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年 級: 四年級 科 目:音樂課 題 《音畫識賞——夢幻曲》 課時 1課時教學目標 知識素養 通過欣賞,能夠分辨大提琴的音色,能夠通過旋律起伏感受音樂情緒。啟暢之徑 用聽、唱、看、演的方法,激起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的音樂記憶能力。價值取向 通過欣賞《夢幻曲》,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學習興趣。能用簡單的動作表現音樂的情緒,理解樂曲所表現的內容。重點 讓學生通過參與音樂活動,能夠較好的理解樂曲,感受樂曲情緒。難點 利用多種音樂體驗方式,深刻感受《夢幻曲》的音樂情緒,并能用持久的興趣來持續音樂學習。教學方法 聽唱法、音樂欣賞法、講授法、音樂律動法教過 集體備課 個案補充一、新課導入師:同學們好,你們平時會做夢嗎?會做什么樣的夢呢?老師今天帶來了兩幅圖片,它代表著兩種不同的夢境,請你聆聽音樂,聽聽這個小朋友做的是哪一個夢。(聆聽鋼琴版第一樂段)。這首樂曲溫暖舒緩,跟暖色調的夢比較一致。二、新課教學1、介紹作品背景。師:這其實是德國作曲家舒曼的作品,他成年之后,回憶起自己幸福、愜意的童年生活,創作了鋼琴組曲《童年往事》,剛剛大家聽到的就是其中的一首《夢幻曲》聽辨音色接下來我們完整聆聽這首作品的另外一個版本,請大家認真聆聽,這其中哪個音樂要素發生了變化呢?讓樂曲感覺發生了怎樣的變化?音色低沉、渾厚,是大提琴的音色。介紹大提琴。3、分段聆聽。第一樂段。a聆聽音樂,聽辨旋律、速度和情緒特點。b唱譜,感受旋律的起伏,并劃分樂句。c模仿羽毛被風吹起的動作感受旋律情緒。(平靜,柔和)第二樂段。a看老師的動作,思考什么發生了變化?旋律、調式調性、力度b模仿動作感受情緒。(憂傷、明朗)第三樂段。a聆聽音樂,聽辨這一樂段與哪一樂段相似。b思考哪里發生了變化?結尾句 減弱處理c模仿動作感受情緒(優美、遐想)三、拓展活動圖畫繪制 文字描述三段樂曲都欣賞完了,相信同學們從這些音樂要素中,能更深刻的感受樂曲情緒,甚至有同學能腦海中已經想象出了夢境的畫面。請你將腦海中的畫面用畫筆記錄下來,并配上充滿詩意的文字說明,簡短表達圖畫意境。四、評價小結童年是美好的,不光舒曼叔叔非常懷念童年,老師也經?;貞浧鹜辏渤3Aw慕你們這些正在享受童年的孩子們,因為你們天真可愛,無憂無慮,生機勃勃,充滿希望。也請你們珍惜美好的童年時光,讓自己的童年豐富多彩,不辜負每分每秒,讓童年時光成為日后最珍貴的回憶。作業布置 基礎鞏固 哼唱《夢幻曲》的主題旋律能力提升 可以聽辨大提琴的音色。思維拓展 舒曼還有那些作品?找一首與家人一起欣賞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