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3.2 地形圖的判讀素養(yǎng)目標1.在等高線地形圖上,識別不同的地形部位,判讀坡的陡緩,估算海拔與相對高度。2.在地形圖上,識別五種主要的地形類型。3.結合地形觀察,說出等高線地形圖、分層設色地形圖表示地勢起伏的特點。重點在等高線地形圖中判讀地形和地形部位。難點等高線地形圖的應用。【自主預習】知識點一:海拔和相對高度1.地球表面的________通常用海拔和相對高度來表示。 2.海拔是某個地點高出平均海平面的________,又稱為絕對高度。 3.相對高度是某個地點高出________地點的垂直距離。 知識點二:等高線地形圖1.陸地五種基本地形特征地形 特征山地 海拔在________米以上,相對高度大于________米的隆起地形 丘陵 海拔在500米以________,相對高度在200米以________,山坡平緩、山頂渾圓,地勢起伏不大、連綿不斷的低矮隆起高地 高原 海拔在________米以上,面積較大,頂面相對________,一側或數(shù)側為陡坡的高地 平原 地形起伏________的開闊陸地,海拔較低,一般在________米以下 盆地 四周被山嶺、高原環(huán)繞,中間海拔相對________的盆狀地形 2.把地面上海拔________的點連成閉合曲線,垂直投影到一個水平面上,并按比例縮繪在圖紙上,就得到了等高線。 3.判讀等高線地形圖中的地形部位地形部位 等高線特征山峰 ________,________,等高線呈________狀態(tài) 鞍部 兩個山峰之間相對________的低地 山脊 中部高,兩側低,等高線向________凸出 山谷 兩側高,中間低,等高線向________凸出 陡崖 多條等高線________在一起 陡坡 等高線________緩坡 等高線________知識點三:分層設色地形圖1.在分層設色地形圖上,________表示水域,綠色表示________,山地、丘陵、高原等用黃色和褐色表示。 2.地形剖面圖是按照一定比例沿著地表某一方向所做的垂直斷面圖,能更直觀地顯示地面________和坡度________狀況。 參考答案知識點一1.高低起伏2.垂直距離3.另一個知識點二1.500 200 下 下 500 平坦 平緩 200 較低2.相同3.中部高 四周低 閉合 平緩 低處 高處 重疊 密集 稀疏知識點三1.藍色 平原2.起伏 陡緩【合作探究】1.【模擬演示——區(qū)別海拔與相對高度】 請兩位身高不同的同學并列站在講臺上,比比身高。學生以此游戲活動理解海拔和相對高度的概念。2.【實物演示——地形部位判讀】 步驟:請伸出左手,五指并攏,隆起手背,手背向上平扣在桌面上。用筆在手背上畫等高線,手背部關節(jié)突起的部位相當于山峰,關節(jié)間的部位相當于鞍部,手指的背部相當于山脊,手指縫相當于山谷。在指頭縫之間用粗的墨水描藍了,表示水順著山谷流下了。小指和拇指的外側相當于陡崖。把手伸開就是平面的等高線地形圖,握住拳頭就是立體的地形圖。這樣等高線形態(tài)與地勢高低、坡度陡緩的關系就可以一目了然了。(1)總結等高線的繪制原理,理解等高線的特點。(2)識別不同的地形部位。(3)觀察不同地形部位等高線形態(tài)差異,理解等高線與坡度陡緩的關系。3.【辨析不同地形】結合教材圖3.18,歸納不同地形類型特征的異同點,完成下表。地形類型 相同點 不同點平原高原地形類型 相同點 不同點山地丘陵平原盆地參考答案3.地表起伏小 平原海拔低,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高原海拔高,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 地表崎嶇山地海拔高,在500米以上,相對高度大。丘陵海拔低,在500米以下,相對高度一般不超過200米 中部地勢低平 平原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盆地無固定海拔;平原外側地勢也平坦,盆地四周一般為山嶺、高原,地勢起伏較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