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0張PPT)2025屆高三歷史一輪通史復習中外歷史綱要(下)第二單元中古時期的世界第24講 古代的非洲與美洲【教材融合】【考情分析】綱要下選必三第5課:古代的非洲與美洲第3課:古代的西亞、非洲文化第5課:南亞、東亞與美洲的文化年 份 試 卷 考 點2024 浙江卷6月 印加文明福建卷 古代非洲的貿易與文化交流2023 海南卷 古代非洲浙江卷1月 瑪雅文明浙江卷6月 阿茲特克文明2022 海南卷 史料實證偶然與必然【時間軸】【選必3歷史縱橫】P19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的文化近代歐洲殖民者入侵之前,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的文化呈現出明顯的地區性特征。西非人在9世紀左右掌握了鐵器和青銅的冶煉技術,能夠鑄造青銅人像和工具。馬里國王曾派人到埃及學習,同時埃及等地的學者到馬里講學。東非出現過一系列城市國家,與阿拉伯地區和中國都有貿易往來。中部和南部非洲較多保留了黑人傳統文化,大津巴布韋遺址占地約7.2平方千米,用了900多萬塊花崗石,內城一座石塔高11米,底部直徑約6米,沒有用任何灰漿,但堆積得異常牢固。1986年,大津巴布韋遺址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一、古代非洲文明——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文明西非(8-15世紀)加納—馬里—桑海10-15世紀東非沿海城市國家公元前后興起4世紀達到鼎盛東非阿克蘇姆11世紀末興起14-15世紀達到鼎盛南非大津巴布韋北非人與地中海周圍諸民族相互影響一、古代非洲文明——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文明(一)非洲早期居民——班圖人:非洲文明的開端地位 成就 農業畜牧業冶鐵業活動范圍 非洲是古代農業一個重要的發源地。培育出了甜高粱、西瓜和棉花等馴養了牛,引進了綿羊和山羊等掌握了冶鐵技術逐漸擴展到撒哈拉以南地區,到11世紀,班圖人成為當地的主要居民,農業、畜牧業和冶鐵技術傳播到非洲大部分地區。基礎概念: 班圖人“班圖”意為人或人民,班圖人因說班圖語而得名,非洲最大的民族,主要以信仰伊斯蘭教為主,從公元1世紀開始,班圖人不斷向南遷徙,一直持續到19世紀才最后結束。班圖人遷徙對非洲文明影響巨大。◎班圖人遷徙圖一、古代非洲文明——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文明(二)東非文明1.東北非:阿克蘇姆王國阿克蘇姆王國地處連接地中海與印度洋水路的交通要沖,來自四面八方的移民和商旅極大地促進了不同文明間的相互交融。阿克蘇姆文明正是一種在多種文明因素影響下發展起來的混合型文明,一度成為地區強國——華東師大出版社《高中歷史》1.興起:①出現:公元前后,在今埃塞俄比亞地區興起。②發展:4世紀進入鼎盛時期,一度成為地區強國。2.特征:①政治:實行王權統治;奴隸制國家。②經濟:國際貿易興旺。3.特點:在各種文明的交流過程中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信仰基督教,從事農牧業,國際貿易興旺)。4.興盛原因:地理位置和頻繁的商貿活動。一、古代非洲文明——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文明(二)東非文明2.東非:城市國家(1)代表:10—15世紀,在東非沿海地區產生了一系列國家。比較著名的有桑給巴爾、蒙巴薩和摩加迪沙等。(2)特征:①政治:奴隸制中央集權國家。②經濟:園藝業為主;對外貿易發達,城市繁榮。③文化:信仰伊斯蘭教。(3)原因:①非洲東海岸,地理位置優越;②農業的進步;環印度洋貿易的發展;③伊斯蘭教的傳入。(4)特點:兼收并蓄的混合型文明東非印度、波斯和中國等地黃金、象牙和奴隸阿拉伯商人瓷器、紡織品等各種手工業品一、古代非洲文明——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文明(三)西非文明——三大帝國(8c—16c)材料:“鹽從北方來,金子從南方來,知識和學問,都得從廷巴克圖來”。——西非諺語1.代表:中央集權制:加納、馬里和桑海先后興起。2.特征:①政治上:多為內陸帝國,政治上注重擴張征服,實行中央集權,官吏由國王直接任免。②經濟上:駱駝是主要交通工具,擁有豐富的黃金資源,控制著穿越撒哈拉沙漠的商路和黃金交易;發展對外貿易;對外出口主要是黃金、象牙和奴隸;進口馬、布匹和鹽。③文化上:受伊斯蘭教影響,廷巴克圖(馬里)成為西非重要的文化中心。▲沙漠商隊(繪畫作品)一、古代非洲文明——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文明(三)西非文明——三大帝國(8c—16c)3.概況:①加納:被稱為“黃金之國”。10-11世紀達到了頂峰,是西非最重要的黃金貿易中心,被馬里所滅。②馬里:征服加納后,進一步擴張,逐步把塞內加爾河和尼日爾河流域納入版圖,成為西非最強大的國家;城市和文化相當繁榮。③桑海:攻滅馬里,確立西非的霸主地位;16世紀達于極盛;后因外來入侵而逐漸衰落。1324—1326年,曼薩·穆薩赴麥加朝圣,其中100頭駱駝馱著黃金。到開羅后,他分發黃金,導致當地市場金價下降。曼薩·穆薩回國時邀請了許多穆斯林學者和他一起回國,為進一步開發和建設馬里工作。這時的馬里王國的國勢達到了頂峰。馬里國王曼薩·穆薩一、古代非洲文明——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文明(四)南非文明——津巴布韋14-15世紀,進入鼎盛時期(1)興起與發展:①興起:②發展:11世紀末,班圖人建立“大津巴布韋”在班圖語中意為“石頭城”。 在公元13-15世紀,曾是南部非洲古王國的都城,遺址1877年被西方人發現。(2)文明概況:巨石建筑◎大津巴布韋遺址一、古代非洲文明——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文明(五)非洲對外交往【知識拓展】中非友誼中國和非洲相距萬里,遠隔重洋,但中國和非洲之間的友好交往卻淵源流長,有幾千年的悠久歷史。漢武帝唐朝元朝曾遣使前往黎靬(亞歷山大城)杜環《經行記》第一個到過非洲并且留下記載的中國人汪大淵《島夷志略》明朝鄭和下西洋一、古代非洲文明——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文明·特點沙漠高原海洋山地沼澤地非洲本土歐洲的非洲亞洲的非洲(1)文明起源較早(北非是文明最早的起源地之一)(2)地理環境對文明影響較大(地形限制,難以形成大沖積平原,限制農業發展,只能依靠豐富的黃金、象牙等資源進行商業貿易,從而使對外貿易發達)(3)環境較為閉塞、對外交流有限(和歐亞大陸仍有一定的交流)(①基督教、伊斯蘭教傳入非洲;②東非國家的環印度洋貿易;③曼薩·穆薩帶領商隊前往麥加朝覲)(4)發展進程相對緩慢(近代以來被西方侵略,文明被抹黑)合作探究: 古代非洲文明是豐富多彩、斑駁陸離的。對于古代非洲文明的主要特點主要有以下兩點認識。你同意哪一觀點?說明理由。同意觀點2:非洲文明是開放的外部聯系:伊斯蘭教、基督教傳入非洲,影響非洲歷史文化發展;10-15世紀東非國家發展環印度洋對外貿易,8-15世紀西非諸帝國控制穿越撒哈拉沙漠的貿易;1324年,曼薩·穆薩帶領商隊前往麥加朝圣。內部關系:西非居民班圖人擴展到撒哈拉以南地區,7-9世紀成為當地主要居民。觀點一 歷史上,非洲與歐亞大陸隔絕的程度十分嚴重。這一與世隔絕至今仍是非洲大陸發展中的一個首要而又持久的因素。——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觀點二 與通常的看法相反,在歐洲擴張之前的時期中,非洲絕不是與世隔絕的,自7世紀以來,外部聯系和內部關系開始增多。——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同意觀點1:非洲文明是封閉的撒哈拉沙漠與蘇德沼澤地使得非洲大陸內部各地區之間的聯系較少,相互影響較少;平直的海岸線使得非洲與其他大陸的聯系困難,較少受到其他大洲文明的影響,保持獨立發展,并持續到近代以來,非洲受到殖民以及殖民者客觀上帶來的工業文明的影響晚于美洲,導致非洲現代化進程慢于美洲。(2023·海南高考)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傳統法庭在庭審時,訴訟當事人除列舉事實外,還可廣泛援引諺語,比如“勿因黑猩猩丑就殺死它”“到癩蛤蟆家做客只能自貶身份”等,善用諺語的一方往往更占優勢。有學者認為,當地諺語的效力相當于英美法系中的法律箴言。據此可知( )A.文化傳統影響司法實踐B.風俗習慣奠定立法基礎C.程序公正助推法律進步D.遵循先例成為審判原則A(2024·福建高考)馬達加斯加島靠近非洲大陸東岸,島上居民現在使用的馬達加斯加語的詞匯來自梵語、班圖語等;該島還發現了9至10世紀伊斯蘭教徒的墳墓和波斯風格的陶器。這些現象反映了( )A.環印度洋貿易的影響 B.古代語言的融合發展C.非洲本土文化的演變 D.阿拉伯人的優勢地位A(名校模擬)1.公元1世紀時,在一位講希臘語的埃及佚名商人撰寫的《紅海回航記》中,首次提到了阿克蘇姆王國。阿克蘇姆扼紅海通往印度洋的咽喉要沖,雄強富足,竟被當時的羅馬作家譽為世界四大強國之一,同波斯、羅馬和中國并列。由此可見,阿克蘇姆王國的繁榮( )A.展示了希臘化時代的成就 B.得益于優越的地理位置C.受益于海上絲綢之路開通 D.反映出西非文明的興起B(名校模擬)2.馬里帝國由1個中心區和3個外圍行省組成,各省之下又分12個管理區,中央和地方官員都由國王任命。中央向各征服王國派監國使臣,向各城市派市長,農村則要求部落酋長負行政責任,各級行政系統完全聽命于國王。由此可見,馬里帝國( )A.封君封臣權責明確 B.封建官僚系統完備C.地方自治色彩濃厚 D.實行中央集權體制D(名校模擬)3.公元7-10世紀,許多阿拉伯人、波斯人遷移到非洲東海岸,伊斯蘭教和阿拉伯文化也隨之傳入,這里民族文化交融、商業城市逐漸興起。這表明A.非洲中古文明發展程度高 B.外來移民促進東非社會轉型C.東非中古文明具有開放性 D.文化交流延續東非古代文明C二、古代美洲文明——獨立形成 獨立發展14世紀至16世紀阿茲特克文明結構松散王國前2500年至16世紀瑪雅文明城邦13世紀至16世紀印加文明統一大帝國(一)美洲文明的締造者——印第安人1.印第安人概念:對除因紐特人(又稱愛斯基摩人)外的所有的美洲原住民的統稱,印第安人分布于南美洲和北美洲各國。2.代表:瑪雅、阿茲特克和印加文明。3.特征:以農業為主,文明發展具有獨立性。4.貢獻:獨立培育出馬鈴薯、玉米、番茄和花生等農作物。(明朝傳入中國)二、古代美洲文明——獨立形成 獨立發展二、古代美洲文明——獨立形成 獨立發展1、范圍:中美洲的尤卡坦半島2、興衰:約公元前1500年形成,15世紀中期衰落3、成就:(1)經濟:(2)政治:①農業:發展了以種植玉米為主的農業;②手工業:制造精美陶器。①建立了眾多的城市國家。氏族首領、貴族和祭司構成了統治階級;②一般氏族成員為平民熱帶叢林(3)城市建筑:城市建筑精美,建造眾多用于祭祀的金字塔廟宇。發明獨特文字,用復雜的歷法紀年,20進制,“零”的概念(5)文化:(4)宗教:瑪雅人崇拜的大多是與其日常生活緊密相關的自然神。他們在塔頂建起祭祀神靈的神廟,祭司也在塔上觀察天象。◎羽蛇神◎瑪雅歷(二)瑪雅文明:“美洲的希臘”(三)阿茲特克文明:“結構松散的王國”1、范圍:①政治:3、成就:上層階級壟斷官職,掌握軍隊;被征服者由原來部落首領管理,但需納稅14世紀形成,16世紀初鼎盛,1521年被西班牙所滅今墨西哥地區2、興衰:特諾奇蒂特蘭阿茲特克人的勢力建立在持久備戰的基礎上。他們崇尚戰爭和武力,所有男人都要攜帶武器;國家軍火庫始終備有武器,供需要時使用。…在整個帝國范圍并沒有建立起統一的行政管理制度,也不在被征服地區駐防軍隊,而由他們自己管理地方事務并負責征收貢賦。——林被甸、董經勝《拉丁美洲史》②經濟:③城市:經濟基礎是農業,發明“浮動園地”,擴大耕地面積特諾奇蒂特蘭作為都城,全城水渠和道路縱橫交錯。城內最著名的建筑是太陽金字塔。二、古代美洲文明——獨立形成 獨立發展(三)阿茲特克文明:“結構松散的王國”阿茲特克人居民相信靈魂永存,并相信存在至高無上的主宰。他們崇拜自然神,信奉創造神、太陽神、雨神、玉米神、羽蛇神等。④其他方面:3、成就:(1)在阿茲特克人和印加人的信仰中,太陽神占有特別重要的地位。(2)阿茲特克人使用圖畫文字記錄重要事件人創造了獨特的文字。(3)阿茲特克人采用天然銅鍛造銅器,制作的陶器、石雕、木刻和金銀首飾都非常精美。◎阿茲特克石雕、陶器◎太陽神從湖中撈起淤泥,堆積在固定于水中的木排上,形成浮動園地,淤泥肥沃,甚至每年可以獲得7次收成。二、古代美洲文明——獨立形成 獨立發展(四)印加文明:“統一的大帝國”“美洲的羅馬”1、范圍:2、興衰:南美洲 安第斯山脈,庫斯科為都城①12世紀,印加人以庫斯科為都城建國。②13世紀,逐漸崛起。③15世紀末16世紀初,印加國家發展到鼎盛時期。④1532年被西班牙所滅材料:帝國的統治方法包括:土地、礦藏和牲畜歸國家所有;廢默世襲的地方首領;為同 化被征服的民族,強迫他們遷至新地區定居; 在國家的主持下,舉行集體婚禮;信仰國教, 這一宗教認為“印加”是太陽的后商。毫不奇怪,印加帝國被認為是有史以來世界上最成功的的極權主義國家之一。——摘編自【美】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二、古代美洲文明——獨立形成 獨立發展(四)印加文明:“統一的大帝國”“美洲的羅馬”政治經濟建筑交通文字醫學④政府還將征服地區的居民遷移到新地區,以防止他們反抗。土地、礦藏和牲畜歸國家所有帝國修建了完善的道路系統印加馬丘比丘城展現了印加人高超的建筑藝術印加帝國沒有文字,結繩記事;太陽歷和太陰歷①最高統治者是國王(世襲),擁有行政、立法和軍事大權;②全國劃分為四大政區,由貴族充任長官,按照人口多少設置各級官員;③政府編制了詳細的人口調查表(征稅和征兵)印加馬丘比丘城遺址印加人會使用麻醉劑,能進行人體解剖。3、統治概況:二、古代美洲文明——獨立形成 獨立發展(五)美洲文明特點熱帶雨林、沙漠、戈壁、平原、山脈、高原等自然屏障,讓整個美洲隔絕于其他大陸,很難受到外來文明的影響,只能獨自默默發展。在缺少高級文明刺激的情況下,時間久了與其他文明之間的差距就越來越大了。風暴、寒潮、龍卷風、火山等極端天氣導致其始終處于對自然的恐懼之中,從而造成非常極端的宗教信仰,動輒以人命察天祭神,愚昧的文化更導致整個文明長期落后。1.獨立發展、獨具特色:古代美洲文明一度繁榮2.相對封閉:缺乏與其他文明的交流,與其他大陸幾乎處于相互隔絕狀態,難以抵抗其他文明的沖擊;3.多神崇拜的原始宗教盛行;4.社會文明發展水平較低,社會演進緩慢,獨立發展。二、古代美洲文明——獨立形成 獨立發展(六)美洲文明走向衰亡二、古代美洲文明——獨立形成 獨立發展16世紀,西班牙殖民者入侵后,印第安人遭到大肆屠殺,獨立發展的印第安文化毀滅殆盡消極【史綱下】:①中斷了美洲原有的社會發展進程②打破了相對平衡的多元文明格局③給當地人帶來了巨大的災難④傳染病造成原住民的死亡和原有社會的解體積極:歐洲殖民者帶來了歐洲文化使歐美文化在交融中發展打破了美洲的孤立局面思考:利用所學知識,分析歐洲殖民者的入侵對印第安文化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六)美洲文明走向衰亡問題探究: 據材料結合所學,分析美洲文明走向衰亡的原因及啟示 材料一 16世紀西班牙人征服時,許多珍貴的瑪雅文字寫本被當作“魔鬼的作品”焚毀,祭司遭受擄殺,僅有部分作品傳之后世。——王斯德《世界通史》材料二 據估計,在哥倫布到來后的一兩個世紀中,印第安人口減少了95%,主要的殺手是舊大陸來的病菌……天花、麻疹、流行性感冒和斑疹傷寒爭先恐后地要坐殺手的頭把交椅。——[美]賈雷德·戴蒙德《槍炮、病菌與鋼鐵》材料三 關于秘魯和中美洲之間的相互關系,完全可以說,人們已經承認,在從形成時期(約公元前1000年)到西班牙人入侵這段漫長的時期內,所有證明這些地區之間存在著相互影響或接觸的實物或記錄,都是不可靠的。——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1)原因:①西方殖民者的侵略②疾病、瘟疫等災害③孤立發展,內部之間缺乏交往④內部文明交流有限,無法相互借鑒進步。(2)啟示:①文化交流是促進文明發展的重要因素;②在現代化建設的今天,應該主動開放,學習其他民族、國家先進文化和技術,適應世界歷史發展的潮流。二、古代美洲文明——獨立形成 獨立發展區域 文明 時間 成就中美洲 瑪雅文明 15世紀中期衰落 種植玉米為主;城市國家;城市建筑精美,祭祀的金字塔廟宇;精美的陶器; 獨特的文字;復雜的歷法紀年;采用20進位制,知道“零”阿茲特克文明 14-16世紀 上層階級壟斷官職,掌握軍隊;被征服者由原來的部落首領管理;經濟基礎是 農業“浮動園地”;特諾奇蒂特蘭城南美洲 印加文明 12-16世紀 國王集權、劃區設官、土地國有、詳細人口調查;完善的道路系統特點 印第安人在沒有受到任何外來影響的情況下,獨立發展農業、手工業和貿易發展基礎上創造出來的。 歸納綜合: 古代美洲文明基本概況和主要特點(2023·浙江高考)1519年,一群西班牙殖民者闖入墨西哥中部的高原,進攻阿茲特克人國家,抵達其島上都城特諾奇蒂特蘭之際,所發現的文明令他們大受震撼。下列項中,“令他們大受震撼”的最有可能是( )D(名校模擬)2.阿茲特克文明有高度密集的人口,產生了初級的文字和階級分化,而且他們的生計活動富有創造力,利用浮動園地和水利設施達到了很高的生產效益和生態維護效能,但沒有使用金屬工具,也不會使用畜力甚至沒有發達的陶器制作。據此可知阿茲特克文明( )A.依然處于原始社會 B.文明演進動力不足C.無法建立中心城市 D.尚未進入國家階段B(名校模擬)3.有學者認為,非洲和美洲古代文明雖然獨立發展,但它們都經歷了農業的產生和發展,社會分工引起的社會分化和統治階級的產生,以及國家制度的建立等過程。這意在( )A.強調文明發展的獨立性 B.表達古代文明的多元特點C.突出區域文明同源特征 D.說明文明發展具有規律性D(名校模擬)4.位于墨西哥城的三文化廣場包含了阿茲特克人的金字塔、西班牙殖民者修建的教堂和現代墨西哥議會(后改為外交部)大廈。廣場上的碑文寫道:“這不是任何人的勝利或失敗,而是一個混血民族痛苦的誕生。這就是今天的墨西哥。”這體現出A.對殖民罪惡的深度痛恨 B.對文化包容的不懈追求C.對印第安文明的高度贊揚 D.對文明交融的理性反思D(名校模擬)5.《全球通史》中寫道,“瑪雅人的城市,如果它們可以這樣稱呼的話,是舉行儀式的中心,而不是要塞、居住地或行政首都。這是因為瑪雅人從事的是刀耕火種的農業,在兩三年內便耗盡了土壤的肥力,因此,他們需要不斷地遷移駐地”。據此可以判斷A.瑪雅人尚未建立起最初的國家 B.古代美洲沒有出現戰爭和軍隊C.瑪雅人的生產力水平比較低下 D.古代美洲畜牧業占有較大比重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