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必修上冊15我與地壇(節選)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賞析地壇景物的特點,品讀飽含哲理的語句,感悟地壇帶給“我”的生命啟示2.知人論世,深刻理解母愛的深沉偉大,體會作者對于母親去世的痛悔之情。3.理解作者在文中對于生死抉擇的冷靜思考,感受作者表現在字里行間的深沉而凝重的真摯情感。教學重難點1.品味作品語言,感受作者豐富的內心世界;理解地壇和母親給“我”的生存啟迪。2.理解并體味作者關于生死抉擇的思考,對于人的生命及其所受苦難的感悟。教學過程一、課文導入莎士比亞在《哈姆雷特》中有這樣的句子:“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是默默忍受命運的暴虐的毒箭,還是挺身反抗人世的無涯的苦難, 在奮斗中掃清那一切,這兩種行為,哪一種更高貴?”司馬遷面臨過這樣的時刻,46歲時飛來橫禍,身受宮刑,但他選擇忍辱負重,經過十幾年的奮斗完成《史記》;杜富國面臨過這樣的時刻,27歲時永遠失去了雙手雙眼,但他始終保持樂觀心態,努力康復并投入新的生活;史鐵生面臨過這樣的時刻,21歲時殘廢了雙腿,今天我們通過學習《我與地壇》,看看他是如何擺脫生存困境,拯救自我呢?二、課文學習整體了解《我與地壇》全文共七節,課文選的是前兩節。如果給這兩節分別加一個小標題,你會寫什么?一:①我與地壇;②以古園窺看心魂;③生與死;④地壇。二:①我與母親;②以母愛領悟苦難;③ 母愛 ;⑤母親。分節學習每一節從①開始標注段落。(第一節:7段;第二節:10段)學習第一節1、迅速瀏覽第一節,思考:地壇有什么特點?①荒蕪冷落:(景物);②不衰敗:(小生命)。2、地壇“荒蕪冷落”的特點體現在哪些方面?第3段: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剝蝕了古殿檐頭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門壁上炫耀的朱紅,坍圮了一段段高墻,又散落了玉砌雕欄,祭壇四周的老柏樹愈見蒼幽,到處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蕩。3、地壇“不衰敗”的特點體現在哪些方面?第5段:“蜂兒如一朵小霧穩穩地停在半空;螞蟻搖頭晃腦捋著觸須,猛然間想透了什么,轉身疾行而去;瓢蟲爬得不耐煩了,累了祈禱一回便支開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樹干上留著一只蟬蛻,寂寞如一間空屋;露水在草葉上滾動、聚集,壓彎了草葉轟然墜地摔開萬道金光。”“滿園子都是草木競相生長弄出的響動,窸窸窣窣窸窸窣窣片刻不息。”4、王國維的《人間詞話》中說:①(境界)有有我之境,有無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有我之境,是用自己的眼光來看事物,所以物、我都帶有我自己的主觀色彩。無我之境,是忘記了自我,用物去看待物,所以不知道自身是什么也不知道外物是什么。)②境非獨謂景物也。喜怒哀樂,亦人心中之一境界。地壇的特點體現了“我”什么心境?(1)荒蕪的景物正好與史鐵生失去雙腿后低落的心境相吻合。他在《秋天的懷念》這篇散文里這樣寫道:雙腿癱瘓后,我的脾氣變得暴怒無常。望著望著天上北歸的雁陣,我會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聽著聽著李谷一甜美的歌聲,我會猛地把手邊的東西摔向四周的墻壁。……我狠命地捶打這兩條可恨的腿,喊著:“我活著有什么勁!”曾經輝煌的古園“剝蝕”了“琉璃”,“淡褪”了“朱紅”,“坍圮”了“高墻”,“散落了玉砌雕欄”,正如曾經健康而今殘疾的自己。作者在客觀記敘地壇外觀變化的同時,也表達了內心的痛苦與惆悵:像這樣一座輝煌的建筑,尚且會因為時間的流逝而變得殘破不堪,那么世間的蕓蕓眾生,又如何能夠抵御歲月流逝的腳步呢?曾經的自己也是熱烈、張揚的,如同鼎盛時期的地壇,有著明麗的色彩、光鮮的外表,可僅僅是一場災禍,便使自己失去了原本擁有的一切。作者看的是地壇,寫的是地壇,心中想的卻是自己,是自己與地壇相似的命運:曾經輝煌,如今卻風光不再。所以作者說“這時候想必我是該來了。”杜甫在《蜀相》中寫道: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柏樹成蔭,高大茂密,呈現出一派靜謐肅穆的氣氛。姜夔在《揚州慢》中說: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當年那春風十里繁華街道,如今卻是蕎麥青青孤單可憐。)(2)不衰敗的生命為史鐵生“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的迷茫帶來了思考。地壇雖然荒蕪,卻并不缺少生機。這個人跡罕至的園子里生長著大量的草木。即使是在艱苦的環境中,這些草木依然不斷地生長著。作者的描寫看似隨意,卻有著一定的深意:在地壇輝煌之時,無數人前來瞻仰;在地壇風光不再之時,陪伴著它的卻只有這些不知名的草木。地壇為人所建造,但曾經建造它的人們都已經離開了這個世界。后來的人不再重視它的價值,任其自生自滅,反倒是自然界的小生命、草木不知興衰,在這荒僻之地繁衍生息,成為一片獨特的風景。人世之興衰與自然的枯榮,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作者既看到了地壇荒蕪冷落的一面,也看到了其蘊藏的生機。“我”的殘疾與不屈不撓的生命意志,和地壇的荒涼衰敗但又充滿勃勃的生機,恰好形成了一種對應。人不能改變命運,但卻可以改變對命運的態度。殘疾是不可改變的,但可以改變殘疾帶來的心理狀態。史鐵生正是在對命運認可的前提下,開始了對生命意義(生與死、怎樣活)的追尋。他曾經這樣說:“佛家有一說:殺一生命,等于殺一世界。那么,一個生命的出生也就是一個世界的出生了,任何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世界。”5、“地壇離我家很近。或者說我家離地壇很近”,這兩句話有什么區別?①地壇離我家很近:以“我家”為中心,向外輻射,地壇僅僅是遠處的一道風景。②我家離地壇很近:以“地壇”為中心,向外輻射,地壇已經成為他精神的家園。所以第4段說:“自從那個下午我無意中進了這園子,就再沒長久地離開過它。”6、“在滿園彌漫的沉靜光芒中,一個人更容易看到時間,并看見自己的身影”,你是如何理解對這句話的?。作者殘疾之后,地壇公園是他較長時間活動的場所,是這一獨特“沉靜”的環境,使他感悟到人生的艱難,也感受到了“時間”無聲無息的流逝,更看到了自己殘疾的“身影”。從史鐵生的另一篇文章《想念地壇》中,我們能更真切地感受到這座安放心魂的理想之所對于他人生的重要意義:“一進園門,心便安穩。有一條界線似的,邁過它,只要一邁過它便有清純之氣撲來,悠遠、渾厚。于是時間也似放慢了速度,就好比電影中的慢鏡,人便不那么慌張了,可以放下心來把你的每一個動作都看看清楚,每一絲風飛葉動,每一縷憤懣和妄想,盼念和惶茫,總之把你所有的心緒都看看明白。”《人間詞話》中說:詩人對宇宙人生,須入乎其內,又須出乎其外。入乎其內,故能寫之。出乎其外,故能觀之。入乎其內,故有生氣。出乎其外,故有高致。(詩人面對宇宙人生,應該進入其中,又應該游離其外。進入其中,所以能描寫它。游離其外,所以能觀察它。進入其中,所以有生氣。游離其外,所以有高雅的情致。)史鐵生經歷人生的困難,這是“入乎其內”;但他能跳出苦難,思考人生,這是“出乎其外”。7、關于生與死的問題,史鐵生最后想明白了,他是怎么說的?第6段:“一個人,出生了,這就不再是一個可以辯論的問題,而只是上帝交給他的一個事實;上帝在交給我們這件事實的時候,已經順便保證了它的結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8、關于怎樣活的問題,雖然史鐵生說“不是在某一個瞬間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一次性能夠解決的事”,但還是給了我們一個答案。你認為這個答案是什么?“十五年中,這古園的形體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東西是任誰也不能改變它的。”9、“有些東西”是什么東西?生命的意志(生命的力量、活下去的欲望)。風可以吹走一大張白紙,但吹不走一只蝴蝶,生命的力量在于不順從。10、“怎樣活”,作者沒有明說,但用了六個“譬如”讓讀者體會,你從中感受到生命應該怎樣活呢?①譬如祭壇石門中的落日,寂靜的光輝平鋪的一刻,地上的每一個坎坷都被映照得燦爛;(面對苦難不放棄:①萬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②每個人多會有缺陷,就像被上帝咬過的蘋果,有的人缺陷比較大,正是因為上帝特別喜歡你的芬芳。——列夫·托爾斯泰《戰爭與和平》)②譬如在園中最為落寞的時間,一群雨燕便出來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蒼涼;(雖然渺小也努力: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苔花如米小,亦學牡丹開。——清 袁枚《苔》)③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腳印,總讓人猜想他們是誰,曾在哪兒做過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兒去了;(人生無常亦灑脫: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蘇軾《和子由澠池懷舊》)④譬如那些蒼黑的古柏,你憂郁的時候它們鎮靜地站在那兒,你欣喜的時候它們依然鎮靜地站在那兒,它們沒日沒夜地站在那兒,從你沒有出生一直站到這個世界上又沒了你的時候;(千磨萬擊還堅勁:①你見,或者不見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倉央嘉措;②一雙冷眼看世人,滿腔熱血酬知己。——袁枚;③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鄭板橋)⑤譬如暴雨驟臨園中,激起一陣陣灼烈而清純的草木和泥土的氣味,讓人想起無數個夏天的事件;⑥譬如秋風忽至,再有一場早霜,落葉或飄搖歌舞或坦然安臥,滿園中播散著熨帖而微苦的味道。(人生一死渾閑事:冬天雪地、夏天暴雨、秋風忽至,不同季節,不同風景。①“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莫將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②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天地有大的美德但不表白,四季有明顯的規律但不議論)——莊子③草不謝榮于春風,木不怨落于秋天。——李白)時間的流逝改變了古園的形體,卻改變不了一些永恒的東西。失去了雙腿改變了自己的身體,但改變不了活下去、努力活的欲望。史鐵生說:“人要是不能從過程中體味幸福和快樂,生命就成了一場荒誕的苦役。”莊子說: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形體誠然可以使它像干枯的樹木,精神和思想難道也可以使它像死灰那樣嗎?)作者用六個“譬如”,回答了“怎樣活”的問題。11、味道味道是最說不清楚的。味道不能寫只能聞,要你身臨其境去聞才能明了。味道甚至是難于記憶的,只有你又聞到它你才能記起它的全部情感和意蘊。所以我常常要到那園子里去。①“味道不能寫只能聞,要你身臨其境去聞才能明了。”人生也一樣,“不馳于空想,不騖于虛聲”,你只有投入,才能感受到生活的味道。②我們所聽到、看到、遇到和想到的,慢慢都會積累成一種特殊的味道。氣質是一種味道,“腹有詩書氣自華”;品格是一種味道,“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心情有時候也是一種味道,“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經惘然”。“我常常要到那園子里去”,就是去感受那地壇的味道,能夠告訴我怎樣活的味道。在地壇,我死而復生,地壇成了我生命的第二個母親。我自己的難題解決了,可是我帶給母親怎樣的難題呢?下面我們看第二節。學習第二節1、文中一共用了五個“知道”和一個“不知道”,來寫母親的痛苦和驚恐。第2段:她不是那種光會疼愛兒子而不懂得理解兒子的母親。她知道我心里的苦悶,知道不該阻止我出去走走,知道我要是老呆在家里結果會更糟,但她又擔心我一個人在那荒僻的園子里整天都想些什么。……母親知道有些事不宜問,便猶猶豫豫地想問而終于不敢問,因為她自己心里也沒有答案。她料想我不會愿意她跟我一同去,所以她從未這樣要求過,她知道得給我一點獨處的時間,得有這樣一段過程。她只是不知道這過程得要多久,和這過程的盡頭究竟是什么。“我”的身體是殘疾的,生活是沒有任何出路的,精神是極度苦悶的,思想是極度悲觀的。“我”去荒僻的園子分明有結束生命的可能,這給母親出了極大的難題:既要兒子有獨處的時間,又擔心兒子會出什么問題;既知道擺脫苦悶得有一段時間,但又不知道這過程有多長和過程的盡頭是什么。母親的內心中充滿了煎熬似的痛苦與恐懼。2、作者以“張望”與“尋找”兩個意象,來刻畫母親的精神世界。①第3段:“有一回我搖車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么事又反身回來,看見母親仍站在原地,還是送我走時的姿勢,望著我拐出小院去的那處墻角,對我的回來竟一時沒有反應。”——母親對兒子的疼愛②第8段:“只要見我還好好地在這園子里,她就悄悄轉身回去,我看見過幾次她的背影。我也看見過幾回她四處張望的情景,她視力不好,端著眼鏡像在尋找海上的一條船”。——母親對兒子的理解③第8段:“有一回我坐在矮樹叢中,樹叢很密,我看見她沒有找到我;她一個人在園子里走,走過我的身旁,走過我經常呆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又急迫。我不知道她已經找了多久還要找多久。”“張望”是定格的,“尋找”是到處的。定格“張望”的姿勢,把母親疼愛的形象寫得栩栩如生;而到處尋找的腳印,又把母親焦灼的神情寫得淋漓盡致。3、作者起初只是沉浸在自己的憂傷中,歷經時光的流逝,他才感知到母親的苦難與偉大。作者認為母親的困難與偉大分別體現在哪里?“母親生前沒有給我留下什么雋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誨,只是在去世以后,她艱難的命運、堅韌的意志和毫不張揚的愛,隨光陰流轉,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鮮明深刻。”正是母親對待困難的態度,和對“我”偉大的愛,才使“我”從苦難命運甚至死亡誘惑的陰影里擺脫了出來,開始了新的生活。三、課堂總結 拓展延伸1967年史鐵生從清華大學附屬中學畢業,兩年后自愿到陜北農村插隊。艱苦的插隊生活使他少年時曾有過的脊髓病癥再度發作。插隊期間,兩度回京治病,但病情嚴重,最終雙腿癱瘓。此時史鐵生剛滿21歲。他后來寫了一篇散文《二十一歲那年》:二十一歲過去,我被朋友們抬著出了醫院,這是我走進醫院時怎么也沒料到的。我沒有死,也再不能走,對未來懷著希望也懷著恐懼。在以后的年月里,還將有很多我料想不到的事發生,我仍舊有時候默念著“上帝保佑”而陷入茫然。但是有一天我認識了神,他有一個更為具體的名字——精神。在科學的迷茫之處,在命運的混沌之點,人唯有乞靈于自己的精神。他后來又患腎病并發展到尿毒癥,需要靠透析維持生命。2010年12月31日凌晨3點46分,史鐵生因突發腦溢血搶救無效去世。史鐵生用殘缺的身體,說出了最為健全而豐滿的思想。他體驗到的是生命的苦難,表達出的卻是存在的明朗和歡樂。我與舊事歸于盡,來年依舊迎花開。羅曼·羅蘭說: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熱愛生活。他用自己的一生告訴我們人應該“怎樣活”:命運的局限盡可永在,不屈的挑戰卻不可須臾或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