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課 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 同步練習一、單選題1.中國共產黨在百年的奮斗歷程中完成和推進了四件大事:一是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實現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二是完成了社會主義革命、進行了社會主義建設,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三是進行了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開創、堅持、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其中,實現中國現代化、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關鍵一招是( )A.實行對外開放 B.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 C.完成社會主義革命 D.實行改革開放2.中國的改革開放是人類歷史的偉大創舉。46年來,我們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是( )A.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B.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C.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集中統一領導D.堅持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3.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和時間表,為今后的改革明確了努力方向和完成時限。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繼續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與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確定的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相比,多了“繼續”兩個字。由此可知( )①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②改革實踐發展具有連續性和階段性③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已經完成了④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提供具體方案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回顧黨的光輝歷程,三中全會已成為引領改革和發展的代名詞。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猶如一道曙光,拉開了改革開放的序幕;2013年,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打響改革攻堅戰;2024年,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這說明改革開放( )①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②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③推動中國確立和完善了社會主義制度④只有進行時,是黨堅定不移高舉的旗幟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5.從最短的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到全國首張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再到極具競爭性的稅收優惠政策,我國的改革開放創造了發展奇跡,今后還要以更大氣魄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續寫更多“春天的故事”。我國的改革開放不是一蹴而就的。下列關于我國改革開放的進程,排序正確的是( )①開放17個內陸省會城市 ②我國成功加入世界貿易組織③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④建立海南經濟特區A.①→②→③→④ B.④→③→①→②C.③→④→①→② D.③→④→②→①6.中國要前進,就要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某班同學在“學習與分享”活動中,圍繞以下重要論述,分享自己的理解。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面對紛繁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面對人民群眾新期待,必須繼續把改革推向前進。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以下幾位同學的分享,最符合論述內容的是( )A.改革開放是推動中國社會歷史發展的決定力量B.全面深化改革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強大動力C.改革開放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D.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7.回望46年的改革歷程,我國實現了人民生活從溫飽不足到總體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歷史性跨越。改革關頭勇者勝,氣可鼓而不可泄。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以更大勇氣和決心深化改革、擴大開放。這是基于改革開放( )①是決定當代中國前途命運的關鍵一招 ②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③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磅礴力量 ④能夠從根本上消除我國社會存在的矛盾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2024年2月,“中國農村改革第一村”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迎來第七次分紅。小小紅包見證了小崗村從貧困到富裕,從當初一百多人的生產隊到有4173名村民的全國十大名村的轉變。小崗村四十多年的變遷( )①是中國農村改革發展的生動寫照 ②改變了全中國和農民的面貌③意味著中國對外開放進入新階段 ④彰顯了改革助推農村經濟社會發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9.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改革開放偉大進程。縱觀40多年改革開放歷程,我國成功實現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到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偉大歷史轉折,走出一條在一個十幾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擺脫貧困、邁向富強的嶄新道路。這說明改革開放( )①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②改變了中國、中華民族、中國人民、中國共產黨的面貌③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必由之路④極大地激發了廣大人民群眾建設社會主義的積極性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0.1984年1月,鄧小平同志在深圳的小漁村聽村支書說村民人均收入達2300元,家家都是萬元戶,他有些不信、來到一戶漁民家里去驗證。這戶人家樓房氣派、裝修精致,還有電視機等家電。這從一個側面說明( )①改革是一場解放生產力的革命 ②我國改革重點從城市轉向農村③我國對外開放的基本格局基本形成 ④改革開放極大地改善了人民的生活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1.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繼續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改革目標,要求“到二○二九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八十周年時,完成本決定提出的改革任務”。繼續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基于( )①制度競爭是國家間最根本的競爭,制度穩則國家穩②制度自信是一個國家發展中更基本、更持久的力量③制度是關系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全局性、長期性問題④這一制度是我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集中體現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于2024年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全會聽取和討論了習近平總書記受中央政治局委托所作的工作報告,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據此完成下面小題。會議強調,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須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關于改革,以下認識正確的是( )①黨的領導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保證②堅持守正創新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實踐要求③改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及其執行能力的集中體現④改革實現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3.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當代中國實際和時代特點相結合,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成功開創、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下列對應關系正確的是( )①鄧小平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創立鄧小平理論——確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②江澤民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創立“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強調“改革是中國的第二次革命” ——成功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二十一世紀③胡錦濤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創立科學發展觀——回答新形勢下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在新形勢下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④習近平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創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強調堅持以人為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4.黨的十四大提出鄧小平同志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黨的十五大把鄧小平理論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把鄧小平理論確立為黨和國家的指導思想,是黨和人民從歷史和現實中得出的不可動搖的結論。這是基于鄧小平理論( )①成功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二十一世紀②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具體實際的首次結合③能夠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行動指南④回答了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一根本問題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5.在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面對新的形勢和任務,必須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繼續完善各方面制度機制,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不斷把我國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這是基于( )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集中體現②制度機制的守正創新有利于國家治理效能的提升③制度優勢是一個國家最大的優勢,制度穩則國家穩④制度創新是推動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必由之路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6.2024年10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堅持黨的領導,在思想上、精神上、文化上筑牢黨的執政基礎和群眾基礎,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不斷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筑牢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文化根基。這告訴我們( )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激勵全黨全國人民奮勇前進的唯一精神動力③中國共產黨是帶領中國人民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主心骨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偉大革命的成果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7.2024年9月14日,中共中央、全國人大常委會舉行慶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70周年大會。70年前,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確認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中國人民掌握國家權力的歷史變革,確定了中國人民行使當家作主權利的政治制度。對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明確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集中發展生產力②肯定了從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轉變到社會主義的具體途徑③標志著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這一國家根本政治制度的正式建立④以國家根本法的形式確認了中國人民掌握國家權力的變革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8.方向決定道路,道路決定命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辛亥革命110年來的歷史啟示我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道路是最根本的問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唯一正確道路、這條道路符合中國實際、反映中國人民意愿、適應時代發展要求,不僅走得對、走得通,而且也一定能夠走得穩、走得好。”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創造美好生活、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及其執行能力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集中體現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指導黨和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理論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奮勇前進的強大制度保障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9.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鮮明中國特色、明顯制度優勢、強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進制度。”從“兩彈一星”到三峽大壩,從冬奧會的成功舉辦到“夸父一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動中國實現了諸多歷史性跨越。對上述材料主旨理解正確的是( )A.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黨和人民在長期實踐探索中形成和發展的制度體系B.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踐相結合的產物C.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創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D.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奮勇前進的強大精神力量20.習近平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經歷了對黨和人民事業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的三件大事:一是迎來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二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三是完成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任務,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這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團結奮斗得的歷史性勝利。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 )①形成和發展了科學發展現,并不斷進行理論和制度創新②深刻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③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④加深了建設什么樣的黨和怎樣建設黨的認識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二、主觀題2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從設立22個自貿試驗區、建設海南自由貿易港,到力推《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簽署生效;從推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到搭建進博會、服貿會、消博會等國際經貿合作平臺……中國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不僅讓中國的發展惠及國際社會,也讓看好中國發展前景成為世界普遍共識。改革開放是中國與世界的雙向奔赴,書寫中國同世界合作共贏新篇章。中國式現代化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讓14億多中國人民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對世界來說,這意味著更加廣闊的市場和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也將為世界現代化注入強大動力。新征程上,在改革開放中不斷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譜寫開放合作、互利共贏的新篇章,中國人民必將同世界各國人民攜手前行、共謀發展,共同開創人類更加美好的未來。結合材料,運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知識,談談你對“改革開放是中國與世界的雙向奔赴,書寫中國同世界合作共贏新篇章”的理解。2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新中國成立初期,經過社會主義改造,我國基本形成計劃經濟體制。計劃經濟體制雖有助于在短期內醫治舊中國遺留下來的經濟惡性波動,但伴隨經濟運行進入軌道,其僵化、低效的缺陷逐漸暴露。改革開放的推進,進一步觸及指令性計劃體系的內核,更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隨之出現。1984年10月,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突破了把計劃經濟同商品經濟對立的傳統觀念,明確社會主義經濟是“公有制基礎上的有計劃的商品經濟”。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黨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律的認識和把握達到新的高度,強調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指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保障。最新數據顯示,全國市場主體總量已突破1.5億戶,其中近10年就新增了1億戶。(1)結合材料,運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相關知識,分析黨不斷推進經濟體制改革的正確性。(2)下列圖片反映的是改革開放史上的標志性舉措,請任選其一,談一談該標志性舉措對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意義。 2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進入新時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關鍵期,國內外環境發生深刻變化,我國改革發展面臨諸多矛盾和挑戰。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突出制度建設這條主線,既向積存多年的頑瘴痼疾開刀,又對成熟的改革成果和改革經驗及時進行總結提升并用法律法規等形式固定下來,推動許多領域實現歷史性變革、系統性重塑、整體性重構黨的領導制度體系、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統籌城鄉的民生保障制度、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等不斷完善,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日漸成型。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堅持以制度建設為主線,加強頂層設計、總體謀劃,破立并舉、先立后破,筑牢根本制度,完善基本制度,創新重要制度。結合材料,運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知識,分析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為什么要堅持以制度建設為主線。2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自信才能自立,自立才能自強。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從近代以后的深重苦難走向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從來就沒有教科書,更沒有現成答案。”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讓馬克思主義永葆蓬勃生機,這正是自信自立精神氣度的有力彰顯。◆中國式現代化,既不是西方現代化的翻版,也不是其他國家社會主義實踐的再版,而是符合中國實情,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是我們黨帶領人民深刻總結黨100多年奮斗經驗探索出來的現代化道路。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和完善支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 ◆從新中國成立到黨的二十大,我們黨在理論和實踐上取得創新突破,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化現代化,可以說,中國化現代化的豐碩成果,是在黨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過程中取得的。 ◆中國化現代化,深深植根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借鑒吸收一切人類優秀文明成果,代表人類文明進步的發展方向,展現了不同于西方現代化模式的新圖景,是一種全新的人類文明形態。結合材料,運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的知識,分析中國共產黨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過程中是如何彰顯自信自立的精神氣度的。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B A D C B B B C B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B A A D C B D B A C1.D【詳解】A:對外開放是我國的基本國策,但不是實現中國現代化、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關鍵一招,A不選。B: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我國建立了新中國,但這不是實現中國現代化、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關鍵一招,B不選。C:1956年底,我國完成三大改造,完成社會主義革命建立社會主義社會,但這不是實現中國現代化、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關鍵一招,C不選。D: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我們確立了改革開放的政策,是實現中國現代化、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關鍵一招,D入選。故本題選D。2.B【詳解】B:1982年,在黨的十二大開幕式上,鄧小平明確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一鮮明主題。從此以后,中國共產黨所有的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都是緊緊圍繞這個主題展開的,B正確。A:“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是鄧小平理論的主題,不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A不符合題意。CD: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集中統一領導、黨的基本路線都不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CD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B。3.A【詳解】①②: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由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確定的“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到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的“繼續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說明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改革實踐發展具有連續性和階段性,①②正確。③: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并沒有完成,③錯誤。④: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為中國社會的發展明確了努力方向,并不是提供了具體方案,④錯誤。故本題選A。4.D【詳解】①: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①錯誤。②:改革開放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動力和必由之路,②正確。③:新中國成立后,實現了對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改革開放是對社會主義制度的完善和發展,③錯誤。④: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是黨在長期實踐中始終高舉的旗幟,④正確。故本題選D。5.C【詳解】③: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農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得以推行,鄉鎮企業迅速發展,③排第一位。④:1988年,設立海南省,建立海南經濟特區,④排第二位。①:1992年,開放沿長江的5個城市。之后,又開放17個內陸省會城市,同時從東北、西北到西南開放了一系列沿邊城市,我國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基本形成,①排第三位。②:2001年,我國成功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標志著我國對外開放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②排第四位。正確的排序是③→④→①→②。故本題選C。6.B【詳解】A: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群眾是推動中國社會歷史發展的決定力量,A錯誤。B:材料中強調了繼續把改革推向前進,這是因為全面深化改革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強大動力,B正確。C:1956年,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C不選。D:材料中強調的是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沒有強調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D不選。故本題選B。7.B【詳解】①③: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前途命運的關鍵一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磅礴力量 ,①③正確。②: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②排除。④:改革可以解決我國社會存在的矛盾,但是不能“消除”我國社會存在的矛盾的,況且事事有矛盾,時時有矛盾,④錯誤。故本題選B。8.B【詳解】①④:“中國農村改革第一村”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迎來第七次分紅,見證了小崗村從貧困到富裕,從當初一百多人的生產隊到有4173名村民的全國十大名村的轉變,說明其變遷是中國農村改革發展的生動寫照,彰顯了改革助推農村經濟社會發展,①④正確。②:改革開放改變了中國的面貌和農民的面貌,②錯誤。③:2001年,我國成功加入世貿組織,標志著中國改革開放進入新的階段,③錯誤。故本題選B。9.C【詳解】②③:縱觀40多年改革開放歷程,我國走出一條在一個十幾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擺脫貧困、邁向富強的嶄新道路,說明改革開放改變了中國、中華民族、中國人民、中國共產黨的面貌;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必由之路,②③正確。①: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①不符合題意。④:社會主義改造的偉大勝利,極大地激發了廣大人民群眾建設社會主義的積極性,④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C。10.B【詳解】①:1984年1月,在深圳的小漁村村民人均收入達2300元,家家都是萬元戶,這從一個側面說明改革是一場解放生產力的革命,①正確。②: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農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得以推行,鄉鎮企業迅速發展。1984年,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召開,標志著中國改革重點從農村轉向城市,②錯誤。③:1992年,開放沿長江的5個城市。之后,又開放17個內陸省會城市,同時從東北、西北到西南開放了一系列沿邊城市,我國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基本形成,③不符合題意。④:一戶漁民家里樓房氣派、裝修精致,還有電視機等家電。這從一個側面說明改革開放極大地改善了人民的生活,④正確。故本題選B。11.B【詳解】①:制度競爭是國家間最根本的競爭,一個國家擁有穩定且優越的制度體系,能夠確保國家在各種復雜的國內外環境中保持穩定運行,①正確。②: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持久的力量,而不是制度自信,②排除。③:制度對于黨和國家事業發展至關重要,它涉及到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是關系到全局和長期發展的關鍵因素,③正確。④:我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集中體現,而不是制度是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集中體現,邏輯關系顛倒,④排除。故本題選B。12.A【詳解】①②:會議強調的內容表明了黨的領導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保證,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堅持守正創新,①②觀點符合題意。③:我國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及其執行能力的集中體現,③說法錯誤。④: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實現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④說法錯誤。故本題選A。13.A【詳解】①: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以鄧小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圍繞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一根本問題,確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創立了鄧小平理論,成功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①說法正確。②: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后,以江澤民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加深了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和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認識,形成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成功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二十一世紀。鄧小平強調“改革是中國的第二次革命”,②說法錯誤。③:黨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錦濤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深刻認識和回答了新形勢下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問題,形成了科學發展觀,成功在新形勢下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③說法正確。④:科學發展觀強調堅持以人為本,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強調堅持以人民為中心,④說法錯誤。故本題選A。14.D【詳解】①:“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成功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二十一世紀,①排除。②: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具體實際的“第一次結合”是指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革命相結合,②不符合題意。③④:鄧小平理論深刻回答了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一根本問題,為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了行動指南,③④符合題意。故本題選D。15.C【詳解】②③:必須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繼續完善各方面制度機制,不斷把我國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這是基于制度優勢是一個國家最大的優勢,制度穩則國家穩,制度機制的守正創新有利于國家治理效能的提升,②③符合題意。①:我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及其執行能力的集中體現,①錯誤。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必由之路,④錯誤。故本題選C。16.B【詳解】①④: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不斷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筑牢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文化根基,說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偉大革命的成果,①④正確。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激勵全黨全國人民奮勇前進的強大精神力量,而不是唯一精神動力,②錯誤。③:中國共產黨是帶領中國人民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主心骨,題干重點強調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而非黨的領導地位在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中的作用,③與題意不符。故本題選B。17.D【詳解】①:材料體現的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70周年大會,并回顧了憲法確立了該制度,不涉及明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問題,①不符合題意。②:材料體現的是第一屆全國人大通過我國憲法,確立了人大制度,不涉及從新民主主義轉變到社會主義的具體途徑,②錯誤。③:70年前,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確定了中國人民行使當家作主權利的政治制度,標志著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這一國家根本政治制度的正式建立,③正確。④: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以國家根本法的形式確認了中國人民掌握國家權力的歷史變革,④正確。故本題選D。18.B【詳解】①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唯一正確道路。這條道路符合中國實際,反映中國人民意愿,適應時代發展要求,說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創造美好生活、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指導黨和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理論,①③符合題意。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及其執行能力的集中體現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②錯誤。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奮勇前進的強大精神力量,④錯誤。故本題選B。19.A【詳解】A: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黨和人民在長期實踐探索中形成和發展的制度體系,我國國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動都依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展開,A正確。B: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踐相結合的產物,B錯誤。C: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創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C錯誤。D: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是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奮勇前進的強大精神力量,D錯誤。故本題選A。20.C【詳解】②③: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從新的實際出發,深刻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等重大時代課題,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②③正確。①:黨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錦濤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推進實踐創新、理論創新、制度創新,深刻認識和回答了新形勢下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問題,形成了科學發展觀,①排除。④:“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加深了對建設什么樣的黨和怎樣建設黨的認識,④排除。故本題選C。21.對中國:①改革開放改變了中國的面貌、中華民族的面貌、中國人民的面貌、中國共產黨的面貌。②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中國人民迎來了從溫飽不足到小康富裕的偉大飛躍。(若答到“重要法寶”“必由之路”“兩個關鍵一招”也可)對世界:①中國的改革開放為全球經濟發展開辟了廣闊市場,提供了無限機遇和可能。②拓展了中國與世界合作共贏、共同發展的空間,有利于各國人民共享發展成果。22.(1)①改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經濟體制改革有利于彌補計劃經濟體制的缺陷,解決思想僵化、經濟發展緩慢,人民生活貧困、經濟惡性波動等問題,是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走改革開放路線的必然要求。②實踐發展永無止境,解放思想永無止境,改革開放永無止境。黨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律的認識和把握,有利于引領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變革,激發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提升市場主體活力和綜合國力,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③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和發展,是改變中國的面貌、中華民族的面貌、中國人民的面貌、中國共產黨的面貌的內在要求,有利于中國人民實現從溫飽不足到小康富裕的偉大飛躍,有利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制度,推進中國經濟向縱深發展。(2)選擇一、安徽鳳陽小崗村“包產到戶”:改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1978年,安徽鳳陽小崗村“包產到戶”拉開了土地改革的序幕,使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得以推行,有利于激發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提高勞動生產的效率,改善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是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必然要求。選擇二、深圳經濟特區:對外開放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必然選擇,是必須長期堅持的一項基本國策。設置深圳經濟特區是我國改革開放歷史進程中的一個重要舉措,有利于為我國開辟國際市場、拓展合作發展的空間,提供發展機遇和可能,有利于進一步提振發展信心,增強經濟活力,有利于我國開展對外經濟合作和技術交流,提高對外開放水平,進一步為推動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注入強勁動力,為形成我國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位開放格局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3.①制度優勢是一個國家的最大優勢,制度競爭是國家間最根本的競爭。制度穩則國家穩。堅持以制度建設為主線,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能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堅實的制度基礎和保障,確保改革的正確方向。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保障。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堅持以制度建設為主線,可以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激發社會活力和創造力,推動全面深化改革順利進行。③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堅持以制度建設為主線,有利于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有力保障;有利于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考生如從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給分)24.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創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國共產黨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過程中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彰顯了高度的道路自信。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的飛躍。中國共產黨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過程中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行動指南,彰顯了高度的理論自信。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黨和人民在長期實踐探索中形成的科學制度體系。中國共產黨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過程中充分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彰顯了高度的制度自信。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激勵全國各族人民奮勇前進的強大精神力量。中國共產黨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過程中充分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獨特價值,彰顯了高度的文化自信。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