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學習目標1.審美感知:學生通過演唱歌曲能夠體會歌曲中活潑、歡樂的情緒;2.藝術表現:學生能用親切、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3.創意實踐:能夠通過簡單的舞蹈動作調動學生參與藝術實踐的積極性;4.文化理解:學生能夠了解并尊重多元的少數民族音樂。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 學生能夠用親切、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教學難點 學生能夠通過簡單的舞蹈動作參與藝術實踐。教學方法 情境法、引導法 教學準備 教材、鋼琴、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活動形式 設計意圖 時間導入 同學們,歡迎大家來到音樂課堂,讓我們用音樂來問好吧!教師播放歌曲《娃哈哈》,師生隨音樂律動。 生:你好你好,老師好!隨音樂律動。 師生互動 通過歡快的兒童歌曲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自由律動中放松心情,進入課堂。 3分鐘新授 今天,我們的課堂上也來了一位少數民族的小朋友,同學們看一看,她叫什么名字呢?師:哈尼來自哈尼族,主要生活在我國的云南地區,這是一個風景秀麗的地方,那里有山有水,同學們看,那里還有奇特的梯田,哈尼族人民勤勞智慧,能歌善舞。哈尼族的小朋友為我們帶來了哈尼族的歌曲,同學們,來和老師一起聽聽看吧!(一)聆聽音樂1.初步聆聽教師播放《其多列》,提問學生:聽完歌曲后你的心情是怎樣的?2.復聽歌曲師:同學們,你們的音樂感知能力真強,那再來聽聽看,歌曲中出現最多的一句歌詞是什么?師:同學們聽的可真仔細呀!其實,這首歌曲的名字就叫《其多列》,是哈尼族的一首歌曲。你們知道其多列是什么意思嗎?讓老師來告訴你們,其多列是哈尼族的語言,意思是“快快來”。同學們,老師來模唱一下歌曲中的其多列,你們聽聽看,有什么區別(彈琴)。師:同學們,同學們,和老師一起模仿一下哈尼族語言其多列,注意用加入手勢。其多列533其多列166讓我們分成兩個組,想象我們站在山上,要去呼喚山對面的小朋友。同學們做的真不錯,已經學會了哈尼族的語言。3.再次聆聽教師播放《其多列》,提問:歌曲中的小朋友一直在唱其多列,快快來,他們到底讓小伙伴們來做什么呢?請同學們再聽聽看,歌曲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師:你們的小耳朵可真靈,歌曲中的小朋友用其多列,也就是快快來,呼喊自己的同伴一起參與勞動、一起上學,非常富有趣味性。讓我們一起學習一下這首歌曲吧!(二)學唱歌曲1.學節奏師:同學們,在學唱歌曲之前,老師要先帶你們做一個闖關小游戲。來看一看老師現在在做什么(走路動作)。師:那老師現在又在做什么呢?(跑步動作)請你告訴老師走快還是跑快?師:那請你仔細聽一聽,一個走等于幾個跑?(教師手打穩定拍)師:請同學們起立,手放下代表走,揮動手臂代表跑,我們一起來試著做一下。將走和跑的動作帶入到歌詞中,試著按節奏讀一讀歌詞。2.學旋律師:同學們,現在我們已經學會了歌詞的節奏,現在讓我們一起邊做跑和走的動作邊輕聲跟唱旋律吧。學生初步學唱旋律,教師聆聽學生掌握不足的地方,針對重難點部分再次練習。師: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學唱歌曲。教師注意糾正學生的音準和節奏問題。3.完整演唱歌曲學生跟隨伴奏演唱歌曲。 預設生回答:哈尼。預設生回答:開心,活潑,輕快。預設生回答:其多列。預設生回答:一高一低。學生模唱其多列預設生回答:撿竹葉、砍竹筒、上學……預設生回答:走路。預設生回答:跑步快。預設生回答:兩個。學生按節奏讀歌詞。學生跟唱旋律。學生再次針對重難點練習。學生學唱歌曲。 創設情境教師引導,師生互動。學生模仿教師與學生手打穩定拍。師生互動學唱歌曲。師生互動學唱歌曲。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初步聆聽音樂,培養學生音樂感知能力。學生聆聽歌詞,為后續學習打下基礎。學生感受音的變化,為后續學習做鋪墊。學生積極參與學唱環節。學生邊做走和跑的動作,邊度歌詞,更能體會節奏變化。及時糾正學生錯誤,可以提高學生的演唱準確性。 28分鐘練習 教師播放哈尼族竹筒舞視頻,請學生學習選取其中的舞蹈動作進行模仿,一起為歌曲編創簡易舞蹈動作,請同學上臺展示。 學生觀看視頻,并模仿舞蹈動作。 師生互動學跳舞蹈。 發揮學生想象力和創造力,提高學生的綜合藝術素養。 5分鐘小結 教師提問學生本節課學到了哪些知識,請同學回答,并做適當補充:本節課我們學習了一首哈尼族的歌曲《其多列》,知道哈尼族語言其多列是“快快來”的意思,并且學會了用走和跑跑來表示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時值。同學們,哈尼族的小朋友勤勞、愛生活、愛學習,希望大家也要像他們學習! 學生總結本節課所學內容。 師生共同總結本節課所學內容。 與學生一起回顧本節課所學內容,可以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 3分鐘作業 今天的課就到這里,同學們課下也可以搜集更多其他民族好聽的歌曲,下課! 學生課下搜集其他少數民族歌曲。 教師布置作業。 鼓勵學生在課下搜集更多其他民族歌曲,將音樂學習延伸到課外。 1分鐘板書設計其多列活潑、歡快地 “快快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