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古詩詞誦讀/涉江采芙蓉《古詩十九首》《涉江采芙蓉》是統編版必修上冊古詩詞誦讀單元中的一首古詩,選自《古詩十九首》。這首詩語言質樸自然,情感真摯深沉,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詩中描繪了主人公涉江采摘芙蓉,欲贈遠方親人卻因路途遙遠無法送達的情景,深刻地抒發了游子思鄉和思婦懷遠的離別之苦,展現了東漢末年社會動蕩時期人們的生活狀態和情感世界,反映了當時文人在亂世中漂泊無依、渴望團聚的普遍心理,對于學生了解古代詩歌的抒情傳統和文化內涵具有重要意義,也有助于培養學生對古典文學的審美鑒賞能力和共情能力。(一)語言建構與運用學生能夠準確朗讀、背誦全詩,掌握詩中的重點字詞,如 “涉”“芙蓉”“蘭澤”“遺”“還顧”“漫浩浩” 等的含義和讀音,理解詩句的基本意思。了解《古詩十九首》的相關文學常識,包括其產生的時代背景、詩歌的整體風格和藝術特色,體會五言詩的節奏和韻律之美,提高詩歌語言的感知能力和解讀能力。(二)思維發展與提升通過反復誦讀,品味詩歌的語言美、意境美和情感美,感受詩歌的藝術魅力,培養學生的語感和誦讀能力。運用聯想和想象,描繪詩歌所展現的畫面,深入體會詩歌中主人公的情感,掌握詩歌鑒賞的基本方法,如從意象入手分析情感、體會詩歌的表現手法等,提高學生的詩歌鑒賞水平和文學思維能力。(三)審美鑒賞與創造體會詩中游子與思婦之間真摯深厚的相思之情,感受古人對愛情、親情的珍視,引發學生對親情、愛情的思考,培養學生豐富而細膩的情感世界,傳承中華民族重情重義的傳統美德。了解東漢末年社會動蕩對文人的影響,體會古代文人在亂世中的無奈與哀愁,增強學生對歷史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培養學生的人文情懷和社會責任感。(四)文化傳承與理解引導學生探究詩歌中所蘊含的中國古代文化元素,如 “芙蓉” 在中國文化中的象征意義,以及詩歌所反映的古代禮儀習俗(贈送禮物以表情意),加深學生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認知和熱愛,提升文化自信。鼓勵學生將詩歌中的情感表達與現代生活相聯系,思考傳統文化在當代社會的價值和意義,促進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培養學生傳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意識和能力。(一)教學重點把握詩歌的內容和情感脈絡,理解主人公涉江采芙蓉的行為背后所蘊含的復雜情感,體會游子與思婦之間深沉的相思之苦和無奈之情,感受詩歌真摯動人的情感力量。分析詩歌中的意象,如 “芙蓉”“蘭澤”“芳草”“舊鄉”“漫浩浩” 等,理解這些意象在營造意境、烘托情感方面的作用,掌握通過意象解讀詩歌的方法,培養學生的詩歌鑒賞能力。(二)教學難點體會詩歌運用的虛實結合、對寫等表現手法的藝術效果,理解詩人如何通過獨特的藝術構思增強詩歌的感染力和表現力,讓學生在欣賞詩歌藝術之美的同時,學會在寫作中運用相應的表現手法,提升文學創作能力。引導學生深入挖掘詩歌所蘊含的文化內涵和時代精神,使學生能夠跨越時空與古代文人進行心靈對話,理解詩歌在特定歷史背景下所承載的文化價值和社會意義,培養學生的文化感悟力和歷史洞察力,這對于高一學生來說具有一定的難度,需要教師通過深入講解和引導學生探究討論來突破。一、導入教師活動:教師在教室前方的多媒體屏幕上展示一幅精美的古代采蓮圖,畫面中,一位身著古裝的女子,泛舟于碧波之上,周圍是大片盛開的荷花。同時,播放一段輕柔舒緩、帶有古典韻味的音樂,營造出寧靜而優美的氛圍。教師用優美且富有感染力的語言描述這幅畫面:“同學們,在我國古代,采蓮是一項充滿詩意的活動。看,那滿池的荷花搖曳生姿,一位溫婉的女子輕舟而行,穿梭其中。這般美好的畫面,常常被文人墨客寫入詩中,成為千古流傳的佳作。今天,就讓我們一同穿越時空,去領略一首來自《古詩十九首》中的經典詩篇 ——《涉江采芙蓉》所描繪的獨特情感世界。”學生活動:學生們安靜地坐在座位上,被屏幕上的畫面和音樂所吸引,認真聆聽教師的描述,沉浸在對古代采蓮場景的想象之中,眼神中流露出對即將學習的古詩的好奇與期待,逐漸進入學習狀態。二、知識鋪墊教師活動:關閉多媒體畫面和音樂,轉身面向學生,以簡潔明了的方式介紹《古詩十九首》的相關知識:“同學們,在正式學習這首詩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它所屬的《古詩十九首》。這組詩大約產生于東漢末年,作者多為中下層文人。當時社會動蕩不安,政治黑暗,仕途不暢,這些文人漂泊異鄉,四處謀生。他們將自己在生活中的種種遭遇、感慨以及對人生的思考融入到詩歌之中,形成了這一組情真意切、語言質樸的五言詩。《古詩十九首》被劉勰譽為‘五言之冠冕’,它的風格自然渾成,抒情真摯深沉,往往能觸動人心最柔軟的角落。現在,就讓我們帶著對這組詩的初步認識,走進《涉江采芙蓉》,去探尋其中蘊含的情感奧秘。”學生活動:學生們打開筆記本,認真記錄教師所講的關于《古詩十九首》的知識要點,包括創作年代、作者群體、社會背景以及詩歌的地位和風格特點等,不時抬頭注視教師,用眼神表示對知識的渴望和理解,為后續理解詩歌的內涵做好知識儲備。三、初讀詩歌,整體感知教師活動:教師拿起課本,用舒緩、深情的語調范讀《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還顧望舊鄉,長路漫浩浩。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 在范讀過程中,教師注意把握詩歌的節奏和韻律,通過語調的抑揚頓挫、語速的快慢變化,突出詩歌的情感起伏,讓學生初步感受到詩歌的音樂之美和情感基調。范讀結束后,教師微笑著對學生說:“同學們,現在請大家自由朗讀這首詩,對照課本下方的注釋,初步理解詩句的意思,遇到不認識的字或者不理解的詞語,先做個標記。”學生活動:學生們跟著教師的范讀,輕聲跟讀,感受詩歌的節奏和韻律。隨后,學生們打開課本,開始自由朗讀詩歌,他們一邊讀一邊對照注釋,嘗試理解詩句的含義,遇到疑難之處,有的學生小聲地與同桌討論,有的學生則用鉛筆在課本上圈畫出來,準備向教師提問,整個教室充滿了朗朗的讀書聲和輕微的討論聲。四、再讀詩歌,品味意象教師活動:待學生自由朗讀一段時間后,教師輕拍手掌,示意學生停止朗讀,然后提問:“同學們,通過剛才的朗讀和初步理解,大家有沒有發現詩中一些反復出現、帶有特殊含義的事物呢?這些事物就是我們詩歌鑒賞中非常重要的意象。誰能來說一說,你找到了哪些意象?” 引導學生找出詩中的意象,如 “芙蓉”“蘭澤”“芳草”“舊鄉”“漫浩浩” 等。接著,教師進一步引導:“那這些意象都具有怎樣的特點呢?它們給我們營造了一種怎樣的意境呢?讓我們一起深入探討一下。大家可以先自己思考,然后和小組內的同學交流討論,一會兒每個小組派代表來分享你們的討論成果。” 教師在教室里巡視各小組的討論情況,適時給予學生一些指導和啟發,比如提示學生從意象的顏色、形態、生長環境等方面去思考其特點,以及這些特點與詩歌情感的聯系。學生活動:學生們再次默讀詩歌,認真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找出詩中的意象,并在筆記本上記錄下自己對這些意象的初步理解。隨后,學生們以小組為單位展開熱烈的討論,每個小組的成員都積極發言,分享自己對意象的看法和感受。有的學生說:“我覺得‘芙蓉’很漂亮,它應該象征著美好的愛情。” 有的學生補充道:“‘蘭澤’和‘芳草’讓我感覺環境很清幽,好像主人公的心情也是很純凈的。” 還有的學生說:“‘漫浩浩’讓我想到路途很遙遠,主人公很孤獨。” 各小組討論結束后,代表們紛紛舉手,準備向全班分享小組的討論成果。五、精讀詩歌,體會情感與手法教師活動:教師請各小組代表依次發言,認真傾聽學生們對意象的理解和分析,并給予肯定和補充。在各小組代表發言結束后,教師進行總結歸納:“同學們說得都非常好,通過對這些意象的分析,我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詩歌的情感內涵。接下來,讓我們再次精讀詩歌,思考這樣一個問題:詩中的主人公為什么要涉江采芙蓉?采到芙蓉后他的心情又是怎樣的呢?大家可以從詩歌的字里行間去尋找答案,感受主人公情感的變化。” 待學生思考片刻后,教師又引導學生:“其實,這首詩在表現手法上也有很多精妙之處,比如虛實結合和對寫手法的運用,讓整首詩的情感表達更加深沉真摯。大家能在詩中找到這些手法的運用之處嗎?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它們的藝術效果。” 教師通過詳細講解詩歌中的具體詩句,如 “涉江采芙蓉” 為實寫,而 “所思在遠道”“還顧望舊鄉” 則為虛寫,讓學生明白虛實相生是如何拓展詩歌意境、豐富情感表達的;同時,指出詩中先寫游子采芙蓉寄情,后寫思婦望舊鄉盼歸,采用對寫手法,相互映襯,強化了夫妻間的相思之苦,使學生理解這些表現手法的獨特魅力和作用。學生活動:學生們根據教師的引導,再次深入閱讀詩歌,仔細體會主人公的情感變化和詩歌的表現手法。有的學生在思考后回答:“主人公采芙蓉是想送給遠方的親人,但是因為路途遙遠送不到,所以他很憂傷。” 還有的學生說:“我發現詩中前面寫主人公采芙蓉,后面突然寫到思婦望舊鄉,這就是對寫手法吧,感覺這樣寫讓兩個人的思念之情都更加強烈了。” 學生們在教師的啟發下,積極思考,踴躍發言,對詩歌的情感和手法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理解,不斷提升自己的詩歌鑒賞能力,沉浸在對詩歌藝術之美的探索中。六、課堂小結教師活動:教師微笑著對學生說:“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涉江采芙蓉》這首優美而深沉的古詩。通過初讀感知、品味意象、精讀體會情感和手法,以及拓展延伸的討論,我們深入領略了詩歌的魅力。這首詩以其質樸的語言、真摯的情感和精妙的表現手法,描繪了游子與思婦之間的相思之苦,也讓我們感受到了東漢末年文人在動蕩社會中的無奈與哀愁。同時,我們還探討了詩歌中意象的運用和傳統文化的價值,希望大家能夠記住這些知識和方法,在今后的學習中更好地欣賞和理解古代詩歌。課后,請大家繼續誦讀《古詩十九首》中的其他詩篇,進一步感受古代詩歌的博大精深。”學生活動:學生們認真聆聽教師的總結,回顧本節課所學的知識和內容,心中對《涉江采芙蓉》這首詩有了更加清晰、深刻的認識。他們紛紛點頭,表示會在課后繼續誦讀古代詩歌,提高自己的文學素養,眼神中透露出對古代文學的熱愛和探索的欲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