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必修上冊16.2登泰山記 教學設計一、教材分析《登泰山記》記敘的是姚鼐與友人在除夕清晨冒著風雪登泰山觀看日出的經歷,主要描繪了登泰山途中所見以及日出盛景。姚鼐把泰山當做自己的精神象征,象征著自己對內心理想的追尋。二、教學目標(一)語言建構與運用:疏通文意,積累重點詞語、特殊句式以及文化常識。(二)思維發展與提升:結合作者的人生經歷,分析作者的人生感悟,理解文中所表達的思想。(三)審美鑒賞與創造:通過聯想想象、品讀涵詠,感受泰山的山水文化之美。(四)文化傳承與理解:感受祖國山河的壯美,培養不畏艱難、熱愛祖國山河的美好品格。三、教學重難點(一)教學重點:感受祖國山河的壯美,培養不畏艱難、熱愛祖國山河的美好品格。(二)教學難點:結合作者的人生經歷,分析作者的人生感悟,理解文中所表達的思想。四、教學過程(一)課前預習1.解題,識泰山,看文體登泰山——表明側重于敘述、描寫游泰山的經過和所見所感。泰山,五岳之宗。泰山自然景觀雄偉壯麗,有“天下第一山”之美譽。泰山是一座政治色彩濃厚的文化之山,自古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說法。自秦始皇開始至清代,先后有13位帝王親登泰山封禪或祭祀。道教、佛教視泰山為“仙山佛國”。記——點明文體,本文屬于山水游記。記,是古代的一種文體。主要是記載事物,并通過記事、記物、寫景、記人來抒發作者的感情或見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碑記、游記、雜記)2.知人論世(1)識作者姚鼐(1731~1815),清代著名散文家,與方苞、劉大櫆并稱為“桐城三祖”。字姬傳,一字夢谷,室名惜抱軒(在今桐城中學內),世稱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進士,任禮部主事、四庫全書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辭官南歸,先后主講于揚州梅花、江南紫陽、南京鐘山等地書院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軒全集》等,曾編選《古文辭類纂》。(2)桐城派桐城派是清代散文影響最大的一個流派,對于散文創作有一套完整的理論和鮮明的主張,其創始人是方苞,劉大櫆和姚鼐繼承并發展了他的理論,三人并稱為“桐城三祖”(因這三人都是桐城人,又都以古文辭著名,世稱桐城派)。義理——言之有物,有思想性。普遍皆宜的道理或講求經義、探求名理的學問。考據——立論扎實,有說服力。研究時,根據資料來考核、證實和說明。辭章——字通句順,有藝術性。指文章的結構、文字、音韻上的文學之美。(3)知背景姚鼐參加纂修的《四庫全書》于乾隆三十七年告成,以御史記名。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74年)以養親為名,告歸田里,道經泰安與摯友泰安知府朱孝純(字子潁)于此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傍晚同上泰山山頂,第二天即除夕,五更時分至日觀峰的日觀亭后,觀賞日出,寫下了這篇游記。表示辭官:告老、解官、乞骸骨、請老、乞身、移病、謝病(托病引退或謝絕賓客)致仕:交還官職,即退休。古人退休年齡一般是70歲。3.正字音,聽朗讀(二)了解泰山的地理環境——梳理文本第一段思考:作者如何介紹泰山地理形勢?(三)梳理登山路線——梳理文本第二段(余以乾隆……磴幾不可登。)思考:劃出第二段中出現的地點,并畫出作者的登山路線圖。“自京師乘風雪,歷齊河、長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長城之限,至于泰安。”路途遙遠漫長,作者僅用廖廖十幾字概括。“乘”“歷”“穿”“越”“至”等一連串的動詞,充分表現了旅途之遙遠和艱難,活畫出了作者風塵仆仆的神態。泰山巍巍,天寒路險,作者頂風冒雪,不畏艱險,不遠萬里趕來登山,可見作者意志之堅定,內心之急切。(四)追尋登山美景,共賞寫景之妙——梳理文本第二段剩下部分和第三段思考1:作者描寫了幾幅圖景?請用原文里的詞為這幾幅圖景命名。明確:蒼山負雪圖、泰山夕照圖、泰山日出圖思考2.“蒼山負雪”“明燭天南”“半山居霧若帶然”是寫泰山美景的名句,請賞析。提示:【翻譯字義/點出手法】+【翻譯、描繪情景】+【特點/效果】明確:①蒼山負雪——“負”,背負,運用了擬人的手法,以動寫靜,描繪了青山背負白雪的圖景,顯出雪的厚度,突出冰雪之盛,使人想象到蒼山宛如一位富有強大生命力的巨人,匍伏在那里,銀裝素裹,富有神韻。“負”字以動寫靜,顯出雪的厚度,又以擬人手法,使雪山奕奕傳神。②明燭天南——“燭”,蠟燭,將名詞活用為動詞,照耀,運用了比喻的手法,描寫了蒼山上的雪像蠟燭一樣照著天南,突出雪光明亮的特點,寫出日光和雪光相映的壯麗奇景。③“半山居霧若帶然——“居”,居留,寫霧氣停留于半山間,以靜寫動,寫出霧的輕靜,呈停聚不動的狀態,創造出云霧全然凝滯不動的靜穆而奇妙的境界,增強了山間云霧繚繞不絕的高峻之感。“若帶”,運用了比喻的手法,寫出云霧如一條飄帶般繚繞山間,生動形象地描繪出云霧的柔美,烘托出泰山的高峻雄偉。小結:自上而下,由遠及近,動靜結合,比喻,擬人。畫面明凈,色彩柔和,景象恬靜,“明麗之美”思考3:姚鼐在泰山日觀亭觀看日出之景是按照什么順序描寫出泰山怎樣的特點?并分析用了什么技巧?寄托了作者怎樣的情感?“極天云一線異色,須臾成五彩。”賞析:作者敏銳地察覺到了日出前的色彩變化。“極天云”細如一線是其特點。“一線異色”“須臾成五彩”,抓住了它瞬間的變化。而且靜動有序,有張有弛,給人一種震撼之感。“日上,正赤如丹,下游紅光動搖承之,或曰:此東海也。”賞析:紅日升起,紅日下有一片紅光托著,紅光動搖著,洶涌澎湃,充滿著無限的生命活力。作者把東海作為旭日噴薄而出的背景,讓日出的氣象更加壯觀,境界更加雄渾。“回視日觀以西峰,獲得日或否,絳皓駁色,而皆若僂。”賞析:紅日升起后,驀然回視,日觀峰以西負雪的諸峰,有紅有白,色彩絢麗。向前看,紅日高升,無比壯闊,向后看,紅白相間,明暗交錯,空間廣闊而立體。“若僂”,擬人化的手法,寫出在最高峰日觀峰上俯瞰眾峰,眾峰低矮仿佛在鞠躬的姿態,小結:由東到西,由高到低,色彩熾烈,氣勢雄闊,生機勃勃,“壯麗之美”。(五)賞人文景觀,品文化魅力——梳理文本第四段思考:第四段寫了哪些人文景觀?有什么作用?明確:人文景觀:岱祠、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宮、道中石刻。作用:既增加了游記的知識性,也有助于表現泰山的整體風貌和悠久歷史,突出其作為文化寶庫的作用。(六)賞自然景觀,品簡潔語言思考:泰山的自然景觀有何特點?作用:以極平實簡練的語句,將景物進行對比,寫出泰山有別于其他名山的特征。語言簡練,準確生動,緊扣時令特點,體現了桐城派文章“雅潔”的特點。(七)追尋先賢心中的泰山1.姚鼐登泰山后,他的老師劉大櫆在《朱子潁詩集序》中對此事評價:乙未之春,姬傳(姚鼐)以壯年自刑部告歸田里,道過泰安,與子潁同上泰山,登日觀,慨然想見隱君子之高風。根據文本,請試著從時間、友人、路線、環境、文化概括姚鼐“隱君子之高風”的具體表現。補充——姚鼐《海愚詩鈔序》:“鼐年二十二,接子潁于京師,即知其為天下絕特之雄才。自是相知數十年,數有離合。”特殊的時間:作者是“自京師乘風雪”“歷齊河、長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長城之限”,來到泰安,在風雪交加的寒冬臘月千里迢迢,來泰安登泰山,他選擇的登山時間是在十二月丁未日,也就是臘月二十八日,是一年中最重要的年終祭祀守歲之時。作者選擇了一年中最特殊的時間段登山。特殊的環境:登山的道路環境:“迷霧冰滑,磴幾不可登”。“迷霧”,就所見而言,會使游者難辨方向。“冰滑”就所行而言,使得“幾不可登”,攀登之難不難想象。在這種道路環境下攀登“四十五里”“級七千有余”的石磴,他們花了多長時間?兩天一夜。作者選擇了一年中最艱難的環境登山。特殊的泰山:“岱祠”“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宮”“道中石刻”,都昭示了泰山與眾山不同的文化意義。“泰山尊曰岱宗。岱者,長也,萬物之始,陰陽交代。”(《尚書今古文注疏》)泰山是五岳中的東岳,山處東方,是太陽升起的地方,所以被尊為“五岳之首”。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杜甫也曾在這里“一覽眾山小”。泰山因文化圣人而成為文化圣山,不同于一般意義上的山。作者選擇攀登的是最具文化意義的泰山。特殊的時間——除夕佳節——寄情山水,辭舊迎新。特殊的舉動——長途奔波——不辭辛苦,堅毅無畏。知心的友人——相知數載——心心相印,志趣相投。特殊的路線——不循古人——不走常路,堅持自我。特殊的景致——雪霽觀日——景致奇絕,豪情萬丈。特殊的文化——人文景觀——文化圣山,政治色彩。2.特殊的時間、知心的友人、獨特的路線、特殊的環境、特殊的泰山,那么這特殊的登山背后蘊藏著怎樣的感情呢?背景資料:乾隆十五年(1750),他二十歲考中舉人后,經過四次禮部會試均名落孫山。乾隆二十八年(1763),三十歲第五次應禮部試,才中進士,授庶吉士。乾隆三十一年(1766),散館改主事,分屬兵部;旋又補禮部儀制司主事。后歷任山東、湖南鄉試副考官,會試同考官和刑部廣東司郎中等職。乾隆三十八年(1773),清廷開四庫全書館,姚鼐被薦入館充纂修官。此職本應翰林方可充任,獨鼐與休寧戴東源、興化伍大椿、歙縣程晉芳等8人破格當選。乾隆三十九年(1774)十月,《四庫全書》成,鼐借病侍親為名歸里,不入仕途,時年44歲。相關文獻:1.現在本衙門已保送御史,擬將來一得御史,無論能自給與否,決然回家矣。——姚鼐《姚惜抱先生家書》,乾隆三十六年辛卯十一月二十八日寫給伯兄的信2.乾隆三十九年,先生乞病解官,及冬十二月,遂往山東為泰山之游。——姚永樸《惜抱軒詩集訓纂》卷三3.夫士處世難矣!群所退而獨進,其進罪也;群所進而獨退,其退亦罪也。——姚鼐《贈程魚門序》4.余駑怯無狀,又方以疾退,浮覽山川景物,以消其沉憂。——姚鼐《晴雪樓記》從提供的《登泰山記》的背景資料中你是否能找到矛盾之處?明確:文章交代登山的時間為1774年,農歷十二月二十八登山,二十九看日出。選擇在年底除夕登泰山這一行為與借病侍親矛盾,由此看出,作者疾病侍親都是冠冕堂皇的借口。真正的原因,我們可以從姚鼐自己的話中看到。鼐言:“古之君子,仕非茍焉而已,將度其志可行于時,其道可濟于眾”,否則,不如“從容進退,庶(或許)免恥辱之在咎已爾”。他不愿意再留在這樣的官場,和政見不和者為伍,若無法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那再難得來的一切都可放棄。只想從容進退,免于恥辱。我們看到他內心的煎熬,看到他登泰山的過程始終在用自己的種種行為,表明著自己的選擇,與眾不同的選擇。人生之風雪:姚鼐以病或養親為由,毅然辭去刑部郎兼四庫館纂修官的職務,決計遠離輾轉十多年的喧囂官場。仕途盡頭,人生路口,登山臨雪,把贊美之情與攀登以歷絕美的人生之理融入蒼山“風雪”中,實現了超然灑脫的心靈安放。哲理之風雪:無限風光在險峰,蒼山因負雪而奇絕,人生因乘雪而精彩,經歷風雪,不斷攀登,以歷絕美!辭舊迎新,告別過往,迎接新生——泰山之旅是姚鼐人生的轉折中國的名人文士,似乎有一種與生俱來、無法排解的泰山情結。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極大地拓展了胸襟抱負和思想境界。司馬遷宣稱“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用之所趣異也”,激勵自己忍辱負重,完成《史記》著述,并“藏之名山”,傳諸后世。姚鼐辭官之后登泰山,可以說是調節心情;兩天一夜,跨越最難攀登的石磴,是意志的磨練,更是為了追尋理想。姚鼐把泰山當做自己的精神象征,象征著自己對內心理想的追尋。在他們眼里,泰山是人生的標尺,人格的高度,精神的超越。(八)主旨小結文章緊緊圍繞作者的游蹤,敘述了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觀日出的經過,以精練的語言,生動地描寫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麗景色和日出時的雄渾景象,寫出了泰山的神秀壯麗,表達了作者對于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表現了作者的闊大胸懷和審美情趣。(九)對比閱讀——《赤壁賦》和《登泰山記》,同樣寫自然山水對人心境、人生的啟迪和救贖,但究其根本,卻同中有異,異中有同。明確:蘇軾在《赤壁賦》中先以一個悲情的“客”的形象出現,一悲英雄永逝(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二悲個體渺小(寄浮游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三悲人生短暫(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四悲壯志難酬(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后用主客問答的方式暫時對自己作出安慰。縱觀蘇軾的一生:貶官——復官——干活兒——再貶官——再復官——再干活兒。其思想也遵循著得意——失意——再得意——再失意的圓圈軌跡。姚鼐辭官后,立即去做自己所愛做的事,不受制于人,辭官著學。南歸后的姚鼐主要于江蘇和安徽一帶教學著書,學生滿天下。理解性默寫:(1)姚鼐《登泰山記》中,寫夜色已退,晨曦初現,太陽的形體未現,光芒已可見的句子是極天云一線異色,須臾成五采”。(2)姚鼐《登泰山記》中“當其南北分者,古長城也”兩句,描述橫亙在陽谷與陰谷分界處的古長城給泰山增添了雄奇的色彩。(3)姚鼐《登泰山記》中“最高日觀峰,在長城南十五里”兩句,寫高高聳立的日觀峰的所在位置,為下面觀日出的主要活動埋下伏筆。(4)姚鼐《登泰山記》中“道中迷霧冰滑,磴幾不可登”兩句,通過云霧障目和冰滑難登突出了登山之艱險,進一步點明了風雪中登山的特點。(5)姚鼐《登泰山記》中“大風揚積雪擊面,亭東自足下皆云漫”兩句,生動地展示了日出前風揚積雪、云霧彌漫的環境。(6)《登泰山記》中“陽谷皆入汶,陰谷皆入濟”兩句把泰山的水景由兩條河鋪開成面寫去,點出了山南山北眾多支流縱橫交叉、終歸一河的景色。 (7)姚鼐《登泰山記》中寫山頂雪景的句子是“蒼山負雪,明燭天南”。(8)在《登泰山記》中,寫出了太陽從東海中升起的壯觀景象,充滿了生氣和力量,具有無比震撼的美的句子“正赤如丹,下有紅光動搖承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