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79張PPT)2025屆高考二輪專題復習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氣專題10:大氣環流與降水一、課標要求課標要求 核心素養運用示意圖,說明氣壓帶和風帶的分布,并分析氣壓帶、風帶對氣候形成的作用,以及氣候對自然地理景觀的形成的影響。 結合具體的氣壓帶、風帶和海陸氣壓中心的氣流屬性,以及其空間位置的移動和變化,分析推導區域氣候特征。(如對區域降水的影響)(區域認知)從時空綜合的角度分析氣壓帶、風帶的空間分布及隨季節的移動規律,分析海陸分布對大氣環流的影響。(綜合思維、區域認知)從要素綜合的角度分析氣壓帶、風帶的分布及移動對氣候的影響、氣候對自然景觀的形成的影響。(綜合思維、區域認知)繪制氣壓帶、風帶圖,繪畫北半球的海陸冬、夏季氣壓中心和亞洲東部季風環流圖。(地理實踐力)結合現實中的地理現象,從人地關系的角度,分析大氣環流對人類活動和地理環境的影響,樹立正確的環境觀。(人地協調觀)二、考情分析真題展示 命題方向2024年浙江6月,24-25,6分 以沿100°E海平面氣壓年變化圖為背景,考查北半球冬夏季氣壓中心分布。2024年浙江6月,27(1-2),12分 以長江流域為背景,考查大氣環流、季風環流對降水的影響。二、考情分析真題展示 命題方向2024安徽,7-8,6分 以陜西榆林橫山區某地沉積地層剖面示意為背景,考查季風環流及其影響。2024遼寧,19(1),6分 以2023年2~3月北半球部分區域海平面氣壓距平圖及2023年春季兩次沙塵天氣為背景,考查大氣環流(氣壓帶和風帶、季風環流)分布特點。2024年浙江6月,14-15,6分 以甲、乙兩地逐月降水量累計圖為背景,考查降水空間差異和季節差異的影響因素。2023年全國乙卷,37(2),6分 以夏威夷島二氧化碳濃度觀測站為背景,考查大氣環流(氣壓帶和風帶)對地理環境影響。2023湖北,13-15,9分 以我國四個國家氣象觀測站測得2018~2022年地面站點各月平均氣壓狀況為背景,考查大氣環流(高原季風環流)分布特點和成因分析。2023浙江1月卷,27(1),4分 以長江下游地區8月降水年際變率大為背景,考查影響降水的成因2023浙江6月卷,27(2),3分 以黃河中上游流域蒸發后的再降水,太行山西側明顯多于黃土高原為背景,考查影響降水的成因分析2023天津,6,3分 以某時刻印度洋海平面風向、風力示意圖為背景,考查影響降水的成因2022廣東,9,4分 以1979—2016年超強氣旋總頻數的空間分布為背景,考查氣壓帶、風帶分布。二、考情分析真題展示 命題方向2022廣東,17(1),6分 以10-11月期間納木錯東側降水相對較多為背景,考查影響降水的成因。2022浙江1月卷,13-14,6分 以某地近地面等壓線圖為背景,考查北半球冬夏季氣壓中心和季風環流的影響。2022浙江1月卷,27(1),2分 以我國農牧交錯帶的冬春季節的雪災頻發為背景,考查季風環流分布及其影響。2022上海,9,2分 以北半球海平面及地面等壓線分布圖為背景,考查北半球冬夏季氣壓中心分布。2022上海,26,6分 以貴州興義、都勻和畢節降水量差異為背景,考查降水量差異的成因分析。2022重慶,16(1),3分 以斯里蘭卡國家為背景,考查氣壓帶和風帶分布及其移動規律。根據2022-2024年考情分析,提取考點1.氣壓帶和風帶的分布及其移動規律(常考點,重難點);2.北半球冬夏季氣壓中心(非考點,重點);3.大氣環流(氣壓帶、風帶、季風環流)成因及其影響(常考點,重難點);4.降水及差異的成因分析(常考點,重難點);三、備考建議1.命題分析①一般從傳統教學情境和學術情境情境切入,地方卷情境多樣,以圖表數據等示意圖為載體,主要考查氣壓帶和風帶分布及其移動規律、大氣環流(氣壓帶、風帶、季風環流)成因及其影響、降水及差異的成因分析等內容;②考查方式:以選擇題為主,題目比較靈活,考查頻率較高。但全國卷和地方卷有綜合題形式呈現。③命題新趨勢:縱觀近三年的各省區高考地理真題,可以發現,2023年全國乙卷考到大氣環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2023年湖北卷高原季風等新內容,所以平常要注重基礎知識的儲備和拓展。2.備考建議備考過程中要注重圖表資料的判讀技巧和大氣相關的知識原理的掌握,結合案例進行分析,強化綜合思維,理解并掌握氣壓帶、風帶的分布及季節移動、季風環流等分布規律的影響。四、知識體系全球性大氣環流概念具有全球性有規律的天氣運動作用調整全球的水熱分布,是各地天氣變化和氣候形成重要因素形式三圈環流季風環流近地面表現氣壓帶和風帶的分布(七壓六風帶)前提地球表面均勻高低緯受熱不均地轉偏向力隨著太陽直射點移動氣壓帶和風帶季節性移動夏北冬南海陸分布(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北半球冬夏季氣壓中心分布東亞季風南亞季風夏季:東南風冬季:西北風夏季:西南風冬季:東北風水平氣壓梯度力地轉偏向力冬季:亞洲高壓切斷副極地低壓帶,低壓僅保留海洋上夏季:亞洲低壓切斷副熱帶地高壓帶,高壓僅保留海洋上影響(降水等)考點突破五、考點突破1.氣壓帶和風帶的分布及其移動規律2.海陸分布對氣壓帶和風帶的影響3.大氣環流(氣壓帶、風帶、季風環流)成因及其影響4.降水及差異的成因分析01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考點突破概念辨析大氣環流:具有全球性的有規律的大氣運動即空間分布范圍廣(跨大洲、大洋)、變化周期長、運動特征具有穩定性和規律性的大氣運動形式,如三圈環流、季風環流等反之,空間分布范圍有限,運動變化周期短或無一定變化周期都不是大氣環流,如海陸風、山谷風、城市風、氣旋和反氣旋等1.大氣環流與大氣運動的大概念的區別和聯系2.三圈環流、氣壓帶與風帶與季風環流的大概念的區別和聯系三圈環流:受太陽輻射和地球自轉影響而形成的大氣環流圈,分為低緯環流、中緯環流和高緯環流,是大氣環流的理想模式。氣壓帶:由于地球表面不同緯度,接收太陽輻射的多少不同,氣溫和氣流的運動情況不同,形成了不同氣壓區域,這些區域就是氣壓帶,全球有7個氣壓帶。風帶:全球性大氣環流分布在不同緯度位置,形成了不同性質的大氣水平運動地帶,成為風帶,全球公有6個風帶。季風環流:海陸上氣壓中心的季節變化,引起一年中盛行風向隨著季風有規律地變換,形成季風。亞洲東部季風環流最為典型。1.氣壓帶和風帶的分布和成因近年來,全球冰川消融日益嚴重。研究人員在青藏高原某地發現冰川消融,并拍攝了冰川消融后的地貌照片。完成下面小題。從大氣環流看,青藏高原冰川的補給,西南部主要源于__________風(填風向)帶來的水汽,西北部主要源于盛行西風帶來的__________洋水汽。【答案】(1)西南;大西。【詳解】(1)從大氣環流看,青藏高原西南部主要受西南季風影響較大,西南季風受地形抬升形成降水,為冰川形成提供充足水源。青藏高原西北部位于我國非季風區,受西風影響較大,西風從大西洋帶來水汽,受地形抬升形成降水,為冰川形成提供充足水源。1.氣壓帶和風帶的分布和成因 自我回顧- 三圈環流(圖形記憶) 用箭頭表示三圈環流的形成; 畫出“七壓六風”的范圍,寫出其名稱;1.氣壓帶和風帶的分布和成因三圈環流是如何形成的呢?1.氣壓帶和風帶的分布和成因假設條件1:假設地球表面是均勻的,地球不自轉(靜止的),那么全球性“熱力環流”的情況是怎樣呢?赤道南極北極高壓低壓高壓高壓熱冷冷低壓低壓1.氣壓帶和風帶的分布和成因單圈環流能否維持呢?為什么?不能,因為地球無時無刻不在自轉,考慮地轉偏向力,方向發生改變。假設條件2:假設地球表面是均勻的,地球自轉,那么全球性“熱力環流”的情況是怎樣呢?赤道30°N赤道受熱,空氣膨脹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壓高空氣流北上右偏西南風到北緯30度上空偏轉成西風氣流無法北上在此堆積被迫下沉附近近地面形成高壓低緯近地面形成東北風1.氣壓帶和風帶的分布和成因中高緯環流圈90°N60°N30°N副熱帶高氣壓帶極地高氣壓帶副極地低氣壓帶被迫抬升氣流受冷收縮下沉被迫下沉中緯近地面形成西南風高緯近地面形成東北風1.氣壓帶和風帶的分布和成因30 N60 N90 N赤道低緯環流中緯環流高緯環流極鋒副熱帶高壓帶副極地低壓帶西風帶東北信風帶赤道低壓帶極地高壓帶極地東風帶熱力原因動力原因三圈環流——地球自轉使其偏七個氣壓帶(三個低壓帶四個高壓帶) 六個風帶相間分布1.氣壓帶和風帶的分布和成因注:三圈環流的垂直高度是不一樣的1.氣壓帶和風帶的分布和成因高低相間南北半球氣壓帶一高一低相間分布,如圖甲中H為高氣壓帶,L為低氣壓帶。北撇南捺北半球三個風帶風向都在一撇上;南半球三個風帶風向都在一捺上。2.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性移動規律假設條件3:假設地球表面是均勻的,地球自轉和公轉,那么全球性“熱力環流”的情況是怎樣呢?由于太陽直射點的南北移動,氣壓帶和風帶在一年內做周期性的季節移動。對于北半球而言,與二分日相比,氣壓帶和風帶的位置大致是夏季偏北,冬季偏南,移動的幅度大約是南北各五個緯度。2.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性移動規律歸納:氣壓帶和風帶形成及其移動規律冷熱不均使其動地球自轉使其偏三圈環流(低中高緯圈環流)七壓六風帶近地面表現地球公轉使其移夏北冬南典例講解(2021年浙江省1月高考真題)下圖為非洲西部局部大氣環流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11.圖中( )A.甲風帶的風向有明顯季節變化B.乙氣流因受動力因素影響而上升C.丙風向形成受地轉偏向力影響D.丁風帶為大陸西岸帶來充足水汽東南信風帶東北信風帶赤道低壓帶副熱帶高氣壓帶副熱帶高氣壓帶西南季風東南信風一年四季穩定誠信赤道低壓帶受熱上升(熱力因素)西南季風是東南信風夏季北移越過赤道右偏形成的東南信風為離岸風,水汽含量少(干)C典例講解下圖為以極地為中心的氣壓帶、風帶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1、2題。1.代表高氣壓帶的數碼是 (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2.大陸西岸容易形成降水的氣壓帶、風帶是 ( )A.①、⑤ B.②、⑥ C.④、⑦ D.③、⑥C①赤道低壓帶⑤東北信風帶②副熱帶高壓帶③副極地低壓帶④極地高壓帶⑥盛行西風帶⑦極地東風帶多雨多雨少雨少雨少雨多雨少雨D02海陸分布對氣壓帶和風帶的影響考點突破【視頻】神奇的回歸綠帶思考:1. 為什么北回歸線經過的區域大部分是沙漠或干旱區?2. 為什么北回歸線中國段會成為“回歸綠帶”?1.北半球冬夏季氣壓中心分布1.北半球冬夏季氣壓中心分布1月份,亞歐大陸上氣溫低,氣流冷卻收縮下沉,形成的氣壓中心蒙古-西伯利亞(亞洲)高壓切斷了副極地低壓帶。假設條件4:假設地球表面是不均勻的,考慮海陸分布和地形起伏,地球自轉和公轉,那么全球性“熱力環流”的情況是怎樣呢?副極地低氣壓帶亞洲高壓阿留申低壓冰島低壓1.北半球冬夏季氣壓中心分布7月份,亞歐大陸上氣溫高,氣流上升,形成的氣壓中心印度(亞洲)低壓切斷了副熱帶高壓帶。副熱帶高氣壓帶亞洲低壓夏威夷高壓亞速爾高壓1.北半球冬夏季氣壓中心分布南半球的海洋面積占絕對優勢,緯向分布的氣壓帶比北半球明顯,特別是南緯30°以南的地區,氣壓帶基本上呈帶狀分布。1.北半球冬夏季氣壓中心分布形成過程一月:陸地氣溫低→冷高壓七月:陸地氣溫高→熱低壓副極地低壓帶切斷切斷副熱帶高壓帶高壓僅保留海洋上低壓僅保留海洋上2.季風環流的形成項目 東亞季風 南亞季風1月 西北季風 東北季風7月 東南季風 西南季風成因 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及氣壓帶、風帶的季節性移動東亞地區、南亞地區(擴展到北印度洋沿岸地區)、澳大利亞北部地區、非洲幾內亞灣沿岸地區也存在典型的季風現象,從右圖中可以看出其風向的變化。在這些區域,季風可以認為是大尺度上的背景風。根據陸地上的氣壓類型(高、低氣壓)和季風風向可判斷季節。2.季風環流的形成3.青藏高原對季風環流的影響夏季,高原地表吸收的太陽能比同海拔大氣要多,因此高原面上大氣受熱上升,地面氣壓降低,高原開始“抽吸”外圍的氣流進行補給,一個大型“抽風機”制造完畢。冬季,則恰恰相反。3.青藏高原對季風環流的影響高原季風是由中國氣象學家在1962年氣象學年會上提出的概念。高原季風中,青藏高原的季風最為典型。青藏高原由于它與四周大氣的熱力差異,導致高原的盛行風向在冬季和夏季幾乎相反。這種存在于高原周圍地區、冬夏季方向相反的大氣環流,稱為高原季風。下圖中箭頭表示青藏高原形成的高原季風方向。讀圖,完成問題。(1)a、b、c、d 表示夏季風的是?說出判斷理由。(2)說明青藏高原的高原季風對東亞季風和南亞季風的影響。b、c,夏季高原面升溫比同海拔大氣升溫快,氣壓較低,風由周圍吹向高原面。由于青藏高原的存在而形成的高原季風與東亞、南亞冬夏季風風向一致,加強了東亞季風和南亞季風。典例講解(2024年浙江6月卷)亞洲的天氣、氣候與氣壓場的分布及變化直接相關。下圖為沿100°E海平面氣壓(單位:hPa)年變化圖。完成下面小題。24. 甲、乙氣壓系統分別為( )A. 赤道低壓、極地高壓B. 印度低壓、副熱帶高壓C. 亞洲低壓、西伯利亞高壓D. 副極地低壓、亞洲高壓甲出現的時間是7月左右,其氣壓中心位置為北緯30°附近,且氣壓值較低即甲為亞洲低壓乙出現的時間是1月左右,其氣壓中心位置位于50°N附近地區,氣壓值較高乙是西伯利亞高壓(亞洲高壓),C正確C(2024年浙江6月卷)亞洲的天氣、氣候與氣壓場的分布及變化直接相關。下圖為沿100°E海平面氣壓(單位:hPa)年變化圖。完成下面小題。25. 圖中氣壓年變化最大的地方( )A. 春季氣壓變化,能減少沙塵災害天氣B. 夏季氣壓控制,易出現東南季風降水C. 秋季氣壓變化,可降低氣旋出現頻率D. 冬季氣壓控制,常形成低空逆溫現象氣壓年變化最大的地方位于亞洲中部(中國西北)附近春季升溫快,氣壓變化大,則容易造成大風天氣,容易增加沙塵災害天氣,所以A項錯誤夏季熱低壓,降水較多,不一定是東南季風造成的降水,B項錯誤秋季氣壓變化與氣旋出現頻率的降低并非直接相關,C項錯誤冬季受氣壓(亞洲高壓)控制,多晴朗天氣,大氣逆輻射弱,近地面降溫快,氣溫低,上層氣溫高,形成下冷上暖的低空逆溫現象,D項正確D典例講解典例講解(2022年浙江1月卷)27.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下圖為我國局部地區略圖。(1)甲地冬季主導風向為____風,乙、丙兩地降雪日數較多的地區是____地。大興安嶺【答案】(1) ①. 西北風 ②. 丙丙地降雪日數為30-40天我國北方地區和西北地區交界地帶甲地大興安嶺以西受冬季風的影響冬季吹來自西伯利亞的西北風,故主導風向是西北風西北季風冷空氣南下,遇到大興安嶺山脈阻擋乙地位于背風坡,丙地位于迎風坡,因此丙地氣溫較低,降雪時間較乙地長乙地降雪日數為20-30天03大氣環流成因及其影響考點突破1.大氣環流對降水的影響探究氣壓帶和風帶、季風環流對降水的影響問題1:根據降水形成的機制,分析在不通氣壓帶和風帶控制下的降水特點。問題2:根據不同季風的源地,判斷不同季風的性質及其影響的區域。氣壓帶 分布 成因 氣流運動 性質赤道低壓帶 上升副熱帶高壓帶 下沉副極地低壓帶 上升極地高壓帶 下沉赤道附近南北緯30°附近南北緯60°附近兩極附近熱力原因終年高溫,氣流上升動力原因高空氣流聚集,被迫下沉動力原因冷暖氣流相遇,暖空氣爬升熱力原因終年寒冷,氣流下沉濕熱干熱溫濕冷干低氣壓:氣流上升,氣溫降低,水汽凝結,成云致雨高氣壓:氣流下沉,氣溫升高,,水汽不易凝結,降水少1.大氣環流對降水的影響風帶 分布 風向 性質北半球 南半球低緯信風帶中緯西風帶極地東風帶赤道低氣壓帶和副熱帶高氣壓帶之間副熱帶高氣壓帶和副極地低氣壓帶之間副極地低氣壓帶和極地高氣壓帶之間東北西北西南東北東南東南干熱溫濕干冷信風帶、東風帶:氣流由較高緯流向較低緯,氣溫升高、少雨西風帶:氣流由較低緯流向較高緯,氣溫降低、多雨1.大氣環流對降水的影響類型 東亞季風 南亞季風季節 冬季 夏季 冬季 夏季風向 西北風 東南風 東北風 西南風源地 蒙古、西 伯利亞 太平洋 蒙古、西 伯利亞 印度洋性質 寒冷(低溫)干燥(少雨) 炎熱多雨 溫暖干燥 炎熱多雨成因 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海陸熱力 性質差異 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移動比較 冬季風強于夏季風 夏季風強于冬季風分布 我國東部、朝鮮 半島、日本 印度半島、中南 半島、我國西南氣候 類型 亞熱帶季風氣候、 溫帶季風氣候 熱帶季風氣候1.大氣環流對降水的影響(2024浙江6月卷)27.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 長江流域的降水主要受夏季風控制,從海陸位置和大氣環流看,影響上游和中下游的季風環流不同。從流域東部輸出的水汽相對集中在冬春季節,主要受近地面和高空不同氣流影響。材料二 圖1為長江流域四個方位水汽輸入和輸出占比。圖2為長江流域年內各季水汽輸入和輸出數量對比關系。(1)長江流域水汽輸入最多的方位是____。大氣降水最少的季節是____,從大氣環流角度分析該季節降水少的原因____。典例講解長江流域我國東部季風區夏季風從海洋吹來,水汽輸入多,故降水多冬季風從內陸吹來,水汽輸入少,故降水少受冷高壓控制,天氣晴朗高空西風水汽輸出多【官方答案】①南 (南方/南部/南面) 冬季(其它均不給分,如季節填寫錯誤,后面原因不看)②冬季(該季節)受偏北(西北)風影響,水汽輸入少(2分)。(采分點:偏北/西北風)③受冷高壓控制,天氣晴朗(1分)(采分點:冷高壓/高壓/下沉運動)④高空西風強,水汽輸出多(1分)(采分點:高空西風強/水汽輸出多/水汽含量少)(2024浙江6月卷)27.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 長江流域的降水主要受夏季風控制,從海陸位置和大氣環流看,影響上游和中下游的季風環流不同。從流域東部輸出的水汽相對集中在冬春季節,主要受近地面和高空不同氣流影響。材料二 圖1為長江流域四個方位水汽輸入和輸出占比。圖2為長江流域年內各季水汽輸入和輸出數量對比關系。(1)長江流域水汽輸入最多的方位是____。大氣降水最少的季節是____,從大氣環流角度分析該季節降水少的原因____。典例講解(2023年全國乙卷)13. 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夏威夷島人口密度低,以第三產業為主。該島海拔2400米以上區域常年受副熱帶高壓控制,1800米以下區域受信風控制。1958年以來,科學家在夏威夷島上的觀測站對大氣二氧化碳濃度開展觀測,是全球最早對大氣二氧化碳濃度進行持續觀測的站點。觀測得到的數據被普遍認為能夠反映全球大氣二氧化碳的平均濃度變化,為科學認識氣候變化提供了重要依據。下圖示意夏威夷島位置與地形。(2)從大氣環流角度,分析該島人為排放的二氧化碳對觀測數據未構成明顯干擾的原因。觀測站3000米1800米2400米受信風控制人為排放CO2易擴散受副高控制氣流下沉典例講解(2023年全國乙卷)13. 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夏威夷島人口密度低,以第三產業為主。該島海拔2400米以上區域常年受副熱帶高壓控制,1800米以下區域受信風控制。1958年以來,科學家在夏威夷島上的觀測站對大氣二氧化碳濃度開展觀測,是全球最早對大氣二氧化碳濃度進行持續觀測的站點。觀測得到的數據被普遍認為能夠反映全球大氣二氧化碳的平均濃度變化,為科學認識氣候變化提供了重要依據。下圖示意夏威夷島位置與地形。(2)從大氣環流角度,分析該島人為排放的二氧化碳對觀測數據未構成明顯干擾的原因。官方答案:人為排放的二氧化碳主要源自較低海拔(1800米以下)區域,受信風控制易擴散,觀測站海拔高于3000米,受副熱帶高壓的下沉氣流控制,較低海拔區域人為排放的二氧化碳難以向觀測站擴散。典例講解04降水及差異的成因分析考點突破1.降水空間分布2.說出回歸線附近大陸東西兩岸降水差異與影響因素。3.簡析中緯度地區沿海降水量大于內陸的原因。1.在圖中找出降水量較多與較少的區域。ABCFDE1.降水空間分布歸納:降水的空間分布規律位置 降水 成因赤道附近 降水多 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以上升氣流為主兩極附近 降水少 受極地高氣壓帶控制,以下沉氣流為主回歸線附近 大陸東岸 降水多 夏季風從海洋吹向陸地大陸西岸 降水少 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氣流下沉;或受信風帶控制,風從陸地吹向海洋中緯度內陸 降水少 距海遠,海風難以到達中緯度大陸東岸 降水多 冬季:風由陸地吹向海洋夏季:風由海洋吹向陸地中緯度大陸西岸 降水多 終年受西風帶控制1.降水空間分布年降水量的空間差異 大尺度 ①若兩地位于位置較遠的南、北方向,則一般從大氣環流角度去分析。例如:赤道地區降水多,兩極地區降水少。副熱帶地區大陸西岸降水少,40°~60°大陸西岸降水多②若兩地位于位置較遠的東、西方向,則一般從海陸位置角度去分析。例如:我國東南沿海降水多,西北內陸降水少③若兩地位于緯度大致相當的大陸兩岸,則一般從洋流角度去分析。例如:副熱帶地區的大陸東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除了與大氣環流有關外,也與寒暖流有關小尺度 ④若兩地位置較近,且降水差異較大,則一般從地形(迎、背風坡)角度去分析。例如:澳大利亞大分水嶺兩側,南美安第斯山南段東西兩側。降水的季節變化 大尺度:主要從大氣環流即氣壓帶、風帶的季節變化、季風環流季節變化考慮; 小尺度:如我國要考慮鋒面雨帶的移動降水的日變化 主要從局部的氣旋(低壓)、反氣旋(高壓)、鋒、熱力環流等角度分析。如河谷地區的夜雨多的原因某地降水狀況分析思路水汽的凝結條件有凝結核城市雨島效應霧島效應水 汽 的 多 少氣 溫 的 升 降沿海與內陸從沿海到內陸,降水逐漸減少迎岸風與離岸風迎風坡與背風坡寒流與暖流迎岸風降水多,離岸風降水少山脈走向(垂直降水少,平行降水多)地形類型(平原降水多,盆地谷地、高原少)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暖流增濕,寒流減濕降溫的過程(氣流上升)形成陰雨天氣,帶來降水升溫的過程(氣流下沉)形成晴朗天氣降水較少山地迎風坡氣旋、鋒面過境低壓帶植被覆蓋率植被覆蓋率高,水域面積廣植被破壞嚴重,地表以沙土為主下墊面暖濕氣流遇到冷地面(海面)、寒暖流交匯、暖流遇到冷海面(多霧)山地背風坡反氣旋過境高壓帶地表植被覆蓋率低;沙漠地區;排干沼澤和湖泊的地區大氣的污染程度增加會使空氣中的凝結核增加2.降水的形成條件及影響因素2.降水的形成條件及影響因素因素 具體表現大氣環流 ①氣流上升易形成降水,如赤道低氣壓帶;②風由低緯度吹向高緯度易形成降水,如西風帶控制區降水較多;③副熱帶高氣壓帶或信風帶控制區降水較少;④風由海洋吹向陸地易形成降水,如夏季風海陸位置 近海受暖濕氣流影響的地方降水多,內陸地區降水少;迎岸風降水多,離岸風降水少地形 坡向 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類型 平原利于水汽深入;盆地、谷地地形封閉,水汽難以進入;赤道附近地勢高地區,對流減弱,降水少山脈 走向 與氣流方向平行,有利于水汽深入;與氣流方向垂直,阻擋水汽深入洋流 暖流增濕;寒流減濕下墊面 植被覆蓋率高,水域面積大,大氣中水汽含量充足;裸地水汽含量少人類活動 ①城市濕島、雨島效應(凝結核),多上升氣流,降水多②植被破壞,地面缺乏保護,氣候干旱③興修水利、人工造林可增加降水④圍湖造田,降水減少3.降水特征的描述方法降水特征 降水總量 降水總量多(少)季節分配 季節分配均勻(不均);夏季多雨;冬季多雨;全年多雨;全年少雨等年際變化 年際變化大(小)注:降水稀少—月降水量<10 mm;少雨—月降水量10~50 mm;多雨—月降水量50~100 mm;豐富—月降水量>100 mm。降水對地理環境各要素的影響分析降水對地理環境各要素的影響地形的影響沙漠地區:降水少,溫差大,風力作用強,風蝕地貌廣布濕潤地區:降水較多,流水作用強,流水侵蝕地貌和流水沉積地貌廣布水文的影響河湖:徑流量、水位變化、汛期、下滲量、含沙量、河網密度、河流長度、湖泊面積等海水:鹽度雪線:迎風坡降水量多,雪線低土壤的影響影響土壤蹢情;淋溶作用與降水有關;植物生長及分布直接影響到干濕帶的分布,影響喜濕和耐旱植物的生長;預防森林火災;動物的生長及遷徙降水影響到當地的水源條件影響到動物種群的分布和為追尋水草豐美地區而進行季節性遷徙如熱帶草原地區的動物遷徙4.降水的影響降水對地理環境各要素的影響分析降水對地理環境各要素的影響交通及工程的影響對內河航運的影響:通過影響河流的水位、水量等影響內河航運;大霧雨雪等惡劣天氣的影響交通出行安全和工程建設農業的影響適宜的降水、且水熱組合好,利于農作物的產量的提高;不穩定的降水易引發旱澇災害,甚至引發次生災害,如滑坡,泥石流等,損害農業設施。水電的影響降水量大,河流流量大的地區,水能資源可能豐富(還要考慮地勢落差)旅游業的影響有利影響:形成特殊的氣象氣候景觀:如吉林霧凇、黃山的云海等不利影響:惡劣天氣影響旅游出行各種觀測站、衛星發射站的布局影響降水較少、天氣晴朗及惡劣天氣較少的地區城市和居民區的影響中低緯度沿海地區:氣候溫和,降水豐富,城市人口密集;建筑物形狀:我國南北方屋頂坡度差異,云南吊腳樓等4.降水的影響(2023年天津卷)圖為某時刻印度洋海平面風向、風力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6. 此時四個沿海城市中降水概率最小的是( )A. a城 B. b城C. c城 D. d城由圖可知ac兩地此時風向是由海洋吹向陸地,攜帶豐富的水汽,加之受地形的抬升,降水概率大,AC錯誤;b地位于赤道附近,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降水的概率大,B錯誤;d地此時盛行東南信風,為離岸風,攜帶的水汽少,降水的概率最小,D正確。故選D。D典例講解(2023年浙江6月卷)27.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黃河上、中游蒸發的水汽會隨大氣環流輸送,并在沿途形成降水。徑流深度是單位流域面積上的徑流總量。近年來,人類活動對黃河流域徑流深度變化影響顯著。材料二圖1為黃河中上游流域略圖。圖2為黃河中游兩個時期徑流深度空間分布示意圖。(2)黃河中上游流域蒸發后的再降水,太行山西側明顯多于黃土高原,分析其原因。影響降水的因素水汽的多少氣溫的升降凝結核上、中游蒸發的水汽含量多氣候向偏東方向輸送/受偏西(西北、西南)風的影響天氣受太行山脈阻擋抬升,西側易形成地形雨典例講解(2023年浙江6月卷)27.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黃河上、中游蒸發的水汽會隨大氣環流輸送,并在沿途形成降水。徑流深度是單位流域面積上的徑流總量。近年來,人類活動對黃河流域徑流深度變化影響顯著。材料二圖1為黃河中上游流域略圖。圖2為黃河中游兩個時期徑流深度空間分布示意圖。(2)黃河中上游流域蒸發后的再降水,太行山西側明顯多于黃土高原,分析其原因。27(2)3分①上、中游蒸發的水汽向偏東方向輸送/受偏西(西北、西南)風的影響(1分)②受太行山脈阻擋抬升,易形成地形雨/迎風坡多雨/迎風坡降水豐富/地形雨/受太行山脈阻擋抬升多降水(均2分)典例講解05試題演練(2022年重慶卷)16.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斯里蘭卡是一個中低收入國家,該國甲地居民在農舍周邊種植許多高大喬木用以遮陰。受降水等自然條件和人類活動影響,當地水土流失嚴重。近幾年,在某國際組織支持下,當地居民種植喜陰的攀緣植物香草(高檔食品調香原料),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1)推測4、5月控制甲地的氣壓帶名稱,并說明理由。(3分)4、5月(接近北半球的夏季)太陽直射點往北移動就北半球而言,與二分日相比,氣壓帶和風帶的位置大致夏季偏北,冬季偏南,移動幅度5~10個緯度,甲地位于5°N—10°N之間,因此控制甲地為赤道低氣壓帶赤道低氣壓帶題組1(考點1:氣壓帶和風帶的分布和成因)(2022年重慶卷)16.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斯里蘭卡是一個中低收入國家,該國甲地居民在農舍周邊種植許多高大喬木用以遮陰。受降水等自然條件和人類活動影響,當地水土流失嚴重。近幾年,在某國際組織支持下,當地居民種植喜陰的攀緣植物香草(高檔食品調香原料),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1)推測4、5月控制甲地的氣壓帶名稱,并說明理由。(3分)答案:16(1)氣壓帶:赤道低氣壓帶理由:4、5月份,太陽直射點向北移動,赤道低氣壓帶北移至5°N附近。題組1(考點1:氣壓帶和風帶的分布和成因)(2022年廣東卷)某研究統計了50°N以北地區1979-2016年發生的所有氣旋,并將中心氣壓值最低的前5%的氣旋定義為超強氣旋。下圖示意該地區1979--2016年超強氣旋總頻數空間分布。據此完成下面小題。9. 影響圖中北大西洋地區超強氣旋生成的氣壓帶、風帶主要是( )①副極地低氣壓帶②副熱帶高氣壓帶③極地東風帶④盛行西風帶⑤東北信風帶A. ①③④ B. ①③⑤ C. ②③④ D. ②④⑤A題組1(考點1:氣壓帶和風帶的分布和成因)位置出現在60°N—70°N之間。(2023年海南卷)19. 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荷蘭(圖1)地處大西洋沿岸,地勢較低,常遭受風暴潮襲擊。1953年1月31日夜間至2月1日凌晨,荷蘭遭遇由強風引發的風暴潮,適逢漲潮,水位異常抬升,有些地方浪高接近7米。夜間持續的暴雨導致河水泛濫,在洪水和海浪的夾擊下,無數房屋被毀,數千人喪生,數萬人流離失所。材料2:菲律賓(圖2)每年都要遭遇大約20次臺風,萊特島是菲律賓遭受臺風和地質災害的重災區之一。長期以來,萊特島居民在附近的山上亂砍濫伐。2006年2月,當地連續兩周暴雨,發生了大規模的泥石流,導致數百人喪生,千余人失蹤。(2)從地理位置角度分別說明荷蘭常受風暴潮影響、菲律賓常受臺風影響的原因。海陸位置和緯度位置荷蘭位于中緯度大西洋沿岸處于盛行強勁西風控制區常受風暴潮影響菲律賓位于副熱帶海區太平洋西岸靠近臺風西北太平洋熱帶洋面風源地臺風向西、西北移動常受其影響題組2(考點2:氣壓帶和風帶的影響)19. 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荷蘭(圖1)地處大西洋沿岸,地勢較低,常遭受風暴潮襲擊。1953年1月31日夜間至2月1日凌晨,荷蘭遭遇由強風引發的風暴潮,適逢漲潮,水位異常抬升,有些地方浪高接近7米。夜間持續的暴雨導致河水泛濫,在洪水和海浪的夾擊下,無數房屋被毀,數千人喪生,數萬人流離失所。材料2:菲律賓(圖2)每年都要遭遇大約20次臺風,萊特島是菲律賓遭受臺風和地質災害的重災區之一。長期以來,萊特島居民在附近的山上亂砍濫伐。2006年2月,當地連續兩周暴雨,發生了大規模的泥石流,導致數百人喪生,千余人失蹤。(2)從地理位置角度分別說明荷蘭常受風暴潮影響、菲律賓常受臺風影響的原因。【答案】荷蘭地處北半球中緯度大陸西岸,西鄰大西洋,全年受西風帶影響,海水漲落現象明顯,因此常受風暴潮的影響;菲律賓處于低緯熱帶輻合帶,夏秋季節菲律賓東部太平洋水溫高,易生成臺風,且菲律賓位于臺風西移的路徑上,因此常受臺風影響。題組2(考點2:氣壓帶和風帶的影響)(2023年湖北卷)圖示意我國四個國家氣象觀測站測得的2018~2022年地面站點各月平均氣壓狀況。完成下面小題。14. 丙地氣壓夏季高于冬季的主要原因是( )①夏季熱,氣流輻合②夏季熱,氣流輻散③冬季冷,氣流輻合④冬季冷,氣流輻散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B題組3(考點3:季風環流的成因和影響)(2024年安徽卷)地層沉積物的組成及粒徑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古地理環境的變化。陜西榆林橫山區地處沙漠—黃土過渡帶(如圖1)。圖2為橫山區某地沉積地層剖面示意。該剖面厚度為17.55m,地層沉積連續,層位清晰。研究發現,該剖面古風成沙層平均粒徑較大,沙質黃土層次之,沙質古土壤層最小。據此完成下面小題。7. 推測該剖面古風成沙層沉積物的搬運動力主要是( )A. 高空西風氣流 B. 東北信風 C. 東亞冬季風 D. 東亞夏季風高空西風氣流對地面沙層沉積影響較小,A錯誤該區域屬于我國西北地區溫帶季風氣候向溫帶大陸性氣候的過渡地區緯度位置判斷不受東北信風的影響,B錯誤夏季吹東南風冬季吹西北風,C項正確沉積線較長(西北沙層沉積范圍更大更廣)風主要來自西北內陸,向東南方向逐漸減弱C題組3(考點3:季風環流的成因和影響)(2024年安徽卷)地層沉積物的組成及粒徑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古地理環境的變化。陜西榆林橫山區地處沙漠—黃土過渡帶(如圖1)。圖2為橫山區某地沉積地層剖面示意。該剖面厚度為17.55m,地層沉積連續,層位清晰。研究發現,該剖面古風成沙層平均粒徑較大,沙質黃土層次之,沙質古土壤層最小。據此完成下面小題。8. 在a1到c1地層沉積期間,總體上該地區( )A. 氣候由暖濕趨于冷干 B. 過渡帶先向西北移動,再向東南移動C. 沙塵暴頻次先減少后增加 D. 沙漠先向東南擴張,再向西北收縮b1:古風成沙層粒徑大,風力最大,氣候較為冷干a1:沙質黃土層,粒徑較小,風力較小,氣候暖濕C1:沙質古土壤粒徑最小,風力最小,氣候最為暖濕早晚總體上為冷干趨于暖濕,A錯誤受西北風影響,風力由大變小,沙塵暴次數由多變少,C錯誤其過渡地帶應先向東南移動再向西北移動,B錯誤;最終也導致沙漠先向東南擴張,后向西北收縮,D正確。D題組3(考點3:季風環流的成因和影響)(2024年浙江6月卷)27.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 長江流域的降水主要受夏季風控制,從海陸位置和大氣環流看,影響上游和中下游的季風環流不同。從流域東部輸出的水汽相對集中在冬春季節,主要受近地面和高空不同氣流影響。材料二 圖1為長江流域四個方位水汽輸入和輸出占比。圖2為長江流域年內各季水汽輸入和輸出數量對比關系。(2)夏季長江上游和中下游地區水汽輸送途徑不同,試從季風環流成因、水汽源地分別加以說明。題組3(考點3:季風環流的成因和影響)長江上游水汽來源地孟加拉灣(印度洋)/阿拉伯海西南季風南半球東南信風越過赤道,偏轉成西南季風,把水汽輸入到長江上游官方答案:①南半球東南信風越過赤道,偏轉成西南季風,把水汽輸入到長江上游。(2分)②水汽源地為:孟加拉灣(印度洋)/阿拉伯海。(3選1得1分)9.下圖為北半球海平面及地面等壓線分布圖,據此判讀最可能的月份是A.1月B.4月C.7月D.10 月夏季亞歐大陸陸地形成熱低壓中心——印度低壓(亞洲低壓),海洋形成高壓。C項正確。C題組4(考點4:北半球冬夏季氣壓中心)(2024年遼寧卷)19.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2023年2~3月北半球中高緯大氣環流異常,導致沙源地氣候異常暖干。持續偏暖偏干對沙源地地表物質產生重要影響。沙塵強度、傳輸路徑等又與天氣系統密切相關。圖1為2023年2~3月北半球部分區域海平面氣壓距平(相對于多年氣壓平均值的差值)圖。圖2示意2023年春季兩次沙塵天氣中部分城市日最高PM10質量濃度的變化(圖2-a)和高、低壓中心位置(均為當日17時)的變化(圖2-b)。(1)根據海平面氣壓距平分布的主要特征,分析沙源地氣候異常暖干的原因。(6分)大陸為負距平海洋上為正距平大陸為負距平負值或低于平均值強度弱 / 冷空氣 ( 冬季風或西北風 ) 勢力弱,氣候偏暖海洋為正距平正值或高于平均值強度弱 / 不利于海洋水汽或水汽的進入,氣候偏干2023年2-3月(北半球冬季)亞歐大陸北部(60°N附近)亞歐大陸上形成亞洲高壓(蒙古西伯利亞高壓)海洋上形成 阿留申低壓冬季風的源地海洋水汽源地北半球亞歐大陸中北部地區(中高緯度)的季風環流區題組4(考點4:北半球冬夏季氣壓中心)(2024年遼寧卷)19.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2023年2~3月北半球中高緯大氣環流異常,導致沙源地氣候異常暖干。持續偏暖偏干對沙源地地表物質產生重要影響。沙塵強度、傳輸路徑等又與天氣系統密切相關。圖1為2023年2~3月北半球部分區域海平面氣壓距平(相對于多年氣壓平均值的差值)圖。圖2示意2023年春季兩次沙塵天氣中部分城市日最高PM10質量濃度的變化(圖2-a)和高、低壓中心位置(均為當日17時)的變化(圖2-b)。(1)根據海平面氣壓距平分布的主要特征,分析沙源地氣候異常暖干的原因。(6分)【官方答案】大陸 ( 西北部或西部 ) 為負距平 ( 負值或低于平均值 ),(1 分)( 大陸 / 蒙古 - 西伯利亞高壓 ) 強度弱 / 冷空氣 ( 冬季風或西北風 ) 勢力弱,氣候偏暖;(2 分 ) 海洋上為正距平 ( 正值或高于平均值 ),(1 分)( 海洋低壓 / 阿留申低壓 )強度弱 / 不利于海洋水汽或水汽的進入,氣候偏干。(2 分)題組4(考點4:北半球冬夏季氣壓中心)(2024年浙江6月卷)甲、乙兩地為北美大陸西岸中緯度沿海城市。下圖為兩地逐月降水量累計圖。完成下面小題。14. 與甲地相比,乙地( )A. 雨季持續時間較長B. 冬季降水比例較高C. 夏季降水概率較高D. 降水季節變化較小雨季降水量大、降水量累計增長較快的季節甲地從9月到次年4月左右雨季乙地從10月到次年3月左右雨季乙地雨季持續時間比甲地短,A錯誤乙地的冬季降水比例較高,B正確夏季甲地的降水量累計增長相對較快,乙地相對較慢甲地夏季降水概率較高,C錯誤與甲地相比,乙地雨季持續時間較短,降水季節變化較大,D錯誤冬季雨季B題組5(考點5:降水(差異)影響因素)(2024年浙江6月卷)甲、乙兩地為北美大陸西岸中緯度沿海城市。下圖為兩地逐月降水量累計圖。完成下面小題。15. 影響兩地降水季節變化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形B. 洋流C. 海陸位置D. 大氣環流地形無法判斷,A錯誤洋流對兩地降水會有一定影響,但難以影響兩地降水季節變化,B錯誤海陸位置相當,C錯誤大氣環流盛行西風氣壓帶風帶的季節性移動降水的季節變化D題組5(考點5:降水(差異)影響因素)(2023年浙江1月卷)27.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一個特定區域的大氣降水主要由水汽輸入與水汽輸出決定。長江流域多年平均水汽輸入、輸出和徑流量之間基本平衡。長江流域受季風影響,降水變率較大。2022年長江流域出現了“主汛期反枯”、長期高溫少雨的大面積干旱現象,中下游的許多支流和湖泊干涸。材料二下圖為長江流域水循環簡圖及長江流域示意圖。(1)分析長江下游地區8月降水年際變率大的原因。人類活動影響降水的因素海陸位置大氣環流地形洋流植被水文氣壓帶和風帶季風環流鋒面/氣旋(反氣旋)長江中下游是亞熱帶季風氣候,受季風影響較大,不夠穩定;我國長江流域夏季會受到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但是副高的強度和位置并不確定,因此降水年際變化較大我國長江中下游8月會受到臺風的影響,臺風會帶來強降水,但是臺風的年紀變化較大。【答案】(1)副高控制位置、強度變化大;夏季風不穩定;臺風雨占比高,年變率大。題組5(考點5:降水(差異)影響因素)(2023年遼寧卷)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18分)在對流層的中低層,風的輻合、輻散和水汽輸送是影響天氣和氣候的重要因子。輻合是水平氣流的流速降低或流向變化造成氣流聚集而產生的上升運動,輻散是水平氣流的流速增加或流向變化造成氣流分散而產生的下沉運動。圖為1981~2010年中亞及周邊地區中低層平均風場分布圖。(1)分析甲地1月降水的成因。(6分)降水的成因水汽條件近源遠源垂直運動條件云滴增長條件云滴增長成雨滴下降題組5(考點5:降水(差異)影響因素)(2023年遼寧卷)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18分)在對流層的中低層,風的輻合、輻散和水汽輸送是影響天氣和氣候的重要因子。輻合是水平氣流的流速降低或流向變化造成氣流聚集而產生的上升運動,輻散是水平氣流的流速增加或流向變化造成氣流分散而產生的下沉運動。圖為1981~2010年中亞及周邊地區中低層平均風場分布圖。(1)分析甲地1月降水的成因。(6分)降水的成因水汽條件近源遠源垂直運動條件云滴增長條件云滴增長成雨滴下降由偏西風輸送水汽輻合上升運動輻合:甲地周邊及上游地區位于風場輻合區(偏西風風向、風速變化區)上升運動:西南風迎風坡地形抬升影響上升冷凝題組5(考點5:降水(差異)影響因素)(2023年遼寧卷)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18分)在對流層的中低層,風的輻合、輻散和水汽輸送是影響天氣和氣候的重要因子。輻合是水平氣流的流速降低或流向變化造成氣流聚集而產生的上升運動,輻散是水平氣流的流速增加或流向變化造成氣流分散而產生的下沉運動。圖為1981~2010年中亞及周邊地區中低層平均風場分布圖。(1)分析甲地1月降水的成因。(6分)官方答案:1月甲地偏西風輸送水汽;(2分)該站周邊及上游地區位于風場輻合區(偏西風風向、風速變化區);(2分)加之西南風迎風坡地形抬升影響,使氣流上升,有利于降水的發生和增強。(2分)題組5(考點5:降水(差異)影響因素)(2024年高三北京朝陽區期中卷)19.北京市氣象臺: 2023 年7月29 日20 時至31日13 時,全市平均降雨量 176.9 毫米其中房山區平均346.8 毫米,門頭溝平均 322.1毫米。至 2023年8月1日,北京暴雨已持續了約60個小時。圖9為2023年8月1日14時我國海平面等壓線形勢圖(單位hpa)。讀圖9和相關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 從副熱帶高氣壓帶的位置、北上的臺風、地形角度分析房山、門頭溝一帶成為降水中心的主要原因。答案:(1)副熱帶高氣壓帶位置偏北,推動暖濕的東南氣流西進:(2 分)臺風北上帶來豐富的降水和水汽:(2 分)房山門頭溝一帶山地的抬升作用,使得降水更多。(2 分)題組5(考點5:降水(差異)影響因素)(24年高三廣州一模卷)我國某區域北起黑龍江,南抵長白山,西鄰小興安嶺,東至烏蘇里江。圖示意該區域年降水量空間分布。完成下面小題。9. 影響該區域降水空間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A 緯度位置 B. 海陸位置 C. 地形地勢 D. 大氣環流【9題詳解】由材料可知,該區域西部降水較多,中東部降水較少,主要是因為該區域北起黑龍江,南抵長白山,西鄰小興安嶺,東至烏蘇里江,西部地形地勢較高,抬升明顯,降水偏多,C正確;該區域緯度差異、海陸位置差異、大氣環流差異較小,ABD錯誤。故選C。【點睛】我國降水主要是由夏季風帶來的,受海陸位置影響,降水從東部沿海向西部內陸逐漸減少。C題組5(考點5:降水(差異)影響因素)題組6(考點6:降水特征的分析與描述)(2021年遼寧卷)19. 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祁連山西部某山的雪線高度約為4600米。該地區云含水量(云中液態或固態水的含量)空間分布差異較大,空中水汽資源相對豐富,可為人工增雨(雪)作業提供良好的條件。圖1為該山所在地區夏季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圖。圖2為遙感衛星探測的5000米高度處夏季平均云含水量緯度變化圖。(1)依據圖1等降水量線,概括該地區夏季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布特征。等值線狀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分布是否均勻具體方位疏密程度整體的遞增或遞減方向(自**向**遞增或減)極值分布方位局部的變換幅度大小(局部等值線的凹凸的方向)【答案】(1)由東南向西北減少,湖泊和冰川處降水較多。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