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太陽》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本課的教學對象是五年級的學生,雖然在中年級學過《蟋蟀的住宅》、《納米技術就在我們身邊》等說明性文章,但這些文章的學習基本不涉及說明方法的學習。因此,學生對說明文和說明方法的了解和認知還有所欠缺。因此本課的學習著重從理解說明方法入手。【教學目標】1、默讀課文,能說出課文從哪些方面介紹太陽,初步學習閱讀說明文的方法,體會到說明文可以讓我們認識事物,獲取知識。2、了解基本的說明方法,體會運用這些說明方法的好處。【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1、初步學習閱讀說明文的方法,體會到說明文可以讓我們認識事物,獲取知識。2、能結合課文內容了解基本的說明方法,體會運用這些說明方法的好處。教學難點:1、本課教學重點是了解太陽的特點,難點是知道太陽與人類的密切關系。2、培養學生對自然科學知識的好奇心和強烈的求知欲,并在學習過程中領悟學習方法,建立學習自信。【教學媒體與資源選擇】課文插圖、多媒體課件【課堂教學創新點】利用電教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說明文同記敘文相比,語言比較枯燥,形象性不強。我借助課件,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去接受知識,從而增強學習效果。在閱讀中理解課文是怎樣講述太陽的特點和我們的關系的。學生抓住每個自然段的重點詞句,體會說明事物怎樣運用列數字、做比較、打比方等多種方法。運用這種方法,給人的感覺是準確、簡煉、明晰,培養學生學習能力。【課程思政元素體現及切入點】多媒體的運用使文字具體化、形象化、生活化,使學生切實感受到太陽對地球的重要性,知識的拓展激發學生自主探究的興趣。課外知識的適當介入,使學生學習不僅僅局限于書本,而是與生活實際和自己所了解的內容相聯系,同時也激發了學生對大自然探究的興趣,使學生的目光由課內走向課外。【課時安排】 :2課時【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1、同學們,有這么一個傳說,天上有十個太陽,曬得地面寸草不生,人們熱得受不了,就找一個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九個,只留下一個,地面上才不那么熱了,這就是后羿射日的故事。其實,這只是古代勞動人民想象出來的一個有關太陽的神話。然而,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越來越多地探索到了宇宙的奧秘。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太陽這一課,去探索太陽的奧秘。2、我眼中的太陽:遠古時期,我們的祖先對太陽的真實情況幾乎不了解,于是創造出了這些神奇的故事。現在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們一點點揭開了太陽的奧秘,你對太陽有哪些了解?3、像太陽這樣熟悉又陌生的事物該怎么介紹呢?今天我們就來開啟第五單元——說明文單元的學習。單元導語上有這樣一句話:(出示:說明文以“說明白了”為成功。——葉圣陶。)(指名讀)4、怎樣才能“說明白了”,相信同學們在本單元的學習中會逐漸明了。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本單元第一篇課文——《太陽》。(齊讀課題)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1、課文同學們已經預習過了,生字詞都會寫了嗎?我們來檢驗一下。課堂作業(一)太陽離我們約有一億五千萬米遠。太陽大得很,約一百三十萬個地球體積才能抵得上一個太陽。太陽溫度很高,表面溫度有五千多__________度。太陽和人類關系密切,植物的生長,動物的_________,我們吃的蔬菜、________,埋在地下的_______都離不開太陽。云、雨、雪、風的形成都和太陽曬有關。太陽光有______作用,可預防、__________疾病。沒有太陽,就沒有我們可愛的世界。2、對照大屏校對一下。3、請同學們再看一看這些句子,它們和課文內容有什么關系?(1)太陽離我們約有一億五千萬米遠。(2)太陽大得很,約一百三十萬個地球體積才能抵得上一個太陽。(3)太陽會發光發熱,表面溫度有五千多攝氏度。(4)太陽和人類關系密切,植物的生長,動物的繁殖,我們吃的蔬菜、糧食,埋在地下的煤炭都離不開太陽。(5、6)云、雨、雪、風的形成都和太陽曬有關。太陽光有殺菌作用,可預防、治療疾病。沒有太陽,就沒有我們可愛的世界。預設:(1)這些句子是課文各個段落的主要內容。(2)有些直接提取自課文,有的經過提取、整合、概括的。4、小結:讀說明文,學會提取、整合、概括重要信息是很重要的。5、再來看看,哪些內容可以歸在一類?預設:1—3可以歸在一類,寫的是“特點”。哪些特點?各用一個字來表示?(遠、大、熱)4—8可以歸在一類,寫的是“作用”。是從哪些方面說的?再來提煉、整合一下。太陽對植物、動物、礦物,氣象、醫療都有影響,從而影響人們的生活。6、這樣課文就被我們分成了兩部分。作者是怎么把這兩個部分連接起來的呢?(找出過渡句,板書:關系密切)7、小結:第四單元我們學習了列提綱,這么一理,我們把太陽的寫作提綱列出來了。作者先從遠、大、熱三個方面寫太陽的特點;中間用過渡句承上啟下;再從太陽對植物、動物、礦物、氣象的影響,能殺菌等方面,介紹了太陽的作用;最后再次總結,點明太陽和我們之間關系密切。所以,“說明白了”第一點,應該就是“有條理”。(板書:有條理)三、感知特點,體悟寫法1、下面我們先學習課文第一部分。有個同學對太陽很感興趣,寫了一段介紹太陽特點的文字。(出示:太陽離我們很遠很遠。太陽巨大無比,大到你無法想象。太陽還會發光,發熱,簡直就是個大火球。)2、自由讀,我覺得這位同學寫得還真不錯,遠、大、熱,三句話寫得很有條理。你們覺得他和作者哪個寫得好?(簡單交流)3、看來,光“有條理”,還不算“說明白”。下面我們就來做一回“小小研究員”,看看作者是怎樣把太陽的特點說明白的。請看研究任務一:默讀課文1-3小節,用“( )”標出使用說明方法的句子,批注說明方法。想想:這樣寫有什么好處?自主學習。小研究員們研究得好投入,現在4人小組里交流一下吧。4、展示導學。◆感知“遠”出示:其實,太陽離我們有一億五千萬千米遠。到太陽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飛機,也要飛二十幾年。列數字。用上這個巨大的數字,太陽離我們究竟有多遠就“更具體”了(板書:更具體)!但是這個數字太大了,太抽象了。作者想了什么辦法說得更明白的?舉例子。當抽象的數字說不明白時,我們還可以舉一些例子:“步行”“坐飛機”都是日常生活中的事情。通過這些例子,太陽和我們距離之遠就變得“更形象”了。(板書:更形象)(3)指導朗讀。◆感受“大”出示:實際上它大得很,約一百三十萬個地球的體積才能抵得上一個太陽。列數字、作比較。作者是拿地球和太陽作比較,能不能把地球換成其他星球?通過和熟悉的地球作比較,我們對太陽的“大”留下了更具體、深刻的印象。(3)既然太陽這么大,為什么我們看到的太陽卻只有一個盤子那么大呢?(4)指導朗讀。◆體會“熱”出示:太陽會發光,會發熱,是個大火球。太陽的溫度很高,表面溫度有五千多攝氏度,就是鋼鐵碰到它,也會變成氣體。讀第一句話的時候,再看看這張圖,你的感覺是什么?(太陽的“熱”撲面而來。)列數字、舉例子。五千多攝氏度,又是一個巨大的數字。這個數字還是比較抽象,咱們看(出示圖片、文字)水燒開后溫度是一百攝氏度,煉鋼爐里溫度達到一千五百,鋼鐵融化成鋼水。而鋼鐵碰到太陽,會怎樣?(變成氣體)一個具體的數字,一個形象的例子,太陽“熱”就“說明白”了。(3)指導朗讀。(4)以前的老課本里這樣寫太陽(出示句子)為什么6000攝氏度變成了五千多攝氏度呢?這一修訂,體現了說明的另一個好處,也是要求,那就是“更準確”(板書:更準確)像這樣的例子在課文1、2 自然段里也有,你能找到嗎?5、我們一起學習了三個自然段,了解到作者運用多種說明方法,以及運用這些方法的好處。請大家再次瀏覽課文,看看這三個自然段能不能交換順序?為什么?(不能,傳說放在開頭,才能引起讀者興趣,后面“大”“熱”是在“遠”的基礎上的。)6、小結:可見,這樣的安排是有條理的。作者合理安排內容,用上合適的說明方法,把太陽的三大特點說得有條理,更具體,更形象,也更準確。達到了葉圣陶爺爺說的“說明白了”。四、課堂練習,遷移運用同學們有沒有真的學明白呢?下面咱們就來一試身手,好不好?小練筆:根據材料,寫一段話介紹“世界第一大樹”,試著用上幾種說明方法。【布置作業】 :1 、人類利用太陽進行了哪些發明(查找資料)2、繼續完成小練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