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中考寫作指導“觸動心靈的風景”材料分析+立意指導+名言名句+人物素材+范文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日出日落,花開花謝是風景;云卷云舒,山長水闊是風景……風景是大自然的恩賜。靜閱萬卷詩書是風景,洞察世間百態是風景……風景是生活的饋贈。在人生旅途中,我們一邊走一邊賞,不經意間總有那么一兩處風景常駐心間,溫暖我們的生命。請以《觸動心靈的風景》為題,寫一篇文章。要求:①文體不限(詩歌除外);②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地名、校名、人名;③不少于600字;④卷面整潔,書寫工整。一、審題分析題目解讀:“觸動心靈的風景”,重點在于“觸動心靈”,這意味著所寫的風景不能只是表面的、普通的自然景觀或生活場景,而是要能深深打動內心,引發情感共鳴或深刻思考的。材料分析:材料中先列舉了自然風景如日出日落、花開花謝、云卷云舒、山長水闊等,這些是大自然的恩賜;又提到生活中的風景如靜閱萬卷詩書、洞察世間百態等,是生活的饋贈。這些都為我們拓寬了對“風景”的理解,它可以是具體的實物,也可以是抽象的事物或情感體驗等。關鍵詞分析:風景:既可以是實實在在的自然景觀、人文景觀,也可以是某個場景、某個畫面,甚至是一種情感、一種精神等抽象的“風景”。比如,母親在廚房忙碌的身影是風景,抗疫醫護人員奮戰的場景是風景,陌生人之間的一個善意舉動也是風景。觸動心靈:強調這種風景對自己內心產生的強烈影響,這種影響可能是感動、震撼、啟發、激勵等,要在文中詳細描述這種觸動的具體表現和內心感受,讓讀者能真切感受到風景的力量。二、寫作指導立意方面:可以從親情角度立意,如寫父母為自己做的某件小事,像深夜陪讀、雨中送傘等,這些平凡卻充滿愛的場景成為觸動心靈的風景。從友情出發,寫朋友在自己困難時伸出援手,那一瞬間的畫面成為難忘的風景。也可寫社會正能量,如志愿者在街頭幫助老人過馬路,他們的身影是觸動心靈的風景,體現人性之美和社會的溫暖。構思方面:開頭可以用優美的語言描繪一幅風景畫面,引出“觸動心靈的風景”這一主題。中間詳細敘述那處風景的具體內容,通過細節描寫、環境烘托等手法,展現風景的獨特之處以及如何觸動心靈,可適當穿插自己的心理活動和情感變化。結尾再次呼應開頭的風景,升華主題,表達這處風景對自己的深遠影響和意義。三、名言名句及分析1.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羅丹分析:提醒我們要善于觀察生活,才能發現那些觸動心靈的風景。2. “心靈的偉大表現得并不明顯,因為它總是把自己隱藏起來,一點小小的創見往往就是它的全部表現。心靈的偉大遠比我們設想的更為常見。”——司湯達分析:說明觸動心靈的風景可能很微小,但蘊含的力量巨大。3. “眼睛如果還沒有變得像太陽,它就看不見太陽;心靈也是如此,本身如果不美也就看不見美。”——普羅提諾分析:強調要有美好的心靈才能感受到觸動心靈的風景。4. “風景屬于看風景的人。”——愛默生分析:指出風景的意義在于觀賞者的感受和體悟。5. “心隨境轉是凡夫,境隨心轉是圣賢。”——佚名分析:說明心靈對風景的感知和轉化作用。6. “美是到處都有的。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羅丹分析:與第一句類似,強調發現美的重要性。7. “心靈與自然相結合才能產生智慧,才能產生想象力。”——梭洛分析:表明心靈與自然風景的互動能帶來深刻的感悟。8. “人的心靈是有翅膀的,會在夢中飛翔。”——高爾基分析:寓意心靈能在觸動的風景中自由翱翔,產生深刻情感。9. “心靈有時應該得到消遣,這樣才能更好地回到思想與其本身。”——費德魯斯分析:說明觸動心靈的風景能讓心靈得到慰藉和放松。10. “一個偉大的靈魂,會強化思想和生命。”——愛默生分析:指出觸動心靈的風景能滋養和強化我們的精神世界。范文一:觸動心靈的風景在我的記憶深處,有一抹金黃,如同一幅永不褪色的油畫,深深觸動著我的心靈。那是一個秋日的午后,陽光透過淡薄的云層,紛紛揚揚地落在老家的院子里。院子里的銀杏樹像是披了一身金甲,風一吹,金黃的葉子簌簌飄落,宛如一只只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爺爺坐在樹下的藤椅上,戴著老花鏡,手中捧著一本泛黃的詩集,輕聲吟誦著。他的聲音低沉而富有韻味,和著風聲、落葉聲,構成了一曲美妙的樂章。我悄悄走近,只見爺爺臉上洋溢著滿足的笑容,歲月的皺紋在這一刻似乎也被詩意撫平。一片銀杏葉慢悠悠地飄落在詩集上,爺爺輕輕拾起,仔細端詳,眼中滿是寵溺,仿佛那不是一片葉子,而是世間最珍貴的寶物。他轉過頭,看見我,招手示意我過去,將葉子放在我的手心,笑道:“丫頭,你看這葉子,多漂亮,秋天就這點最美,咱可得好好欣賞。”我握緊葉子,靠在爺爺身旁,靜靜聆聽他講述那些古老的詩詞故事,從李白的豪放到杜甫的沉郁,從王維的空靈到蘇軾的豁達。在這個灑滿陽光的秋日小院里,金黃的銀杏、吟誦的爺爺、飄落的詩頁,構成了一道觸動我心靈的風景。此后,每當我遇到困難,心情煩悶時,總會想起那個午后,想起爺爺眼中的詩意與寧靜。那片金黃的風景,如同一束光,照亮我前行的路,讓我懂得在喧囂塵世中,尋找內心的詩意與安寧。點評:選材獨特:作者選取老家秋日銀杏樹下爺爺吟詩的場景,畫面唯美且富有生活氣息,將自然之美與人文情懷相融合,不落俗套。描寫細膩:對銀杏葉飄落的形態、爺爺的神態動作以及聲音等細節刻畫入微,如“爺爺坐在樹下的藤椅上,戴著老花鏡,手中捧著一本泛黃的詩集,輕聲吟誦著”,讓讀者身臨其境。主題深刻:不僅描繪了動人的風景,更通過回憶傳遞出爺爺對生活的熱愛對“我”的影響,展現了在平凡生活中尋找心靈慰藉的主題,引發讀者共鳴。范文二:觸動心靈的風景城市的街頭,車水馬龍,人來人往,一片喧囂。而在那個不起眼的角落,我邂逅了一處觸動心靈的風景。那是一個冬日的傍晚,寒風凜冽,我裹緊棉衣急匆匆地走在回家路上。路過一個公交站臺時,我看到一位賣烤紅薯的老奶奶。她衣著單薄,頭發在風中凌亂,雙手不停地搓著,試圖抵御寒冷。在她的攤位前,站著一個小女孩,大約七八歲,背著書包,眼神怯生生的。小女孩小聲說:“奶奶,我只有一塊錢,能賣給我一個小一點的紅薯嗎?我好餓。”老奶奶愣了一下,隨即微笑著點頭,挑了一個紅薯,小心翼翼地包好,遞給小女孩,說道:“乖孩子,拿去吃,暖和暖和。”小女孩接過紅薯,臉上綻放出燦爛的笑容,她剝開紅薯皮,一股熱氣升騰起來。她沒有立刻吃,而是先把紅薯遞到老奶奶嘴邊,說:“奶奶,您也吃一口,可香了。”老奶奶眼眶濕潤,推辭著,最終還是輕輕咬了一小口。那一刻,公交站臺昏黃的燈光灑在她們身上,映照出一老一少溫暖的笑容,周圍的寒冷仿佛都被驅散。這溫馨的一幕,深深觸動了我的心靈,在這個冰冷的冬日,陌生人之間的善意如同火焰,溫暖著彼此。從那以后,每當我經過那個站臺,都會想起那動人的畫面,它提醒著我,人性的善良是這世間最美的風景,無論生活多艱難,都應懷揣溫暖,傳遞善意。點評:以小見大:從街頭賣烤紅薯的老奶奶和小女孩的互動細節入手,展現出人性善良的大主題,平凡中見偉大。情境渲染:對冬日寒冷環境的描寫,如“寒風凜冽,我裹緊棉衣急匆匆地走在回家路上”,與后文一老一少傳遞溫暖的情節形成鮮明對比,更凸顯溫暖的珍貴。情感真摯:小女孩與老奶奶的言行舉止飽含真情,作者對這一畫面觸動心靈的感受描寫真實,能讓讀者體會到善意的力量,引發內心的感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