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大田一中、永安一中、沙縣一中 ”三校協作2024—2025 學年第一學期 12 月聯考高一地理試題(考試時間 : 90 分鐘 總分 : 100 分) 試卷分第 Ⅰ卷(選擇題) 和第Ⅱ卷(非選擇題) 兩部分。第 Ⅰ卷 (選擇題, 共 52 分)一、選擇題。 (本大題共 26 小題,每小題 2 分,共 52 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 符合題目要求的。)北京時間 2022 年 9 月 27 日 3 時 33 分,出現天文奇觀“木星沖日 ”。沖日是指某地外行星(運行 軌道在地球軌道和太陽之外的行星)在繞日公轉時與太陽、地球成一條直線,且地球位于該地外行星和 太陽之間的天文現象。據此完成 1-3 題。1. 下列四圖能正確表示“木星沖日 ”現象的是 ( )A. A B. B C. C D. D2. 下列行星中,可能會發生沖日現象的是 ( )A. 水星 B. 金星 C. 地球 D. 火星3. 與木星相比,地球上有利于生命形成的優越條件是 ( )①太陽光照一直比較穩定 ②表面溫度適于生物生存③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擾 ④有適于生物呼吸的大氣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將土地同時用于農業和太陽能發電稱為農業光伏。傳統光伏為傾斜安裝方式,近年來垂直安裝已 成為一種新興安裝方式(如圖 1,垂直安裝即將光伏組件與地面傾角呈 90 °安裝)。當發電功率超過用 電功率時,將多余電能儲存起來;當用電負荷過高時,將儲存的電能釋放出來,實現電能的實時匹配, 確保電網安全穩定。圖 2 為兩種安裝模式的發電曲線圖。完成 4-5 題。4. 與傾斜安裝相比,農業光伏中垂直安裝( )①太陽輻射利用率低 ②面板清潔成本高 ③更適于寒冷積雪區 ④干擾農業活動少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5. 在光伏發電中,垂直安裝比傾斜安裝( )A. 發電功率的峰值大 B. 受天氣影響小C. 電力儲能需求小 D. 有助于錯峰供電某校地理實踐小組查閱資料,繪制了下圖(圖 3) 某地地層剖面示意。地層中的生物化石示意該 地質歷史時期具有代表性的繁盛物種。據此完成 6-7 題。6. 圖示地層形成的年代表述正確的是 ( )A. 記錄了46 億年的地質年代 B. 記錄出不同宙的地層特點C. 乙是距今 3 億年前形成的地層 D. 自上而下形成的年代漸早7. 圖中地層反映的自然環境特征是 ( )A. 甲層——氣候溫暖濕潤,蕨類植物繁盛B. 乙層一一爬行動物盛行,哺乳動物出現C. 丙層一一地殼運動劇烈,喜馬拉雅山脈隆起 D. 丁層一一真核生物出現,地球生物極其稀少2022 年 6 月 1 日 17 時 00 分, 四川雅安市蘆山縣發生 6.1 級地震,震源深度 17 千米。下圖為 “地球圈層結構示意圖 ” (圖4)。據此完成 8-10 題。8. 此次地震的震源最可能位于 ( )A. Ⅰ 圈層 B. Ⅱ圈層 C. 莫霍界面以下 D. 古登堡界面以下9. 地震發生以后,建筑物并不會馬上倒塌,一般都要間隔約 12 秒,這就是地震救援領域所說的 “黃金 12 秒 ”。據此推斷“黃金 12 秒 ”確定的依據是 ( )A. 橫波和縱波的傳播介質差異 B. 建筑物的抗震能力C. 橫波和縱波傳播速度的差異 D. 人體對緊急事件的生理反應能力10. 關于圖中各圈層的特點,描述錯誤的是 ( )A. Ⅰ 圈層的根本熱源是地面輻射 B. Ⅲ圈層空間分布連續而不規則C. Ⅱ圈層屬于巖石圈中的一部分 D. 外核物質形態可能為液態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在 400km 的高空完成任務后,于 2024 年 4 月 30 日 (農歷 3 月 22 日) 18 時左右成功降落在東風著陸場。下圖(圖 5) 示意神舟十七號返回的主要階段。完成 11-12 題。11. 神州十七號載人飛船返回過程中氣溫變化依次是 ( )A. 升高-降低-升高-降低 B. 降低一升高一降低一升高C. 降低—降低—升高—升高 D. 升高—升高—降低—降低12. 2024 年 4 月 30 日晚上,東風著陸場觀測到月相是( )熱島強度指城鄉之間平均溫度的差異。圖 6 為某濱海城市夏季海陸風與非海陸風日的熱島強度 日變化特征。據此完成 13-14 題。13. 該市熱島效應最強時( )A. 郊區氣溫高于中心區 B. 為市區日氣溫最高時C. 為城郊溫差最大時 D. 為市區日氣溫最低時14. 相對于非海陸風日,海陸風日白天( )A. 較暖的海風加強了熱島環流 B. 較涼的海風加強了熱島環流C. 較暖的海風減弱了熱島環流 D. 較涼的海風減弱了熱島環流等壓線,是指把在一定時間內,氣壓相等的地點在平面圖上連接起來所成的封閉線。根據等 壓線的分布可以推斷出區域內的氣壓分布狀況和大氣運動狀況。下圖示意北半球某地海平面等壓線 分布,圖 7 中氣壓單位為 hpa,據此 15-17 題。15. 關于甲地氣壓值推斷正確的是 ( )A. 1032hpa B. 1035hpa C. 1038hpa D. 1041hpa16. 此時,風力最弱的城市是 ( )A. 鄭州 B. 西安 C. 北京 D. 東京17. 下列關于風向推斷最可信的是 ( )A. 北京吹西南風 B. 東京吹東北風 C. 鄭州吹東南風 D. 西安吹西北風三文魚屬冷水性魚類。我國近岸養殖三文魚成活率低,長期以來主要依靠進口。2018 年,我國 首個全潛式大型網箱“深藍 1 號 ”在黃海海域下水,并投放來自挪威的三文魚苗。該網箱可視水溫調 整潛水深度,實現了我國三文魚規模化養殖的突破。據此完成 18-20 題。18. 我國近岸養殖三文魚成活率低,主要是因為( )A. 受洋流影響小 B. 受海浪影響大 C. 海水鹽度低 D. 海水溫度高19. 夏季,深海網箱調節方向和原因分別為( )A. 向上,降低水溫 B. 向上,提升水溫 C. 向下,降低水溫 D. 向下,提升水溫20. 與近岸養殖相比,深海養殖的三文魚品質好,主要原因是深海養殖區( )A. 餌料來源豐富 B. 海水水質較好 C. 水域空間廣闊 D. 海水光照充足讀等高線地形圖 8(單位:米),完成 21-22 題。21. 下列關于以上四幅等高線地形圖名稱對應順序正確的是( ) A. 新月形沙丘,南方丘陵梯田,喀斯特峰叢,洪(沖) 積扇 B. 南方丘陵梯田,新月形沙丘,喀斯特峰叢,洪(沖) 積扇 C. 南方丘陵梯田,新月形沙丘,洪(沖) 積扇,喀斯特峰叢 D. 新月形沙丘,喀斯特峰叢,洪(沖) 積扇,南方丘陵梯田22. 形成③景觀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 )A. 風化作用 B. 風力侵蝕 C. 流水侵蝕 D. 冰川侵蝕某中學地理研學小組來到圖示區域進行研學。讀該區域等高線地形圖和相關警示牌(圖 9), 完成 23-24 題。23. 如圖所示區域( )A. 河流 a-b 段比 b-c 段流速快 B. 甲、乙兩山峰的相對高度小于 50 米C. ①地的地形部位為山谷 D. ④地適合開發攀巖項目24. 經研學考察,同學們一致認為右圖的安全警示牌最適合安放在圖中的( )A. ①地 B. ②地 C. ③地 D. ④地對流層逆溫是下冷上熱的現象,逆濕就是下濕上干的現象。下圖為塔克拉瑪干沙漠 2010 年 9 月 至 2023 年 8 月流沙前緣近地面 2.0 米與 0.5 米高度之間的溫度和濕度差值曲線。讀圖 10, 完成 25-26題。25. 2010 年 9 月至 2023 年 8 月, 有關當地逆溫、逆濕現象說法正確的是 ( )A. 9 月開始出現逆溫現象 B. 10 月開始出現逆濕現象C. 逆溫強度冬季大于夏季 D. 逆濕現象夏季比冬季更加明顯26. 流沙前緣的逆溫、逆濕現象會 ( )A. 促進植物生長 B. 加速流沙擴展 C. 增加區域降水 D. 加劇風力侵蝕二、綜合題(48 分)27. 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18 分)湖南省龍山縣境內萬山聳立,山中有多處洞穴。其中的一處山洞洞內氣溫終年恒定(約為 12℃),即 使在洞外幾乎無風的情況下,洞口的風依然強勁,被當地人稱為“風洞 ”。下圖為“風洞 ”剖面結構示意 圖(圖 11) 和龍山縣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 (圖 12)(1) 判斷該處洞穴屬于的典型地貌類型并說明判斷依據。 (4 分)(2) 運用水循環原理,結合水循環的環節,解釋該洞穴中地下暗河水量豐富的原因。 (6 分)(3) 洞口A 處終年風力強勁,且風向隨季節轉換而改變。運用熱力環流原理,判斷此時的季節(夏季或冬 季) 和 A 處風向(向里或向外),并分別說明理由。 (8 分)28. 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12 分)海水溫差發電是指利用表層海水與深層海水的溫度差來進行發電,海水溫差越大,發電效率越高。 圖 13 為太平洋沿某條經線表層海水年平均溫度隨緯度分布圖; 圖 14 為該經線上甲、乙、丙三處海域 水溫隨深度的變化圖; 圖 15 為海水溫差電站工作原理示意圖。蒸發器作用:溫暖表層海水使低沸點液氨沸騰蒸發 冷凝器作用:氨蒸汽被冷海水重新凝結成液氨(1) 描述太平洋表層水溫隨緯度變化特點及海水溫度垂直(隨深度) 變化特點。 (6 分)(2) 判斷圖 13 中的甲、乙、丙與圖 14 中①②③的對應關系。 (3 分)(3) 根據海水溫差發電原理,判斷甲、乙、丙三處海域最適宜海水溫差發電的是哪處 理由是什么 (3 分)29. 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問題。 (8 分) .小黃魚屬于暖溫性洄游魚類,產卵洄游一般隨水溫變暖啟動。每年 3 月,小黃魚從丁越冬場出 發,前往我國東海沿岸海域產卵。圖 15 示意某海域部分小黃魚產卵場和越冬場分布。(1) 指出乙海區表層海水鹽度最低的季節,并簡析原因。 (4 分)(2) 分析丁海域成為小黃魚越冬場的原因。 (4 分)30.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10 分)材料一:下墊面與近地層空氣的熱量交換以湍流顯熱和水分潛熱兩種形式為主。湍流顯熱交換 是指地—氣之間通過對流(包括亂流) 作用進行熱量交換,會引起空氣溫度變化。水分潛熱交換是指水 汽蒸發(蒸騰)、凝結時所引起的地—氣之間的熱量交換,不會直接引起空氣溫度變化。材料二:每年的 4—5 月份,9 時至 14 時,在晴朗和風速不大的條件下,觀察呼倫貝爾草原開 墾地目標物時,往往出現強烈的顫動現象,近地層猶如受著火爐的烘烤一樣,熱氣騰騰,當地群眾把 開墾地上這種光學現象稱為“地氣上升 ”。 “地氣上升 ”能把開墾地土壤中的細小顆粒物帶出并形成 揚塵,有的揚塵可發展到數十米以上,使大氣渾濁度升高。揚塵到達草地上后,很快衰減或消失。下 圖中,圖 16 示意白天開墾地和草地地面反射率平均變化,圖 17 示意白天開墾地和草地地面溫度的平 均變化。(1) 據圖說明開墾地和草地地面平均溫度的差異及其原因。 (4 分)(2) 解釋揚塵在開墾地生成,到達草地上后衰減或消失的原因。 (6 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