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 湘教版七上數學第一章有理數 認識負數 教案課型 新授課 主備人一、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目標 學生能夠理解負數的概念,會用正、負數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學生能夠對有理數進行正確的分類。 2.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實際問題的引入,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負數概念的過程,提高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和創新意識。 二、教學重難點 1. 教學重點 理解負數的概念,能正確區分正、負數。 用正、負數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2. 教學難點 對負數概念的理解。 有理數的分類。 三、教學方法 講授法、討論法、練習法、啟發式教學法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5 分鐘) 1. 展示一些日常生活和生產實踐中具有相反意義的量的例子,如水位變化、經營情況、價格變化等。 2. 提問學生如何用數學的方式來表示這些相反意義的量,引發學生的思考。 (設計意圖:通過實際例子,讓學生感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 (二)新課講授(20 分鐘) 1. 講解負數的概念 結合例子,講解把其中一種意義的量規定為正,用大于 0 的數表示;另一種與之相反意義的量規定為負,在正數前面添上“-”表示。 舉例說明正數和負數的讀法和寫法,如“+3”讀作“正 3”,“-3”讀作“負 3”。 強調 0 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正數和 0 統稱為非負數。 (設計意圖:通過詳細講解,讓學生清晰地理解負數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 用負數表示實際問題中的量 以天氣預報中“北京,晴,局部多云,零下 6℃到 5℃”為例,講解如何用“-6℃”表示“零下 6℃”,用“5℃”表示“零上 5℃”。 提出“奮斗者”號載人潛水器坐底馬里亞納海溝的深度和珠穆朗瑪峰峰頂的高度如何表示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和討論。 (設計意圖:通過實際問題,讓學生學會用負數來表示具體情境中的量,加深對負數的理解和應用。) 3. 有理數的分類 介紹正整數、正分數、負整數、負分數的概念。 講解整數和分數的分類,以及有理數的分類方法。 (設計意圖:讓學生系統地了解有理數的分類,為后續的學習打下基礎。) (三)課堂練習(15 分鐘) 1. 讓學生完成課本中的練習題,如銀行電子賬單交易明細、水結冰時的溫度表示、寫出正有理數和負有理數等。 2. 巡視學生的練習情況,及時給予指導和糾正。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鞏固學生所學的知識,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及時進行反饋和糾正。) (四)課堂總結(3 分鐘) 1. 與學生一起回顧本節課所學的主要內容,包括負數的概念、用正負數表示相反意義的量、有理數的分類。 2. 強調重點和難點,如負數的概念和有理數的分類。 (設計意圖:幫助學生梳理知識,強化重點,加深記憶。) (五)布置作業(2 分鐘) 1. 課本習題 1.1 中的部分題目。 2. 讓學生尋找生活中用正負數表示的例子,并記錄下來。 (設計意圖:通過作業,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觀察能力。) 五、板書設計 認識負數 1. 負數的概念 正數:大于 0 的數 負數:在正數前面添上“-” 0 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2. 用正負數表示相反意義的量 例:零下 6℃表示為 -6℃ 3. 有理數的分類 正有理數 零 負有理數 六、教學反思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通過引入生活中的實例,讓學生較好地理解了負數的概念以及用正負數表示相反意義的量。在有理數分類的教學中,部分學生對概念的理解還不夠清晰,需要在后續的練習中加強鞏固。在教學過程中,應更加注重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和探究,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同時,要多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給予不同層次的學生更多的指導和幫助,以提高整體教學效果。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