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3 級高二上學期 12 月份第三次考試 地理第 Ⅰ卷 選擇題(共 48 分)一、選擇題:本題共 16 小題,每小題 3 分,共 48 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2024 年 5 月 21 日小明登上泰山極頂(36 ° 16' N, 117 °06' E)觀看日出勝景, 并拍攝了泰 山極頂探海石日出照片。下圖為小明拍攝的日出照片。據此完成 1~2 題。1. 該日地處泰山腳下的泰安市晝長為 14 小時 13 分鐘,推測小明拍攝照片的北京時間為( )A. 5 ; 06 以前 B. 5: 06~5: 10C. 5: 11~5: 15 D. 5: 15 以后2. 據此推測,圖中探海石的朝向為( )A. 正北 B. 東北 C. 西北 D. 東南下圖為地球公轉軌道及 M、N 兩處地球光照放大圖,其中陰影部分表示黑夜。據此完成 3~4題。3. 關于圖中甲信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C 點的地方時為 12 時 B. 太陽直射緯度為 23° 26' SC. 弧 AC 為晨線 D. 弧 AC 為昏線4. 比較圖中 A、B、C、D 四點,其中自轉線速度最大的是( )A. A 點 B. B 點 C. C 點 D. D 點下圖為某地地貌景觀圖,圖中周圍沙漠廣布。據此完成 5~7 題。5. 通常,圖中地貌景觀體現的自然環境特征是 ( )A. 干旱、多大風 B. 濕潤多雨 C. 河流眾多 D. 植被茂盛6. 影響圖示景觀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 河流侵蝕 B. 海水侵蝕 C. 風化和風力侵蝕 D. 冰川侵蝕7. 圖示景觀主要分布在我國的(A. 東北地區 B. 西南地區 C. 東南地區 D. 西北地區在河谷兩側常分布有洪水不能淹沒的階梯狀地形,稱為河流階地,大江大河的兩岸多發育出 多級階地。下圖為某地河流階地示意圖。據此完成 8~10 題。8. 河流階地分布較多的地區最可能( )A. 風化作用明顯 B. 地勢落差較大C. 凌汛現象多發 D. 河流流速緩慢9. 早期人類多居住在河流階地,主要原因是( )A. 水運便利 B. 氣候溫和 C. 適宜農耕 D. 視野開闊10. 圖中河流階地最后形成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無法確定下圖為某地區大氣熱力環流示意圖。據此完成 11~13 題。11. 關于a、b 兩地大氣狀況的敘述,正確的是( )A. a 地氣壓低于b 地 B. a 地氣溫低于b 地C. a 地空氣受熱上升 D. b 地空氣冷卻下降12. 若為南半球,③地的風向為( )A. 東北風 B. 東南風 C. 西北風 D. 西南風13. 如果此近地面的風位于副熱帶高氣壓帶和副極地低氣壓帶之間,這個風帶的名稱是( )A. 東北信風帶 B. 中緯西風帶 C. 東南信風帶 D. 極地東風帶圖中①、②、③、④分別代表北半球氣壓帶或風帶。據此完成 14~16 題。14. 英國溫和多雨主要受( )A. ①控制 B. ③控制 C. ②控制 D. ④控制15. 地中海氣候的形成受( )A. ③④交替控制 B. ②③交替控制C. ①②交替控制 D. ①④交替控制16. 考慮極地東北風寒風凜冽,中國北極黃河科考站的門窗朝向應避開( )A. 西南方向 B. 西北方向C. 東北方向 D. 東南方向第Ⅱ卷 非選擇題(共 52 分)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 3 小題,共 52 分。17. 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6 分)巖層的變形、變位往往是地殼運動的反映。下圖所示變形的巖層出露在美國圣安德列斯斷層 所經區域的公路旁。(1)在圖中找出褶皺,并判斷背斜和向斜。 (6 分)(2)在圖中找出斷層,判斷斷層兩側巖層的相對運動方向。 (6 分)(3) 分析褶皺和斷層的形成過程。 (4 分)18. 冬季入侵我國的一次冷空氣移動示意圖中冷氣團的移動速度為 30 千米/時,城市目前是 14 時。讀圖,完成下列要求。 (18 分)(1) 判斷圖中鋒的類型,并說出判斷依據。 (4 分)(2)在未來 48 小時內,該城市的天氣將怎樣變化。 (6 分)(3)在未來幾天內。該城市各大醫院哪些科室的就診人數會明顯上升并解釋原因。 (8 分)19. 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8 分)科羅拉多河發源于美國西部的落蒸山脈,源頭海拔超過 3000 米, 自東北向西南流入太平洋, 全長 2300 多千米。上游山區年均降水量 400~500 毫米,貢獻了 86%的河流徑流量。下游地處溫 帶半干早和干早區,年降水量不足 100 毫米??屏_拉多河年內徑流量變化顯著,夏季徑流量占全 年的 70%。干流上陸續修建了胡俤大壩等多座水壩。下圖示意胡佛大壩修建前后壩下某斷面流量的年際變化。(1)說出科羅拉多河上游和下游河流的主要補給。 (4 分)(2) 推測科羅拉多河夏季徑流量較大的原因。 (8 分)(3) 比較胡佛大壩建成前后大壩以下河段流量的年際變化特征。 (6 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