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4.2 氣溫和降水第1課時素養目標1.通過閱讀氣溫的日變化和年變化圖,了解氣溫的日變化和年變化規律。(綜合思維)2.理解等溫線的定義以及等溫線圖的特點。3.通過閱讀“中國1月平均氣溫”圖和 “中國7月平均氣溫”圖,知道我國冬、夏氣溫分布特點。4.掌握五個溫度帶及其主要農作物和作物熟制。重點運用地圖,說出我國冬、夏氣溫的空間分布規律。難點掌握五個溫度帶及其主要農作物和作物熟制。【自主預習】知識點一:氣溫的變化1.氣溫是指大氣的____________程度。 2.氣溫在一天中的變化,叫氣溫____________。一般來說,在一天當中,陸地氣溫最高值出現在午后____________時左右,最低值出現在____________前后。 3.氣溫在一年當中的變化叫氣溫____________。在一年中,北半球陸地月平均最低氣溫出現在____________月,月平均最高氣溫出現在____________月。 知識點二:中國的氣溫1.1月是我國的隆冬時節,人們習慣上用____________月的平均氣溫代表____________季氣溫。 2.從我國1月平均氣溫圖上可以看出,1月0 ℃等溫線大致沿____________—秦嶺—____________高原東南邊緣分布。冬季我國氣溫分布的總體規律是自南向北____________,南北氣溫差別____________。 3.7月是我國的盛夏時節,人們習慣上以7月的平均氣溫代表____________季氣溫。在夏季,除青藏高原及個別地區以外,全國普遍____________,南北溫差____________。 知識點三:中國的溫度帶根據各地____________ 的總體差異,可以將我國劃分為五個溫度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寒溫帶,此外還有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知識點一1.冷暖2.日變化 2 日出3.年變化 1 7知識點二1.1 冬2.淮河 青藏 降低 很大3.夏 高溫 不大知識點三熱量狀況 熱帶 亞熱帶 暖溫帶 中溫帶 青藏高原高寒區【合作探究】1.算一算:探究氣溫的變化。(1)如何計算日平均氣溫、月平均氣溫和年平均氣溫 (2)如何計算氣溫日較差 如何計算氣溫年較差 2.想一想:探究中國的氣溫的分布特點。(1)結合教材圖G“中國1月平均氣溫”,完成下列問題。①漠河、三沙的1月氣溫各約為多少 二者相差多少 ②1月0 ℃等溫線大致經過哪些地方 ③分析我國冬季氣溫的分布規律,并思考是什么原因導致了氣溫的差異。(2)結合教材圖J“中國7月平均氣溫”,完成下列問題。①哈爾濱市、海口市的7月平均氣溫為多少 兩地氣溫相差多少 分析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②找出7月氣溫最高的地區,并分析形成的原因。③找出7月氣溫最低的地區,并分析形成的原因。3.記一記 :掌握不同溫度帶的耕作制度和主要農作物。(1)你所在的城市屬于哪個溫度帶 (2)填一填不同溫度帶內耕作制度和主要農作物的差異。溫度帶 耕作制度 主要農作物熱帶亞熱帶暖溫帶中溫帶寒溫帶青藏高原高寒區參考答案1.(1)日平均氣溫是將在8時、14時、20時、2時測得的氣溫之和除以4;月平均氣溫是一個月中每天的日平均氣溫相加得到的數除以天數;年平均氣溫是一年中12個月的月平均氣溫之和除以12。(2)氣溫日較差是一天中的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之差。氣溫年較差是一年當中最高月均溫與最低月均溫之差。2.(1)①漠河約為-28.7 ℃,三沙約為23.6 ℃。相差約52.3 ℃。②大致經過淮河—秦嶺—青藏高原東南邊緣。③自南向北降低,南北氣溫差別很大。緯度因素導致了氣溫的差異。(2)①略。(教師自主給出大概數值,引導學生計算氣溫差)北方地區雖緯度較高,但夏季白晝時間長,故南北溫差不大。②新疆吐魯番盆地。原因是吐魯番盆地深居內陸,晴天多,獲得的太陽光熱多。③青藏高原。原因是青藏高原海拔高,氣溫低。小結:我國夏季南北氣溫相差不大,大部分地區普遍高溫。3.(1)根據實際情況作答。(2)一年三熟 水稻、熱帶經濟作物 一年兩至三熟水稻、(冬)小麥、亞熱帶經濟作物 一年一熟至兩年三熟 (冬)小麥、玉米、花生、棉花、溫帶水果 一年一熟 (春)小麥、大豆、甜菜、亞麻 一年一熟 (春)小麥、馬鈴薯 部分地區一年一熟 青稞4.2 氣溫和降水第2課時素養目標1.通過對降水量測定過程的學習,掌握降水量的測定方法,學會降水量柱狀圖的繪制。(地理實踐力)2.掌握我國降水的時間分配特點和空間分布特點。(綜合思維)3.理解我國干濕區的劃分及其大致界線。重點我國降水的時間分配特點和空間分布特點。難點通過年降水量分布圖總結出我國降水分布規律。【自主預習】知識點一:中國降水的變化1.從大氣中降落到地面的固態或液態的水,統稱為____________。 2.我國各地降水量的季節分配很____________,大部分地區降水集中于 ____________,且____________期與____________期一致,這對農作物的生長十分有利,但易發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災害。 3.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大致沿淮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原東南邊緣一線分布,______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線大致沿大興安嶺—張家口—蘭州—拉薩—喜馬拉雅山脈東南端一線分布。 4.我國年降水量的空間分布規律大致是____________多,____________少,由____________沿海向____________內陸逐漸減少。 知識點二:中國的干濕區1.一個地區的干濕狀況,主要根據該地區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之間的對比關系來確定。 2.我國各地的干濕狀況差別很大,可劃分為四類干濕區:____________區、____________區、____________區和干旱區。 參考答案知識點一1.降水2.不均勻 夏季 高溫 多雨 春旱 夏澇3.秦嶺 青藏 4004.東部 西部 東南 西北知識點二1.降水量 蒸發量2.濕潤 半濕潤 半干旱【合作探究】1.結合教材P91圖 N“北京、武漢、廣州降水量”,探究我國降水時間分布。(1)說出圖N所示三地哪幾個月降水最多,哪幾個月降水最少。(2)試著總結圖N所示三地降水量季節變化的共同規律。2.結合教材圖O“中國年降水量分布”,探究我國降水空間分布。(1)說出我國廣州、武漢、蘭州、烏魯木齊四地的降水范圍。 (2)畫一根線段連接四地,比較四地降水的多少。根據你的發現總結我國年降水量的空間分布規律。 ·知識拓展·我國年降水量之最及原因①臺灣島東北部的火燒寮是我國降水最多的地方,年平均降水量達6 558毫米。火燒寮地處我國臺灣省東北部,受到來自太平洋的溫暖濕潤氣流的影響;加之該地位于山脈的迎風坡,故降水極為豐富。②吐魯番盆地中的托克遜是我國降水最少的地方,年平均降水量僅5.9毫米,年降水天數不足10天,因為該地深居內陸,距海遙遠,海洋濕潤氣流難以到達;加之該地周圍的高大山脈阻擋了來自海洋的濕潤氣流,故降水極為稀少。3.結合教材圖O“中國年降水量分布”和圖P“中國干濕區”,探究降水量與干濕區的關系。(1)結合圖O,在圖P上畫出200、400、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你有什么發現 (2)為什么東北地區大興安嶺北部,小興安嶺、長白山以東地區屬于濕潤區 參考答案1.(1)5~7月降水最多,12月和1月降水最少。(2)圖中三地降水的時間分配不均勻,降水集中在夏季。2.(1)廣州降水量在1 600毫米以上,武漢降水量在800毫米到1 600毫米之間,蘭州降水量在400毫米左右,烏魯木齊降水量在200毫米到400毫米之間。(2)我國降水東部多、西部少,由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逐漸減少。3.(1)200、400、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分別與干旱區和半干旱區、半干旱區與半濕潤區、半濕潤區與濕潤區的分界線大致吻合。(2)東北地區緯度位置較高,氣溫相對較低,蒸發量小,降水量相對較大,因此氣候較為濕潤,屬于濕潤區。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學習任務單】4.2 氣溫和降水 第1課時 2024-2025學年地理中圖版七年級上冊.docx 【學習任務單】4.2 氣溫和降水 第2課時 2024-2025學年地理中圖版七年級上冊.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