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觀潮》教學設計教材分析《觀潮》是一篇四年級上冊的語文講讀課文,通過作者的耳聞目睹,生動描繪了錢塘江大潮壯麗、奇特的自然景觀,抒發了作者對大自然和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課文結構清晰,層次分明,不僅直接描繪了潮水鋪天蓋地的情狀和聲威,還以觀潮的人數和熱情間接表現了大潮的奇特。教學重點在于感受錢塘江的神奇壯觀,教學難點在于體會課文中的有關語句,想象課文描繪的大潮景象。通過學習,學生能夠培養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提高閱讀理解和想象能力。學情分析四年級學生思維活躍,求知欲強,但生活閱歷有限,對文中描繪的錢塘江大潮的雄偉景象缺乏直觀感受。因此,教師需要提供直觀的圖像和視頻資料,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同時,由于這一課生字詞較多,學生可能難以快速進入學習狀態,教師需要加強字詞意思的教學,并要求學生做好課前預習工作。通過朗讀、討論和想象,學生可以更好地感受錢塘江大潮的壯觀景象,提高閱讀理解和想象能力。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正確認讀、書寫本課時的生字、詞語。理解并掌握“天下奇觀、橫臥、水天相接、橫貫、浩浩蕩蕩”等詞語的意思。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3、4自然段。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培養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2、過程與方法:通過朗讀課文,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本課知識。運用現代化的多媒體電教手段,采用情境教學法和朗讀教學法,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通過討論、點撥和比較拓展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改寫能力。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錢塘江大潮的神奇、壯觀,受到大自然美的熏陶。激發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情感。四、教學重難點1、教學重點:理解并感受錢塘江大潮的壯觀景象。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2、教學難點:體會課文中的重點語句,想象課文描繪的大潮景象。背誦課文第3、4自然段,積累語言。五、教學過程(一)新課導入教師:“同學們,今天老師帶領你們去浙江省杭州灣錢塘江口看一看那里壯麗、奇特涌潮,好嗎?”板書課題:《觀潮》。(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1、學生自由讀課文,標出生字新詞。教師檢查、指導生字新詞的讀音和解釋。觀潮(cháo) 籠罩(lǒnɡ zhào) 薄霧(báo) 橫貫(ɡuàn)咸鹽 屹立 浩浩蕩蕩 昂首 橫貫鼎 沸頓時 余數山崩地裂 震動 霎時若隱若現:形容似有似無,不真切,不明朗。人山人海: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人聲鼎沸:人群發出的聲音像水在鍋里沸騰一樣,形容人聲嘈雜喧鬧。山崩地裂:崩,倒塌。裂,裂開。本課形容聲音很大。漫天卷地:天和地隨風浪翻卷。本文形容波濤無邊無際地涌來,隨著風浪翻滾的情景。2、再讀課文,理清脈絡學生默讀課文,分清潮來前、潮來時、潮頭過后的有關段落。討論明確:課文按時間順序,可以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寫潮來前的景象。第二部分(第3、4自然段):寫潮來時的壯觀景象。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寫潮退去時的景象。課文按照(時間)順序先寫(潮來前的景象),再寫(潮來時的景象),最后寫(潮去后的景象),表現了錢塘江大潮奇特、壯觀的景色。(三)精讀感知1、學生齊讀第1自然段,思考:這段主要寫了什么?明確:錢塘江大潮的壯觀和觀潮的盛況。指名讀第2自然段,思考:作者站在什么地方觀看錢塘江大潮?明確:海寧市鹽官鎮的海塘大堤上。潮來前,江面是什么樣的?明確:平靜、寬闊的錢塘江橫臥在眼前,籠罩著一層蒙蒙的薄霧。人們的心情如何?明確:人們昂首東望,等著,盼著江潮的到來,心情急切。2、學習第二部分:教師:“上節課,我們了解了潮來前的景象,現在,我們來看看潮來時和潮去時的景象。”學生默讀課文第3、4自然段,思考:潮來時的景象如何?作者是按什么順序來寫的?明確:作者按由遠及近的順序來寫潮來時的景象。潮在遠處時,人們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明確:聽到了隆隆的響聲,像悶雷滾動;看到了江面平靜,過了一會兒,一條白線出現,逐漸拉長變粗,橫貫江面。潮在近處時,人們又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明確:看到了白浪翻滾,形成白色城墻,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并進,浩浩蕩蕩飛奔而來;聽到了山崩地裂的響聲。學生齊讀第3、4自然段,感受大潮的壯觀景象。背誦第3、4自然段。3、學習第三部分:學生自由讀第5自然段,思考:潮去時的景象如何?明確:潮頭過后,江面恢復了平靜,江水已經漲了兩丈來高。品析語言1、我們隨著觀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寬闊的錢塘江橫臥在眼前。“橫臥”形象的寫出了錢塘江的姿態和氣勢。抓住這個重點詞語,我們更好地體會到了錢塘江的形態美,感受到了錢塘江的寬闊。2、江面很平靜,越往東越寬,在雨后的陽光下籠罩著一層蒙蒙的薄霧。“平靜”寫出了潮來之前,錢塘江的風平浪靜樣子。3、江潮還沒有來,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東望,等著、盼著。抓住這幾個重點詞語,我們更好地體會到了人們等待大潮時的心情。“昂首東望”“等著”“盼著”說明了人們急切的心情。4、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并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作者用比喻、夸張的手法把浪潮比作齊頭并進的千萬匹白色戰馬,寫出了錢塘江大湖到來時態騰的形態特點。(五)課堂小結教師總結:本文通過對錢塘江大潮來之前、來時、去時景象的具體描繪,展現了奇特的自然景觀,贊美了“天下奇觀”的壯麗,抒發了作者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六)拓展延伸比較閱讀:推薦潘閬的《酒泉子》,與本文比較,開闊學生視野,提高閱讀能力。改寫練習:把潘閬的《酒泉子》改寫成一篇記敘文。布置作業背誦課文第3、4自然段。收集有關描寫錢塘江大潮的詩句。(七)板書設計觀潮潮來前:平靜、期待潮來時:由遠及近、壯觀遠處:隆隆響聲、一條白線近處:白浪翻滾、白色城墻、千萬匹白色戰馬潮去時:恢復平靜、江水漲高六、教學反思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多媒體課件和生動的語言描述,學生能夠較好地理解課文內容,感受錢塘江大潮的壯觀景象。同時,通過朗讀、背誦和改寫練習,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也得到了鍛煉。但在教學過程中,也需要注意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適時調整教學策略,確保每個學生都能跟上教學進度。此外,還可以進一步拓展學生的閱讀視野,引導他們關注更多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故事,培養他們的綜合素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