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二年級上冊《秋游》教學設計一、整體設計思路:(結合課程理念闡述教學設計的依據和理念)本節課的教學主要結合情境引出問題,學生通過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等方法,自主探索并掌握100以內數的連減運算的計算方法,在經歷與他人交流算法的過程中,體驗計算方法的多樣化,培養學生的運算能力、幾何直觀和應用意識。二、教學內容分析:《秋游》是北師大版二上第一單元加與減第2課時的內容,通過“秋游”的情境引出問題,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活動中,探索并掌握100以內數的連減運算的計算方法,體驗計算方法的多樣化,并且為下一節學習100以內數的加減混合運算打下基礎。同時,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三、學情分析:本節課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20以內數的連加、連減運算和100以內數的加減運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主要內容是100以內數的連減運算。以往學習的減法運算和今天所學的計算道理是相通的,因此本節課充分結合豐富的現實背景,引導學生情境中解釋每一步計算的意義。此外,本節課由情境圖來呈現數學信息,要注重學生獲取信息,有意識發展學生用語言完整表達問題的能力。四、教學目標分析:1.能夠從情境圖中提取數學信息,知道同一個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方法。2.探索并掌握100以內數的連減運算的計算方法,經歷與他人交流算法的過程,體驗計算方法的多樣化。3.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在數學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五、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經歷提取信息、分析問題、列式計算解決問題的全過程,探索并掌握100以內數的連減運算的順序和計算方法。教學難點:理解連減計算方法的算理,明白連減與先求和再減兩種方法的區別與聯系。六、教學準備:課件、學習單。七、教學流程: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師:有兩隊學生去秋游,需要乘船(出示圖片)。說一說,從圖中你知道了哪些數學信息 (教師出示教科書中的情境圖)讓學生觀察情境圖后提取出數學信息:一條大船可乘90人,一隊學生有45人,另一隊學生有25人。教師根據學生的觀察總結提取信息的方法: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引導學生有序思考。師: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根據學生的回答聚焦本課核心任務:兩隊都上船后,船上還有多少個空座位 【設計意圖】讓學生看圖獲取數學信息,培養學生提取信息的能力,也有意識發展學生用語言表完整表述問題的能力。二、自主探究,解決問題1.自主探究讓學生自主探究,并選取學生有有代表性的作品進行分析。2.交流匯報思路1:用90人依次減去兩隊的人數。在計算時會出現如下情況:思路2:先求出兩個隊一共有多少人,再用90人減去兩個隊的人數和。更多學生可能會用第一種思路來解決問題,即用90人依次減去兩隊的人數,但在計算時會出現不同的情況,教師可視情況選擇進行展示。值得一提的是,受上節課影響,有學生會將三個數摞在一起減去,這種方法可以算出結果,但非常容易出錯,教師可再舉多個例子:計算90-45-28,計算時個位向十位借1,但借來的10卻不夠給個位減。所以要向學生說明不提倡這種方法,連減時我們一般是分開列豎式計算。第二種思路在匯報時,要讓學生說明白每一步表示什么意思,或是求什么,讓學生能夠對結果的實際意義做出解釋。3.對比分析師:這兩種方法有什么區別和聯系呢?讓學生在對比中明白,第一種方法是用全部座位依次減去兩隊的人數,第二種方法是先算出一共有多少人,再用總座位減去人數和,這兩種方法都可以算出還剩多少個空座位。【設計意圖】放手讓學生自主進行探究,理解連減算式的算理,并有意識地發展學生語言表達的能力。4.練習提升出示乘車返校圖。讓學生說說圖意,已知哪些數學信息,要解決什么問題,并讓學生自己列式計算。匯報時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說一說表示什么意思,理解每一步計算的含義。5.聚焦三個數連減的計算方法聚焦乘船的連減計算算式90-45-25和乘車的連減計算算式70-38-24,總結得出三個數連減的計算方法:三個數連減,可以按照從左往右的順序進行計算。【設計意圖】進一步鞏固連減的計算方法,檢查學習效果,并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三、練習應用,鞏固提升(一)基礎練習【設計意圖】第1題培養學生在情境中提取數學信息的能力,能用連減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第2題鞏固學生連減計算的方法,提高運算能力。(二)變式練習【設計意圖】鍛煉學生從表格中獲取信息的能力,綜合運用100以內數的連加、連減運算的知識,分析問題并列式計算解決問題。四、全課總結,反思學情通過探索“船上還有多少個空座位 ”的問題,你發現前面的學習與今天的學習有什么不同?你學會了哪些新的計算方法?【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將新舊知識進行對比,發現新舊知識的聯系,了解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水平,幫助學生進一步梳理和總結新問題的解題思路與解決策略。作業設計:基礎題:列豎式計算90-43-25 77-17-23 56-18-12 68-24-16拓展題:練一練第4題教學評價設計:1、作業評價:布置適當的家庭作業,包括練題目和解決實際問題等。通過批改作業,評價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能力。2 、問題解決評價(1)課堂互動:設計問題解決的活動,培養學生的思辨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觀察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評價他們的解題思路和合作能力。(2)小組合作: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活動,解決有一定難度的數學問題,評價學生的團隊協作和解決問題的能力。(3)實際應用:設計與實際生活相關的問題,要求學生運用數學知識進行解決。通過觀察學生的解題過程和答案,評價他們的運用能力。3、研究態度評價:觀察學生在課堂上的主動參與程度,包括回答問題、提出問題和與他人合作等。評價學生的研究態度和積極性。十、板書設計:秋游--連減運算思路一:90-45-25=20(個)思路二:兩個隊的總人數: 還剩多少個空座位:45+25=70(人) 90-70=20(個)答:兩隊都上船后,船上還有(20)個空座位。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