藥和化肥的使用,主要原因有:水產動物會吃害蟲,體現稻漁的 關系:水產動物的糞便會被 分解成無機物,被水稻吸收。(4)農業農村部鼓勵各地區因地制宜推廣稻魚鴨復合種養模式。某同學受此啟發,認為可把雞引入以上5種稻漁模式。你覺得該想法 (填“可行”或“不可行”)是否,說說你的理由 (寫出一條即可)。32.(2024八下·榕城期末)荔枝蝽是荔枝和龍眼果園中常見的害蟲。我省昆蟲學家蒲蟄龍院士(1912—1997)應用平腹小蜂防治荔枝蝽蟲害,效果顯著,在生物防治領域做出了重大貢獻。請分析并回答問題。(1)該果園中所有生物和環境形成的統一整體稱為 ,從其組成成分看,果樹屬于 ,掉落泥土中的果實在 的作用下會慢慢腐爛分解。(2)根據圖可知,荔枝蝽發育過程中 (填“有”或“沒有”)經歷“蛹”的階段,屬于 變態發育。荔枝蝽有一對觸角、兩對翅和 對足,這是昆蟲的主要特征。(3)如果濫用化學農藥防治果樹害蟲,其有毒物質可能會沿著 進入人體并在體內積累;噴施化學農藥還會殺死蜜蜂等昆蟲,影響花的授粉,導致雌蕊中的 不能正常發育成果實。(4)如圖所示,平腹小蜂產卵于荔枝蝽卵內,孵化出的幼蟲吸食荔枝蝽卵內的營養物質,導致荔枝蝽卵被破壞,從而 害蟲數量,這種生物防治的方法最顯著的優點是 。33.(2024八下·榕城期末)如圖是八種生物,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從繁殖后代來看,可以進行種子繁殖的是 ,能進行變態發育的動物是 ,卵生并且卵外有殼的是 。(填字母)(2)從形態結構來看,A、F、H都有 這一呼吸器官,F還用 輔助呼吸。H的體表 ,適于陸地生活。 (填字母序號)是唯一能飛的無脊椎動物。(3)從細胞結構來看,沒有成型細胞核的是 ,沒有細胞壁的是 ,具有葉綠體的是 。(填字母序號)34.(2024八下·榕城期末)請根據資料回答問題。資料一:隨著我國生態保護和打擊盜獵力度的加強,我國藏羚數量已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不足7萬只增加至目前的約30萬只。藏羚從瀕危物種降為近危。資料二: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發布的全球瀕危物種紅色目錄中正式宣布“中國淡水魚之王”——長江白鱘已經滅絕。資料三: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更新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又增添一些海洋物種,如儒艮、鮑魚、柱狀珊瑚蟲等。其中,擁有“美人魚”之稱的儒艮現在被列為易危物種。(1)藏羚通過 繁殖后代,大大提高了幼崽的成活率。藏羚群體中有分工合作,且能繁殖的雌性藏羚地位最高,可見其具有 行為。(2)資料二中的白鱘用 呼吸,用 游泳,導致長江白鱘等野生動物的種群數量急劇減少的原因有 (答出1點)。(3)“美人魚”儒艮雖生活在水中,卻用肺呼吸,可產下發育完整的幼崽,并用乳汁喂養幼崽。由此判斷,儒艮屬于 動物。柱狀珊瑚蟲屬于 動物,其體表有刺細胞,可以捕食獵物、防御。鮑魚屬于 動物。(4)以上資料中提到的不同動物體現了生物多樣性中的 多樣性。長江白鱘滅絕可能與過度捕撈和環境改變有關,請你寫出一種保護珍稀動物的措施: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識點】地球原始條件模擬實驗分析【解析】【解答】A.米勒先給燒瓶加熱,使水蒸氣在管中循環,接著他通過兩個電極放電產生電火花,模擬原始天空的閃電,以激發密封裝置中的不同氣體發生化學反應;因此,米勒實驗中火花放電模擬了原始地球的閃電,A符合題意。B.米勒實驗裝置中的A里的氣體相當于原始大氣,有水蒸氣、氨氣、甲烷等,與現在大氣成分的主要區別是無氧氣,B不符合題意。C. B處為取樣活塞,若取樣鑒定,可檢驗到其中含有氨基酸等有機小分子物質,C不符合題意。D.根據分析可知,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熱湯,其中所含的有機物,不斷的相互作用,形成復雜的有機物,經過及其漫長的歲月,逐漸形成了原,始生命,可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分析】化學起源學說認為:原始地球的溫度很高,地面環境與現在完全不同:天空中赤日炎炎、電閃雷鳴,地面上火山噴發、熔巖橫流;從火山中噴出的氣體,如水蒸氣、氨、甲烷、氫氣等構成了原始的大氣層,還有一部分硫化氫和氰化氫,與現在的大氣成分明顯不同的是原始大氣中沒有氧氣;原始大氣在高溫、紫外線以及雷電等自然條件的長期作用下,形成了許多簡單的有機物,隨著地球溫度的逐漸降低,原始大氣中的水蒸氣凝結成雨降落到地面上,這些有機物隨著雨水進入湖泊和河流,最終匯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熱湯,其中所含的有機物,不斷的相互作用,形成復雜的有機物,經過及其漫長的歲月,逐漸形成了原始生命,可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米勒通過實驗驗證了化學起源學說的第一階段,即從無機小分子物質形成有機小分子物質,在原始地球的條件下是完全可能實現的。2.【答案】C【知識點】生物進化的研究方法及證據;無脊椎動物與脊椎動物;爬行動物的特征及其與人類的關系【解析】【解答】A、恐龍屬于爬行動物,爬行動物體內有脊椎骨組成的脊柱,屬于脊椎動物,A錯誤;B、恐龍所屬的爬行動物生殖方式為卵生,卵外有堅韌的卵殼保護,B錯誤;C、化石包含遺體化石、遺物化石、遺跡化石,是研究生物進化的直接證據,但不是唯一證據,C正確;D、在地層中,越古老的地層生物進化等級越低等,結構越簡單,D錯誤。故答案為:C。【分析】(1)研究進化最直接的證據是化石,但化石不是唯一的證據。(2)化石是生物的遺體、遺物或生活痕跡,由于種種原因被埋藏在地層中,經過若干萬年的復雜變化而形成的?;梢院唵畏譃椋哼z體化石、遺物化石、遺跡化石。(3)各類生物化石在地層中按照一定順序出現的事實證明了生物進化的趨勢是:從簡單到復雜,由低等到高等,從水生到陸生。(4)不同的地層中埋藏著不同類型的生物化石:①埋藏于較淺地層中的化石與現代生物結構比較相似;②埋藏于較深地層中的化石與現代生物結構差別較大;③越是古老的地層中發掘的生物化石結構越簡單、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越多;④越是晚期的地層中發掘的生物化石結構越復雜、高等,陸生生物化石越多。(5)爬行動物的主要特征:體表覆蓋角質的鱗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陸地上產卵,卵表面有堅韌的卵殼。3.【答案】C【知識點】生物進化的學說【解析】【解答】A、大堅果的比率增大,小喙地雀無法獲取食物,不利于小喙地雀的生存,有利于大喙地雀的生存,A不符合題意。B、地雀喙的大小是長期自然選擇的結果,由遺傳物質控制,可以遺傳給后代,B不符合題意。C、為了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在長期自然選擇和進化中地雀的喙可能會變得更大或更小,C符合題意。D、地雀喙大小變化的原因是由于食物的大小,當大堅果比例增加時,出生地雀的喙變大;當小堅果比例增大時,出生地雀的喙變小,故食物組成是地雀喙大小進化的自然選擇因素,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分析】達爾文把在生存斗爭中,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的過程叫做自然選擇.他認為,自然選擇過程是一個長期的、緩慢的、連續的過程.由于生存斗爭不斷地進行,因而自然選擇也是不斷地進行,通過一代代的生存環境的選擇作用,物種變異被定向地向著一個方向積累,于是性狀逐漸和原來的祖先不同了,這樣,新的物種就形成了.由于生物所在的環境是多種多樣的,因此,生物適應環境的方式 也是多種多樣的,所以,經過自然選擇也就形成了生物界的多樣性。4.【答案】A【知識點】生物進化的主要歷程;猿到人的進化過程;生物進化的總體趨勢【解析】【解答】A、人類的進化通常分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四個階段。 A正確。B、植物進化的歷程大致是:藻類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種子植物(種子植物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B錯誤。C、地球上最早出現的脊椎動物是魚類。經過極其漫長的時間后,某些魚類進化成為原始的兩棲類,某些兩棲類進化成為原始的爬行類,某些爬行類又進化成為原始的鳥類和哺乳類,脊椎動物進化的歷程大致是: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和哺乳類,C錯誤。D、生物進化的總體趨勢:從簡單到復雜、從水生到陸生、從低等到高等,D錯誤。故答案為:A。【分析】人類的進化階段:①南方古猿:130cm-140cm,兩足行走;②能人:140cm-150cm,能制造和使用簡單的工具;③直立人:150cm-160cm,會使用火和更先進的工具;④智人:150cm-180cm,能繪畫、狩獵、雕刻、捕魚、修筑房屋、縫制衣物以及制造各種功能的石器和骨器。5.【答案】D【知識點】猿到人的進化過程【解析】【解答】直立行走是猿與人類的分界的標志。因而最有決定意義的階段。【分析】人類與類人猿都起源于森林古猿,在由森林古猿進化為人類的過程中,由于環境的變化,迫使一部分森林古猿下到地面生活,后來進化為現代人類。直立行走是進化發展的基礎,古猿的直立行走造成了前后肢的分工,直立行走使古人類能夠將前肢解放出來,使用工具。前肢所從事的活動越來越多,上肢更加靈巧。在距今200萬年前,就出現了直立行走并能制造和使用工具的古代人類,所以從森林古猿進化成人中的關鍵一步是直立行走,故答案選D。6.【答案】B【知識點】生物分類的等級【解析】【解答】A、“青蒿和向日葵同科不同屬,青蒿和棉花同綱不同科”,綱比科大,因此青蒿與棉花的親緣關系比與向日葵的遠而不是近,A不符合題意;B、“青蒿和向日葵同科不同屬,青蒿和棉花同綱不同科”,綱比科大,因此青蒿與向日葵的共同特征比與棉花的多,B符合題意;C、綱>科>屬,因此以上分類單位中,最小的分類單位是屬而不是科,C不符合題意;D、“青蒿和向日葵同科不同屬,青蒿和棉花同綱不同科”,表明向日葵與棉花同綱,因此向日葵與棉花之間有共同特征而不是沒有共同特征,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分析】根據等級可了解生物間的親緣關系,生物分類單位由大到小是界、門、綱、目、科、屬、種。分類單位越大,生物的親緣關系越遠,生物的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種類就越多;分類單位越小,生物的親緣關系越近,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種類就越少。界是最大的分類單位,最基本的分類單位是種,同種的生物親緣關系最近。7.【答案】B【知識點】蕨類植物【解析】【解答】A、苔蘚植物:通常生活在潮濕的環境中,沒有真正的根和維管束,依靠孢子進行繁殖。由于苔蘚植物沒有根、莖、葉的分化,這與卷柏的特征不符,A錯誤。B、 蕨類植物:具有根、莖、葉的分化,并且有維管束組織,依靠孢子進行繁殖。這與卷柏的特征完全吻合,B正確。C、裸子植物:具有種子,但種子裸露,沒有果皮包被。它們通常通過花粉和胚珠結合形成種子。這與卷柏的孢子繁殖方式不同,C錯誤。D、被子植物:具有種子,并且種子被果皮包被。被子植物是植物界中最大和最多樣化的類群。這與卷柏的孢子繁殖方式不符,D錯誤。故答案為:B【分析】植物分類學是研究植物分類的學科,主要依據植物的形態、結構、生理、遺傳等特征進行分類。苔蘚植物:通常生活在潮濕環境中,無真正的根和維管束,依靠孢子進行繁殖,無根、莖、葉的分化。蕨類植物:具有根、莖、葉的分化,有維管束組織,依靠孢子進行繁殖。裸子植物:具有種子,但種子裸露,無果皮包被,通過花粉和胚珠結合形成種子。被子植物:具有種子,且種子被果皮包被,是植物界中最大和最多樣化的類群。結構與功能相適應原則:在生物分類中,植物的結構特征(如有無根、莖、葉分化,繁殖方式等)與其所屬的植物類群緊密相關,體現了生物的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原則。8.【答案】D【知識點】被子植物【解析】【解答】 A、“西湖春色歸,春水綠于染”描寫的是藻類大量繁殖,使得水出現綠色,A不符合題意。B、“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描寫的“苔”是苔蘚植物,苔蘚植物只有莖和葉的分化,沒有真正的根和花,沒有輸導組織,用孢子繁殖,B不符合題意。C、“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描寫的松是裸子植物,種子裸露,外面沒有果皮包被,C不符合題意。D、“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描寫的菊具有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六大器官,屬于被子植物,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分析】被子植物的種子不裸露,有果皮包被著;有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9.【答案】C【知識點】軟體動物及其與人類的關系【解析】【解答】ABD、扇貝、文蛤、鮑魚都屬于軟體動物,柔軟的身體表面有外套膜,具有貝殼,運動器官是足,ABD不符合題意;C、扇貝、文蛤、鮑魚等軟體動物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不是用肺呼吸,C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分析】軟體動物的基本結構特點:身體柔軟,具有堅硬的貝殼,身體藏在殼中,藉以獲得保護,由于貝殼會妨礙活動,所以它們的行動都相當緩慢,有的貝殼退化;不分節,可區分為頭、足、內臟團三部分,體外外套膜,常常分泌有貝殼。10.【答案】A【知識點】節肢動物及其與人類的關系【解析】【解答】A、螃蟹屬于節肢動物,身體和附肢都分節,A錯誤;B、螃蟹體表有堅韌的外骨骼,起保護和防止水分蒸發的作用,會有蛻皮現象,B正確;C、蟹鉗大且堅硬,能抵御外敵的入侵,起到保護自身的作用,C正確;D、螃蟹屬于生物,生物都能對外界的刺激做出反應,D正確。故答案為:A。【分析】節肢動物的主要特征:體表有堅韌的外骨骼,身體和附肢都分節。常見的節肢動物有昆蟲、蝦、蟹、蜈蚣等。節肢動物門下有昆蟲綱、蛛形綱、甲殼綱、多足綱等。11.【答案】D【知識點】鳥的特征及其與人類的關系【解析】【解答】A、鳥類的前肢變成了翼,翼是飛行器官,A不符合題意;B、鳥類的身體呈流線型,減少飛行時的空氣阻力,B不符合題意;C、骨有的薄,有的骨愈合在一起,比較長的骨大都是中空的,內充氣體,這樣的骨骼既可以減輕身體的重量,又能加強堅固性,適于飛翔生活,C不符合題意;D、線粒體是呼吸作用的場所,飛行所需能量由線粒體提供,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分析】鳥類的主要特征是:身體呈流線型,被覆羽毛,有喙無齒,身體前肢特化為翼,長骨中空,心臟四腔,用肺呼吸,有氣囊輔助呼吸,體溫恒定,卵生。【答案】12.B13.B【知識點】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兩棲動物的特征及其與人類的關系;爬行動物的特征及其與人類的關系;生物多樣性的保護措施【解析】【分析】(1)兩棲動物是指: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成體即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濕的陸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膚呼吸.如青蛙、蟾蜍等。(2)爬行動物的主要特征:體表覆蓋角質鱗片或甲,用肺呼吸,體溫不恒定,會隨外界的溫度變化而變化。心臟只有三個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體內受精,卵生或少數卵胎生。12.黃斑肥螈屬于兩棲動物。選項中“生殖和幼體的發育離不開水”、“皮膚裸露,體內水分容易散失”和“肺不發達,需要皮膚輔助呼吸”、“體內有脊柱”都是它的特征,而兩棲動物屬于變溫動物,因此“體溫恒定”不是黃斑肥螈的特征,B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13.A.穿山甲具有分娩與哺育的特性,每年繁殖一次,每胎1-2仔,幼仔靠母乳生活,這是哺乳動物特有的生殖方式,因此穿山甲屬于哺乳動物,A正確。B.幼仔吮吸乳汁是動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種行為方式,是由體內的遺傳物質決定的,是先天性行為,B錯誤。C.穿山甲等哺乳動物的生殖發育特點是胎生、哺乳,胎生哺乳大大提高了哺乳動物后代的成活率,增強了它們對陸地生活的適應能力,C正確。D.保護生物多樣性最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護區,建立自然保護區是指把包含保護對象在內的一定面積的陸地或水體劃分出來,進行保護和管理,也叫就地保護??梢?,設立自然保護區有利于保護穿山甲,D正確。故答案為:B。14.【答案】C【知識點】生態系統的類型;人類活動對生態環境的影響;生物與環境的關系【解析】【解答】AB、生物與環境的關系:環境影響生物、生物適應環境、生物影響環境。直徑小于5毫米的微塑料成為污染物,說明人類活動對生態系統會造成影響、環境對生物的生存也會造成影響,AB不符合題意;CD、在城市生態系統中形成的微塑料,卻在多個生態系統中都發現了它的存在,這說明城市、海洋等生態系統之間是相互關聯的,不是"互不相干",C符合題意,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分析】 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與其生存的環境形成的一個統一整體,是最大的生態系統,人類和許多生物都跨越了不同的生態系統,使各類生態系統之間有密切的聯系。生物與環境的關系包括①生物適應環境:一般是生物具有與其環境相適應的形態特征或生活方式;②環境影響生物:指由于環境改變使生物受到影響;③生物影響環境:指由于生物的生活使得環境發生變化。15.【答案】B【知識點】探究非生物因素對某種生物的影響【解析】【解答】水泥路上明亮干燥,鼠婦的數量是0只,草地里露天,鼠婦的數量是2只,表明鼠婦不喜歡明亮干燥的環境;花園的石塊下和花的濕花盆下陰暗潮濕,鼠婦的數量分別是24只、18只,表明鼠婦喜歡陰暗潮濕的環境。故答案為:B。【分析】對照實驗:在探究某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對研究對象進行的除了該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根據變量設置一組對照實驗,使實驗結果具有說服力。一般來說,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是實驗組,沒有處理的是對照組。16.【答案】C【知識點】生態系統的概念【解析】【解答】A. 揭陽西湖公園的榕樹,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植物,沒有包括榕樹所在的環境,不是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A錯誤;B. 炮臺風門徑的鴿子群,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動物,沒有包括鴿子所在的環境,不是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B錯誤;C. 雙溪嘴景區,既包括了景區所在的環境,也包括了此環境中所有的生物,是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C正確;D. 黃岐山風景區的動植物,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動植物,沒有包括動植物所在的環境,不是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D錯誤。故答案為:C。【分析】在一定區域內生物和它所生活的環境就形成一個生態系統,它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植物、動物、細菌真菌等微生物,非生物部分包括陽光、空氣、水、土壤、溫度等,只有生物不叫生態系統,只有環境也不叫生態系統。17.【答案】C【知識點】生態系統的結構;生態系統的功能;食物鏈和食物網18.【答案】D【知識點】生態系統的結構;生態瓶的設計與制作【解析】【解答】A、生態瓶中的動植物之間需要存在捕食關系,這樣生態系統的物質和能量才會流動起來,物質實現循環流動,A不符合題意。B、生態瓶是微型的生態系統,需要有綠色植物作為生產者,為整個生態瓶提供物質和能量,B不符合題意。C、生態系統中各生物所需要的能量都來自于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所以,生態瓶必需放在適宜的光照條件下,過弱或過強都會影響生態瓶的穩定,C不符合題意。D、生態瓶是微型的生態系統,必需有分解者,否則物質循環會受到影響。而嚴格的消毒殺菌會除去所有的分解者,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分析】生態系統是指在一定地域內,生物與環境所形成的統一整體。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陽光、空氣、水、溫度等,為生物的生活提供物質和能量.生物部分由生產者(植物)、消費者(動物)和分解者(細菌、真菌)組成。19.【答案】A【知識點】家居環境與健康【解析】【解答】A、開窗通風。開窗通風是改善室內空氣質量的有效方法之一。通過開窗通風,可以將室內有害物質排出,同時引入新鮮空氣,降低室內有害物質的濃度,從而改善室內空氣質量。因此,開窗通風是防治室內空氣污染,改善空氣質量的有效措施之一,符合題意。B、戴大口罩。戴大口罩可以防止有害物質進入呼吸道,從而保護人體健康。但是,戴大口罩并不能從根本上改善室內空氣質量,因為室內有害物質的來源并沒有被消除。因此,戴大口罩不是防治室內空氣污染,改善空氣質量的根本措施,不符合題意。C、多放幾盆花。多放幾盆花可以吸收室內有害物質,如甲醛、苯等,從而改善室內空氣質量。但是,多放幾盆花并不能從根本上改善室內空氣質量,因為室內有害物質的來源并沒有被消除。因此,多放幾盆花不是防治室內空氣污染,改善空氣質量的根本措施,不符合題意。D、經常檢測。經常檢測可以及時發現室內有害物質的濃度,從而采取相應的措施,如開窗通風、使用空氣凈化器等,來改善室內空氣質量。但是,經常檢測并不能從根本上改善室內空氣質量,因為室內有害物質的來源并沒有被消除。因此,經常檢測不是防治室內空氣污染,改善空氣質量的根本措施,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分析】室內空氣污染主要來源于室內裝修材料、家具、吸煙、烹飪等產生的有害物質,如甲醛、苯、氨、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這些有害物質對人體健康有嚴重影響,如引起呼吸系統疾病、心血管系統疾病、癌癥等。20.【答案】C【知識點】生態系統的穩定性【解析】【解答】在食物鏈“草→兔→狐”中,如果“狐”突然滅絕,狐的食物——兔的數量會因天敵減少數量會增加,兔的數量增加了,兔的食物——草則會減少,所以,兔的數量會因草的數量減少而減少,根據以上分析,狐全部被殺時,兔的數量是先增加后減少,C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分析】此題考查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為基礎題,理解若某種生物的數量發生變化會影響其它生物數量的變化的知識,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在一般情況下,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所占的比例總是維持在相對穩定的狀態,生態系統中某種生物數量變化時,也會引起其他生物數量的變化。21.【答案】A【知識點】生態系統的結構;生態系統的功能;食物鏈和食物網【解析】【解答】 A、食物鏈起始環節是生產者,④數量最多,處在食物鏈的起點,屬于生產者,②③④直接或間接以生產者為食,均為消費者,A符合題意。B、食物鏈表示的是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的食物聯系,生產者主要指綠色植物,由圖可知,該食物鏈可表示為:④→③→②→①,B不符合題意。C、圖中④的相對數量最多營養級別最低,屬于生產者,從進化角度看,無法判斷④是這四種生物中最高等的,C不符合題意。D、生態系統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其中生物部分包括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該生態系統④屬于生產者,①②③屬于消費者,還缺乏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分析】 在一個食物鏈中營養級別越高其數量越少,圖中④的相對數量最多營養級別最低,屬于生產者,③次之屬于初級消費者,②再次之,屬于次級消費者,①屬于第三級消費者。22.【答案】B【知識點】非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生物間的關系;生物對環境的影響;生態系統的功能【解析】【解答】A.“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體現了生物之間獲取營養的捕食關系,A正確。B.“雨露滋潤禾苗壯”主要體現了環境中水分對生物的影響,B錯誤。C.在生態系統中,能量流動一是從生產者固定太陽能開始的。所以,生態系統內的能量最終來源于太陽,C正確。D.“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體現了非生物因素中溫度對生物的影響,D正確。故答案為:B。【分析】生物與環境的關系:生物適應環境,生物影響環境,環境影響生物。生物適應環境是指生物為了生存下去,在生活習性或者形態結構上力求與環境保持一致。生物影響和改變環境是指由于生物的存在或者某些活動,使得環境有了改觀或變化。環境影響生物是指生物的生活受生存空間或生活環境的制約。23.【答案】B【知識點】生態系統的類型;生態系統的穩定性【解析】【解答】 一般來說,生態系統中生物的種類越多,食物鏈和食物網越復雜,生態系統的調節能力就越強。從表中可看出B系統生物種類最多,調節能力最強,B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分析】生態系統自我調節的能力有大有小,一般地說,在生態系統中,生物的種類和數量越多,營養結構越復雜,自我調節的能力就越大;相反,生物種類和數量越少,營養結構越簡單,自我調節就越小。所以,生態系統自我調節能力的大小主要取決于它自身的結構特點。(即:食物鏈和食物網的復雜程度)24.【答案】B【知識點】生態系統的結構;生態系統的功能【解析】【解答】A、①表示動物以植物為食,因此是植物體內的能量流向動物,A正確;B、③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把從環境中得到的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機物,釋放氧氣,B錯誤;C、④表示動物的呼吸作用,把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到大氣當中;C正確;D、⑤表示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把動植物的遺體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到大氣當中,D正確。故答案為:B。【分析】生態系統中的碳循環: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變成貯存能量的有機物,并釋放出氧氣的過程;呼吸作用是吸收空氣中的氧將體內的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釋放出能量的過程。25.【答案】A【知識點】生物多樣性的保護措施【解析】【解答】A、生物多樣性是指物種的多樣性,基因的多樣性和生態系統的多樣性,A符合題意;B、基因庫是一個群體中所有個體的全部基因的總和,每種生物都是一個豐富的基因庫,B不符合題意;C、某些外來物種入侵以后,適應當地環境,又沒有天敵控制,得以大量繁殖后與農作物、水產生物等爭奪生存空間、營養物質等,帶來巨大的破壞作用,因此豐富資源時不能隨意引進外來物種,C不符合題意;D、題干中的闡述,體現了對珍稀瀕危植物的遷地保護,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分析】生物多樣性是生物與環境形成的生態復合體以及與此相關的各種生態過程的總和,包括生態系統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基因多樣性三個層次。生物多樣性使地球充滿生機,也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可通過就地保護和遷地保護等方式加以保護。26.【答案】B【知識點】環境污染及其控制;保護生態環境;關注城市環境;人類活動對生態環境的影響【解析】【解答】A、生活垃圾分類回收利用可以減少廢棄物的產生,將回收的垃圾作為再生資源可以減緩人類對其他資源和能源的消耗,A不符合題意;B、污水直接排入湖泊會導致湖泊中有害物質和無機鹽增多,會引發赤潮等水域污染問題,B符合題意;C、雨水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資源,把雨水排掉是一種資源的浪費,因此中小降雨可以讓雨水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大的降雨則需要排澇,C不符合題意;D、據2022年的數據顯示,我國建筑行業的碳排放占全國總能耗的50%,因此推行“綠色建筑”可以減少對不可再生資源的利用,有利于低碳經濟,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分析】綠色發展理念以人與自然和諧為價值取向,以綠色低碳循環為主要原則,以生態文明建設為基本抓手。27.【答案】D【知識點】細菌與人類的關系;真菌與人類的關系【解析】【解答】AB、乳酸菌可用來制作酸奶,酵母菌用于制作饅頭,AB不符合題意;C、青霉素是一種著名的抗生素,它是由真菌中的青霉菌產生的,可以治療多種細菌性疾病,C不符合題意;D、醋酸桿菌可用來制作食醋,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分析】細菌在生活和工業上的應用:①乳酸菌與發酵: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泡菜和青貯飼料等.其發酵原理是:在無氧的條件下,將葡萄糖轉化成乳酸和能量;②醋酸桿菌與制醋:利用醋酸桿菌制作白醋、黑醋等。其制作原理是:利用醋酸桿菌,將葡萄糖轉化為醋酸;③甲烷細菌與沼氣:利用甲烷細菌,在無氧的條件下,將有機物進行發酵,產生沼氣,沼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真菌在生活和工業上的應用:①酵母菌與發酵:利用酵母菌制作饅頭、包子和蛋糕等。其發酵原理是:酵母菌在有氧時,把葡萄糖轉化成二氧化碳和水;②酵母菌與釀酒:利用酵母菌釀造各種酒類。其釀造原理是:酵母菌在無氧時,把葡萄糖轉化成二氧化碳、酒精和能量;③青霉菌與醫藥:利用青霉菌提取青霉素(抗生素),它是治療細菌性傳染病的特效藥,如:肺炎等;④霉菌與醬油等:利用霉菌制作醬油、豆豉和豆腐乳等。其制作原理是:將淀粉轉化成葡萄糖,將蛋白質轉化成氨基酸。28.【答案】A【知識點】生物多樣性的保護措施【解析】【解答】A、保護生物多樣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就地保護,A符合題意;B、綠色植物通過吸水和蒸騰作用影響生物圈的水循環,在光合作用中制造氧以氣體的形式排到大氣中,同時通過光合作用不斷消耗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從而降低大氣溫度調節氣候,B不符合題意;C、改善農村衛生條件,改變能源結構,能夠減少環境污染,C不符合題意;D、防護林的建設可以降低風速、阻截流沙,保護田地間地表免于風蝕,“過濾”氣流等,可改善生態環境,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分析】(1)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措施包括就地保護、遷地保護、建立基因庫、構建法律體系等,其中最有效的措施是就地保護。(2)綠色植物在生物圈的作用:生產者(制造有機物)、維持碳-氧平衡(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產生氧氣)、促進水循環(蒸騰作用等)。(3)改善生態環境的措施:推進綠色發展、著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改善生態環境監管體制等。29.【答案】D【知識點】生物多樣性面臨的威脅及其原因【解析】【解答】A、森林面積減少使森林生態系統遭到破壞,造成空氣、地面濕度降低,使許多植物尤其是陰濕植物減少或衰亡,同時,由于失去了棲息地和食物,一些動物種類急劇減少,以致瀕臨滅絕,A不符合題意;B、環境污染的條件下,種群的敏感性個體消失,這些個體具有特質性的遺傳變異因此而消失,進而導致整個種群的遺傳多樣性水平降低,生物多樣性減少,B不符合題意;C、外來入侵種通過壓制或排擠本地物種,危及本地物種的生態,最終導致生物多樣性的消失,C不符合題意;D、因為變異是不定向性的,有的變異可能使生物進化以便更好適應環境生存,而有些變異可能使生物更加暴露,而更容易招致天敵殺害,生物變異有利于生物進化,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分析】威脅生物多樣性的原因有:1、生存環境遭到破壞;2、掠奪式的開發利用;3、環境污染;4、外來物種的影響等。30.【答案】B【知識點】轉基因技術及其應用【解析】【解答】轉基因技術是將人們所需要的基因轉入生物體內,然后誘導生物表達出基因所控制的性狀,因此將抗蟲蛋白基因轉入棉花體內,誘導棉花表達出抗蟲性,這一技術屬于轉基因技術。故答案為:B。【分析】轉基因技術:是將已知功能性狀的基因,通過現代科技手段轉入到目標生物體中,使受體生物在原有基礎上增加新的功能,獲得新的品種,生產新的產品。比如:轉基因大豆、利用大腸桿菌生產人的胰島素等。31.【答案】(1)不同的水產動物;數量;反復(2)增加;稻蟹;疏松土壤(3)互助;分解者(4)不可行;因為雞會食稻谷【知識點】生態農業【解析】【解答】(1)該實驗探究了5種稻漁模式對水稻產量的影響, 實驗的變量是不同的水產動物。為了控制單一變量,實驗中所用水稻的數量、施肥量和環境條件等應保持一致。 為了避免實驗的偶然性,減少誤差,提高實驗準確性,增加實驗的可信度,反復多次實驗,并將所測數據的平均取值作為該實驗的最后結果,盡可能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擾。(2)分析題圖可知,與織種水稻相比, 5種稻漁模式的水稻產:量均有所增加。圖中稻蟹模式的水稻產量最高,達7.97噸/公頃,其原因可能是:動物的爬行和挖穴活動有助于疏松土壤,氧氣增多,從而促進水稻根的呼吸作用,進而促進水稻的生長。水產動物的糞便會被分解者分解成水、二 氧化碳、無機鹽等無機物,被水稻吸收。(3)稻漁模式下,既可以獲得水產動物,又可以利用水產動物會吃害蟲,此外水產動物的活動還能促進水稻根的呼吸作用,因此體現的是共生關系。分解者能夠將動植物的遺體和動物的糞便分解成無機物回歸無機環境.(4)把雞引入以 上5種稻漁模式不行,因為雞會食稻谷, 導致水稻產量降低。【分析】對照實驗是指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該種不同的條件就是實驗變量。實驗變量:也稱自變量,指實驗中由實驗者所操縱的因素或條件。對照試驗遵循單一變量原則(實驗設計中僅僅改編實驗中的某一項變量,其它條件不變,在此條件下,觀察、研究該變量對實驗材料和實驗結果的影響,除了整個實驗過程中欲處理的實驗因素外,其他實驗條件要做到前后一致。)32.【答案】(1)生態系統;生產者;分解者(2)沒有;不完全;3(3)食物鏈;子房(4)控制;污染小【知識點】昆蟲的生殖和發育;生態系統的結構;生物富集;果實與種子的形成;節肢動物及其與人類的關系【解析】【解答】 (1)生態系統是指生物與環境所形成的統一的整體, 該果園中所有生物和環境形成的統一整體就是生態系統。 從其組成成分看,果樹是植物,能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因此屬于生產者。掉落在泥土中的果實在分解者細菌、真菌的分解作用下會慢慢腐爛分解。(2)從圖示中可以看出,荔枝蝽發育過程經歷了卵→若蟲→成蟲,沒有經歷蛹這個階段,因此屬于不完全變態發育。昆蟲的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 一般有兩對翅,有三對足,有外骨骼。荔枝蝽屬于昆蟲,有一對觸角,兩對翅和三對足。(3)根據生物富集作用的原理,防治果樹害蟲的化學農藥會沿食物鏈最終進入人體內積累,從而危害人的身體健康。果樹開花后必須經歷傳粉、受精過程后,胚珠才能發育成種子,子房才能發育成果實。噴施化學農藥還會殺死蜜蜂等昆蟲,影響花的授粉,導致雌蕊中的子房不能正常發育成果實。(4)平腹小蜂產卵于荔枝蝽卵內,孵化出的幼蟲吸食荔枝蝽卵內的營養物質,導致荔枝蝽卵被破壞,從而控制害蟲的數量,這種以蟲治蟲的手段屬于生物防治,生物防治的優點是成本低,減少了農藥對環境的污染等。【分析】(1)生態系統是指在一定地域內,生物與環境所形成的統一整體。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陽光、空氣、水、溫度等,為生物的生活提供物質和能量.生物部分由生產者(植物)、消費者(動物)和分解者(細菌、真菌)組成。(2)生態系統中物質和能量的流動沿著食物鏈和食物網的方向會逐漸減少,而有毒物質的流動則逐漸增多。(3)昆蟲的發育分為完全變態發育和不完全變態發育:①完全變態發育經過卵、幼蟲、蛹和成蟲四個時期。完全變態發育的昆蟲幼蟲與成蟲在形態構造和生活習性上明顯不同,差異很大.如蚊子、蒼蠅、家蠶、菜粉蝶等。②不完全變態發育經過卵、若蟲、成蟲三個時期。不完全變態發育的昆蟲幼體與成體的形態結構和生活習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發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螻蛄、蝗蟲等。(4)生物防治就是利用生物來防治病蟲害.大致可以分為以蟲治蟲、以鳥治蟲和以菌治蟲三大類.它是降低雜草和害蟲等有害生物種群密度的一種方法.它利用了生物物種間的相互關系,以一種或一類生物抑制另一種或另一類生物.它的最大優點是不污染環境,成本低,是農藥等非生物防治病蟲害方法所不能比的,有利于維持生態平衡。33.【答案】(1)DE;CF;AH(2)肺;皮膚;覆蓋角質鱗片;C(3)G;ACFH;BDE【知識點】生物分類的依據與方法【解析】【解答】(1) D松樹屬于裸子植物, E屬于被子植物, D和E兩類植物的共同特點是用種子繁殖。C蝗蟲的發育經過卵、若蟲、成蟲三個時期,屬于不完全變態發育。F青蛙在發育過程中,經歷了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四個時期,幼體與成體在形態結構和生活習性等方面差異很大,屬于變態發育。A鳥類和H爬行類,都卵生并且卵外有殼的保護。C蝗蟲(2) A鳥用肺呼吸,有氣囊輔助呼吸,F青蛙屬于兩棲動物,幼體蝌蚪用鰓呼吸,成體青蛙用肺呼吸,由于其肺不發達,結構簡單,濕潤的皮膚里密布著毛細血管,因此皮膚能進行氣體交換,有輔助呼吸的作用。H蜥蜴用肺呼吸,體表覆蓋角質鱗片或甲,可以減少體內水分的散失,適于陸地生活。C蝗蟲屬于無脊椎動物,有翅會飛。(3) G是細菌,細胞內沒有成形的細胞核,屬于原核生物。動物細胞沒有細胞壁,圖中ACFH都是動物,其細胞沒有細胞壁。具有葉綠體的是植物細胞,圖中BDF都是植物,其細胞有葉綠體。【分析】圖中: A鳥類; B腎蕨屬于蕨類植物; C蝗蟲屬于節肢動物門的昆蟲綱; D松樹屬于裸子植物; E向日葵屬于被子植物; F青蛙屬于兩棲動物; G是細菌; H蜥蜴屬于爬行動物。34.【答案】(1)胎生;社會(2)鰓;鰭;過度捕撈(3)哺乳;腔腸;軟體(4)生物種類;建立自然保護區【知識點】社會行為;生物多樣性的內涵;生物多樣性的保護措施;動物類群特征(綜合)【解析】【解答】 (1)哺乳動物的生殖發育特點是胎生、哺乳,藏羚屬于哺乳動物,通過胎生繁殖后代,大大提高了幼崽的成活率,增強了它們對陸地生活的適應能力。社會行為是群體內形成了一定的組織,成員間有明確分工的動物群集行為,有的高等動物還形成等級;藏羚群體中有分工合作,且能繁殖的雌性藏羚地位最高,可見其具有社會行為。(2)白鱘屬于魚類,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用鰭游泳。威脅生物多樣性的原因有:棲息地被破壞(如濫砍濫伐、毀林開荒、過度放牧、圍湖造田);偷獵(如濫捕濫殺);環境污染;外來生物入侵等。資料二中導致長江白鱘等野生動物的種群數量急劇減少的原因有人類過度捕撈、棲息地被破壞及環境污染等。(3)魚用鰓呼吸,儒艮雖生活在水中,卻用肺呼吸,具有胎生、哺乳的特點,屬于哺乳動物。珊瑚蟲是一種海生腔腸動物,身體呈輻射對稱,體表有刺細胞,可以捕食獵物、防御,有口無肛門。鮑魚身體柔軟,有外套膜,屬于軟體動物。(4)生物多樣性通常有三個主要的內涵,即生物種類(物種)的多樣性、遺傳物質(基因)的多樣性和生態系統的多樣性;以上資料描述了大量的生物種類,體現了生物多樣性中的物種(物種)的多樣性。保護生物多樣性的主要措施:就地保護,即建立自然保護區;遷地保護,如建立遺傳資源種質庫、植物基因庫,以及野生動物園和植物園及水族館等;制訂必要的法規,對生物多樣性造成重大損失的活動進行打擊和控制。【分析】 (1)哺乳動物的主要特征體表面有毛,一般分頭、頸、軀干、四肢和尾五個部分;牙齒分化,體腔內有膈,心臟四腔,用肺呼吸;大腦發達,體溫恒定,是恒溫動物;哺乳;胎生。(2)威脅生物多樣性的原因有:棲息地被破壞、偷獵、環境污染、外來生物入侵等。(3)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措施:①就地保護: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護區,是保護生物多樣性最有效的措施;②遷地保護:將瀕危生物遷出原地,移入動物園、植物園、水族館和瀕危動物繁育中心,進行特殊的保護和管理,是對就地保護的補充;③建立瀕危物種種質庫,保護珍貴的遺傳資源;④加強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環境保護意識。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廣東省揭陽市榕城區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生物7月期末試卷(學生版).docx 廣東省揭陽市榕城區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生物7月期末試卷(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