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課堂教學設計【教學內容】人音版一年級下冊第一單元《春天》第4課時《杜鵑圓舞曲》【教材分析】《杜鵑圓舞曲》是人音版一年級下冊第一單元《春天》第3課時欣賞課。《杜鵑圓舞曲》是根據挪威作曲家約納森創作的一首同名鋼琴曲移植改編而成的,后來又被改編為不同形式的器樂曲,如手風琴曲和管弦樂曲。【學情分析】一年級的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好奇、好動、模仿力強,因此在音樂課堂上要從把握作品的情緒開始,到打動學生的情感,通過啟發、引導、實踐等教學方式,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參與音樂活動的積極性,讓學生在這節音樂課中得到快樂的情感體驗。同時,一年級屬于小學段的低學段,自我管控能力和理解能力較差,因此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及時管控學生,管理課堂紀律,對待學生要有耐心,主動引導學生加強對學生興趣的培養,利用生動活潑、富于藝術魅力的形式,鼓勵他們參與到音樂活動中,以此來激發、培養、發展他們的興趣。【教學目標】以2022年版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新頒布的課程目標為依據,圍繞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注重體現課程性質,重點反映課程理念,我們確立本節課的目標:(一)審美感知通過欣賞樂曲,引導學生聽辨出樂曲各部分不同的情緒和所表現的音樂形象,并能用不同的動作加以表現。讓學生感受3/4拍的節奏以及圓舞曲的風格特點。(二)藝術表現直觀教學利用圖片、視頻等多媒體手段,展示杜鵑鳥的形象和春天的景象,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樂曲內容。(三)創意實踐用活潑、親切的情緒哼唱作品(四)文化理解通過欣賞樂曲,運用聲勢練習調動學生的天性,訓練學生的身體協調能力,讓學生在學習音樂中動起來,在“玩”中增強合作意識和在群體中的協調能力。【教學重難點】(一)教學重點:1.能聽辨出樂曲第一、第二、第三樂段的旋律在樂曲中出現的次數。2.能用打擊樂器給樂曲伴奏,并隨音樂律動,掌握三拍子的舞步。(二)教學難點:1.運用聲勢律動感受三拍子樂曲的特點,引導學生聽辨樂曲、感受樂曲、表現樂曲。2.讓學生了解樂曲的三段體A-B-A曲式結構。【教學準備】多媒體、鋼琴【教學過程】激趣導入教師:同學們你們會模擬哪些小動物的叫聲?預設:回答問題教師:你們模仿的真像,那你們會模擬杜鵑的叫聲嗎?預設:回答問題教師:今天,我們學習的這欣賞的這首作品的名字叫作《杜鵑圓舞曲》。書寫板書《杜鵑圓舞曲》。【設計意圖:通過提問感受,激起學生學習學習的興趣為后續引出主題奠定基礎】二、師生互動,學唱作品(一)初步聆聽,感受情緒教師:聆聽作品,判斷這首作品的情緒是怎樣的?預設:聆聽作品并回答問題教師:通過聆聽,作品描繪了怎樣的畫面?預設:回答問題教師:你們知道什么是“圓舞曲”嗎?預設:回答問題教師:圓舞曲,有時也被音譯為“華爾茲”,是一種具有悠久歷史和獨特魅力的音樂體裁,圓舞曲起源于奧地利北部的一種民間三拍子舞蹈,這種舞蹈最初在農民間流傳。圓舞曲通常采用3/4拍,強調第一拍上的重音,旋律流暢且節奏明顯。伴奏中每小節常用一個和弦,使得音樂整體聽起來非常和諧。在舞蹈方面,圓舞曲需要兩人成對旋轉,因此得名。現在通行的圓舞曲大多是維也納式的圓舞曲,速度為小快板,其特點為節奏明快、旋律流暢。全曲采用三拍子圓舞曲體裁,C大調,中板。由三個小圓舞曲組成,具有挪威民間舞曲的風格。在簡短的弱拍開始的、節奏自由的4小節引子過后,出現下行三度模仿杜鵑鳴叫的音調。下面聆聽引子部分,你們聽到什么聲音?預設:回答問題教師:下面模擬杜鵑叫聲預設:模擬教師:下面聆聽第一圓舞曲,感受情緒是怎樣的?預設:聆聽音樂并回答問題教師:第一圓舞曲輕快、活潑。以杜鵑鳴叫的動機為核心,運用重復、模進、變奏等手法發展而成。它以輕快、活潑的節奏和清新、流暢的旋律,描繪了一幅生機盎然的景象,婉轉的鳥鳴和輕快的四三拍節拍,描繪了鳥語花香的春天景象。下面跟著鋼琴哼唱主題音樂預設:哼唱教師:請再次聆聽音樂,感受主題音樂出現了幾次?預設:聆聽音樂并回答問題教師:第一圓舞曲反復了兩次,下面邊哼唱邊律動預設:表現音樂教師:下面聆聽第二圓舞曲,感受情緒是怎樣的?預設:聆聽音樂并回答問題教師:通過聆聽音樂感受第二圓舞曲表現了怎樣的畫面 預設:回答問題教師:第二圓舞曲俏皮、跳躍,第二圓舞曲顫音的大量運用,間雜著杜鵑的鳴叫聲,好似杜鵑鳥在林中快活地飛來飛去,一會兒在這個枝頭跳躍,一會兒又在那個枝頭高唱,杜鵑鳥的鳴叫聲為森林增添了濃濃春意。下面跟著鋼琴哼唱音樂預設:哼唱教師:請再次聆聽音樂,感受主題音樂出現了幾次?預設:聆聽音樂并回答問題教師:第二圓舞曲反復了兩次,下面邊哼唱邊律動預設:表現音樂教師:下面聆聽第三圓舞曲,感受情緒是怎樣的?預設:聆聽音樂并回答問題教師:通過聆聽音樂感受第三圓舞曲表現了怎樣的畫面 預設:回答問題教師:第三圓舞曲,旋律流暢而連貫,極富歌唱性。由于曲中出現了一系列變化半音,使得旋律更加新穎。這一段音樂與前兩段輕快、活潑的旋律形成鮮明的對比,加之演奏樂器特有的音色,使得音樂有一種迷人的色彩。在樂器模仿杜鵑鳥鳴叫以后,第三段抒情的旋律又反復了一次。樂曲結束在杜鵑鳥的鳴叫聲上,與樂曲的開始形成呼應。請再次聆聽音樂,感受主題音樂出現了幾次?預設:聆聽音樂并回答問題教師:第三圓舞曲反復了三次,下面用樂器為這段音樂伴奏預設:表現音樂教師:下面整體聆聽,跟著老師寫出作品的結構預設:聆聽并回答問題教師:全曲的結構應該是:“引子AABBCCCAA尾聲”。三、精彩演繹,自由發揮教師:下面請同學上臺第一圓舞曲哼唱,第二圓舞曲哼唱加聲勢動作,第三圓舞曲用樂器伴奏。預設:表現【設計意圖:通過上臺表演,鍛煉學生的心理素質,讓同學們體會舞臺的樂趣,讓同學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新能力,讓歌聲、語言、動作充分融入到歌曲當中,讓音樂教學面對全體學生,讓全體學生都參與到教學當中來。】四、拓展思路,開闊視野教師:同學們,下面我們欣賞一下視頻預設:欣賞視頻教師:欣賞完視頻,你們有什么感受?預設:回答【設計意圖:通過學唱歌曲在聆聽樂曲、感受音樂形象的同時,培養學生良好的聆聽習慣,提高欣賞能力。運用已有知識、技能表現不同動物的音樂形象。】五、結語教師引導學生談談本節課的收獲,教師總結。【板書設計】《杜鵑圓舞曲》管弦樂合奏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