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 寡人之于國也【教學目標】1、了解文中的詞類活用,歸納“數、發、直、兵、勝”等多義詞的義項,掌握“直……耳”“是……也”“是何異于……”幾個句式。2、體味欣賞本文運用比喻說理,善于運用排比、對偶、增強文章氣勢的藝術特色。3、了解《孟子》的有關知識,理解孟子主張仁政、重視民心向背、利民保民的政治思想。【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體味欣賞本文運用比喻說理,善于運用排比、對偶、增強文章氣勢的藝術特色。教學難點:了解《孟子》的有關知識,理解孟子主張仁政、重視民心向背、利民保民的政治思想。【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本課寫作背景的資料。【課時安排】3課時第一課時【課時目標】1.了解文中的詞類活用,歸納“數、發、直、兵、勝”等多義詞的義項,掌握“直……耳”“是……也”“是何異于……”幾個句式。2. 疏通文意, 了解文章內容。【教學過程】一、創設情境,故事導入孟子名軻,鄒人(今山東鄒縣),三歲時父親逝世,孟子便與母親相依為命。孟母非常疼自己的兒子,曾經為了替孟子找一個舒適的學習環境而三次搬家。孟子自小便受嚴格的管教,據說他自從搬家以后,便十分認真讀書,稍大一點,孟子變得十分貪玩。孟母便剪斷織機上的麻布,她要孟子勤奮讀書,要不然將會像那塊麻布般,變成一團廢物。孟子牢記母親教誨,立志成材。教師板書課題:《寡人之于國也》二、自主學習,知識備查(一)孟子簡介名軻,字子輿,戰國時期鄒國(今山東鄒城)人,先秦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有“亞圣”之稱,與孔子合稱為“孔孟”。哲學上,主張"性善論",與荀子的"性惡論"相對;政治上,宣揚"仁政",最早提出"民貴君輕"思想。代表作有《魚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孟子》《論語》《大學》《中庸》并稱“四書”(二)作品簡介“《孟子》是記載戰國時期思想家孟子言行的書,由孟子及其弟子編成。《孟子》共七篇,內容涉及政治活動、政治學說以及倫理、教育思想,是儒家的經典著作。四書:《論語》、《孟子》、《大學》、《中庸》五經:《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簡稱“詩、書、禮、易、春秋”)(三)寫作背景戰國時期,列國爭雄,頻繁的戰爭導致人口大批遷徙傷亡。而當時既無國籍制度,也無移民限制,百姓可以隨意地去尋找自己心目中的樂土。哪一個國家比較安定、富強、和樂就遷到那個國家為臣民。而一個國家人民的多少也是一個國家穩定繁榮昌盛的標志之一。因此,各個諸侯為稱雄,都希望自己的國家人口增多。梁惠王也不例外。梁惠王三十五年,"卑禮厚幣以招賢者",于是賢者數人其中就有孟子不遠千里來到魏都大梁。正是在接觸、交談的過程中,孟子與梁惠王彼此有了進一步了解,于是有了《寡人之于國也》這篇傳誦千古的政事問答。三、預習檢查,夯實基礎(一)讀一讀生字詞(二)詞義解釋閱讀課本下面注釋,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四、新課學習,整體感知(一)名家范讀播放名家范讀的視頻,掌握斷句和朗讀節奏。朗讀指導自由朗讀1、教師:結合注釋,疏通文章大意。(小組合作完成)學生1:梁惠王說:"我對于國家,總算盡了心了。河內遇到饑荒,就把那里的老百姓遷移到河東去,把河東的糧食轉移到河內;河東遇到饑荒也是這樣做。了解一下鄰國的政治,比不上我這樣用心的。鄰國的百姓不更少,我的百姓不更多,這是為什么呢 "學生2: 孟子回答說:"大王喜歡打仗,請讓我用戰爭做比喻吧。咚咚地擊鼓進軍,兩軍開始交戰,戰敗的扔掉盔甲拖著武器逃跑。有的人逃了一百步然后停下來,有的人逃了五十步然后停下來。憑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恥笑別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樣呢 "學生3:不耽誤農業生產的季節,糧食就會吃不完。密網不下到池塘里,魚鱉之類的水產就會吃不完。按一定的季節入山伐木,木材就會用不完。糧食和水產吃不完,木材用不完,這就使百姓對生養死葬沒有什么不滿了。百姓對生養死葬沒有什么不滿,這是王道的開端。”學生4:五畝大的住宅場地,種上桑樹,五十歲的人就可以穿絲織品了。畜養雞、豬、狗,不要耽誤它的繁殖時機,七十歲的人就可以吃肉食了。百畝大的田地,不要耽誤它的生產季節,幾口之家就可以不受饑餓了。認真地興辦學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愛兄長的道理反復講給百姓聽,須發花白的老人就不會背負或頭頂重物在路上行走了。七十歲的人能夠穿上絲織品、吃上肉食,百姓沒有挨餓受凍的,如此卻還不能統一天下而稱王,這是不曾有過的事。學生5: 豬狗吃人所吃的食物,不知道制止;道路上有餓死的人,不知道開倉賑濟。百姓死了,就說:‘這不是我的過錯,是因為年歲不好。’這種說法與拿刀把人殺死后,說‘殺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大王不要歸罪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都會來歸順了。”2、劃分文章結構課文可以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寫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疑問。第二部分(2-4段):孟子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第三部分(5-7段):孟子闡述“仁政”具體內容,即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第二課時【課時目標】1、體味欣賞本文運用比喻說理,善于運用排比、對偶、增強文章氣勢的藝術特色。2、了解《孟子》的有關知識,理解孟子主張仁政、重視民心向背、利民保民的政治思想。【教學過程】一、復習導入我們應該上節課,我們了解課文內容,掌握文中的文言知識。這節課,讓我們一起來理解孟子主張仁政、重視民心向背、利民保民的政治思想。二、再讀課文,梳理思路(一)第一部分1、梁惠王說:“寡人之于國也,盡心焉耳矣。”梁惠王覺得自己對國家政務已盡心盡力了,他的具體做法有哪些?明確:河內兇……河東兇亦然)2、通過與鄰國相比,梁惠王感覺如何?明確: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梁惠王面臨怎樣的困惑?教師總結:明確:于國盡心,但民不加多。梁惠王——于國盡心——民不加多鄰國之君——不用心——民不加少(二)第二部分1、孟子對梁惠王的疑問是如何思考的?明確:他充分利用梁惠王想爭奪人力的心理來宣傳“仁政”思想。孟子怎樣說明梁惠王移民移栗的措施與“鄰國之政”沒有本質區別?明確: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問題,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戰”設喻,這樣便于啟發對方。4、“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說明了什么道理?點撥:孟子通過設喻——設圈套,誘使對方在不知不覺中說出“不可,直不百步耳,的亦走也”,這正好走進“圈套”,所以孟子說“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孟子以臨陣逃脫為喻,風趣地說明,魏國的政策和鄰國的相差無幾,本質上講都是虐民暴政,所以不必希望民之加多于鄰國。本體和喻體的貼切,使孟子的比喻充滿了邏輯的力量。(二)第三部分1、孟子的“仁政”思想的具體內容是什么?包括幾個方面?明確:一是“王道之始”的道理,二是“王道之成”的道理。2、怎樣才能做到“王道之始”?找出三組排比句回答 。 明確:“不違農時,谷不可……材木不可勝用也。”3、當采取了這些合理發展生產的措施后,產生的效果是什么? 明確:“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撼也。”4、要想“王道之成”還需采取哪些措施?找出四組排比句。 明確:“五畝之宅……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教師總結:二、研讀課文,探究問題1、文章最后一段的內容是什么?可不可以刪去?明確:最后孟子批評統治者的虐政,從反面證明自己主張的正確,照應開頭。2、孟子的仁政思想有何現實意義?(古為今用)(1)孟子的“王道”思想包括“溫飽”和“教化”兩部分,也就是今天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2)開發自然資源,做到“不濫”、“不竭”,是今天調整產業結構中的“可持續發展農業”的概念。(3)民富才能國強,而民富的前提是休養生息,只有合理的減輕農民的負擔,才能使農民過上真正穩定的小康生活,才能創造更多的物質財富。三、課堂小結本文主要闡述了孟子施仁政的主張,要想使民加多就要發展生產,使民住有房,耕有田,吃得飽,穿得暖,還要使民懂禮儀,受教育,君王也須革除虐政,這樣百姓才能來歸服。四、寫作特色1、結構嚴謹。孟子的文章從表面看,鋪張揚厲,似乎散漫無紀,實則段落分明,層次井然,而且環環相扣,不可分割。這篇文章第三部分的末尾,依次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斯天下之民至焉”,既對每一部分的內容起了畫龍點睛的作用,又體現了各部分之間的內在聯系,把全文各部分連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2、善用比喻。孟子善于運用比喻說理,文字顯得從容不迫。如用“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所謂“盡心于國”不比鄰國之政好多少。3、氣勢充沛。孟子的文章具有雄辯的氣勢,表現在語言上是使用整齊的排偶句式。如這篇文章第三部分孟子暢談“使民加多”的道理時,連用四組排偶句,音節鏗鏘,氣勢充沛。五、作業布置1.完成《寡人之于國也》相關練習題目,著重注意理解性重點句子。2.預習《勸學》,熟讀課文,結合注釋,了解文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