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9張PPT)告別田賦鼎青藏鐵路第28課 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巨大成就課標要求:(1)認識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在各個領域取得的成就、綜合國力及國際影響力的不斷提高。(2)認識“一國兩制”對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重大意義。1.20世紀80年代重大成就(1)原因:全面改革的推動。(2)表現國民經濟科技銀河-1號巨型計算機1983年12月22日,中國第一臺每秒鐘運算一億次以上1984-1988年,經濟加速發展,國家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邁上新臺階①1983 年,成功研制第一臺億次巨型計算機——“銀河—Ⅰ”,填補了國內巨型計算機研制的空白②1988 年,我國第一座高能加速器——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對撞成功一、綜合國力不斷提升1.20世紀80年代一、綜合國力不斷提升2.20世紀90年代(1)原因:改革開放進一步推進。(2)表現國民經濟人民生活科技風險應對①1990年,提前實現第一步戰略目標,全國絕大多數地區解決了溫飽問題,開始向小康社會邁進②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比1980年翻兩番的目標在1997年提前3年完成①主要工農業產品產量居世界前列,商品短缺狀況基本結束②城鄉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生活質量顯著提升。實現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第二步戰略目標,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①1999年,“神舟一號”飛船成功發射,標志著我國在載人航天飛行技術上獲得重大突破②1999年,“神威”計算機的問世打破了西方國家在高性能計算機技術方面的封鎖③重大工程:三峽水利樞紐、西電東送、青藏鐵路、西氣東輸1997年取得應對亞洲金融危機的勝利;1998年,取得抗洪搶險斗爭的全面勝利一、綜合國力不斷提升1999年11月21日,神舟一號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首次飛行,標志著中國在載人航天飛行技術上有了重大突破,是中國航天史上的重要里程碑長江三峽水電站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水電站,也是中國有史以來建設最大型的工程項目。1999年“神威”計算機,打破西方國家在高性能計算機方面封鎖;青藏鐵路是一條連接青海省西寧市至西藏自治區拉薩市的國鐵Ⅰ級鐵路,是中國新世紀四大工程之一,是通往西藏腹地的第一條鐵路,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的高原鐵路一、綜合國力不斷提升2.20世紀90年代1998年8月7日,江西九江城防提西段發生決口,人民解放軍、武警官兵和市民經過五晝夜的奮戰,成功封堵了決口3.進入21世紀(1)原因:改革開放不斷深入。(2)表現國民經濟人民生活風險應對科技基建2000年,“九五”計劃的主要任務完成或超額完成;國民經濟保持較快增長,2010年經濟總量躍升至世界第二位2006年取消農業稅;人民生活明顯改善;全民醫療保障體系初步形成;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實現全覆蓋,城鄉社會救助體系基本建立戰勝非典疫情;奪取汶川抗震救災勝利;成功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神舟五號”(2003)飛船首次實現載人航天飛行;“神舟七號”(2008)飛船航天員太空漫步;“嫦娥一號”(2007)首次完成繞月探測2011年成為世界第一電子信息產品制造大國,電子產品產量居世界第一位,互聯網網民數居世界第一位一、綜合國力不斷提升2003年非典疫情2008年汶川抗震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2003年,“神舟五號”飛船首次實現載人航天飛行2008年“神舟七號”飛船翟志剛出艙2007年“嫦娥一號”首次完成繞月探測“兩免一補”一、綜合國力不斷提升3.進入21世紀2006年1月1日,我國廢除了延續2600年的農業稅【思考】如何認識國家取消農業稅的意義?河北靈壽農民王三妮自鑄“告別田賦鼎”銅鼎銘文 560宇,記農業稅廢止事:“我是農民的兒子,祖上幾代耕織輩輩納稅。今朝告別了田賦,我要代表農民鑄鼎刻銘,告知后人,萬代歌頌,永世不忘?!?br/>(1)有利于減輕了農民的經濟壓力,有利于縮小城鄉差距;(2)有利于建設全面小康社會和建造社會主義新農村;(3)取消農業稅,可以進一步降低農業生產成本,提高農民的農業收益和農產品在國際上的競爭力,促進建設現代農業。而且,眾所周知我國現階段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任務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4)可以推動農民生活質量的提高和農村發展的全面提高,激發廣大農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保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有力有序有效地推進。1.香港、澳門問題的由來:實質:殖民歷史遺留問題1553年葡萄牙人借口曝曬水浸貨物,強行進入澳門1557年葡萄牙賄賂明朝官員,取得在澳門的定居權1887年,強迫清政府簽訂《中葡北京條約》1951年葡方仍宣布,澳門是它的一個“海外省”。二、“一國兩制”與祖國統一大業實質:解放戰爭遺留問題(中國內政問題)2.臺灣問題的由來:元朝 設置澎湖巡檢司荷蘭侵占臺灣鄭成功收復臺灣1683 康熙統一臺灣,1684 設臺灣府1885 中法戰爭后在臺灣設立行省1895 日本通過《馬約》強占臺灣1945 抗日勝利,臺灣主權回歸內戰結束,蔣介石敗退臺灣二、“一國兩制”與祖國統一大業3.看圖講歷史——“一國兩制”構想的形成(1)50-70年代的宣傳畫(2)1979年發表《告臺灣同胞書》,和平統一(3)1983年6月26日,鄧小平會見美國新澤西州西東大學楊力宇教授,首次提出“一國兩制”構想。不會動搖我國的社會主義性質二、“一國兩制”與祖國統一大業【圖解歷史】“一國兩制”構想4.香港回歸1984.12.19,中英政府簽署《關于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英國同意于1997年歸還香港1982.9.24,鄧小平會見來訪的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討論香港問題1997.7.1,中英香港政權交接儀式5.澳門回歸1999.12.20,中葡澳門政權交接儀式二、“一國兩制”與祖國統一大業二、“一國兩制”與祖國統一大業6.內地和港澳交流合作舉措 ①中央政府全力支持特別行政區政府依法施政、發展經濟、改善民生②2003年,中央政府先后與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簽署關于內地與香港、澳門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及其補充協議③開放內地部分城市居民個人赴港澳旅游,擴大人民幣在香港、澳門業務,推動內地企業在香港上市意義【學思之窗】2003年,中央政府先后與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簽署內地與香港澳門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對原產于香港、澳門的進口貨物實施零關稅;內地擴大對香港、澳門的服務貿易開放領域;實行貿易投資便利化。此后又簽署多個補充協議。想一想,這一系列協議的簽署及實施,對深化內地和香港、澳門的交流合作起到怎樣的作用 中央政府和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簽署的協議,是在“一國兩制”的原則下和世貿組織的框架內作出的特殊安排,體現了中央政府和祖國人民對香港地區和澳門地區的關心和支持。這些協議能夠為香港、澳門的經濟發展提供實際幫助。港澳與內地優勢互補、共同發展。港澳社會保持穩定,經濟更加繁榮,顯示了“一國兩制”方針的強大生命力7.海峽兩岸關系新發展1979年元旦1992年11月1993年4月2005年3月2005年4月29日2008年12月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臺灣同胞書》后,中國政府積極推動兩岸的經濟技術交流合作《告臺灣同胞書》海協會與?;鶗拇碓谙愀蹠?,達成“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共識,后被稱為“九二共識”。“九二共識”十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通過《反分裂國家法》,表現了反對和遏制“臺獨”分裂勢力分裂國家、維護國家統一與領土完整的堅強決心《反分裂國家法》海協會會長與海基會董事長在新加坡舉行會談,標志著兩岸關系發展邁出了重要一步“汪辜會談”兩位領導人在北京會面,是繼重慶談判以來兩黨主要領導人的首次會談,具有重要的歷史和現實意義胡連會談兩岸全面直接雙向通郵、通商、通航的“三通”賣出實質性步伐。“三通”二、“一國兩制”與祖國統一大業7.和平統一臺灣的機遇和挑戰促進因素阻礙因素(1)臺灣島內的分裂勢力猖獗;(2)國際反華勢力的粗暴干涉李登輝 “一中一臺”陳水扁“一邊一國”蔡英文鼓吹“兩國論”臺獨勢力二、“一國兩制”與祖國統一大業歷史依據 臺灣自古就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同宗同祖 兩岸血肉相連,文化一脈相承;祖國統一是中華兒女共同心愿強大國力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綜合國力增強,國際影響擴大政策可行 “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解決臺灣問題的基本方針兩岸交流 經濟文化合作交流是促進和平統一的重要基礎案例借鑒 港澳回歸提供經驗三、國際影響力不斷擴大1. 20世紀七八十年代外交政策 史實 1978年1979年1989年影響 有利于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外部環境初步形成 1978年10月23日,《中日和平友好條約批準書》互換儀式在日本首相官邸舉行。鄧小平副總理與日本首相福田赳夫出席互換儀式1979中美正式建交圖為:鄧小平和卡特美國政府最終同意“建交三原則”(與臺灣當局斷交、撤出臺海軍隊及設施和廢除美蔣條約)鄧小平與戈爾巴喬夫鄧小平提出“和平和發展是當代世界的兩大問題”論斷,主張國與國一律平等為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服務中國決不稱霸,堅決反對霸權主義中國始終堅持獨立自主中日簽訂《中日和平友好條約》中美正式建交中蘇實現關系正?;?br/>三、國際影響力不斷擴大2. 20世紀90年代的外交表現 雙邊關系 分別同俄羅斯、美國、法國、英國、日本及歐盟等建立了發展面向21世紀雙邊關系的基本框架中美關系周邊國家 倡導并推動建立“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成立上海合作組織多邊外交活動影響 ①維護了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促進了亞太地區經濟的恢復和發展。 ②建立起全方位多層次的對外關系新格局,國際影響力顯著提高。 1999年,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轟炸中國駐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大使館。2001年,美國戰機在中國南海空域挑釁,發生了撞機事件。中國進行了針鋒相對的斗爭參與以聯合國為中心的多邊外交活動;2001年,在上海成功舉辦亞太經合組織第九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1999年以美國為首北約轟炸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2001年中美南海撞機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2001年成立上海合作組織2001年亞太經合組織三、國際影響力不斷擴大3. 21世紀:中國展示負責任大國形象政策 走和平發展道路,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各國共同發展 總體布局 成果 2002年2003年2008年2009年積極參與安全與反恐等全球性問題的國家合作,展示負責任大國形象 大國是關鍵、周邊是首要、發展中國家是基礎、多邊是重要舞臺同東盟國家簽署《南海各方行為宣言》與歐盟確立建立全面戰略伙伴關系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致力于推動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改革開始建立金磚國家領導人定期會晤機制三、國際影響力不斷擴大3. 21世紀:中國展示負責任大國形象【思考】閱讀教材第三子目圖片《利比亞撤僑》及相關內容,思考:中國政府能夠將在利比亞的僑民迅速全部安全撤回的原因。原因:①黨和政府以人為本,不遺余力地維護境內外中國公民安全與權益;②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國力增強,國際地位和影響力大幅提升;③和平友好的外交政策;④周邊國家的配合。2011年2月,利比亞安全形勢發生重大變化,中國政府迅速有序地組織了一次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的撤離海外中國公民(包括港澳臺同胞)行動,從2月22日至3月5日,35 860名同胞被安全撤離。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巨大成就綜合國力不斷提升(制度自信)國際影響力不斷擴大(道路自信)經濟:穩步實現”三步走“戰略,人民生活改善,城鄉居民收入增加科技:計算機,載人航天等,取得一大批自主創新成果基礎設施建設:長江三峽水利樞紐、西電東送、青藏鐵路、西氣東輸戰勝天災,應對人禍降低人民生活負擔“一國兩制”與祖國統一大業”一國兩制“提出時間,含義,實踐港澳回歸的意義海峽兩岸關系發展歷程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我國外交政策調整方向,成就,意義國際影響力不斷擴大的表現及影響(外交格局)21世紀中國外交總體布局,外交活動表現思維導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