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5屆高考語文復習“山藥蛋派”小說專題閱讀講義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5屆高考語文復習“山藥蛋派”小說專題閱讀講義

資源簡介

“山藥蛋派”小說專題閱讀
山藥蛋派
主要人物 除了趙樹理之外,還有馬烽、西戎、李束為、孫謙、胡正等,人稱“西李馬胡孫”。
代表作品 《三里灣》鍛煉鍛煉》《飼養員趙大叔》《三年早知道》《賴大嫂》《宋老大進城》等
基本特點 “山藥蛋派”繼承和發展了我國古典小說和說唱文學的傳統,以敘述故事為主,將對人物情景的描寫融于故事敘述之中,結構順當,層次分明。人物性格主要通過語言和行動來展示,善于選擇和運用內涵豐富的細節描寫。語言樸素、凝練,作品通俗易懂,具有濃厚的民族風格和地方色彩。
一、文體介紹
1.文體概念
“山藥蛋派”繼承和發展了我國古典小說和說唱文學的傳統,以敘述故事為主,人物情景的描寫融化在故事敘述之中,人物性格主要通過語言和行動來展示,善于選擇和運用內涵豐富的細節描寫,語言樸素、凝煉,作品通俗易懂,具有濃厚的民族風格和地方色彩。
趙樹理的小說在人物語言的口語化、大眾化和通俗化,為現代文學語言帶來了新的革命,開創了文學語言新的時代,以塑造“地地道道的中國農民形象”而聞名于世。
2.教材鏈接
教材 小說名稱 作者 小說主題
選擇性必修中冊 《小二黑結婚》 趙樹理 建設新農村,追求婚姻自由
二、考題探究
山藥蛋派小說屬于鄉土小說范疇,其主要風格在鄉土特色。山藥蛋派小說,考題多會涉及到關于其鄉土特色。
語言的鄉土特色 ①小說使用方言,有明顯的地域特色。 ②語言詼諧風趣,輕松幽默。
人物的鄉土特色 ①人物性格具有強烈的“土”性,土包子。 ②人物的動作、語言鄉村化。
情節的鄉土特色 小說的故事情節,都是來自農村農民的日常瑣事。
敘述的鄉土特色 敘述語言完全口語化,像一位質樸的農民在說話,通俗淺近而又極富表現力。
一、(23-24高二上·江蘇泰州·期末)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假關公
趙樹理
關老爺廟,除了終日香燭不斷外,還有一個習俗,是每年農歷五月十三,村人給關公“踩馬”找替身,即找個人替關老爺說話。年年到了這一天,人們穿戴齊整,燒香放炮,擊鼓撞鐘,非常紅火。等到了高峰的時候,鑼鼓齊鳴,震耳欲聾。圍觀的人越來越多,擠得廟院里外水泄不通。鑼鼓敲打得越來越緊,炮聲連天響。這時候,有的人禁不住這種嘈雜,鬧得神魂顛倒,被人看見,就認為他是關公附體了。于是香首們領著一干執事人等,走過來,沖著這人磕頭禱告。然后就給他十字披紅,再把他簇擁到一架事先準備好的、用兩根轎竿夾的一把椅子,再綁上四根抬杠,這樣一個露天八抬“神轎”上面。隨即“咚咚咚”巨炮三響,執事人等前面鳴鑼喝道,香首們護著轎竿,大伙打著各種旗傘圍著轎子,浩浩蕩蕩,走出廟院,游街夸耀,以便人們觀看朝拜。年代久遠了,就定下這樣一條規矩:在關公下凡游街這一天,不管走到哪條街哪條巷,凡在家里的人們,不論男女老少,都得來到街頭巷口或大門前合十迎送。如果有誰不來,關老爺自會知道,就要給你降災,或者有人告發,社首們就要罰款。偏偏這個關老爺愛管閑事,因為他是天神下界,他的眼睛可厲害了,不管游到哪里,只要看到誰不順他的眼,就指著你推你一掌。一旦誰被他推上一下,那可就倒了大霉了!如果被推的是個男人,那你一定做過傷天害理的事;如果是個女人,那你一定不正派。關老爺是“神”,神還能有錯?!當時人們就對被推了的人發出哄堂大笑,個個都鄙視他,以至長時間沒人理睬。
這個村子的西頭,住著一個老秀才,窮困潦倒,坐館教書為生。他中年喪偶,續弦還很年輕。這個村子里還住著個無賴后生,整天在街上東游西逛。一天,他在街上看見那位老秀才的年輕老婆,起了歹意,追趕上去,嬉皮笑臉,想得點便宜。不料被那女子臭罵了一頓。這個賴小子懷恨在心,總想報復一下。恰遇這年的五月十三,他看機會到了。這天,他一大早就湊進關老爺廟院里,等到鑼鼓喧天熱鬧起來的時候,跑了出來,自稱“我是關公下界”。香首們不由分說,按照慣例,把他抬去游街。初出來倒也平安無事,當游到村子西頭的時候,賴小子一眼看見老秀才的年輕老婆,二話沒說,從“神轎”上跳下來,走過去一掌就把她推了個趔趄,逗得圍觀的人哄然大笑。有的人嘟嘟囔囔地說:“這女人一定不正派,關老爺看出來了。”站在旁邊的老秀才心想:“欺侮在我的頭上了!”他也二話沒說,立刻把腦袋左右晃了幾晃,雙眸微閉,兩手上升成托天之勢,高聲念道:“吾乃真關公下界也,爾是何人?”這一下,可把這個無賴后生、香首們和圍觀的人都給愣住了,驟然靜了下來。賴小子急忙分辯:“我是真關公!”老秀才說:“我乃真關公是也!”香首們弄不清到底哪個真哪個假,先搬了把椅子讓老秀才坐下。老秀才還是雙眼微閉,板著面孔對香首們說:“先給吾神三尺紅紗蒙面。”香首們馬上照辦了,可是真假問題還沒有解決呀!人群中有年長者從旁插言:“真假好辨。關老爺夜觀《春秋》,熟讀如流,哪位能背一段,當然他就是真的了。”大伙一聽,言之有理,齊聲喊“對!對!”老秀才嗽了嗽嗓門,說“吾神先背”,馬上高聲背誦了一段。賴小子一句也背不出來,只得承認:“我不是關公,我是周倉。”老秀才一聽,喝道:“嘟!好你個大膽周倉,竟敢冒名頂替吾神,該當何罪?”賴小子說:“下界在請,您老正不在家,等也等不回來,我就假冒是您下來了,甘愿受罰,任憑發落。”老秀才聽得更來神了,拉長了聲音說:“你既是周倉,還不站立一旁侍候?”賴小子應聲“是”,乖乖地站在老秀才身旁,給關公充當起周倉了。
這時真假已經判明,香首們便率領執事人等,跪在真關老爺面前禱告:“今日盛會,不知有何吩咐?”這位真關老爺說:“吾乃漢封侯,明封王,清封大帝,要稱我關圣大帝。”眾香首磕頭像搗蒜:“是是是,請關圣大帝吩咐。”老秀才慢條斯理地說:“關某今日下界,愿與爾等凡塵草民共樂,吾神今日要過紅橋。”大伙鴉雀無聲,面面相覷,不知什么是“紅橋”。還是香首們怵怵憚憚地開口了:“敢問關圣大帝,什么是紅橋?”“紅橋就是爾等凡塵草民烙餅用的鏊片,給我收集來二十四片,用大火燒成通紅通紅的,吾神要脫掉鞋襪,赤腳從上面走過。”圍觀的人群中嘰嘰喳喳,有人低聲說:“今日可有好戲看了。”說話間,集中來幾十張鏊片,那邊墻角的牛槽火也盤起來了。很快,二十四張鏊片燒得通紅,小伙子們用鐵鉗夾著一張張通紅的鏊片:“請問關圣大帝,紅橋架在哪里?”老秀才說:“就在吾神面前一字擺開。”那一串通紅的鏊片擺開了,有的上面存有積油,吱吱啦啦發響,還冒著黑煙,熱氣擴散逼人,看上去使人害怕。“真關老爺”又慢條斯理地發話了:“周倉,你把鞋襪扒掉,上去走走試試,看燒紅了沒有?”這下可把站在旁邊的“周倉”嚇傻了,他癱跪在“關老爺”面前哭著說:“我不是周倉,我是假的!”“真關老爺”把紅蓋頭紗一揭,沖著周倉:“啊!你是假的,我這關公也不是真的。”
(有刪改)
1.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小說寫給關老爺找替身的習俗,交代認定關公附體的方法、游街規矩等,鄉土生活氣息濃厚。
B.香首們指揮大家選關老爺替身,護著露天八抬大轎,打著旗傘游街,展示出香首們作威作福的絕對權力。
C.以關老爺“掌推”不順眼群眾,來判定一個人“一定不正派”,可以看出那個時代原始的是非觀。
D.老秀才當眾背誦一段《春秋》,并要眾人稱他“關圣大帝”,說話慢條斯理等細節切合人物身份 。
2.下列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開頭寫關老爺廟前的空前盛況,描寫喧天的鑼鼓和盛大的游街場景,這種環境描寫為情節展開營造了熱鬧的氛圍。
B.傳統白話小說十分注重講故事的方式,追求情節的戲劇性和驚險性,本文的高潮和結局部分很能體現這個特點。
C.本文和《小二黑結婚》都是作家深入群眾生活后的創作成果,展示社會風土人情,但都有宣揚封建迷信的局限性。
D.《鄉土中國》“無訟”等章節中,寫鄉間普通人羞于打官司,以禮治為主的社會特征,本文內容與此有一定關聯。
3.小說在揭開“假關公”真相的過程中,表現出了老秀才的聰明才智,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
4.山藥蛋派創始人趙樹理的這篇小說有著濃郁的“土味”,請結合文本簡要賞析。
【答案】
1.B 2.A
3.①借力打力(或借題發揮):賴小子借給關公“踩馬”找替身活動挾私報復,老秀才在同樣場合以同樣手法予以回擊;②以長勝短:在背《春秋》環節,老秀才從容背誦,充分發揮了他的文化長處,揭露了賴小子不學無術的無賴嘴臉;③巧設難題:巧借關圣大帝之名,令假周倉赤腳走燒紅的鏊片,逼其露出真相;④現身說法:公開承認自己關公身份的虛假,以真相教育鄉民,啟迪民智。
4.①選取的關公下凡游街的題材,源于民間習俗;②老秀才模仿關公口吻與眾人對話,文白相雜,具有農村社會特有的幽默;③情節沒有曲折的發展,最終結局相對平和圓滿,滿足了鄉村社會的傳統心理需求;④小說表現了百姓懲惡揚善的愿望,帶有樸素的鄉村情感。
【難度】0.4
【解析】
1.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B.“展示出香首們作威作福的絕對權力”錯誤。文中“于是香首們領著一干執事人等,走過來,沖著這人磕頭禱告”“執事人等前面鳴鑼喝道,香首們護著轎竿”“香首們不由分說,按照慣例,把他抬去游街”“這時真假已經判明,香首們便率領執事人等,跪在真關老爺面前禱告”等這些香首們的表現,是依從當地習俗,他們禮敬關公,磕頭禱告,按慣例行事,并沒有憑借職位濫用權力。故選B。
2.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能力。
A.“營造了熱鬧的氛圍”錯誤。開頭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揭示作品的時代背景,展現了過去農村特有的生活畫面,推動情節向前發展,不單是營造熱鬧的氛圍。故選A。
3.本題考查學生鑒賞作品中的文學形象的能力。
由“一天,他在街上看見那位老秀才的年輕老婆,起了歹意,追趕上去,嬉皮笑臉,想得點便宜。不料被那女子臭罵了一頓。這個賴小子懷恨在心,總想報復一下。恰遇這年的五月十三,他看機會到了。這天,他一大早就湊進關老爺廟院里,等到鑼鼓喧天熱鬧起來的時候,跑了出來,自稱‘我是關公下界’”可知,賴小子是有意要施壞,老秀才看賴小子欺侮到他頭上,“他也二話沒說,立刻把腦袋左右晃了幾晃,雙眸微閉,兩手上升成托天之勢,高聲念道:‘吾乃真關公下界也,爾是何人?’”,也自稱關公,回擊賴小子,是借力打力,體現了他的聰明才智。
在香首們弄不清到底哪個真哪個假時,人群中有年長者提議背《春秋》,老秀才“馬上高聲背誦了一段”,體現了文化長處,可知他具有聰明才智。
在被香首們當作真關公請他吩咐之后,老秀才慢條斯理地提出“過紅轎”要求,借此對自稱“周倉”地賴小子發話,“周倉,你把鞋襪扒掉,上去走走試試,看燒紅了沒有?”從而戳穿了賴小子作假的事實,方法巧妙,實施自然,不露痕跡,體現了聰明才智。
在故事結尾,被當作“真關老爺”的老秀才把紅蓋頭紗一揭,沖著周倉:“啊!你是假的,我這關公也不是真的。”由此看,老秀才公開承認自己關公身份的虛假,說明他并不迷信,也能看清事實,可見前面一系列表現是老秀才想現身說法,達到以真相教育鄉民的目的,也是他有聰明才智的表現,結果引人思考。
4.本題考查探究文章的意蘊的能力。
有著濃郁的“土味”是說鄉土氣息濃郁。賞析時要整體感知文章內容,把握作品語言風格特點;看小說的創作背景、情節、人物及主題的表達。
從背景上看。由“關老爺廟,除了終日香燭不斷外,還有一個習俗,是每年農歷五月十三,村人給關公‘踩馬’找替身,即找個人替關老爺說話”可知,故事選取的是關公下凡游街的題材,源于民間習俗,認定關公附體的方法,也有鄉村人民思想的局限性。
從表現人物是看。“吾乃真關公下界也,爾是何人?”“我乃真關公是也!”“嘟!好你個大膽周倉,竟敢冒名頂替吾神,該當何罪?”“啊!你是假的,我這關公也不是真的。”老秀才的這些語言,符合人物身份和特征,文白相雜,有時代風格,突出了農村社會特有的幽默。
從情節結構上看。文章在交代習俗之后,重在寫了看到賴小子裝“關公”有意施壞時老秀才揭開“假關公”真相的過程,情節雖然簡單,但不缺乏戲劇性,結果賴小子認錯,真相大白,結局圓滿,也符合鄉村社會的傳統心理需求。
從主題上看,圍繞“假關公”展開故事,描寫“為關公找替身”的熱鬧場面是為了揭露封建迷信思想騙人的本質。故事貼近農民貼近農民生活,表達了懲惡揚善的主題,體現了作家樸素的鄉村情感。
二、(2024·廣東惠州·三模)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永路捏驢
黃兢業
永路把兩頭驢從牲口屋牽出來,喧嘩的會場霎時安靜下來。社員們把目光集中到永路臉上,有的贊嘆,有的羨慕,有的嫉妒,有的搖頭。
生產隊實行“聯產承包”,按人頭分罷耕地,牲畜也要分。咋分?老隊長召開社員大會,眾口一聲:“捏蛋兒抓鬮!”會計把牲畜名寫在紙上,然后團成蛋兒,放在一口壇子里,讓大伙兒捏。
“高音喇叭”早看中那兩頭驢了,在捏蛋兒前,雙手合十,心里祈禱:“老天保佑,讓俺捏著那兩頭驢,我割六斤‘大刀頭’(連皮帶骨的豬肉,供品)。就是捏著一頭驢,我也割三斤‘大刀頭’!”
兩頭驢竟都被永路捏走了。
兩頭驢,一頭叫驢,一頭草驢,都是六個半牙口,正當出活兒繁育的年齡。兩頭驢長得也一模一樣,身體緊湊勻稱,肌肉豐滿,雙脊背漆黑油光,白眼圈兒,白嘴頭兒,白肚繃兒,四只白蹄兒。不同的是,草驢兩耳中伸出一縷白毛兒,性倔強;叫驢脖子上掛著銅鈴鐺,一走響得叮叮當當,很威武。
那頭叫驢在眾人面前,叮叮當當地擺動兩下脖子,停下腳步,揚起長臉,“哇兒——哇兒”地叫了幾聲。
有人說:“永路,叫驢喊你‘娃啊——娃啊’!”
眾人發出一陣哄笑。
永路沒有惱,瞇著眼笑著說:“它不是喊我,草驢到八月就要下崽了,它是喊肚子里的娃兒呢!”
人們齊把目光轉到草驢肚子上,發現草驢的肚子果真大了。有人說:“永路,一年三頭驢,兩年便是五頭驢,你發了。”
這時候,人們才意識到永路捏到兩頭驢,發了,真的要發了。
永路說:“捏到這兩頭驢是俺的福,也是俺和它們有緣分。驢給俺拉套,俺要像對待親人一樣對待它,養得它天天‘娃兒——娃兒’地喊,生個百十頭驢娃兒來。”
永路說罷,牽著驢要走,“高音喇叭”上前叉開兩腿、張開雙臂攔住了。
“高音喇叭”播音了:“永路,你不能牽走!”
“你咋不讓俺牽走?”
“我說不讓你牽走,你就不能牽走!”
“高音喇叭”一邊說著,一邊往永路手里去奪驢繩。
永路趔趄著身子,一邊把驢繩往懷里攬,一邊看著老隊長喊:“老隊長,你說句公道話啊!這驢俺捏著了,咋不讓俺牽回家啊?”
老隊長走過來說:“‘高音喇叭’,你不讓永路牽走驢,總得有個說法吧!”
“高音喇叭”說:“那當然有說法,這蛋兒捏得不公!”
老隊長說:“咋捏得不公?白紙黑字團的蛋兒,大家都看著哩,布袋里買貓——憑手氣興背。”
“高音喇叭”說:“我說不公就不公!這草驢肚子里的娃兒,是公家的,憑啥不讓大家捏?這草驢生下娃兒,就成他永路家里的啦?大家說說,我說得合理不合理?”
有人附和說:“說得有理,這草驢肚里的娃兒,得讓大伙兒捏。誰捏著了,這驢娃兒將來歸誰。”
永路把驢繩丟地上,拍拍手,說:“俺不要了,誰要誰牽走吧。”
沒有人上前牽驢。
“高音喇叭”說:“你不要我要。”說著撿起拴草驢的繩,往自己懷里拉。那草驢犟著脖子昂著頭,一動也不動。“高音喇叭”使勁兒往前拽,草驢使勁兒往后掙。
“高音喇叭”說:“這犟驢,還認生哩!”
永路朝草驢的屁股上拍了一下,草驢順勢往前一松,“高音喇叭”摔了個仰面朝天。
人們哄地笑了。老隊長說:“‘高音喇叭’,你把叫驢、草驢分開,就像讓你和‘山猴子’分開,你愿意嗎?”
“山猴子”是“高音喇叭”的男人。
“高音喇叭”從地上爬起來說:“吃的谷草豌豆料——放驢屁!”
老隊長說:“啥事兒得講理,這對兒驢永路捏著了,就是永路的。至于草驢肚里的娃兒,怨我考慮不周。既然‘高音喇叭’提出來捏驢娃兒,就得問永路同意不同意。”
“高音喇叭”說:“他不同意也得同意,不然他牽不走驢。”永路說:“老隊長,這對兒驢我捏著了,誰家要是磨面拉碾,牽走請用咧。草驢肚子里的娃兒,捏吧!誰捏著了,生下來俺先養,養大了他再牽走,俺不為難他。”
會計又撕紙、團蛋兒,只在一個紙蛋兒上寫了“驢娃兒”,放在壇子里,讓大伙兒捏。
隊長說:“永路高風亮節,讓永路先捏。”
永路說:“大家先捏,俺捏最后一個蛋兒。”
“高音喇叭”說:“勒著胡須過河——謙虛(牽須)過度(渡)。沒人先捏,俺可先捏了。”說著雙手合十,對著壇子拜了拜,然后伸手向壇子里捏出一個紙蛋兒,伸開一看是空白,扔在地上,“呸”了一聲,用腳把紙蛋兒踩進土里。
眾人排隊,一個一個把手伸進壇子里,都沒有捏到驢娃兒。
只剩下永路一人了。
永路說:“俺不用捏了。”
“高音喇叭”說:“不行,你必須捏。”
永路把手伸進壇子里,捏出最后一個紙蛋兒,向大家展開,紙蛋兒上寫著“驢娃兒”。
“高音喇叭”無可奈何,說:“永路手上抹香油了。”
老隊長說:“不是永路手上抹香油了,是永路和驢有緣啊!永路當兒童團團員時,牽著這對兒驢的祖奶,把信藏在驢的耳朵里,上跑馬嶺給新四軍送情報;金剛寺戰役時,永路趕著這對兒驢的爺爺,給解放軍送干糧支前,回來就入了黨;新中國成立后,永路當了生產隊的飼養員,讓驢一代一代地繁衍,是驢不愿和永路分開啊!”
(選自《百花園》2021年第7期,有刪改)
5.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A.小說前后一共寫到了兩次捏驢,每一次都是永路最終捏到了驢,可見永路捏到驢是命中注定,體現了宿命的主題。
B.叫驢發出“哇兒——哇兒”,被眾人起哄看作是叫驢喊永路“娃啊——娃啊”,反映了大家沒有捏到驢而不甘的心理。
C.當“高音喇叭”看到永路捏出最后一個紙蛋上寫著“驢”娃兒時說“永路手上抹香油了”,說明她輸得心服口服。
D.老隊長面對“高音喇叭”的刁難和群眾的質疑,出于息事寧人的心理聽從了重新捏蛋兒的提議,隨后眾人抓鬮。
6.下列對小說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小說以“捏驢”為中心事件,展示了“聯產承包”時期農村的生活風貌,塑造了社會轉型時期復雜的農村群像。
B.小說語言簡潔明快,多用短句,句式靈活多變錯落有致,多用口語化的村言土語和歇后語,生活氣息撲面,藝術表現力強。
C.小說結尾通過老隊長的一番話,再現永路在不同時期和驢的故事,讓讀者對永路有了進一步了解,為的是說明永路和驢有緣。
D.小說敘事一波三折,永路捏驢的過程充滿了刺激、緊張的感覺,兩次捏驢都能順利捏到的大團圓結局,符合讀者的心理期待。
7.請結合上下文分析小說劃線部分揭示了永路和眾人怎樣的心理。
8.“山藥蛋”派代表作家趙樹理有“走進農民,也讓農民走進自己的文學”的文學觀點。本篇小說很好地體現了這種主張,請結合文本具體分析。
【答案】
5.B 6.C
7.①永路原本捏到了驢卻因“高音喇叭”的無理取鬧無法牽走驢的無奈和無意與眾人爭搶,但又不愉快的負氣心理;②眾人雖內心遺憾自己沒捏到驢但也認可抓鬮結果,認為驢是屬于永路的,又不好意思(答猶豫、羞愧也是可以的)。
8.(1)主題選擇上,本文從農村普通日常生活現象“捏驢”出發,以小見大地展示“聯產承包”這樣重大的社會主題,反映了農村生活。(2)人物形象塑造上,本文作者熱情謳歌永路這樣高風亮節、為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犧牲小我顧全大局的新農民,也對“高音喇叭”等稍落后的農民進行善意的諷刺,塑造了典型的農民形象。(3)敘述語言上,如本文“會計把牲畜名寫在紙上,然后團成蛋兒,放在一口壇子里,讓大伙兒捏。”語言通俗,口語化,具有鄉土氣息。(4)人物語言上,如本文當中常常使用“勒著胡須過河——謙虛(牽須)過度(渡)”等歇后語,樸實生動、幽默風趣的語言把農民說話時的口氣和精神生動呈現出來。
【難度】0.65
【解析】
5.本題考查學生綜合賞析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的能力。
A.“體現了宿命的主題”錯,本文并不是為了宣揚宿命論,而在于利用這一看似奇妙的情節來表現永路與驢之間的“緣分”,贊揚永路的奉獻精神。
C.“高音喇叭”是無可奈何,不是心服口服。
D.“出于息事寧人的心理聽從了重新捏蛋兒的提議”錯,丑化了老隊長的形象,老隊長并非想要息事寧人,而是尊重永路的意見。故選B。
6.本題考查學生綜合賞析文學作品的藝術手法的能力。
C.“為的是說明永路和驢有緣”錯,不是為了說明永路和驢有緣,而是豐富永路的形象。故選C。
7.本題考查學生分析人物心理的能力。
需要緊密結合上下文和主人公的性格特點、情節演進進行分析。
小說中原本永路捏到了兩頭驢,“高音喇叭”因自己沒有捏到而蠻橫地不讓永路牽走,并以不公平為理由,要為草驢肚子里的崽重新捏蛋,這看似公平,其實是“高音喇叭”撒潑耍賴、不講道理,可永路又不愿再跟她繼續糾纏下去,不愿與大家故意爭搶,可見此時永路是無可奈何的,鬧出不愉快;但按抓鬮的公平結果,兩頭驢又是自己捏的,心里是有點不愉快的,有些負氣。
“沒有人上前牽驢”說明大家盡管都羨慕永路捏到了兩頭驢,但也知道這是抓鬮的公平結果,所以盡管心有不甘,但最多也只能跟著“高音喇叭”起哄,反映了他們想牽又不好意思的心理。真正的始作俑者還是“高音喇叭”,這里是為了凸顯“高音喇叭”的無賴與蠻橫。
8.本題題考查學生對小說藝術風格的分析鑒賞能力。
(1)主題選擇上,小說以“捏驢”為中心事件,展示了“聯產承包”時期農村的生活風貌,以小見大地展示“聯產承包”這樣重大的社會主題,反映了農村生活。
(2)人物形象塑造上,小說塑造了社會轉型時期復雜的農村群像,如主人公新農民永路,革命年代給解放軍送干糧支前,回來就入了黨;新中國成立后,當了生產隊的飼養員;社會主義建設“聯產承包”時期通過“捏驢”一事能夠犧牲小我顧全大局。如“高音喇叭”等稍落后的農民,他們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有些自私自利,甚至無理取鬧,作者對他們進行了善意的諷刺。
(3)敘述語言上,語言通俗,口語化,具有鄉土氣息。如本文“會計把牲畜名寫在紙上,然后團成蛋兒,放在一口壇子里,讓大伙兒捏。”“這驢俺捏著了,咋不讓俺牽回家啊?”“咋捏得不公?白紙黑字團的蛋兒,大家都看著哩,布袋里買貓——憑手氣興背。”不管是敘述語言,還是“高音喇叭”的外號,都有濃厚的鄉村口語特點。
(4)人物語言上,樸實生動、幽默風趣的語言把農民說話時的口氣和精神生動呈現出來。如“勒著胡須過河——謙虛(牽須)過度(渡)”等歇后語,人物對話語言“老隊長,你說句公道話啊!這驢俺捏著了,咋不讓俺牽回家啊?”“咋捏得不公?白紙黑字團的蛋兒,大家都看著哩,布袋里買貓——憑手氣興背”,這些人物語言來源于生活,語言生動幽默,富于感染力。
三、(23-24高二上·河南·階段練習)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小腿疼鬧社房
趙樹理
小腿疼是五十來歲一個老太婆,家里有一個兒子一個兒媳,還有個小孫孫。本來她瞧著孫孫做做飯,媳婦是可以上地的,可是她不,她一定要讓媳婦照著她當日伺候婆婆那個樣子伺候她——給她打洗臉水、送尿盆、做飯、端飯……不過要是地里有點便宜活的話也不放過機會。例如夏天拾麥子,在麥子沒有割完的時候她可去,一到割完了她就不去了。又如摘棉花,在棉桃盛開每天摘的能超過定額一倍的時候:她也能出動好幾天,不用說剛能做到定額她不去,就是只超過定額三分她也不去。她的小腿上,在年輕時候生過連瘡,不過早在二十多年前就治好了。在生瘡的時候,她的丈夫伺候她;在治好之后,為了容易使喚丈夫,她說她留下了個腿疼根。不過她這“疼”疼得有點特別:高興時候不疼,不高興了就疼;逛會、看戲、游門、串戶時候不疼,一做活兒就疼;入杜以后是活兒能大量超過定額時候不疼,超不過定額或者超過的少了就又要疼。鄉里的醫務站辦得雖說還不錯,可是對這種腿疼還是沒有辦法的。
吃不飽一進門就說:“大嬸呀!有人貼著黑貼子罵咱們哩!”小腿疼聽說有人敢罵她好像還是第一次。她好像不相信地問:“誰寫的?”“楊小四那個小死材!”“他這小死材都寫了些什么?”“寫的多著哩:說你裝腿疼,留下兒媳婦給你送屎尿;說你偷麥子;說你沒理占三分……”吃不飽又加油加醋添了些大字報上沒有寫上去的話,把個小腿疼說得腿也不疼了,挺挺挺挺就跑到社房里去找楊小四。
這時候,主任王聚海、副主任楊小四、支書王鎮海三個人都正端著碗開碰頭會,小腿疼一跑進去就把個小會給他們攪亂了。小腿疼一進門一句話也沒有說,就伸開兩條胳膊去撲揚小四,楊小四從座上跳起來閃過一邊,主任王聚海趁勢把小腿疼攔住。楊小四料定是大字報引起來的事,就向小腿疼說:“你是不是想打架?政府有規定。不準打架。打架是犯法的。不怕罰款、不怕坐牢你就打吧!只要你敢打一下,我就把你請得到法院!”又向王聚海說:“不要攔她!放開叫她打吧!”小腿疼一聽說要出罰款要坐牢,手就軟下來,不過嘴還不軟。她說:“我不是要打你!我是要問問你政府規定過叫你罵人沒有?”“我什么時候罵過你?”“白紙黑字貼在墻上你還昧得了?”王聚海說:“這老嫂!人家提你的名來沒有?”小腿疼馬上頂回來說:“只要不提名就該罵是不是?要可以罵我可就天天罵哩!”楊小四說:“問題不在提名不提名,要說清楚的是罵你來沒有!我寫的有哪一句不實。就算我是罵你!你舉出來!我寫的是有個缺點,那就是不該沒有提你們的名字。我本來提著的,主任建議叫我去了。你要嫌我寫的不全,我給你把名字加上好了!”“你還嫌罵得不痛快呀?加吧!你又是副主任,你又會寫,還有我這不識字的老百姓活的哩?”支書王鎮海站起來說:“老嫂你是說理不說理?你認為哪里寫得不對許你駁他!不能這樣滿腦一把抓來派人家的不是!誰不叫你活了?”“你們都是官官相衛,我跟你們說什么哩!我要罵!誰給我出大字報叫他死絕了根!叫狼吃得他不剩個血盤兒,叫……”支書認真地說:“你實在要不說理要這樣發瘋,這么大個社也不是沒有辦法治你!”回頭向大家說:“來兩個人把她送鄉政府!”看的人們馬上跳出五六個人來把她圍上,其中有兩個人拉住她兩條胳膊就要走。這時候,主任王聚海卻攔住說:“等一等!這么一點事哪里值得去麻煩鄉政府一趟?”小腿疼見真要送她走,已經有點膽怯,后來經主任這么一攔就放了心。她定了定神,看到局勢穩定了,就強鼓著氣說了幾句似乎是光榮退兵的話:“不要攔他們!讓他們送吧!看鄉政府能不能拔了我的舌頭!”王聚海認為已經到了收場的時候,就拉長了調子向小腿疼說:“老嫂!你且回去吧!沒有到不了底的事!我們現在要布置明天的生產工作,等過兩天再給你們解釋解釋!”“什么解釋解釋?一定得說個過來過去!”“好好好!就說個過來過去!”楊小四說;“主任你的話是怎么說著的?人家鬧到咱的會場來了,還要給人家陪情是不是?”小腿疼怕楊小四和支書王鎮海再把王聚海說倒了弄得自己不得退場,就趕緊搶了個空子和王聚海說:“我可走了!事情是你承擔著的!可不許平白白地拉倒啊!”說完了抽身就走,跑出門去才想起來沒有裝腿疼。
1958年7月14日
(有刪改)
【注】①省略部分內容為楊小四所寫的批評“小腿疼”“吃不飽”兩個落后婦女的大字報。②省略部分內容為“吃不飽”看到大字報后,馬上跑到“小腿疼”家去了。
9.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以農村合作化運動為大背景,運用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既有強烈的時代特征、濃郁的生活氣息,又有鮮明的地域色彩。
B.“小腿疼”知道有人寫了公開批評她的大字報,并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思想問題,反而覺得是楊小四有意罵自己,所以要找他算賬。
C.小說以濃墨重彩來寫人物,綜合運用動作、語言、肖像等表現手法來描寫人物,人物形象個性鮮明,栩栩如生。
D.“小腿疼”偷奸耍滑、好逸惡勞、撒潑鬧事,這一典型形象揭示了教育部分農民的艱巨性和清除小農意識的長期性。
10.主任王聚海、副主任楊小四都是基層干部,你更認可誰做百姓工作的方式?請結合文本比較分析。
11.20世紀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以趙樹理為代表的作家群被稱為“山藥蛋派”,請概括這篇小說的語言特點。
【答案】
9.C
10.示例一:我更認可楊小四的工作方式:①楊小四敢于直面農村工作的問題,并且勇于解決問題。他貼大字報批評落后群眾,面對“小腿疼”的無理取鬧絲毫不退縮,打擊了她的囂張氣焰。②王聚海是一個不解決問題、只求了事的“和事佬”:“小腿疼”找楊小四算賬,他不表明任何立場,甚至剛開始時還想以“沒提名字”將事情糊弄過去;他做工作只求平息沖突,不讓送“小腿疼”去鄉政府;為了打發走“小腿疼”,只順著她說話,不表明立場。
示例二:我更認可王聚海的工作方式:①王聚海能把握群眾的性格,工作方式溫和,易為群眾接受:他對群眾親切溫和,即便“小腿疼”來者不善,也一直稱她“老嫂”,他極力消弭干群之間的對立情緒,將最激烈的沖突化解掉。②楊小四工作方式過于粗暴,以強權壓人:落后群眾并不是敵人,不需要無情打擊,他并沒有真正提高群眾的勞動積極性,而是用政府法律等嚇唬老百姓。
11.①敘述語言完全口語化:無論講述故事或評論人物、事件,都使人覺得是一個農民在說話。通俗淺近而又極富表現力。②語言詼諧風趣,輕松幽默:如對“小腿疼”外號由來的描寫等,表現出人民群眾的聰明機智。③使用方言進行創作,具有濃郁的地方色彩:如“血盤兒”“過來過去”等。④人物語言具有強烈的個性化特征,充分表現了人物性格。
【難度】0.65
【解析】
9.本題考查對文章內容與藝術特色的分析和鑒賞能力。學生首先應對文本的整體內容有所把握;然后結合題目回到文中對具體語句進行具體分析。答題的關鍵是審讀題干,把握命題意圖,找出題干所在的具體語段及語句;將題目材料信息帶入選文比對理解分析,尋找細微的差別,得出正確結論。C項,“小說以濃墨重彩來寫人物,綜合運用動作、語言、肖像等表現手法來描寫人物”分析錯誤,沒有肖像描寫。故選C。
10.本題考查對作品內容的理解概括以及對作品進行個性化解讀和有創意的解讀的能力。概括作品內容的題目需要根據題干要求找到相應答題區間,根據關鍵語句的提示概括出相應內容。對作品進行個性化解讀和有創意的解讀類題目首先要對作品的人物、主旨等有充分的認識;其次注意答題原則,文本探究題不是隨心所欲的探究,而是立足文本的探究,所以需要尊重文本所提供的全部材料,在解讀文本時,不能斷章取義,必須依據文本的全部材料,特別是材料中的關鍵內容進行解讀。本題題干是“主任王聚海、副主任楊小四都是基層干部,你更認可誰做百姓工作的方式”,解答此題,要以文本內容為自足點,首先要明確他們的工作方式,然后提出自己的意見,言之有理即可。如認可楊小四的工作方式,先要從文中找出楊小四的工作方式,如他貼大字報批評落后群眾,面對“小腿疼”的無理取鬧絲毫不退縮,打擊了她的囂張氣焰。據此可以看出楊小四敢于直面農村工作的問題,并且勇于解決問題;而當“小腿疼”找楊小四算賬,王聚海卻不表明任何立場,甚至剛開始時還想以“沒提名字”將事情糊弄過去;他做工作只求平息沖突,不讓送“小腿疼”去鄉政府;為了打發走“小腿疼”,只順著她說話,不表明立場,這些可以看出王聚海是一個不解決問題、只求了事的“和事佬”,所以支持楊小四的工作方式。如認可王聚海的工作方式,要分析王聚海在處理工作時的優點,他對群眾親切溫和,即便“小腿疼”來者不善,也一直稱她“老嫂”,他極力消弭干群之間的對立情緒,將最激烈的沖突化解掉,可以看出他能把握群眾的性格,工作方式溫和,易為群眾接受;而楊小四并沒有真正提高群眾的勞動積極性,而是用政府法律等嚇唬老百姓,可以看出楊小四工作方式過于粗暴,以強權壓人。
11.本題考查學生鑒賞文學作品語言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思路:找角度——扣內容,析效果——剖感情。常見角度:1.從表現手法(寫景寫人寫物及抒情)、修辭(比喻、擬人、夸張、對偶、借代等)、感官角度(視覺、聽覺、嗅覺、觸覺)等。2.從句式的角度:長短句的交錯運用,整句(對偶句、排比句、四字格短語)散句(句子參差不齊、長短不一)的運用。3.從詞語使用的角度:例如動詞的作用,形容詞的作用,副詞的作用,數詞的作用,疊詞的作用等等。4. 語體色彩:口語、書面語……整體的語言風格:平實、清新、華麗、幽默、辛辣、自然、簡潔明快、含蓄深沉、寓莊于諧、口語化、生動形象、有地方色彩、富有情趣、符合人物身份等。本題中,“20世紀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以趙樹理為代表的作家群被稱為‘山藥蛋派’,請概括這篇小說的語言特點”,解答此題,首要要明確“山藥蛋派”的語言特點,再結合文本進行分析。“山藥蛋派”的語言特點是:堅持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和口語化的寫作特點,追求生活的真實。文中的敘述完全口語化,如“本來她瞧著孫孫做做飯,媳婦是可以上地的”,無論講述故事或評論人物、事件,都使人覺得是一個農民在說話,通俗淺近而又極富表現力;如“吃不飽又加油加醋添了些大字報上沒有寫上去的話,把個小腿疼說得腿也不疼了,挺挺挺挺就跑到社房里去找楊小四”,語言詼諧風趣,輕松幽默;如對“小腿疼”外號由來的描寫等,表現出人民群眾的聰明機智;如“血盤兒”“過來過去”這些方言的使用,不僅具有濃郁的地方色彩,而且使人物語言具有強烈的個性化特征,充分表現了人物性格。
【點睛】個性化探究題往往以小論文的形式呈現,所以在組織答案時分三步走:第一步,明確提出自己的觀點。贊成或反對什么一定要旗幟鮮明,不能模棱兩可。如果自選角度,應調動自己的知識積累,多角度思考,大膽提出自己的觀點,但切入點宜小、巧新。如果是題干當中有明確探究方向的,一定選擇自己最有把握的一面。第二步,分層論述自己的觀點。在這一步中,最容易出現以下三種毛病:層次不清,泛泛而談,以述代評。為分清層次,答題時可在每個層次前標上序號或者每層用一個段落。為防止泛泛而談或者以述代評,可嘗試進行“分論點+文章材料或積累的材料+分析評價”的方式,逐步做到觀點正確,例證典型,分析深入。第三步:總結自己的觀點。語言要簡潔,要與第一步圓合。
四、(2024·遼寧大連·一模)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套不住的手
趙樹理
白云崗公社大磨嶺大隊有個教練組,任務是教初參加農業生產的人學技術,兩個做活質量最高的老農民當教師,陳秉正兼任組長,王新春兼任副組長。組員是流動的,經常分配在各小隊。
組長陳秉正已經是七十六歲的老人了,按一般慣例,這樣大歲數的人本來早就該不參加主要勞動,可是這老頭身體特別強健,在年輕時候一個人可以抵一個半人做活;如今雖說老了,一般青年小伙子還有點比不上他。他教人做活,不但要求規格,而且要教架勢。因為規則太多,徒弟們記著這樣忘了那樣,有時候腰太直了,有時候步子亂了,有時候下鋤沒有計劃……陳秉正老人不住口地提醒著這一個,招呼著那一個,也常常隨時打斷他們的工作重新示范。
徒弟們練架勢練得累了,老組長陳秉正便讓他們休息一陣子。自己就招呼梯田下邊溝岸上教徒弟們種田地的副組長王新春過來閑談一會。陳秉正一見王新春就伸出手來和他握手,王新春卻常縮回手去躲開。王新春比陳秉正小十來歲,和陳很友好,就是怕和他握手,因為被他握住就像被鉗子夾住那樣疼。
陳秉正的手確實和一般人不同:手掌好像四方的,指頭粗而短,而且每一根指頭都展不直,里外都是繭皮,圓圈的指頭肚兒都像半個蠶繭上安了個指甲,整個看來真像用樹枝做成的小耙子。王新春對周圍的青年人說:“沒有那兩只手,咱們現在種的這塊地恐怕還是荒坡哩!這些地都是他老哥和咱們現在的大隊長父子倆一攫頭一攫頭剜開、一條堰一條堰壘起來的。”
一次,有個年輕人練架勢練得不耐煩了,說:“怨不得我們學不會,誰讓我們沒有長那樣一雙手哩!”陳秉正一本正經地說:“是叫你們學成我這手,不是叫你們長成我這手!不是開山,我這手也長不成這樣;不過上輩人把山都開了,以后又要機械化了,你們的手也用不著再長成這樣了!”
陳老人雖然不希望別人的手長成那樣,可是他對他自己已經長成那樣的一雙手,仍然覺著是足以自豪的。土改以后,陳秉正老漢家里的收入也裕起來了。兒孫們為了保護老人那雙勞苦功高的手,給他買了一雙毛線手套,他接過來一看說:“這雙手可還沒有享過這個福!”向手上試著套了一套,巴掌不夠寬,指頭也太細、太長,勉強套上去,把巴掌那一部分撐成方的了,指頭的部分下半截都撐粗了一點,上半截卻都還有個空尖兒。兒子陳滿紅說:“慢慢用著就合適了!”老人戴好了握了握、伸了伸說:“還好!”說罷,脫下來交給滿紅媳婦說:“暫且給我放過去吧!”兒媳婦也說:“爹!你就帶上走吧!到地里手不冷?”老人說:“戴上它搬石頭不利落!”說著就放下走了。
以后別的活兒又陸續接上來——鍘干草、出羊圈、窖蘿卜、捶玉米……哪一種活兒也不好戴著手套做,老人也就忘了自己還有一雙手套。
一天,白云崗有個物資交流會。滿紅媳婦勸老人說:“現在這些雜活計又不用您教多少技術,您還是休息一天去逛逛吧!”老人答應了。老人換了一件新棉襖,用新腰帶束住腰。滿紅媳婦說:“這回可帶上您的手套吧!”說著把手套給他拿出來,他帶上走了。
他走到白云崗,逛了半條街,剛走過公社門口,看見山貨部新運來一車桑權,售貨員忙著正往車下搬。這東西在這地方已經二年不見了,不論哪個隊原有的都不夠用。他以為機會不可錯過。轉眼工夫,就來了十來個人,每人拿著一柄看;見買權的越來越多,他把手套卻下來往懷里一裝,胡亂搶到手五柄,其余的就叫別人拿完了。他付了錢,把權捆起來扛上,就返回原路走出白云崗村。一出了村,他覺人也不擠了、路也寬敞了,這才伸手到懷里摸他的手套。他摸了半天只有一只;放下籃子和桑權,解開腰帶抖搜了一下也仍然不見那一只。他知道一定是丟在山貨部里了。他想:“丟就丟了吧!拿上它也沒有多少戴它的時候!”可是走了不幾步,就又想到“孩子們好心好意給買上了,丟了連找也不找一趟,未免對不起他們”,這才又扭回頭來重新返回白云崗物資交流大會上的山貨部來。幸而售貨員早已給他拾起來放在賬桌上,見他來找就還了他。
隔了好久,陳秉正老人又被評選為本年的勞動模范,要到縣里去出席勞模大會。他除換上新棉襖和新腰帶外,又把他的手套帶上。
會議一共開三天半,老人又是聽報告、又是準備發言,和大家一樣忙個不了,直到第四天上午聽罷了縣委的總結報告,才算了結了一宗事。下午吃過午飯,人們差不多都想上街逛逛,老人束上腰帶,戴上手套,也走出了房間。他住的招待所因為剛剛裝修完,院子還來不及清理。院里有兩截剩余木料礙著路,他總覺著不太順當。他想:“把它轉過一邊不就好走了嗎?”他把手套卸下來放在階臺上,就來動手轉木料。等到把院子都清理完了,才發現手套又丟了。“算了;不找它了!這手套對我也沒多大用處!”老人干脆放棄了。后來還是招待所的員工幫他找到,洗干凈還給了他。
第二天他回到家,換過衣服之后便把手套還給兒媳婦說:“這副手套還給你們吧!我這雙手是戴不住手套的!”
12.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小說通過寫王新春常縮回手去躲開陳秉正的握手,側面寫出陳秉正手的特殊,也讓讀者對陳秉正的手到底有什么特點更感興趣。
B.小說中的次要人物雖然著墨不多,但特點也很鮮明,比如陳秉正兒子兒媳的孝順體貼,售貨員和招待所服務員的認真善良。
C.小說情節可分為兩個部分,先集中講述陳秉正“手”的故事,再集中講述“手套”的故事,但前后關聯,后者是對前者的延伸。
D.小說通過對陳秉正這樣的勞動人民的贊美,謳歌了他們熱愛勞動的優秀品質,也批判了當時年輕人遇到困難就抱怨的現象。
13.下列與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和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本文聚焦陳秉正這樣的普通農民,體現了趙樹理特別注重從農村生活和日常勞作中選材的創作特點。
B.本文和《小二黑結婚》一樣采用扣子式大故事嵌套小故事的藝術手法,使得情節環環相扣,引人入勝。
C.本文語言既有通俗性,也有藝術性,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韻味,體現了“山藥蛋派”的典型寫作風格。
D.“套不住的手”標題看似平實,其實頗具匠心,讓讀者自然產生“為何套不住”的思考,激發閱讀興趣。
14.趙樹理筆下的陳秉正這一人物形象具有哪些特點,請結合材料簡要概括。
15.老舍曾說讀趙樹理的小說總能“學到一些竅門兒”。請結合本文評價一下趙樹理有哪些值得我們學習的“竅門兒”。
【答案】
12.D 13.B
14.①勤勞純樸、熱愛勞動:細致地對陳秉正老人的手進行特寫。
②對年輕人關心教育:剛拿到手套時感慨“這雙手可還沒有享過這個福!”最后表示自己“我這雙手是戴不住手套的!”
③為集體和他人著想:看到新運來的桑杈第一時間想到集體的事情,手套第一次丟了想到“孩子們好心好意給買上了,丟了連找也不找一趟,未免對不起他們”,體現了他的特點。
④對勞動嚴肅、認真、一絲不茍:副組長王新春對陳秉正辛勤勞作的介紹和年輕人勞動時的抱怨和不理解。
15.①設置懸念。標題“套不住的手”,設置懸念,讓讀者對這雙手產生“為何套不住”的思考,引發了讀者的閱讀興趣。
②情節一波三折。文章以“手”為線索展開,兩次戴手套、兩次丟手套的零散事情連綴起來,有起有落,頗為巧妙。
③伏筆照應。文章開篇交代陳秉正雖是七十六歲的老人,但身體特別強健,連王新春都怕和他握手;最后交代他的手和一般人不同,都是自己從小勞作造成的,塑造了一位勤勞樸實的勞動人民形象。
④結尾突轉。陳秉正老人最后把手套還給兒媳婦,并表示“我這雙手是戴不住手套的”,結局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塑造了一個平凡而崇高的勞動者形象。
【難度】0.65
【解析】
12.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篩選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D.“也批判了當時年輕人遇到困難就抱怨的現象”錯誤,于文無據。文中只是說有年輕人學的不耐煩,并沒有說年輕人抱怨學技術困難,更沒有對年輕人的批判之意。故選D。
13.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和鑒賞的能力。
B.“本文和《小二黑結婚》一樣采用扣子式大故事嵌套小故事的藝術手法”錯,本文并沒有一個大故事,而是用“手”為線索連綴了一個個的小故事。故選B。
14.本題考查學生鑒賞作品的文學形象的能力。
具體考查鑒賞塑造人物形象特點。
由“手掌好像四方的,指頭粗而短,而且每一根指頭都展不直,里外都是繭皮,圓圈的指頭肚兒都像半個蠶繭上安了個指甲,整個看來真像用樹枝做成的小耙子”看,運用細節描寫、外貌描寫,細致地對陳秉正老人的手進行特寫,展現出他作為勞動人民勤勞的一面。
由“是叫你們學成我這手,不是叫你們長成我這手!不是開山,我這手也長不成這樣;不過上輩人把山都開了,以后又要機械化了,你們的手也用不著再長成這樣了”“兒孫們為了保護老人那雙勞苦功高的手,給他買了一雙毛線手套,他接過來一看說:‘這雙手可還沒有享過這個福’”看,運用語言描寫,通過陳秉正對年輕人語重心長的教育以及剛拿到手套時感慨,表現了為了方便勞動而顧不上自己的手,體現他對勞動的熱愛,質樸、爽利。
由“剛走過公社門口,看見山貨部新運來一車桑杈,……他以為機會不可錯過”“孩子們好心好意給買上了,丟了連找也不找一趟,未免對不起他們”看,運用心理描寫,他看到新運來的桑杈第一時間想到集體的事情,手套第一次丟了想到“孩子們好心好意給買上了,丟了連找也不找一趟,未免對不起他們”,體現了他為集體和他人著想的特點。
由“陳秉正一見王新春就伸出手來和他握手,王新春卻常是縮回手去躲開”“王新春對周圍的青年人說:‘沒有那兩只手,咱們現在種的這塊地恐怕還是荒坡哩!這些地都是他老哥和咱們現在的大隊長父子倆一攫頭一攫頭剜開、一條堰一條堰壘起來的。’”“怨不得我們學不會,誰讓我們沒有長那樣一雙手哩”看,運用側面襯托的手法,副組長王新春對陳秉正辛勤勞作的介紹以及年輕人勞動時的抱怨和不理解,突出表現了陳老漢的嚴肅、認真、一絲不茍的勞動態度。
15.本題考查學生分析作品的表現手法的能力。
①從讀者層面來看,標題“套不住的手”設置懸念,令人產生好奇心,能夠吸引讀者的閱讀興趣。
②從情節的發展來看,小說的情節一波三折,文章以“手”為線索展開,先是家人為保護他的手而買手套給他,然后他為了干活而忘戴手套,接著因為戴了手套而丟了手套,最后回家后歸還手套。這雙手套把零散的事情連綴起來,有起有落,頗為巧妙。
③從手法上來看,小說運用了伏筆照應的手法,文章一開篇就交代陳秉正“已經是七十六歲的老人了,但閑不住。他在教練組里教人做活,不但要求規格,而且首先要教架式”“王新春比陳秉正小十來歲,和陳很友好,就是怕和他握手,因為一被他握住像被鉗子夾住那樣疼”,最后交代“這些地都是他老哥和咱們現在的大隊長他們父子倆一镢頭一镢頭剜開,一條堰一條堰壘起來的。沒有那兩只手,這里還不是一片荒坡嗎”,他的手都是艱辛的勞作練就的,塑造了陳秉正這位勤勞的勞動者的形象。
④從結尾的設置來看,小說的結局突轉。“第二天他回到家,換過衣服之后便把手套還給兒媳婦說:‘這副手套還給你們吧!我這雙手是戴不住手套的!’”他最后把手套還給兒媳婦,并表示“我這雙手是戴不住手套的”,結局看似出人意料,但又在體現了作者布局謀篇的“竅門兒”,回扣了標題。
五、(2024·陜西寶雞·二模)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板人”作總結
趙樹理
老楊同志跟區干部們因為晚上多談了一會兒話,第二天醒得遲了一點。他們一醒來,聽著村里地里到處喊叫,起先還以為出了什么事,仔細一聽,才知道是唱不是喊。老楊同志是本地人,一聽就懂,便向大家道:“你聽老百姓今天這股高興勁兒!‘干梆戲’①唱得多么喧!”
正說著小順唱著進公所來。他跳跳跶跶向老楊同志跟區干部們道:“都起來了?昨天累了吧?”看神氣十分得意。老楊同志問道:“這場斗爭老百姓覺得怎樣?”小順道:“你就沒有聽見‘干梆戲’?真是天大的高興,比過大年高興得多啦!地也回來了,錢也回來了,吃人蟲也再不敢吃人了,什么事有這事大?”老楊同志道:“李有才還在家吧?”小順道:“在!他這幾天才回來沒有什么事,叫他吧?”老楊同志說:“不用!我們一早起床到外邊遛一下,順路就遛到他家了!”小順道:“那也好!走吧!”小順領著路,大家就往老槐樹底來。
才下了坡,忽然聽得有人吵架。區長問道:“這是誰吵架?”小順道:“老陳罵小元啦!該罵!”區干部們問起底細,小順道:“他本來是老槐樹底人,自己認不得自己,當了個武委會主任,就跟人家老恒元打成一伙,在廟里不下來。這兩天斗爭起老恒元來了,他沒處去,仍然回到老槐樹底。老陳是他的叔父,看不上他那樣子,就罵起他來。”區干部們聽老楊同志說過這件事,所以區武委會主任也才來了。武委會主任道:“趁斗倒了恒元,批評他一下也是個機會。”大家就先往小元家。老陳正罵得起勁,見他們來了,就停住了罵,把他們招呼進去。大家批評小元,結論分三條:第一是穿衣吃飯跟人家恒元②們學樣,人家就用這些小利拉攏自己,自己上了當還不知道;第二是不生產、不勞動,把勞動當成丟人事,忘了自己的本分;第三是借著一點小勢力就來壓迫舊日的患難朋友。區武委會主任最后等小元承認了這些錯誤,就向他道:“限你一個月把這些毛病完全改過,叫全村干部監視著你。一個月以后倘若改不完,那就沒有什么客氣的了!”老陳向小元道:“你也聽清楚了,也都承認過了!看你做的那些事以后還能見人不能?”老楊同志道:“你老人家也不要那樣生氣!一個人做了錯,只要能真正改過,以后仍然是好人,我們仍然以好同志看他!從前的事情已經過去了,盡責備他也無益,我看以后不如好好幫助他改過,你常跟他在一處,他的行動你都可以知道,要是見他犯了舊錯,常常提醒他一下,也就是幫助了他……”
談了一會,已是吃早飯時候,老楊同志跟區干部們就從小元家里走出。他們路過老秦門口,冷不防見老秦出來攔住他們,跪在地上咕咚咕咚磕了幾個頭道:“你們老先生們真是救命恩人呀!要不是你們諸位,我的地就算白白押死了……”老楊同志把他拉起來道:“你這老人家真是認不得事!斗爭老恒元是農救會發動的,說理時候是全村人跟他說的,我們不過是幾個調解人。你的真恩人是農救會,是全村民眾,哪里是我們?依我說你也不用找人謝恩,只要以后遇著大家的事靠前一點,大家是你的恩人,你也是大家的恩人……”老秦還要讓他們到家里吃飯,他們推推讓讓走開。
李有才見小順說老楊同志跟區干部們找他,所以一吃了飯,取起他的旱煙袋就往村公所來。從他走路的腳步上,可以看出比哪一天也有勁。他一進廟門,見區村干部跟老楊同志都在,便道:“找我嗎?我來了!”小保道:“這老叔今天也這么高興?”有才道:“十五年不見的老朋友,今天回來了,怎能不高興?”小明想了一想問道:“你說的是個誰?我怎么想不起來?”有才道:“一說你就想起來了!我那三畝地不是押了十五年了嗎?”他一說大家都想起來了,不由得大笑一陣。
老楊同志向有才道:“最好你也在村里擔任點工作干,你很有才干,也很熱心!”小明道:“當個民眾夜校教員還不是呱呱叫?”大家拍手道:“對!對!最合適!”
老楊同志向有才道:“大家想請你把這次斗爭編個紀念歌好不好?”有才道:“可以!”他想了一會,向大家道:“成了成了!”接著念道:
閻家山,翻天地,
群眾會,大勝利。
老恒元,泄了氣,
退租退款又退地。
劉廣聚,大舞弊,
犯了罪,沒人替。
全村人,很得意,
再也不受冤枉氣,
從村里,到野地,
到處唱起“干梆戲”。
大家聽他念了,都說不錯,老楊同志說:“這就算這場事情的一個總結吧!”
談了一會,區干部回區上去了,老楊同志還暫留在這一帶突擊秋收工作,同時還在健全各救會組織。
(節選自《李有才板話③》,1943年10月寫于太行)
注:①這地方把不打樂器的清唱叫“干梆戲”。②恒元,就是地主閻恒元。③板話,一種曲藝節目,表演者一邊擊打著竹板,一邊演講合轍押韻、有故事情節的詞句。選文末尾就是板話。
1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小說敘述抗戰時期敵后根據地農民斗爭取得勝利、實行減租減息的故事,展現了當時鄉村人物形象和社會風貌。
B.在老陳罵小元的情節中,運用側面描寫,塑造了小元身上斗爭性不穩定,被地主收買拉攏腐蝕的青年農民形象。
C.斗爭取得勝利,老秦給干部磕頭謝恩,表明像老秦這樣的人物要改變傳統的思想是很難的,可見他固執、保守。
D.李有才的板話表現了一個民間藝人的天才和智慧,他熱烈清醒、幽默風趣的思想性格也在板話中得到鮮明的反映。
17.小說的敘述特點是什么?請結合原文簡要分析。
18.以趙樹理為代表,形成了一個著名的文學流派,人們稱為“山藥蛋派”。請結合原文分析趙樹理小說語言特色。
【答案】
16.C
17.①敘述順序:采用順敘方式,依次寫小順領著區干部去找李有才,遇到老陳罵小元,路過老秦門口,李有才找到區干部等故事。
②敘述視角:以全知視角全方位描述閻家山的人物和事件,使讀者全面客觀地了解事情的過程與真相。
③敘述安排:緊緊圍繞小說中心講述故事,在故事情節的發展中塑造人物形象,如老陳罵小元、老秦下跪等故事。
18.①運用板話形式:文末李有才的板話是民眾喜聞樂見的,不僅講述故事、描繪人物,還有鼓舞農民,推動斗爭勝利的作用。
②極具地方特色:運用方言和口語,鄉土氣息濃厚,契合人物形象,如“跳跳逖噠”寫出了小順在斗爭勝利后的愉快心情;“‘干梆戲’唱得多么喧!”表現了農民們的高興勁。
③巧妙使用修辭手法:小順用“吃人蟲”比喻農村里地主惡霸,李有才把“土地”比為“十五年不見的朋友”,這些修辭手法形象生動,貼近農民的生活。
【難度】0.4
【解析】
16.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的能力。
C.“像老秦這樣的人物要改變傳統的思想是很難的,可見他固執、保守”錯,屬于過度解讀。“老秦跪下來給干部磕頭謝恩”,只是體現出封建等級制度壓迫造就了社會底層農民的奴性心理。故選C。
17.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本的敘述特點的能力。
(1)從敘述順序分析
根據“小順領著路,大家就往老槐樹底來……才下了坡,忽然聽得有人吵架……大家就先往小元家。老陳正罵得起勁……談了一會,已是吃早飯時候,老楊同志跟區干部們就從小元家里走出。他們路過老秦門口……李有才見小順說老楊同志跟區干部們找他,所以一吃了飯,取起他的旱煙袋就往村公所來……談了一會,區干部回區上去了”可知,這篇小說按照時間順序敘述故事,采用順敘方式,依次寫小順領著區干部去找李有才,遇到老陳罵小元,路過老秦門口,李有才找到區干部等故事,展現了當時鄉村人物形象和社會風貌。
(2)從敘述視角分析
小說采用第三人稱敘事,全方位描述閻家山的人物和事件,即描述抗戰時期敵后根據地農民斗爭取得勝利、實行減租減息,其中主要情節有:區干部打算去找李有才,路上遇到老陳罵小元,區干部指出小元的錯誤并叫他改正,然后寫區干部路過老秦門口,老秦感謝農救會歸還了他的地,最后寫李有才找到區干部,干部們叫他當民眾夜校教員等事情,小說采用全知視角,使讀者能夠全面客觀地了解事情的過程與真相。
(3)敘述安排
這篇文章敘述的中心事件是抗戰時期敵后根據地的農民在減租減息的斗爭中取得勝利的故事,小說緊緊圍繞這一中心講述故事,在故事情節的發展中塑造人物形象,如老陳罵小元,側面塑造了小元身上斗爭性不穩定,被地主收買拉攏腐蝕的青年農民形象;老秦下跪,表明農民對減租減息運動的支持。
18.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本的語言特色的能力。
(1)運用板話形式
小說結尾處李有才的板話采用民眾喜聞樂見的表現形式,“閻家山,翻天地,群眾會,大勝利”對本次斗爭做了一個總結,“全村人,很得意,再也不受冤枉氣”表達了斗爭勝利的喜悅之情,也蘊含了作者對惡勢力的蔑視以及對農民捍衛自身權力的支持和贊揚。文末的板話篇幅簡短,節奏明快,讀起來朗朗上口,便于百姓銘記和傳唱,它是新農民們斗爭的“武器”,用板話形式不僅講述故事、描繪人物,還有鼓舞農民,推動斗爭勝利的作用。
(2)極具地方特色
文中的“跳跳逖噠”,是“蹦蹦跳跳”的意思,寫出了小順在斗爭勝利后的愉快心情;“‘干梆戲’唱得多么喧”這的“喧”是熱鬧的意思,寫出了農民取得減租減息的勝利。“自己認不得自己”“那就沒有什么客氣的了”“跪在地上咕咚咕咚磕了幾個頭”“一說你就想起來了!我那三畝地不是押了十五年了嗎”等,運用方言和口語,鄉土氣息濃厚,契合人物形象,表現了農民們的高興勁。
(3)巧妙使用修辭手法
比喻修辭手法形象生動,貼近農民的生活。比如文中小順說的“吃人蟲也再不敢吃人了”,運用借喻手法,把農村里地主惡霸比喻成“吃人蟲”;由“有才道:‘十五年不見的老朋友,今天回來了,怎能不高興?’……有才道:“一說你就想起來了!我那三畝地不是押了十五年了嗎’”分析,“十五年不見的老朋友”是喻體,“三畝地”是本體,李有才把“土地”比為“十五年不見的朋友”,
六、(23-24高二上·河南許昌·期末)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金寶娘
馬烽
一九四七年冬天,我被分派到店頭村領導土地改革。
我住在中農劉拴拴院里。一天下午,我趴在炕桌上整理材料,拴拴在后炕捻羊毛線。忽然聽到門口一個女人的聲音說:“這就是工作團那馬先生吧?”我一回頭,見進來個年輕媳婦,后邊跟著一個十二三歲的男孩子。那小孩名字叫“金寶”。
那媳婦一進來,就坐在了爐臺上,和我正對面。①這時我才看清她并不是個年輕媳婦:慘白的臉上有很多皺紋,眼圈發黑;剪發頭,寬褲腿,還穿著一對破舊了的紅鞋。她這一身和年齡十分不相稱的打扮,引起我一種厭惡的感覺。我繼續看材料,沒有去理睬她,只有劉拴拴,雜七雜八地和她胡扯。只聽那女人低低地說:“不要瞎說了,我早就不啦。”
她走后,劉拴拴對我說:“老馬,你看這女人怎樣?”我說:“不是個正派女人!年紀那么大了,還那樣打扮。”劉拴拴說:“以前還擦粉抹胭脂咧!自土地改革開始,才不敢了。”我問;“她有男人沒有?”劉拴拴說:“原先是有,如今大概死了!”我又問:“靠甚過活?”劉拴拴笑著說:“靠甚過活?田不耕,地不種,腰里就有米面甕。這女人,嗨!做什事不能賺碗飯吃,為甚要挑這種丟人敗興營生?”
正說間,門“吱——”的一聲,金寶又進來了,對我說:“老馬,我娘請你去我家坐坐!”還沒等我開口,劉拴拴搶著說:“你媽瞎了眼啦!老馬不是那號人!”我也很起火,我記得我把手一揮說:“快滾!”金寶嚇得跑了。
我收拾起材料,要到貧下中農代表會去,代表們見我臉色不對,問我因為什么,我講了一遍。代表主任田老大說:“我看她沒那膽量,怕是真有些說的!”開會的人還沒到齊,大家談起了金寶娘的身世。
金寶爹叫李根元,家里很窮,租種著本村地主劉守忠的二十多畝地。根元三歲的時候,從綏遠逃來一家難民,生下個女孩子,養活不起。根元娘花了五升米,就把她買下了,準備奶大以后給根元作媳婦。她給奶媳婦起了個名字叫翠翠。地主劉守忠的兒子叫劉貴財,貴財早就看上了翠翠。
翠翠十八歲結了婚以后,比閨女時更好看了,臉就像一朵桃花。第二年,翠翠生了個小子,劉貴財仍然沒死了心,還是常去根元家閑蹓。根元知道自己惹不起劉貴財,只好安撫翠翠:“不要答理他!”
一九三五年,冬天各村都成立“防共保衛團”。劉貴財家有錢有勢,就當了村團長。第二年春天,各地抓共產黨,劉貴財說根元是共產黨,就把根元捆去了。夜里,翠翠沒合眼,她哭著,她想著,她想:“拼上命也要把根元救出來!”②這時有半夜了,天黑得很,冷風迎面撲來。她從村外繞到了村公所后面,找到那間炭房的后墻,便用鋤頭開始刨了起來,幸喜那墻是土打的,不一陣便刨下個洞。
劉貴財見根元跑了,也沒敢聲張,怕自己受連累。但想翠翠的心更切了。劉貴財就打發劉順義老婆,給翠翠來說媒,翠翠說:“順義嬸,我活著是李家的人,死是李家的鬼。我就是討吃要飯,也要把我金寶撫養成個人,侍候我娘百年以后!”不久,劉貴財家就把地奪回去了。
第二年秋天,日本人打進來了,敵人向村里要花姑娘,那時劉貴財當了偽村長,逼著把翠翠送給日本人。過了六七天,翠翠被抬回來了,臉色青白,嘴唇沒一點血色,比死人只多一口氣。恰巧婆婆又病倒了,翠翠掙扎著侍奉婆婆。婆婆病了兩個月死了,翠翠埋葬了老人,家中更沒法活了,糧沒糧,地沒地,索性就潑出身子,指那事過日月。
③就這樣,在苦海里漂流了七八年。
開完代表會。我回到自己屋子里,心上好像壓了一塊石頭,覺得非常沉重。
第二天清早,我跑到了金寶家。那簡直不像個家,爐灶里燃著一把毛柴火,冷得很,地下擺著些爛盆爛甕。金寶娘見我突然進去,嚇得不知該怎好,忙掃開炕讓我坐。金寶拿著塊窩窩頭在啃。金寶娘悲慘地說:“我是個下賤女人,名聲壞,活得還不如條狗!”說著不住拿袖子擦眼,我說:“我聽人說過了,知道你的苦處!”停了半天她才又說道:“我找你,是想告訴你,等開斗爭會,我想把這些事講一講。這能不能講?”我說:“能講。地主劉貴財已經扣起來了!”從她家里出來,我和代表們商議了一下,暫時借給了她幾斗糧。大家都說:“寡婦孤兒可憐的,十來年工夫,把個好人糟蹋了!”
在開斗爭會時,金寶娘第一個控訴地主劉貴財的罪行,起初是一面講一面哭,隨后一下氣昏過去了。④等人們拿冷水噴過來后,她忽然像瘋了一樣,跳了起來,頭發散開了,她傻笑著,露出一口白牙齒,撲在地主劉貴財身上,用嘴亂咬。
這個村工作我沒參加到底,斗爭會一結束,我就被調到了縣上。今年農歷七月十五,城里趕會。走到大門口,見站著一個三十大幾的農民,手里提個白布包,一見了我,忙上前說:“你就是工作團的老馬?我是金寶的爹,叫李根元。”我吃驚地說:“不是說你……”他搶著說道:“我那年逃到綏遠,給人家當了長工。今春才聽說,咱這里解放了,才討上吃回來。現在甚也有了,分下房,分下地。我們一家人常念叨你。這是金寶娘給你做的一雙鞋。”說著把那個布包遞給我,打開白布包,有一對嶄新的黑布鞋。這對鞋上,記載著一個女人苦難的經歷,也標記著一個女人的新生。
一九四八年十一月
(有刪改)
19.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小說開頭對“金寶娘”的外貌描寫,暗示了“金寶娘”曾經的身份,為下文交代她的經歷做鋪墊。
B.小說中“我”第一次與“金寶娘”見面,憑借衣著就對其產生厭惡的情感,說明了“我”思想的落后性。
C.小說運用插敘的手法,借村民之口補充交代“金寶娘”的經歷,使內容更加完整,并推動情節發展。
D.小說結尾“一對嶄新的黑布鞋”,具有象征意味,升華了小說的主題,體現了作者對新時代的謳歌。
20.對文中畫線句子的分析與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句子①運用細節描寫和外貌描寫的手法塑造了金寶娘的形象,該句中的冒號起到了解釋說明的作用。
B.句子②環境描寫,交代了“金寶娘”深夜救夫的惡劣環境,側面展現了她的有勇有謀、忠貞善良。
C.句子③運用借喻和比擬的修辭手法,寫出了“金寶娘”飽受生活的折磨,命運坎坷,內心痛苦不堪。
D.句子④“跳”“傻笑”“撲”“咬”等動詞,展現了人物情緒的爆發,可見動作描寫比心理描寫更具張力。
21.文中“金寶娘”與《小二黑結婚》里的“三仙姑”都經歷了新生政權的改造,請分析兩人轉變的異同點。
22.馬烽作為“山藥蛋派”作家的代表,其作品真正做到了從農民的視角來寫農民,請分析本文是如何體現這一流派特色的。
【答案】
19.B 20.D
21.相同點:都完成了身份的轉變。從不務正業、不事生產的負面形象身份,轉變為積極投入農業生產的普通勞動者的身份。
不同點:
①金寶娘之前的身份是被壓迫所致,而三仙姑是假迷信,故意裝神弄鬼,貪財好利。
②金寶娘之后的身份是積極爭取,主動轉變。而三仙姑是被教育、被改造的。
22.①從內容上:文中敘述了土地改革背景下作為貧苦的農民“金寶娘”的經歷。用大量的細節描寫,以及語言、動作、神態等描寫手法來刻畫人物,貼近農民的真實狀態。
②從敘述者上:文本中的敘述者“我”是一位扎根農村工作的土改工作者,與農民的關系水乳交融,真實地反映了農民的生活狀態。
③從語言上:大量的民間口頭語言鮮活、生動,符合農民的身份,具有時代特色。
④從主題上:揭示了新生政權之下農民的生活上物質以及精神的變化,表達了對傳統觀念下“失貞潔”的金寶娘頑強精神的贊美,以及對舊社會的批判。
【難度】0.65
【解析】
19.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B.“說明了‘我’思想的落后性”錯。體現了“我”認知的片面性,但不屬于思想落后,相反正是基于“我”思想的先進性,才對“金寶娘”產生這么強烈的厭惡。故選B。
20.本題考查學生體會重要語句的豐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語言表達藝術的能力。
D.“動作描寫比心理描寫更具張力”錯。動作描寫和心理描寫的恰當使用都具有很強的表現力,不能認為動作描寫比心理描寫更具張力。故選D。
21.本題考查學生鑒賞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相同點:都完成了身份的轉變。從不務正業、不事生產的負面形象身份,轉變為積極投入農業生產的普通勞動者的身份。“這時我才看清她并不是個年輕媳婦:慘白的臉上有很多皺紋,眼圈發黑;剪發頭,寬褲腿,還穿著一對破舊了的紅鞋。她這一身和年齡十分不相稱的打扮,引起我一種厭惡的感覺”此時金寶娘是一個不正派的女人,“打開白布包,有一對嶄新的黑布鞋。這對鞋上,記載著一個女人苦難的經歷,也標記著一個女人的新生”,金寶娘最終涅槃并獲得新生,轉變為積極投入農業生產的普通勞動者。三仙姑由先前的從不務正業、不事生產的故意裝神弄鬼,貪財好利的負面形象,到后來的“下了個決心,把自己的打扮從頂到底換了一遍,弄得像個當長輩人的樣子,把三十年來裝神弄鬼的那張香案也悄悄拆去”
不同點:
①金寶娘之前的身份是被壓迫所致,《金寶娘》中地主的兒子劉貴財對金寶娘垂涎欲滴,幾次勾引沒有得逞。后來,劉貴財當了村長,又要逼翠翠就范,翠翠不為所動。劉竟把她送進日軍碉堡遭受蹂躪。出來后,家中更沒法活了,糧沒糧,地沒地,索性就潑出身子,指那事過日月,以賣身為生。而三仙姑是假迷信,故意裝神弄鬼,貪財好利。她曾經青春美麗,是“前后莊上第一個俊俏媳婦”,但婚姻生活不和諧導致她精神空虛,漸漸地借助“下神”聚攏青年,來宣泄被禁錮的生命活力,獲得對于感情的替代性滿足。三仙姑的迷信則是對不幸婚姻的畸形反抗。
②金寶娘之后的身份是積極爭取,主動轉變。直到土改運動中,金寶娘幾次鼓起勇氣找工作團的老馬,對老馬說:“我找你,是想告訴你,等開斗爭會,我想把這些事講一講。這能不能講?”老馬鼓勵她在斗爭會上控訴地主,她成為了土改的積極分子,分到了土地戶屋,又與失散多年的丈夫團聚。她從不務正業、不事生產的負面形象身份,轉變為積極投入農業生產的普通勞動者的身份。而三仙姑是被教育、被改造的。抗日民主區政府區長出面教育了封建愚昧的落后的三仙姑。三仙姑那天在區上被一伙婦女圍住看了半天,實在覺著不好意思,回去對著鏡子研究了一下,真有點兒打扮得不像話;又想到自己的女兒快要跟人結婚,自己還賣什么老俏?這才下了個決心,把自己的打扮從頂到底換了一遍,弄得像個當長輩人的樣子,把三十年來裝神弄鬼的那張香案也悄悄拆去。
22.本題考查學生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意的解讀的能力。
①從內容上:文中敘述了土地改革背景下作為貧苦的農民“金寶娘”的經歷。金寶娘因為是個不正派的女人,受到了不明真相的土改領導者——“我”的厭惡和斥責。然而在了解到金寶娘的悲苦身世和際遇后,“我”認識到金寶娘也是受害者,罪魁禍首是萬惡的舊社會,從而產生了深深的愧疚之情。最終在“我”和村代表的幫助下,金寶娘治好了病,過上了踏實日子。文中“這時我才看清她并不是個年輕媳婦:慘白的臉上有很多皺紋,眼圈發黑;剪發頭,寬褲腿,還穿著一對破舊了的紅鞋”“順義嬸,我活著是李家的人,死是李家的鬼。我就是討吃要飯,也要把我金寶撫養成個人,侍候我娘百年以后!”“她忽然像瘋了一樣,跳了起來,頭發散開了,她傻笑著,露出一口白牙齒,撲在地主劉貴財身上,用嘴亂咬”等處運用神態、語言、動作等細節描寫來刻畫人物,貼近農民的真實狀態。
②從敘述者上:文本中的敘述者“我”是一位扎根農村工作的土改工作者,被分派到店頭村領導土地改革,住在中農劉拴拴院里。“我”在了解到金寶娘的悲苦身世和際遇后,“我”認識到金寶娘也是受害者,罪魁禍首是萬惡的舊社會。“我”鼓勵她在斗爭會上控訴地主,她成為了土改的積極分子,分到了土地戶屋,又與失散多年的丈夫團聚。金寶娘包括眾多受壓迫的婦女甚至是整個農民群體在土改之后獲得的新生。金寶爹給“我”送來金寶娘為“我”做的一雙鞋。這些都表現了“我”與農民的關系水乳交融,真實地反映了農民的生活狀態。
③從語言上:文章運用了大量的民間口頭語言,“田不耕,地不種,腰里就有米面甕”“我活著是李家的人,死是李家的鬼”“潑出身子”“現在甚也有了,分下房,分下地”等鮮活生動的民間口頭語言,符合農民的身份,具有時代特色。
④從主題上:文章揭示了新生政權之下農民的生活上物質以及精神的變化,表達了對傳統觀念下“失貞潔”的金寶娘頑強精神的贊美,以及對舊社會的批判。從金寶娘自己身份地位的轉換反映出土地改革給解放區人民帶來的生機。小說的最后寫到金寶爹給老馬送的那雙鞋,不僅是農村生活水平提高的表現,也是一個舊時代女人的新生,更是金寶娘包括眾多受壓迫的婦女甚至是整個農民群體在土改之后獲得的新生。
【要點回顧】
重難點1、了解“山藥蛋派”小說的文體的特征;
重難點2、能夠結合具體的文本分析小說的文體特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阳市| 通榆县| 五大连池市| 诸城市| 那坡县| 包头市| 古田县| 岳池县| 手游| 绥棱县| 民和| 星子县| 镇平县| 黄山市| 奈曼旗| 江安县| 深州市| 电白县| 伊宁县| 南汇区| 舞阳县| 拉孜县| 鹿泉市| 仪征市| 瓦房店市| 樟树市| 福鼎市| 奉贤区| 磴口县| 丰台区| 格尔木市| 伊金霍洛旗| 萝北县| 宁蒗| 大渡口区| 延边| 枞阳县| 洛宁县| 澄迈县| 呈贡县| 永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