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坐井觀天教學目標1.通過字源探析、詞串識記、部件比較等認識“沿、際、渴、喝”等9個生字,讀準多音字“哪”,通過觀察比較等方法會寫“渴、喝”兩個漢字。2.能分角色朗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對話。3.借助課后問題,明確青蛙和小鳥爭論的內容,理解他們說法不一樣的原因。4.理解寓言故事中的道理,并能聯系自己的經驗談感受。教學重點1.認識“沿、際、渴、喝”等9個生字,讀準多音字“哪”,通過觀察比較等方法會寫“渴、喝”兩個漢字。2.能分角色朗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對話。3.借助課后問題,明確青蛙和小鳥爭論的內容,理解他們說法不一樣的原因。教學難點理解寓言故事中的道理,并能聯系自己的經驗談感受。教學準備課件、教具教學過程課前檢測,攻破易錯易混字。1.齊讀課題,說一說課題是什么意思。提示“觀”就是“看”。2.出示課件:學習活動一(1)讀:自由朗讀課文,做到讀正確,讀通順。(2)標:給課文標上自然段序號。3.總共幾個自然段,檢測,統計,修正。4.檢測帶多音字“哪”的句子能否讀對,指導讀準字音,讀好句子。5.讀好帶“渴”和“喝”的句子,(1)編順口溜識記這兩個生字。(2)指導書寫“渴”,學生書寫“喝”“渴”。(3)再讀句子。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1.讀好課文第一自然段,找一找青蛙和小鳥分別在哪里?2.學習識記“沿”溪水在山谷間順流而下。延伸為“順著”“物體邊緣”,詞語拓展。3.請學生粘貼小鳥、青蛙的位置。4.找一找青蛙和小鳥進行了幾次聊天,讀好三次對話。5.同桌分角色讀好三次對話。指生讀,指生評價。三、走進課文,體會觀點的不同。1.出示學習要求(1)讀、想:再讀多2-7自然段,想一想小鳥和青蛙在爭論什么。(2)畫:用橫線出青蛙觀點的句子,用波浪線畫出小鳥的觀點的語句。2.找對觀點,提示只找觀點,不多劃“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天無邊無際,大的很哪”。3.重點理解詞句(1)理解青蛙話里的“大話”“還用飛那么遠嗎”的意思。(2)理解小鳥話里的“無邊無際”的意思,認識“際”(阜,石階山路;示,祭,敬拜,表示山路上設祠祭拜的地界。造字本義:設祠的地界)。(3)理解“無邊無際”,并讀出無邊無際的感覺,練習用“無邊無際”說話。4.讀好第三次對話。(1)體會兩個“笑”的不同。(2)勸一勸青蛙,“青蛙啊,青蛙,……”5討論:為什么青蛙和小鳥的說法不一樣呢?青蛙視線窄,見識少,還自以為是;小鳥視野廣,見識多。四、總結全文,體會寓言故事的道理1.想一想,讀了這則寓言故事,你想提醒自己什么?根據寓意聯系生活實際怎么提醒自己。2拓展,介紹莊子及另外兩則寓言故事。聯系生活對應寓言故事,借助寓言故事勸誡他人。作業布置這篇寓言的道理是什么,給家人或同學講一講吧。太陽、月亮、地球真的是我們看到的那么大嗎,它們誰大誰小呢?去查查資料或向家人請教一下吧。再讀讀其他的寓言故事吧。《坐井觀天》教學反思《坐井觀天》是二上第五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本單元圍繞“思維方法”這個主題編排。《坐井觀天》這一課是一則搞笑的寓言故事,它以淺顯,簡單的故事說明了一個深刻的道理。課文主要透過小鳥和青蛙的三次對話,來爭論天到底有多大的問題。 在第一課時的教學中,我引導學生在基本讀懂、讀通課文的基礎上,通過找小鳥和青蛙的三次對話相機進行隨文識字,初步感知他們爭論的問題。課堂活躍積極,效果較好,但課堂中還有很多不足,是我以后教學需要注意的地方。 課堂是一個不斷推進的一個過程,生生互動的動態課堂是我們所要追求的。課堂中教師就要放下身段,把學習主動權真正讓給學生。教學中,我讓同桌讀課文糾正讀音和斷句語氣等,讓學生教學生,讓學生成為小老師,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動參與者。但還怕時間不夠放手還不太夠,比如在讓孩子自己觀察字的寫法時,可以讓學生自己去觀察書寫時要注意的地方;在總結這個寓言告訴我們什么道理時也是只注意到了時間不夠而直接給出了答案,缺少了學生的探究。課堂資源生成豐富,老師就要能根據目標的制定做好預設,對生成的有價值的資源及時回應,并能合理轉化為互動性資源,課堂有推進感。在教學“無邊無際”時,有孩子說“無邊無際的宇宙”我順勢夸獎了一句“視野思路更寬廣了”,立馬就有學生說“無邊無際的地球、太陽”,瞬間把我也難住了,地球和太陽用無邊無際不恰當,是因為我們必須用眼睛看上去沒有邊際的那種算是,而這很難跟學生講清楚,只能微笑著朝那個孩子搖搖頭,但是當時也沒有進行進一步的解釋為什么不對。其實當孩子的錯誤資源緊扣教學難點時,教師應該腳步慢一些,不要為了呈現完整的教學過程而匆匆收場。本節課安排的內容有些多,由于課堂時間把控不太到位,課堂中遇到的問題等耽誤了一些時間,所以在課堂結尾處太過匆忙,沒有讓學生去主動自主的探究語言的道理,應該及時停止,而不應該為了上完而顯得虎頭蛇尾。 另外,在教學中,我還要注意一些細節,比如走進學生,不要在講臺前走動的過于頻繁,對于不積極回答問題的孩子要多給以鼓勵,對于回答問題聲音太小問題要在平時課堂上多強調,設立榜樣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