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22講 化學實驗選擇題解法策略(課件 講義)(共2份打包)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22講 化學實驗選擇題解法策略(課件 講義)(共2份打包)

資源簡介

(共44張PPT)
2025新高考化學二輪重點專題
第22講
化學實驗選擇題的解法策略
contents
目錄
01
考向分析
01
02
03
知識重構
重溫經典
04
模型建構
考向分析
PART 01
01
根據考綱和歷年高考真題,化學實驗選擇題考試方向如下:
(1)化學實驗儀器的名稱、用途和基本操作是否正確。
(2)教材經典化學實驗的原理、藥品、操作規范和注意事項;
(3)氣體實驗原理、儀器的選擇、連接順序、裝置的用途考查;
(4)依照實驗操作和現象,推斷離子的存在、物質的酸堿性、氧還性、Ksp大小、化學平衡移動方向等;
(5)化學實驗的“目的、設計、現象、結論”正確與否或一致性等
知識重構:前因后果
PART 02
02
1.焰色試驗類:
因:鈉焰色呈黃色,鉀的焰色為淺紫色,鈉離子的焰色可以掩蓋鉀離子的焰色
果:火焰呈黃色,說明一定有鈉元素,也可能有鉀元素
(鉀元素的檢驗,需要通過藍色的鈷玻璃觀察,濾掉黃色光,火焰呈淺紫色)
2.檢驗類,防止干擾:
(1)因:乙醇與乙烯都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
果:乙醇與濃硫酸制備并檢驗乙烯,乙醇會揮發出來混入乙烯;副產物還有SO2。乙醇、SO2都能使高錳酸鉀溶液褪色,生成氣體通入KMnO4溶液褪色,不能證明生成氣體是乙烯(可以將混合氣先通過水吸收酒精,再通入KMnO4溶液)
吸收C2H5OH
(4)因: SO32-能被稀硝酸氧化為SO42-
果:檢驗SO42-時,不能用稀硝酸酸化,應該用稀鹽酸酸化,再加入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證明有SO42- 【BaCl2溶液不能改為Ba(NO3)2溶液】
(2)因:氯氣、溴蒸汽、O3、NO2等氣體都能使濕潤的KI-淀粉試紙變藍。
果:用濕潤的淀粉碘化鉀試紙檢驗氣體Y,試紙變藍,不能說明氣體是氯氣
(3)因: Cl-,CO32-等都能與Ag+發生反應生成白色沉淀
果:取樣品,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不一定含有Cl- (需加入足量稀硝酸排除干擾)
(5)因:HCO3-,SO32-,HSO3-等都能與HCl生成無色CO2或SO2氣體,使澄清的石灰石變渾濁
果:某樣品加入稀鹽酸產生無色氣體,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樣品不一定含有CO32-
(6)因:最高價含氧酸的酸性HClO4>H2CO3>H2SiO3,可以證明非金屬性Cl>C>Si。
果:碳酸鈣和稀鹽酸反應生成的氣體通入硅酸鈉溶液,有沉淀生成,不能證明非金屬性Cl>C>Si,因HCl是無氧酸不是含氧酸;H2CO3中會混有HCl,2HCl+Na2SiO3=2NaCl+H2SiO3↓,不能非金屬性證明C>Si.
3.因所用試劑不正確,或實驗有干擾因素未消除,或添加試劑順序錯誤,導致結論錯誤。
(1)因:NH3極易溶解于水(溶解度為1:700),檢驗NH4+必須用NaOH濃溶液才能逸出氨氣
果:向溶液X中滴加NaOH稀溶液,將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置于試管口,試紙不變藍,不能證明溶液不存在NH4+。(產物氨水濃度過稀,生成NH3不易逸出)
(2) 因:酸性KMnO4溶液:既可以氧化C=C,又可以氧化-CHO
果:向CH2=CHCHO中滴入酸性KMnO4溶液,溶液褪色,不能證明該有機物中含有C=C
(可先用新制氫氧化銅將-CHO氧化,再檢驗C=C)
(3) 因:新制的Cu(OH)2檢驗醛基,需要再堿性條件下加熱進行:CH2OH(CHOH)4CHO + 2Cu(OH)2+NaOH → CH2OH(CHOH)4COONa + Cu2O↓ + 3H2O
果:向淀粉溶液中加入適量稀硫酸微熱,(需先加NaOH溶液調節至堿性)向水解后的溶液中加入新制的Cu(OH)2并加熱,無磚紅色沉淀,不能說明淀粉未水解。
(4)因:檢驗Fe2+,需先加KSCN溶液排除Fe3+干擾,再加氧化劑(氯水或H2O2)
果:向某溶液中滴加氯水,再加KSCN溶液后溶液顯紅色,該溶液中不一定含Fe2+,因加試劑順序錯誤,未能排除Fe3+的干擾(滴加藥品順序錯誤)。
(5)因:CO32-和HCO3-都能與HCl反應生成CO2
果:向某溶液中加入稀鹽酸,產生的無色無味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變渾濁該溶液不一定含CO32-。
(6)因:Ag++Cl- = AgCl↓,Ag+ + OH- = AgOH↓
果:溴乙烷與NaOH溶液共熱后,(需加入稀硝酸中和至酸性)滴加AgNO3溶液,未出現淺黃色沉淀,不能斷定溴乙烷未發生水解。
(7)因:濃硝酸和濃鹽酸都有揮發性,與NH3反應均會生成固體銨鹽發出白煙。
果:蘸有濃氨水的玻璃棒靠近溶液X,有白煙產生,X不一定是濃鹽酸,有可能是濃硝酸
(8)因:控制變量法才能比較HCl,CH3COOH的酸性強弱
果:用pH計測定HCl,CH3COOH的pH值,不能確定CH3COOH是弱酸(需控制二者的物質的量濃度相同)
(9)因:亞硝酸鈉在酸性條件下具有氧化性:
2NO2-+2I-+4H+═2NO+I2+2H2O
果:取少量固體加水溶解,分別滴加含淀粉的KI溶液,振蕩,溶液不變藍也有可能是NaNO2,因未酸化,NaNO2沒有強氧化性。
4.比較強弱型
(1) 因:可溶性強電解質優先難溶性電解質發生沉淀反應
果:向含有ZnS和Na2S的懸濁液中滴加CuSO4溶液,生成黑色沉淀,優先:Na2S+CuSO4=CuS+Na2SO4,不能證明Ksp(CuS)去掉Na2S結論成立
ZnS+CuSO4=CuS+ZnSO4可以證明
(2) 因:比較F-與SCN-結合Fe3+的能力需要控制二者濃度相同。
果:向等物質的量濃度的KF和KSCN混合溶液中滴加幾滴FeCl3溶液,振蕩溶液顏色無明顯變化,說明Fe3+沒有與SCN-結合而與F-結合,說明結合Fe3+的能力:F->SCN- [優先生成[FeF6]3-,沒有生成Fe(SCN)3]
均可以形成配合物
紅色溶液
無色溶液
(3) 因:證明同型化合物Ksp大小的實驗要控制離子濃度相同(即控制變量),先沉淀的Ksp較小。
果:向NaCl、NaI的混合稀溶液中滴入少量稀AgNO3溶液,有黃色沉淀生成Ksp(AgCl) >Ksp(AgI),未確定Cl-,I-濃度相同,無法比較。
(4)因:較強酸可以生成較弱酸;
果:向C6H5ONa溶液中通入CO2,溶液變渾濁,可以說明酸性:H2CO3>C6H5OH;
CO2+H2O+C6H5ONa → C6H5OH(渾濁)+NaHCO3
(5)因:不同型難溶化合物先沉淀的溶解度小,但不能說Ksp小,因計算公式不同。
果:向等物質的量濃度的NaCl、Na2CrO4混合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先生成AgCl白色沉淀,由于AgCl、Ag2CrO4的類型不相同,不一定Ksp(AgCl)<Ksp(Ag2CrO4),不能得出Ksp(AgCl) <Ksp(Ag2CrO4),事實上Ksp(AgCl) >Ksp(Ag2CrO4)。
(6)因:強氧化劑可以生成弱氧化劑。
果:向2mL0.1mol·L-1Na2S溶液中滴加幾滴溴水,振蕩,產生淡黃色沉淀,說明氧化性: Br2>S( )
Br2+S2- = S↓+2Br-
設Ag+濃度為x,Ksp分別為:Ksp(AgCl)=x2,Ksp(Ag2CrO4)=4x3
(7)因:比較酸堿性強弱需要控制變量:待測物:物質的量濃度相同。
果:用pH試紙分別測定CH3COO Na溶液和NaNO2溶液pH,CH3COO Na溶液pH大,結合H+能力: CH3COO ->NO2-( )
【解釋】比較CH3COO-和NO2-結合H+能力,“酸越弱對應鹽越水解”,但應在相同條件下測定相同濃度CH3COONa溶液和NaNO2溶液的pH,但題中未明確指出兩者濃度相等。
重溫經典
PART 03
03
化學實驗基礎和無機化學實驗部分
1.(2015·福建高考真題)下列實驗操作正確且能達到相應實驗目的的是
選項 實驗操作和現象 結論
A 室溫下,向苯酚鈉溶液中通入足量CO2,溶液變渾濁。 碳酸的酸性比苯酚的強
B 室溫下,向濃度均為0.1 mol·L–1的BaCl2和CaCl2混合溶液中滴加Na2SO4溶液,出現白色沉淀。 Ksp(BaSO4)<Ksp(CaSO4)
C 室溫下,向FeCl3溶液中滴加少量KI溶液,再滴加幾滴淀粉溶液,溶液變藍色。 Fe3+的氧化性比I2的強
D 室溫下,用pH試紙測得:0.1mol·L–1Na2SO3溶液的pH約為10;0.1mol·L–1NaHSO3溶液的pH約為5。 HSO3–結合H+的能力比SO32–的強
因:較強酸可以生成較弱酸
因:均為白色沉淀,無法確定
因:2Fe3++2I- = 2Fe2++I2
強氧化劑可以生成弱氧化劑
因:堿性越強,結合質子的能力越強




2.(2022年全國乙卷)由實驗操作和現象,可得出相應正確結論的是( )
實驗操作 現象 結論
A 向NaBr溶液中滴加過量氯水,再加入淀粉KI溶液 先變橙色,后變藍色 氧化性:Cl2>Br2>I2
B 向蔗糖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水浴加熱,加入新制的Cu(OH)2懸濁液 無磚紅色沉淀 蔗糖未發生水解
C 石蠟油加強熱,將產生的氣體通入Br2的CCl4溶液 溶液紅棕色變無色 氣體中含有不飽和烴
D 加熱試管中的聚氯乙烯薄膜碎片 試管口潤濕的藍色石蕊試紙變紅 氯乙烯加聚是可逆反應
因含Cl2,Br2,強者優先:Cl2+2I- =2Cl- +I2,無法證明Br2>I2
因:未加NaOH溶液中和至堿性,H2SO4將Cu(OH)2中和,導致實驗失敗
因:不飽和烴與Br2發生加成,導致紅棕色退去
因:制備聚氯乙烯和該反應不是同一條件,不是同時發生的反應,故不能判斷是可逆反應




3.(2024·湖南卷,8,3分)為達到下列實驗目的,操作方法合理的是( )
實驗目的 操作方法
A 從含有I2的NaCl固體中提取I2 用CCl4溶解、萃取、分液
B 提純實驗室制備的乙酸乙酯 依次用NaOH溶液洗滌、水洗、分液、干燥
C 用NaOH標準溶液滴定未知濃度的CH3COOH溶液 用甲基橙作指示劑進行滴定
D 從明礬過飽和溶液中快速析出晶體 用玻璃棒摩擦燒杯內壁
因:均為固體,用加熱升華的辦法更容易
因:乙酸乙酯在NaOH溶液中完全水解,應該選擇飽和Na2CO3溶液
因:滴定終點CH3COONa顯堿性,甲基橙在pH為3.1~4.4變色。二者不一致。
因:摩擦燒杯內壁可以產生晶核,有利于快速析出晶體




4. (2024·河北卷,6,3分)下列實驗操作及現象能得出相應結論的是( )
選項 實驗操作及現象 結論
A 還原鐵粉與水蒸氣反應生成氣體點燃后有爆鳴聲 H2O具有還原性
B 待測液中滴加 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待測液含有SO42-
C Mg(OH)2和Al(OH)3中均分別加入NaOH溶液和鹽酸,Mg(OH)2只溶于鹽酸,Al(OH)3都能溶 Mg(OH)2比Al(OH)3堿性強
D K2CrO4溶液滴加NaOH溶液,溶液由橙變為黃 增大生成物濃度,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




因: H2O→H2, H2O 中氫的化合價降低表現為氧化性
因:未用稀鹽酸酸化與BaCl2反應生成沉淀,可能是Ag+,或CO32-,或SO42-
因:氫氧化鎂為堿性,Al(OH)3為兩性,金屬性 Mg>Al
因:Cr2O72- +H2O = 2CrO42- + 2H+ ,加堿是減小生成物濃度
5. (2023·新課標卷,11)根據實驗操作及現象,下列結論中正確的是(  )
選項 實驗操作及現象 結論
A 常溫下將鐵片分別插入稀硝酸和濃硝酸中,前者產生無色氣體,后者無明顯現象 稀硝酸的氧化性比濃硝酸強
B 取一定量Na2SO3樣品,溶解后加入BaCl2溶液,產生白色沉淀。加入濃HNO3,仍有沉淀 此樣品中含有SO42-
C 將銀和AgNO3溶液與銅和Na2SO4溶液組成原電池。連通后銀表面有銀白色金屬沉積,銅電極附近溶液逐漸變藍 Cu的金屬性比Ag強
D 向溴水中加入苯,振蕩后靜置,水層顏色變淺 溴與苯發生了加成反應
因:BaSO3可以被濃硝酸氧化為BaSO4,不能證明樣品含有SO42-
因:濃硝酸生成致密氧化物使鐵鈍化,故現象不如稀硝酸明顯
因:還原性Cu>Ag,故Cu-2e-=Cu2+,Ag++e-=Ag,可證明金屬性Cu>Ag
因:苯可以萃取溴水中的溴,并未發生加成反應




6. (2023·浙江6月,16)探究鹵族元素單質及其化合物的性質,下列方案設計、現象和結論都正確的是(  )
實驗方案 現象 結論
A 往碘(I2)的CCl4溶液中加入等體積濃KI溶液,振蕩 分層,下層由紫紅色變為 淺粉紅色,上層呈棕黃色
碘在濃KI溶液中的溶解能力大于在CCl4中的溶解能力
B 用玻璃棒蘸取次氯酸鈉溶液點在pH試紙上 試紙變白 次氯酸鈉溶液呈中性
C 向2 mL 0.1 mol·L-1 AgNO3 溶液中先滴加4滴0.1 mol·L-1 KCl溶液,再滴加4滴0.1 mol·L-1 KI溶液 先產生白色沉淀,再產生黃色沉淀 AgCl轉化為AgI,AgI溶解度小于AgCl溶解度
D 取兩份新制氯水,分別滴加AgNO3溶液和淀粉KI溶液 前者有白色沉淀,后者溶液變藍色 氯氣與水的反應存在限度
因:I2+I- =I3 -,碘單質在KI溶液中溶解能力大于在CCl4中
因:NaClO溶液具有堿性、漂白性,遇pH試紙,先變藍后變白色
因:AgNO3溶液過量,先Cl-+Ag+=AgCl,后I- + Ag+ = AgI,未發生AgCl+I-=AgI+Cl-的轉化
因:Cl2+H2O=H++Cl-+HCl0,變藍不一定因氯氣,也可能是HClO




7.(2024·山東卷)由下列事實或現象能得出相應結論的是
事實或現象 結論
A 向酸性KMnO4溶液中加入草酸,紫色褪去
草酸具有還原性
B 鉛蓄電池使用過程中兩電極的質量均增加
電池發生了放電反應
C 向等物質的量濃度的NaCl、Na2CrO4混合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先生成AgCl白色沉淀 Ksp(AgCl) <Ksp(Ag2CrO4)
D 2NO2=N2O4為基元反應,將盛有NO2的密閉燒瓶浸入冷水,紅棕色變淺 正反應活化能大于逆反應活化能
紫色褪去說明KMnO4被還原成無色Mn2+,則草酸具有還原性
放電時正極反應為PbO2+2e-+SO42-+4H+=PbSO4+2H2O、負極反應為Pb-2e-+SO42-=PbSO4,正負極質量都增加
先生成AgCl沉淀,說明先達到AgCl的Ksp,但由于AgCl、Ag2CrO4的類型不相同,不能得出Ksp(AgCl) <Ksp(Ag2CrO4),事實上Ksp(AgCl) >Ksp(Ag2CrO4)
降低溫度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正反應為放熱反應,根據 H=正反應的活化能-逆反應的活化能<0知,正反應的活化能小于逆反應的活化能




AB
8.(2022·重慶卷)下列實驗操作及現象與對應結論不匹配的是
選項 實驗操作及現象 結論
A 將Na2S2O3溶液和稀H2SO4混合,得到沉淀,且生成的氣體可使品紅溶液褪色
Na2S2O3既體現還原性又體現氧化性
B 將Zn(OH)2固體粉末加入過量NaOH溶液中,充分攪拌,溶解得到無色溶液
Zn(OH)2既體現堿性又體現酸性
C 將TiCl4液體和FeCl3固體分別暴露在潮濕空氣中,只有前者會冒“白煙”
水解性:TiCl4>FeCl3
D 將紅色固體CrO3加熱,得到綠色固體Cr2O3,且生成的氣體可以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熱穩定性:CrO3<Cr2O3
因:生成S↓、SO2↑ S的化合價既升又降
因:Zn(OH)2能夠和堿反應,體現酸性
因:TiCl4+3H2O═H2TiO3+4HCl,產生大量HCl,說明水解性:TiCl4>FeCl3
因:加熱產生了氧氣,則CrO3不穩定




9.(2021·浙江)下列方案設計、現象和結論都正確的是
目的 方案設計 現象和結論
A 探究乙醇消去反應的產物 取4mL乙醇,加入12mL濃硫酸、少量沸石,迅速升溫至140℃,將產生的氣體通入2mL溴水中 若溴水褪色,則乙醇消去反應的產物為乙烯
B 探究乙酰水楊酸樣品中是否含有水楊酸 取少量樣品,加入3mL蒸餾水和少量乙醇,振蕩,再加入1-2滴FeCl3溶液 若有紫色沉淀生成,則該產品中含有水楊酸
C 探究金屬鈉在氧氣中燃燒所得固體粉末的成分 取少量固體粉末,加入2-3mL蒸餾水
若無氣體生成則固體粉末為Na2O;若有氣體生成則固體粉末為Na2O2
D 探究Na2SO3固體樣品是否變質 取少量待測樣品溶于蒸餾水,加入足量稀鹽酸,再加入足量BaCl2溶液
若有白色沉淀產生,則樣品已經變質
因:140℃發生分子間脫水生成乙醚




170℃發生分子內消去生成乙烯
因:水楊酸羥基與FeCl3發生顯色反應顯紫色,可溶,非沉淀
因:過氧化鈉與水生成O2,若鈉剩余會與H2O生成H2
因:HCl排除干擾,沉淀可證明產生SO42-
10.(2024新課標卷3)實驗室利用下圖裝置驗證鐵與水蒸氣反應。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反應為
B. 酒精燈移至濕棉花下方實驗效果更好
C. 用火柴點燃肥皂泡檢驗生成的氫氣
D. 使用硬質玻璃試管盛裝還原鐵粉




A.反應物、產物、條件、配平均正確
B.因鐵粉需要高溫,只能在鐵粉下加熱。溫度可以通過試管傳導到濕棉花,不需要移至濕棉花處加熱。
C.可以聽到尖銳的爆鳴聲,證明氫氣的存在
D.因高溫玻璃軟化,需要改用硬質玻璃管裝鐵粉
B
11.(2024浙江6月4)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裝置①可用于銅與濃硫酸反應并檢驗氣態產物
B. 圖②標識表示易燃類物質
C. 裝置③可用于制取并收集氨氣
D. 裝置④可用于從碘水中萃取碘




氨氣的密度小于空氣,應該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
碘單質在有機溶劑中的溶解度大于水中的溶解度
C

A :濃氨水與生石灰混合可以產生氨氣NH3·H2O+CaO=Ca(OH)2+NH3↑,可用于實驗室制氨氣,A 正確。
B :硫化氫能與硫酸銅溶液反應生成硫化銅沉淀:H2S+CuSO4=CuS↓+H2SO4,而乙炔不與硫酸銅反應,圖
②可用于除去乙炔中少量的硫化氫,B 正確。
C :二氯甲烷和四氯化碳互溶,但沸點不同,分餾時溫度計液泡在支管口下緣,C 錯誤。
D :將明礬晶體浸入飽和明礬溶液可制備明礬晶體,促進結晶。D 正確。故選C
12.(2024貴州卷5)下列裝置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C )
A. 圖①可用于實驗室制NH3 B. 圖②可用于除去C2H2中少量的H2S
C. 圖③可用于分離CH2Cl2和CCl4 D. 圖④可用于制備明礬晶體
13.(2021·海南卷,2)用如圖裝置制取干燥的氣體(a、b表示加入的試劑),能實現的是(  )
選項 氣體 a b
A H2S 稀H2SO4 FeS
B O2 H2O2溶液 MnO2
C NO2 濃HNO3 鐵片
D NH3 濃氨水 CaO
【解析】裝置為固液不加熱裝置,用濃硫酸干燥。因氣體H2S有強還原性,容易被濃硫酸氧化,故A不能實現;因NH3可以被濃硫酸吸收生成硫酸銨,故D不能實現;因鐵片容易被濃硝酸鈍化,反應終止,故C不能實現。故選D。
B
14. (2024·安徽池州·統考模擬預測)下列實驗裝置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D )
因NO密度與空氣接近,且可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不能用排空氣法收集 NO
A.圖 I:收集 NO B.圖 II:分離戊烷同分異構體
C.圖 III:實驗室制氯氣 D.圖 IV:制備無水氯化鐵
因:沸點相差較小,不適合蒸餾分離,溫度計不應插入液面下
因:MnO2氧化性弱,與濃鹽酸反應需要加熱
因:FeCl3容易水解,HCl氣氛可以抑制FeCl3水解,D正確。




15.(2024廣東卷8) 1810年,化學家戴維首次確認“氯氣”是一種新元素組成的單質。某興趣小組利用以下裝置進行實驗。其中,難以達到預期目的的是( )
A.制備Cl2 B.凈化、干燥Cl2 C.收集Cl2 D.驗證Cl2 的氧化性
因MnO2氧化性弱,加熱才能發生反應
飽和食鹽水吸收HCl,氯化鈣吸收水蒸氣
因氯氣比空氣密度大,故可以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氯氣
氯氣與氫氣反應生成HCl,氯氣得電子




A

加熱
16.(2024·湖北卷)堿金屬的液氨溶液含有的藍色溶劑化電子 是強還原劑。鋰與液氨反應的裝置如圖(夾持裝置略)。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堿石灰有利于NH3逸出 B.鋰片必須打磨出新鮮表面
C.干燥管中均可選用P2O5 D.雙口燒瓶中發生的變化是 Li +nNH3= Li+ + [e(NH3)n]-
干燥氨氣:堿石灰
除去氨氣:P2O5




C
【解析】A.堿石灰為生石灰和氫氧化鈉的混合物,可以吸收濃氨水中的水分,同時吸水過程大量放熱,有利于NH3逸出,A正確;
B.鋰片表面有Li2O,Li2O會阻礙Li和液氨的接觸,所以必須打磨出新鮮表面,B正確;
C.第一個干燥管目的是干燥氨氣,P2O5為酸性干燥劑能與氨氣反應,所以不能用P2O5,而裝置末端的干燥管作用為吸收過量的氨氣,可用P2O5,C錯誤;
D.雙口燒瓶中發生的變化是Li +nNH3= Li+ + [e(NH3)n]- ,D正確
17.(2024·河北卷)圖示裝置不能完成相應氣體的發生和收集實驗的是(加熱、除雜和尾氣處理裝置任選)
選項 氣體 試劑
A SO2 飽和Na2SO3溶液+濃硫酸
B Cl2 MnO2和濃鹽酸
C NH3 固體NH4Cl和熟石灰
D CO2 石灰石+稀鹽酸
C
密度比空氣大




密度比空氣大
密度比空氣小
密度比空氣大
固固加熱裝置
固液不加熱裝置
固液加熱裝置
固液不加熱裝置
適合:固液加熱或固液不加熱裝置
適合:密度大于或小于空氣的氣體
18.(2022·江蘇卷)實驗室制取少量SO2水溶液并探究其酸性,下列實驗裝置和操作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
A.用裝置甲制取SO2氣體 B.用裝置乙制取SO2水溶液
C.用裝置丙吸收尾氣中的SO2 D.用干燥pH試紙檢驗SO2水溶液的酸性
H2SO4+2NaHSO3=Na2SO4+2SO2↑+2H2O
氣體通入液體時“長進短處”
SO2不溶于飽和NaHSO3溶液
SO2水溶液顯酸性可以用干燥pH試紙檢驗




SO2制備 安全瓶 制備水溶液 尾氣吸收
有機化學實驗選擇題
1.(2023·湖北卷)實驗室用以下裝置(夾持和水浴加熱裝置略)制備乙酸異戊酯(沸點142℃),實驗中利用環己烷-水的共沸體系(沸點69℃)帶出水分。已知體系中沸點最低的有機物是環己烷(沸點81℃),其原理如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以共沸體系帶水促使反應正向進行 B.反應時水浴溫度需嚴格控制在69℃
C.接收瓶中會出現分層現象 D.根據帶出水的體積可估算反應進度
降低生成物濃度,平衡正向移動
溫度可以控制在69℃~81℃之間
環己烷-水的共沸體系不互溶,會出現分層現象
根據投料量,可估計生成水的體積推算進度




共沸體系:環己烷和水按照一定比例逸出,有利于提高轉化率
產品留在三頸燒瓶
水與環己烷
2.(2023·山東泰安三模)實驗室以甲苯和Mn2O3為原料制備苯甲醛的主要流程如下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氧化”反應中氧化劑與還原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2∶1
B.“氧化”時間過長,部分苯甲醛會轉化為苯甲酸
C. 分液時,上層液體從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D. 蒸餾時,溫度計水銀球應插入液面以下
2Mn2O3 → 4Mn2+ 降2×2價
C6H5-CH3 → C6H5-CHO 升4×1價(去2H加O)




-CHO 還原性強,易氧化成-COOH
蒸餾時,測的是餾分的溫度,故應在支管口附近
3.下列分離方法錯誤的是( D?。?br/>A.[上海高考]硝基苯(苯)——蒸餾
B.[上海高考]乙酸乙酯(乙醇)——碳酸鈉溶液,分液
C.[海南高考改編]回收水溶液中的I2:加入苯,分液、蒸餾
D.[海南高考]除去乙醇中的水:加入無水氯化鈣,蒸餾




互溶液體沸點相差較大,可以分離
酯不溶于碳酸鈉溶液,碳酸鈉溶液中和酸,溶解醇,降酯溶解度
萃取法
CaCl2與乙醇反應,可選CaO
【提示】常溫下,無水氯化鈣可與乙醇反應生成微溶于水的CaCl2·6C2H5OH
4.(2023浙江)苯甲酸是一種常用的食品防腐劑。某實驗小組設計粗苯甲酸(含有少量NaCl和泥沙)的提純方案如下: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B?。?br/>A.操作Ⅰ中依據苯甲酸的溶解度估算加水量
B.操作Ⅱ趁熱過濾的目的是除去泥沙和NaCl
C.操作Ⅲ緩慢冷卻結晶可減少雜質被包裹
D.操作Ⅳ可用冷水洗滌晶體




水過多后期耗費能源多,水過少不能完全溶解,都不合適,應依據苯甲酸的溶解度估算加水量
防止溫度過低析出苯甲酸晶體
急速冷卻結晶形成的顆粒較小,表面積大,吸附的雜質多,故操作Ⅲ緩慢冷卻結晶有利于得到較大顆粒晶體,減少雜質被包裹
溶液:苯甲酸;懸濁液:泥沙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br/>A.裝置中導管口的連接順序為a-cb-de-f
B.實驗結束時,應先熄滅酒精燈,再取出裝置Ⅳ中的導管
C.可用酸性高錳酸鉀溶液代替品紅溶液
D.可采用分液操作分離產品




制備乙烯-------除去SO2-CO2---檢驗SO2除盡---制備CH2Br-CH2Br
長c進短b出
制備-除雜-檢驗雜質除盡-制備
先取出導管后熄燈,防倒吸
SO2,乙烯均可與高錳酸鉀反應
互溶液體采用蒸餾的方法進行分離
模型建構
PART 04
04
(1) 判斷反應原理是否科學,儀器使用細節是否正確。
(2) 若實驗方案中強調試劑過量、少量或給出了濃度、物質的量等相關信息,則要考慮試劑的量對實驗是否有影響。
(3) 若實驗方案中添加多種試劑,要注意試劑添加順序是否正確,添加的試劑是否對實驗有干擾。
(4) 若題目因順序不同會產生不同結果,則要分清不同順序對結果的影響。
(5) 規范選擇化學實驗基本儀器和基本操作。
解題
模型第22講 化學實驗選擇題解法策略
一、考向分析
根據考綱和歷年高考真題,化學實驗選擇題考試方向如下
(1)教材經典實驗的原理、藥品、操作規范和注意事項;
(2)實驗的原理、儀器的選擇、連接順序、裝置的用途考查;
(3)依照實驗操作和現象,推斷離子的存在、物質的酸堿性、氧還性、ksp大小、化學平衡移動方向等;
(4)表格型:化學實驗的“目的、設計、現象、結論”正確與否或一致性;
(5)滴加順序不同、現象不同的考查;
(6))化學實驗儀器用途和基本操作選用是否正確。
二、知識重構——前因后果
1.焰色反應類:
因:鈉離子火焰呈黃色,鉀的焰色反應為紫色,鈉離子的焰色可以掩蓋鉀離子的焰色
果:火焰呈黃色,說明一定有鈉離子,也可能有鉀離子(檢驗鉀元素要透過藍色鈷玻璃進行觀察,透過藍色鈷玻璃火焰呈紫色說明含有鉀元素,否則不含有)
2.氣體檢驗類,防止揮發性反應物對產物檢驗的干擾:
(1)因:乙醇與乙烯都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
果:乙醇與濃硫酸制備并檢驗乙烯,乙醇會揮發出來混入乙烯;生成氣體通入KMnO4溶液,不能證明生成氣體是乙烯(可以將混合氣通過水酒精,再通入KMnO4溶液)
(2)因:氯氣、溴蒸汽、O3、NO2等氣體都能使KI-淀粉試紙變藍。
果:用濕潤的淀粉碘化鉀試紙檢驗氣體Y,試紙變藍,不能說明氣體是氯氣。
(3)因: Cl-,CO32-等都能與Ag+發生反應生成白色沉淀
果:取樣品,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不一定含有Cl- (需加入足量稀硝酸排除干擾)
(4)因: SO32-能被稀硝酸氧化為SO42-
果:檢驗SO42-時,不能用稀硝酸酸化,應該用稀鹽酸酸化,再加入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證明有SO42-
(5)因:HCO3-,SO32-,HSO3-等都能生成無色的CO2或SO2氣體,都能使澄清的石灰石變渾濁
果:某樣品加入稀鹽酸產生無色氣體,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樣品不一定含有CO32-
(6)因:最高價含氧酸的酸性HClO4>H2CO3>H2SiO3,可以證明非金屬性Cl>C>Si。
果:碳酸鈣和稀鹽酸反應生成的氣體通入硅酸鈉溶液,有沉淀生成,不能證明非金屬性Cl>C>Si,因HCl是無氧酸不是含氧酸;H2CO3中會混有HCl,2HCl+Na2SiO3=2NaCl+H2SiO3↓,不能非金屬性證明C>Si.
3.因所用試劑不正確,或實驗有干擾因素未消除,或添加試劑順序錯誤,導致結論錯誤。
(1)因:NH3極易溶解于水(溶解度為1:700),檢驗NH4+必須用NaOH濃溶液才能逸出氨氣
果:向溶液X中滴加NaOH稀溶液,將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置于試管口,試紙不變藍,不能證明溶液存在NH4+。
(2)因: SO32-能被稀硝酸氧化為SO42-
果:檢驗SO42-不能選用稀硝酸酸化(應改為稀鹽酸),再滴加BaCl2溶液
(3)因:酸性KMnO4溶液既可以氧化C=C,又可以氧化-CHO
果:向CH2==CHCHO中滴入酸性KMnO4溶液,溶液褪色,不能證明該有機物中含有碳碳雙鍵
(4)因:新制的Cu(OH)2檢驗醛基,需要再堿性條件下加熱進行:CH2OH(CHOH)4CHO + 2Cu(OH)2+NaOH → CH2OH(CHOH)4COONa + Cu2O↓ + 3H2O。
果:向淀粉溶液中加入適量稀硫酸微熱,(需先加NaOH溶液調節至堿性)向水解后的溶液中加入新制的Cu(OH)2并加熱,無磚紅色沉淀,不能說明淀粉未水解。
(5)因:檢驗Fe2+,需先加KSCN溶液排除Fe3+干擾,再加氧化劑(氯水或H2O2)
果:向某溶液中滴加氯水,再加KSCN溶液后溶液顯紅色,該溶液中不一定含Fe2+,因加試劑順序錯誤,未能排除Fe3+的干擾。
(6)因:CO32-和HCO3-都能與HCl反應生成CO2
果:向某溶液中加入稀鹽酸,產生的無色無味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變渾濁該溶液不一定含CO32-。
(7)因:Ag++Cl- = AgCl↓,Ag++OH-=AgOH↓
果:溴乙烷與NaOH溶液共熱后,(需加入稀硝酸中和至酸性)滴加AgNO3溶液,未出現淺黃色沉淀,不能斷定溴乙烷未發
(8)因:濃硝酸和濃鹽酸都有揮發性,與NH3反應均會生成固體銨鹽發出白煙。
果:蘸有濃氨水的玻璃棒靠近溶液X,有白煙產生,X不一定是濃鹽酸,濃硝酸也有揮發性。
(9)因:控制變量法才能比較HCl,CH3COOH的酸性強弱
果:用pH計測定HCl,CH3COOH的pH值,不能確定CH3COOH是弱酸(需控制二者的物質的量濃度相同)
(10)因:亞硝酸鈉在酸性條件下具有氧化性:2NO2-+2I-+4H+═2NO+I2+2H2O
果:取少量固體加水溶解,分別滴加含淀粉的KI溶液,振蕩,溶液不變藍說明也可能是NaNO2,因未酸化,NaNO2沒有強氧化性。
4.比較強弱型
(1) 因:最高價含氧酸性HClO4>H2CO3>H2SiO3,可以證明非金屬性Cl>C>Si。
果:碳酸鈣和稀鹽酸反應生成的氣體通入硅酸鈉溶液,有沉淀生成,不能證明非金屬性Cl>C>Si,因HCl是無氧酸不是含氧酸;H2CO3中會混有HCl,2HCl+Na2SiO3=2NaCl+H2SiO3↓,不能非金屬性證明C>Si.
(2) 因:可溶性強電解質優先難溶性電解質發生沉淀反應
果:向含有ZnS和Na2S的懸濁液中滴加CuSO4溶液,生成黑色沉淀,優先反應為:Na2S+CuSO4=CuS+Na2SO4,不能證明Ksp(CuS)(3)因:證明同型化合物Ksp大小的實驗要控制離子濃度相同(即控制變量)
果:向NaCl、NaI的混合稀溶液中滴入少量稀AgNO3溶液,有黃色沉淀生成Ksp(AgCl) >Ksp(AgI)
(4)因:較強酸可以生成較弱酸;
果:向C6H5ONa溶液中通入CO2溶液變渾濁,可以說明酸性酸性:H2CO3>C6H5OH
CO2+H2O+C6H5ONa → C6H5OH(渾濁)+NaHCO3
(5)因:不同型難溶化合物先沉淀的溶解度小,但不能說Ksp小,因計算公式不同。
果:向等物質的量濃度的NaCl、Na2CrO4混合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先生成AgCl白色沉淀,不一定Ksp(AgCl)<Ksp(Ag2CrO4),先生成AgCl白色沉淀,說明先達到AgCl的Ksp,但由于AgCl、Ag2CrO4的類型不相同,不能得出Ksp(AgCl) <Ksp(Ag2CrO4),事實上Ksp(AgCl) >Ksp(Ag2CrO4)。
(6)因:強氧化劑可以生成弱氧化劑。
向2mL0.1mol·L-1Na2S溶液中滴加幾滴溴水,振蕩,產生淡黃色沉淀,說明氧化性: Br2>S
(7)因:比較酸堿性強弱需要控制變量:酸的物質的量濃度相同。
用pH試紙分別測定CH3COO Na溶液和NaNO2溶液pH,CH3COO Na溶液pH大,結合H+能力: CH3COO ->NO2-
比較CH3COO -和NO2-結合H+能力,應在相同條件下測定相同濃度CH3COO Na溶液和NaNO2溶液的pH,但題中未明確指出兩者濃度相等
(8) 因:比較F-與SCN-結合Fe3+的能力需要控制二者濃度相同。
果:向等物質的量濃度的KF和KSCN混合溶液中滴加幾滴FeCl3溶液,振蕩溶液顏色無明顯變化,說明Fe3+沒有與SCN-結合而與F-結合,說明結合Fe3+的能力:F->SCN-
三、重溫經典
化學實驗基礎和無機化學實驗選擇題
1.(2015·福建高考真題)下列實驗操作正確且能達到相應實驗目的的是
實驗目的 實驗操作
A 稱取2.0gNaOH固體 先在托盤上各放一張濾紙,然后在右盤上添加2g砝碼,左盤上添加NaOH固體
B 配制FeCl3溶液 將FeCl3固體溶解于適量蒸餾水
C 檢驗溶液中是否含有NH4+ 取少量試液于試管中,加入NaOH溶液并加熱,用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檢驗產生的氣體
D 驗證鐵的吸氧腐蝕 將鐵釘放入試管中,用鹽酸浸沒
【答案】C
【解析】A.氫氧化鈉易潮解且具有腐蝕性,不能用濾紙稱量,A錯誤;B.氯化鐵易水解而使溶液變渾濁,應將氯化鐵溶于少量鹽酸中,再稀釋,B錯誤;C、加熱時銨離子與氫氧根反應產生氨氣,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遇氨氣變藍,能達到相應實驗目的,C正確;D、在鹽酸作用下,鐵發生析氫腐蝕,D錯誤;故選C。
2.(2022年全國乙卷)由實驗操作和現象,可得出相應正確結論的是
實驗操作 現象 結論
A 向NaBr溶液中滴加過量氯水,再加入淀粉KI溶液 先變橙色,后變藍色 氧化性:Cl2>Br2>I2
B 向蔗糖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水浴加熱,加入新制的Cu(OH)2懸濁液 無磚紅色沉淀 蔗糖未發生水解
C 石蠟油加強熱,將產生的氣體通入Br2的CCl4溶液 溶液紅棕色變無色 氣體中含有不飽和烴
D 加熱試管中的聚氯乙烯薄膜碎片 試管口潤濕的藍色石蕊試紙變紅 氯乙烯加聚是可逆反應
【答案】C
【解析】A.過量的氯水可以將碘離子氧化為碘單質,無法證明溴單質的氧化性強于碘單質,A錯誤;B.向蔗糖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水浴加熱后,應加入氫氧化鈉溶液使體系呈堿性,若不加氫氧化鈉,未反應的稀硫酸會和新制氫氧化銅反應,則不會產生磚紅色沉淀,不能說明蔗糖沒有發生水解,B錯誤;C.石蠟油加強熱,產生的氣體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說明氣體中含有不飽和烴,與溴發生加成反應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C正確;D.聚氯乙烯加強熱產生能使濕潤藍色濕潤試紙變紅的氣體,說明產生了氯化氫,不能說明氯乙烯加聚是可逆反應,可逆反應是指在同一條件下,既能向正反應方向進行,同時又能向逆反應的方向進行的反應,而氯乙烯加聚和聚氯乙烯加強熱分解條件不同,D錯誤;答案選C。
3.(2024·湖南卷,8,3分)為達到下列實驗目的,操作方法合理的是( )
實驗目的 操作方法
A 從含有I2的NaCl固體中提取I2 用CCl4溶解、萃取、分液
B 提純實驗室制備的乙酸乙酯 依次用NaOH溶液洗滌、水洗、分液、干燥
C 用NaOH標準溶液滴定未知濃度的CH3COOH溶液 用甲基橙作指示劑進行滴定
D 從明礬過飽和溶液中快速析出晶體 用玻璃棒摩擦燒杯內壁
【答案】D
【解析】A項,從含有I2的NaCl固體中提取I2,用CCl4溶解、萃取、分液后,I2仍然溶在四氯化碳中,沒有提取出來,A錯誤;B項,乙酸乙酯在氫氧化鈉堿性條件下可以發生水解反應,故提純乙酸乙酯不能用氫氧化鈉溶液洗滌,B錯誤;C項,用NaOH標準溶液滴定未知濃度的CH3COOH溶液,反應到達終點時生成CH3COONa,是堿性,而甲基橙變色范圍pH值較小,故不能用甲基橙作指示劑進行滴定,否則誤差較大,應用酚酞作指示劑,C錯誤;D項,從明礬過飽和溶液中快速析出晶體,可以用玻璃棒摩擦燒杯內壁,在燒杯內壁產生微小的玻璃微晶來充當晶核,D正確;故選D。
4. (2024·河北卷,6,3分)下列實驗操作及現象能得出相應結論的是( )
選項 實驗操作及現象 結論
A 還原鐵粉與水蒸氣反應生成的氣體點燃后有爆鳴聲 H2O具有還原性
B 待測液中滴加 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待測液含有SO42-
C Mg(OH)2和Al(OH)3中均分別加入NaOH溶液和鹽酸,Mg(OH)2只溶于鹽酸,Al(OH)3都能溶 Mg(OH)2比Al(OH)3堿性強
D K2Cr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溶液由橙色變為黃色 增大生成物的濃度,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
【答案】C
【解析】A項,鐵與水蒸氣反應生成的氣體是H2,該反應中H由+1價變成0價,被還原,體現了H2O的氧化性,A錯誤;B項,如果待測液中含有Ag+,Ag+與Cl-反應也能產生白色沉淀,或者CO32-、SO32-也會與Ba2+產生白色沉淀,所以通過該實驗不能得出待測液中含有SO42-的結論,B錯誤;C項,Mg(OH)2溶液能與鹽酸反應,不能與NaOH溶液反應,Al(OH)3與NaOH溶液和鹽酸都能反應,說明Mg(OH)2的堿性比Al(OH)3的強,C正確;D項,K2Cr2O7溶液中存在平衡Cr2O72-(橙色)+H2OCrO42- (黃色)+2H+,加入NaOH溶液后,OH-與H+反應,生成物濃度減小,使平衡正向移動,導致溶液由橙色變為黃色,題給結論錯誤,D錯誤;故選C。
5. (2023·新課標卷,11)根據實驗操作及現象,下列結論中正確的是(  )
選項 實驗操作及現象 結論
A 常溫下將鐵片分別插入稀硝酸和濃硝酸中,前者產生無色氣體,后者無明顯現象 稀硝酸的氧化性比濃硝酸強
B 取一定量Na2SO3樣品,溶解后加入BaCl2溶液,產生白色沉淀。加入濃HNO3,仍有沉淀 此樣品中含有SO42-
C 將銀和AgNO3溶液與銅和Na2SO4溶液組成原電池。連通后銀表面有銀白色金屬沉積,銅電極附近溶液逐漸變藍 Cu的金屬性比Ag強
D 向溴水中加入苯,振蕩后靜置,水層顏色變淺 溴與苯發生了加成反應
解析:常溫下,鐵片與濃硝酸會發生鈍化,導致現象不明顯,但稀硝酸與鐵不發生鈍化,會產生氣泡,所以不能通過該實驗現象比較濃硝酸和稀硝酸的氧化性強弱,A錯誤;濃硝酸會氧化亞硫酸根生成硫酸根,仍然產生白色沉淀,所以不能通過該實驗現象判斷樣品中是否含有硫酸根,B錯誤;銅比銀活潑,在形成原電池過程中,做負極,發生氧化反應,生成了銅離子,導致溶液變為藍色,所以該實驗可以比較銅和銀的金屬性強弱,C正確;向溴水中加入苯,苯可將溴萃取到上層,使下層水層顏色變淺,不是溴與苯發生了加成反應,D錯誤。
答案:C
6. (2023·浙江6月,16)探究鹵族元素單質及其化合物的性質,下列方案設計、現象和結論都正確的是(  )
實驗方案 現象 結論
A 往碘(I2)的CCl4溶液中加入等體積濃KI溶液,振蕩 分層,下層由紫紅色變為淺粉紅色,上層呈棕黃色 碘在濃KI溶液中的溶解能力大于在CCl4中的溶解能力
B 用玻璃棒蘸取次氯酸鈉溶液點在pH試紙上 試紙變白 次氯酸鈉溶液呈中性
C 向2 mL 0.1 mol·L-1 AgNO3溶液中先滴加4滴0.1 mol·L-1 KCl溶液,再滴加4滴0.1 mol·L-1 KI溶液 先產生白色沉淀,再產生黃色沉淀 AgCl轉化為AgI,AgI溶解度小于AgCl溶解度
D 取兩份新制氯水,分別滴加AgNO3溶液和淀粉KI溶液 前者有白色沉淀,后者溶液變藍色 氯氣與水的反應存在限度
典例 解析:向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加入等體積濃碘化鉀溶液,振蕩,靜置,溶液分層,下層由紫紅色變為淺粉紅色,上層呈棕黃色說明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中的碘與碘化鉀溶液中碘離子反應生成碘三離子使上層溶液呈棕黃色,證明碘在濃碘化鉀溶液中的溶解能力大于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能力,故A正確;次氯酸鈉溶液具有強氧化性,能使有機色質漂白褪色,無法用pH試紙測定次氯酸鈉溶液的pH,故B錯誤;由題意可知,向硝酸銀溶液中加入氯化鉀溶液時,硝酸銀溶液過量,再加入碘化鉀溶液時,只存在沉淀的生成,不存在沉淀的轉化,無法比較氯化銀和碘化銀的溶度積大小,故C錯誤;新制氯水中的氯氣和次氯酸都能與碘化鉀溶液反應生成使淀粉變藍色的碘,則溶液變藍色不能說明溶液中存在氯氣分子,無法證明氯氣與水的反應存在限度,故D錯誤。
7.(2024·山東卷)由下列事實或現象能得出相應結論的是
事實或現象 結論
A 向酸性KMnO4溶液中加入草酸,紫色褪去 草酸具有還原性
B 鉛蓄電池使用過程中兩電極的質量均增加 電池發生了放電反應
C 向等物質的量濃度的NaCl、Na2CrO4混合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先生成AgCl白色沉淀 Ksp(AgCl) <Ksp(Ag2CrO4)
D 2NO2=N2O4為基元反應,將盛有NO2的密閉燒瓶浸入冷水,紅棕色變淺 正反應活化能大于逆反應活化能
A.A B.B C.C D.D
【答案】AB
【解析】A.向酸性KMnO4溶液中加入草酸,紫色褪去說明KMnO4被還原成無色Mn2+,則草酸具有還原性,A項符合題意;
B.鉛蓄電池放電時正極反應為PbO2+2e-+SO42-+4H+=PbSO4+2H2O、負極反應為Pb-2e-+SO42-=PbSO4,正負極質量都增加,充電時陽極反應為PbSO4+2H2O-2e-= PbO2+SO42-+4H+、陰極反應為PbSO4+2e-= Pb+SO42-,陰、陽極質量都減小,B項符合題意;
C.向等物質的量濃度的NaCl、Na2CrO4混合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先生成AgCl白色沉淀,說明先達到AgCl的Ksp,但由于AgCl、Ag2CrO4的類型不相同,不能得出Ksp(AgCl) <Ksp(Ag2CrO4),事實上Ksp(AgCl) >Ksp(Ag2CrO4),C項不符合題意;
D.將盛有NO2的密閉燒瓶浸入冷水,紅棕色變淺,說明降低溫度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正反應為放熱反應,根據 H=正反應的活化能-逆反應的活化能<0知,正反應的活化能小于逆反應的活化能,D項不符合題意;
答案選AB。
8.(2022·重慶卷)下列實驗操作及現象與對應結論不匹配的是
選項 實驗操作及現象 結論
A 將Na2S2O3溶液和稀H2SO4混合,得到沉淀,且生成的氣體可使品紅溶液褪色 Na2S2O3既體現還原性又體現氧化性
B 將Zn(OH)2固體粉末加入過量NaOH溶液中,充分攪拌,溶解得到無色溶液 Zn(OH)2既體現堿性又體現酸性
C 將TiCl4液體和FeCl3固體分別暴露在潮濕空氣中,只有前者會冒“白煙” 水解性:TiCl4>FeCl3
D 將紅色固體CrO3加熱,得到綠色固體Cr2O3,且生成的氣體可以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熱穩定性:CrO3<Cr2O3
【答案】B
【詳解】
A.將Na2S2O3溶液和稀H2SO4混合,生成S單質和SO2,S元素化合價既上升又下降,Na2S2O3既體現還原性又體現氧化性,故A正確;
B.將Zn(OH)2固體粉末加入過量NaOH溶液中,充分攪拌,溶解得到無色溶液,說明Zn(OH)2能夠和堿反應,體現酸性,不能得出其具有堿性的結論,故B錯誤;
C.將TiCl4液體和FeCl3固體分別暴露在潮濕空氣中,只有前者會冒“白煙”,說明TiCl4+3H2O═H2TiO3+4HCl,產生大量HCl,說明水解性:TiCl4>FeCl3,故C正確;
D.將紅色固體CrO3加熱,得到綠色固體Cr2O3,且生成的氣體可以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說明該過程中產生了氧氣,則CrO3不穩定,故D正確;
故選B。
9.(2021·浙江)下列方案設計、現象和結論都正確的是
目的 方案設計 現象和結論
A 探究乙醇消去反應的產物 取4mL乙醇,加入12mL濃硫酸、少量沸石,迅速升溫至140℃,將產生的氣體通入2mL溴水中 若溴水褪色,則乙醇消去反應的產物為乙烯
B 探究乙酰水楊酸樣品中是否含有水楊酸 取少量樣品,加入3mL蒸餾水和少量乙醇,振蕩,再加入1-2滴FeCl3溶液 若有紫色沉淀生成,則該產品中含有水楊酸
C 探究金屬鈉在氧氣中燃燒所得固體粉末的成分 取少量固體粉末,加入2-3mL蒸餾水 若無氣體生成,則固體粉末為Na2O;若有氣體生成,則固體粉末為Na2O2
D 探究Na2SO3固體樣品是否變質 取少量待測樣品溶于蒸餾水,加入足量稀鹽酸,再加入足量BaCl2溶液 若有白色沉淀產生,則樣品已經變質
【答案】D
【詳解】
A.乙醇在140℃,濃硫酸的作用下,會發生分子間脫水,而不發生消去反應,A項不符合題意;
B.乙酰水楊酸中沒有酚羥基,水楊酸中酚羥基,酚羥基可以與FeCl3溶液顯紫色,但是生成絡合物,所以不會有沉淀,B項不符合題意;
C.如果金屬鈉沒有完全燃燒,剩余的金屬鈉與水反應也可以生成氫氣,C項不符合題意;
D.加入稀鹽酸,亞硫酸根離子會轉化為二氧化硫氣體,加入氯化鋇生成的沉淀只能是硫酸鋇沉淀,可以說明樣品已經變質,D項符合題意;
故選D。
10.(2024新課標卷3)實驗室中利用下圖裝置驗證鐵與水蒸氣反應。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反應為
B. 酒精燈移至濕棉花下方實驗效果更好
C. 用木柴點燃肥皂泡檢驗生成的氫氣
D. 使用硬質玻璃試管盛裝還原鐵粉
【答案】B
【解析】A.反應物、產物、條件、配平均正確;B.因鐵粉需要高溫,只能在鐵粉下加熱。溫度可以通過試管傳導到濕棉花,不需要移至濕棉花處加熱。C.可以聽到尖銳的爆鳴聲,證明氫氣的存在;D.因高溫玻璃軟化,需要改用硬質玻璃管裝鐵粉。
11.(2024浙江6月4)28.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裝置①可用于銅與濃硫酸反應并檢驗氣態產物 B. 圖②標識表示易燃類物質
C. 裝置③可用于制取并收集氨氣 D. 裝置④可用于從碘水中萃取碘
【答案】C
【解析】A.銅與濃硫酸反應方程式為:,可用裝置①制取,氣態產物為SO2,可利用SO2的漂白性進行檢驗,故A正確;
B.圖②標識表示易燃類物質,故B正確;
C.NH3的密度比空氣小,應用向下排空氣法進行收集,故C錯誤;
D.萃取是利用物質在不同溶劑中溶解性的差異進行分離混合物,裝置④可用于從碘水中萃取碘,故D正確;故選C。
12.(2024貴州卷5)31. 下列裝置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
A. 圖①可用于實驗室制NH3 B. 圖②可用于除去C2H2中少量的H2S
C. 圖③可用于分離CH2Cl2和CCl4 D. 圖④可用于制備明礬晶體
【答案】C
【解析】
A :圖①中濃氨水與生石灰混合可以產生氨氣NH3·H2O+CaO=Ca(OH)2+NH3↑,可用于實驗室制氨氣,A 正確。
B :硫化氫能與硫酸銅溶液反應生成硫化銅沉淀:H2S+CuSO4=CuS↓+H2SO4,而乙炔不與硫酸銅反應,圖②可用于除去乙炔中少量的硫化氫,B 正確。
C :二氯甲烷和四氯化碳互溶,但沸點不同,分餾時溫度計線段在支管口下緣,C 錯誤。
D :將殘缺明礬晶體浸入飽和明礬溶液可修復制備明礬晶體,D 正確。
故選C
(3)氣體實驗原理與連接
13. (2021·海南卷,2)用如圖裝置制取干燥的氣體(a、b表示加入的試劑),能實現的是(  )
選項 氣體 a b
A H2S 稀H2SO4 FeS
B O2 H2O2溶液 MnO2
C NO2 濃HNO3 鐵片
D NH3 濃氨水 CaO
【解析】裝置為固液不加熱裝置,用濃硫酸干燥。氣體H2S有強還原性,容易被濃硫酸氧化,故A不能實現;NH3可以被濃硫酸吸收生成硫酸銨,故D不能實現;鐵片容易被濃硝酸鈍化,反應終止,故C不能實現。故選D。
14.(2024·安徽池州·統考模擬預測)下列實驗裝置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
A.圖 I:收集 NO B.圖 II:分離戊烷同分異構體
C.圖 III:實驗室制氯氣 D.圖 IV:制備無水氯化鐵
【答案】D
【詳解】A.NO可以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不能用排空氣法收集 NO,選項A錯誤;
B.蒸餾需要組分沸點之間相差 30°C 以上,圖中的裝置錯誤,應該用蒸餾燒瓶,溫度計的水銀球應該是與蒸餾燒瓶的支管口平齊,選項 B錯誤;
C.MnO2與濃鹽酸反應需要加熱,選項C錯誤;
15.(2024廣東卷8) 1810年,化學家戴維首次確認“氯氣”是一種新元素組成的單質。興趣小組利用以下裝置進行實驗。其中,難以達到預期目的的是( )
A.制備Cl2 B.凈化、干燥Cl2 C.收集Cl2 D.驗證Cl2 的氧化性
【答案】A
【解析】此題主要考查了氯氣的制備、凈化、收集以及氯氣氧化性的驗證等知識點
A選項圖中沒有加熱裝置,不能用該裝置制備氯氣, A錯誤。
B選項飽和食鹽水可以除去氯氣中的氯化氫氣體,無水氯化鈣可以干燥氯氣,B正確。
C選項氯氣密度比空氣大, 用向上排空氣法可以收集氯氣,C正確。
D選項氯氣能與金屬等發生氧化還原反應,可驗證其氧化性, D正確。
故本題答案為:A。
16.(2024·湖北卷)堿金屬的液氨溶液含有的藍色溶劑化電子是強還原劑。鋰與液氨反應的裝置如圖(夾持裝置略)。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堿石灰有利于NH3逸出
B.鋰片必須打磨出新鮮表面
C.干燥管中均可選用P2O5
D.雙口燒瓶中發生的變化是Li +nNH3= Li+ + [e(NH3)n]-
【答案】C
【分析】本題利用Li和液氨反應制備;堿石灰可以吸收濃氨水中的水分,同時吸水過程大量放熱,使濃氨水受熱分解產生氨氣;利用集氣瓶收集氨氣;過量的氨氣進入雙口燒瓶中在冷卻體系中發生反應生成;最后的球形干燥管中可裝,除掉過量的氨氣,同時防止空氣的水進入引起副反應。
【解析】A.堿石灰為生石灰和氫氧化鈉的混合物,可以吸收濃氨水中的水分,同時吸水過程大量放熱,有利于逸出,A正確;
B.鋰片表面有Li2O,Li2O會阻礙Li和液氨的接觸,所以必須打磨出新鮮表面,B正確;
C.第一個干燥管目的是干燥氨氣,為酸性干燥劑能與氨氣反應,所以不能用,而裝置末端的干燥管作用為吸收過量的氨氣,可用,C錯誤;
D.雙口燒瓶中發生的變化是,D正確;
故選C。
17.(2024·河北卷)圖示裝置不能完成相應氣體的發生和收集實驗的是(加熱、除雜和尾氣處理裝置任選)
選項 氣體 試劑
A SO2 飽和Na2SO3溶液+濃硫酸
B Cl2 MnO2和濃鹽酸
C NH3 固體NH4Cl和熟石灰
D CO2 石灰石+稀鹽酸
【答案】C
【分析】如圖所示的氣體發生裝置可以為固液加熱型反應,也可以是固液不加熱型;右側氣體收集裝置,長進短出為向上排空氣法,短進長出為向下排空氣法,裝滿水后短進長出為排水法;
【解析】A.飽和溶液和濃硫酸反應可以制,使用固液不加熱制氣裝置,密度比空氣大,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可以完成相應氣體的發生和收集實驗,A不符合題意;
B.和濃鹽酸加熱反應可以制,使用固液加熱制氣裝置,密度比空氣大,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可以完成相應氣體的發生和收集實驗,B不符合題意;
C.固體與熟石灰加熱可以制需要使用固固加熱制氣裝置,圖中裝置不合理,不能完成相應氣體的發生和收集實驗,C符合題意;
D.石灰石(主要成分為)和稀鹽酸反應可以制,使用固液不加熱制氣裝置,密度比空氣大,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可以完成相應氣體的發生和收集實驗,D不符合題意;
本題選C。
18.(2022·江蘇卷)實驗室制取少量SO2水溶液并探究其酸性,下列實驗裝置和操作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
A.用裝置甲制取SO2氣體 B.用裝置乙制取SO2水溶液
C.用裝置丙吸收尾氣中的SO2 D.用干燥pH試紙檢驗SO2水溶液的酸性
【答案】C
【詳解】A.60%硫酸和NaHSO3(s)可發生反應:H2SO4+2NaHSO3=Na2SO4+2SO2↑+2H2O,因此裝置甲可以制取SO2氣體,A正確;
B.氣體通入液體時“長進短處”,裝置乙可以制取SO2水溶液,B正確;
C.SO2不會與飽和NaHSO3溶液發生反應,因此裝置丙不能吸收尾氣中的SO2,C錯誤;
D.SO2水溶液顯酸性,可用干燥的pH試紙檢驗其酸性,D正確;
答案選C。
有機化學實驗選擇題典例分析
1.(2023·湖北卷)實驗室用以下裝置(夾持和水浴加熱裝置略)制備乙酸異戊酯(沸點142℃),實驗中利用環己烷-水的共沸體系(沸點69℃)帶出水分。已知體系中沸點最低的有機物是環己烷(沸點81℃),其反應原理: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以共沸體系帶水促使反應正向進行 B.反應時水浴溫度需嚴格控制在69℃
C.接收瓶中會出現分層現象 D.根據帶出水的體積可估算反應進度
【答案】B
【詳解】A.由反應方程式可知,生成物中含有水,若將水分離出去,可促進反應正向進行,該反應選擇以共沸體系帶水可以促使反應正向進行,A正確;
B.反應產品的沸點為142℃,環己烷的沸點是81℃,環己烷-水的共沸體系的沸點為69℃,可以溫度可以控制在69℃~81℃之間,不需要嚴格控制在69℃,B錯誤;
C.接收瓶中接收的是環己烷-水的共沸體系,環己烷不溶于水,會出現分層現象,C正確;
D.根據投料量,可估計生成水的體積,所以可根據帶出水的體積估算反應進度,D正確;
故選B。
2.(2023·山東泰安三模)實驗室以甲苯和Mn2O3為原料制備苯甲醛的主要流程如下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氧化”反應中氧化劑與還原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2∶1
B.“氧化”時間過長,部分苯甲醛會轉化為苯甲酸
C.分液時,上層液體從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D.蒸餾時,溫度計水銀球應插入液面以下
【解析】 由題意可知“氧化”發生的反應為甲苯與稀硫酸和三氧化二錳、稀硫酸反應生成苯甲醛,由得失電子數目守恒可知,反應中氧化劑三氧化二錳與還原劑甲苯的物質的量之比為2∶1,故A正確;苯甲醛具有還原性,可能被氧化為苯甲酸,所以若“氧化”時間過長,部分苯甲醛會轉化為苯甲酸,故B正確;分液時,為防止所得溶液中混有雜質,下層液體從下口流出,上層液體從分液漏斗上口倒出,故C正確;蒸餾時,溫度計水銀球應放在蒸餾燒瓶的支管口處,不能插入液面以下,故D錯誤;故選D。
【答案】 D
3.(高考題改編)下列分離方法錯誤的是( D?。?br/>A.[上海高考]硝基苯(苯)——蒸餾
B.[上海高考]乙酸乙酯(乙醇)——碳酸鈉溶液,分液
C.[海南高考改編]回收水溶液中的I2:加入苯,分液、蒸餾
D.[海南高考]除去乙醇中的水:加入無水氯化鈣,蒸餾
解析 硝基苯和苯是沸點不同的互溶液體,可用蒸餾法分離,A項正確;乙酸乙酯難溶于碳酸鈉溶液,乙醇易溶于水,可通過分液進行分離,B項正確;回收水溶液中的I2,可加入萃取劑CCl4或苯,萃取、分液、蒸餾,C項正確;CaCl2能與乙醇反應,除去乙醇中的水,應加入生石灰,蒸餾,D項錯誤。
4.[2023浙江]苯甲酸是一種常用的食品防腐劑。某實驗小組設計粗苯甲酸(含有少量NaCl和泥沙)的提純方案如下: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B?。?br/>A.操作Ⅰ中依據苯甲酸的溶解度估算加水量
B.操作Ⅱ趁熱過濾的目的是除去泥沙和NaCl
C.操作Ⅲ緩慢冷卻結晶可減少雜質被包裹
D.操作Ⅳ可用冷水洗滌晶體
解析 為使苯甲酸充分溶解,操作Ⅰ中應依據苯甲酸的溶解度估算加水量,A正確;操作Ⅱ趁熱過濾的目的是防止溫度過低析出苯甲酸晶體,B錯誤;急速冷卻結晶形成的顆粒較小,表面積大,吸附的雜質多,故操作Ⅲ緩慢冷卻結晶有利于得到較大顆粒晶體,減少雜質被包裹,C正確;操作Ⅳ可用冷水洗滌晶體,以減少苯甲酸的溶解,D正確。
5.已知C2H5OH CH2CH2↑ + H2O,實驗室制備的乙烯中常含有副產物CO2、SO2等。某實驗小組利用如圖所示裝置制備少量1,2-二溴乙烷。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
A.裝置中導管口的連接順序為acbdef
B.實驗結束時,應先熄滅酒精燈,再取出裝置Ⅳ中的導管
C.可用酸性高錳酸鉀溶液代替品紅溶液
D.可采用分液操作分離產品
解析 
主體氣體 (雜質氣體) 主體氣體與雜質氣體的性質差異 除雜方法 及試劑 除雜 裝置
C2H4(乙醇蒸 氣、CO2、SO2) C2H4不溶于水,不與NaOH溶液反應,乙醇蒸氣易溶于水,CO2、SO2均與NaOH溶液反應 洗氣法, NaOH溶液 洗氣瓶
由上述分析可知,裝置Ⅰ是制備乙烯的實驗裝置,裝置Ⅱ用來除去乙醇蒸氣及副產物CO2、SO2,裝置Ⅲ用來檢驗SO2是否除盡,故裝置中導管口的連接順序為acbdef,A正確;實驗結束時,應先取出裝置Ⅳ中的導管,再熄滅酒精燈,否則可能產生倒吸,B錯誤;由于乙烯是不飽和烴,能被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氧化,故不可用酸性高錳酸鉀溶液代替品紅溶液,C錯誤;由于生成的1,2-二溴乙烷能溶于CCl4中,故不可采用分液操作分離產品,應采用蒸餾操作,D錯誤。
四、解題模型建構:
(1) 判斷反應原理是否科學,儀器使用細節是否正確。
(2) 若實驗方案中強調試劑過量、少量或給出了濃度、物質的量等相關信息,則要考慮試劑的量對實驗是否有影響。
(3) 若實驗方案中添加多種試劑,要注意試劑添加順序是否正確,添加的試劑是否對實驗有干擾。
(4) 若題目因順序不同會產生不同結果,則要分清不同順序對結果的影響。
(5) 規范選擇化學實驗基本儀器和基本操作。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州市| 庆元县| 新安县| 宁夏| 恩施市| 托克逊县| 云林县| 夏邑县| 广安市| 青冈县| 汽车| 共和县| 万载县| 进贤县| 通城县| 嘉荫县| 乌鲁木齐县| 铜山县| 班戈县| 伊金霍洛旗| 武清区| 浠水县| 雅江县| 栾城县| 陈巴尔虎旗| 新宁县| 青铜峡市| 高邑县| 安康市| 阆中市| 红原县| 武鸣县| 唐河县| 政和县| 辉南县| 渭南市| 马公市| 饶河县| 中牟县| 龙州县| 道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