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八年級信息技術義務教育版教學設計課題 開啟物聯網之門 單元 第一單元 學科 信息技術 年級 八年級學習目標 1.理解物聯網的概念,明確物聯網是“物品的互聯網”,即通過互聯網連接各種物品,知道物聯網中“物”的范疇,現階段主要是裝有傳感器且能聯網的物品。2.掌握物品連接互聯網的基本條件,包括需要分配獨立網絡身份(如IP地址),理解傳感器在物聯網中的作用,即自動感知和采集數據。3.了解物聯網與互聯網的關系,清楚物聯網是在互聯網基礎上發展而來,核心和基礎仍是互聯網,但物聯網實現了人與物、物與物的互聯,且數據可自動采集,區別于互聯網基于人的數據采集方式。4.熟知我國物聯網發展歷程中的重要事件和階段,感受我國在物聯網領域的快速發展態勢。重點 1.物聯網的概念和基本特征,包括物品聯網的條件、物聯網與互聯網的關系,使學生準確理解物聯網的內涵和本質。2.我國物聯網發展歷程中的關鍵節點和重要成果,讓學生對我國物聯網發展有清晰的認識,感受國家在科技領域的發展實力。難點 1.理解物聯網數據自動采集的原理和意義,以及物聯網如何實現人與物、物與物的互聯,涉及到一定的技術原理,學生理解起來可能有一定難度。2.深入分析物聯網發展帶來的影響,如對生活方式、社會經濟結構、信息安全等方面的影響,引導學生全面、辯證地看待物聯網技術的發展,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展示問題情境中物聯網在生活中的應用場景(如手機遠程控制家電、刷臉開門開燈、語音控制電視空調等),提問學生是否知道這些場景是如何實現的,引導學生思考背后的技術,從而引出本節課的主題——物聯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明確本節課將探索物聯網的奧秘。 傾聽老師介紹 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明確本節課將探索物聯網的奧秘講授新課 一、查找身邊能聯網的物品1.講解物聯網的概念,通過簡單直白的語言解釋“物聯網,即IoT(Internet of Things),是將物品用互聯網絡連接起來”,并強調物聯網中的“物”泛指各種物品,但目前主要是裝有傳感器且能聯網的物品。2.組織學生分組討論身邊能聯網的物品,除了計算機、平板計算機、手機外,引導學生思考還有哪些物品,如電視(可隨時點播更多節目)、攝像頭(遠程查看畫面)、熱水器(提前設定溫度)、門鎖(記錄開門信息)等,并讓學生填寫表格,分析這些物品聯網后的好處,教師巡視各小組,參與討論并給予指導,幫助學生理解物品聯網帶來的便利性,培養學生觀察生活和歸納總結的能力。3.引導學生思考物品連接互聯網需要具備的條件,如分配獨立網絡身份(引出IP地址概念,簡單解釋其作用),以及傳感器的重要性(用于自動采集數據),通過舉例說明(如智能溫度傳感器自動采集環境溫度數據并傳輸到互聯網),讓學生初步理解物聯網的工作原理,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二、探索物聯網與互聯網的關系1.展示互聯網發展的三個階段(計算機與計算機互聯、人與人互聯、人與物和物與物互聯)的圖片,引導學生觀察并思考物聯網與互聯網的關系,組織學生分組討論,鼓勵學生從連接對象、數據采集方式等方面進行對比分析,教師巡視各小組,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培養學生的分析問題能力。2.講解物聯網與互聯網的關系,明確物聯網是在互聯網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其核心和基礎仍然是互聯網,但物聯網實現了人與物、物與物的互聯,且數據可以由傳感器自動感知和采集,這是與互聯網的重要區別,通過圖表對比(如互聯網關注人及信息,物聯網關注物)幫助學生理解,加深學生對物聯網概念的理解。3.講述“特洛伊咖啡壺”和“最萌飲水機”的故事,引導學生思考故事中體現的物聯網元素,如咖啡壺和飲水機如何聯網、如何實現數據傳輸和共享等,組織學生討論這些故事對理解物聯網的啟示,如物聯網可以讓物品變得更加智能、實現遠程監控等,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創新思維。三、了解我國物聯網的發展1.展示我國物聯網發展歷程的時間軸,介紹我國在物聯網發展過程中的重要事件和階段,如科技部啟動RFID項目、國家提出“感知中國”戰略、工信部發布相關規劃和規范等,通過講解這些事件的背景和意義,讓學生了解我國物聯網發展的歷程和取得的成就,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2.組織學生分組查閱資料,進一步了解我國物聯網發展的某一具體方面(如某一領域的應用、某一階段的技術突破等),每個小組推選一名代表進行匯報,分享小組查閱的結果,教師進行總結和補充,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 了解物聯網的概念以及討論身邊有哪些物聯網物品 通過幾個學習活動讓學習開始掌握本節課的重點及難點課堂練習 1.提出問題:“如果把洗衣機或冰箱聯網,可以共享哪些數據?與誰共享數據?如果這些數據在互聯網上人人可見,可能會帶來哪些安全隱患?”組織學生分組討論,鼓勵學生結合生活實際和所學知識進行分享,如洗衣機可共享洗衣模式、用水量、用電量等數據,冰箱可共享溫度、食物儲存情況等數據,共享對象可能包括用戶、家電廠商、維修人員等,安全隱患可能有個人隱私泄露、家庭安全受到威脅(如根據冰箱食物情況判斷家中是否有人)等。2.每個小組推選一名代表發言,分享小組討論結果,其他小組可以進行補充和提問,教師進行總結和點評,強調物聯網數據共享中的安全問題,引導學生樹立信息安全意識,培養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 學生結合生活實際和所學知識進行分享 進一步拓展本節課的學習知識課堂小結 1.與學生一起回顧本節課的重點內容,包括物聯網的概念、物品聯網條件、與互聯網的關系、我國物聯網發展歷程以及物聯網數據共享安全問題,強調物聯網作為新興技術對生活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影響。2.提問學生:“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對物聯網有了哪些新的認識?你認為物聯網對你的生活有哪些潛在的影響?”引導學生總結自己的學習收獲,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能力,同時培養學生的科技意識和對未來生活的思考能力。 引導學生總結自己本節課的學習收獲 對本節課的學習進行總結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