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一個粗瓷大碗》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通過語境隨文認識“陳、曼”等8個生字,讀準多音字“還”,理解詞義。2.借助文物故事卡,運用帶著問題默讀的方法,梳理文章脈絡。3.通過甄選趙一曼人物角色,品讀故事的動人之處,感受趙一曼的高貴品質。【教學重難點】1.借助文物故事卡,學會“帶著問題默讀”的方法,梳理文章脈絡。2.走進故事的動人之處,感受趙一曼的高貴品質。【教學過程】(一)激發興趣,引出課題1.觀看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式中的一個片段,了解“東北抗日聯軍”。自由讀資料袋,初步了解趙一曼,強調她是那時東北抗日聯軍的團政治委員。(板書:趙一曼)2.走進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老師簡單介紹這里并出示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里陳列的物品,引出“一個粗瓷大碗”(板書課題)。3.引發質疑:一個看上去普普通通的粗瓷大碗為什么會陳列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里?它身后又有怎樣令人感動的故事呢?(二)初讀文 知大意1.師提示學生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根據“學習提示”感知課文圍繞“一個粗瓷大碗”寫了一件什么事。讀準生字的字音,讀通句子。2.師檢查生字、多音字,理解生詞。3.帶領學生學生用學過的“詞塊速移默讀法”讀好長句子。4.學生根據課文內容將“送碗”“用碗”“丟碗”情節關鍵詞正確擺放到脈絡圖中。5.運用《手術臺就是陣地》學過的串聯情節的方法說說這個故事的大意。7.試著給全文分段,再試著概括段意。 第一段(第1自然段):趙一曼用過的一個粗瓷大碗有一段感人的故事。 第二段(第2~4自然段):小通訊員給趙一曼送來一個繳獲的大碗,趙一曼要求他還回去。第三段(第5~8自然段):趙一曼倒掉了通訊員給她盛的高粱米飯,只盛了半碗野菜粥。第四段(第9~11自然段):趙一曼把大碗送給七班做菜盆。(三)研讀課文,體會人物品質。1. 學習“送碗”部分。(1)通訊員一直想給趙一曼另找一個碗,好不容易在這次戰斗中找到了,就連忙給她送來。(2)通訊員為什么要給趙一曼找來一個大碗?(因為趙一曼之前吃飯用的搪瓷缸子早就送給一個新戰士了。)(3)面對通訊員這么艱難找到的碗,趙一曼為什么拒絕接受?(因為她以為那是通訊員從群眾家里拿的碗。)結合時代背景,從這里我們能感受到趙一曼什么樣的品質?(不拿群眾一針一線)2學習“用碗”部分。(1)通訊員為什么給趙一曼盛來一大碗高粱米飯?(團長、政委和戰士們嘴邊有幾個月沒有沾過糧食了,趙一曼很久沒有吃頓飽飯了。)(2)當時聯軍的生活怎么樣?(那些日子非常艱苦,抗聯部隊幾個月來都是靠野菜、草根、橡子面充饑。)(3)研讀趙一曼把高粱米飯倒回鍋里的部分。①趙一曼為什么把飯又倒回了鍋里?趙一曼在把高粱米飯倒回鍋里的時候,想了些什么?(想起了戰士們艱苦的生活,想起同志之間的友愛,想起通訊員對她的關心……)②趙一曼端著碗輕輕走進炊事棚,趁人不注意的時候,把碗里的飯倒進鍋里,又從另一口鍋里盛了半碗野菜粥。從趙一曼的動作中我們能感受到什么?(趙一曼關心同志勝過關心自己,同時也不想讓別人為自己擔心。)(4)炊事員老李眼睛里為什么含著淚花?(炊事員老李能理解趙一曼的良苦用心,但是也很心疼趙一曼。)3學習“失碗”部分。(1)通訊員給趙一曼的碗為什么又“丟”了?(這個碗成了七班的“菜盆”。)(2)文中的“丟”字為什么打上了引號?是真的丟了嗎?(其實不是“丟”,而是趙一曼把碗送給了其他戰士。)4小結。(1)從哪些方面可以看出趙一曼很關心戰士?(不斷地將碗送給其他戰士,吃野菜粥,把高粱米飯留給傷病員。)(2)趙一曼用過的這個粗瓷大碗為什么被陳列在人民軍事博物館里?(因為這個碗代表了趙一曼關心戰士、和戰士們同甘共苦,堅持革命的高貴品質。)(四)尋并理解粗瓷大碗的象征意義教師質疑過渡:同學們,老師讀了幾遍課文之后產生了一個想法:當時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在收藏陳列品的時候,考慮得還不夠周到。為什么?這個粗瓷大碗趙一曼同志只用過一次,遠遠沒有那個送給新戰士的搪瓷缸子更有收藏意義。你們覺得呢?1.請同學們在發表觀點的基礎上,學習從課文的字里行間獲取有價值的信息。2.出示:趙一曼看到這碗高粱米飯,不禁想起戰士們的艱苦生活,想起同志之間的友愛,想起通訊員對她的關心……A.在讀好這個句子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到文中提取相關的信息,把“艱苦生活”、“同志友愛”、“通訊員關心”理解得更加具體、飽滿。理解“偵察”這個詞語的好處。想象寫話:炊事員老李在旁邊看得清楚,他沒吭聲,眼里卻含著淚花。心想:( )。B.教師質疑,引導思考:從故事中,我們強烈地感受到:小通訊員、炊事員老李,以及團里的其他戰士,都非常敬重趙一曼同志,仔細讀讀課文,發揮一定的想象力,想一想原因在哪里?對你有怎樣的啟發?有感情地朗讀相關的幾個句子。3.讓我們靜下心來仔細想一想:“艱苦生活”、“同志友愛”、“通訊員的關心”這些意思好像在“搪瓷缸子”上也是有所表現的啊!那么,“搪瓷缸子”和“粗瓷大碗”這兩者之間的區別到底在哪里呢?師生交流、討論后相機得出結論:把“粗瓷大碗”作為陳列品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展出,不僅僅是紀念趙一曼同志個人的光輝形象,更是在表彰東北抗日聯軍所有官兵高尚的愛國主義精神與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以及革命同志之間積極樂觀,相互關心,同甘共苦,團結友愛的手足情深。4.小結:趙一曼把自己短暫的一生都奉獻給了革命事業,用犧牲留給孩子作為最后一次身教,用行動表明了她對祖國的熱愛、對人民的關懷、對敵人的仇恨,以及對兒子的眷戀。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