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4.5 重要地理分界線及主要分區第2課時 素養目標1.了解四大地理區域的農業生產特點及差異。2.理解四大地理區域自然環境對生產生活的影響。重點四大地理區域農業生產的特點。難點四大地理區域自然環境對生產生活的影響。【自主預習】知識點一: 北方地區1.北方地區位于____________線以北的季風區,地形多為 ____________和高原。 2.北方地區耕地以____________為主,耕作制度為 ____________,是我國____________、棉花、雜糧的主要產區,盛產____________等溫帶水果。 知識點二:南方地區1.____________位于秦嶺—淮河線以南的季風區,地形多為 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 2.耕作制度為____________,耕地以____________為主,是我國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油菜、茶葉、蠶絲的主要產區,盛產____________等熱帶、亞熱帶水果。 知識點三: 西北地區 西北地區大部分位于我國西北的非季風區,地形多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農業以____________為主。 知識點四:青藏地區1.青藏地區主要位于____________上,地形多為____________和山地,以____________為主。 2.青藏地區一些河谷地帶適合發展____________等為主的河谷農業。 參考答案知識點一1.秦嶺—淮河 平原2.旱地 一年一熟至兩年三熟 小麥 蘋果、梨、桃、杏、山楂和棗知識點二1.南方地區 丘陵 盆地2.一年兩熟至一年三熟 水田 水稻 甘蔗 柑橘、香蕉、荔枝、龍眼、菠蘿知識點三高原 盆地 畜牧業知識點四1.青藏高原 高原 高寒畜牧業2.青稞【合作探究】方法鏈接巧記四大地理區域分界線及主導因素1.探究四大地理區域的特征 ——填寫我國四大地理區域之間的差異。比較項目 北方地區 南方地區 西北地區 青藏地區分布范圍地形氣候 溫度帶 高寒氣候年降水量/毫米干濕區植被 落葉闊葉林、針葉林 常綠闊葉林 草原、荒漠 高寒植被2.探究劃分四大地理區域的主導因素。(1)南、北方地理分界線是____________;大致與我國 1月____________等溫線和______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線一致,主導因素是____________。 (2) 北方地區與西北地區的分界線大體與______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線一致,主導因素是____________。 (3)青藏地區與其他地區的分界線與我國地勢第____________級階梯界線吻合,主導因素是____________。 3.我國幅員遼闊,地域差異很大。請同學們分為四組,每組選擇一個地理區域,搜集資料,編寫小品,并扮演這個區域的居民,表演他們特有的生活方式,思考當地的生活方式與自然環境的關系。參考答案1.大興安嶺、青藏高原以東,內蒙古高原以南,秦嶺—淮河以北 青藏高原以東,秦嶺—淮河以南 大興安嶺以西,長城、昆侖山—阿爾金山以北 主要位于青藏高原上 高原、平原 丘陵、盆地 盆地、高原高原 暖溫帶、中溫帶、寒溫帶 熱帶、亞熱帶 暖溫帶、中溫帶 <800 >800 <400 半濕潤區 濕潤區 半干旱區、干旱區2.(1)秦嶺—淮河 0 ℃ 800 氣候(2)400 降水 (3)一、二 地勢(或地形)3.答案略。提示:可以表演該地區民風民俗,演唱歌曲,以反映不同地理區域交通、工業、飲食等方面的不同。4.5 重要地理分界線及主要分區第1課時 素養目標1.在地圖上找出秦嶺、淮河,說明秦嶺—淮河線的地理意義。2.通過結合相關地理知識,了解秦嶺—淮河線南北兩側的自然差異。(區域認知)3.結合事例說明秦嶺—淮河南北兩側自然地理環境對人們生產、生活的影響,理解地理要素之間的聯系。(人地協調觀)4.能夠在圖上指出四大地理區域的范圍,了解四大地理區域劃分的依據。重點秦嶺—淮河線南北兩側的自然差異。難點南北自然地理環境對人們生產、生活的影響。【自主預習】知識點一:秦嶺—淮河線1.秦嶺的走向大致是____________走向,平均海拔在____________米以上。 2.淮河發源于河南____________, 流向大致是____________,下游分別注入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秦嶺—淮河線是我國____________區與____________區的分界線,也是我國東部____________帶和 ____________帶之間的分界線。 4.讀教材P122,完成下表。比較項 秦嶺—淮河線北側 秦嶺—淮河線南側冬季河流 有無封凍溫度帶干濕區比較項 秦嶺—淮河線北側 秦嶺—淮河線南側主要 農作物河流地形知識點二:四大地理區域1.從自然環境分異看,我國分為東部季風區、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大自然區。 2.在東部季風區內,南北差異明顯,以____________為界,分為南方和____________兩個區域。 3.根據自然條件、農業生產和居民生活等特征的差異,把我國分為四大地理區域,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知識點一1.東西 1 5002.桐柏山 自西向東 長江 黃海3.濕潤 半濕潤 暖溫 亞熱4.有 無 暖溫帶 亞熱帶 半濕潤區 濕潤區 小麥、玉米、棉花、大豆、甜菜等 水稻、甘蔗、油菜等 流量小、有結冰期 流量大、無結冰期 以高原、平原為主 以盆地、丘陵為主知識點二1.西北干旱區 青藏高寒區2.秦嶺—淮河線 北方3.北方地區 南方地區 西北地區 青藏地區【合作探究】1.探究秦嶺—淮河線對地理環境的影響。(1)在圖中找出秦嶺—淮河,用彩筆描繪出來。(2)某年1月發生強寒潮時,秦嶺北側的西安最低氣溫為-20.6 ℃,而秦嶺南側的安康最低氣溫為-7.6 ℃。結合教材,解釋造成兩地氣溫差異的主要原因。 2.感受秦嶺—淮河線南北兩側的差異。結合中國氣溫、溫度帶、降水量、干濕區分布等圖片,完成下表。比較項 秦嶺—淮河線以北 秦嶺—淮河線以南氣 溫 1月平 均氣溫溫度帶降 水 年降 水量干濕區氣候類型主要地形區冬季河流 有無冰封比較項 秦嶺—淮河線以北 秦嶺—淮河線以南河流流量主要植 被類型方法鏈接巧記秦嶺—淮河的意義3.分析秦嶺—淮河線南北差異對生產生活的影響。下面是關于南、北方生產生活上的差異,請根據自然條件分析形成原因。南米北面:南方地區居民以米飯為主食,北方地區居民喜食面食。南船北馬:南方地區傳統運輸工具是船只,北方地區傳統運輸工具是馬車。南尖北平:南方地區傳統民居為斜頂,北方地區傳統民居為平頂。參考答案1.(1)略。(2)主要原因是東西走向的秦嶺阻礙冷空氣南下,減小了冷空氣對南側地區的影響,致使南側氣溫比北側高很多。2.0 ℃以下 0 ℃以上 暖溫帶 亞熱帶 小于800毫米 大于800毫米 半濕潤區 濕潤區 溫帶季風氣候 亞熱帶季風氣候 以高原、平原為主 以盆地、丘陵為主 有 無 較小 較大 溫帶落葉闊葉林 亞熱帶常綠闊葉林3.南方地區降水豐富,土地多為水田,適宜種植水稻;北方地區降水稀少,土地多為旱地,適宜種植小麥。南方地區河流眾多,水網稠密,貨物常通過水路依賴船只進行運輸;北方地區平原廣闊,河流較少,貨物一般用馬車進行運輸。南方地區降水較多,傳統民居多為尖頂,屋頂傾斜角度大,有利于雨天及時排水;北方地區降水較少,屋頂多為平頂。(東北地區屋頂坡度大,便于冬季積雪滑落,避免壓塌房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學習任務單】4.5 重要地理分界線及主要分區 第1課時 2024-2025學年地理中圖版七年級上冊.docx 【學習任務單】4.5 重要地理分界線及主要分區 第2課時 2024-2025學年地理中圖版七年級上冊.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