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節 土地資源基礎梳理·自主預習一、土地資源概況1.利用類型:耕地、牧草地、林地、交通運輸用地和居民及工礦用地等。2.有利條件:國土遼闊,土地資源總量豐富,土地利用類型多樣。為我國因地制宜全面發展農、林、牧、副、漁業生產提供了有利條件。3.不利條件(1)人均土地資源占有量小。(2)比例構成不盡合理:耕地、林地少,山區面積廣大,難以利用的土地多,后備土地資源不足,人與耕地的矛盾尤為突出。4.土地資源類型分布土地資源類型 主要分布地區季風區或 非季風區 干濕地區 主要地形類型耕地 季風區 濕潤區 半濕潤區 平原和低緩丘陵林地 季風區 濕潤區 半濕潤區 山地草 地 非季風區 半濕潤區 半干旱區 高原、山地未利用土地 非季風區 半干旱區 干旱區 戈壁、荒漠、石山二、一寸土地一寸金1.土地利用中存在的問題:土地利用不合理造成水土流失、沙化、鹽堿化、土壤污染等問題,致使我國耕地面積不斷減少。2.合理利用和保護土地資源的措施基本國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實保護耕地。名師點睛(1)土地資源的范圍:土地資源=可利用土地+難利用土地。(2)土地資源的分布受地形、氣候、人類活動等因素綜合影響。圖示導航·重點突破一、我國土地利用類型的構成【讀圖·析圖】1.我國已利用土地類型中所占比例居于前三位的是林地、牧草地、耕地。2.把我國土地利用類型構成中前三位由餅狀圖轉化為柱狀圖。【探究·思考】3.我國土地利用的現狀是土地利用類型多樣(單一或多樣),難以利用的土地多,后備土地資源不足。二、我國主要土地利用類型的分布【讀圖·析圖】1.在上圖中試著畫出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東側以耕地和林地為主;西側以草地為主,還有面積較大的沙漠、高寒荒漠、戈壁和石山等難以利用的土地。答:結合教材上我國年降水量的分布圖,畫出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畫圖略。2.結合以前學過的干濕地區知識,在圖中找出以水田為主的耕地主要分布在濕潤地區,以旱地為主的耕地主要分布在半濕潤地區。【探究·思考】3.結合我國北方和南方水土資源的比較圖,評價這種水土資源的地區匹配對農業生產是否合理。如何解決 答:不合理,南方地少水多,水資源浪費,北方地多水少,農業會因缺水而減產。 北方發展節水農業,實行南水北調等。課時訓練·基礎達標一、單項選擇題 我國是一個土地資源豐富的國家,但更是一個人均土地資源的貧國。請觀察中國土地利用類型構成圖,完成1、2題。1.我國土地資源利用類型中,按比重從高到低排列正確的一組是 (D)A.水域、園地、耕地B.居民點及工礦用地、牧草地、耕地C.耕地、林地、園地D.林地、牧草地、耕地2.根據中國土地利用類型構成圖,關于我國土地資源的敘述,正確的是 (B)A.未利用土地比重大,后備土地資源豐富B.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實保護耕地是我國的基本國策C.牧草地比重很大,耕地比重小,可以大量開墾草地為耕地D.林地比重呈逐年下降趨勢 讀下圖,完成3、4題。3.我國的耕地主要分布在 (B)A.西北內陸的高原、盆地B.東部季風區的平原和盆地C.南方的山地、丘陵D.北方的高原、山地4.根據中國土地資源分布示意圖,下列關于我國土地資源的敘述,正確的是 (C)A.戈壁、高寒荒漠、石山等未利用的土地比重大,所以我國后備土地資源豐富B.我國的草地較多,耕地較少,可以大量開墾草地為耕地C.我國土地資源豐富,但人為破壞較多,我們要切實保護耕地D.我國西部沙漠較多,我們可以大力植樹種草變沙漠為耕地 近幾年來,我國中小學對部分教材推行循環使用政策,每年可以少訂課本10萬多冊。據此完成5、6題。5.課本的循環使用,對下列哪種資源具有直接的保護作用 (B)A.煤炭資源 B.森林資源C.土地資源 D.石油資源6.這種資源主要分布在圖中的 (C)A.①②③ B.②③⑤C.①②④ D.①②⑤二、綜合題7.讀中國在世界人口和耕地中所占百分比圖和今后我國人口和耕地發展的可能趨勢圖,完成下列各題。(1)目前我國以占世界7%的耕地養活了占世界21%的人口,被認為是世界一大奇跡。(2)今后我國人口發展的可能趨勢是越來越多,人均耕地變化的可能趨勢是越來越少。(3)目前國家對解決上述問題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有:在人口方面,把實行“計劃生育”作為一項基本國策;在耕地方面,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實保護耕地”作為一項基本國策。8.讀我國土地利用類型的構成圖和土地利用類型分布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1)寫出圖中字母所代表的土地利用類型:A旱地,B水田,C草地,D林地。(2)在我國的土地利用類型中,草地所占比重最大,約為32.6%,主要分布在我國的非季風區(季風區、非季風區)。(3)隨著人口的增長,①(填代號)將不斷增加,人與④(填代號)的矛盾將更加突出,為了保護我們的土地資源,國家將每年的6月25日定為“全國土地日”。(4)根據上圖,簡要評價我國土地資源的優劣。答:優:類型齊全。劣:比例分配不合理,耕地、林地少,難利用土地多,后備土地資源不足。【誘思探究】 《中華人民共和國糧食安全保障法》于2024年6月1日施行,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下表為2023年黑龍江、河南、浙江、云南四省相關統計數據,其中糧食自給率是指糧食生產量占糧食消費量的比率。據此完成下列問題。省級行 政區 平均海 拔(米) 人口 (千萬) 省區面積 (萬千米2) 耕地面積 (萬畝) 糧食自 給率(%)甲 246 9.82 16.68 12 035 164.6乙 303 6.63 10.56 2 818 24丙 1 892 4.67 39.41 8 268 102.2丁 313 3.10 47.3 20 807 617.6(1)表中甲、乙、丙、丁四省分別是 (B)A.浙江、河南、黑龍江、云南B.河南、浙江、云南、黑龍江C.黑龍江、云南、河南、浙江D.云南、黑龍江、浙江、河南(2)與丁省相比,乙省糧食自給率偏低的主要原因是 (D)A.生產經驗欠缺B.熱量條件不足C.機械化水平低D.人均耕地較少(3)“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是國家戰略舉措。下列對“藏糧于地”理解正確的是 (C)A.所有土地都種植糧食作物B.把糧食儲存于地下糧倉C.牢牢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D.圍湖造田,增加耕地面積第二節 土地資源基礎梳理·自主預習一、土地資源概況1.利用類型: 、牧草地、 、交通運輸用地和居民及工礦用地等。2.有利條件:國土遼闊,土地資源 ,土地利用類型多樣。為我國因地制宜全面發展農、林、牧、副、漁業生產提供了有利條件。3.不利條件(1)人均土地資源占有量 。(2)比例構成不盡合理:耕地、林地少,山區面積廣大, 多,后備土地資源不足,人與 的矛盾尤為突出。4.土地資源類型分布土地資源類型 主要分布地區季風區或 非季風區 干濕地區 主要地形類型季風區 濕潤區 半濕潤區 平原和低緩丘陵季風區 濕潤區 半濕潤區草 地 非季風區 半濕潤區 半干旱區 高原、山地未利用土地 非季風區 半干旱區 干旱區 戈壁、荒漠、石山二、一寸土地一寸金1.土地利用中存在的問題:土地利用不合理造成 、 、 、 等問題,致使我國耕地面積不斷減少。2.合理利用和保護土地資源的措施基本國策: 。名師點睛(1)土地資源的范圍:土地資源=可利用土地+難利用土地。(2)土地資源的分布受地形、氣候、人類活動等因素綜合影響。圖示導航·重點突破一、我國土地利用類型的構成【讀圖·析圖】1.我國已利用土地類型中所占比例居于前三位的是 、 、 。2.把我國土地利用類型構成中前三位由餅狀圖轉化為柱狀圖。【探究·思考】3.我國土地利用的現狀是土地利用類型 (單一或多樣),難以利用的土地多,后備土地資源不足。二、我國主要土地利用類型的分布【讀圖·析圖】1.在上圖中試著畫出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東側以 為主;西側以 為主,還有面積較大的沙漠、高寒荒漠、戈壁和石山等難以利用的土地。2.結合以前學過的干濕地區知識,在圖中找出以水田為主的耕地主要分布在 ,以旱地為主的耕地主要分布在 。【探究·思考】3.結合我國北方和南方水土資源的比較圖,評價這種水土資源的地區匹配對農業生產是否合理。如何解決 課時訓練·基礎達標一、單項選擇題 我國是一個土地資源豐富的國家,但更是一個人均土地資源的貧國。請觀察中國土地利用類型構成圖,完成1、2題。1.我國土地資源利用類型中,按比重從高到低排列正確的一組是 ( )A.水域、園地、耕地B.居民點及工礦用地、牧草地、耕地C.耕地、林地、園地D.林地、牧草地、耕地2.根據中國土地利用類型構成圖,關于我國土地資源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未利用土地比重大,后備土地資源豐富B.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實保護耕地是我國的基本國策C.牧草地比重很大,耕地比重小,可以大量開墾草地為耕地D.林地比重呈逐年下降趨勢 讀下圖,完成3、4題。3.我國的耕地主要分布在 ( )A.西北內陸的高原、盆地B.東部季風區的平原和盆地C.南方的山地、丘陵D.北方的高原、山地4.根據中國土地資源分布示意圖,下列關于我國土地資源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戈壁、高寒荒漠、石山等未利用的土地比重大,所以我國后備土地資源豐富B.我國的草地較多,耕地較少,可以大量開墾草地為耕地C.我國土地資源豐富,但人為破壞較多,我們要切實保護耕地D.我國西部沙漠較多,我們可以大力植樹種草變沙漠為耕地 近幾年來,我國中小學對部分教材推行循環使用政策,每年可以少訂課本10萬多冊。據此完成5、6題。5.課本的循環使用,對下列哪種資源具有直接的保護作用 ( )A.煤炭資源 B.森林資源C.土地資源 D.石油資源6.這種資源主要分布在圖中的 ( )A.①②③ B.②③⑤C.①②④ D.①②⑤二、綜合題7.讀中國在世界人口和耕地中所占百分比圖和今后我國人口和耕地發展的可能趨勢圖,完成下列各題。(1)目前我國以占世界 %的耕地養活了占世界 %的人口,被認為是世界一大奇跡。(2)今后我國人口發展的可能趨勢是 ,人均耕地變化的可能趨勢是 。(3)目前國家對解決上述問題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有:在人口方面,把實行“ ”作為一項基本國策;在耕地方面,把“ ”作為一項基本國策。8.讀我國土地利用類型的構成圖和土地利用類型分布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1)寫出圖中字母所代表的土地利用類型:A ,B ,C ,D 。(2)在我國的土地利用類型中, 所占比重最大,約為 ,主要分布在我國的 (季風區、非季風區)。(3)隨著人口的增長, (填代號)將不斷增加,人與 (填代號)的矛盾將更加突出,為了保護我們的土地資源,國家將每年的 定為“全國土地日”。(4)根據上圖,簡要評價我國土地資源的優劣。【誘思探究】 《中華人民共和國糧食安全保障法》于2024年6月1日施行,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下表為2023年黑龍江、河南、浙江、云南四省相關統計數據,其中糧食自給率是指糧食生產量占糧食消費量的比率。據此完成下列問題。省級行 政區 平均海 拔(米) 人口 (千萬) 省區面積 (萬千米2) 耕地面積 (萬畝) 糧食自 給率(%)甲 246 9.82 16.68 12 035 164.6乙 303 6.63 10.56 2 818 24丙 1 892 4.67 39.41 8 268 102.2丁 313 3.10 47.3 20 807 617.6(1)表中甲、乙、丙、丁四省分別是 ( )A.浙江、河南、黑龍江、云南B.河南、浙江、云南、黑龍江C.黑龍江、云南、河南、浙江D.云南、黑龍江、浙江、河南(2)與丁省相比,乙省糧食自給率偏低的主要原因是 ( )A.生產經驗欠缺B.熱量條件不足C.機械化水平低D.人均耕地較少(3)“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是國家戰略舉措。下列對“藏糧于地”理解正確的是 ( )A.所有土地都種植糧食作物B.把糧食儲存于地下糧倉C.牢牢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D.圍湖造田,增加耕地面積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三章 第二節 土地資源 - 學生版.docx 第三章 第二節 土地資源.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