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5屆高考二輪復習課件 地理 專題16 海水的運動與海氣相互作用(68張)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5屆高考二輪復習課件 地理 專題16 海水的運動與海氣相互作用(68張)

資源簡介

(共68張PPT)
2025屆高考二輪專題復習
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
專題16:海水運動與海—氣相互作用
一、課標要求
課標要求 核心素養(yǎng)
①運用圖表等資料,說明海水運動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②運用世界洋流分布圖,說明世界洋流的分布規(guī)律,并舉例說明洋流對地理環(huán)境和人類活動的影響。 ③運用圖表,分析海一氣相互作用對全球水熱平衡的影響,解釋厄爾尼諾、拉尼都現象對全球氣候和人類活動的影響。 掌握不同海區(qū)洋流的分布規(guī)律,分析特定區(qū)域受洋流影響下的地理特征。(區(qū)域認知)
從地理要素相互聯(lián)系的角度,結合圖文資料,分析洋流、海—氣相互作用對自然環(huán)境的影響。(綜合思維、區(qū)域認知)
從區(qū)域聯(lián)系的角度,結合圖文資料,分析厄爾尼諾、拉尼娜現象對全球水熱平衡乃至氣候的影響。(綜合思維、區(qū)域認知)
能夠繪制大洋環(huán)流模式圖與某海區(qū)的洋流分布圖,理解世界洋流的分布規(guī)律。
(地理實踐力)
結合具體案例,分析海浪、潮汐、洋流、厄爾尼諾和拉尼娜現象對人類生產生活的影響。(人地協(xié)調觀)
二、考情分析
真題展示 命題方向
2024浙江1月,24-25,6分 以北半球夏季大氣潛熱釋放對局地氣溫變化的貢獻為背景,考查海—氣相互作用的水熱交換。
2024廣西,19(1),6分 以波浪能的開發(fā)利用為背景,考查海水運動—海浪對人類生產生活的影響。
2024安徽,14,3分 以某全球海洋觀測網獲取的海量數據為背景,考查厄爾尼諾現象對全球自然環(huán)境的影響。
2024安徽,15,3分 以2024年4月上海堡鎮(zhèn)、蘇州滸浦、南通天生港三地的月平均潮差為背景,考查潮汐潮差大小的影響因素。
2023廣東,19,10分 以日本海的洋流系統(tǒng)對日本海上、下屠海水交換為背景,考查海水的性質和洋流的相關知識。
2023海南,18(2),3分 以中低緯地區(qū)的某上升補償流海區(qū)的示意圖為背景,考查洋流對海洋生物的影。
2023海南,19(1-2),10分 以荷蘭受風暴潮影響、菲律賓受臺風影響為背景,考直風暴潮的影響、臺風和風暴潮的成因、自然然災害等相關知識。
2023北京,5-6,6分 以某地湖泊中砂質紋層出現頻次與厄爾尼諾事件頻次相關性為背景,考宜厄爾尼諾現象對全球自然環(huán)境的影響。
二、考情分析
真題展示 命題方向
2023北京,9,3分 以亞洲局部地區(qū)海平面氣壓分布圖為背景,考查洋流對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
2023浙江6月,10,2分 以南半球部分海域水溫分布和海水運動示意圖為背景,考查洋流對海域營養(yǎng)物質的影響。
2023浙江1月,7,2分 以8月世界局部海洋表層鹽度分布圖為背景,考直洋流對沿岸溫度、鹽度的影響。
2022浙江6月,3-4,4分 以世界局部區(qū)域洋流分布示意圖為背景,考查洋流的性質、分類和對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
2022浙江1月,13,2分 以某區(qū)域某月等壓線圖為背景,考查洋流流向判讀。
2022山東,14,3分 以亞得里亞海為背景,考查洋流的性質和流速。
2022山東,16(2),4分 以冬半年美洲中部地區(qū)頻繁受冷空氣影響為背景,考查洋流對海洋生物的影響。
2022廣東,10,3分 以50°N以北地區(qū)海域1979--2016年超強氣旋總頻數空間分布為背景,考查洋流對氣候的影響。
2022廣東,19,6分 以卡里馬塔海峽表層流為背景,考查洋流的形成及流速。
2022湖北,12,3分 以智利竹筴魚洄游路線為背景,考查洋流對海洋生物的影響和厄爾尼諾現象對海洋生物影響。
二、考情分析
真題展示 命題方向
2021全國甲卷,11,4分 以西太平洋35°N附近海域也分布有珊瑚礁為背景,考查洋流對海洋生物的影響。
2021福建,17,10分 以東海小黃魚產卵場和越冬場為背景,考查洋流對海洋生物的影響。
2021山東,19(1-2),7分 以荷蘭北部的馬肯湖的人工堤壩防御風浪為背景,考查風浪對影響及防御措施。
2021廣東,17,16分 以羅斯海的羅斯冰架的漂流為背景,考查洋流形成的主要因素、海一氣相互作用。
2021重慶,13,3分 以1906年和2014年的珠江河口海岸帶狀況圖為背景,考查潮差大小的影響因素。
2021海南,18,3分 以科考隊開展自然科學考察活動為背景,考查漁場分布及其成因分析。
2021上海,9,2分 以我國東海的季節(jié)性洋流為背景,考查洋流性質及其分類。
2021浙江1月,12,2分 以非洲西部局部大氣環(huán)流示意圖為背景,考查北印度洋季節(jié)洋流流向。
2021浙江6月,17(3),8分 以海霧的形成及分布為背景,考查洋流對交通運輸的影響。
二、考情分析
根據2021-2024年考情分析,提取考點
提取考點:
1.海浪和潮汐對人類活動的影響(重點)
2.洋流及其對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重難點,常見考向 )
3.海-氣相互作用及其對地理環(huán)境影響(重難點)
三、備考建議
1.命題分析
①一般從海洋微觀區(qū)域或者某種海洋生物洄游活動為情境切入,以微觀區(qū)域示意圖和海洋探測數據圖表為載體,主要考查海浪和潮汐對人類活動的影響、洋流及其對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海-氣相互作用及其對地理環(huán)境影響等內容;
②考查方式:以選擇題和綜合題為主,題目比較靈活,考查頻率較高。
③新趨勢:近三年考查海洋海浪和潮汐內容較少,但是24年廣西卷考到波浪能開發(fā)利用及海洋空間對國家安全的影響、24年安徽考到潮差、厄爾尼諾現象、23年海南卷考到風暴潮、臺風等新內容,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2.備考建議
備考過程中要結合時事或者真實生活情境,運用海水運動及其海—氣相互作用等相關理論等解釋各種水方面的地理現象,學會舉一反三。并且適當補充相關知識,增加知識儲備。
四、知識體系
大氣環(huán)流
三圈環(huán)流
季風環(huán)流
局地環(huán)流
海水運動
吹拂表層
帶動深層
地球自轉
地轉偏向力
日地月三者位置關系
潮汐
引潮力
海浪
洋流
成因
影響
風暴潮與海嘯區(qū)別
性質
分布及分類
影響
成因
規(guī)律
影響
大氣運動
大氣和大洋環(huán)流
海氣相互作用
影響
水分和熱量在不同地區(qū)傳輸
維持地球上的水分和熱量平衡
正常年份:沃克環(huán)流
異常年份:厄爾尼諾
拉尼娜現象
對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
考點突破
五、考點突破
1.海水運動
2.海—氣相互作用
01
海水運動
考點突破
海水的運動
材料一:福州馬尾區(qū)某中學的小紅,她爸爸是位航海的船長,受爸爸影響,小紅從小就對地理充滿興趣。小紅查閱資料發(fā)現:荷蘭(圖1)地處大西洋沿岸,地勢較低,常遭受風暴潮襲擊。1953年1月31日夜間至2月1日凌晨,荷蘭遭遇由強風引發(fā)的風暴潮,適逢漲潮,水位異常抬升,有些地方浪高接近7米。夜間持續(xù)的暴雨導致河水泛濫,在洪水和海浪的夾擊下,無數房屋被毀,數千人喪生,數萬人流離失所。災后,日本加強了對風暴潮的監(jiān)測和研究并耗巨資加高、加固海堤等。
問題1:從地理位置角度分別說明荷蘭常受風暴潮影響的原因。
1.追溯荷蘭“1.31”風暴潮,防范自然災害
1.海浪
問題1:從地理位置角度分別說明荷蘭常受風暴潮影響的原因。
北溫帶
歐洲西部
大西洋沿岸
終年受強勁的西風帶的控制
經過荷蘭阿姆斯特丹港口,屬于向岸風,受其阻擋,推高浪高
風力強勁
風高浪急
荷蘭風暴潮頻發(fā)
【答案】荷蘭地處北半球中緯度大陸西岸,西鄰大西洋,全年受西風帶影響,海水漲落現象明顯,因此常受風暴潮的影響;
1.追溯荷蘭“1.31”風暴潮,防范自然災害
1.海浪
思考:如何區(qū)別海嘯與風暴潮
海嘯是海底地震、火山爆發(fā)或水下滑坡、坍塌引起的海水波動,其能量來自巖石圈;風暴潮是由強風引起的,如臺風、寒潮等其能量來自大氣圈。
答案:日本處在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交界處,地殼運動活躍引發(fā)地震,地震引發(fā)海嘯。
1.追溯荷蘭“1.31”風暴潮,防范自然災害
進一步追問思考:從地理位置分析日本多發(fā)海嘯的原因。
1.海浪
問題2:簡述荷蘭風暴潮危害和采取的防御措施。
危害:①人員傷亡;
②摧毀建筑物和道路、破壞港口設施等財產損失;
③破壞生態(tài)環(huán)境;
防御措施:
①加強地風暴潮的監(jiān)測研究和預報:
②加強宣傳教育,提高民眾防災減災意識;
③加高、加固大堤;營造海岸防護林;
紅樹林
1.追溯荷蘭“1.31”風暴潮,防范自然災害
1.海浪
問題3:海嘯和風暴潮是海浪的表現形式,給人類生產生活帶來巨大災害。那什么是海浪?海浪給人類帶來都是百害而無一利呢?試舉例說明。
最常見的海浪是由風力形成的。風速越大,浪高越高,能量越大。
沖浪運動——風大浪高
港口與航行——風平浪靜
典例講解
(2024年廣西卷)19.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海洋是高質量發(fā)展戰(zhàn)略要地。要加快建設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完善的現代海洋產業(yè)體系、綠色可持續(xù)的海洋生態(tài)環(huán)境,為海洋強國建設作出貢獻。
(2018年3月8日習近平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山東代表團審議時的講話要點)
材料二:2023年,我國自主研發(fā)的兆瓦級波浪能發(fā)電裝置“南鯤”號投入試運行,成功為南海多個島礁供電。“南鯤”號采用大量新結構、新工藝,日最大發(fā)電量2.4萬度。可滿足3500戶家庭一天的用電需求。隨著我國兆瓦級波浪能發(fā)電技術日臻成熟,大型波浪能發(fā)電裝置規(guī)模化應用將為海洋強國建設提供重要支撐。
材料三:波浪能流密度是表征波浪能資源豐富程度的指標。圖8為我國南海某島礁附近海域月均波浪能流密度變化圖。
(1)說明圖8所示波浪能的特點及其開發(fā)利用上的困難。(6分)
特點
總體趨勢
能流密度不穩(wěn)定,季節(jié)變化大
分段具體描述
10月一次年1月波浪能富集(秋末冬初相對豐富)
其他時間雖不富集但可利用,總量尚可
典例講解
(2024年廣西卷)19.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海洋是高質量發(fā)展戰(zhàn)略要地。要加快建設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完善的現代海洋產業(yè)體系、綠色可持續(xù)的海洋生態(tài)環(huán)境,為海洋強國建設作出貢獻。
(2018年3月8日習近平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山東代表團審議時的講話要點)
材料二:2023年,我國自主研發(fā)的兆瓦級波浪能發(fā)電裝置“南鯤”號投入試運行,成功為南海多個島礁供電。“南鯤”號采用大量新結構、新工藝,日最大發(fā)電量2.4萬度。可滿足3500戶家庭一天的用電需求。隨著我國兆瓦級波浪能發(fā)電技術日臻成熟,大型波浪能發(fā)電裝置規(guī)模化應用將為海洋強國建設提供重要支撐。
材料三:波浪能流密度是表征波浪能資源豐富程度的指標。圖8為我國南海某島礁附近海域月均波浪能流密度變化圖。
(1)說明圖8所示波浪能的特點及其開發(fā)利用上的困難。(6分)
困難
自然條件
人文條件
氣候:季節(jié)變化大,發(fā)電量不穩(wěn)定
水文:設備易受臺風、海水腐蝕等威脅
成本:遠離大陸,電力輸送難度大、成本高
基礎設施:生產生活設施配套不便
典例講解
(2024年廣西卷)19.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海洋是高質量發(fā)展戰(zhàn)略要地。要加快建設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完善的現代海洋產業(yè)體系、綠色可持續(xù)的海洋生態(tài)環(huán)境,為海洋強國建設作出貢獻。
(2018年3月8日習近平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山東代表團審議時的講話要點)
材料二:2023年,我國自主研發(fā)的兆瓦級波浪能發(fā)電裝置“南鯤”號投入試運行,成功為南海多個島礁供電。“南鯤”號采用大量新結構、新工藝,日最大發(fā)電量2.4萬度。可滿足3500戶家庭一天的用電需求。隨著我國兆瓦級波浪能發(fā)電技術日臻成熟,大型波浪能發(fā)電裝置規(guī)模化應用將為海洋強國建設提供重要支撐。
材料三:波浪能流密度是表征波浪能資源豐富程度的指標。圖8為我國南海某島礁附近海域月均波浪能流密度變化圖。
(1)說明圖8所示波浪能的特點及其開發(fā)利用上的困難。(6分)
【答案】19.(1)特點:能流密度不穩(wěn)定,季節(jié)變化大;10月一次年1月波浪能富集(秋末冬初相對豐富),其他時間雖不富集但可利用,總量尚可。
困難:季節(jié)變化大,發(fā)電量不穩(wěn)定;設備易受臺風、海水腐蝕等威脅;遠離大陸,電力輸送難度大、成本高;生產生活設施配套不便。(6分)
材料二:錢塘江海潮被譽為“天下第一大潮”,小紅同學一直想去欣賞錢塘江大潮他查閱資料得知:錢塘江是浙江第一大河,河口段外寬內窄,形似喇叭,漲潮時大量海水涌入狹窄的河道,水體涌積,后浪與前浪層層相疊,水位暴漲。農歷初一和十五前后有大潮。尤其是中秋前后(八月十八前后)出現“壯觀天下無”錢塘江大潮。小紅再登錄“大魚潮汐表”網站,通過查詢觀潮時間發(fā)現錢塘江大潮很有規(guī)律。下圖a為錢塘江河口段地理位置圖。圖b為浙江省海寧縣2024年農歷五月份的潮汐表。
2.潮汐
2.觀錢塘江大潮,悟潮汐規(guī)律
2.潮汐
2.觀錢塘江大潮,悟潮汐規(guī)律
問題4.根據小紅查詢到的潮汐表,概括錢塘江大潮的變化規(guī)律和成因。
變化規(guī)律:一天中有兩次高潮、兩次低潮,有兩次海水漲落。
初一、十五高潮較高,低潮較低,潮差較大。
成因:由月球和太陽的引潮力引起的海面周期性漲落現象。
2.潮汐
2.觀錢塘江大潮,悟潮汐規(guī)律
問題5:初一和十五為什么形成大潮,其他時間點為小潮?
2.潮汐
2.觀錢塘江大潮,悟潮汐規(guī)律
問題6:試分析中秋前后(八月十八前后)錢塘江大潮“壯觀天下無”的原因?
天時:①曰、地、月三者之間的位置關系。三者在一條直線上時出現大潮,潮差大。日、地和地、月連線垂直時出現小潮,潮差小。
地利:②海灣輪廓:海灣“外寬內窄、口大肚小”,容易形成大潮,潮差大。
風勢:③海上風向:海上盛行風,吹向河口內會使得更多海水進入海灣,潮高會更高,潮差也會更大。
水大:④河流水量:若河流水量較大,則河水和潮水疊加,潮高就會更高。
歸納總結:影響潮差大小的因素
天時、地利、風勢、水大
2.潮汐
2.觀錢塘江大潮,悟潮汐規(guī)律
材料三:錢塘江海潮被譽為“天下第一大潮”,小紅同學一直想去欣賞錢塘江大潮,超查閱資料得知:錢塘江是浙江第一大河,河口段河床寬淺,形似喇叭,泥沙淤積嚴重。強勁的大潮攜帶大量泥沙涌入河口,在沖、淤作用下主河槽遷徙無常,岸堤坍塌,河道擺動頻繁,嚴重影響河流水質及河道通航,潮災嚴重。歷史上錢塘江河口治理多采用沿岸修建大堤抵御潮災,建國后調整為縮窄江道、增大彎曲、修筑加固岸線大堤。下圖為錢塘江河口段地理位置圖。
問題7.分析建國后采取縮窄江道、增大彎曲,修筑加固岸線大堤措施在錢塘江治理中的主要作用。
問題
措施
作用
岸堤坍塌,河道擺動頻繁
河床泥沙淤積嚴重
河流水質及河道通航差
固定岸堤
縮窄江道
增大彎曲
固定河流河道,保障通航
減少潮水涌入量,并抬高河流水水位,增加流速,增強河道侵蝕,減輕河道淤積
減輕潮流對岸堤的侵蝕和對河道的淤積,改善水質。
2.潮汐
2.觀錢塘江大潮,悟潮汐規(guī)律
材料三:錢塘江海潮被譽為“天下第一大潮”,小紅同學一直想去欣賞錢塘江大潮,超查閱資料得知:錢塘江是浙江第一大河,河口段河床寬淺,形似喇叭,泥沙淤積嚴重。強勁的大潮攜帶大量泥沙涌入河口,在沖、淤作用下主河槽遷徙無常,岸堤坍塌,河道擺動頻繁,嚴重影響河流水質及河道通航,潮災嚴重。歷史上錢塘江河口治理多采用沿岸修建大堤抵御潮災,建國后調整為縮窄江道、增大彎曲、修筑加固岸線大堤。下圖為錢塘江河口段地理位置圖。
問題7.分析建國后采取縮窄江道、增大彎曲,修筑加固岸線大堤措施在錢塘江治理中的主要作用。
參考答案:
縮窄江道,減少潮水涌入量,改善河口段水質;
增大彎曲,流速減小,減輕對堤岸的侵蝕;
修筑加固岸線大堤,固定河道,減輕潮災。
2.潮汐
2.觀錢塘江大潮,悟潮汐規(guī)律
問題8:在海邊捕魚、沖浪、趕海、看潮等項目活動!幫小紅規(guī)劃一下,好好體驗海邊的生活。
潮汐最大的特點是具有周期性。人們對潮汐的利用主要是根據潮汐的周期性規(guī)律展開的。
人類活動 潮汐規(guī)律的應用
載重較大的船舶進出港口
趕海
觀潮活動
海釣
潛水
游泳
鹽場建設
海產品養(yǎng)殖
選擇漲潮時
潮間帶采集,需在落潮期間進行
選擇潮差大的大潮時段
選擇漲潮時段,此時魚類活動比較活躍
選擇潮汐現象最為明顯的時段,利用海底湍急探險
避開漲潮和落潮的時間段,可選擇漲潮時段
漲潮時帶來高鹽度的外海海水,便于提取海水曬鹽
利用潮間帶養(yǎng)殖
典例講解
(2024年安徽卷)潮差是指潮水的一次漲落過程中最高水位與最低水位之差。如圖為2024年4月上海堡鎮(zhèn)、蘇州滸浦、南通天生港三地的月平均潮差。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5. 該月,堡鎮(zhèn)月平均潮差明顯大于天生港,主要原因是( )
A. 天生港處河道較窄,涌浪堆積較高
B. 堡鎮(zhèn)受副熱帶高壓控制,風力較弱
C. 堡鎮(zhèn)與天生港所受日月引潮力差異大
D. 堡鎮(zhèn)至天生港段潮水沿江上溯過程中能量消耗較大
D
天生港潮差應該較大,而本題較小,A錯誤;
該月為4月,兩地均不受副高控制或受其較小,B錯誤
兩地距離較近,受引潮力影響接近,C錯誤
堡鎮(zhèn)位于長江口,天生港位于長江口內部,該段潮水沿江上溯過程中能量消耗較大,使得天生港最高水位與最低水位高差并不顯著,D正確
3.洋流
3.望日本核廢水,探洋流分布規(guī)律
材料四:小紅通過查閱資料發(fā)現:2011年3月11日,日本北部發(fā)生9.0級地震,福島第一核電站發(fā)生災難性輻射泄漏,目前有總計100萬立方米的核污水一直儲存在核電站內,但預計到2023年3月儲存核污水的水箱容量將達到極限。2021年4月9日,日本政府決定將核廢水排入太平洋。2023年8月24日,日本啟動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水排海。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問題9:這些核廢水在洋流作用下主要的去向,并指出影響其流向的主要因素。
參考答案:
主要去向:向東北——南(北)方向移動到墨西哥灣西海岸
影響其流向的主要因素: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加利福尼亞寒流、阿拉斯加暖流
3.洋流
洋流: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較穩(wěn)定地沿著一定的方向作大規(guī)模流動。
歸納洋流流向的影響因素:
太平洋和大西洋
3.望日本核廢水,探洋流分布規(guī)律
3.洋流
追問:如果這些核廢水產生在印度半島西部海域,指出其在洋流作用下的漂移規(guī)律。
夏順冬逆:北印度洋洋流冬季呈逆時針方向流動,夏季呈順時針方向流動
3.望日本核廢水,探洋流分布規(guī)律
3.洋流——分布規(guī)律歸納總結
世界表層洋流分布
規(guī)律
北半球的中高緯度海域
(逆時針、東暖西寒)
南、北半球的中低緯度海域
(北順南逆、東寒西暖)
南半球40°S~60°S的海域
自西向東、寒流
北印度洋海域
(冬逆夏順)
3.洋流
4.聽遠洋航行奇聞,析洋流之影響
材料五:爸爸回家后經常分享遠航船的航行見聞給小紅:比如途中發(fā)現北太平洋主要“垃圾洲”(由大量塑料物品和碎屑物組成的漂浮物聚集區(qū)域),也曾在赤道附近的科隆群島偶遇憨態(tài)可掬的南極企鵝,在南美西海岸遇見大量捕魚船滿載而歸,船只在南半球中緯度經常遭遇暴風雨,風高浪急。小紅聽后感覺大開眼界。
問題10:分別說明洋流對上述現象產生的影響。
北太平洋主要“垃圾洲”
對海洋污染的影響:利于污染物擴散,加快凈化速度、擴大污染范圍
赤道附近的科隆群島偶遇憨態(tài)可掬的南極企鵝
對沿岸氣候的影響:暖流經過增溫增濕,寒流經過降溫減濕;
南美西海岸遇見大量捕魚船滿載而歸
對海洋生物的影響:上升流海域
或者寒暖流交匯處形成漁場
船只在南半球中緯度經常遭遇暴風雨,風高浪急
對航行的影響:西風帶和西風漂流的影響,風大浪急,影響航行
3.洋流
4.聽遠洋航行奇聞,析洋流之影響
洋流對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
對沿岸氣候的影響
暖流:增溫增濕作用
寒流:降溫減濕
對海洋生物的影響
寒、暖流交匯處
上升流海域
對海洋污染的影響
利于污染物擴散,加快凈化速度
擴大污染范圍
對海洋航行的影響
效率:速度、時間、燃料
安全:冰山、風浪、海霧
北海道、北海、紐芬蘭漁場
秘魯漁場
3.洋流
寒暖流交匯
上升流
海水擾動
海水上涌
營養(yǎng)上泛
浮游生物繁殖
餌料豐富
漁場
典例講解
(2024年浙江6月卷)下圖為世界局部海域8月份表層海水鹽度和洋流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
2. 圖中洋流屬于( )
A. 西風漂流 B. 北印度洋季風洋流
C. 中低緯海區(qū)大洋環(huán)流 D. 中高緯海區(qū)大洋環(huán)流
圖中洋流位于北印度洋,該洋流流向為自西南向東北,與北印度洋夏季西南季風方向一致,屬于北印度洋季風洋流,B正確。
該處緯度較低,位于北半球,而西風漂流位于南半球中緯度地區(qū),A錯誤;
北印度洋季風洋流不屬于中低緯海區(qū)大洋環(huán)流,C錯誤;
該海域基本上都在30°N以南,且往北為陸地,不會出現中高緯海區(qū)大洋環(huán)流,D錯誤。
B
典例講解
(2022年浙江1月卷)下圖為某區(qū)域某月等壓線圖。完成下面小題。
13. 圖中①②海區(qū)該月洋流流向分別為( )
A. 西北向東南、西北向東南
B. 東南向西北、東南向西北
C. 西北向東南、東南向西北
D. 東南向西北、西北向東南
印度低壓
(亞洲低壓)
北印度洋
該海域主要為北印度洋,且印度半島受印度低壓控制
此刻北半球為夏季
盛行西南季風夏順
馬六甲海峽洋流作為季風洋流的補償流而存在,流向夏季表現為從西北向東南,冬季相反
①海區(qū)的洋流流向是:西北向東南流
②海區(qū)的洋流流向是:西北向東南流
A
典例講解
(2022年山東卷)亞得里亞海是地中海的一個海灣(圖4),其洋流是地中海洋流系統(tǒng)的一部分。洋流在海灣內的運動促進了海水更新。據此完成13~15題。
14. 亞得里亞海東岸表層洋流( )
A. 為寒流,且丙處流速大于丁處
B. 為寒流,且丁處流速大于丙處
C. 為暖流,且丙處流速大于丁處
D. 為暖流,且丁處流速大于丙處
西暖東寒
丙處位于亞得里亞海與地中海交界位置附近
該海域有明顯的喇叭口形狀
受狹管效應影響
該處流速更快
C
典例講解
點撥歸納:洋流的性質和方向判讀
1.洋流成因法:根據洋流分布與氣壓帶、風帶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判斷。
根據緯度位置判斷洋流流向、性質的方法
中低緯度:東寒西暖; 中高緯度:北半球:東暖西寒; 南半球:自西向東、寒流北印度洋:夏順冬逆
2.洋流性質法:等溫線凸出的方向就是洋流的流向。
3.洋流概念法:水溫低于所經海區(qū)的洋流是寒流,水溫高于所經海區(qū)的洋流是暖流。一般寒流由高緯流向低緯,暖流由低緯流向高緯。
典例講解
(2021·廣東選擇考)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從冰架分離后漂浮在海上的冰山被形象地稱為冰筏。羅斯海擁有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冰架——羅斯冰架,是南極大陸周邊冰山輸出最強的海區(qū),洋流環(huán)境復雜。隨著全球變暖,近年來羅斯冰架崩離、消融明顯。模擬結果表明,若變暖進一步增強,南極地區(qū)的降水會更多地以降雨的形式出現。下圖示意羅斯海所在區(qū)域的地理環(huán)境。
(1)簡述羅斯環(huán)流形成的主要影響因素。
羅斯環(huán)流
大氣環(huán)流
西風漂流(盛行西風)和陸坡流(極地東風)共同影響
海陸輪廓
南極半島阻擋
洋流先向北再向南回
地轉偏向力
南左偏
典例講解
(2021·廣東選擇考)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從冰架分離后漂浮在海上的冰山被形象地稱為冰筏。羅斯海擁有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冰架——羅斯冰架,是南極大陸周邊冰山輸出最強的海區(qū),洋流環(huán)境復雜。隨著全球變暖,近年來羅斯冰架崩離、消融明顯。模擬結果表明,若變暖進一步增強,南極地區(qū)的降水會更多地以降雨的形式出現。下圖示意羅斯海所在區(qū)域的地理環(huán)境。
(1)簡述羅斯環(huán)流形成的主要影響因素。
答案:(1)西風漂流(盛行西風)和陸坡流(極地東風)共同影響;廣闊洋面,海陸輪廓的影響;地轉偏向力影響。
02
海—氣相互作用
考點突破
海—氣相互作用
5.尋秘魯氣候異常之因 探海氣相互作用
材料六:秘魯沿海受寒流影響,氣候干旱。小紅通過查閱相關新聞資料了解到:2016年12月下旬,秘魯北部海域海水逐漸升溫,雨水增多。到2017年3月,沿海地區(qū)暴雨引發(fā)的洪災已經造成近百人死亡,數萬人受災,人們還發(fā)現秘魯附近海域出現大量魚群死亡的現象。
問題11:從海一氣水熱交換的角度,解釋秘魯寒流使沿岸氣候降水減少的原因。
海洋是近地面大氣的直接熱源
海洋水汽蒸發(fā)
熱量隨著水汽進入大氣
水汽凝結,熱量釋放大氣
海—氣熱量交換
海—氣水分交換
海洋
大氣
通過蒸發(fā),提供水汽
水汽凝結,形成降水
秘魯寒流經過
水溫低
蒸發(fā)水汽量少
向大氣輸送的熱量少
降水減少
5.尋秘魯氣候異常之因 探海氣相互作用
材料六:秘魯沿海受寒流影響,氣候干旱。小紅通過查閱相關新聞資料了解到:2016年12月下旬,秘魯北部海域海水逐漸升溫,雨水增多。到2017年3月,沿海地區(qū)暴雨引發(fā)的洪災已經造成近百人死亡,數萬人受災,人們還發(fā)現秘魯附近海域出現大量魚群死亡的現象。
問題11:從海一氣水熱交換的角度,解釋秘魯寒流使沿岸氣候降水減少的原因。
參考答案:
秘魯寒流經過,水溫低,蒸發(fā)水汽量少,向大氣輸送(釋放)的熱量少
水汽不易冷凝,降水減少。
海—氣相互作用
海—氣相互作用
5.尋秘魯氣候異常之因 探海氣相互作用
方法總結:海——氣水熱交換
海洋是大氣主要的直接熱源。
影響海—氣水熱交換的因素
(海水溫度)
洋流
緯度
低緯
高緯
暖流
寒流
水溫低,蒸發(fā)量小,向大氣輸送的熱量少
水溫高,蒸發(fā)量大,向大氣輸送的熱量多
暖流增溫增濕,寒流降溫減濕。
海—氣水分交換
海洋
大氣
通過蒸發(fā),提供水汽
水汽凝結,形成降水
海洋水汽蒸發(fā)
熱量隨著水汽進入大氣
水汽凝結,熱量釋放大氣
海—氣熱量交換
海—氣相互作用
5.尋秘魯氣候異常之因 探海氣相互作用
大氣的直接熱源是地面長波輻射,由于海水的比熱容比陸地的大,與陸地相比,海水溫度變化慢,變化幅度較小,且海洋占全球表面積的2/3。因此,海洋對大氣溫度起著調節(jié)作用,使溫差變小。
海水對氣溫調節(jié)作用
海—氣相互作用
5.尋秘魯氣候異常之因 探海氣相互作用
沃克環(huán)流(正常年份)
西太平洋:溫暖水域,上升的暖濕氣流帶來大量降水
東太平洋:寒冷水域,冷卻空氣下沉,氣候干燥
暖池
冷舌
5.尋秘魯氣候異常之因 探海氣相互作用
材料六:秘魯沿海受寒流影響,氣候干旱。小紅通過查閱相關新聞資料了解到:2016年12月下旬,秘魯北部海域海水逐漸升溫,雨水增多。到2017年3月,沿海地區(qū)暴雨引發(fā)的洪災已經造成近百人死亡,數萬人受災,人們還發(fā)現秘魯附近海域出現大量魚群死亡的現象。
問題12:分析2017年秘魯沿海地區(qū)出現暴雨和大量魚群死亡的原因。
海—氣相互作用
厄爾尼諾現象發(fā)生
南半球東南信風減弱
南赤道暖流減弱
秘魯寒流減弱
秘魯涌升流減弱
海洋底層營養(yǎng)物質上泛減少
浮游生物減少
魚類食物餌料減少,大量死亡
水溫升高
蒸發(fā)水汽量增多
向大氣輸送(釋放)的熱量多
水汽易冷卻凝結,降水增多
參考答案:
秘魯海域水溫異常偏高,氣流上升,水汽凝結,降水增多;水溫異常偏高,秘魯涌升流減弱,營養(yǎng)物質上泛少,浮游生物少,餌料缺乏,魚類大量死亡。
水溫升高和餌料減少兩方面分析
5.尋秘魯氣候異常之因 探海氣相互作用
海—氣相互作用
冷舌
暖池
沃克環(huán)流減弱(厄爾尼諾現象)
東太平洋:下沉氣流減弱或消失,甚至出現上升氣流,氣候由干燥少雨變成多雨,引發(fā)洪澇災害。
西太平洋:上升氣流減弱或消失,氣候由溫潤多雨轉變?yōu)楦稍锷儆辏瑤砗禐幕蛏执蠡稹?br/>赤道附近太平洋地區(qū)東西部海面溫度差異減小
秘魯上升流減弱,秘魯漁場減產。
5.尋秘魯氣候異常之因 探海氣相互作用
材料六:秘魯沿海受寒流影響,氣候干旱。小紅通過查閱相關新聞資料了解到:2016年12月下旬,秘魯北部海域海水逐漸升溫,雨水增多。到2017年3月,沿海地區(qū)暴雨引發(fā)的洪災已經造成近百人死亡,數萬人受災,人們還發(fā)現秘魯附近海域出現大量魚群死亡的現象。
問題13:簡述拉尼娜現象發(fā)生可能對秘魯西部沿海氣候和漁業(yè)生產帶來的影響。
海—氣相互作用
參考答案:
秘魯西部沿海氣候干旱少雨;魚群餌料眾多,漁業(yè)增產。
拉尼娜現象
反厄爾尼諾現象
秘魯西部沿海氣候干旱少雨
魚群餌料眾多,漁業(yè)增產
秘魯寒流勢力會增強
5.尋秘魯氣候異常之因 探海氣相互作用
海—氣相互作用
暖池
冷舌
沃克環(huán)流加強(拉尼娜現象)
西太平洋:海域水溫變暖,上升氣流加劇,氣候變的更加濕潤多雨,甚至引發(fā)洪災。
東太平洋:海域水溫更冷,下沉氣流加強,氣候變的更加干燥,甚至引發(fā)嚴重旱災。
赤道附近中東太平洋海面溫度異常降低
秘魯上升流增強,秘魯漁業(yè)資源更豐富。
厄爾尼諾現象 拉尼娜現象
概念 有些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中東部表層海水溫度異常升高現象 指赤道附近中東太平洋海面溫度異常降低的現象(與厄爾尼諾現象相反 ),一般出現在厄爾尼諾之后
成因 溫暖海水從赤道向南流動,迫使秘魯寒流減弱,赤道逆流增強,東南信風減弱 太平洋東部的秘魯寒流勢力強勢,冷水沿赤道附近向西擴散到更遠,赤道逆流減弱,東南信風增強
海水水溫 太平洋西岸:降低,東岸:升高 (東暖西冷) 太平洋西岸:升高,東岸:降低
(東冷西暖)
天氣氣候 西岸:澳大利亞、印度、非洲等地旱災或者森林大火、太平洋西側臺風減少 東岸:秘魯等地暴雨洪澇災害 (東澇西旱) 西岸:降水量比正常年份偏多;
東岸:降水量明顯偏少,旱災;
(東旱西澇)
生物 東岸:溫暖的海水使冷水魚及浮游生物大量死亡,秘魯漁場減產 東岸:漁業(yè)可能會增產
5.尋秘魯氣候異常之因 探海氣相互作用
海—氣相互作用
列表對比厄爾尼諾現象和拉尼娜現象
(2023年北京卷)暴雨引發(fā)的洪水攜帶泥沙進入湖泊后,沉積形成砂質紋層。某地湖泊中砂質紋層出現頻次與厄爾尼諾事件頻次正相關。據此推算的厄爾尼諾事件頻次如圖3所示。讀圖,回答第 5、6題。
5.由圖可知
A.距今1200年左右該地氣候較穩(wěn)定 B.距今3500年該地河流侵蝕作用強
C.厄爾尼諾事件導致該地暴雨頻發(fā) D.全球氣溫下降引發(fā)厄爾尼諾現象
距今1200年左右厄爾尼諾事件頻次高,氣候不穩(wěn)定,A錯誤
距今3500年厄爾尼諾事件頻次低
暴雨出現頻率低,河流侵蝕作用弱,B錯誤
砂質紋層出現頻次與厄爾尼諾事件頻次正相關
砂質紋層是暴雨引發(fā)的洪水沉積形成的
厄爾尼諾事件導致該地暴雨頻發(fā),C正確
無明顯相關性,D錯誤
C
典例講解
(2023年北京卷)暴雨引發(fā)的洪水攜帶泥沙進入湖泊后,沉積形成砂質紋層。某地湖泊中砂質紋層出現頻次與厄爾尼諾事件頻次正相關。據此推算的厄爾尼諾事件頻次如圖3所示。讀圖,回答第 5、6題。
6該地最可能位于
A.印度洋沿岸 B.大西洋西岸 C.亞歐大陸東部 D.南美洲西部
厄爾尼諾現象主要影響太平洋沿岸地區(qū),AB錯誤
亞歐大陸東部位于太平洋西岸地區(qū),C錯誤
南美洲西部位于太平洋東岸地區(qū),因此該地最可能位于南美洲西部,D正確。
D
典例講解
2020年的 9 月-2021 年 5 月份出現了拉尼娜現象,2021 年夏季拉尼娜現象又出現了,因此有人稱2021年是個雙峰拉尼娜年。這也意味著2021年冬季氣候反常現象將更加頻繁,極寒和極暖的現象將會增多,冷熱交替變化大的氣候對人們的生活和自然生物的生存產生不利影響。下圖為太平洋表層水溫異常示意圖(2021年9月),據此回答1題。
2.雙峰拉尼娜年,對我國氣候的可能影響表述正確的是(  )
①雙峰拉尼娜年意味著我國整個冬天都會特別冷
②冬季寒潮的強度可能增加,出現極端低溫
③冬季我國南北方氣壓差變小
④我國冬季風勢力變強,寒潮出現的頻次增加
⑤夏季我國南方地區(qū)受到熱帶風暴或臺風的影響
可能增強
⑥夏季沿海和內陸地區(qū)的氣溫偏低
A.①②④  B.③⑤⑥ 
C.①③⑥  D.②④⑤
典例講解
D
寒冷天氣出現的概率較大
氣候和天氣的反常現象增多
冬季我國南北氣壓差變大
夏季沿海和內陸地區(qū)的氣溫有可能偏高
厄爾尼諾現象 拉尼娜現象
對中國影響 冬暖夏涼/南澇北旱(東亞夏季風減弱)西北太平洋副高勢力減弱,臺風登錄個數減少,強度增強 冬冷夏暖/南旱北澇(東亞夏季風加強)西北太平洋副高勢力增強,臺風個數增多
示意圖
典例講解
方法點撥:厄爾尼諾現象和拉尼娜現象對我國的影響
03
試題演練
題組1(考點1:海浪、潮汐成因及其對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
(2021年重慶卷)珠江分叉流入伶仃洋形成若干口門,如虎門、蕉門等,各口門鹽度季節(jié)變化大。百余年來伶仃洋海岸帶的變化明顯,珠江虎門潮差(潮水漲落過程中相鄰高潮與低潮的水位高度差)增大。若以深槽為界,伶仃洋可分為東西兩部分。圖5分別示意1906年和2014年的珠江河口海岸帶狀況。據此完成13~15題。
15.與1906年相比,2014年珠江虎門潮差增大主要是因為( )
A.海灣形態(tài)改變 B.河流徑流量小
C.海水溫度變化 D.河流含沙量減少
A:讀圖分析可知,與1906年相比,2014年珠江虎門海灣明顯變窄,導致潮差增大,A正確;
BC:潮差大小因引潮力的大小、海岸與海底地形的影響而不同,與入海河流徑流量大小、海水溫度變化關系不大,B、C錯誤;
D:讀圖可知,與1906年相比,2014年珠江虎門海岸線向北擴展,海域面積變小,說明珠江含沙量增加,D錯誤。
A
(2023年海南卷)18. 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極地地區(qū)的某些海區(qū),鹽度是影響海水密度變化的主要因素。受某些因素的影響,表層海水的鹽度會發(fā)生較為明顯的變化,左圖為極地地區(qū)某海區(qū)由于表層海水鹽度升高形成的環(huán)流示意圖。右圖為中低緯地區(qū)的某海區(qū)受盛行風影響而形成的上升補償流示意圖。
(1)說明左圖所示環(huán)流的形成原因。
鹽度高
密度大
水面低
鹽度低
密度小
水面高
高到低
下層海水從高鹽度海區(qū)流出
海水下沉
海水上升
【答案】(1)表層高鹽度海水密度大,水面低;表層海水鹽度小,密度小,水面高;水平方向上表層海水流向高鹽度海區(qū),下層海水從高鹽度海區(qū)流出;垂直方向,高鹽度海水密度大,海水下沉,表層海水流出,下層海水上升,形成閉合環(huán)流。
題組2(考點2:洋流的性質及其對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
(2023年海南卷)18. 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極地地區(qū)的某些海區(qū),鹽度是影響海水密度變化的主要因素。受某些因素的影響,表層海水的鹽度會發(fā)生較為明顯的變化,左圖為極地地區(qū)某海區(qū)由于表層海水鹽度升高形成的環(huán)流示意圖。右圖為中低緯地區(qū)的某海區(qū)受盛行風影響而形成的上升補償流示意圖。
(2)分析右圖中盛行風減弱對該海區(qū)生物資源的影響。
盛行風減弱
離岸風減弱
冷海水上升運動減弱
從海底帶來營養(yǎng)鹽類減少
魚類餌料減少
生物資源減少
海水表層溫度升高
魚類生存環(huán)境改變
題組2(考點2:洋流的性質及其對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
(2023年海南卷)18. 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極地地區(qū)的某些海區(qū),鹽度是影響海水密度變化的主要因素。受某些因素的影響,表層海水的鹽度會發(fā)生較為明顯的變化,左圖為極地地區(qū)某海區(qū)由于表層海水鹽度升高形成的環(huán)流示意圖。右圖為中低緯地區(qū)的某海區(qū)受盛行風影響而形成的上升補償流示意圖。
(2)分析右圖中盛行風減弱對該海區(qū)生物資源的影響。
【答案】(2)盛行風減弱,導致海水的上升運動減弱,海底上泛的營養(yǎng)鹽類減少,不利于浮游生物的生長,魚類餌料減少,該海區(qū)生物資源減產;盛行風減弱,使得冷海水上泛規(guī)模減弱,表層海水溫度升高,魚類生存環(huán)境發(fā)生改變。
題組2(考點2:洋流的性質及其對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
題組2(考點2:洋流的性質及其對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
方法點撥:密度流、補償流、風海流
盛行風
盛行風吹拂海面,推動海水隨風漂流,并且使上層海水帶動下層海水流動,形成規(guī)模很大的洋流
風怎么吹,水怎么流。
1
風海流
題組2(考點2:洋流的性質及其對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
方法點撥:密度流、補償流、風海流
盛行風
2
補償流
上升流
下沉流
水平補償流
垂直補償流
巴西暖流,赤道逆流,墨西哥灣暖流,索馬里夏季寒流,這些是補償流.
題組2(考點2:洋流的性質及其對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
方法點撥:密度流、補償流、風海流
大西洋
地中海
降水稀少
蒸發(fā)旺盛
河流很少
相對封閉
鹽度大
密度大
鹽度小
密度小
密度流
3
密度流
直布羅陀海峽
海底山脈
密度低的海區(qū)
密度高的海區(qū)
表層海水
底層海水
題組2(考點2:洋流的性質及其對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
方法點撥:海洋生物漁業(yè)(動物生物)資源豐富的影響因素
題組2(考點2:洋流的性質及其對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
(2022年廣東卷)某研究統(tǒng)計了50°N以北地區(qū)1979-2016年發(fā)生的所有氣旋,并將中心氣壓值最低的前5%的氣旋定義為超強氣旋。下圖示意該地區(qū)1979--2016年超強氣旋總頻數空間分布。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0. 冬季甲區(qū)域的超強氣旋比乙區(qū)域多發(fā),從洋流的影響考慮,是因為甲區(qū)域( )
A. 寒流的范圍更廣 B. 離岸流規(guī)模更大
C. 暖流的勢力更強 D. 沿岸上升流更盛
北太平洋暖流
大量水汽和熱能,超強氣旋多發(fā)
甲區(qū)域
北大西洋暖流
乙區(qū)域
對沿岸氣候增溫增濕作用
北半球中高緯度
甲乙區(qū)域均為暖流,非寒流,或者離岸流或者上升流,ABD錯誤
C
題組3(考點3:海氣相互作用及其對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
(2024年福建省泉州高三一模卷)2007年8月—2008年6月發(fā)生拉尼娜事件,赤道附近西太平洋表層海水溫度比同期升高。在此冬半年期間,北部灣海域表層海水溫度卻比正常年份同期明顯下降。科研人員選取2006年7月和2008年7月(休漁期間)北部灣魚類生物量調查數據進行對比,繪制北部灣優(yōu)勢魚類生物量的分布圖(下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2. 2007年8月-2008年6月,北部灣東北部的優(yōu)勢魚類生物量大增,主要原因可能是( )
A. 西南季風減弱 B. 東北季風增強
C. 海水水溫升高 D. 魚類產卵期提前
【12題詳解】2007年8月-2008年6月,北部灣東北部的優(yōu)勢魚類生物量大增,主要是因此東北季風為離岸風,把表層海水吹開下層海水上泛,故B正確;西南季風為向岸風,與西南季風影響不大,故A排除;在此冬半年期間,北部灣海域表層海水溫度卻比正常年份同期明顯下降,故C排除;優(yōu)勢魚類生物量大增與魚類產卵期提前關系較小,主要為季風影響,故D排除;故選擇B。
B
題組3(考點3:海氣相互作用及其對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
(2024年福建省泉州高三一模卷)2007年8月—2008年6月發(fā)生拉尼娜事件,赤道附近西太平洋表層海水溫度比同期升高。在此冬半年期間,北部灣海域表層海水溫度卻比正常年份同期明顯下降。科研人員選取2006年7月和2008年7月(休漁期間)北部灣魚類生物量調查數據進行對比,繪制北部灣優(yōu)勢魚類生物量的分布圖(下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3. 此次拉尼娜事件發(fā)生期間,赤道附近太平洋海域( )
A.東西部水溫的差異減小 B.中東部氣流上升,降水增多
C.南北赤道暖流勢力增強 D.秘魯寒流減弱,漁場減產
【小題13】拉尼娜事件,是指赤道中、東太平洋海表溫度異常出現大范圍偏冷且強度和持續(xù)時間達到一定條件的冷水現象。這種水文特征將使太平洋東部水溫下降,出現干旱,與此相反的是西部水溫上升,降水量比正常年份明顯偏多。東西部水溫的差異增大,故A排除;中東部氣流下沉,降水減少,故B排除;信風增強,進而南北赤道暖流增強,故C正確;秘魯寒流增強,漁場增加產量,故排除D。故選擇C。
C
(2024年浙江1月卷)海—氣間通過潛熱(海水蒸發(fā)吸收的熱量或水汽凝結釋放的熱量)、長波輻射等方式進行熱量交換,并通過大氣環(huán)流和大洋環(huán)流調節(jié)不同緯度間的水熱狀況。下圖為北半球夏季大氣潛熱釋放對局地氣溫變化的貢獻。完成下面小題。
24. 關于大氣潛熱釋放的緯度差異及其主要原因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0°~10°潛熱釋放高度較高,氣流輻散上升強烈
B. 30°~40°潛熱釋放數量較少,信風干燥抑制蒸發(fā)
C 50°~60°潛熱釋放高度較低,鋒面氣旋抬升受限
D. 80°~90°潛熱釋放數量最少,極地東風擺動較小
A:0°-10°氣流輻合上升強烈,而不是輻散,A錯誤;
B:信風干燥有利于蒸發(fā),B錯誤;
C:50°-60°氣溫較低,鋒面氣旋抬升受限,因此潛熱釋放高度較低,C正確
D:極地東風風力強勁,極地東風擺動較小利于蒸發(fā),有利于潛熱釋放,D錯誤
C
題組3(考點3:海氣相互作用及其對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
(2024年浙江1月卷)海—氣間通過潛熱(海水蒸發(fā)吸收的熱量或水汽凝結釋放的熱量)、長波輻射等方式進行熱量交換,并通過大氣環(huán)流和大洋環(huán)流調節(jié)不同緯度間的水熱狀況。下圖為北半球夏季大氣潛熱釋放對局地氣溫變化的貢獻。完成下面小題。
25. 在海—氣系統(tǒng)內部( )
A. 大氣降水,將能量直接傳遞給了海洋表面
B. 大氣輻射和運動,消耗從海洋獲取的熱量
C. 海面反射太陽輻射,增加了大氣潛熱釋放
D. 海面水分蒸發(fā)凝結,促使海水產生了運動
大氣通過風推動海水運動,將能量直接傳遞給了海洋表面,降水主要是水分交換,A錯誤;
大氣輻射和運動需要能量,會消耗從海洋獲取的熱量,B正確;
海面反射太陽輻射,使海水增溫幅度減少,不利于蒸發(fā),減少了大氣潛熱釋放,C錯誤
大氣運動促使海水產生了運動,而不是水分蒸發(fā),D錯誤
B
題組3(考點3:海氣相互作用及其對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怀远县| 托克逊县| 鄂州市| 蒙阴县| 普兰县| 龙江县| 梁山县| 永清县| 军事| 大同县| 米泉市| 阳新县| 垣曲县| 新兴县| 馆陶县| 武邑县| 随州市| 黄龙县| 永济市| 上饶市| 彩票| 新河县| 方正县| 大庆市| 虎林市| 克什克腾旗| 桦甸市| 全椒县| 扶余县| 温泉县| 绵阳市| 南岸区| 仙居县| 花莲市| 柘荣县| 江门市| 祥云县| 奎屯市| 康乐县| 马边| 涿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