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6.2碳的氧化物一、選擇題1.把二氧化碳氣體通入紫色石蕊溶液后,加熱溶液,最后溶液的顏色為A.無色 B.紅色 C.紫色 D.藍色2.下列事實中,能夠說明集氣瓶里的氣體是CO2而不是N2的是A.將集氣瓶放在桌上,瓶中氣體是無色的B.聞集氣瓶中的氣體,沒有氣味C.將燃著的木條伸入集氣瓶口,木條熄滅D.向集氣瓶中倒入澄清石灰水并振蕩,石灰水變渾濁3.根據如圖所示實驗,不能得到的結論是A.密度比空氣大 B.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C.能用來滅火 D.蠟燭燃燒生成和4.下列是幾種二氧化碳的用途,其中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質又利用了它的化學性質的是A.滅火 B.人工增雨 C.制化肥 D.氣體肥料5.在地球的大氣層中,因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而使氣候溫度升高的現象稱為溫室效應。引起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A.植物的光合作用 B.人口增長后呼出的二氧化碳C.含碳燃料的燃燒 D.碳酸飲料中的二氧化碳放出6.如圖是自然界存在的三大重要循環——“水循環”“氧循環”和“碳循環”。用學科觀點分析“氧循環”和“碳循環”,其中不正確的是A.變化觀:每個人都在參與碳、氧循環B.守恒觀:碳、氧循環過程中各元素守恒C.平衡觀:碳、氧循環有利于維持大氣中氧氣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對穩定D.微粒觀:綠色植物的作用是使自然界中的氧原子總數增加7.下列關于一氧化碳的說法錯誤的是A.一氧化碳易與血紅蛋白結合而使人缺氧窒息B.一氧化碳難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C.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是常用的氣體燃料D.在煤爐上放一盆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8.如圖是CO與CuO反應的裝置,下列關于圖示實驗說法正確的是 ①說明CO具有還原性 ②玻璃管中黑色固體變成了紅色固體③說明CO被還原后的產物是CO2④既有效地防止了CO對空氣的污染,又充分利用了能源⑤玻璃管中發生的反應為化合反應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④⑤ D.全部正確9.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正確的方法是A.通入澄清石灰水 B.用燃著的木條點燃C.通過灼熱的氧化銅 D.通過灼熱的木炭10.香煙的煙氣中含有一種能與血紅蛋白結合的有毒氣體,它是A. B.CO C. D.11.熙蕾在學完“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后,對有關知識進行了歸納和整理,其中合理的是( )A.CO2和CO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組成B.CO2和CO都有毒C.CO2和CO都有可燃性D.CO2和CO都能用于冶煉金屬二、判斷題12.二氧化碳是一種有毒氣體。( )13.CO2溶于水的過程中發生了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 )14.二氧化碳能滅火,故能使燃著的木條熄滅的氣體一定是二氧化碳。( )15.打開雪碧、可樂等汽水,將產生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會變渾濁。( )16.我們倡導“低碳”生活,所謂“低碳”就是指較低的二氧化碳排放( )三、實驗題17.工業上常用碳或一氧化碳冶煉金屬。如圖所示:(1)寫出一個能證明碳與氧化銅發生化學反應的實驗現象 ;(2)寫出一個能證明一氧化碳與氧化銅發生化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3)碳、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的實驗中,碳和一氧化碳都表現出 (填“氧化”或“還原”)性;(4)當實驗過程中固體減少質量相等時,下列幾種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______;A.碳還原氧化銅得到的銅更多B.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得到的銅更多C.得到的銅一樣多D.參加反應的碳和一氧化碳的質量相同(5)圖2實驗的裝置有一定缺陷,你的改進措施是 。四、計算題18.“碳達峰”是指二氧化碳的排放達到峰值,不再增長,達到峰值后再慢慢減下去。(1)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減少,在晴天時,通常每平方米葉片每天可以吸收5g。假設一年我國北方平均有200天為晴天,一棵葉片總面積為1.8m2的樹,一年約能吸收二氧化碳 g,相當于 g碳燃燒釋放出的二氧化碳(結果保留一位小數)。(2)若減少12t碳的充分燃燒,最多可減少向空氣中排放二氧化碳的質量是多少(寫出計算過程)?試卷第2頁,共3頁試卷第3頁,共3頁參考答案:1.C2.D3.D4.A5.C6.D7.D8.A9.C10.B11.A12.錯誤13.正確14.錯誤15.正確16.正確17.(1)黑色固體逐漸變為紅色或澄清石灰水變渾濁(2)(3)還原(4)B(5)在末端加一個燃著的酒精燈或綁一個小氣球18.(1) 1800 490.9(2)解:設最多可減少向空氣中排放二氧化碳的質量是x。,t,答:最多可減少向空氣中排放二氧化碳的質量是44t。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