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耀華實驗學校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生物試題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意。1.(2024七上·福田期末)下列生物中哪個不是由細胞構成的?( )A.蒲公英 B.草履蟲C.蘑菇 D.導致新冠肺炎的病毒【答案】D【知識點】生物的特征【解析】【解答】蒲公英是多細胞植物,草履蟲是單細胞動物,蘑菇是多細胞真菌,這三種生物都有細胞結構,新冠肺炎病毒沒有細胞結構,只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組成。故答案為:D。【分析】(1)病毒是一種體積非常微小,結構極其簡單的生命形式,病毒沒有細胞結構,主要由內部的遺傳物質和蛋白質外殼組成,不能獨立生存。(2)除病毒外,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2.(2024七上·福田期末)生物圈中的每一種生物,都會受到周圍其他生物的影響。陶淵明的詩句“草盛豆苗稀”描繪的自然現象,體現了生物與生物之間的( )A.競爭關系 B.捕食關系 C.合作關系 D.共生關系【答案】A【知識點】生物間的關系【解析】【解答】草盛,即草多了,草吸收的水、無機鹽就多;草還擠占豆苗的生存空間,遮擋陽光影響豆苗的光合作用,導致豆苗生長緩慢,因此才有了“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景象。豆苗與草,相互爭奪陽光、水分、無機鹽和生存的空間等,屬于競爭關系。故答案為:A【分析】自然界中的每一種生物,都受到周圍其他生物的影響,生物之間的關系包括:種內關系和種間關系。種內關系又分為種內互助和種內斗爭;種間關系又有共生、寄生、捕食、競爭等幾種方式。1、合作關系:兩種生物共同生活存一起,彼此互為有利的生活關系,兩者彼此分開后仍能獨立生活。如寄居蟹和海葵。2、捕食關系:一種生物以另一種生物作為食物的現象。如七星瓢蟲與蚜蟲 。3、共生關系:兩種生物生活存一起,相互有利,離開后一方或雙方都難以生存的現象。如清潔蝦在魚類的體表,以吞食細菌為生,兼為有類“治病3.(2024七上·福田期末)下列不屬于生態系統的是( )A.一片森林 B.一個湖泊 C.一群蜜蜂 D.一片農田【答案】C【知識點】生態系統的概念【解析】【解答】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不僅有生物部分,還要有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陽光、空氣、水等.一群蜜蜂是消費者,不能能構成生態系統.故答案為:C【分析】生態系統是在一定的空間范圍內,生物與環境形成的統一整體.它是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組成的.前者包括生產者(主要是植物)、消費者(主要是動物)、分解者(細菌和真菌等).后者包括陽光、空氣、水等等.4.(2024七上·福田期末)下列描述的情境中,能反映生物影響環境的是( )A.春暖花開 B.千里之堤,毀于蟻穴C.大雁南飛 D.螳螂捕蟬,黃雀在后【答案】B【知識點】生物對環境的影響;生物與環境的關系【解析】【解答】A.春暖花開,體現了環境對生物的影響,A不符合題意。B.千里之堤、潰于蟻穴體現了生物對環境的影響。是螞蟻在大堤內挖穴活動導致大堤的牢固性降低,洪水來臨時容易潰堤。表明生物螞蟻對環境大堤的影響,B符合題意。C.大雁南飛,體現了環境對生物的影響,C不符合題意。D.螳螂捕蟬揭示的是動物之間的捕食關系,即吃與被吃的關系,在成語“螳螂捕蟬”中,形成的食物鏈應為:樹→蟬→螳螂,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分析】生物與環境的關系:環境影響生物,生物適應環境,生物影響環境。(1)環境影響生物是指生物的生活受生存空間或生活環境的制約。(2)生物適應環境是指生物為了生存下去,在生活習性或者形態結構上力求與環境保持一致。(3)生物影響和改變環境是指由于生物的存在或者某些活動,使得環境有了改觀或變化。5.(2024七上·福田期末)下列選項中能正確表示一條食物鏈的是( )A.陽光→草→兔 B.鷹→鼠→水稻C.草→蝗蟲→青蛙 D.草→食草昆蟲→細菌【答案】C【知識點】食物鏈和食物網【解析】【解答】A.陽光屬于非生物部分,食物鏈中只包含生產者和消費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A錯誤。B.食物鏈起點必須是生產者,B錯誤。C.該食物鏈正確表示了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吃與被吃的關系,C正確。D.細菌屬于分解者,食物鏈中只包含生產者和消費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D錯誤。故答案為:C。【分析】食物鏈書寫的原則是:食物鏈中只包含生產者和消費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鏈以生產者開始,以最高營養級結束;食物鏈中的箭頭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6.(2024七上·福田期末)如圖表示某生態系統的食物網簡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該食物網中共有五條食物鏈B.鷹的能量最初來源于草C.有毒物質沿著食物鏈和食物網的方向逐漸減少D.若蛇遭大量捕殺,則短時間內青蛙的數量會增多【答案】D【知識點】生態系統的穩定性;食物鏈和食物網;生物富集;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解析】【解答】A.該食物網中,食物鏈有:草→兔→鷹,草→鼠→鷹,草→鼠→蛇→鷹,草→食草昆蟲→青蛙→蛇→鷹,一共4條 ,A說法錯誤。B.生態系統中,能量的最終來源為太陽能,所以,鷹能量的最終來源是太陽光能,B說法錯誤。C.在生態系統中,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都是沿著食物鏈進行的,有害物質通過食物鏈在生物體內不斷積累,營養級越高,體內的有毒物質含量越高,為生物富集現象,C說法錯誤。D.由食物鏈草→鼠→蛇→鷹,草→食草昆蟲→青蛙→蛇→鷹,可以看出,若蛇遭大量捕殺,則短時間內青蛙因天敵減少,數量會增多,D說法正確。故答案為:D。【分析】此題考查食物鏈和食物網、生物富集等內容,為基礎題,難度不大,解答此題需要熟記以下幾點:1.食物鏈反映的是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吃與被吃的關系,所以食物鏈中不應該出現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鏈的正確寫法是:生產者→初級消費者→次級消費者,注意起始點是生產者。2.在生態系統中,有害物質可以通過食物鏈在生物體內不斷積累,其濃度隨著營養級別的升高而逐步增加,這種現象叫生物富集,在食物鏈上,營養級越高,生物體內的有毒物質含量越高。3.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機物,并儲存能量,同時釋放出氧氣,即把太陽能轉化成化學能暫時儲存在有機物中,因此,流經生態系統的能量最終來源于太陽能。7.(2024七上·福田期末)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是( )A.海洋生態系統 B.生物圈C.草原生態系統 D.森林生態系統【答案】B【知識點】生物圈的概述【解析】【解答】解: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與其生存的環境構成的一個生態系統,它包括大氣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巖石圈的表面三個部分.包括所有的生態系統:森林生態系統、海洋生態系統、農田生態系統、草原生態系統、淡水生態系統、濕地生態系統、城市生態系統等,是最大的生態系統.故選:B.【分析】生物圈的范圍:以海平面為標準來劃分,生物圈向上可到達約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的深處,厚度為20千米左右的圈層,包括 大氣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巖石圈的表面;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與其生存的環境形成的一個統一整體,生物圈中即有生物部分又有非生物部分,是最大的生態 系統.8.(2024七上·福田期末)探究“光對鼠婦生活的影響”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光照條件是實驗的變量B.可以用1只鼠婦完成C.只有光影響鼠婦的生活D.在一個盒子進行,不用設置對照實驗【答案】A【知識點】“光影響鼠婦分布”的科學探究過程【解析】【解答】A、對照實驗所要探究的條件就是實驗的唯一變量,因此,“探究光對鼠婦生活的影響”實驗變量是光照,A符合題意;B、一只鼠婦數量太少,存在偶然性,如采集的鼠婦生病、或受其它非生物因素的影響、處于特殊生長時期等都會導致實驗結論出錯。因此用一只鼠婦不能得出正確結論,B不符合題意;C、除光照外,其他條件如溫度、土壤濕度等都會影響鼠婦的生活,C不符合題意;D、在探究“光對鼠婦生活影響”的實驗中,將實驗盒一邊遮光,另一邊不遮光,這樣就形成了以光照為唯一變量的對照組,目的是為了探究光照對鼠婦生活的影響,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分析】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和交流。探究過程一般先發現有價值的問題,然后做出正確的假設。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對問題的答案作出假設。設計探究的方案,包括選擇材料、設計方法步驟等。按照探究方案進行探究,得到結果,再分析所得的結果與假設是否相符,從而得出結論。并不是所有的問題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確的結論。有時,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夠完善,也可能得出錯誤的結論。因此,在得出結論后,還需要對整個探究過程進行反思。9.(2024七上·福田期末)在用顯微鏡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時,看到的細胞數目最少的一組是( )A.目鏡5×物鏡10× B.目鏡16×物鏡10×C.目鏡5×物鏡20× D.目鏡16×物鏡20×【答案】D【知識點】顯微鏡的結構與使用【解析】【解答】顯微鏡的放大倍數是由目鏡和物鏡的放大倍數共同決定的,總放大倍數等于目鏡放大倍數與物鏡放大倍數的乘積。而放大倍數越大,觀察到的細胞就越大,但視野范圍會相應縮小,因此觀察到的細胞數目就會越少。A、目鏡放大倍數為5×,物鏡放大倍數為10×,因此總放大倍數為50×。在這個放大倍數下,觀察到的細胞數目會相對較多。B、目鏡放大倍數為16×,物鏡放大倍數為10×,總放大倍數為160×。與A選項相比,放大倍數增加,但還沒有達到最大的選項。C、目鏡放大倍數為5×,物鏡放大倍數為20×,總放大倍數為100×。雖然比A選項的放大倍數大,但還沒有B選項和D選項的放大倍數大。D、目鏡放大倍數為16×,物鏡放大倍數為20×,總放大倍數為320×。這是四個選項中放大倍數最大的,因此觀察到的細胞數目會是最少的。故選D。【分析】 本題主要考查顯微鏡的放大倍數與觀察視野中細胞數目的關系。 顯微鏡放大倍數等于物鏡放大倍數與目鏡放大倍數的乘積。10.(2024七上·福田期末)載玻片上的字是“p”。在顯微鏡中觀察到的圖像是( )A.D B.b C.d D.q【答案】C【知識點】顯微鏡的結構與使用【解析】【解答】顯微鏡的成像原理是光學成像,它遵循的是光學中的“上下顛倒、左右相反”的原則。這意味著,當我們在顯微鏡下觀察物體時,所看到的圖像與物體本身在左右和上下方向上都是相反的。現在,我們來看題目中的具體情況。載玻片上的字是“p”,我們需要找出在顯微鏡下這個字會變成什么樣子。首先,我們考慮“p”字的左右結構。在顯微鏡下,左右會相反,所以“p”的左右結構會發生變化。原本向左開口的“p”,在顯微鏡下會看起來像是向右開口。其次,我們考慮“p”字的上下結構。雖然題目沒有直接問到這個,但根據顯微鏡的成像原理,上下也會顛倒。不過在這個特定的問題中,由于“p”字在上下方向上是對稱的,所以上下顛倒并不會改變其形狀,只是位置上的變化。但在這個選擇題中,我們主要關注的是左右方向的變化。綜合以上分析,我們可以得出:在顯微鏡下觀察到的“p”字,其左右結構會發生變化,看起來像是“d”。故C正確,ABD錯誤。故選C。【分析】顯微鏡成倒立的像,我們在顯微鏡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顛倒的物像。做此類題有個小訣竅,就是把這個在顯微鏡下看到的字母寫到一張小紙上,然后把這張紙旋轉180度再看就是左右上下顛倒的圖像了。11.(2024七上·福田期末)小明發現媽媽在家洗菠菜時水沒有變色,用熱水燙幾分鐘后,水就變成綠色,原因是熱水損壞了細胞的某結構,使細胞中色素流到水中造成的。該結構是( )A.細胞壁 B.細胞膜 C.細胞核 D.細胞質【答案】B【知識點】細胞膜的功能【解析】【解答】A.細胞壁具有保護和支持細胞的作用,植物細胞有細胞壁,動物細胞沒有細胞壁,A不符合題意。B.細胞膜保護細胞內部結構,控制細胞內外物質的進出。對物質有選擇性,讓有用的物質進入細胞,把其他物質擋在細胞外面,同時,還能把細胞內產生的廢物排到細胞外;把菠菜放在冷水中,由于細胞膜具有選擇透過性,對細胞有用的物質可以進入,而對細胞有害的物質則不能進入,因此,冷水卻不會變成菜湯,把菠菜放入開水中煮幾分鐘,破壞了細胞中的細胞膜,造成菠菜細胞內物質的外流,B符合題意。C.細胞核內含有遺傳物質,在生物遺傳中具有重要作用,C不符合題意。D.細胞質里有液泡,液泡內的細胞液中溶解著多種物質,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分析】植物細胞具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線粒體、液泡,植物體綠色部分的細胞還有葉綠體。12.(2024七上·福田期末)甘蔗是制造蔗糖的原料,在甘蔗細胞中,糖分主要存在于( )A.細胞膜 B.細胞核 C.液泡 D.細胞壁【答案】C【知識點】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解析】【解答】A.細胞膜是緊貼細胞壁的一層薄膜,能控制物質的進出,A不符合題意。B.細胞核中有遺傳物質,是細胞的控制中心,對于生物的遺傳具有重要的意義,B不符合題意。C.液泡里含有細胞液,含有各種有味道的物質,以及營養物質等,如甘蔗、甜菜的糖分,就是位于液泡中,C符合題意。D.細胞壁具有保護支持作用,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分析】植物細胞具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線粒體、液泡,植物體綠色部分的細胞還有葉綠體。13.(2024七上·福田期末)油條,又稱馃子,是中國傳統的早點之一。制作油條的面粉和油分別主要來自小麥和大豆的( )A.胚乳、子葉 B.子葉、胚乳 C.胚乳、胚乳 D.子葉、子葉【答案】A【知識點】種子的結構【解析】【解答】制作油條的面粉主要成分是淀粉,是小麥種子加工來的,小麥為單子葉植物,單子葉植物種子的營養物質主要儲存在胚乳中,花生油是來自于花生種子,花生等雙子葉植物的種子的營養物質一般儲存在子葉中,所以,制作油條的面粉和油分別主要來自小麥和大豆的胚乳和子葉,A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分析】此題考查種子的結構,為基礎題,比較簡單,熟記即可,雙子葉植物的種子包括種皮和胚,種子的胚包括胚芽、胚軸、胚根和子葉,營養物質的儲存在子葉中,單子葉植物的種子包括種皮、胚和胚乳,胚包括胚芽、胚軸、胚根和子葉,營養物質貯存在胚乳中。14.(2024七上·福田期末)克隆羊“多莉”是將白面綿羊的乳腺細胞核移植到黑面綿羊的去核卵細胞中,形成重組細胞后,經過一系列過程而培育成的。請你判斷“多莉”的面部毛色是( )A.黑色 B.白色 C.黑白相間 D.不能確定【答案】B【知識點】細胞核的功能;克隆技術及其應用【解析】【解答】克隆技術屬于現代生物技術,在克隆羊“多莉”的培育過程中,黑面綿羊是提供了細胞膜和細胞質,白面綿羊提供了細胞核,遺傳信息主要位于細胞核內,培育出的克隆羊“多莉”的長相與白面綿羊十分相像,原因就是因為克隆羊“多莉”的細胞核是來自于供核白面綿羊,因此“多莉”的面部毛色是白色,B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分析】克隆技術即無性繁殖技術,因為它不需要雌雄交配,不需要精子和卵子的結合,只需從動物身上提取一個單細胞,用人工的方法將其培養成胚胎,再將胚胎植入雌性動物體內,就可孕育出新的個體。15.(2024七上·福田期末)我們在制作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臨時裝片時,蓋上蓋玻片的正確方法是( )A. B.C. D.【答案】B【知識點】觀察植物細胞【解析】【解答】蓋蓋玻片時,用鑷子夾起蓋玻片的一邊,使它的另一邊先接觸載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緩緩放下,這樣可以避免蓋玻片下面出現氣泡而影響觀察,B圖示,操作正確。故答案為:B。【分析】制作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臨時裝片:擦→滴→撕→展→蓋→染,具體步驟為:(1)擦:用潔凈的紗布把載玻片和蓋玻片擦干凈。(2)滴:用滴管在載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目的是維持細胞正常形態。(3)撕:用鑷子從鱗片葉內表面撕取一塊薄膜。(4)展:把撕下的內表皮浸入載玻片上的水滴中,用鑷子將其展平,目的是防止細胞重疊,影響觀察細胞的各部分結構。(5)蓋:用鑷子夾起蓋玻片,使它的一側先接觸載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緩緩地放下,蓋在要觀察的洋蔥內表皮上,蓋蓋玻片時要避免蓋玻片下面出現氣泡。(6)染:把一滴碘液滴在蓋玻片的一側,用吸水紙從蓋玻片另一側吸引,使碘液浸潤標本的全部。16.(2024七上·福田期末)某生物體細胞中含有x條染色體,在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數目變化情況是( )A.X→X→X B.X→2X→2X C.X→2X→X D.X→2X→4X【答案】C【知識點】細胞分裂【解析】【解答】細胞核分裂時,染色體的變化最明顯。染色體復制,DNA也隨之復制為兩份,平均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中,使得后代細胞染色體數目恒定,從而保證了后代遺傳特性的穩定。故染色體的變化應該是:X→2X→X。故答案為:C。【分析】在細胞分裂的過程中首先發生變化的是細胞核,細胞核中的染色體首先要完成復制加倍。隨著分裂的進行,染色體分成完全相同的兩份,分別進入兩個新細胞中。這樣,兩個新細胞的染色體形態和數目相同,新細胞和原細胞的染色體形態和數目也相同。17.(2024七上·福田期末)下列是植物細胞分裂過程的一些圖像,按分裂過程排列順序正確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①③②④ D.①②④③【答案】B【知識點】細胞分裂【解析】【解答】細胞分裂時,細胞核內的遺傳物質先經過復制加倍即①,然后細胞核由一個均等分成兩個即③,隨后細胞質分成兩份,每份各含有一個細胞核即④,最后在原來的細胞中央形成新的細胞膜和細胞壁即②,這樣,一個細胞就分裂成兩個細胞了。因此細胞分裂過程的正確順序:①→③→④→②。故答案為:B。【分析】植物細胞分裂時,細胞核先由一個分成兩個,隨后細胞質分成兩份,每份各含有一個細胞核,最后在原來的細胞中央形成新的細胞膜和細胞壁,這樣一個細胞就分裂成兩個細胞。18.(2024七上·福田期末)下圖所示生物的共同特點是( )A.能進行光合作用 B.不能獨立生活C.由一個細胞構成 D.都能使人患病【答案】C【知識點】單細胞生物【解析】【解答】A.酵母菌、草履蟲沒有葉綠體,不能進行光合作用,A錯誤。B.衣藻生活在淡水中,屬于淡水藻類。衣藻是單細胞植物,細胞內有一杯狀葉綠體,能進行光合作用營養方式自養。衣藻有鞭毛,能在水中游動,能獨立生活,B錯誤。C.細菌、酵母菌、草履蟲、變形蟲、衣藻都是由一個細胞構成,屬于單細胞生物,C正確。D.草履蟲喜歡生活在有機物含量較多的稻田、水溝或水不大流動的池塘中,以細菌和單細胞藻類為食。對污水有一定的凈化作用,不能使人患病,D錯誤。故答案為:C。【分析】除病毒外,生物可根據構成的細胞數目分為單細胞生物和多細胞生物。身體只是由一個細胞構成的生物,叫做單細胞生物。常見的有草履蟲、眼蟲、衣藻、變形蟲、酵母菌等。19.(2024七上·福田期末)屬于藻類植物、苔蘚植物和蕨類植物共同特征的是( )A.都生活在水中 B.都是孢子植物C.都沒有輸導組織 D.都有根、莖、葉的分化【答案】B【知識點】藻類;苔蘚植物;蕨類植物【解析】【解答】A、一般藻類植物和苔蘚植物一般矮小,蕨類植物有的高大,藻類植物大都生活在水中,苔蘚植物大多生活在陰濕的地方,蕨類植物適于生活在陰濕環境中,A錯誤;B、藻類植物、苔蘚植物和蕨類植物都不結種子,用孢子繁殖后代,統稱為孢子植物,B正確;C、藻類植物的種類很多,多數生活在水中,少數生活在陰濕處,無根,有莖、葉的分化,無輸導組織.苔蘚植物生活在陰濕處,莖葉內無輸導組織.蕨類植物有了根、莖、葉的分化,體內有輸導組織,一般長的比較高大,C錯誤;D、藻類植物無根、莖、葉的分化,苔蘚植物無根,有莖、葉的分化,蕨類植物有了根、莖、葉的分化,D錯誤.故選:B.【分析】藻類植物、苔蘚植物和蕨類植物都不結種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屬于孢子植物.關鍵點:藻類植物、苔蘚植物和蕨類植物都屬于孢子植物.20.(2024七上·福田期末)“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下列對種子知識的認識錯誤的是( )A.胚是種子的主要部分B.只要環境條件適宜種子就能萌發C.大豆種子有兩片子葉,玉米種子有一片子葉D.大豆種子的營養儲存在子葉里,玉米種子的營養儲存在胚乳里【答案】B【知識點】種子的結構;探究種子萌發的條件【解析】【解答】A.大豆種子包括胚和種皮兩部分,玉米種子包括胚、種皮和胚乳三部分,種子的胚是新植物的幼體,是種子的主要部分,A正確。B.種子萌發必須同時滿足外界條件和自身條件,B錯誤。C.大豆屬于雙子葉植物,子葉有兩片;玉米屬于單子葉植物,子葉有一片,C正確。D.大豆屬于雙子葉植物,子葉有兩片,營養儲存在子葉里;玉米屬于單子葉植物,子葉有一片,營養儲存在胚乳里,D正確。故答案為:B。【分析】種子在環境條件和自身條件都具備時才能萌發。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為一定的水分、適宜的溫度和充足的空氣;自身條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種子不在休眠期以及具有足夠的胚發育所需的營養物質。21.(2024七上·福田期末)下圖是花生的果實,據此可判斷花生屬于A.藻類植物 B.蕨類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答案】D【知識點】被子植物【解析】【解答】由圖中可以看出,花生屬于果實,花生種子外面有果皮,花生由果皮和種子兩部分組成,因此屬于被子植物,又叫綠色開花植物,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分析】此題考查被子植物的基本特征,為基礎題,比較簡單,熟記即可。(1)植物根據生殖細胞的不同可分為孢子植物和種子植物.孢子植物用孢子來繁殖后代,包括藻類植物、苔蘚植物和蕨類植物,種子植物用種子來繁殖后代,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種子植物又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2)①藻類植物結構簡單,大都為單細胞的,即使是多細胞的,也沒有根、莖、葉的分化;②苔蘚植物有莖和葉的分化,但沒有真正的根,只有假根,起固著作用;③蕨類植物有了根、莖、葉的分化,體內有輸導組織,一般長的高大,靠種子繁殖后代;④裸子植物只有根、莖、葉、種子四種器官,無花,種子裸露,不能形成果實;⑤被子植物,具有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六大器官。22.(2024七上·福田期末)空氣污染嚴重的地區,最難以生存的植物是( )A.藻類植物 B.裸子植物 C.蕨類植物 D.苔蘚植物【答案】D【知識點】苔蘚植物【解析】【解答】苔蘚植物,無根,有莖、葉的分化,但體內無輸導組織,葉只有一層細胞構成,二氧化硫等有毒氣體容易從背腹兩面侵入而威脅苔蘚植物的生活,因此我們常把苔蘚植物作為檢測空氣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空氣污染嚴重的地區,最難以生存的植物是苔蘚植物。故答案為:D。【分析】植物根據生殖細胞的不同可分為孢子植物和種子植物。孢子植物用孢子來繁殖后代,包括藻類植物、苔蘚植物和蕨類植物。種子植物用種子來繁殖后代,種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的種子裸露著,其外沒有果皮包被;被子植物的種子外面有果皮包被,能形成果實。23.(2024七上·福田期末)農民播種前,往往要進行松土,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為種子萌發提供充足的( )A.空氣 B.溫度 C.陽光 D.水【答案】A【知識點】種子萌發的條件【解析】【解答】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為一定的水分、適宜的溫度和充足的空氣,給樹木根部松土,提高了根部的氧氣含量,促進根部細胞的呼吸作用,保障了種子萌發時有充足的空氣。故答案為:A。【分析】種子在環境條件和自身條件都具備時才能萌發。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為一定的水分、適宜的溫度和充足的空氣;自身條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種子不在休眠期以及具有足夠的胚發育所需的營養物質。24.(2024七上·福田期末)下圖是構成動物體的不同結構層次,從微觀到宏觀的排序是(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④③①② D.②①③④【答案】C【知識點】高等動物體的結構層次【解析】【解答】細胞是動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動物體的主要組織有上皮組織、肌肉組織、結締組織、神經組織等。組織進一步形成器官,由幾種不同的組織按照一定的次序結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器官,再由能夠共同完成一種或幾種生理功能的多個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組合在一起形成系統。最后由系統構成完整的動物體。因此動物體的結構層次由微觀到宏觀依次是:④細胞→③組織→①器官→②系統→動物體,C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分析】人體的結構層次由微觀到宏觀依次是:④細胞→③組織→①器官→②系統→人體。25.(2024七上·福田期末)綠化、美化環境,常進行綠植移栽。移栽植物時的下列做法與實驗目的不相符的是( )A.根部帶土坨——保護根毛B.剪去部分枝葉——降低蒸騰作用C.蓋遮陽網——減弱光合作用D.給大樹“打針輸液”——補充水和無機鹽【答案】C【知識點】無機鹽的種類及其對植物的作用;蒸騰作用原理的應用【解析】【解答】A.根是植物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的主要器官,移栽植物時,總是保留根部的土坨,目的是為了保護幼根和根毛,提高植物的吸水能力,A不符合題意。B.植物進行蒸騰作用的主要部位是葉片。剛剛移栽的植物,幼根和根毛會受到一定程度的損傷,根的吸水能力很弱,剪掉部分枝葉,可以降低植物的蒸騰作用,減少水分的散失,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B不符合題意。C.在一定的范圍內,光照強度越強,植物的蒸騰作用越強,所以,用遮陽網給綠色植物遮陰避免陽光直射,可以降低植物的蒸騰作用,減少水分的散失,提高成活率,而不是減弱光合作用,C符合題意。D. 植物的生長需要水分和無機鹽,水分和無機鹽是靠導管運輸的,所以,給植物打針輸液就是在枝干上用針由上向下刺45度的斜孔至木質部,提供植物生長需要的水和無機鹽,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分析】此題考查蒸騰作用原理的應用,難度一般,解答此題的關鍵是熟記蒸騰作用的概念及應用。(1)水分以氣體狀態通過葉片表皮上的氣孔從植物體內散失到植物體外的過程叫做蒸騰作用。(2)葉是植物體進行蒸騰作用的主要器官,蒸騰作用的強弱受光照強度、環境溫度、空氣濕度、空氣流動情況等因素的影響。(3)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綠色植物利用光能,在葉綠體內,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貯存能量的有機物,并釋放出氧氣的過程,光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條件。26.(2024七上·福田期末)菜農在種植蔬菜時,通常會施放一些農家肥,主要為植物生長提供( )A.水 B.有機物 C.無機鹽 D.能量【答案】C【知識點】無機鹽的種類及其對植物的作用【解析】【解答】植物的生長需要多種無機鹽。植物需要量最大的無機鹽是含氮、含磷、含鉀的無機鹽;肥料給農作物的生長提供無機鹽。植物的生長需要多種無機鹽。植物需要量最大的無機鹽是含氮、含磷、含鉀的無機鹽。農家肥等肥料中含有大量的有機物,其中的微生物可以分解有機物產生水和無機鹽,施肥的目的就是給植物提供生長必需的無機鹽。故答案為:C。【分析】要使植物生長好,就要適時、適量地給土壤施肥,以增加土壤中的無機鹽的含量,肥料包括農家肥料和化學肥料。27.(2024七上·福田期末)下列對種子萌發的過程描述順序正確的是( )①胚根發育成根 ②種子吸收水分 ③胚芽發育成芽 ④胚軸伸長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④①②③ D.②①④③【答案】D【知識點】種子萌發的過程【解析】【解答】種子萌發時,會吸收水分,子葉內的營養物質逐步分解,轉化為可以被細胞吸收利用的物質,輸送到胚的胚軸、胚根和胚芽。胚根生長最快,首先突破種皮向地生長,并發育成根;隨后胚軸伸長,發育成連接根和莖的部位;胚芽突破種子背地生長,發育成莖和葉。故正確順序是:②①④③。故答案為:D。【分析】種子的萌發過程示意圖:28.(2024七上·福田期末)植物運輸水的通道以及水分散失的“門戶”依次是( )A.導管、氣孔 B.導管、葉脈C.篩管、氣孔 D.篩管、葉表皮【答案】A【知識點】導管及其對水和無機鹽的運輸;氣孔【解析】【解答】植物體內的輸導組織包括導管和篩管兩種管道,導管能運輸水分和無機鹽等無機物,篩管能運輸有機物,葉片上的氣孔是由一對保衛細胞圍成的,保衛細胞吸水時,氣孔張開,保衛細胞失水時,氣孔閉合.當氣孔張開時,葉片內的水分吸收熱量變成水蒸氣,經氣孔擴散到外界空氣中.因此,氣孔是植物體蒸騰失水的“門戶”,可見,植物運輸水的通道以及水分散失的“門戶”依次是導管、氣孔,A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分析】此題考查導管的作用、氣孔的相關知識,比較簡單,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水在植物體內的運輸路線:植物吸收水的主要器官是根,根吸水的主要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區,成熟區生有大量的根毛,可以吸收水分,土壤中的水分→根毛細胞→表皮內的層層細胞→根內的導管→莖內的導管→葉脈的導管→葉片的導管→葉肉細胞→氣孔→大氣。29.(2024七上·福田期末)移栽植物時,植物枝葉被大量剪去,其主要目的是( )A.降低植物的光合作用 B.降低植物的呼吸作用C.減少質量,有利于搬運 D.降低植物的蒸騰作用【答案】D【知識點】蒸騰作用及其意義【解析】【解答】蒸騰作用是指植物體內的水分以氣體狀態散發到大氣中的過程,葉片上的氣孔植物蒸騰失水的門戶,即葉片是蒸騰作用的主要部位,在移栽植物時,植物的根系會有一定的破壞,吸水的能力會降低,所以,在移栽植物時,往往要剪掉大量的枝葉,以降低蒸騰作用,減少水分的散失,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可見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分析】此題考查植物的蒸騰作用原理的應用,為基礎題,比較簡單,熟記即可,解答此題的關鍵是熟記:蒸騰作用的主要器官是葉片,葉柄和幼嫩的莖也能少量的進行,在移栽植物時,對移栽植物進行遮蔭、去掉部分枝葉,選擇陰天或傍晚時移栽,都是為了降低蒸騰作用,減少水分的散失,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30.(2024七上·福田期末)日常生活中,不利于維持大氣中“碳—氧”平衡的做法是( )A.騎自行車出行 B.節約用電C.使用一次性紙制品 D.植樹造林【答案】C【知識點】綠色植物維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解析】【解答】A、騎自行車出行是一種低碳環保的出行方式。與汽車等交通工具相比,自行車不消耗燃油,因此不會產生尾氣排放,從而減少了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排放。這有利于維持大氣中的“碳-氧”平衡,A不符合題意;B、節約用電也是一種環保行為。電力生產往往伴隨著能源消耗和溫室氣體排放,尤其是火力發電。通過節約用電,我們可以減少電力需求,進而減少電力生產過程中的碳排放。這同樣有利于維持大氣中的“碳-氧”平衡,B不符合題意;C、使用一次性紙制品則是一種不利于環保的行為。紙制品的生產需要大量的木材作為原料,而木材的砍伐會破壞森林生態系統,導致森林碳匯的減少。同時,紙制品的生產和廢棄處理過程中也會產生碳排放。因此,使用一次性紙制品不利于維持大氣中的“碳-氧”平衡,C符合題意;D、植樹造林是一種積極的環保行動。樹木通過光合作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并釋放氧氣,從而增加大氣中的氧含量并減少二氧化碳濃度。這有助于維持大氣中的“碳-氧”平衡,D不符合題意。故選C。【分析】本題主要考察日常生活中哪些行為有利于或不利于維持大氣中的“碳-氧”平衡。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消耗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產生的氧又以氣體的形式進入大氣,這樣就使生物圈中的氧氣和二氧化碳的濃度處于相對的平衡狀態,稱碳-氧平衡。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空2分,共計40分31.(2024七上·福田期末)仔細觀察甲、乙兩圖。回答問題。(1)甲圖比乙圖多一種結構是標號[3] ,生物體可以通過該結構進行光合作用。(2)含遺傳信息決定生物的性狀的結構存在于圖中的標號[ ]內。(3)在兩幅圖中能控制物質進出細胞的結構是標號[ ] 。(4)在制作上述兩種細胞的臨時裂片時,為保持細胞正常形態,不能滴加清水而應滴加生理鹽水是圖 表示的細胞。【答案】(1)葉綠體(2)4(3)2(4)乙【知識點】動、植物細胞結構的比較;細胞膜的功能;細胞核的功能;觀察動物細胞【解析】【解答】(1)甲圖展示的是植物細胞的結構,與乙圖的動物細胞相比,它多了一個重要的結構,即標號[3]所示的部分。這個結構是葉綠體,它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場所。在葉綠體內,植物能夠利用光能將二氧化碳和水轉換成有機物和氧氣,這是植物生存和生長的基礎。故填:葉綠體。(2)遺傳信息是決定生物性狀的關鍵因素,這些信息儲存在細胞的特定結構中。在甲圖和乙圖中,這個結構都是標號[1]所示的細胞核。細胞核內含有遺傳物質DNA,DNA上的基因決定了生物的性狀和特征。故填:4。(3) 細胞膜是細胞的一個重要結構,它位于細胞的外層,具有控制物質進出的功能。在兩幅圖中,無論是甲圖的植物細胞還是乙圖的動物細胞,控制物質進出的結構都是標號[2]所示的細胞膜。細胞膜能夠選擇性地允許某些物質通過,從而維持細胞內部環境的相對穩定。故填:2。(4) 在制作細胞臨時裝片時,為了保持細胞的正常形態,需要選擇合適的液體來作為載液。對于植物細胞來說,由于其細胞壁具有一定的支撐作用,因此可以直接使用清水作為載液。但是,對于動物細胞來說,由于其沒有細胞壁的支持,如果直接滴加清水,細胞可能會因為吸水過多而漲破。因此,在制作動物細胞(如圖乙所示)的臨時裝片時,應該滴加生理鹽水來作為載液,以維持細胞的正常形態。故填:乙。【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了動植物細胞的結構和功能的相關內容。植物細胞與動物細胞的相同點:都有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線粒體;植物細胞與動物細胞的不同點:植物細胞具有細胞壁、葉綠體和液泡,動物細胞不具有細胞壁、液泡、葉綠體。分析圖示,圖甲是植物細胞,圖乙是動物細胞,1是細胞壁、2是細胞膜、3是葉綠體、4是細胞核、5是液泡、6是細胞質、7是線粒體。32.(2024七上·福田期末)在下列培養皿內分別放入等量的紙巾,再將相同數量的豌豆種子放在上面,在不同的條件下進行培養,結果如下表。請回答下列問題:組別 A B C D場所 陽光下 陽光下 黑暗中 陽光下溫度 23℃ 23℃ 23℃ 23℃水分 適量 無 適量 過量發芽率 95% 0 97% 0(1)如果選A和B作為一組對照實驗,該實驗的變量是 。(2)如果選A和D作為一組對照實驗,該實驗的變量是 。(3)在培養皿中放入一定數量種子而不是1粒種子,其目的是 。(4)在適宜條件下,A和C組均有未萌發的種子,若從種子本身考慮,可能的原因是 。(5)該實驗證明了種子萌發 (選填“需要”或“不需要”)光。【答案】(1)(一定的)水分(2)(充足的)空氣(3)避免實驗的偶然性(4)胚不完整(胚是死的或處于休眠期的種子)(5)不需要【知識點】種子萌發的條件;探究種子萌發的條件【解析】【解答】(1)如果選A和B作為一組對照實驗,該實驗的變量是(一定的)水分,其他的實驗條件保持相同,探究水分對種子萌發有影響嗎?(2)如果選A和D作為一組對照實驗,該實驗的變量是(充足的)空氣,探究空氣對種子萌發有影響嗎?(3)生物探究實驗的樣本數量要適中,數量過少易出現偶然性,所以在培養皿中放入一定數量種子而不是1粒種子,其目的是避免實驗的偶然性,得出的實驗結果更加科學合理。(4)種子的萌發的環境條件為一定的水分、適宜的溫度和充足的空氣;自身條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種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發育所需的營養物質。在適宜條件下,A和C組均有未萌發的種子,若從種子本身考慮,可能的原因是胚不完整/胚是死的/處于休眠期的種子。(5)A和C組形成一組對照實驗,實驗的變量是光照,其它的實驗條件保持相同,結果種子的萌發率差異不大,該實驗證明了種子萌發不需要光。【分析】(1)種子在環境條件和自身條件都具備時才能萌發。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為一定的水分、適宜的溫度和充足的空氣;自身條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種子不在休眠期以及具有足夠的胚發育所需的營養物質。(2)對照實驗是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這個不同的條件,就是唯一變量。一般的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對照組。33.(2024七上·福田期末)圖甲是植物葉片形態及生理活動示意圖,其中a、b表示氣體,箭頭表示物質在植物體內運輸及氣體進出葉片的方向,圖乙是葉片結構示意圖,其中①②表示結構名稱。請回答下列問題:(1)葉片的結構包括表皮、[①] 和葉脈三部分。(2)綠色植物利用光能以[a] 和水為原料,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釋放[b] ,在這一過程中,綠色植物吸收[a],釋放[b]有助于維持生物圈中的 平衡。(3)植物體呼吸作用的實質是分解 ,釋放能量。這一生理活動主要在細胞的 內進行。(4)植物體從根吸收的水分,絕大部分以水蒸氣的狀態通過葉片上的[②] 散失到大氣中,這一過程叫作 作用。在該過程中有機物是通過 (選填“導管”或“篩管”)被運輸到植物體的各個部分。(5)在制作上述兩種細胞的臨時裝片時,為保持細胞的正常形態,不能滴加清水而應該滴加生理鹽水是圖 表示的細胞。【答案】(1)①葉肉(2)二氧化碳;氧氣;碳—氧(3)有機物;線粒體(4)氣孔;蒸騰;篩管(5)丙【知識點】光合作用的實質;呼吸作用的實質;葉片的結構;觀察動物細胞【解析】【解答】(1)葉片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其結構包括表皮、葉肉和葉脈三部分。表皮覆蓋在葉片的上下表面,起到保護作用;葉肉是葉片的主要部分,含有豐富的葉綠體,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場所;葉脈則貫穿在葉肉中,起到支持和輸導的作用。故填: ①葉肉。(2)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利用光能將二氧化碳和水轉換成有機物,并釋放出氧氣。在這個過程中,綠色植物不僅為自己制造了食物,還通過吸收二氧化碳和釋放氧氣,有助于維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因此,第一空應填寫“二氧化碳”,第二空應填寫“氧氣”,第三空應填寫“碳-氧”。故填:二氧化碳;氧氣;碳—氧。(3)呼吸作用是植物體細胞內的有機物在氧的參與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時釋放出能量的過程。這一生理活動主要在細胞的線粒體內進行。因此,第一空應填寫“有機物”,第二空應填寫“線粒體”。故填:有機物;線粒體。(4)植物體從根部吸收的水分,大部分并不直接用于植物的生長和發育,而是通過葉片上的氣孔以水蒸氣的形式散失到大氣中,這個過程被稱為蒸騰作用。同時,有機物則是通過篩管被運輸到植物體的各個部分,以滿足植物的生長和發育需要。故填:氣孔;蒸騰;篩管。(5)在制作植物細胞的臨時裝片時,為了保持細胞的正常形態,通常需要根據細胞的特性選擇合適的液體。對于植物細胞來說,由于其細胞壁具有一定的支撐作用,且細胞質內含有較多的親水性物質,因此可以直接使用清水作為載液。然而,對于動物細胞來說,由于其沒有細胞壁的支持,且細胞質內的滲透壓與清水相差較大,如果直接滴加清水,細胞可能會因為吸水過多而漲破。因此,在制作動物細胞的臨時裝片時,應該滴加生理鹽水來保持細胞的正常形態。故填:丙。【分析】圖甲表示綠色植物的葉片進行光合作用和蒸騰作用的示意圖,a是二氧化碳,b是氧氣。圖乙表示葉片結構示意圖,葉片由表皮、葉肉和葉脈組成,圖中①是葉肉細胞、②是氣孔。圖丙是動物細胞示意圖,①是細胞膜,②是細胞核,③是細胞質。1 / 1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耀華實驗學校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生物試題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意。1.(2024七上·福田期末)下列生物中哪個不是由細胞構成的?( )A.蒲公英 B.草履蟲C.蘑菇 D.導致新冠肺炎的病毒2.(2024七上·福田期末)生物圈中的每一種生物,都會受到周圍其他生物的影響。陶淵明的詩句“草盛豆苗稀”描繪的自然現象,體現了生物與生物之間的( )A.競爭關系 B.捕食關系 C.合作關系 D.共生關系3.(2024七上·福田期末)下列不屬于生態系統的是( )A.一片森林 B.一個湖泊 C.一群蜜蜂 D.一片農田4.(2024七上·福田期末)下列描述的情境中,能反映生物影響環境的是( )A.春暖花開 B.千里之堤,毀于蟻穴C.大雁南飛 D.螳螂捕蟬,黃雀在后5.(2024七上·福田期末)下列選項中能正確表示一條食物鏈的是( )A.陽光→草→兔 B.鷹→鼠→水稻C.草→蝗蟲→青蛙 D.草→食草昆蟲→細菌6.(2024七上·福田期末)如圖表示某生態系統的食物網簡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該食物網中共有五條食物鏈B.鷹的能量最初來源于草C.有毒物質沿著食物鏈和食物網的方向逐漸減少D.若蛇遭大量捕殺,則短時間內青蛙的數量會增多7.(2024七上·福田期末)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是( )A.海洋生態系統 B.生物圈C.草原生態系統 D.森林生態系統8.(2024七上·福田期末)探究“光對鼠婦生活的影響”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光照條件是實驗的變量B.可以用1只鼠婦完成C.只有光影響鼠婦的生活D.在一個盒子進行,不用設置對照實驗9.(2024七上·福田期末)在用顯微鏡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時,看到的細胞數目最少的一組是( )A.目鏡5×物鏡10× B.目鏡16×物鏡10×C.目鏡5×物鏡20× D.目鏡16×物鏡20×10.(2024七上·福田期末)載玻片上的字是“p”。在顯微鏡中觀察到的圖像是( )A.D B.b C.d D.q11.(2024七上·福田期末)小明發現媽媽在家洗菠菜時水沒有變色,用熱水燙幾分鐘后,水就變成綠色,原因是熱水損壞了細胞的某結構,使細胞中色素流到水中造成的。該結構是( )A.細胞壁 B.細胞膜 C.細胞核 D.細胞質12.(2024七上·福田期末)甘蔗是制造蔗糖的原料,在甘蔗細胞中,糖分主要存在于( )A.細胞膜 B.細胞核 C.液泡 D.細胞壁13.(2024七上·福田期末)油條,又稱馃子,是中國傳統的早點之一。制作油條的面粉和油分別主要來自小麥和大豆的( )A.胚乳、子葉 B.子葉、胚乳 C.胚乳、胚乳 D.子葉、子葉14.(2024七上·福田期末)克隆羊“多莉”是將白面綿羊的乳腺細胞核移植到黑面綿羊的去核卵細胞中,形成重組細胞后,經過一系列過程而培育成的。請你判斷“多莉”的面部毛色是( )A.黑色 B.白色 C.黑白相間 D.不能確定15.(2024七上·福田期末)我們在制作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臨時裝片時,蓋上蓋玻片的正確方法是( )A. B.C. D.16.(2024七上·福田期末)某生物體細胞中含有x條染色體,在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數目變化情況是( )A.X→X→X B.X→2X→2X C.X→2X→X D.X→2X→4X17.(2024七上·福田期末)下列是植物細胞分裂過程的一些圖像,按分裂過程排列順序正確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①③②④ D.①②④③18.(2024七上·福田期末)下圖所示生物的共同特點是( )A.能進行光合作用 B.不能獨立生活C.由一個細胞構成 D.都能使人患病19.(2024七上·福田期末)屬于藻類植物、苔蘚植物和蕨類植物共同特征的是( )A.都生活在水中 B.都是孢子植物C.都沒有輸導組織 D.都有根、莖、葉的分化20.(2024七上·福田期末)“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下列對種子知識的認識錯誤的是( )A.胚是種子的主要部分B.只要環境條件適宜種子就能萌發C.大豆種子有兩片子葉,玉米種子有一片子葉D.大豆種子的營養儲存在子葉里,玉米種子的營養儲存在胚乳里21.(2024七上·福田期末)下圖是花生的果實,據此可判斷花生屬于A.藻類植物 B.蕨類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22.(2024七上·福田期末)空氣污染嚴重的地區,最難以生存的植物是( )A.藻類植物 B.裸子植物 C.蕨類植物 D.苔蘚植物23.(2024七上·福田期末)農民播種前,往往要進行松土,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為種子萌發提供充足的( )A.空氣 B.溫度 C.陽光 D.水24.(2024七上·福田期末)下圖是構成動物體的不同結構層次,從微觀到宏觀的排序是(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④③①② D.②①③④25.(2024七上·福田期末)綠化、美化環境,常進行綠植移栽。移栽植物時的下列做法與實驗目的不相符的是( )A.根部帶土坨——保護根毛B.剪去部分枝葉——降低蒸騰作用C.蓋遮陽網——減弱光合作用D.給大樹“打針輸液”——補充水和無機鹽26.(2024七上·福田期末)菜農在種植蔬菜時,通常會施放一些農家肥,主要為植物生長提供( )A.水 B.有機物 C.無機鹽 D.能量27.(2024七上·福田期末)下列對種子萌發的過程描述順序正確的是( )①胚根發育成根 ②種子吸收水分 ③胚芽發育成芽 ④胚軸伸長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④①②③ D.②①④③28.(2024七上·福田期末)植物運輸水的通道以及水分散失的“門戶”依次是( )A.導管、氣孔 B.導管、葉脈C.篩管、氣孔 D.篩管、葉表皮29.(2024七上·福田期末)移栽植物時,植物枝葉被大量剪去,其主要目的是( )A.降低植物的光合作用 B.降低植物的呼吸作用C.減少質量,有利于搬運 D.降低植物的蒸騰作用30.(2024七上·福田期末)日常生活中,不利于維持大氣中“碳—氧”平衡的做法是( )A.騎自行車出行 B.節約用電C.使用一次性紙制品 D.植樹造林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空2分,共計40分31.(2024七上·福田期末)仔細觀察甲、乙兩圖。回答問題。(1)甲圖比乙圖多一種結構是標號[3] ,生物體可以通過該結構進行光合作用。(2)含遺傳信息決定生物的性狀的結構存在于圖中的標號[ ]內。(3)在兩幅圖中能控制物質進出細胞的結構是標號[ ] 。(4)在制作上述兩種細胞的臨時裂片時,為保持細胞正常形態,不能滴加清水而應滴加生理鹽水是圖 表示的細胞。32.(2024七上·福田期末)在下列培養皿內分別放入等量的紙巾,再將相同數量的豌豆種子放在上面,在不同的條件下進行培養,結果如下表。請回答下列問題:組別 A B C D場所 陽光下 陽光下 黑暗中 陽光下溫度 23℃ 23℃ 23℃ 23℃水分 適量 無 適量 過量發芽率 95% 0 97% 0(1)如果選A和B作為一組對照實驗,該實驗的變量是 。(2)如果選A和D作為一組對照實驗,該實驗的變量是 。(3)在培養皿中放入一定數量種子而不是1粒種子,其目的是 。(4)在適宜條件下,A和C組均有未萌發的種子,若從種子本身考慮,可能的原因是 。(5)該實驗證明了種子萌發 (選填“需要”或“不需要”)光。33.(2024七上·福田期末)圖甲是植物葉片形態及生理活動示意圖,其中a、b表示氣體,箭頭表示物質在植物體內運輸及氣體進出葉片的方向,圖乙是葉片結構示意圖,其中①②表示結構名稱。請回答下列問題:(1)葉片的結構包括表皮、[①] 和葉脈三部分。(2)綠色植物利用光能以[a] 和水為原料,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釋放[b] ,在這一過程中,綠色植物吸收[a],釋放[b]有助于維持生物圈中的 平衡。(3)植物體呼吸作用的實質是分解 ,釋放能量。這一生理活動主要在細胞的 內進行。(4)植物體從根吸收的水分,絕大部分以水蒸氣的狀態通過葉片上的[②] 散失到大氣中,這一過程叫作 作用。在該過程中有機物是通過 (選填“導管”或“篩管”)被運輸到植物體的各個部分。(5)在制作上述兩種細胞的臨時裝片時,為保持細胞的正常形態,不能滴加清水而應該滴加生理鹽水是圖 表示的細胞。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知識點】生物的特征【解析】【解答】蒲公英是多細胞植物,草履蟲是單細胞動物,蘑菇是多細胞真菌,這三種生物都有細胞結構,新冠肺炎病毒沒有細胞結構,只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組成。故答案為:D。【分析】(1)病毒是一種體積非常微小,結構極其簡單的生命形式,病毒沒有細胞結構,主要由內部的遺傳物質和蛋白質外殼組成,不能獨立生存。(2)除病毒外,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2.【答案】A【知識點】生物間的關系【解析】【解答】草盛,即草多了,草吸收的水、無機鹽就多;草還擠占豆苗的生存空間,遮擋陽光影響豆苗的光合作用,導致豆苗生長緩慢,因此才有了“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景象。豆苗與草,相互爭奪陽光、水分、無機鹽和生存的空間等,屬于競爭關系。故答案為:A【分析】自然界中的每一種生物,都受到周圍其他生物的影響,生物之間的關系包括:種內關系和種間關系。種內關系又分為種內互助和種內斗爭;種間關系又有共生、寄生、捕食、競爭等幾種方式。1、合作關系:兩種生物共同生活存一起,彼此互為有利的生活關系,兩者彼此分開后仍能獨立生活。如寄居蟹和海葵。2、捕食關系:一種生物以另一種生物作為食物的現象。如七星瓢蟲與蚜蟲 。3、共生關系:兩種生物生活存一起,相互有利,離開后一方或雙方都難以生存的現象。如清潔蝦在魚類的體表,以吞食細菌為生,兼為有類“治病3.【答案】C【知識點】生態系統的概念【解析】【解答】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不僅有生物部分,還要有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陽光、空氣、水等.一群蜜蜂是消費者,不能能構成生態系統.故答案為:C【分析】生態系統是在一定的空間范圍內,生物與環境形成的統一整體.它是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組成的.前者包括生產者(主要是植物)、消費者(主要是動物)、分解者(細菌和真菌等).后者包括陽光、空氣、水等等.4.【答案】B【知識點】生物對環境的影響;生物與環境的關系【解析】【解答】A.春暖花開,體現了環境對生物的影響,A不符合題意。B.千里之堤、潰于蟻穴體現了生物對環境的影響。是螞蟻在大堤內挖穴活動導致大堤的牢固性降低,洪水來臨時容易潰堤。表明生物螞蟻對環境大堤的影響,B符合題意。C.大雁南飛,體現了環境對生物的影響,C不符合題意。D.螳螂捕蟬揭示的是動物之間的捕食關系,即吃與被吃的關系,在成語“螳螂捕蟬”中,形成的食物鏈應為:樹→蟬→螳螂,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分析】生物與環境的關系:環境影響生物,生物適應環境,生物影響環境。(1)環境影響生物是指生物的生活受生存空間或生活環境的制約。(2)生物適應環境是指生物為了生存下去,在生活習性或者形態結構上力求與環境保持一致。(3)生物影響和改變環境是指由于生物的存在或者某些活動,使得環境有了改觀或變化。5.【答案】C【知識點】食物鏈和食物網【解析】【解答】A.陽光屬于非生物部分,食物鏈中只包含生產者和消費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A錯誤。B.食物鏈起點必須是生產者,B錯誤。C.該食物鏈正確表示了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吃與被吃的關系,C正確。D.細菌屬于分解者,食物鏈中只包含生產者和消費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D錯誤。故答案為:C。【分析】食物鏈書寫的原則是:食物鏈中只包含生產者和消費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鏈以生產者開始,以最高營養級結束;食物鏈中的箭頭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6.【答案】D【知識點】生態系統的穩定性;食物鏈和食物網;生物富集;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解析】【解答】A.該食物網中,食物鏈有:草→兔→鷹,草→鼠→鷹,草→鼠→蛇→鷹,草→食草昆蟲→青蛙→蛇→鷹,一共4條 ,A說法錯誤。B.生態系統中,能量的最終來源為太陽能,所以,鷹能量的最終來源是太陽光能,B說法錯誤。C.在生態系統中,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都是沿著食物鏈進行的,有害物質通過食物鏈在生物體內不斷積累,營養級越高,體內的有毒物質含量越高,為生物富集現象,C說法錯誤。D.由食物鏈草→鼠→蛇→鷹,草→食草昆蟲→青蛙→蛇→鷹,可以看出,若蛇遭大量捕殺,則短時間內青蛙因天敵減少,數量會增多,D說法正確。故答案為:D。【分析】此題考查食物鏈和食物網、生物富集等內容,為基礎題,難度不大,解答此題需要熟記以下幾點:1.食物鏈反映的是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吃與被吃的關系,所以食物鏈中不應該出現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鏈的正確寫法是:生產者→初級消費者→次級消費者,注意起始點是生產者。2.在生態系統中,有害物質可以通過食物鏈在生物體內不斷積累,其濃度隨著營養級別的升高而逐步增加,這種現象叫生物富集,在食物鏈上,營養級越高,生物體內的有毒物質含量越高。3.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機物,并儲存能量,同時釋放出氧氣,即把太陽能轉化成化學能暫時儲存在有機物中,因此,流經生態系統的能量最終來源于太陽能。7.【答案】B【知識點】生物圈的概述【解析】【解答】解: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與其生存的環境構成的一個生態系統,它包括大氣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巖石圈的表面三個部分.包括所有的生態系統:森林生態系統、海洋生態系統、農田生態系統、草原生態系統、淡水生態系統、濕地生態系統、城市生態系統等,是最大的生態系統.故選:B.【分析】生物圈的范圍:以海平面為標準來劃分,生物圈向上可到達約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的深處,厚度為20千米左右的圈層,包括 大氣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巖石圈的表面;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與其生存的環境形成的一個統一整體,生物圈中即有生物部分又有非生物部分,是最大的生態 系統.8.【答案】A【知識點】“光影響鼠婦分布”的科學探究過程【解析】【解答】A、對照實驗所要探究的條件就是實驗的唯一變量,因此,“探究光對鼠婦生活的影響”實驗變量是光照,A符合題意;B、一只鼠婦數量太少,存在偶然性,如采集的鼠婦生病、或受其它非生物因素的影響、處于特殊生長時期等都會導致實驗結論出錯。因此用一只鼠婦不能得出正確結論,B不符合題意;C、除光照外,其他條件如溫度、土壤濕度等都會影響鼠婦的生活,C不符合題意;D、在探究“光對鼠婦生活影響”的實驗中,將實驗盒一邊遮光,另一邊不遮光,這樣就形成了以光照為唯一變量的對照組,目的是為了探究光照對鼠婦生活的影響,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分析】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和交流。探究過程一般先發現有價值的問題,然后做出正確的假設。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對問題的答案作出假設。設計探究的方案,包括選擇材料、設計方法步驟等。按照探究方案進行探究,得到結果,再分析所得的結果與假設是否相符,從而得出結論。并不是所有的問題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確的結論。有時,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夠完善,也可能得出錯誤的結論。因此,在得出結論后,還需要對整個探究過程進行反思。9.【答案】D【知識點】顯微鏡的結構與使用【解析】【解答】顯微鏡的放大倍數是由目鏡和物鏡的放大倍數共同決定的,總放大倍數等于目鏡放大倍數與物鏡放大倍數的乘積。而放大倍數越大,觀察到的細胞就越大,但視野范圍會相應縮小,因此觀察到的細胞數目就會越少。A、目鏡放大倍數為5×,物鏡放大倍數為10×,因此總放大倍數為50×。在這個放大倍數下,觀察到的細胞數目會相對較多。B、目鏡放大倍數為16×,物鏡放大倍數為10×,總放大倍數為160×。與A選項相比,放大倍數增加,但還沒有達到最大的選項。C、目鏡放大倍數為5×,物鏡放大倍數為20×,總放大倍數為100×。雖然比A選項的放大倍數大,但還沒有B選項和D選項的放大倍數大。D、目鏡放大倍數為16×,物鏡放大倍數為20×,總放大倍數為320×。這是四個選項中放大倍數最大的,因此觀察到的細胞數目會是最少的。故選D。【分析】 本題主要考查顯微鏡的放大倍數與觀察視野中細胞數目的關系。 顯微鏡放大倍數等于物鏡放大倍數與目鏡放大倍數的乘積。10.【答案】C【知識點】顯微鏡的結構與使用【解析】【解答】顯微鏡的成像原理是光學成像,它遵循的是光學中的“上下顛倒、左右相反”的原則。這意味著,當我們在顯微鏡下觀察物體時,所看到的圖像與物體本身在左右和上下方向上都是相反的。現在,我們來看題目中的具體情況。載玻片上的字是“p”,我們需要找出在顯微鏡下這個字會變成什么樣子。首先,我們考慮“p”字的左右結構。在顯微鏡下,左右會相反,所以“p”的左右結構會發生變化。原本向左開口的“p”,在顯微鏡下會看起來像是向右開口。其次,我們考慮“p”字的上下結構。雖然題目沒有直接問到這個,但根據顯微鏡的成像原理,上下也會顛倒。不過在這個特定的問題中,由于“p”字在上下方向上是對稱的,所以上下顛倒并不會改變其形狀,只是位置上的變化。但在這個選擇題中,我們主要關注的是左右方向的變化。綜合以上分析,我們可以得出:在顯微鏡下觀察到的“p”字,其左右結構會發生變化,看起來像是“d”。故C正確,ABD錯誤。故選C。【分析】顯微鏡成倒立的像,我們在顯微鏡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顛倒的物像。做此類題有個小訣竅,就是把這個在顯微鏡下看到的字母寫到一張小紙上,然后把這張紙旋轉180度再看就是左右上下顛倒的圖像了。11.【答案】B【知識點】細胞膜的功能【解析】【解答】A.細胞壁具有保護和支持細胞的作用,植物細胞有細胞壁,動物細胞沒有細胞壁,A不符合題意。B.細胞膜保護細胞內部結構,控制細胞內外物質的進出。對物質有選擇性,讓有用的物質進入細胞,把其他物質擋在細胞外面,同時,還能把細胞內產生的廢物排到細胞外;把菠菜放在冷水中,由于細胞膜具有選擇透過性,對細胞有用的物質可以進入,而對細胞有害的物質則不能進入,因此,冷水卻不會變成菜湯,把菠菜放入開水中煮幾分鐘,破壞了細胞中的細胞膜,造成菠菜細胞內物質的外流,B符合題意。C.細胞核內含有遺傳物質,在生物遺傳中具有重要作用,C不符合題意。D.細胞質里有液泡,液泡內的細胞液中溶解著多種物質,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分析】植物細胞具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線粒體、液泡,植物體綠色部分的細胞還有葉綠體。12.【答案】C【知識點】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解析】【解答】A.細胞膜是緊貼細胞壁的一層薄膜,能控制物質的進出,A不符合題意。B.細胞核中有遺傳物質,是細胞的控制中心,對于生物的遺傳具有重要的意義,B不符合題意。C.液泡里含有細胞液,含有各種有味道的物質,以及營養物質等,如甘蔗、甜菜的糖分,就是位于液泡中,C符合題意。D.細胞壁具有保護支持作用,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分析】植物細胞具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線粒體、液泡,植物體綠色部分的細胞還有葉綠體。13.【答案】A【知識點】種子的結構【解析】【解答】制作油條的面粉主要成分是淀粉,是小麥種子加工來的,小麥為單子葉植物,單子葉植物種子的營養物質主要儲存在胚乳中,花生油是來自于花生種子,花生等雙子葉植物的種子的營養物質一般儲存在子葉中,所以,制作油條的面粉和油分別主要來自小麥和大豆的胚乳和子葉,A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分析】此題考查種子的結構,為基礎題,比較簡單,熟記即可,雙子葉植物的種子包括種皮和胚,種子的胚包括胚芽、胚軸、胚根和子葉,營養物質的儲存在子葉中,單子葉植物的種子包括種皮、胚和胚乳,胚包括胚芽、胚軸、胚根和子葉,營養物質貯存在胚乳中。14.【答案】B【知識點】細胞核的功能;克隆技術及其應用【解析】【解答】克隆技術屬于現代生物技術,在克隆羊“多莉”的培育過程中,黑面綿羊是提供了細胞膜和細胞質,白面綿羊提供了細胞核,遺傳信息主要位于細胞核內,培育出的克隆羊“多莉”的長相與白面綿羊十分相像,原因就是因為克隆羊“多莉”的細胞核是來自于供核白面綿羊,因此“多莉”的面部毛色是白色,B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分析】克隆技術即無性繁殖技術,因為它不需要雌雄交配,不需要精子和卵子的結合,只需從動物身上提取一個單細胞,用人工的方法將其培養成胚胎,再將胚胎植入雌性動物體內,就可孕育出新的個體。15.【答案】B【知識點】觀察植物細胞【解析】【解答】蓋蓋玻片時,用鑷子夾起蓋玻片的一邊,使它的另一邊先接觸載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緩緩放下,這樣可以避免蓋玻片下面出現氣泡而影響觀察,B圖示,操作正確。故答案為:B。【分析】制作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臨時裝片:擦→滴→撕→展→蓋→染,具體步驟為:(1)擦:用潔凈的紗布把載玻片和蓋玻片擦干凈。(2)滴:用滴管在載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目的是維持細胞正常形態。(3)撕:用鑷子從鱗片葉內表面撕取一塊薄膜。(4)展:把撕下的內表皮浸入載玻片上的水滴中,用鑷子將其展平,目的是防止細胞重疊,影響觀察細胞的各部分結構。(5)蓋:用鑷子夾起蓋玻片,使它的一側先接觸載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緩緩地放下,蓋在要觀察的洋蔥內表皮上,蓋蓋玻片時要避免蓋玻片下面出現氣泡。(6)染:把一滴碘液滴在蓋玻片的一側,用吸水紙從蓋玻片另一側吸引,使碘液浸潤標本的全部。16.【答案】C【知識點】細胞分裂【解析】【解答】細胞核分裂時,染色體的變化最明顯。染色體復制,DNA也隨之復制為兩份,平均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中,使得后代細胞染色體數目恒定,從而保證了后代遺傳特性的穩定。故染色體的變化應該是:X→2X→X。故答案為:C。【分析】在細胞分裂的過程中首先發生變化的是細胞核,細胞核中的染色體首先要完成復制加倍。隨著分裂的進行,染色體分成完全相同的兩份,分別進入兩個新細胞中。這樣,兩個新細胞的染色體形態和數目相同,新細胞和原細胞的染色體形態和數目也相同。17.【答案】B【知識點】細胞分裂【解析】【解答】細胞分裂時,細胞核內的遺傳物質先經過復制加倍即①,然后細胞核由一個均等分成兩個即③,隨后細胞質分成兩份,每份各含有一個細胞核即④,最后在原來的細胞中央形成新的細胞膜和細胞壁即②,這樣,一個細胞就分裂成兩個細胞了。因此細胞分裂過程的正確順序:①→③→④→②。故答案為:B。【分析】植物細胞分裂時,細胞核先由一個分成兩個,隨后細胞質分成兩份,每份各含有一個細胞核,最后在原來的細胞中央形成新的細胞膜和細胞壁,這樣一個細胞就分裂成兩個細胞。18.【答案】C【知識點】單細胞生物【解析】【解答】A.酵母菌、草履蟲沒有葉綠體,不能進行光合作用,A錯誤。B.衣藻生活在淡水中,屬于淡水藻類。衣藻是單細胞植物,細胞內有一杯狀葉綠體,能進行光合作用營養方式自養。衣藻有鞭毛,能在水中游動,能獨立生活,B錯誤。C.細菌、酵母菌、草履蟲、變形蟲、衣藻都是由一個細胞構成,屬于單細胞生物,C正確。D.草履蟲喜歡生活在有機物含量較多的稻田、水溝或水不大流動的池塘中,以細菌和單細胞藻類為食。對污水有一定的凈化作用,不能使人患病,D錯誤。故答案為:C。【分析】除病毒外,生物可根據構成的細胞數目分為單細胞生物和多細胞生物。身體只是由一個細胞構成的生物,叫做單細胞生物。常見的有草履蟲、眼蟲、衣藻、變形蟲、酵母菌等。19.【答案】B【知識點】藻類;苔蘚植物;蕨類植物【解析】【解答】A、一般藻類植物和苔蘚植物一般矮小,蕨類植物有的高大,藻類植物大都生活在水中,苔蘚植物大多生活在陰濕的地方,蕨類植物適于生活在陰濕環境中,A錯誤;B、藻類植物、苔蘚植物和蕨類植物都不結種子,用孢子繁殖后代,統稱為孢子植物,B正確;C、藻類植物的種類很多,多數生活在水中,少數生活在陰濕處,無根,有莖、葉的分化,無輸導組織.苔蘚植物生活在陰濕處,莖葉內無輸導組織.蕨類植物有了根、莖、葉的分化,體內有輸導組織,一般長的比較高大,C錯誤;D、藻類植物無根、莖、葉的分化,苔蘚植物無根,有莖、葉的分化,蕨類植物有了根、莖、葉的分化,D錯誤.故選:B.【分析】藻類植物、苔蘚植物和蕨類植物都不結種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屬于孢子植物.關鍵點:藻類植物、苔蘚植物和蕨類植物都屬于孢子植物.20.【答案】B【知識點】種子的結構;探究種子萌發的條件【解析】【解答】A.大豆種子包括胚和種皮兩部分,玉米種子包括胚、種皮和胚乳三部分,種子的胚是新植物的幼體,是種子的主要部分,A正確。B.種子萌發必須同時滿足外界條件和自身條件,B錯誤。C.大豆屬于雙子葉植物,子葉有兩片;玉米屬于單子葉植物,子葉有一片,C正確。D.大豆屬于雙子葉植物,子葉有兩片,營養儲存在子葉里;玉米屬于單子葉植物,子葉有一片,營養儲存在胚乳里,D正確。故答案為:B。【分析】種子在環境條件和自身條件都具備時才能萌發。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為一定的水分、適宜的溫度和充足的空氣;自身條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種子不在休眠期以及具有足夠的胚發育所需的營養物質。21.【答案】D【知識點】被子植物【解析】【解答】由圖中可以看出,花生屬于果實,花生種子外面有果皮,花生由果皮和種子兩部分組成,因此屬于被子植物,又叫綠色開花植物,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分析】此題考查被子植物的基本特征,為基礎題,比較簡單,熟記即可。(1)植物根據生殖細胞的不同可分為孢子植物和種子植物.孢子植物用孢子來繁殖后代,包括藻類植物、苔蘚植物和蕨類植物,種子植物用種子來繁殖后代,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種子植物又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2)①藻類植物結構簡單,大都為單細胞的,即使是多細胞的,也沒有根、莖、葉的分化;②苔蘚植物有莖和葉的分化,但沒有真正的根,只有假根,起固著作用;③蕨類植物有了根、莖、葉的分化,體內有輸導組織,一般長的高大,靠種子繁殖后代;④裸子植物只有根、莖、葉、種子四種器官,無花,種子裸露,不能形成果實;⑤被子植物,具有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六大器官。22.【答案】D【知識點】苔蘚植物【解析】【解答】苔蘚植物,無根,有莖、葉的分化,但體內無輸導組織,葉只有一層細胞構成,二氧化硫等有毒氣體容易從背腹兩面侵入而威脅苔蘚植物的生活,因此我們常把苔蘚植物作為檢測空氣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空氣污染嚴重的地區,最難以生存的植物是苔蘚植物。故答案為:D。【分析】植物根據生殖細胞的不同可分為孢子植物和種子植物。孢子植物用孢子來繁殖后代,包括藻類植物、苔蘚植物和蕨類植物。種子植物用種子來繁殖后代,種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的種子裸露著,其外沒有果皮包被;被子植物的種子外面有果皮包被,能形成果實。23.【答案】A【知識點】種子萌發的條件【解析】【解答】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為一定的水分、適宜的溫度和充足的空氣,給樹木根部松土,提高了根部的氧氣含量,促進根部細胞的呼吸作用,保障了種子萌發時有充足的空氣。故答案為:A。【分析】種子在環境條件和自身條件都具備時才能萌發。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為一定的水分、適宜的溫度和充足的空氣;自身條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種子不在休眠期以及具有足夠的胚發育所需的營養物質。24.【答案】C【知識點】高等動物體的結構層次【解析】【解答】細胞是動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動物體的主要組織有上皮組織、肌肉組織、結締組織、神經組織等。組織進一步形成器官,由幾種不同的組織按照一定的次序結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器官,再由能夠共同完成一種或幾種生理功能的多個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組合在一起形成系統。最后由系統構成完整的動物體。因此動物體的結構層次由微觀到宏觀依次是:④細胞→③組織→①器官→②系統→動物體,C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分析】人體的結構層次由微觀到宏觀依次是:④細胞→③組織→①器官→②系統→人體。25.【答案】C【知識點】無機鹽的種類及其對植物的作用;蒸騰作用原理的應用【解析】【解答】A.根是植物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的主要器官,移栽植物時,總是保留根部的土坨,目的是為了保護幼根和根毛,提高植物的吸水能力,A不符合題意。B.植物進行蒸騰作用的主要部位是葉片。剛剛移栽的植物,幼根和根毛會受到一定程度的損傷,根的吸水能力很弱,剪掉部分枝葉,可以降低植物的蒸騰作用,減少水分的散失,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B不符合題意。C.在一定的范圍內,光照強度越強,植物的蒸騰作用越強,所以,用遮陽網給綠色植物遮陰避免陽光直射,可以降低植物的蒸騰作用,減少水分的散失,提高成活率,而不是減弱光合作用,C符合題意。D. 植物的生長需要水分和無機鹽,水分和無機鹽是靠導管運輸的,所以,給植物打針輸液就是在枝干上用針由上向下刺45度的斜孔至木質部,提供植物生長需要的水和無機鹽,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分析】此題考查蒸騰作用原理的應用,難度一般,解答此題的關鍵是熟記蒸騰作用的概念及應用。(1)水分以氣體狀態通過葉片表皮上的氣孔從植物體內散失到植物體外的過程叫做蒸騰作用。(2)葉是植物體進行蒸騰作用的主要器官,蒸騰作用的強弱受光照強度、環境溫度、空氣濕度、空氣流動情況等因素的影響。(3)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綠色植物利用光能,在葉綠體內,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貯存能量的有機物,并釋放出氧氣的過程,光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條件。26.【答案】C【知識點】無機鹽的種類及其對植物的作用【解析】【解答】植物的生長需要多種無機鹽。植物需要量最大的無機鹽是含氮、含磷、含鉀的無機鹽;肥料給農作物的生長提供無機鹽。植物的生長需要多種無機鹽。植物需要量最大的無機鹽是含氮、含磷、含鉀的無機鹽。農家肥等肥料中含有大量的有機物,其中的微生物可以分解有機物產生水和無機鹽,施肥的目的就是給植物提供生長必需的無機鹽。故答案為:C。【分析】要使植物生長好,就要適時、適量地給土壤施肥,以增加土壤中的無機鹽的含量,肥料包括農家肥料和化學肥料。27.【答案】D【知識點】種子萌發的過程【解析】【解答】種子萌發時,會吸收水分,子葉內的營養物質逐步分解,轉化為可以被細胞吸收利用的物質,輸送到胚的胚軸、胚根和胚芽。胚根生長最快,首先突破種皮向地生長,并發育成根;隨后胚軸伸長,發育成連接根和莖的部位;胚芽突破種子背地生長,發育成莖和葉。故正確順序是:②①④③。故答案為:D。【分析】種子的萌發過程示意圖:28.【答案】A【知識點】導管及其對水和無機鹽的運輸;氣孔【解析】【解答】植物體內的輸導組織包括導管和篩管兩種管道,導管能運輸水分和無機鹽等無機物,篩管能運輸有機物,葉片上的氣孔是由一對保衛細胞圍成的,保衛細胞吸水時,氣孔張開,保衛細胞失水時,氣孔閉合.當氣孔張開時,葉片內的水分吸收熱量變成水蒸氣,經氣孔擴散到外界空氣中.因此,氣孔是植物體蒸騰失水的“門戶”,可見,植物運輸水的通道以及水分散失的“門戶”依次是導管、氣孔,A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分析】此題考查導管的作用、氣孔的相關知識,比較簡單,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水在植物體內的運輸路線:植物吸收水的主要器官是根,根吸水的主要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區,成熟區生有大量的根毛,可以吸收水分,土壤中的水分→根毛細胞→表皮內的層層細胞→根內的導管→莖內的導管→葉脈的導管→葉片的導管→葉肉細胞→氣孔→大氣。29.【答案】D【知識點】蒸騰作用及其意義【解析】【解答】蒸騰作用是指植物體內的水分以氣體狀態散發到大氣中的過程,葉片上的氣孔植物蒸騰失水的門戶,即葉片是蒸騰作用的主要部位,在移栽植物時,植物的根系會有一定的破壞,吸水的能力會降低,所以,在移栽植物時,往往要剪掉大量的枝葉,以降低蒸騰作用,減少水分的散失,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可見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分析】此題考查植物的蒸騰作用原理的應用,為基礎題,比較簡單,熟記即可,解答此題的關鍵是熟記:蒸騰作用的主要器官是葉片,葉柄和幼嫩的莖也能少量的進行,在移栽植物時,對移栽植物進行遮蔭、去掉部分枝葉,選擇陰天或傍晚時移栽,都是為了降低蒸騰作用,減少水分的散失,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30.【答案】C【知識點】綠色植物維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解析】【解答】A、騎自行車出行是一種低碳環保的出行方式。與汽車等交通工具相比,自行車不消耗燃油,因此不會產生尾氣排放,從而減少了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排放。這有利于維持大氣中的“碳-氧”平衡,A不符合題意;B、節約用電也是一種環保行為。電力生產往往伴隨著能源消耗和溫室氣體排放,尤其是火力發電。通過節約用電,我們可以減少電力需求,進而減少電力生產過程中的碳排放。這同樣有利于維持大氣中的“碳-氧”平衡,B不符合題意;C、使用一次性紙制品則是一種不利于環保的行為。紙制品的生產需要大量的木材作為原料,而木材的砍伐會破壞森林生態系統,導致森林碳匯的減少。同時,紙制品的生產和廢棄處理過程中也會產生碳排放。因此,使用一次性紙制品不利于維持大氣中的“碳-氧”平衡,C符合題意;D、植樹造林是一種積極的環保行動。樹木通過光合作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并釋放氧氣,從而增加大氣中的氧含量并減少二氧化碳濃度。這有助于維持大氣中的“碳-氧”平衡,D不符合題意。故選C。【分析】本題主要考察日常生活中哪些行為有利于或不利于維持大氣中的“碳-氧”平衡。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消耗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產生的氧又以氣體的形式進入大氣,這樣就使生物圈中的氧氣和二氧化碳的濃度處于相對的平衡狀態,稱碳-氧平衡。31.【答案】(1)葉綠體(2)4(3)2(4)乙【知識點】動、植物細胞結構的比較;細胞膜的功能;細胞核的功能;觀察動物細胞【解析】【解答】(1)甲圖展示的是植物細胞的結構,與乙圖的動物細胞相比,它多了一個重要的結構,即標號[3]所示的部分。這個結構是葉綠體,它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場所。在葉綠體內,植物能夠利用光能將二氧化碳和水轉換成有機物和氧氣,這是植物生存和生長的基礎。故填:葉綠體。(2)遺傳信息是決定生物性狀的關鍵因素,這些信息儲存在細胞的特定結構中。在甲圖和乙圖中,這個結構都是標號[1]所示的細胞核。細胞核內含有遺傳物質DNA,DNA上的基因決定了生物的性狀和特征。故填:4。(3) 細胞膜是細胞的一個重要結構,它位于細胞的外層,具有控制物質進出的功能。在兩幅圖中,無論是甲圖的植物細胞還是乙圖的動物細胞,控制物質進出的結構都是標號[2]所示的細胞膜。細胞膜能夠選擇性地允許某些物質通過,從而維持細胞內部環境的相對穩定。故填:2。(4) 在制作細胞臨時裝片時,為了保持細胞的正常形態,需要選擇合適的液體來作為載液。對于植物細胞來說,由于其細胞壁具有一定的支撐作用,因此可以直接使用清水作為載液。但是,對于動物細胞來說,由于其沒有細胞壁的支持,如果直接滴加清水,細胞可能會因為吸水過多而漲破。因此,在制作動物細胞(如圖乙所示)的臨時裝片時,應該滴加生理鹽水來作為載液,以維持細胞的正常形態。故填:乙。【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了動植物細胞的結構和功能的相關內容。植物細胞與動物細胞的相同點:都有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線粒體;植物細胞與動物細胞的不同點:植物細胞具有細胞壁、葉綠體和液泡,動物細胞不具有細胞壁、液泡、葉綠體。分析圖示,圖甲是植物細胞,圖乙是動物細胞,1是細胞壁、2是細胞膜、3是葉綠體、4是細胞核、5是液泡、6是細胞質、7是線粒體。32.【答案】(1)(一定的)水分(2)(充足的)空氣(3)避免實驗的偶然性(4)胚不完整(胚是死的或處于休眠期的種子)(5)不需要【知識點】種子萌發的條件;探究種子萌發的條件【解析】【解答】(1)如果選A和B作為一組對照實驗,該實驗的變量是(一定的)水分,其他的實驗條件保持相同,探究水分對種子萌發有影響嗎?(2)如果選A和D作為一組對照實驗,該實驗的變量是(充足的)空氣,探究空氣對種子萌發有影響嗎?(3)生物探究實驗的樣本數量要適中,數量過少易出現偶然性,所以在培養皿中放入一定數量種子而不是1粒種子,其目的是避免實驗的偶然性,得出的實驗結果更加科學合理。(4)種子的萌發的環境條件為一定的水分、適宜的溫度和充足的空氣;自身條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種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發育所需的營養物質。在適宜條件下,A和C組均有未萌發的種子,若從種子本身考慮,可能的原因是胚不完整/胚是死的/處于休眠期的種子。(5)A和C組形成一組對照實驗,實驗的變量是光照,其它的實驗條件保持相同,結果種子的萌發率差異不大,該實驗證明了種子萌發不需要光。【分析】(1)種子在環境條件和自身條件都具備時才能萌發。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為一定的水分、適宜的溫度和充足的空氣;自身條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種子不在休眠期以及具有足夠的胚發育所需的營養物質。(2)對照實驗是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這個不同的條件,就是唯一變量。一般的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對照組。33.【答案】(1)①葉肉(2)二氧化碳;氧氣;碳—氧(3)有機物;線粒體(4)氣孔;蒸騰;篩管(5)丙【知識點】光合作用的實質;呼吸作用的實質;葉片的結構;觀察動物細胞【解析】【解答】(1)葉片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其結構包括表皮、葉肉和葉脈三部分。表皮覆蓋在葉片的上下表面,起到保護作用;葉肉是葉片的主要部分,含有豐富的葉綠體,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場所;葉脈則貫穿在葉肉中,起到支持和輸導的作用。故填: ①葉肉。(2)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利用光能將二氧化碳和水轉換成有機物,并釋放出氧氣。在這個過程中,綠色植物不僅為自己制造了食物,還通過吸收二氧化碳和釋放氧氣,有助于維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因此,第一空應填寫“二氧化碳”,第二空應填寫“氧氣”,第三空應填寫“碳-氧”。故填:二氧化碳;氧氣;碳—氧。(3)呼吸作用是植物體細胞內的有機物在氧的參與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時釋放出能量的過程。這一生理活動主要在細胞的線粒體內進行。因此,第一空應填寫“有機物”,第二空應填寫“線粒體”。故填:有機物;線粒體。(4)植物體從根部吸收的水分,大部分并不直接用于植物的生長和發育,而是通過葉片上的氣孔以水蒸氣的形式散失到大氣中,這個過程被稱為蒸騰作用。同時,有機物則是通過篩管被運輸到植物體的各個部分,以滿足植物的生長和發育需要。故填:氣孔;蒸騰;篩管。(5)在制作植物細胞的臨時裝片時,為了保持細胞的正常形態,通常需要根據細胞的特性選擇合適的液體。對于植物細胞來說,由于其細胞壁具有一定的支撐作用,且細胞質內含有較多的親水性物質,因此可以直接使用清水作為載液。然而,對于動物細胞來說,由于其沒有細胞壁的支持,且細胞質內的滲透壓與清水相差較大,如果直接滴加清水,細胞可能會因為吸水過多而漲破。因此,在制作動物細胞的臨時裝片時,應該滴加生理鹽水來保持細胞的正常形態。故填:丙。【分析】圖甲表示綠色植物的葉片進行光合作用和蒸騰作用的示意圖,a是二氧化碳,b是氧氣。圖乙表示葉片結構示意圖,葉片由表皮、葉肉和葉脈組成,圖中①是葉肉細胞、②是氣孔。圖丙是動物細胞示意圖,①是細胞膜,②是細胞核,③是細胞質。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耀華實驗學校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生物試題(學生版).docx 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耀華實驗學校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生物試題(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