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廣東省深圳市深圳高級中學(集團)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中測試化學試題1.(2025九上·深圳期中)2024年5月3日,嫦娥六號探測器由長征五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開啟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集月壤樣品之旅。下列探月過程屬于化學變化的是A.點火起航 B.箭器分離 C.月背著陸 D.采集月壤【答案】A【知識點】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的特點及其判別【解析】【解答】化學變化是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物理變化是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點火起航,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箭器分離、月背著陸、采集月壤都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答案為:A。【分析】根據化學變化是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物理變化是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分析。2.(2025九上·深圳期中)以下是常用的危險品標志,裝運酒精的包裝箱應貼的標志是A. B.C. D.【答案】C【知識點】幾種常見的與化學有關的圖標【解析】【解答】酒精屬于易燃液體,應貼“易燃液體”的標志。故答案為:C。【分析】根據圖標的含義,結合酒精屬于易燃液體分析。3.(2025九上·深圳期中)正確操作是化學實驗成功的基礎,下列操作正確的是( )A.用滴管取液體 B.氧氣的驗滿C.過濾泥水 D.取用固體粉末【答案】D【知識點】藥品的取用;過濾的原理、方法及其應用;氧氣的檢驗和驗滿【解析】【解答】A、滴管取液時要先提起滴管擠壓膠頭,排出空氣,再伸入液體中吸液,不符合題意;B、氧氣驗滿需放在瓶口處檢驗,不能伸入瓶中,不符合題意;C、過濾時要用玻璃棒引流,不符合題意;D、取用粉末狀固體藥品時要手持試管,用藥匙將藥品送入試管底,再直立試管,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分析】A、根據滴管的使用方法分析;B、根據氧氣驗滿要在瓶口檢驗分析;C、根據過濾一貼二滴三靠原則分析;D、根據粉末狀藥品一橫二送三直立步驟分析。4.(2025九上·深圳期中)“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是科學思維的重要組成部分。下列推理正確的是A.物體受熱時膨脹, 所以分子的體積變大B.分子能保持物質的化學性質,所以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一定是分子C.化合物由不同種元素組成,所以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一定不是化合物D.有氧氣參與的化合反應一定是氧化反應,所以氧化反應一定是化合反應【答案】C【知識點】分子和原子的區別和聯系;分子的定義與分子的特性;氧化反應及其應用;單質和化合物【解析】【解答】A. 物體受熱時膨脹是因為分子間有間隔,溫度升高,分子間的間隔變大,而分子的體積不變,故錯誤;B. 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分子能保持物質的化學性質,但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不一定是分子,例如鐵是由鐵原子構成的,則保持鐵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為鐵原子,故錯誤;C. 化合物由不同種元素組成,所以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一定不是化合物,故正確;D. 有氧氣參與的化合反應一定是氧化反應,但是氧化反應不一定是化合反應,例如石蠟和氧氣點燃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該反應屬于氧化反應,但是不屬于化合反應,故錯誤;故答案為:C。【解答】A、根據分子間有間隔,溫度升高,分子間的間隔變大分析。B、根據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分子是保持物質的化學性質最小的粒子分析。C、根據化合物的概念分析。D、根據化合反應、氧化反應的概念分析。5.(2025九上·深圳期中)下列化學用語表達不正確的是( )A.Al3+的結構示意圖: B.2O:表示兩個氧原子C.一個硫離子:S+2 D.構成氯化鈉的微粒:Na+和Cl﹣【答案】C【知識點】化學符號及其周圍數字的意義【解析】【解答】A、 Al3+質子數為13,電子數為10,結構示意圖: ,不符合題意;B、 2O表示兩個氧原子 ,不符合題意;C、 一個硫離子表示為S2- ,符合題意;D、 構成氯化鈉的微粒為Na+和Cl﹣ ,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分析】A、根據Al3+質子數為13,電子數為10分析;B、根據元素符號前加系數為原子個數分析;C、根據硫離子帶2個單位負電荷,標在元素符號右上角,數字在前,正負號在后分析;D、根據氯化鈉由離子構成分析。6.(2025九上·深圳期中)科學家采用“組合轉化”技術,可將CO2在一定條件下轉化為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其反應的微觀過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一個二氧化碳分子由一個碳原子和兩個氧原子構成B.“ ”是由原子構成的物質C.參加反應的H2和CO2的分子個數比為4:1D.反應前后原子和分子的種類、數目改變【答案】A【知識點】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微粒觀點及模型圖的應用;化學反應的實質【解析】【解答】由反應的微觀過程圖可知,各物質反應的微粒個數關系是:。A. 一個二氧化碳分子由一個碳原子和兩個氧原子構成,故正確;B. “ ”是水,水是由水分子構成的物質,故錯誤;C. 根據分析可知,參加反應的H2和CO2的分子個數比為6:2=3:1,故錯誤;D. 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和數目不變,根據分析可知,反應前后分子的種類、數目改變,故錯誤;故答案為:A。【分析】首先要對模型圖進行觀察,分析物質的微觀構成、物質的類別,寫出物質的化學式,再找出物質之間的微粒數目關系,后再對題中各問加以分析。7.(2025九上·深圳期中)5G通信技術是近期社會發展的一大科技亮點,其芯片是由氮化鎵(GaN)等材料制成。鎵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關信息和原子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鎵的相對原子質量為69.72gB.鎵屬于非金屬元素C.鎵原子的中子數為31D.鎵原子容失去3個電子變成陽離子【答案】D【知識點】原子和離子的相互轉化;原子結構示意圖與離子結構示意圖;元素周期表的特點及其應用【解析】【解答】A. 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圖可知,漢字下面的數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相對原子質量的單位為“1”,不是“g”,常省略不寫,所以該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69.72,故錯誤;B. 鎵帶有“钅”字旁,屬于金屬元素,故錯誤;C. 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圖可知,左上方的數字表示原子序數,則鎵原子序數為31,在原子中,原子序數=質子數,則鎵原子質子數為31;漢字下面的數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則鎵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69.72,在原子中,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則鎵原子的中子數為70-31=39,故錯誤;D. 由鎵原子結構示意圖可知,鎵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是3,在化學反應中易失去3個電子,形成帶3個單位正電荷的陽離子,故正確;故答案為:D。【分析】A、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圖可知,漢字下面的數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相對原子質量的單位為“1”,不是“g”,常省略不寫,分析。B、根據元素名稱的字旁,確定元素的種類。C、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圖可知,左上方的數字表示原子序數,在原子中,原子序數=質子數,在原子中,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進行計算。D、根據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小于4,在化學反應中易失去核外電子,形成陽離子分析。8.(2025九上·深圳期中)下列選項中的化學知識都正確的是A.實驗現象的描述 B.重要的化學史①鐵絲在空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 ②硫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硫 ①拉瓦錫利用實驗探究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②門捷列夫編制元素周期表C.物質的分類 D.歸納和推理① 純凈物可以分為單質和化合物 ②KMnO4 、H2O、CO2、SO2都屬于氧化物 ①實驗室電解水實驗,證明水是由氫氣和氧氣組成的 ②離子是帶電的粒子,則帶電的粒子一定是離子A.A B.B C.C D.D【答案】B【知識點】氧氣與碳、磷、硫、鐵等物質的反應現象;電解水實驗;化學相關人物及貢獻;物質的簡單分類【解析】【解答】A. ①鐵絲在空氣中不燃燒,錯誤;②生成二氧化硫是實驗結論不是現象,錯誤,故不符合題意;B. ①拉瓦錫利用實驗探究空氣中氧氣的含量,正確;②門捷列夫編制元素周期表,正確,故符合題意;C. ① 純凈物可以分為單質和化合物,正確;氧化物是由兩種元素組成,其中一種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KMnO4 含有三種元素,不是氧化物,錯誤,故不符合題意;D. ①實驗室電解水實驗,證明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水屬于純凈物,不含氫氣和氧氣,錯誤;②離子是帶電的粒子,但帶電的粒子不一定是離子,如質子、電子都帶電,錯誤,故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分析】A、根據物質在氧氣中燃燒現象分析。B、根據科學家的貢獻分析。C、根據 純凈物可以分為單質和化合物,氧化物的概念分析。D、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分析。離子、電子、質子都是帶電的粒子。9.(2025九上·深圳期中)下列四個實驗方案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A.檢驗H2的純度 B.探究蠟燭燃燒的產物中是否有水生成 C.海水從b口進入凈化后可得純凈水 D.檢查裝置的氣密性A.A B.B C.C D.D【答案】A【知識點】檢查裝置的氣密性;水的凈化;蠟燭燃燒實驗;氫氣、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氣體的驗純【解析】【解答】A. 檢驗氫氣的純度時,收集一試管氫氣,用拇指堵住試管口,管口向下移近酒精燈火焰,松開拇指點火,如果聽到尖銳的爆鳴聲,表示氫氣不純,需要再收集,再檢驗,直到聽到很小的響聲,才表示氫氣已經純凈,故A能達到實驗目的;B. 蠟燭燃燒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若燒杯蘸有的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說明蠟燭燃燒產物中含有二氧化碳,該實驗無法證明是否有水生成,故B不能達到實驗目的;C. 裝置中活性炭能起到過濾不溶性雜質和除去色素和異味的作用,不能除去海水中其他可溶性雜質,如氯化鈉等,不能將海水凈化成純凈水,故C不能達到實驗目的;D. 該裝置未構成封閉體系,即左邊的長頸漏斗與大氣相通,無論該裝置氣密是否良好,導管口都不會有氣泡產生,不能判斷氣密性是否良好,故D不能達到實驗目的;故答案為:A。【分析】A、根據檢驗氫氣純度的操作分析。B、根據蠟燭燃燒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分析。C、根據活性炭能起到過濾不溶性雜質和除去色素和異味的作用,不能除去海水中其他可溶性雜質,分析判斷。D、根據大氣壓原理分析裝置氣密性是否良好的方法。10.(2025九上·深圳期中)如圖是氧氣(O2)與其他物質之間的轉化關系(“→”表示物質之間可發生轉化,部分物質已省略),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轉化①:實驗現象是劇烈燃燒,放熱,產生大量白霧B.轉化②:二氧化錳能使生成氧氣的質量增加C.轉化③:只有通過氫氣的燃燒才能實現D.轉化④:若該反應是分解反應,X中一定含有氧元素【答案】D【知識點】氧氣的化學性質;氧氣與碳、磷、硫、鐵等物質的反應現象;催化劑的特點與催化作用;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解析】【解答】A. 轉化①磷和氧氣點燃生成五氧化二磷,實驗現象是劇烈燃燒,放熱,產生大量白煙,故錯誤;B. 轉化②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氧氣和水,二氧化錳作為過氧化氫分解的催化劑,只能改變反應速率,不能使生成氧氣的質量增加,故錯誤;C. 轉化③可以是氫氣和氧氣點燃生成水,也可以是氫氣和氧化銅加熱生成銅和水,故錯誤;D. 轉化④X生成氧氣,若該反應是分解反應,根據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則X中一定含有氧元素,故正確;故答案為:D。【分析】A、根據轉化①磷和氧氣點燃生成五氧化二磷,分析實驗現象。B、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氧氣和水,二氧化錳作為過氧化氫分解的催化劑。C、氫氣和氧氣點燃生成水,氫氣和氧化銅加熱生成銅和水。D、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分析。11.(2025九上·深圳期中)利用物質的性質進行鑒別是化學的常用方法。下列實驗設計不能達到目的的是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設計A 區分二氧化錳粉末和硫粉 觀察固體顏色B 鑒別氮氣、二氧化碳 澄清石灰水C 鑒別H2O、稀H2O2溶液 加入少量二氧化錳粉末D 區分空氣、氧氣、二氧化碳 用帶火星的木條檢驗A.A B.B C.C D.D【答案】D【知識點】物質的檢驗、鑒別【解析】【解答】A. 二氧化錳粉末呈黑色,硫粉呈淡黃色,觀察固體顏色可以鑒別,故不符合題意;B.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氮氣不能,可以鑒別,故不符合題意;C. 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氧氣和水,二氧化錳和水不反應,加入少量二氧化錳粉末,產生氣泡的是稀過氧化氫溶液,無明顯現象的是水,可以鑒別,故不符合題意;D. 氧氣具有助燃性,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二氧化碳不能燃燒且不支持燃燒,插入帶火星的木條,若木條復燃,則是氧氣;若帶火星的木條不復燃,則是二氧化碳、空氣,無法鑒別二氧化碳、空氣,故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分析】區分物質的方法:1.物理方法 “看、聞、摸、溶、吸”等方式進行鑒別。“看”就是要看物質的顏色、狀態、形狀等,“聞”可以聞某些氣體的氣味,“摸”可以通過摸容器的外壁,感覺是否有熱量的改變,“溶”看物質是否能溶解,“吸”看是否能被磁鐵吸引。2.化學方法就是通過不同的物質在與同一種物質發生化學反應時,所產生的現象不同,把它們鑒別開的方法,它是鑒別物質的常用方法。12.(2025九上·深圳期中)如圖所示,利用傳感器采集蠟燭在密閉容器內燃燒過程中氧氣和二氧化碳濃度的變化,以探究蠟燭熄滅的原因。以下分析不合理的是A.圖2中的數據可以說明空氣中氧氣的含量高于二氧化碳B.氧氣含量為15.6%時二氧化碳含量為3.8%,蠟燭熄滅C.燃著的蠟燭能在濃度為15%O2、5%CO2和80%N2的混合氣體中保持燃燒D.蠟燭熄滅的原因可能是燃燒過程中消耗氧氣并產生一定濃度的CO2【答案】C【知識點】蠟燭燃燒實驗;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解析】【解答】A. 瓶內蠟燭燃燒消耗氧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則氧氣濃度隨著參與燃燒而逐漸降低,符合曲線1的變化,二氧化碳濃度隨著燃燒的進行而逐漸升高,符合曲線2的變化,結合圖可知,空氣中氧氣的含量明顯高于二氧化碳,故合理,不符合題意;B. 由圖可知,反應結束后,氧氣的濃度到達15.6%后不再繼續減少,說明蠟燭已經熄滅,此時二氧化碳的含量為3.8%,故合理,不符合題意;C. 由圖可知當氧氣濃度低于15.6%、二氧化碳濃度大于3.8%時蠟燭不再燃燒,故燃著的蠟燭不能在濃度為 15%O2、5%CO2和 80%N2的混合氣體中保持燃燒,故不合理;D. 氧氣具有助燃性,二氧化碳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蠟燭熄滅的原因可能是燃燒過程中消耗氧氣并產生一定濃度的CO2,故合理,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分析】A、根據瓶內蠟燭燃燒消耗氧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則氧氣濃度隨著參與燃燒而逐漸降低,二氧化碳濃度隨著燃燒的進行而逐漸升高,結合曲線2的變化分析。B、根據圖2,反應結束后,氧氣的濃度到達15.6%后不再繼續減少,說明蠟燭已經熄滅,此時二氧化碳的含量為3.8%,分析。C、根據圖可知,當氧氣濃度低于15.6%、二氧化碳濃度大于3.8%時蠟燭不再燃燒,分析判斷。D、根據氧氣具有助燃性,二氧化碳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蠟燭在氧氣中燃燒會生成二氧化碳,分析判斷。13.(2025九上·深圳期中)實驗技能是學習化學的基礎和保證。(1)實驗一:根據圖1制取氣體。儀器①的名稱是 。(2)若用A裝置制取O2,則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 ;若要收集一瓶純度較高的O2,選擇的收集裝置是 ;(3)實驗二:基于特定需求設計和制作簡易供氧器。圖2加濕倉中水的作用是 ,圖3是家庭制氧機的濕化瓶裝置,病人吸氧時連接人口鼻處吸氧塑料管的應該是 端(填“a”或者 “ b”)(4)實驗三:工業上用分離液態空氣的方法制取氧氣(其微觀示意圖如圖4所示)潔凈的空氣屬于 (填“混合物”或“純凈物”), 其中保持氧氣化學性質的微粒是: (填名稱),該方法的原理是利用了氧氣和氮氣的 不同將氧氣分離出來;(5)由下表可知,工業制得的氧氣中較難被分離出去的氣體是 。組分 氮氣 氧氣 二氧化碳 氬氣 氖氣 氦氣沸點/℃ ﹣195.8 ﹣183.0 ﹣78.4 ﹣185.7 ﹣246.0 ﹣268.9【答案】(1)錐形瓶(2)高錳酸鉀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C(3)潤濕氧氣或觀察氧氣輸出速率;b(4)混合物;氧氣分子;沸點(5)氬氣【知識點】氧氣的工業制法;氧氣的實驗室制法;氧氣的收集方法;純凈物和混合物【解析】【解答】(1) 儀器①的名稱是錐形瓶。(2) A為固體加熱型發生裝置,試管口有棉花,若用A裝置制取O2,選擇藥品為高錳酸鉀,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高錳酸鉀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 氧氣可用向上排空氣法或排水法收集,其中排水法收集得較純凈,若要收集一瓶純度較高的O2,選擇的收集裝置是C。(3) 氣體從水中導出可通過產生氣泡快慢判斷輸出速率,圖2加濕倉中水的作用是潤濕氧氣且可觀察氧氣輸出速率 ,病人吸氧時連接人口鼻處吸氧塑料管的應該是b。(4) 潔凈的空氣由不同種物質組成,屬于混合物,保持氧氣化學性質的微粒為氧分子。 工業上用分離液態空氣的方法制取氧氣 ,是利用氮氣和氧氣沸點不同將氧氣分離出來。(5) 由表中數據可知,氬氣的沸點與氧氣接觸,工業制得的氧氣中較難被分離出去。【分析】(1)根據常用儀器名稱分析;(2)根據高錳酸鉀制氧氣裝置特點及原理,氧氣可用向上排空氣法或排水法收集,其中排水法收集得較純凈分析;(3)根據 氣體從水中導出可通過產生氣泡快慢判斷輸出速率分析;(4)根據由不同種物質組成的為混合物,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分子保持物質化學性質,分離液態空氣原理是利用氮氣和氧氣沸點不同分析;(5)根據表中所給各氣體的沸點分析。14.(2025九上·深圳期中)化學興趣小組同學對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進行了如下實驗和再認識。【回顧舊知】(1)如圖1所示,利用紅磷燃燒測空氣中氧氣含量。為了確保實驗成功,在裝藥品之前應先 ,紅磷燃燒的反應文字表達式為 。(2)【實驗改進】改進一:點火方式改進。如圖2所示,利用電熱絲通電放出熱量引燃紅磷,其優點是 (寫一點)。(3)改進二:測量方式改進。為了幫助同學們更好地理解空氣中氧氣含量測定的實驗原理,老師用氣壓傳感器測定了圖1裝置內的壓強變化,其變化情況如圖3所示。BC段壓強增大,原因是 。(4)用木炭代替紅磷完成此實驗,集氣瓶內氣壓變化的整體趨勢與圖3 (填“相同”或“不同”)。(5)改進三:反應原理的創新。小明利用圖4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已知發熱劑的主要成分為鐵粉、炭粉、水和食鹽等,反應原理可簡化為鐵生銹消耗集氣瓶中的氧氣。得數據如表:實驗前的體積 實驗后的體積集氣瓶內空氣 量筒內水 量筒內剩余水250mL 160mL 110mL根據表中數據計算得出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約為 。(6)小可改進了小明同學的實驗,如圖5,將同樣足量的發熱劑均勻涂抹在集氣瓶內壁的四周,這樣做的目的是 。【答案】(1)檢查裝置的氣密性;紅磷+氧氣五氧化二磷(2)保護環境,防止空氣污染(3)紅磷燃燒 ,放出熱量,使氣體膨脹,裝置內壓強增大(4)不同(5)20%(6)增大接觸面積,使氧氣反應更充分【知識點】測定空氣中的氧氣含量;實驗數據處理或者誤差分析的探究;化學實驗方案設計與評價【解析】【解答】(1) 利用紅磷燃燒測空氣中氧氣含量,需在密閉裝置中進行,為了確保實驗成功,在裝藥品之前應先檢查裝置氣密性,紅磷燃燒生成五氧化二磷,表達式為紅磷+氧氣五氧化二磷 。(2) 利用電熱絲通電放出熱量引燃紅磷,實驗時始終裝置始終密閉,可使實驗結果更準確,且可 保護環境,防止空氣污染 。(3) BC段壓強增大, 是由于紅磷燃燒 ,放出熱量,使氣體膨脹,裝置內壓強增大 。(4) 木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氣體,反應結束后裝置內壓強無明顯變化,用木炭代替紅磷完成此實驗,集氣瓶內氣壓變化的整體趨勢與圖3不同。(5)量筒內減少水的體積即為消耗氧氣體積,則實驗測定氧氣體積含量為.(6) 將同樣足量的發熱劑均勻涂抹在集氣瓶內壁的四周, 可增大接觸面積,使氧氣反應更充分。【分析】(1)根據測定氧氣體積分數實驗需在密閉裝置中進行,紅磷燃燒生成五氧化二磷分析;(2)根據密閉裝置中進行實驗結果更準確,且保護環境分析;(3)根據紅磷燃燒放熱分析;(4)根據木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氣體,反應結束后裝置內壓強無明顯變化分析;(5)根據量筒內減少水的體積即為消耗氧氣體積,由此計算測定氧氣體積分數分析;(6)根據增大接觸面積可使反應更充分分析。15.(2025九上·深圳期中)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在學習了分子的性質后。做了如下實驗, 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實驗一:按圖1實驗。觀察到②燒杯中的現象是 ,由該實驗得出的結論是 。(2) 實驗二:乙同學用圖2裝置進行實驗,①②③均為蘸有酚酞試液的棉花團,實驗過程中觀察到棉花團①比棉花團③先變紅,最終棉花團均變紅。該實驗可證明氨氣密度比空氣 (填“大”或“小”)。(3)若將圖2中裝有濃氨水的細彎管處浸入冰水中,和常溫下相比可觀察到棉花團變紅的速度變慢,由此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4)實驗三:丙同學用圖3裝置進行實驗圖 3實驗中,酒精和紅墨水混合30日后液面下降,說明分子具有的性質是 。(5)請舉一個能說明分子在不斷運動的生活事例 。【答案】(1)酚酞溶液變紅;分子在不斷的運動(2)小(3)相同條件下,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快/相同條件下,分子運動速度和溫度有關。(4)分子之間有間隔(5)墻內開花墻外香【知識點】分子的定義與分子的特性【解析】【解答】(1)濃氨水具有揮發性,當氨分子運動到②燒杯中會使 ②中酚酞溶液變紅,由該實驗可得出分子是在不斷運動的。(2) 用圖2裝置進行實驗,①②③均為蘸有酚酞試液的棉花團,實驗過程中觀察到棉花團①比棉花團③先變紅,最終棉花團均變紅,說明氨氣的密度比空氣小。(3) 將圖2中裝有濃氨水的細彎管處浸入冰水中,和常溫下相比可觀察到棉花團變紅的速度變慢, 由此可得出相同條件下,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快或相同條件下,分子運動速度和溫度有關。(4) 圖 3實驗中,酒精和紅墨水混合30日后液面下降,說明分子間存在間隔,有些分子進入彼此間隔中。(5)聞到花香、濕衣服變干等都是由于分子運動的事例。【分析】(1)根據氨水的揮發性及堿性分析;(2)根據密度小的氣體先向上運動分析;(3)根據分子運動速率與溫度有關分析;(4)根據分子間存在間隔分析;(5)根據聞到花香、濕衣服變干等可證明分子的不斷運動分析。16.(2025九上·深圳期中)興趣小組的同學發現各地都設有飲用水源保護區,同學們對飲用水源保護區內的水污染現狀及處理方法、自來水廠凈水流程和水的電解及利用活動等展開了如下項目化學習。(1)任務一:調查水污染現狀及處理方法污水處理的部分流程如圖1所示,污水通過“格柵”可去除較大的懸浮物、漂浮物。相當于基本實驗操作中的 ,該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為 。(2)任務二:參觀自來水廠凈水流程如圖2所示活性炭吸附池中活性炭的作用是: 。(3)任務三: 水的電解及利用請回答下列問題:圖3是電解水實驗裝置。在實驗過程中,正極與負極產生的氣體體積比為 ,水在通電條件下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 。(4)圖4過程②中, 在催化劑作用下可將氫氣和二氧化碳轉化為甲醇和水,能延緩溫室效應,請寫出過程②的文字表達式 。(5)一定條件下,合成甲醇的反應在有、無分子篩膜時甲醇的產率隨溫度的變化如圖所示。由圖可知,為提高甲醇的產率,合成甲醇應選擇的最佳條件為 。【答案】(1)過濾;引流(2)吸附色素和異味(3)1:2;水氫氣+氧氣(4)氫氣+氧氣甲醇+水(5)210℃、有分子鍗膜【知識點】過濾的原理、方法及其應用;電解水實驗;碳單質的性質和用途【解析】【解答】(1)污水通過“格柵”可去除較大的懸浮物、漂浮物。相當于基本實驗操作中的過濾,該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2)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活性炭吸附池中活性炭的作用是吸附色素和異味。(3) 電解水實驗過程中,正極與負極產生的氣體體積比為1:2,水通電分解生成氫氣和氧氣,表達式為水氫氣+氧氣 。(4)由題中信息可知,氫氣和氧氣在催化劑作用下反應生成甲醇和水,表達式為 氫氣+氧氣甲醇+水 。(5)由圖示可知,有分子篩膜及溫度在210℃時甲醇的產率最高,所以合成甲醇最佳條件為 210℃、有分子鍗膜 。【分析】(1)根據過濾原理及玻璃棒的引流作用分析;(2)根據活性炭的吸附性分析;(3)根據電解水正氧負氫,氧一氫二,水通電分解生成氫氣和氧氣分析;(4)根據題中信息確定反應物和生成物、反應條件,由此寫出文字表達式分析;(5)根據圖示確定甲醇最高產率的條件分析。1 / 1廣東省深圳市深圳高級中學(集團)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中測試化學試題1.(2025九上·深圳期中)2024年5月3日,嫦娥六號探測器由長征五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開啟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集月壤樣品之旅。下列探月過程屬于化學變化的是A.點火起航 B.箭器分離 C.月背著陸 D.采集月壤2.(2025九上·深圳期中)以下是常用的危險品標志,裝運酒精的包裝箱應貼的標志是A. B.C. D.3.(2025九上·深圳期中)正確操作是化學實驗成功的基礎,下列操作正確的是( )A.用滴管取液體 B.氧氣的驗滿C.過濾泥水 D.取用固體粉末4.(2025九上·深圳期中)“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是科學思維的重要組成部分。下列推理正確的是A.物體受熱時膨脹, 所以分子的體積變大B.分子能保持物質的化學性質,所以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一定是分子C.化合物由不同種元素組成,所以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一定不是化合物D.有氧氣參與的化合反應一定是氧化反應,所以氧化反應一定是化合反應5.(2025九上·深圳期中)下列化學用語表達不正確的是( )A.Al3+的結構示意圖: B.2O:表示兩個氧原子C.一個硫離子:S+2 D.構成氯化鈉的微粒:Na+和Cl﹣6.(2025九上·深圳期中)科學家采用“組合轉化”技術,可將CO2在一定條件下轉化為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其反應的微觀過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一個二氧化碳分子由一個碳原子和兩個氧原子構成B.“ ”是由原子構成的物質C.參加反應的H2和CO2的分子個數比為4:1D.反應前后原子和分子的種類、數目改變7.(2025九上·深圳期中)5G通信技術是近期社會發展的一大科技亮點,其芯片是由氮化鎵(GaN)等材料制成。鎵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關信息和原子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鎵的相對原子質量為69.72gB.鎵屬于非金屬元素C.鎵原子的中子數為31D.鎵原子容失去3個電子變成陽離子8.(2025九上·深圳期中)下列選項中的化學知識都正確的是A.實驗現象的描述 B.重要的化學史①鐵絲在空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 ②硫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硫 ①拉瓦錫利用實驗探究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②門捷列夫編制元素周期表C.物質的分類 D.歸納和推理① 純凈物可以分為單質和化合物 ②KMnO4 、H2O、CO2、SO2都屬于氧化物 ①實驗室電解水實驗,證明水是由氫氣和氧氣組成的 ②離子是帶電的粒子,則帶電的粒子一定是離子A.A B.B C.C D.D9.(2025九上·深圳期中)下列四個實驗方案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A.檢驗H2的純度 B.探究蠟燭燃燒的產物中是否有水生成 C.海水從b口進入凈化后可得純凈水 D.檢查裝置的氣密性A.A B.B C.C D.D10.(2025九上·深圳期中)如圖是氧氣(O2)與其他物質之間的轉化關系(“→”表示物質之間可發生轉化,部分物質已省略),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轉化①:實驗現象是劇烈燃燒,放熱,產生大量白霧B.轉化②:二氧化錳能使生成氧氣的質量增加C.轉化③:只有通過氫氣的燃燒才能實現D.轉化④:若該反應是分解反應,X中一定含有氧元素11.(2025九上·深圳期中)利用物質的性質進行鑒別是化學的常用方法。下列實驗設計不能達到目的的是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設計A 區分二氧化錳粉末和硫粉 觀察固體顏色B 鑒別氮氣、二氧化碳 澄清石灰水C 鑒別H2O、稀H2O2溶液 加入少量二氧化錳粉末D 區分空氣、氧氣、二氧化碳 用帶火星的木條檢驗A.A B.B C.C D.D12.(2025九上·深圳期中)如圖所示,利用傳感器采集蠟燭在密閉容器內燃燒過程中氧氣和二氧化碳濃度的變化,以探究蠟燭熄滅的原因。以下分析不合理的是A.圖2中的數據可以說明空氣中氧氣的含量高于二氧化碳B.氧氣含量為15.6%時二氧化碳含量為3.8%,蠟燭熄滅C.燃著的蠟燭能在濃度為15%O2、5%CO2和80%N2的混合氣體中保持燃燒D.蠟燭熄滅的原因可能是燃燒過程中消耗氧氣并產生一定濃度的CO213.(2025九上·深圳期中)實驗技能是學習化學的基礎和保證。(1)實驗一:根據圖1制取氣體。儀器①的名稱是 。(2)若用A裝置制取O2,則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 ;若要收集一瓶純度較高的O2,選擇的收集裝置是 ;(3)實驗二:基于特定需求設計和制作簡易供氧器。圖2加濕倉中水的作用是 ,圖3是家庭制氧機的濕化瓶裝置,病人吸氧時連接人口鼻處吸氧塑料管的應該是 端(填“a”或者 “ b”)(4)實驗三:工業上用分離液態空氣的方法制取氧氣(其微觀示意圖如圖4所示)潔凈的空氣屬于 (填“混合物”或“純凈物”), 其中保持氧氣化學性質的微粒是: (填名稱),該方法的原理是利用了氧氣和氮氣的 不同將氧氣分離出來;(5)由下表可知,工業制得的氧氣中較難被分離出去的氣體是 。組分 氮氣 氧氣 二氧化碳 氬氣 氖氣 氦氣沸點/℃ ﹣195.8 ﹣183.0 ﹣78.4 ﹣185.7 ﹣246.0 ﹣268.914.(2025九上·深圳期中)化學興趣小組同學對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進行了如下實驗和再認識。【回顧舊知】(1)如圖1所示,利用紅磷燃燒測空氣中氧氣含量。為了確保實驗成功,在裝藥品之前應先 ,紅磷燃燒的反應文字表達式為 。(2)【實驗改進】改進一:點火方式改進。如圖2所示,利用電熱絲通電放出熱量引燃紅磷,其優點是 (寫一點)。(3)改進二:測量方式改進。為了幫助同學們更好地理解空氣中氧氣含量測定的實驗原理,老師用氣壓傳感器測定了圖1裝置內的壓強變化,其變化情況如圖3所示。BC段壓強增大,原因是 。(4)用木炭代替紅磷完成此實驗,集氣瓶內氣壓變化的整體趨勢與圖3 (填“相同”或“不同”)。(5)改進三:反應原理的創新。小明利用圖4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已知發熱劑的主要成分為鐵粉、炭粉、水和食鹽等,反應原理可簡化為鐵生銹消耗集氣瓶中的氧氣。得數據如表:實驗前的體積 實驗后的體積集氣瓶內空氣 量筒內水 量筒內剩余水250mL 160mL 110mL根據表中數據計算得出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約為 。(6)小可改進了小明同學的實驗,如圖5,將同樣足量的發熱劑均勻涂抹在集氣瓶內壁的四周,這樣做的目的是 。15.(2025九上·深圳期中)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在學習了分子的性質后。做了如下實驗, 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實驗一:按圖1實驗。觀察到②燒杯中的現象是 ,由該實驗得出的結論是 。(2) 實驗二:乙同學用圖2裝置進行實驗,①②③均為蘸有酚酞試液的棉花團,實驗過程中觀察到棉花團①比棉花團③先變紅,最終棉花團均變紅。該實驗可證明氨氣密度比空氣 (填“大”或“小”)。(3)若將圖2中裝有濃氨水的細彎管處浸入冰水中,和常溫下相比可觀察到棉花團變紅的速度變慢,由此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4)實驗三:丙同學用圖3裝置進行實驗圖 3實驗中,酒精和紅墨水混合30日后液面下降,說明分子具有的性質是 。(5)請舉一個能說明分子在不斷運動的生活事例 。16.(2025九上·深圳期中)興趣小組的同學發現各地都設有飲用水源保護區,同學們對飲用水源保護區內的水污染現狀及處理方法、自來水廠凈水流程和水的電解及利用活動等展開了如下項目化學習。(1)任務一:調查水污染現狀及處理方法污水處理的部分流程如圖1所示,污水通過“格柵”可去除較大的懸浮物、漂浮物。相當于基本實驗操作中的 ,該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為 。(2)任務二:參觀自來水廠凈水流程如圖2所示活性炭吸附池中活性炭的作用是: 。(3)任務三: 水的電解及利用請回答下列問題:圖3是電解水實驗裝置。在實驗過程中,正極與負極產生的氣體體積比為 ,水在通電條件下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 。(4)圖4過程②中, 在催化劑作用下可將氫氣和二氧化碳轉化為甲醇和水,能延緩溫室效應,請寫出過程②的文字表達式 。(5)一定條件下,合成甲醇的反應在有、無分子篩膜時甲醇的產率隨溫度的變化如圖所示。由圖可知,為提高甲醇的產率,合成甲醇應選擇的最佳條件為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識點】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的特點及其判別【解析】【解答】化學變化是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物理變化是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點火起航,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箭器分離、月背著陸、采集月壤都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答案為:A。【分析】根據化學變化是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物理變化是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分析。2.【答案】C【知識點】幾種常見的與化學有關的圖標【解析】【解答】酒精屬于易燃液體,應貼“易燃液體”的標志。故答案為:C。【分析】根據圖標的含義,結合酒精屬于易燃液體分析。3.【答案】D【知識點】藥品的取用;過濾的原理、方法及其應用;氧氣的檢驗和驗滿【解析】【解答】A、滴管取液時要先提起滴管擠壓膠頭,排出空氣,再伸入液體中吸液,不符合題意;B、氧氣驗滿需放在瓶口處檢驗,不能伸入瓶中,不符合題意;C、過濾時要用玻璃棒引流,不符合題意;D、取用粉末狀固體藥品時要手持試管,用藥匙將藥品送入試管底,再直立試管,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分析】A、根據滴管的使用方法分析;B、根據氧氣驗滿要在瓶口檢驗分析;C、根據過濾一貼二滴三靠原則分析;D、根據粉末狀藥品一橫二送三直立步驟分析。4.【答案】C【知識點】分子和原子的區別和聯系;分子的定義與分子的特性;氧化反應及其應用;單質和化合物【解析】【解答】A. 物體受熱時膨脹是因為分子間有間隔,溫度升高,分子間的間隔變大,而分子的體積不變,故錯誤;B. 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分子能保持物質的化學性質,但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不一定是分子,例如鐵是由鐵原子構成的,則保持鐵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為鐵原子,故錯誤;C. 化合物由不同種元素組成,所以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一定不是化合物,故正確;D. 有氧氣參與的化合反應一定是氧化反應,但是氧化反應不一定是化合反應,例如石蠟和氧氣點燃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該反應屬于氧化反應,但是不屬于化合反應,故錯誤;故答案為:C。【解答】A、根據分子間有間隔,溫度升高,分子間的間隔變大分析。B、根據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分子是保持物質的化學性質最小的粒子分析。C、根據化合物的概念分析。D、根據化合反應、氧化反應的概念分析。5.【答案】C【知識點】化學符號及其周圍數字的意義【解析】【解答】A、 Al3+質子數為13,電子數為10,結構示意圖: ,不符合題意;B、 2O表示兩個氧原子 ,不符合題意;C、 一個硫離子表示為S2- ,符合題意;D、 構成氯化鈉的微粒為Na+和Cl﹣ ,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分析】A、根據Al3+質子數為13,電子數為10分析;B、根據元素符號前加系數為原子個數分析;C、根據硫離子帶2個單位負電荷,標在元素符號右上角,數字在前,正負號在后分析;D、根據氯化鈉由離子構成分析。6.【答案】A【知識點】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微粒觀點及模型圖的應用;化學反應的實質【解析】【解答】由反應的微觀過程圖可知,各物質反應的微粒個數關系是:。A. 一個二氧化碳分子由一個碳原子和兩個氧原子構成,故正確;B. “ ”是水,水是由水分子構成的物質,故錯誤;C. 根據分析可知,參加反應的H2和CO2的分子個數比為6:2=3:1,故錯誤;D. 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和數目不變,根據分析可知,反應前后分子的種類、數目改變,故錯誤;故答案為:A。【分析】首先要對模型圖進行觀察,分析物質的微觀構成、物質的類別,寫出物質的化學式,再找出物質之間的微粒數目關系,后再對題中各問加以分析。7.【答案】D【知識點】原子和離子的相互轉化;原子結構示意圖與離子結構示意圖;元素周期表的特點及其應用【解析】【解答】A. 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圖可知,漢字下面的數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相對原子質量的單位為“1”,不是“g”,常省略不寫,所以該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69.72,故錯誤;B. 鎵帶有“钅”字旁,屬于金屬元素,故錯誤;C. 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圖可知,左上方的數字表示原子序數,則鎵原子序數為31,在原子中,原子序數=質子數,則鎵原子質子數為31;漢字下面的數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則鎵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69.72,在原子中,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則鎵原子的中子數為70-31=39,故錯誤;D. 由鎵原子結構示意圖可知,鎵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是3,在化學反應中易失去3個電子,形成帶3個單位正電荷的陽離子,故正確;故答案為:D。【分析】A、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圖可知,漢字下面的數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相對原子質量的單位為“1”,不是“g”,常省略不寫,分析。B、根據元素名稱的字旁,確定元素的種類。C、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圖可知,左上方的數字表示原子序數,在原子中,原子序數=質子數,在原子中,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進行計算。D、根據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小于4,在化學反應中易失去核外電子,形成陽離子分析。8.【答案】B【知識點】氧氣與碳、磷、硫、鐵等物質的反應現象;電解水實驗;化學相關人物及貢獻;物質的簡單分類【解析】【解答】A. ①鐵絲在空氣中不燃燒,錯誤;②生成二氧化硫是實驗結論不是現象,錯誤,故不符合題意;B. ①拉瓦錫利用實驗探究空氣中氧氣的含量,正確;②門捷列夫編制元素周期表,正確,故符合題意;C. ① 純凈物可以分為單質和化合物,正確;氧化物是由兩種元素組成,其中一種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KMnO4 含有三種元素,不是氧化物,錯誤,故不符合題意;D. ①實驗室電解水實驗,證明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水屬于純凈物,不含氫氣和氧氣,錯誤;②離子是帶電的粒子,但帶電的粒子不一定是離子,如質子、電子都帶電,錯誤,故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分析】A、根據物質在氧氣中燃燒現象分析。B、根據科學家的貢獻分析。C、根據 純凈物可以分為單質和化合物,氧化物的概念分析。D、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分析。離子、電子、質子都是帶電的粒子。9.【答案】A【知識點】檢查裝置的氣密性;水的凈化;蠟燭燃燒實驗;氫氣、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氣體的驗純【解析】【解答】A. 檢驗氫氣的純度時,收集一試管氫氣,用拇指堵住試管口,管口向下移近酒精燈火焰,松開拇指點火,如果聽到尖銳的爆鳴聲,表示氫氣不純,需要再收集,再檢驗,直到聽到很小的響聲,才表示氫氣已經純凈,故A能達到實驗目的;B. 蠟燭燃燒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若燒杯蘸有的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說明蠟燭燃燒產物中含有二氧化碳,該實驗無法證明是否有水生成,故B不能達到實驗目的;C. 裝置中活性炭能起到過濾不溶性雜質和除去色素和異味的作用,不能除去海水中其他可溶性雜質,如氯化鈉等,不能將海水凈化成純凈水,故C不能達到實驗目的;D. 該裝置未構成封閉體系,即左邊的長頸漏斗與大氣相通,無論該裝置氣密是否良好,導管口都不會有氣泡產生,不能判斷氣密性是否良好,故D不能達到實驗目的;故答案為:A。【分析】A、根據檢驗氫氣純度的操作分析。B、根據蠟燭燃燒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分析。C、根據活性炭能起到過濾不溶性雜質和除去色素和異味的作用,不能除去海水中其他可溶性雜質,分析判斷。D、根據大氣壓原理分析裝置氣密性是否良好的方法。10.【答案】D【知識點】氧氣的化學性質;氧氣與碳、磷、硫、鐵等物質的反應現象;催化劑的特點與催化作用;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解析】【解答】A. 轉化①磷和氧氣點燃生成五氧化二磷,實驗現象是劇烈燃燒,放熱,產生大量白煙,故錯誤;B. 轉化②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氧氣和水,二氧化錳作為過氧化氫分解的催化劑,只能改變反應速率,不能使生成氧氣的質量增加,故錯誤;C. 轉化③可以是氫氣和氧氣點燃生成水,也可以是氫氣和氧化銅加熱生成銅和水,故錯誤;D. 轉化④X生成氧氣,若該反應是分解反應,根據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則X中一定含有氧元素,故正確;故答案為:D。【分析】A、根據轉化①磷和氧氣點燃生成五氧化二磷,分析實驗現象。B、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氧氣和水,二氧化錳作為過氧化氫分解的催化劑。C、氫氣和氧氣點燃生成水,氫氣和氧化銅加熱生成銅和水。D、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分析。11.【答案】D【知識點】物質的檢驗、鑒別【解析】【解答】A. 二氧化錳粉末呈黑色,硫粉呈淡黃色,觀察固體顏色可以鑒別,故不符合題意;B.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氮氣不能,可以鑒別,故不符合題意;C. 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氧氣和水,二氧化錳和水不反應,加入少量二氧化錳粉末,產生氣泡的是稀過氧化氫溶液,無明顯現象的是水,可以鑒別,故不符合題意;D. 氧氣具有助燃性,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二氧化碳不能燃燒且不支持燃燒,插入帶火星的木條,若木條復燃,則是氧氣;若帶火星的木條不復燃,則是二氧化碳、空氣,無法鑒別二氧化碳、空氣,故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分析】區分物質的方法:1.物理方法 “看、聞、摸、溶、吸”等方式進行鑒別。“看”就是要看物質的顏色、狀態、形狀等,“聞”可以聞某些氣體的氣味,“摸”可以通過摸容器的外壁,感覺是否有熱量的改變,“溶”看物質是否能溶解,“吸”看是否能被磁鐵吸引。2.化學方法就是通過不同的物質在與同一種物質發生化學反應時,所產生的現象不同,把它們鑒別開的方法,它是鑒別物質的常用方法。12.【答案】C【知識點】蠟燭燃燒實驗;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解析】【解答】A. 瓶內蠟燭燃燒消耗氧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則氧氣濃度隨著參與燃燒而逐漸降低,符合曲線1的變化,二氧化碳濃度隨著燃燒的進行而逐漸升高,符合曲線2的變化,結合圖可知,空氣中氧氣的含量明顯高于二氧化碳,故合理,不符合題意;B. 由圖可知,反應結束后,氧氣的濃度到達15.6%后不再繼續減少,說明蠟燭已經熄滅,此時二氧化碳的含量為3.8%,故合理,不符合題意;C. 由圖可知當氧氣濃度低于15.6%、二氧化碳濃度大于3.8%時蠟燭不再燃燒,故燃著的蠟燭不能在濃度為 15%O2、5%CO2和 80%N2的混合氣體中保持燃燒,故不合理;D. 氧氣具有助燃性,二氧化碳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蠟燭熄滅的原因可能是燃燒過程中消耗氧氣并產生一定濃度的CO2,故合理,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分析】A、根據瓶內蠟燭燃燒消耗氧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則氧氣濃度隨著參與燃燒而逐漸降低,二氧化碳濃度隨著燃燒的進行而逐漸升高,結合曲線2的變化分析。B、根據圖2,反應結束后,氧氣的濃度到達15.6%后不再繼續減少,說明蠟燭已經熄滅,此時二氧化碳的含量為3.8%,分析。C、根據圖可知,當氧氣濃度低于15.6%、二氧化碳濃度大于3.8%時蠟燭不再燃燒,分析判斷。D、根據氧氣具有助燃性,二氧化碳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蠟燭在氧氣中燃燒會生成二氧化碳,分析判斷。13.【答案】(1)錐形瓶(2)高錳酸鉀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C(3)潤濕氧氣或觀察氧氣輸出速率;b(4)混合物;氧氣分子;沸點(5)氬氣【知識點】氧氣的工業制法;氧氣的實驗室制法;氧氣的收集方法;純凈物和混合物【解析】【解答】(1) 儀器①的名稱是錐形瓶。(2) A為固體加熱型發生裝置,試管口有棉花,若用A裝置制取O2,選擇藥品為高錳酸鉀,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高錳酸鉀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 氧氣可用向上排空氣法或排水法收集,其中排水法收集得較純凈,若要收集一瓶純度較高的O2,選擇的收集裝置是C。(3) 氣體從水中導出可通過產生氣泡快慢判斷輸出速率,圖2加濕倉中水的作用是潤濕氧氣且可觀察氧氣輸出速率 ,病人吸氧時連接人口鼻處吸氧塑料管的應該是b。(4) 潔凈的空氣由不同種物質組成,屬于混合物,保持氧氣化學性質的微粒為氧分子。 工業上用分離液態空氣的方法制取氧氣 ,是利用氮氣和氧氣沸點不同將氧氣分離出來。(5) 由表中數據可知,氬氣的沸點與氧氣接觸,工業制得的氧氣中較難被分離出去。【分析】(1)根據常用儀器名稱分析;(2)根據高錳酸鉀制氧氣裝置特點及原理,氧氣可用向上排空氣法或排水法收集,其中排水法收集得較純凈分析;(3)根據 氣體從水中導出可通過產生氣泡快慢判斷輸出速率分析;(4)根據由不同種物質組成的為混合物,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分子保持物質化學性質,分離液態空氣原理是利用氮氣和氧氣沸點不同分析;(5)根據表中所給各氣體的沸點分析。14.【答案】(1)檢查裝置的氣密性;紅磷+氧氣五氧化二磷(2)保護環境,防止空氣污染(3)紅磷燃燒 ,放出熱量,使氣體膨脹,裝置內壓強增大(4)不同(5)20%(6)增大接觸面積,使氧氣反應更充分【知識點】測定空氣中的氧氣含量;實驗數據處理或者誤差分析的探究;化學實驗方案設計與評價【解析】【解答】(1) 利用紅磷燃燒測空氣中氧氣含量,需在密閉裝置中進行,為了確保實驗成功,在裝藥品之前應先檢查裝置氣密性,紅磷燃燒生成五氧化二磷,表達式為紅磷+氧氣五氧化二磷 。(2) 利用電熱絲通電放出熱量引燃紅磷,實驗時始終裝置始終密閉,可使實驗結果更準確,且可 保護環境,防止空氣污染 。(3) BC段壓強增大, 是由于紅磷燃燒 ,放出熱量,使氣體膨脹,裝置內壓強增大 。(4) 木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氣體,反應結束后裝置內壓強無明顯變化,用木炭代替紅磷完成此實驗,集氣瓶內氣壓變化的整體趨勢與圖3不同。(5)量筒內減少水的體積即為消耗氧氣體積,則實驗測定氧氣體積含量為.(6) 將同樣足量的發熱劑均勻涂抹在集氣瓶內壁的四周, 可增大接觸面積,使氧氣反應更充分。【分析】(1)根據測定氧氣體積分數實驗需在密閉裝置中進行,紅磷燃燒生成五氧化二磷分析;(2)根據密閉裝置中進行實驗結果更準確,且保護環境分析;(3)根據紅磷燃燒放熱分析;(4)根據木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氣體,反應結束后裝置內壓強無明顯變化分析;(5)根據量筒內減少水的體積即為消耗氧氣體積,由此計算測定氧氣體積分數分析;(6)根據增大接觸面積可使反應更充分分析。15.【答案】(1)酚酞溶液變紅;分子在不斷的運動(2)小(3)相同條件下,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快/相同條件下,分子運動速度和溫度有關。(4)分子之間有間隔(5)墻內開花墻外香【知識點】分子的定義與分子的特性【解析】【解答】(1)濃氨水具有揮發性,當氨分子運動到②燒杯中會使 ②中酚酞溶液變紅,由該實驗可得出分子是在不斷運動的。(2) 用圖2裝置進行實驗,①②③均為蘸有酚酞試液的棉花團,實驗過程中觀察到棉花團①比棉花團③先變紅,最終棉花團均變紅,說明氨氣的密度比空氣小。(3) 將圖2中裝有濃氨水的細彎管處浸入冰水中,和常溫下相比可觀察到棉花團變紅的速度變慢, 由此可得出相同條件下,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快或相同條件下,分子運動速度和溫度有關。(4) 圖 3實驗中,酒精和紅墨水混合30日后液面下降,說明分子間存在間隔,有些分子進入彼此間隔中。(5)聞到花香、濕衣服變干等都是由于分子運動的事例。【分析】(1)根據氨水的揮發性及堿性分析;(2)根據密度小的氣體先向上運動分析;(3)根據分子運動速率與溫度有關分析;(4)根據分子間存在間隔分析;(5)根據聞到花香、濕衣服變干等可證明分子的不斷運動分析。16.【答案】(1)過濾;引流(2)吸附色素和異味(3)1:2;水氫氣+氧氣(4)氫氣+氧氣甲醇+水(5)210℃、有分子鍗膜【知識點】過濾的原理、方法及其應用;電解水實驗;碳單質的性質和用途【解析】【解答】(1)污水通過“格柵”可去除較大的懸浮物、漂浮物。相當于基本實驗操作中的過濾,該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2)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活性炭吸附池中活性炭的作用是吸附色素和異味。(3) 電解水實驗過程中,正極與負極產生的氣體體積比為1:2,水通電分解生成氫氣和氧氣,表達式為水氫氣+氧氣 。(4)由題中信息可知,氫氣和氧氣在催化劑作用下反應生成甲醇和水,表達式為 氫氣+氧氣甲醇+水 。(5)由圖示可知,有分子篩膜及溫度在210℃時甲醇的產率最高,所以合成甲醇最佳條件為 210℃、有分子鍗膜 。【分析】(1)根據過濾原理及玻璃棒的引流作用分析;(2)根據活性炭的吸附性分析;(3)根據電解水正氧負氫,氧一氫二,水通電分解生成氫氣和氧氣分析;(4)根據題中信息確定反應物和生成物、反應條件,由此寫出文字表達式分析;(5)根據圖示確定甲醇最高產率的條件分析。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廣東省深圳市深圳高級中學(集團)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中測試化學試題(學生版).docx 廣東省深圳市深圳高級中學(集團)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中測試化學試題(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