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錦瑟》教學設計
一、核心素養
語言建構與運用:通過誦讀《錦瑟》,提高學生準確把握詩歌語言、節奏和韻律的能力,增強對古典詩詞的審美和鑒賞能力。
思維發展與提升:引導學生通過反復的吟詠、誦讀,領悟詩歌的情境,培養學生自主閱讀、合作探究、交流鑒賞的能力。
審美鑒賞與創造:讓學生感受體悟古典詩歌的意境美,發揮合理的主觀能動性進行創新性的閱讀鑒賞,正確認識意象在詩歌意境中的重要作用。
文化傳承與理解:了解李商隱的生平及其文學成就,了解詩歌中的典故,鑒賞比興和用典的手法,體會本詩哀婉的基調,分析概括詩歌的主旨。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讓學生認識古典詩詞的美,在感悟中陶冶情操,明心啟智。
自主合作探究: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小組合作,積極探究。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梳理詩歌文意,解讀 “錦瑟”“莊生曉夢”“望帝春心”“滄海珠淚”“藍田日暖” 等意象。
體會詩歌綿邈深幽的情感,理解詩人借典故抒發的復雜情思。
教學難點
探究李商隱詩歌朦朧多義的特點,領悟詩無達詁的魅力,對詩歌主旨作出個性化解讀。
感受李商隱詩歌將人生感慨與深邃哲思融為一體的藝術境界,提升文學鑒賞能力。
三、教學方法
誦讀法:通過教師范讀、學生自讀、配樂朗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沉浸于詩歌的韻律之中,初步感知詩意。
問題引導法:設置層層遞進的問題,激發學生思考,引導學生深入探究詩歌內涵。
小組合作法:組織學生分組討論,培養合作交流能力,碰撞思維火花,多角度解讀詩歌。
情境教學法:創設情境,如講述李商隱的生平故事,幫助學生更好地知人論世,理解詩歌創作背景。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5 分鐘)
多媒體展示一系列古代精美錦瑟的圖片,同時播放悠揚的古典音樂,營造古典氛圍。教師導語:“同學們,在我國古代文化的璀璨星空中,有一種樂器,它音色柔美,音韻悠揚,常常寄托著文人墨客的情思,它就是錦瑟。今天,就讓我們一同走進晚唐詩人李商隱筆下的《錦瑟》,去探尋那弦音背后的悠悠往事與深沉情感。”
引導學生回顧之前學過的李商隱的其他詩作,如《夜雨寄北》,簡單談談對李商隱詩歌風格的初步印象,引入新課。
(二)作者及背景介紹(3 分鐘)
簡要介紹李商隱的生平經歷: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生,又號樊南生,晚唐著名詩人。他一生仕途坎坷,卷入牛李黨爭的政治漩渦,備受排擠,壯志難酬。其愛情生活也充滿波折,諸多因素使得他的詩作常常飽含著濃郁的感傷情緒與身世之嘆。
提及本詩的創作背景:《錦瑟》一詩,創作年代難以確切考證,因其意象迷離、旨意隱晦,有悼亡說、自傷身世說、愛情說、哲理說等多種解讀。正是這種朦朧性,吸引著后世無數讀者反復玩味。
(三)初讀感知(7 分鐘)
教師富有感情地范讀全詩,要求學生注意字音、節奏、韻律。重點強調易錯字音,如 “弦(xián)”“惘(wǎng)” 等。
學生自由朗讀,初步感受詩歌的節奏與韻律之美,嘗試劃分節奏:
錦瑟 / 無端 / 五十弦,一弦 / 一柱 / 思華年。
莊生 / 曉夢 / 迷蝴蝶,望帝 / 春心 / 托杜鵑。
滄海 / 月明珠 / 有淚,藍田 / 日暖玉 / 生煙。
此情 / 可待 / 成追憶,只是 / 當時 / 已惘然。
全班配樂齊聲朗讀,之后請個別學生朗讀,其他同學進行評價,教師總結朗讀中的優點與不足,進一步強化朗讀效果。
(四)文本解讀(25 分鐘)
首聯解讀
提問:“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開篇詩人見到錦瑟,為何會發出 “無端” 之嘆?“五十弦” 有何特殊寓意?“思華年” 又蘊含著怎樣的情思?
引導學生思考,明確:“無端” 帶有一種沒來由、無緣無故的感覺,詩人見錦瑟而心生感慨,似乎錦瑟的多弦觸動了他內心深處對歲月流逝、年華不再的敏感神經。傳說古瑟有五十弦,詩人借此慨嘆自己年已半百,人生已走過大半路程?!八既A年” 則直接點明詩人由錦瑟引發對往昔美好歲月的追憶,奠定全詩感傷的基調。
讓學生閉上眼睛,想象詩人手撫錦瑟,沉浸在回憶中的畫面,加深對首聯情感的體會。
頷聯解讀
介紹典故:“莊生曉夢迷蝴蝶”,引用莊子夢蝶的故事,莊子夢中化為蝴蝶,醒來后恍惚間不知是自己變成蝴蝶,還是蝴蝶變成自己;“望帝春心托杜鵑”,講述望帝杜宇死后化為杜鵑鳥,每到春天,杜鵑啼血哀鳴,以寄托望帝對故國、對愛人的思念。
提問:詩人運用這兩個典故,想要表達怎樣復雜的內心世界?
組織小組討論,小組代表發言。教師總結:這兩句詩,詩人借莊生夢蝶,寫出自己往昔的理想追求如夢如幻,如今回首,仿若迷失在歲月的迷霧之中;以望帝啼鵑,抒發內心深處如杜鵑啼血般的悲苦與執著,即便理想破滅、愛情遠去,那份眷戀仍難以釋懷,飽含著對美好卻已逝之物的哀怨。
頸聯解讀
講解意象:“滄海月明珠有淚”,描繪出在滄海之上,明月高懸,鮫人泣淚成珠的奇幻景象;“藍田日暖玉生煙”,呈現藍田山中,陽光暖照,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即的朦朧畫面。
引導探究:這兩句詩營造出怎樣超塵脫俗又略帶哀傷的意境?與詩人情感有何關聯?
學生自主思考后回答,教師點撥:滄海、明月、珍珠、鮫人淚,諸多意象組合,營造出清冷、孤寂、凄美之感,象征著詩人美好高潔的理想追求在現實中遭受重重磨難,如明珠蒙塵,只能黯然落淚;藍田日暖,良玉生煙,看似美好卻虛幻縹緲,恰似詩人心中那些曾經觸手可及卻終究消逝的夢想、愛情,近在眼前又遠在天邊,充滿悵惘與無奈。
尾聯解讀
提問:“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如何理解這兩句詩中蘊含的時空交錯之感與深沉的人生喟嘆?
引導學生從當下與往昔的對比角度分析,明確:詩人在回首往事時,方覺往昔種種情事皆令人刻骨銘心,本應當時就好好珍惜,可在那時卻渾然不覺,任其流逝,如今只剩滿心的悵惘?!翱纱?一詞,似是假設,實則強調當下追憶的痛切,這種時空轉換下對人生錯過的體悟,引發每一個讀者對自身經歷的共鳴,將全詩情感推向高潮。
(五)藝術特色賞析(10 分鐘)
引導學生回顧詩歌中運用的大量典故與豐富意象,探討其作用。
明確:典故與意象的運用,使詩歌內涵豐富多層,如層層迷霧,增添朦朧美感。詩人將自己的人生境遇、情感體驗融入其中,借莊生、望帝、鮫人、良玉等形象委婉含蓄地抒發內心復雜情感,避免直白淺露,給讀者留下廣闊的想象與解讀空間。
分析詩歌的對仗、韻律之美。
請學生找出詩中的對仗句,如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體會詩句在結構、詞性、平仄等方面的精巧對仗,節奏明快和諧;同時,全詩押韻嚴謹,讀來朗朗上口,余音繞梁,強化了詩歌的音樂性與抒情效果。
(六)主題探討(10 分鐘)
再次呈現關于《錦瑟》主題的多種說法:悼亡說,認為是詩人為亡妻所作;自傷身世說,感慨自身仕途坎坷、懷才不遇;愛情說,追憶一段刻骨銘心卻無疾而終的戀情;哲理說,蘊含對宇宙人生、時空變幻的深邃思考。
組織學生分組,每組選擇一種主題說法深入探討,結合詩歌文本、詩人經歷尋找依據,十分鐘后小組代表發言,闡述觀點。
教師總結:李商隱《錦瑟》的魅力就在于其主題的多義性,它像一面鏡子,折射出詩人不同人生階段、不同境遇下的復雜情感,無論哪種說法,都有其合理性。我們在解讀時,不必拘泥于某一種定論,而是要透過文字,感受詩人在詩中傾注的對生命、愛情、理想的執著與失落,這便是經典詩作永恒的價值。
(七)課堂小結(3 分鐘)
與學生一起回顧《錦瑟》全詩的文意、藝術特色、主題探討成果,梳理知識脈絡。
強調李商隱詩歌在中國古典文學中的獨特地位,鼓勵學生課后繼續研讀李商隱其他詩作,深入領略晚唐詩歌的韻味。
(八)作業布置(2 分鐘)
背誦并默寫《錦瑟》,要求書寫工整、準確無誤。
以《我眼中的〈錦瑟〉》為題,寫一篇 800 字左右的賞析短文,闡述自己對本詩的理解,可從意象、情感、藝術手法等方面入手,要求有自己的獨特見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