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江省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團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社會法治階段性檢測(期中)試卷1.(2024七上·杭州期中)我們可以從性格、氣質、能力等生理狀況來認識自己。( )【答案】錯誤【知識點】正確認識自我【解析】【分析】根據所學,我們可以從身材、相貌、體能、性別等生理狀況來認識自己,可以從性格、氣質、能力等心理特征來認識自己, 據此可知,性格、氣質、能力屬于心理特征,不屬于生理狀況,所以題文觀點錯誤。故答案為:錯誤。【點評】本題考查對認識自己的途徑的認識,正確認識自己,準確把握自己的稟賦和特性,有助于我們增強自信,促進自我發展,促進與他人的交往,正確處理個人與社會的關系,從而更好地認識和改造外部世界。2.(2024七上·杭州期中)每個人的生命都是獨特的,每個生命都不可替代。( )【答案】正確【知識點】珍愛和尊重生命【解析】【分析】根據所學,每個人的生命都是獨特的。我們來到這個世界,外形相貌、天資稟賦等各不相同,每個生命都不可替代。在成長過程中,每個人會汲取不同的物質和精神養分,形成獨特的個性品質,擁有不同的人生道路。所以題文觀點正確。故答案為:正確。【點評】本題考查對生命有時盡的認識,人的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跡,是地球上最為珍貴的財富。有了生命,我們才能感受大自然的勃勃生機,才能體驗生活的多姿多彩,才能擁有追求幸福生活的種種可能,才能創造璀璨的人類文明。3.(2024七上·杭州期中)所有近期目標都是圍繞長遠目標展開的。( )【答案】正確【知識點】我們的理想與責任【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只有分階段實現一個個近期目標,才能實現長遠目標。所有近期目標都是圍繞長遠目標展開的,所以題文觀點正確。故答案為:正確。【點評】本題考查對人生目標的認識,人生目標體現著人在社會實踐中對未來的向往和追求,決定著人生道路的發展方向。實現每一個近期目標帶來的成就感和喜悅感,鼓舞我們繼續奮發向上,朝著實現長遠目標邁進。4.(2024七上·杭州期中)仰韶文化位于長江中游地區,其重要特征是制作彩陶。( )【答案】錯誤【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可知,仰韶文化位于黃河中游地區,其重要特征是制作彩陶。由此可知,本題描述錯誤。故答案為:錯誤。【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仰韶文化。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仰韶文化的相關史實。5.(2024七上·杭州期中)周朝創造出以青銅器、甲骨文為顯著標志的文明成就。( )【答案】錯誤【知識點】王朝更替的時序【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可知,商朝時期,以青銅器鑄造和甲骨文為著名文明標志。由此可知,本題敘述錯誤。故答案為:錯誤。【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殷商文明成就。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殷商文明發展的相關史實。6.(2024七上·杭州期中)錢學森說:“6年的師大附中學習生活對我的教育很深,對我的一生,對我的知識和人生觀起了很大的作用。”說明初中階段( )A.是生命成長的“拔節孕穗期”B.對實現人生目標起到決定性作用C.是規劃未來之路的決定時期D.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完全形成時期【答案】A【知識點】我們的理想與責任【解析】【分析】“6年的師大附中學習生活對我的教育很深,對我的一生,對我的知識和人生觀起了很大的作用。”這說明初中階段對我們的人生具有獨特的價值。我們正處于生命成長的“拔節孕穗期”,所以A正確。BC錯誤,選項觀點夸大了初中階段的作用,應排除。D錯誤,初中階段是我們初步形成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時期。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對中學生活的認識,初中階段,是人生美好的年華,也是規劃未來之路的重要時期。我們要珍視當下,把握機遇,把準人生方向,積極追求進步。7.(2024七上·杭州期中)心理學一般通過構建冰山模型進行自我認知。如右圖所示,冰山以下部分是人內在的部分,不易因外界影響而改變,卻起著關鍵作用。冰山理論說明了( )①他人的評價是我們認識自己的一面鏡子②做更好的自己需要不斷發掘自己的潛能③正確認識自己只需要關注知識和技能的提升④認識自己是一個不斷發展、完善自己的過程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D【知識點】正確認識自我【解析】【分析】冰山以下部分是人內在的部分,不易因外界影響而改變,卻起著關鍵作用,這告訴我們 做更好的自己需要不斷發掘自己的潛能,認識自己是一個不斷發展、完善自己的過程,所以③④正確。①不符合題意,圖中內容與他人的評價沒有關系,應排除。③錯誤,正確認識自己需要用全面和發展的觀點來認識自己,只需要關注知識和技能的提升的觀點片面,應排除。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對正確認識自己和做更好的自己的認識,正確認識自己,準確把握自己的稟賦和特性,有助于我們增強自信,促進自我發展,促進與他人的交往,正確處理個人與社會的關系,從而更好地認識和改造外部世界。8.(2024七上·杭州期中)熱播電視劇《山花爛漫時》以“七一勛章”獲得者張桂梅校長事跡為原型,講述她實現了建設免費女子高中的夢想,她用實際行動照亮了邊遠山區無數學子的追夢之路。這啟示我們( )①夢想必須遠大,小目標沒有意義②不僅要勇于追夢,還要勤于圓夢③夢想的實現取決于機遇而非個人努力④有了夢想,社會才能不斷發展和進步A.①② B.①③ C.②② D.②④【答案】D【知識點】我們的理想與責任【解析】【分析】 張桂梅校長建設免費女子高中用實際行動照亮了邊遠山區無數學子的追夢之路,這啟示我們,夢想是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愿望,我們不僅要勇于追夢,還要勤于圓夢,有了夢想,社會才能不斷發展和進步,所以②④正確。①錯誤,有夢就有希望,夢想不在于大小,而存于為實現夢想而努力。③錯誤,夢想的實現在于個人的努力。努力是夢想與實現的橋梁。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對少年夢想的認識,編織人生夢想,是青少年時期的重要主題。只有每個人都勇于追夢、勤于圓夢,才能匯聚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強大力量。9.(2024七上·杭州期中)習近平總書記在致首屆全民閱讀大會的賀信中指出:“閱讀是人類獲取知識,啟智增慧、培養道德的重要途徑,可以讓人得到思想啟發,樹立崇高理想,涵養浩然之氣。”這啟示我們( )①學習僅表現為接受和掌握②學習是成就夢想的唯一路徑③學習可以提升思想品德和精神境界④學習有助于增強能力,增長智慧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D【知識點】我們的理想與責任【解析】【分析】“閱讀是人類獲取知識,啟智增慧、培養道德的重要途徑,可以讓人得到思想啟發,樹立崇高理想,涵養浩然之氣。”這強調了學習的重要性,啟示我們學習有助于增強能力,增長智慧, 可以提升思想品德和精神境界,所以③④正確。①錯誤,學習不僅表現為接受和掌握,而且表現為探究、發現、體驗和感悟。②錯誤,學習是成就夢想的重要路徑,但不是唯一路徑。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對學習的重要性的認識,學習是立身做人的永恒主題,也是報國為民的重要基礎。學習不僅關乎個人的前途和命運,更關乎民族的未來和發展。10.(2024七上·杭州期中)耕柱子作為墨子最優秀的學生卻經常遭到墨子的批評,耕柱子很委屈。墨子就說:“假如我要去太行山,坐一輛由黃牛和快馬拉的車,我是鞭策黃牛還是快馬呢 ”耕柱子回答:“當然是快馬呀!因為快馬經得起鞭策。”這個故事告訴我們( )①老師的批評可以幫助我們反省自己、完善自我②當老師批評我們時,我們應據理力爭③注意力放在批評的內容上,理解老師的良苦用心④要學會正確對待老師的批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C【知識點】塑造良好道德【解析】【分析】分析題干材料,快馬經得起鞭策,這說明批評有助于一個人的成長,告訴我們要正確對待老師的批評,為此,我們要知道老師的批評可以幫助我們反省自己、完善自我,對待老師的批評,我們要把注意力放在批評的內容上,理解老師的良苦用心,所以①③④正確。②錯誤,當老師批評我們時,要把注意力放在老師批評的內容上,理解老師的良苦用心,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而不是據理力爭。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對師生交往的認識,我們還要正確對待老師的表揚,老師的表揚意味著肯定、鼓勵和期待,激勵我們更好地學習和發展。對待老師的表揚,我們應戒驕戒躁、再接再厲,爭取做得更好。11.(2024七上·杭州期中)下圖這幅漫畫說明了( )①友誼是平等的、雙向的,在交流中共同成長②志同道合的友誼,更能夠經得住風雨的洗禮③在真正的友誼中,我們能夠獲得精神上的支持和滿足④競爭比友誼更重要,為了競爭可以放棄真正的友誼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A【知識點】競爭與合作;塑造良好道德【解析】【分析】漫畫中的同學在比賽中做到了友誼第一,比賽第二,能正確對待友誼中的競爭,這說明競爭并不必然傷害友誼,友誼是平等的、雙向的,在交流中共同成長,在真正的友誼中,我們能夠獲得精神上的支持和滿足,志同道合的友誼,更能夠經得住風雨的洗禮,所以①②③正確。④錯誤,友誼和競爭都很重要,在競爭中自我反省和激勵,我們會收獲更多。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對友誼的特質和友誼的澄清及友誼的力量的認識,友誼是平等的、雙向的。接受朋友的幫助,也主動幫助對方;感受朋友的關懷,也主動關懷對方。我們共同分享,也相互分擔,在相處中體驗積極的情感,在交流中共同成長。12.(2024七上·杭州期中)竹書鴻是“水韻西湖365”志愿服務的創始人,他對守護西湖水質的堅持感染了他的家人,-起加入到護水隊伍中,用汗水保衛城市的綠水。竹書鴻的故事啟示我們( )①好的家風利于子女形成正確的價值觀②家庭關系的確立有多種情形,無規律可言③好的家風一定能成就子女的一番事業④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家和萬事興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答案】B【知識點】傳統美德與民族精神【解析】【分析】 竹書鴻用 守護西湖水質的堅持感染了他的家人, 汗水保衛城市的綠水,這啟示我們,好的家風利于子女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好的家風一定能成就子女的一番事業,所以 ①③ 正確。②不符合題意,題干材料沒有體現家庭關系的確立的內容,應排除。③不符合題意,題干材料體現的是傳承好的家風,沒有涉及家和萬事興的內容,應排除。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對建設美好家庭的認識,建設美好的家庭,需要傳承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 家庭是道德養成的起點, 我們要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揚光大尊老愛幼、勤儉持家、知書達禮、遵紀守法等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推動形成愛國愛家、相親相愛、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會主義家庭文明新風尚,讓美德在家庭中生根、在親情中升華。13.(2024七上·杭州期中)這幅漫畫告訴我們( )《齊邁步》A.美好的集體生活有助于培養我們的責任感B.建設美好集體,需要善于合作、共同進步C.美好集體能讓我們獲得安全感和歸屬感D.建設美好集體,要營造和諧有序的集體環境【答案】B【知識點】競爭與合作【解析】【分析】漫畫中的人只有步調一致,齊邁步才可能共同前進,這啟示我們,建設美好集體,需要善于合作、共同進步,所以B正確。ACD不符合題意,選項中的觀點在漫畫中沒有體現,應排除。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集體中的競爭與合作的認識,建設美好集體,要樹立正確的合作與競爭觀念。集體的發展既有賴于成員間的相互合作,也需要成員間的良性競爭。我們既要敢于競爭、勇于挑戰,又要善于合作、共同進步。14.(2024七上·杭州期中)中國冰球協會主席王玄表示,為了備戰2026年米蘭冬奧會,中國冰球隊確定了女子冰球隊進8沖前6,男子冰球隊獲得“參賽資格”的新周期目標。中國冰球隊這一愿景( )①決定了中國冰球隊成就的高低②是推動中國冰球隊發展的內驅力③是中國冰球隊取得成功的精神動力之源④將引領中國冰球隊團結一致,開拓進取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D【知識點】我們的理想與責任【解析】【分析】根據所學,愿景是集體的精神動力之源,是推動集體發展的內驅力。共同的愿景引領集體成員團結一致,開拓進取,所以②③④正確。①錯誤,中國冰球隊成就的高低不僅在于冰球隊的愿景,還受冰球隊成員的努力和合作等因素的影響,選項觀點夸大了愿景的作用。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對集體愿景的作用的認識,擁有共同的夢想,向往美好的未來,承擔共同的使命,認同正確的價值觀,形成一致的目標和追求,這就是美好集體的愿景,建設美好集體,要確定共同的愿景。15.(2024七上·杭州期中)生命安全是維系人的生命存在的條件和保障。漫畫中的人物行為啟示我們在生活中應( )A.樹立安全意識,杜絕人為事故 B.樹立規則意識,自覺遵守規則C.增強風險意識,激發好奇心理 D.提高防護能力,預判所有危險【答案】B【知識點】珍愛和尊重生命;自律【解析】【分析】漫畫中的騎車者不珍愛生命,沒有安全意識,沒有自覺遵守規則,最終導致事故的發生,這警示我們要珍愛生命,樹立規則意識,自覺遵守規則,所以B正確。A錯誤,杜絕人為事故是對漫畫寓意的曲解,應排除。C錯誤,漫畫沒有體現好奇心理。D不符合漫畫寓意,漫畫告訴我們要自覺遵守規則,不能自由任性,沒有體現預判所有危險。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對自覺遵守規則和增強安全意識的認識,增強安全需要我們自覺遵守規則,對自身行為是否安全作出恰當評估,并及時糾正自己的不當行為,從而有效地保護我們的生命。16.(2024七上·杭州期中)“明明來到了這個世界,明明的爸爸媽媽有了一個兒子,明明的爺爺奶奶有了一個孫子,明明的姥姥姥爺有了一個外孫,明明的姑姑有了一個侄子……”這說明( )①一代又一代的個體生命實現了人類生命的接續②每個人的生命不僅是“我”的生命,還是“我們”的生命③人的精神生命是不斷傳承的④在生命的傳承中,人類的精神不斷積淀和豐富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A【知識點】生命的獨特性【解析】【分析】 明明的爸爸媽媽有了一個兒子,明明的爺爺奶奶有了一個孫子,明明的姥姥姥爺有了一個外孫,明明的姑姑有了一個侄子 ,這說明一代又一代的個體生命實現了人類生命的接續,每個人的生命不僅是“我”的生命,還是“我們”的生命,所以①②正確。③錯誤,人的精神生命是不斷傳承的,在生命的傳承中,人類的精神不斷積淀和豐富。④不符合題意,題干材料沒有涉及精神生命的傳承,應排除。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對生命有接續的認識,偉大的思想、崇高的信仰、高尚的道德等都是精神生命的體現。在生命的傳承中,人類的精神不斷積淀和豐富。17.(2024七上·杭州期中)麗麗的周末生活豐富多彩,例如爸爸帶她去參觀博物館、媽媽帶她去圖書館閱讀、爺爺帶她去聽戲曲、奶奶帶她去參加社區志愿活動。這體現了( )A.健康和諧的內心世界,是幸福生活的唯一支柱B.健康的心理和豐富的精神是生命存在的根本C.滋養心靈,需要我們不斷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D.保持心理健康是提高生命質量的關鍵【答案】C【知識點】珍愛和尊重生命【解析】【分析】 根據所學,良好的生命狀態既需要健康的身體,也需要健康的心理和豐富的精神。麗麗的周末生活豐富多彩,這體現滋養心靈,需要我們不斷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所以C正確。A觀點錯誤,擁有健康、和諧的內心世界,是我們幸福生活的重要支柱,但不是唯一的支柱。B不符合題意,選項觀點在題干材料中沒有體現。D不符合題意,題干材料沒有涉及心理健康的內容,應排除。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對生命的充盈的認識,豐富 我們的精神世界,我們要學知識、長見識、練膽識,提升自己的底氣與能力;要在生活實踐中擴展生活閱歷,提升人生境界,讓生命充滿色彩與活力。18.(2024七上·杭州期中)清華大學畢業生李金峰在“志愿北京”系統中記錄的志愿服務總時長達到1193小時,參與志愿活動超60項,曾獲清華大學“年度人物”。她的行為啟示我們( )①服務和奉獻社會,沿著正確的方向走好人生道路②樹立人生目標要正確認識個人與社會的關系③樹立人生目標要以個人利益為先,忽略集體④要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明確人生目標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B【知識點】我們的理想與責任【解析】【分析】清華大學畢業生李金峰 志愿服務總時長達到1193小時,參與志愿活動超60項,這是服務和奉獻社會,實現人生價值的生動體現,啟示我們要 沿著正確的方向走好人生道路,樹立人生目標要正確認識個人與社會的關系,要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明確人生目標,服務和奉獻社會,所以①②④正確。③錯誤,樹立人生目標,應當與國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相結合,不能忽略集體。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對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的認識,樹立人生目標,應當與人類的福祉相統一。個人的追求與進步,只有與人類的發展進步緊密聯系在一起,人生才能煥發無限的生機和活力。19.(2024七上·杭州期中)越來越多的大學生返鄉成為“新農人”。他們有熱情、能吃苦、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用奮斗的姿態跑出鄉村振興“加速度”。大學生選擇成為“新農人”體現了( )①人生的選擇有很多,選什么憑個人喜好②人世間的一切美好生活是通過勞動創造的③農業得以快速發展,全靠新農人帶路④只要為社會進步作出貢獻,就是創造了價值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知識點】傳統美德與民族精神;我們的理想與責任【解析】【分析】根據所學,人們在勞動中感受到幸福和愉悅,體會到人生的價值和美好。大學生返鄉成為“新農人用熱情、能吃苦、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用奮斗的姿態跑出鄉村振興“加速度”,這體現人世間的一切美好生活是通過勞動創造的,人們的職業不同、崗位有別,但只要為社會進步作出了貢獻,就是為社會創造了價值,所以②④正確。①錯誤,全靠新農人帶路的觀點太絕對,應排除。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對實現和創造生命的價值和勞動的意義的認識,人們各種各樣的愿望都是在勞動中實現的,人們在勞動中感受到幸福和愉悅,體會到人生的價值和美好。20.(2024七上·杭州期中)感動中國人物蕭凱恩從小因眼疾失去光明,但20多年來她堅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在取得音樂成就的同時,持續資助貧困兒童。這說明她能夠( )①接納欣賞自己,綻放自身光芒②勇敢面對挫折,實現所有目標③服務奉獻社會,實現生命價值④樹立遠大目標,爭做國之棟梁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答案】B【知識點】正確認識自我;我們的理想與責任【解析】【分析】感動中國人物蕭凱恩從小因眼疾失去光明,但但黑暗并沒有阻止她追逐夢想的腳步。她與生命抗爭, 在取得音樂成就的同時,持續資助貧困兒童,這說明她能夠接納欣賞自己,綻放自身光芒,服務奉獻社會,實現生命價值,所以①③正確。②錯誤,實現所有目標的觀點與實際不符,應排除。④不符合題意,題干材料體現 蕭凱恩戰勝挫折,幫助他人,沒有體現爭做國之棟梁。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對欣賞和接納自己,實現和創造生命的價值的認識,當我們將個人的命運和他人、集體、民族、國家乃至人類的命運聯系在一起,并為之奉獻時,人生就會閃耀出偉大的光輝。21.(2024七上·杭州期中)實物史料是認識歷史的第一手資料。下表選項中,實物史料和結論之間邏輯關系正確的是( )實物史料 結論A 北京人遺址中發現有灰燼、燒石和燒骨等 北京人已經知道人工取火B 山頂洞人遺址出土了穿孔骨針 山頂洞人已經學會使用磨制石器C 陶寺遺址發現大型宮殿、祭祀臺、墓葬 中華文明具有多元一體的特征D 良渚遺址城北發現大型水利工程 統治者具有較強的調動、社會組織能力A.A B.B C.C D.D【答案】D【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解析】【分析】據題干“實物史料和結論之間邏輯關系正確的”,結合所學可知:A:北京人遺址中發現有灰燼、燒石和燒骨等,反映出北京人已經會使用火;山頂人已經知道人工取火,故史料與結論錯誤,排除A項。B:山頂洞人遺址出土了穿孔骨針,表明山頂洞人會縫制衣服,反映了山頂滯人掌握了磨光和鉆孔技術,但使用的還是打制石器,故史料與結論錯誤,排除B項。C:陶寺遺址發現大型宮殿、祭祀臺、墓葬,反映了陶寺人階級分化嚴重,無法證明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故史料與結論錯誤,排除C項。D:良渚遺址城北發現大型水利工程,反映了良渚社會經濟水平較高,統治者具有較強的調動、社會組織能力,史料與結論正確,故選D項。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曠代史學,主要考查學生準確解讀材料及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求學生熟練掌相關基礎知識。22.(2024七上·杭州期中)如表所列考古發現,可用于實證我國這一時期( )遺址名稱 北京門頭溝東胡林遺址 浙江義烏橋頭遺址 內蒙古興隆洼遺址時間 距今約11000-9000年 距今約11000-8500年 距今約8000多年考古發現 炭化粟粒和黍粒 炭化稻粒 陶罐A.處于舊石器時代 B.形成了早期國家C.出現了定居生活 D.產生了貧富分化【答案】C【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解析】【分析】據題干“炭化粟粒和黍粒”“炭化稻粒”“陶罐”并結合所學可知,炭化粟粒、黍粒、稻粒和陶罐的出現,表明我國原始農業的興起發展,促進了人類定居生活,故選C項。原始農業出現于新石器時代,并非舊石器時代,排除A項。早期國家形成的標志是階級分化,公權力出現,排除B項。材料反映了早期農業的興起,未體現貧富分化,排除D項。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主考查原始農業的興起發展,試題難度不大,解題必須熟練記憶相關基礎知識并準確解讀材料信息,做到融會貫通、靈活運用,即可得出答案。23.(2024七上·杭州期中)在山西夏縣西陰村,長期流傳著“先蠶娘娘”的傳說,傳說講述了黃帝之妻嫘祖在桑樹下燒水時,偶然有蠶繭落入鍋中,她因此受到啟發,發明了繅絲織綢。近年來,考古學者在該村發現了6枚新石器時代的蠶蛹。據此可知( )A.神話傳說能折射一定歷史信息 B.中國是最早出現絲織業的國家C.考古發現能佐證所有神話傳說 D.黃帝被稱為中華民族人文初祖【答案】A【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解析】【分析】據題干“在山西夏縣西陰村,長期流傳著‘先蠶娘娘’的傳說”“考古學者在該村發現了6枚新石器時代的蠶蛹”可知,山西夏縣西陰村的考古發現印證了傳說中繅絲織綢的發明,由此可見,神話傳說能折射一定歷史信息,遠古傳說蘊含一定的歷史價值,故選A項。中國是最早出現絲織業的國家,但材料反映的是考古發現印證神話傳說,排除B項。考古發現能佐證神話傳說,但“所有”說法過于絕對化,排除C項。材料反映的是考古發現印證神話傳說,并未說明黃帝被稱為中華民族人文初祖,排除D項。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以“先蠶娘娘”的傳說為切入點,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識記、理解能力,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題關鍵在于要求學生具有解讀材料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24.(2024七上·杭州期中)中國古代繼承制度的變化是政治制度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某校歷史興趣小組采用示意圖的形式探究我國古代王位繼承制度的變化,對下圖殘缺部分描述正確的是( )A.①采取封堵的方式成功治理水患B.②建立了我國第一個奴隸制王朝C.③制度形成了“天下為家”的社會風尚D.④制度按照宗族內部血緣關系繼承王位【答案】D【知識點】王朝更替的時序【解析】【分析】據題干“古代王位繼承制度的變化”并結合所學可知:A:①是禹,采取疏導的方式成功治理水患,排除A項。B:②是啟,但建立我國第一個奴隸制王朝的是禹,排除B項。C:③是禪讓制度,以賢德標準推薦為部落聯盟的首領,排除C項。D:④是王位世襲制度,是按照宗族內部血緣關系繼承王位,故選D項。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古代王位繼承制度的變化。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圖片的解讀能力和對歷史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王位繼承制度的相關史實。25.(2024七上·杭州期中)時空觀念是歷史學科的五大核心素養之一。通過制作年代尺,我們可以清晰且直觀地了解歷史脈絡。下面是一位同學制作的年代標尺,關于對應的歷史時期描述正確的是( )A.青銅鼎盛,文字起源 B.封建親戚,以藩屏周C.王室衰微,諸侯爭霸 D.中央集權,君主專制【答案】B【知識點】王朝更替的時序【解析】【分析】據題干年代標尺,結合所學可知,公元前1046年至公元前771年,是西周時期,突出特點是實行“封建親戚,以藩屏周”的分封制度,故選B項。“青銅鼎盛,文字起源”描述的是殷商文明,排除A項。“王室衰微,諸侯爭霸”描述的是春秋戰國,排除C項。“中央集權,君主專制”描述的是秦朝統治,排除D項。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西周分封制。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分封制度的相關史實。26.(2024七上·杭州期中)下表能夠反映,分封制( )諸侯國 管 蔡 齊 宋 魯 燕分封對象 周武王弟管叔鮮 周武王弟蔡叔度 功臣姜尚 殷商后代微子 周武王弟周公旦 周武王弟昭公分封地區 今河南鄭州 今河南上蔡縣 今山東南部 今河南東部 今山東曲阜 今北京一帶A.確立了西周貴族等級結構 B.以宗親為主要的分封對象C.確保了周朝統治長治久安 D.加強了華夏民族認同觀念【答案】B【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王朝更替的時序【解析】【分析】據材料“周武王弟管叔鮮”“周武王弟蔡叔度”“周武王弟周公旦”“周武王弟昭公”并結合所學可知,材料反映的西周分封制度,以王室宗親為主要分封對象,故選B項。材料突出強調的是分封對象以王室成員為主,并未體現西周貴族等級結構,排除A項。材料突出強調的是分封對象以王室成員為主,說明不了確保統治長治久安,排除C項。材料突出強調的是分封對象以王室成員為主,涉及涉及華夏民族認同觀念,排除D項。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點是西周分封制度,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歷史信息、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和史料實證的素養。27.(2024七上·杭州期中)歷史地圖反映了特定時期的歷史地理狀況,包含著豐富的時空信息。如圖是小明同學在學習“戰國七雄”時制作的各國位置示意圖,其中燕國的位置應是( )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D【知識點】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王朝更替的時序【解析】【分析】據題干信息“燕國的位置”,結合所學可知:A:①位于渭水流域,是秦國。排除A項。B:②位于山東地區,是齊國,排除B項。C:③位于長江中游,是楚國,排除C項。D:④位于北方地區,是燕國,故選D項。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戰國七雄。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圖片的解讀能力和對歷史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戰國七雄的相關史實。28.(2024七上·杭州期中)水利工程是古代文明的重要標志。關于下圖所示兩個著名水利工程,敘述正確的是( )①圖a所示水利工程使得成都平原成為天府之國②圖b所示水利工程溝通了黃河和長江兩大水系③兩大水利工程都彰顯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勤勞④兩者都體現了大一統國家對水利工程建設的重視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答案】B【知識點】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王朝更替的時序【解析】【分析】據題干“兩個著名水利工程”,結合所學可知,圖a所示水利工程是都江堰,使得成都平原成為天府之國,故①正確;圖b所示水利工程是秦朝靈渠,溝通了珠江和長江兩大水系,故②敘述錯誤;都江堰和靈渠是我國古代著名水利工程都彰顯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勤勞,故③敘述正確;秦國修建都江堰時,沒有實現統一,而秦朝修建靈渠,體現了大一統國家對水利工程建設的重視,故敘述錯誤。綜上可知,①③符合題意,故選B項。②④不符合題意,排除ACD三項。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古代著名水利工程。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圖片的解讀能力和對歷史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古代著名水利工程的相關史實。29.(2024七上·杭州期中)史實是歷史事實,指歷史的真實情況:史論是對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的分析和評價。下列選項中屬于史論的是( )A.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B.秦兼天下,建皇帝之號,立百官之職。C.禹于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國號曰夏后。D.陳涉乃立為王,號為張楚。【答案】A【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王朝更替的時序【解析】【分析】據題干“史論是對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的分析和評價”并結合所學可知,“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意為湯武革命,順意了天意和民心,是對湯武革命的分析和評價,屬于史論,故選A項。“秦兼天下,建皇帝之號,立百官之職”描述秦朝統一,創立皇帝制度的真實情況,屬于史實,不符合題意,排除B項。“禹于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國號曰夏后”描述了大禹建立在朝的真實情況,屬于史實,不符合題意,排除C項。“陳涉乃立為王,號為張楚”描述了陳勝起義,建立張楚政權,屬于歷史實,不符合題意,排除D項。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史實與史論。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史實與史論的相關史實。30.(2024七上·杭州期中)夏商周時期科技文化成就眾多,體現了中華文明的輝煌。為更好地了解先秦時期的科技文化成果,歷史興趣小組對下列科技文化成果進行了整理,以下信息匹配正確的是( )A.扁鵲——戰國——著述了《黃帝內經》一書B.四羊方尊——商朝——世界上出土最重的青銅器之一C.何尊——西周——“中國”一詞最早的實物見證D.楚辭——戰國——我國現存第一部詩歌總集【答案】C【知識點】王朝更替的時序【解析】【分析】答題關鍵信息“匹配正確”,結合所學分析:A:扁鵲,春秋名醫,提出“望聞問切”四診法,故A匹配不正確,排除A項。B:商朝的司母戊鼎,是目前已知世界上出土最重的青銅器之一,匹配錯誤,排除B項。C:西周何尊提出“宅茲中國”,是“中國”一詞最早的實物見證,匹配正確 ,故選C項。D:春秋時期的《詩經》,是我國現存第一部詩歌總集,匹配錯誤,排除D項。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先秦文明,主要考查學生準確解讀材料及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求學生熟練掌相關基礎知識。31.(2024七上·杭州期中)青少年正處于生命成長的“拔節孕穗期”,需要精心引導和栽培。我校七年級學生以“探問生命意義追求美好人生”為議題開展了探究性學習活動,請你參與并完成以下議學任務。(1)【總議題:探問生命意義追求美好人生】【子議題一:感悟生命可貴】吳天一生于新疆伊犁,他長期在青藏高原從事高原醫學研究工作,診療救治藏族群眾上萬名。青藏鐵路建設期間,他主持制定一系列高原病防治措施和急救方案,創造了鐵路建設工人無一例因高原病致死的奇跡。2010年4月,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發生7.1級地震,年逾古稀的吳天一主動請纓,連夜帶領醫療隊奔赴災區,盡全力拯救群眾生命、保障人民健康。中國工程院院士、“七一勛章”獲得者——吳天一結合材料,談一談吳天一是如何踐行敬畏生命的 (2)【子議題二:端正人生態度】巴黎奧運周期,全紅嬋經歷了所有跳水女運動員的必經關卡——發育關。隨著身體發育,她在訓練時逐漸感覺動作沉重,完成度下降。207C(向后翻騰三周半抱膝)——這個全紅嬋曾經非常拿手的動作,卻也慢慢成了她的“夢魘”,在之后的比賽中接連出現失誤。怎么突破 唯有咬牙堅持,一個個細節去細摳,一遍一遍反復練,練到不管站上什么樣的賽場都能把這個動作“拿捏”。全紅嬋對教練嚴格的訓練沒有抱怨,而是以自信從容的心態勇敢迎接挑戰。最終在巴黎奧運會上,17歲的全紅嬋把2070跳得近乎完美,蟬聯了奧運會女子10米跳臺的冠軍。中國女子跳水運動員、奧運會冠軍——全紅嬋全紅嬋的奧運奪冠之路體現了她什么樣的人生態度 在面對人生的逆境時,我們應該怎么做 (3)【子議題三:實現人生價值】《退而不體 奉獻扶貧》請從“實現人生價值”的角度對材料中老專家的行為進行評析。【答案】(1)①他長期在青藏高原從事高原醫學研究工作,診療救治藏族群眾上萬名,這體現關愛他人的生命。②青藏鐵路建設期間,他主持制定一系列高原病防治措施和急救方案,創造了鐵路建設工人無一例因高原病致死的奇跡。這體現他尊重并遵循生命存在和發展的規律。③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發生7.1級地震,年逾古稀的吳天一主動請纓,這體現他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2)全紅嬋的奧運奪冠之路體現了她 認真務實、勤奮進取的人生態度。面對人生的逆境,我們應做到逆境不餒。在逆境中前行,鼓足勇氣,迎難而上。(3)老專家退而不休,服務三農,在勞動中創造人生價值。在奉獻中成就精彩人生,為社會創造了價值,也就創造和實現了人生價值,將個人的命運和他人、集體、民族、國家乃至人類的命運聯系在一起,并為之奉獻時,在奉獻中走向偉大,成就了精彩人生。【知識點】珍愛和尊重生命;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我們的理想與責任【解析】【分析】(1)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本題可以從關愛他人生命,尊重并遵循生命存在和發展的規律,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等方面回答即可。(2)她咬牙堅持,一個個細節去細摳,一遍一遍反復練, 對教練嚴格的訓練沒有抱怨,而是以自信從容的心態勇敢迎接挑戰。這體現她 認真務實、勤奮進取的人生態度。在面對人生的逆境時的做法可以從要做到 逆境不餒。在逆境中前行,鼓足勇氣,迎難而上,據此分析回答即可。(3)根據所學結合材料,對 老專家的行為的評析可以從 在勞動中創造人生價值。在奉獻中成就精彩人生,將個人的命運和他人、集體、民族、國家乃至人類的命運聯系在一起,在奉獻中走向偉大等方面分析回答即可。【點評】本題考查對敬畏生命,樹立積極的人生態度,順境與逆境,實現創造生命的價值,生命的平凡與偉大等相關知識的理解和運用,順境和逆境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自滿自足,意志衰退,順境就有可能轉化為逆境;受磨難而奮進,不悲觀、不言敗,逆境就有可能轉化為順境。無論身處何種境地,只要我們正確對待成敗得失,處優而不養尊,受挫而不短志,順境和逆境都可以成為人生成長的階梯。32.(2024七上·杭州期中)春秋戰國是社會大變革的時期。為更深入地了解這一歷史時期,請同學們一起參與并完成相關學習任務。(1)【工具演變我來“述”】材料一 青銅鏟 ②鐵制農具 ③打制石器 ④骨耜以上是同學們搜集到的先秦時期生產工具圖,請按其年代順序進行排序。(填寫序號)結合所學知識,簡述春秋戰國時期農業生產技術的重大進步對社會發展的作用。(2)【變法改革我來“析”】材料二 商鞅變法明確規定:“廖力本業,耕織致乘帛多者,復其身(免除徭役)。”對……極大地調動了民眾務農和作戰的積極性。——劉玉峰《商鞅變法農戰政策和抑商政策之得失》依據材料二,簡述商鞅通過什么舉措來激發農民生產積極性?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商鞅變法有何影響?(3)【諸子百家我來“理”】春秋戰國時期出現諸子百家,他們的主張為中國古代思想文化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對后世影響深遠。請結合所學完成下表。主張 代表人物反對苛政,提出① ,要求統治者愛惜民力,體察民意。(政治主張) 孔子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②兼相愛,交相利。 墨子強調③,樹立君主的權威,建立中央集權專制統治。(政治主張) 韓非子(4)【歷史總結我來“談”】綜合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總結這一時期的時代特征。【答案】(1)排序:③④①②。作用:春秋戰國時期農業生產技術進步促使生產力顯著提高;推動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轉變;促使社會階層的新變化;促進了思想文化的繁榮發展。(2)舉措:獎勵耕織。影響:調動了生產者的積極性,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增強了秦國的實力,為秦統一全國創造了條件。(3)為政以德;老子;以法治國。(4)春秋戰國時期,社會動蕩,生產力進步,生產關系變革,封建制取代奴隸制,形成學術上“百家爭鳴”的局面。【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王朝更替的時序【解析】【分析】(1)排序:據材料一“工具演變”并結合所學可知,“ 青銅鏟”出現于商朝;“②鐵制農具”出現于春秋;“③打制石器”出現于舊石器時代;“④骨耜”出現于新石器時代。綜上可知,按其年代順序排列正確的是③④①②。作用:根據所學可知,春秋戰國時期農業生產技術進步促使生產力顯著提高;推動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轉變;促使社會階層的新變化;促進了思想文化的繁榮發展。(2)舉措:據材料二“廖力本業,耕織致乘帛多者,復其身(免除徭役)”并結合所學可知,商鞅通過“獎勵耕織”來激發農民生產積極性。影響:據材料二“……極大地調動了民眾務農和作戰的積極性”,結合所學可知,商鞅變法調動了生產者的積極性,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增強了秦國的實力,為秦統一全國創造了條件。(3)根據所學可知,孔子提出“仁”的思想,反對苛政,主張以德治國。道家學派創始人闡述了樸素的辯證法思想,認為萬物對立,對立雙方會轉化,提出“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法家代表韓非子主張以法治國,法不阿貴,樹立君主的權威,建立中央集權專制統治。(4)特征:綜合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春秋戰國時期,社會動蕩,生產力進步,生產關系變革,封建制取代奴隸制,形成學術上“百家爭鳴”的局面。故答案為:(1)排序:③④①②。作用:春秋戰國時期農業生產技術進步促使生產力顯著提高;推動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轉變;促使社會階層的新變化;促進了思想文化的繁榮發展。(2)舉措:獎勵耕織。影響:調動了生產者的積極性,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增強了秦國的實力,為秦統一全國創造了條件。(3)為政以德;老子;以法治國。(4)春秋戰國時期,社會動蕩,生產力進步,生產關系變革,封建制取代奴隸制,形成學術上“百家爭鳴”的局面。【點評】(1)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春秋戰國時期農業生產技術的重大進步。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圖片的解讀能力和對歷史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相關史實。(2)本題考點是商鞅變法,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歷史信息、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和史料實證的素養。(3)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百家爭鳴。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的百家爭鳴相關史實。(4)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春秋戰國時期的時代特征,旨在考查學生知識遷移和靈活分析運用歷史材料的能力,解題關鍵要理解掌握關于春秋戰國時期的相關史實。33.(2024七上·杭州期中)秦朝在中國歷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七年級歷史興趣小組以“何以為秦”為主題,探究秦朝的興衰,請你參與合作學習。(1)【平天下·析統一意義】材料一經過對匈奴、越族的戰爭后,秦的疆域,“東至海……西至臨洮、羌中,南至北向戶北據河為塞,并陰山至遼東”。在這個廣大地區內居住著各族人民,由于統一在一個國家政權之下,相互之間的經濟、文化聯系進一步增強了,并解除了各民族之間的戰爭所帶來的災難。-——摘編自朱紹侯、齊濤、王育濟主編《中國古代史》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秦統一的意義。(2)【治天下·探制度創新】材料二材料二反映了哪一制度 結合所學,簡述該制度的影響。(3)【固天下·明鞏固措施】材料三根據材料三概括秦鞏固統一的措施。結合所學知識,分別闡述這些措施對國家發展有何意義 (4)【亡天下·悟衰亡教訓】材料四我家有三子,老大修長城,多年未相逢,老二成邊關,至今未歸還;老三忙耕田,租稅沉句甸;飯菜不得飽,一家難團圓;如觸犯法律,刑罰極為殘;二世繼位后,統治更殘暴。——秦朝民謠修秦朝時期人口比例示意圖根據材料四,分析秦朝二世而亡的原因,并談談秦朝的衰亡帶給我們什么啟示。【答案】(1)秦統一的意義:擴大了疆域,使各族人民統一在一個國家政權之下;增強了相互之間的經濟、文化聯系;解除了各民族之間的戰爭所帶來的災難。(2)制度:郡縣制。影響: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有利于國家的統一和穩定,郡縣制是中國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變革,對后世地方行政制度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3)措施: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等。意義:統一文字有利于文化的傳播和交流,統一貨幣有利于商品交換和經濟發展,統一度量衡有利于國家對經濟的管理和稅收的征收。(4)原因:繁重的賦稅和徭役,使得百姓生活困苦,民不聊生;法律過于殘酷,百姓稍有不慎就會觸犯法律,受到嚴厲的懲罰;二世繼位后統治更加殘暴,失去了民心。啟示:統治者要關注民生,減輕百姓的負擔,讓百姓能夠安居樂業;要建立合理的法律制度,不能過于殘酷,要保障公民的基本權利;要保持政治的清明,避免腐敗和殘暴統治。【知識點】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王朝更替的時序【解析】【分析】(1)意義:據材料一“東至海.......西至臨洮、羌中,南至北向戶,北據河為塞,并陰山至遼東”可知,秦朝統一擴大了疆域,使各族人民統一在一個國家政權之下;據材料一“由于統一在一個國家政權之下,相互之間的經濟、文化聯系進一步增強了,并解除了各民族之間的戰爭所帶來的災難”可知,秦朝統一增強了相互之間的經濟、文化聯系,解除了各民族之間的戰爭所帶來的災難。(2)制度:據材料二“郡(守)、縣(令或長)”并結合所學知識,為加強對地方的管理,秦朝實行郡縣制。影響:根據所學可知,郡縣制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有利于國家的統一和穩定,郡縣制是中國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變革,對后世地方行政制度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3)措施:據材料三圖片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反映了秦朝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意義:根據所學知識,秦朝統一文字有利于文化的傳播和交流,統一貨幣有利于商品交換和經濟發展,統一度量衡有利于國家對經濟的管理和稅收的征收。(4)原因:據材料四“租稅沉甸甸”可知,秦朝繁重的賦稅和徭役,使得百姓生活困苦,民不聊生;根據材料四“如觸犯法律,刑罰極為殘”可知,秦朝法律過于殘酷,百姓稍有不慎就會觸犯法律,受到嚴厲的懲罰;據材料四“二世繼位后,統治更殘暴”可知,秦二世繼位后統治更加殘暴,失去了民心。啟示:本題屬于開放性試題,可以從關注民生、法制建設等角度作答,如統治者要關注民生,減輕百姓的負擔,讓百姓能夠安居樂業;要建立合理的法律制度,不能過于殘酷,要保障公民的基本權利;要保持政治的清明,避免腐敗和殘暴統治。故答案為:(1)秦統一的意義:擴大了疆域,使各族人民統一在一個國家政權之下;增強了相互之間的經濟、文化聯系;解除了各民族之間的戰爭所帶來的災難。(2)制度:郡縣制。影響: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有利于國家的統一和穩定,郡縣制是中國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變革,對后世地方行政制度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3)措施: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等。意義:統一文字有利于文化的傳播和交流,統一貨幣有利于商品交換和經濟發展,統一度量衡有利于國家對經濟的管理和稅收的征收。(4)原因:繁重的賦稅和徭役,使得百姓生活困苦,民不聊生;法律過于殘酷,百姓稍有不慎就會觸犯法律,受到嚴厲的懲罰;二世繼位后統治更加殘暴,失去了民心。啟示:統治者要關注民生,減輕百姓的負擔,讓百姓能夠安居樂業;要建立合理的法律制度,不能過于殘酷,要保障公民的基本權利;要保持政治的清明,避免腐敗和殘暴統治。【點評】(1)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秦統一的意義。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識記、理解能力,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題關鍵在于理解并識記秦朝統一的相關歷史知識。(2)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郡縣制度。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圖片的解讀能力和對歷史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郡縣制度的相關史實。(3)本題主要考查秦鞏固統一的措施。解題的關鍵在于準確把握材料主旨,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考生作答時應緊扣材料,抓住材料關鍵詞,并熟練掌握秦朝統一的相關史實。(4)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秦朝的衰亡,主要考查學生準確解讀材料及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求學生熟練掌相關基礎知識。1 / 1浙江省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團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社會法治階段性檢測(期中)試卷1.(2024七上·杭州期中)我們可以從性格、氣質、能力等生理狀況來認識自己。( )2.(2024七上·杭州期中)每個人的生命都是獨特的,每個生命都不可替代。( )3.(2024七上·杭州期中)所有近期目標都是圍繞長遠目標展開的。( )4.(2024七上·杭州期中)仰韶文化位于長江中游地區,其重要特征是制作彩陶。( )5.(2024七上·杭州期中)周朝創造出以青銅器、甲骨文為顯著標志的文明成就。( )6.(2024七上·杭州期中)錢學森說:“6年的師大附中學習生活對我的教育很深,對我的一生,對我的知識和人生觀起了很大的作用。”說明初中階段( )A.是生命成長的“拔節孕穗期”B.對實現人生目標起到決定性作用C.是規劃未來之路的決定時期D.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完全形成時期7.(2024七上·杭州期中)心理學一般通過構建冰山模型進行自我認知。如右圖所示,冰山以下部分是人內在的部分,不易因外界影響而改變,卻起著關鍵作用。冰山理論說明了( )①他人的評價是我們認識自己的一面鏡子②做更好的自己需要不斷發掘自己的潛能③正確認識自己只需要關注知識和技能的提升④認識自己是一個不斷發展、完善自己的過程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8.(2024七上·杭州期中)熱播電視劇《山花爛漫時》以“七一勛章”獲得者張桂梅校長事跡為原型,講述她實現了建設免費女子高中的夢想,她用實際行動照亮了邊遠山區無數學子的追夢之路。這啟示我們( )①夢想必須遠大,小目標沒有意義②不僅要勇于追夢,還要勤于圓夢③夢想的實現取決于機遇而非個人努力④有了夢想,社會才能不斷發展和進步A.①② B.①③ C.②② D.②④9.(2024七上·杭州期中)習近平總書記在致首屆全民閱讀大會的賀信中指出:“閱讀是人類獲取知識,啟智增慧、培養道德的重要途徑,可以讓人得到思想啟發,樹立崇高理想,涵養浩然之氣。”這啟示我們( )①學習僅表現為接受和掌握②學習是成就夢想的唯一路徑③學習可以提升思想品德和精神境界④學習有助于增強能力,增長智慧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10.(2024七上·杭州期中)耕柱子作為墨子最優秀的學生卻經常遭到墨子的批評,耕柱子很委屈。墨子就說:“假如我要去太行山,坐一輛由黃牛和快馬拉的車,我是鞭策黃牛還是快馬呢 ”耕柱子回答:“當然是快馬呀!因為快馬經得起鞭策。”這個故事告訴我們( )①老師的批評可以幫助我們反省自己、完善自我②當老師批評我們時,我們應據理力爭③注意力放在批評的內容上,理解老師的良苦用心④要學會正確對待老師的批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1.(2024七上·杭州期中)下圖這幅漫畫說明了( )①友誼是平等的、雙向的,在交流中共同成長②志同道合的友誼,更能夠經得住風雨的洗禮③在真正的友誼中,我們能夠獲得精神上的支持和滿足④競爭比友誼更重要,為了競爭可以放棄真正的友誼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2.(2024七上·杭州期中)竹書鴻是“水韻西湖365”志愿服務的創始人,他對守護西湖水質的堅持感染了他的家人,-起加入到護水隊伍中,用汗水保衛城市的綠水。竹書鴻的故事啟示我們( )①好的家風利于子女形成正確的價值觀②家庭關系的確立有多種情形,無規律可言③好的家風一定能成就子女的一番事業④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家和萬事興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13.(2024七上·杭州期中)這幅漫畫告訴我們( )《齊邁步》A.美好的集體生活有助于培養我們的責任感B.建設美好集體,需要善于合作、共同進步C.美好集體能讓我們獲得安全感和歸屬感D.建設美好集體,要營造和諧有序的集體環境14.(2024七上·杭州期中)中國冰球協會主席王玄表示,為了備戰2026年米蘭冬奧會,中國冰球隊確定了女子冰球隊進8沖前6,男子冰球隊獲得“參賽資格”的新周期目標。中國冰球隊這一愿景( )①決定了中國冰球隊成就的高低②是推動中國冰球隊發展的內驅力③是中國冰球隊取得成功的精神動力之源④將引領中國冰球隊團結一致,開拓進取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5.(2024七上·杭州期中)生命安全是維系人的生命存在的條件和保障。漫畫中的人物行為啟示我們在生活中應( )A.樹立安全意識,杜絕人為事故 B.樹立規則意識,自覺遵守規則C.增強風險意識,激發好奇心理 D.提高防護能力,預判所有危險16.(2024七上·杭州期中)“明明來到了這個世界,明明的爸爸媽媽有了一個兒子,明明的爺爺奶奶有了一個孫子,明明的姥姥姥爺有了一個外孫,明明的姑姑有了一個侄子……”這說明( )①一代又一代的個體生命實現了人類生命的接續②每個人的生命不僅是“我”的生命,還是“我們”的生命③人的精神生命是不斷傳承的④在生命的傳承中,人類的精神不斷積淀和豐富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7.(2024七上·杭州期中)麗麗的周末生活豐富多彩,例如爸爸帶她去參觀博物館、媽媽帶她去圖書館閱讀、爺爺帶她去聽戲曲、奶奶帶她去參加社區志愿活動。這體現了( )A.健康和諧的內心世界,是幸福生活的唯一支柱B.健康的心理和豐富的精神是生命存在的根本C.滋養心靈,需要我們不斷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D.保持心理健康是提高生命質量的關鍵18.(2024七上·杭州期中)清華大學畢業生李金峰在“志愿北京”系統中記錄的志愿服務總時長達到1193小時,參與志愿活動超60項,曾獲清華大學“年度人物”。她的行為啟示我們( )①服務和奉獻社會,沿著正確的方向走好人生道路②樹立人生目標要正確認識個人與社會的關系③樹立人生目標要以個人利益為先,忽略集體④要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明確人生目標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9.(2024七上·杭州期中)越來越多的大學生返鄉成為“新農人”。他們有熱情、能吃苦、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用奮斗的姿態跑出鄉村振興“加速度”。大學生選擇成為“新農人”體現了( )①人生的選擇有很多,選什么憑個人喜好②人世間的一切美好生活是通過勞動創造的③農業得以快速發展,全靠新農人帶路④只要為社會進步作出貢獻,就是創造了價值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0.(2024七上·杭州期中)感動中國人物蕭凱恩從小因眼疾失去光明,但20多年來她堅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在取得音樂成就的同時,持續資助貧困兒童。這說明她能夠( )①接納欣賞自己,綻放自身光芒②勇敢面對挫折,實現所有目標③服務奉獻社會,實現生命價值④樹立遠大目標,爭做國之棟梁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21.(2024七上·杭州期中)實物史料是認識歷史的第一手資料。下表選項中,實物史料和結論之間邏輯關系正確的是( )實物史料 結論A 北京人遺址中發現有灰燼、燒石和燒骨等 北京人已經知道人工取火B 山頂洞人遺址出土了穿孔骨針 山頂洞人已經學會使用磨制石器C 陶寺遺址發現大型宮殿、祭祀臺、墓葬 中華文明具有多元一體的特征D 良渚遺址城北發現大型水利工程 統治者具有較強的調動、社會組織能力A.A B.B C.C D.D22.(2024七上·杭州期中)如表所列考古發現,可用于實證我國這一時期( )遺址名稱 北京門頭溝東胡林遺址 浙江義烏橋頭遺址 內蒙古興隆洼遺址時間 距今約11000-9000年 距今約11000-8500年 距今約8000多年考古發現 炭化粟粒和黍粒 炭化稻粒 陶罐A.處于舊石器時代 B.形成了早期國家C.出現了定居生活 D.產生了貧富分化23.(2024七上·杭州期中)在山西夏縣西陰村,長期流傳著“先蠶娘娘”的傳說,傳說講述了黃帝之妻嫘祖在桑樹下燒水時,偶然有蠶繭落入鍋中,她因此受到啟發,發明了繅絲織綢。近年來,考古學者在該村發現了6枚新石器時代的蠶蛹。據此可知( )A.神話傳說能折射一定歷史信息 B.中國是最早出現絲織業的國家C.考古發現能佐證所有神話傳說 D.黃帝被稱為中華民族人文初祖24.(2024七上·杭州期中)中國古代繼承制度的變化是政治制度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某校歷史興趣小組采用示意圖的形式探究我國古代王位繼承制度的變化,對下圖殘缺部分描述正確的是( )A.①采取封堵的方式成功治理水患B.②建立了我國第一個奴隸制王朝C.③制度形成了“天下為家”的社會風尚D.④制度按照宗族內部血緣關系繼承王位25.(2024七上·杭州期中)時空觀念是歷史學科的五大核心素養之一。通過制作年代尺,我們可以清晰且直觀地了解歷史脈絡。下面是一位同學制作的年代標尺,關于對應的歷史時期描述正確的是( )A.青銅鼎盛,文字起源 B.封建親戚,以藩屏周C.王室衰微,諸侯爭霸 D.中央集權,君主專制26.(2024七上·杭州期中)下表能夠反映,分封制( )諸侯國 管 蔡 齊 宋 魯 燕分封對象 周武王弟管叔鮮 周武王弟蔡叔度 功臣姜尚 殷商后代微子 周武王弟周公旦 周武王弟昭公分封地區 今河南鄭州 今河南上蔡縣 今山東南部 今河南東部 今山東曲阜 今北京一帶A.確立了西周貴族等級結構 B.以宗親為主要的分封對象C.確保了周朝統治長治久安 D.加強了華夏民族認同觀念27.(2024七上·杭州期中)歷史地圖反映了特定時期的歷史地理狀況,包含著豐富的時空信息。如圖是小明同學在學習“戰國七雄”時制作的各國位置示意圖,其中燕國的位置應是( )A.① B.② C.③ D.④28.(2024七上·杭州期中)水利工程是古代文明的重要標志。關于下圖所示兩個著名水利工程,敘述正確的是( )①圖a所示水利工程使得成都平原成為天府之國②圖b所示水利工程溝通了黃河和長江兩大水系③兩大水利工程都彰顯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勤勞④兩者都體現了大一統國家對水利工程建設的重視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29.(2024七上·杭州期中)史實是歷史事實,指歷史的真實情況:史論是對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的分析和評價。下列選項中屬于史論的是( )A.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B.秦兼天下,建皇帝之號,立百官之職。C.禹于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國號曰夏后。D.陳涉乃立為王,號為張楚。30.(2024七上·杭州期中)夏商周時期科技文化成就眾多,體現了中華文明的輝煌。為更好地了解先秦時期的科技文化成果,歷史興趣小組對下列科技文化成果進行了整理,以下信息匹配正確的是( )A.扁鵲——戰國——著述了《黃帝內經》一書B.四羊方尊——商朝——世界上出土最重的青銅器之一C.何尊——西周——“中國”一詞最早的實物見證D.楚辭——戰國——我國現存第一部詩歌總集31.(2024七上·杭州期中)青少年正處于生命成長的“拔節孕穗期”,需要精心引導和栽培。我校七年級學生以“探問生命意義追求美好人生”為議題開展了探究性學習活動,請你參與并完成以下議學任務。(1)【總議題:探問生命意義追求美好人生】【子議題一:感悟生命可貴】吳天一生于新疆伊犁,他長期在青藏高原從事高原醫學研究工作,診療救治藏族群眾上萬名。青藏鐵路建設期間,他主持制定一系列高原病防治措施和急救方案,創造了鐵路建設工人無一例因高原病致死的奇跡。2010年4月,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發生7.1級地震,年逾古稀的吳天一主動請纓,連夜帶領醫療隊奔赴災區,盡全力拯救群眾生命、保障人民健康。中國工程院院士、“七一勛章”獲得者——吳天一結合材料,談一談吳天一是如何踐行敬畏生命的 (2)【子議題二:端正人生態度】巴黎奧運周期,全紅嬋經歷了所有跳水女運動員的必經關卡——發育關。隨著身體發育,她在訓練時逐漸感覺動作沉重,完成度下降。207C(向后翻騰三周半抱膝)——這個全紅嬋曾經非常拿手的動作,卻也慢慢成了她的“夢魘”,在之后的比賽中接連出現失誤。怎么突破 唯有咬牙堅持,一個個細節去細摳,一遍一遍反復練,練到不管站上什么樣的賽場都能把這個動作“拿捏”。全紅嬋對教練嚴格的訓練沒有抱怨,而是以自信從容的心態勇敢迎接挑戰。最終在巴黎奧運會上,17歲的全紅嬋把2070跳得近乎完美,蟬聯了奧運會女子10米跳臺的冠軍。中國女子跳水運動員、奧運會冠軍——全紅嬋全紅嬋的奧運奪冠之路體現了她什么樣的人生態度 在面對人生的逆境時,我們應該怎么做 (3)【子議題三:實現人生價值】《退而不體 奉獻扶貧》請從“實現人生價值”的角度對材料中老專家的行為進行評析。32.(2024七上·杭州期中)春秋戰國是社會大變革的時期。為更深入地了解這一歷史時期,請同學們一起參與并完成相關學習任務。(1)【工具演變我來“述”】材料一 青銅鏟 ②鐵制農具 ③打制石器 ④骨耜以上是同學們搜集到的先秦時期生產工具圖,請按其年代順序進行排序。(填寫序號)結合所學知識,簡述春秋戰國時期農業生產技術的重大進步對社會發展的作用。(2)【變法改革我來“析”】材料二 商鞅變法明確規定:“廖力本業,耕織致乘帛多者,復其身(免除徭役)。”對……極大地調動了民眾務農和作戰的積極性。——劉玉峰《商鞅變法農戰政策和抑商政策之得失》依據材料二,簡述商鞅通過什么舉措來激發農民生產積極性?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商鞅變法有何影響?(3)【諸子百家我來“理”】春秋戰國時期出現諸子百家,他們的主張為中國古代思想文化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對后世影響深遠。請結合所學完成下表。主張 代表人物反對苛政,提出① ,要求統治者愛惜民力,體察民意。(政治主張) 孔子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②兼相愛,交相利。 墨子強調③,樹立君主的權威,建立中央集權專制統治。(政治主張) 韓非子(4)【歷史總結我來“談”】綜合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總結這一時期的時代特征。33.(2024七上·杭州期中)秦朝在中國歷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七年級歷史興趣小組以“何以為秦”為主題,探究秦朝的興衰,請你參與合作學習。(1)【平天下·析統一意義】材料一經過對匈奴、越族的戰爭后,秦的疆域,“東至海……西至臨洮、羌中,南至北向戶北據河為塞,并陰山至遼東”。在這個廣大地區內居住著各族人民,由于統一在一個國家政權之下,相互之間的經濟、文化聯系進一步增強了,并解除了各民族之間的戰爭所帶來的災難。-——摘編自朱紹侯、齊濤、王育濟主編《中國古代史》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秦統一的意義。(2)【治天下·探制度創新】材料二材料二反映了哪一制度 結合所學,簡述該制度的影響。(3)【固天下·明鞏固措施】材料三根據材料三概括秦鞏固統一的措施。結合所學知識,分別闡述這些措施對國家發展有何意義 (4)【亡天下·悟衰亡教訓】材料四我家有三子,老大修長城,多年未相逢,老二成邊關,至今未歸還;老三忙耕田,租稅沉句甸;飯菜不得飽,一家難團圓;如觸犯法律,刑罰極為殘;二世繼位后,統治更殘暴。——秦朝民謠修秦朝時期人口比例示意圖根據材料四,分析秦朝二世而亡的原因,并談談秦朝的衰亡帶給我們什么啟示。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錯誤【知識點】正確認識自我【解析】【分析】根據所學,我們可以從身材、相貌、體能、性別等生理狀況來認識自己,可以從性格、氣質、能力等心理特征來認識自己, 據此可知,性格、氣質、能力屬于心理特征,不屬于生理狀況,所以題文觀點錯誤。故答案為:錯誤。【點評】本題考查對認識自己的途徑的認識,正確認識自己,準確把握自己的稟賦和特性,有助于我們增強自信,促進自我發展,促進與他人的交往,正確處理個人與社會的關系,從而更好地認識和改造外部世界。2.【答案】正確【知識點】珍愛和尊重生命【解析】【分析】根據所學,每個人的生命都是獨特的。我們來到這個世界,外形相貌、天資稟賦等各不相同,每個生命都不可替代。在成長過程中,每個人會汲取不同的物質和精神養分,形成獨特的個性品質,擁有不同的人生道路。所以題文觀點正確。故答案為:正確。【點評】本題考查對生命有時盡的認識,人的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跡,是地球上最為珍貴的財富。有了生命,我們才能感受大自然的勃勃生機,才能體驗生活的多姿多彩,才能擁有追求幸福生活的種種可能,才能創造璀璨的人類文明。3.【答案】正確【知識點】我們的理想與責任【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只有分階段實現一個個近期目標,才能實現長遠目標。所有近期目標都是圍繞長遠目標展開的,所以題文觀點正確。故答案為:正確。【點評】本題考查對人生目標的認識,人生目標體現著人在社會實踐中對未來的向往和追求,決定著人生道路的發展方向。實現每一個近期目標帶來的成就感和喜悅感,鼓舞我們繼續奮發向上,朝著實現長遠目標邁進。4.【答案】錯誤【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可知,仰韶文化位于黃河中游地區,其重要特征是制作彩陶。由此可知,本題描述錯誤。故答案為:錯誤。【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仰韶文化。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仰韶文化的相關史實。5.【答案】錯誤【知識點】王朝更替的時序【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可知,商朝時期,以青銅器鑄造和甲骨文為著名文明標志。由此可知,本題敘述錯誤。故答案為:錯誤。【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殷商文明成就。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殷商文明發展的相關史實。6.【答案】A【知識點】我們的理想與責任【解析】【分析】“6年的師大附中學習生活對我的教育很深,對我的一生,對我的知識和人生觀起了很大的作用。”這說明初中階段對我們的人生具有獨特的價值。我們正處于生命成長的“拔節孕穗期”,所以A正確。BC錯誤,選項觀點夸大了初中階段的作用,應排除。D錯誤,初中階段是我們初步形成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時期。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對中學生活的認識,初中階段,是人生美好的年華,也是規劃未來之路的重要時期。我們要珍視當下,把握機遇,把準人生方向,積極追求進步。7.【答案】D【知識點】正確認識自我【解析】【分析】冰山以下部分是人內在的部分,不易因外界影響而改變,卻起著關鍵作用,這告訴我們 做更好的自己需要不斷發掘自己的潛能,認識自己是一個不斷發展、完善自己的過程,所以③④正確。①不符合題意,圖中內容與他人的評價沒有關系,應排除。③錯誤,正確認識自己需要用全面和發展的觀點來認識自己,只需要關注知識和技能的提升的觀點片面,應排除。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對正確認識自己和做更好的自己的認識,正確認識自己,準確把握自己的稟賦和特性,有助于我們增強自信,促進自我發展,促進與他人的交往,正確處理個人與社會的關系,從而更好地認識和改造外部世界。8.【答案】D【知識點】我們的理想與責任【解析】【分析】 張桂梅校長建設免費女子高中用實際行動照亮了邊遠山區無數學子的追夢之路,這啟示我們,夢想是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愿望,我們不僅要勇于追夢,還要勤于圓夢,有了夢想,社會才能不斷發展和進步,所以②④正確。①錯誤,有夢就有希望,夢想不在于大小,而存于為實現夢想而努力。③錯誤,夢想的實現在于個人的努力。努力是夢想與實現的橋梁。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對少年夢想的認識,編織人生夢想,是青少年時期的重要主題。只有每個人都勇于追夢、勤于圓夢,才能匯聚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強大力量。9.【答案】D【知識點】我們的理想與責任【解析】【分析】“閱讀是人類獲取知識,啟智增慧、培養道德的重要途徑,可以讓人得到思想啟發,樹立崇高理想,涵養浩然之氣。”這強調了學習的重要性,啟示我們學習有助于增強能力,增長智慧, 可以提升思想品德和精神境界,所以③④正確。①錯誤,學習不僅表現為接受和掌握,而且表現為探究、發現、體驗和感悟。②錯誤,學習是成就夢想的重要路徑,但不是唯一路徑。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對學習的重要性的認識,學習是立身做人的永恒主題,也是報國為民的重要基礎。學習不僅關乎個人的前途和命運,更關乎民族的未來和發展。10.【答案】C【知識點】塑造良好道德【解析】【分析】分析題干材料,快馬經得起鞭策,這說明批評有助于一個人的成長,告訴我們要正確對待老師的批評,為此,我們要知道老師的批評可以幫助我們反省自己、完善自我,對待老師的批評,我們要把注意力放在批評的內容上,理解老師的良苦用心,所以①③④正確。②錯誤,當老師批評我們時,要把注意力放在老師批評的內容上,理解老師的良苦用心,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而不是據理力爭。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對師生交往的認識,我們還要正確對待老師的表揚,老師的表揚意味著肯定、鼓勵和期待,激勵我們更好地學習和發展。對待老師的表揚,我們應戒驕戒躁、再接再厲,爭取做得更好。11.【答案】A【知識點】競爭與合作;塑造良好道德【解析】【分析】漫畫中的同學在比賽中做到了友誼第一,比賽第二,能正確對待友誼中的競爭,這說明競爭并不必然傷害友誼,友誼是平等的、雙向的,在交流中共同成長,在真正的友誼中,我們能夠獲得精神上的支持和滿足,志同道合的友誼,更能夠經得住風雨的洗禮,所以①②③正確。④錯誤,友誼和競爭都很重要,在競爭中自我反省和激勵,我們會收獲更多。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對友誼的特質和友誼的澄清及友誼的力量的認識,友誼是平等的、雙向的。接受朋友的幫助,也主動幫助對方;感受朋友的關懷,也主動關懷對方。我們共同分享,也相互分擔,在相處中體驗積極的情感,在交流中共同成長。12.【答案】B【知識點】傳統美德與民族精神【解析】【分析】 竹書鴻用 守護西湖水質的堅持感染了他的家人, 汗水保衛城市的綠水,這啟示我們,好的家風利于子女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好的家風一定能成就子女的一番事業,所以 ①③ 正確。②不符合題意,題干材料沒有體現家庭關系的確立的內容,應排除。③不符合題意,題干材料體現的是傳承好的家風,沒有涉及家和萬事興的內容,應排除。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對建設美好家庭的認識,建設美好的家庭,需要傳承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 家庭是道德養成的起點, 我們要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揚光大尊老愛幼、勤儉持家、知書達禮、遵紀守法等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推動形成愛國愛家、相親相愛、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會主義家庭文明新風尚,讓美德在家庭中生根、在親情中升華。13.【答案】B【知識點】競爭與合作【解析】【分析】漫畫中的人只有步調一致,齊邁步才可能共同前進,這啟示我們,建設美好集體,需要善于合作、共同進步,所以B正確。ACD不符合題意,選項中的觀點在漫畫中沒有體現,應排除。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集體中的競爭與合作的認識,建設美好集體,要樹立正確的合作與競爭觀念。集體的發展既有賴于成員間的相互合作,也需要成員間的良性競爭。我們既要敢于競爭、勇于挑戰,又要善于合作、共同進步。14.【答案】D【知識點】我們的理想與責任【解析】【分析】根據所學,愿景是集體的精神動力之源,是推動集體發展的內驅力。共同的愿景引領集體成員團結一致,開拓進取,所以②③④正確。①錯誤,中國冰球隊成就的高低不僅在于冰球隊的愿景,還受冰球隊成員的努力和合作等因素的影響,選項觀點夸大了愿景的作用。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對集體愿景的作用的認識,擁有共同的夢想,向往美好的未來,承擔共同的使命,認同正確的價值觀,形成一致的目標和追求,這就是美好集體的愿景,建設美好集體,要確定共同的愿景。15.【答案】B【知識點】珍愛和尊重生命;自律【解析】【分析】漫畫中的騎車者不珍愛生命,沒有安全意識,沒有自覺遵守規則,最終導致事故的發生,這警示我們要珍愛生命,樹立規則意識,自覺遵守規則,所以B正確。A錯誤,杜絕人為事故是對漫畫寓意的曲解,應排除。C錯誤,漫畫沒有體現好奇心理。D不符合漫畫寓意,漫畫告訴我們要自覺遵守規則,不能自由任性,沒有體現預判所有危險。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對自覺遵守規則和增強安全意識的認識,增強安全需要我們自覺遵守規則,對自身行為是否安全作出恰當評估,并及時糾正自己的不當行為,從而有效地保護我們的生命。16.【答案】A【知識點】生命的獨特性【解析】【分析】 明明的爸爸媽媽有了一個兒子,明明的爺爺奶奶有了一個孫子,明明的姥姥姥爺有了一個外孫,明明的姑姑有了一個侄子 ,這說明一代又一代的個體生命實現了人類生命的接續,每個人的生命不僅是“我”的生命,還是“我們”的生命,所以①②正確。③錯誤,人的精神生命是不斷傳承的,在生命的傳承中,人類的精神不斷積淀和豐富。④不符合題意,題干材料沒有涉及精神生命的傳承,應排除。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對生命有接續的認識,偉大的思想、崇高的信仰、高尚的道德等都是精神生命的體現。在生命的傳承中,人類的精神不斷積淀和豐富。17.【答案】C【知識點】珍愛和尊重生命【解析】【分析】 根據所學,良好的生命狀態既需要健康的身體,也需要健康的心理和豐富的精神。麗麗的周末生活豐富多彩,這體現滋養心靈,需要我們不斷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所以C正確。A觀點錯誤,擁有健康、和諧的內心世界,是我們幸福生活的重要支柱,但不是唯一的支柱。B不符合題意,選項觀點在題干材料中沒有體現。D不符合題意,題干材料沒有涉及心理健康的內容,應排除。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對生命的充盈的認識,豐富 我們的精神世界,我們要學知識、長見識、練膽識,提升自己的底氣與能力;要在生活實踐中擴展生活閱歷,提升人生境界,讓生命充滿色彩與活力。18.【答案】B【知識點】我們的理想與責任【解析】【分析】清華大學畢業生李金峰 志愿服務總時長達到1193小時,參與志愿活動超60項,這是服務和奉獻社會,實現人生價值的生動體現,啟示我們要 沿著正確的方向走好人生道路,樹立人生目標要正確認識個人與社會的關系,要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明確人生目標,服務和奉獻社會,所以①②④正確。③錯誤,樹立人生目標,應當與國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相結合,不能忽略集體。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對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的認識,樹立人生目標,應當與人類的福祉相統一。個人的追求與進步,只有與人類的發展進步緊密聯系在一起,人生才能煥發無限的生機和活力。19.【答案】C【知識點】傳統美德與民族精神;我們的理想與責任【解析】【分析】根據所學,人們在勞動中感受到幸福和愉悅,體會到人生的價值和美好。大學生返鄉成為“新農人用熱情、能吃苦、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用奮斗的姿態跑出鄉村振興“加速度”,這體現人世間的一切美好生活是通過勞動創造的,人們的職業不同、崗位有別,但只要為社會進步作出了貢獻,就是為社會創造了價值,所以②④正確。①錯誤,全靠新農人帶路的觀點太絕對,應排除。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對實現和創造生命的價值和勞動的意義的認識,人們各種各樣的愿望都是在勞動中實現的,人們在勞動中感受到幸福和愉悅,體會到人生的價值和美好。20.【答案】B【知識點】正確認識自我;我們的理想與責任【解析】【分析】感動中國人物蕭凱恩從小因眼疾失去光明,但但黑暗并沒有阻止她追逐夢想的腳步。她與生命抗爭, 在取得音樂成就的同時,持續資助貧困兒童,這說明她能夠接納欣賞自己,綻放自身光芒,服務奉獻社會,實現生命價值,所以①③正確。②錯誤,實現所有目標的觀點與實際不符,應排除。④不符合題意,題干材料體現 蕭凱恩戰勝挫折,幫助他人,沒有體現爭做國之棟梁。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對欣賞和接納自己,實現和創造生命的價值的認識,當我們將個人的命運和他人、集體、民族、國家乃至人類的命運聯系在一起,并為之奉獻時,人生就會閃耀出偉大的光輝。21.【答案】D【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解析】【分析】據題干“實物史料和結論之間邏輯關系正確的”,結合所學可知:A:北京人遺址中發現有灰燼、燒石和燒骨等,反映出北京人已經會使用火;山頂人已經知道人工取火,故史料與結論錯誤,排除A項。B:山頂洞人遺址出土了穿孔骨針,表明山頂洞人會縫制衣服,反映了山頂滯人掌握了磨光和鉆孔技術,但使用的還是打制石器,故史料與結論錯誤,排除B項。C:陶寺遺址發現大型宮殿、祭祀臺、墓葬,反映了陶寺人階級分化嚴重,無法證明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故史料與結論錯誤,排除C項。D:良渚遺址城北發現大型水利工程,反映了良渚社會經濟水平較高,統治者具有較強的調動、社會組織能力,史料與結論正確,故選D項。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曠代史學,主要考查學生準確解讀材料及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求學生熟練掌相關基礎知識。22.【答案】C【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解析】【分析】據題干“炭化粟粒和黍粒”“炭化稻粒”“陶罐”并結合所學可知,炭化粟粒、黍粒、稻粒和陶罐的出現,表明我國原始農業的興起發展,促進了人類定居生活,故選C項。原始農業出現于新石器時代,并非舊石器時代,排除A項。早期國家形成的標志是階級分化,公權力出現,排除B項。材料反映了早期農業的興起,未體現貧富分化,排除D項。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主考查原始農業的興起發展,試題難度不大,解題必須熟練記憶相關基礎知識并準確解讀材料信息,做到融會貫通、靈活運用,即可得出答案。23.【答案】A【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解析】【分析】據題干“在山西夏縣西陰村,長期流傳著‘先蠶娘娘’的傳說”“考古學者在該村發現了6枚新石器時代的蠶蛹”可知,山西夏縣西陰村的考古發現印證了傳說中繅絲織綢的發明,由此可見,神話傳說能折射一定歷史信息,遠古傳說蘊含一定的歷史價值,故選A項。中國是最早出現絲織業的國家,但材料反映的是考古發現印證神話傳說,排除B項。考古發現能佐證神話傳說,但“所有”說法過于絕對化,排除C項。材料反映的是考古發現印證神話傳說,并未說明黃帝被稱為中華民族人文初祖,排除D項。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以“先蠶娘娘”的傳說為切入點,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識記、理解能力,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題關鍵在于要求學生具有解讀材料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24.【答案】D【知識點】王朝更替的時序【解析】【分析】據題干“古代王位繼承制度的變化”并結合所學可知:A:①是禹,采取疏導的方式成功治理水患,排除A項。B:②是啟,但建立我國第一個奴隸制王朝的是禹,排除B項。C:③是禪讓制度,以賢德標準推薦為部落聯盟的首領,排除C項。D:④是王位世襲制度,是按照宗族內部血緣關系繼承王位,故選D項。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古代王位繼承制度的變化。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圖片的解讀能力和對歷史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王位繼承制度的相關史實。25.【答案】B【知識點】王朝更替的時序【解析】【分析】據題干年代標尺,結合所學可知,公元前1046年至公元前771年,是西周時期,突出特點是實行“封建親戚,以藩屏周”的分封制度,故選B項。“青銅鼎盛,文字起源”描述的是殷商文明,排除A項。“王室衰微,諸侯爭霸”描述的是春秋戰國,排除C項。“中央集權,君主專制”描述的是秦朝統治,排除D項。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西周分封制。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分封制度的相關史實。26.【答案】B【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王朝更替的時序【解析】【分析】據材料“周武王弟管叔鮮”“周武王弟蔡叔度”“周武王弟周公旦”“周武王弟昭公”并結合所學可知,材料反映的西周分封制度,以王室宗親為主要分封對象,故選B項。材料突出強調的是分封對象以王室成員為主,并未體現西周貴族等級結構,排除A項。材料突出強調的是分封對象以王室成員為主,說明不了確保統治長治久安,排除C項。材料突出強調的是分封對象以王室成員為主,涉及涉及華夏民族認同觀念,排除D項。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點是西周分封制度,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歷史信息、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和史料實證的素養。27.【答案】D【知識點】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王朝更替的時序【解析】【分析】據題干信息“燕國的位置”,結合所學可知:A:①位于渭水流域,是秦國。排除A項。B:②位于山東地區,是齊國,排除B項。C:③位于長江中游,是楚國,排除C項。D:④位于北方地區,是燕國,故選D項。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戰國七雄。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圖片的解讀能力和對歷史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戰國七雄的相關史實。28.【答案】B【知識點】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王朝更替的時序【解析】【分析】據題干“兩個著名水利工程”,結合所學可知,圖a所示水利工程是都江堰,使得成都平原成為天府之國,故①正確;圖b所示水利工程是秦朝靈渠,溝通了珠江和長江兩大水系,故②敘述錯誤;都江堰和靈渠是我國古代著名水利工程都彰顯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勤勞,故③敘述正確;秦國修建都江堰時,沒有實現統一,而秦朝修建靈渠,體現了大一統國家對水利工程建設的重視,故敘述錯誤。綜上可知,①③符合題意,故選B項。②④不符合題意,排除ACD三項。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古代著名水利工程。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圖片的解讀能力和對歷史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古代著名水利工程的相關史實。29.【答案】A【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王朝更替的時序【解析】【分析】據題干“史論是對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的分析和評價”并結合所學可知,“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意為湯武革命,順意了天意和民心,是對湯武革命的分析和評價,屬于史論,故選A項。“秦兼天下,建皇帝之號,立百官之職”描述秦朝統一,創立皇帝制度的真實情況,屬于史實,不符合題意,排除B項。“禹于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國號曰夏后”描述了大禹建立在朝的真實情況,屬于史實,不符合題意,排除C項。“陳涉乃立為王,號為張楚”描述了陳勝起義,建立張楚政權,屬于歷史實,不符合題意,排除D項。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史實與史論。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史實與史論的相關史實。30.【答案】C【知識點】王朝更替的時序【解析】【分析】答題關鍵信息“匹配正確”,結合所學分析:A:扁鵲,春秋名醫,提出“望聞問切”四診法,故A匹配不正確,排除A項。B:商朝的司母戊鼎,是目前已知世界上出土最重的青銅器之一,匹配錯誤,排除B項。C:西周何尊提出“宅茲中國”,是“中國”一詞最早的實物見證,匹配正確 ,故選C項。D:春秋時期的《詩經》,是我國現存第一部詩歌總集,匹配錯誤,排除D項。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先秦文明,主要考查學生準確解讀材料及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求學生熟練掌相關基礎知識。31.【答案】(1)①他長期在青藏高原從事高原醫學研究工作,診療救治藏族群眾上萬名,這體現關愛他人的生命。②青藏鐵路建設期間,他主持制定一系列高原病防治措施和急救方案,創造了鐵路建設工人無一例因高原病致死的奇跡。這體現他尊重并遵循生命存在和發展的規律。③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發生7.1級地震,年逾古稀的吳天一主動請纓,這體現他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2)全紅嬋的奧運奪冠之路體現了她 認真務實、勤奮進取的人生態度。面對人生的逆境,我們應做到逆境不餒。在逆境中前行,鼓足勇氣,迎難而上。(3)老專家退而不休,服務三農,在勞動中創造人生價值。在奉獻中成就精彩人生,為社會創造了價值,也就創造和實現了人生價值,將個人的命運和他人、集體、民族、國家乃至人類的命運聯系在一起,并為之奉獻時,在奉獻中走向偉大,成就了精彩人生。【知識點】珍愛和尊重生命;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我們的理想與責任【解析】【分析】(1)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本題可以從關愛他人生命,尊重并遵循生命存在和發展的規律,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等方面回答即可。(2)她咬牙堅持,一個個細節去細摳,一遍一遍反復練, 對教練嚴格的訓練沒有抱怨,而是以自信從容的心態勇敢迎接挑戰。這體現她 認真務實、勤奮進取的人生態度。在面對人生的逆境時的做法可以從要做到 逆境不餒。在逆境中前行,鼓足勇氣,迎難而上,據此分析回答即可。(3)根據所學結合材料,對 老專家的行為的評析可以從 在勞動中創造人生價值。在奉獻中成就精彩人生,將個人的命運和他人、集體、民族、國家乃至人類的命運聯系在一起,在奉獻中走向偉大等方面分析回答即可。【點評】本題考查對敬畏生命,樹立積極的人生態度,順境與逆境,實現創造生命的價值,生命的平凡與偉大等相關知識的理解和運用,順境和逆境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自滿自足,意志衰退,順境就有可能轉化為逆境;受磨難而奮進,不悲觀、不言敗,逆境就有可能轉化為順境。無論身處何種境地,只要我們正確對待成敗得失,處優而不養尊,受挫而不短志,順境和逆境都可以成為人生成長的階梯。32.【答案】(1)排序:③④①②。作用:春秋戰國時期農業生產技術進步促使生產力顯著提高;推動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轉變;促使社會階層的新變化;促進了思想文化的繁榮發展。(2)舉措:獎勵耕織。影響:調動了生產者的積極性,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增強了秦國的實力,為秦統一全國創造了條件。(3)為政以德;老子;以法治國。(4)春秋戰國時期,社會動蕩,生產力進步,生產關系變革,封建制取代奴隸制,形成學術上“百家爭鳴”的局面。【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王朝更替的時序【解析】【分析】(1)排序:據材料一“工具演變”并結合所學可知,“ 青銅鏟”出現于商朝;“②鐵制農具”出現于春秋;“③打制石器”出現于舊石器時代;“④骨耜”出現于新石器時代。綜上可知,按其年代順序排列正確的是③④①②。作用:根據所學可知,春秋戰國時期農業生產技術進步促使生產力顯著提高;推動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轉變;促使社會階層的新變化;促進了思想文化的繁榮發展。(2)舉措:據材料二“廖力本業,耕織致乘帛多者,復其身(免除徭役)”并結合所學可知,商鞅通過“獎勵耕織”來激發農民生產積極性。影響:據材料二“……極大地調動了民眾務農和作戰的積極性”,結合所學可知,商鞅變法調動了生產者的積極性,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增強了秦國的實力,為秦統一全國創造了條件。(3)根據所學可知,孔子提出“仁”的思想,反對苛政,主張以德治國。道家學派創始人闡述了樸素的辯證法思想,認為萬物對立,對立雙方會轉化,提出“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法家代表韓非子主張以法治國,法不阿貴,樹立君主的權威,建立中央集權專制統治。(4)特征:綜合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春秋戰國時期,社會動蕩,生產力進步,生產關系變革,封建制取代奴隸制,形成學術上“百家爭鳴”的局面。故答案為:(1)排序:③④①②。作用:春秋戰國時期農業生產技術進步促使生產力顯著提高;推動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轉變;促使社會階層的新變化;促進了思想文化的繁榮發展。(2)舉措:獎勵耕織。影響:調動了生產者的積極性,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增強了秦國的實力,為秦統一全國創造了條件。(3)為政以德;老子;以法治國。(4)春秋戰國時期,社會動蕩,生產力進步,生產關系變革,封建制取代奴隸制,形成學術上“百家爭鳴”的局面。【點評】(1)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春秋戰國時期農業生產技術的重大進步。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圖片的解讀能力和對歷史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相關史實。(2)本題考點是商鞅變法,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歷史信息、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和史料實證的素養。(3)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百家爭鳴。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的百家爭鳴相關史實。(4)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春秋戰國時期的時代特征,旨在考查學生知識遷移和靈活分析運用歷史材料的能力,解題關鍵要理解掌握關于春秋戰國時期的相關史實。33.【答案】(1)秦統一的意義:擴大了疆域,使各族人民統一在一個國家政權之下;增強了相互之間的經濟、文化聯系;解除了各民族之間的戰爭所帶來的災難。(2)制度:郡縣制。影響: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有利于國家的統一和穩定,郡縣制是中國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變革,對后世地方行政制度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3)措施: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等。意義:統一文字有利于文化的傳播和交流,統一貨幣有利于商品交換和經濟發展,統一度量衡有利于國家對經濟的管理和稅收的征收。(4)原因:繁重的賦稅和徭役,使得百姓生活困苦,民不聊生;法律過于殘酷,百姓稍有不慎就會觸犯法律,受到嚴厲的懲罰;二世繼位后統治更加殘暴,失去了民心。啟示:統治者要關注民生,減輕百姓的負擔,讓百姓能夠安居樂業;要建立合理的法律制度,不能過于殘酷,要保障公民的基本權利;要保持政治的清明,避免腐敗和殘暴統治。【知識點】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王朝更替的時序【解析】【分析】(1)意義:據材料一“東至海.......西至臨洮、羌中,南至北向戶,北據河為塞,并陰山至遼東”可知,秦朝統一擴大了疆域,使各族人民統一在一個國家政權之下;據材料一“由于統一在一個國家政權之下,相互之間的經濟、文化聯系進一步增強了,并解除了各民族之間的戰爭所帶來的災難”可知,秦朝統一增強了相互之間的經濟、文化聯系,解除了各民族之間的戰爭所帶來的災難。(2)制度:據材料二“郡(守)、縣(令或長)”并結合所學知識,為加強對地方的管理,秦朝實行郡縣制。影響:根據所學可知,郡縣制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有利于國家的統一和穩定,郡縣制是中國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變革,對后世地方行政制度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3)措施:據材料三圖片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反映了秦朝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意義:根據所學知識,秦朝統一文字有利于文化的傳播和交流,統一貨幣有利于商品交換和經濟發展,統一度量衡有利于國家對經濟的管理和稅收的征收。(4)原因:據材料四“租稅沉甸甸”可知,秦朝繁重的賦稅和徭役,使得百姓生活困苦,民不聊生;根據材料四“如觸犯法律,刑罰極為殘”可知,秦朝法律過于殘酷,百姓稍有不慎就會觸犯法律,受到嚴厲的懲罰;據材料四“二世繼位后,統治更殘暴”可知,秦二世繼位后統治更加殘暴,失去了民心。啟示:本題屬于開放性試題,可以從關注民生、法制建設等角度作答,如統治者要關注民生,減輕百姓的負擔,讓百姓能夠安居樂業;要建立合理的法律制度,不能過于殘酷,要保障公民的基本權利;要保持政治的清明,避免腐敗和殘暴統治。故答案為:(1)秦統一的意義:擴大了疆域,使各族人民統一在一個國家政權之下;增強了相互之間的經濟、文化聯系;解除了各民族之間的戰爭所帶來的災難。(2)制度:郡縣制。影響: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有利于國家的統一和穩定,郡縣制是中國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變革,對后世地方行政制度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3)措施: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等。意義:統一文字有利于文化的傳播和交流,統一貨幣有利于商品交換和經濟發展,統一度量衡有利于國家對經濟的管理和稅收的征收。(4)原因:繁重的賦稅和徭役,使得百姓生活困苦,民不聊生;法律過于殘酷,百姓稍有不慎就會觸犯法律,受到嚴厲的懲罰;二世繼位后統治更加殘暴,失去了民心。啟示:統治者要關注民生,減輕百姓的負擔,讓百姓能夠安居樂業;要建立合理的法律制度,不能過于殘酷,要保障公民的基本權利;要保持政治的清明,避免腐敗和殘暴統治。【點評】(1)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秦統一的意義。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識記、理解能力,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題關鍵在于理解并識記秦朝統一的相關歷史知識。(2)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郡縣制度。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圖片的解讀能力和對歷史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郡縣制度的相關史實。(3)本題主要考查秦鞏固統一的措施。解題的關鍵在于準確把握材料主旨,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考生作答時應緊扣材料,抓住材料關鍵詞,并熟練掌握秦朝統一的相關史實。(4)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秦朝的衰亡,主要考查學生準確解讀材料及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求學生熟練掌相關基礎知識。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團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社會法治階段性檢測(期中)試卷(學生版).docx 浙江省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團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社會法治階段性檢測(期中)試卷(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