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專題2 數據采集與編碼學習目標 1.掌握傳感技術特別是射頻技術的應用;2.掌握數據編碼是將信息轉換為一定規則文本和數字過程及意義;3.掌握進制的含義和進制的轉換;4.掌握輸入碼、交換碼、處理碼、機內碼和輸出碼等字符編碼的作用;5.理解ASCII碼與漢字編碼的區別,能夠內碼區別兩種編碼.由于組成計算機原材料是半導體,半導體是否導電,只有兩種狀態,因此計算機內信息表示存儲只能使用二進制信息,即信息必須經過數字化后才能被計算機存儲和表示。采集數據的來源主要有數據庫、互聯網、傳感器等。互聯網能快速地獲取數據庫中數據,物聯網主要通過傳感器獲取數據。數字化的過程包含采樣、量化和編碼,涉及數據的采集并劃分等級,最終用等長的二進制數來表示。(2024年1月浙江省選考)圖像F為圖a所示的200×100像素、256色位圖,圖像G為圖b所示的200×100像素、16色位圖,則圖像F與G的存儲容量之比為( )A.1∶2 B.1∶1 C.2∶1 D.16∶1重難點1 傳感與控制傳感器屬于信息輸入設備,一般由敏感元件、轉換元件、其他輔助元件三部分組成。根據基本感知功能的不同,通常把傳感器分為熱敏、光敏、氣敏、力敏、磁敏、濕敏、聲敏、色敏和味敏等傳感器。射頻是一種無線高頻電磁波,射頻技術也稱射頻識別,包含發射端——RFID標簽(也稱電子標簽)和接收端——RFID讀寫器兩大基本元素。電子標簽存儲信息,分有源電子標簽和無源電子標簽,源指電源,有源電子標簽能主動向讀寫器發送信號,無源電子標簽靠近讀寫器后,獲得能量并向讀寫器發送信號。發射端發送特定的射頻信號,接收端接收到射頻信號后,并從中提取出有用信息。例1 智能手機可以利用NFC功能讀取門禁卡信息保存到手機中,讓手機變成鑰匙,進小區時可以刷手機開門。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NFC是一種短距低頻的射頻識別技術B.門禁卡屬于RFID中的有源電子標簽C.刷手機開門時不需要開啟手機NFC功能D.手機讀取門禁卡信息時作為RFID讀寫器變式1 安裝車載電子標簽的ETC車輛與在收費站進行專用短程通信,進行數據傳輸與費用結算,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射頻識別需要兩大基本要素:電子標簽(發射端)和RFID讀寫器(接收端)B.二代身份證、銀行卡等內置的電子標簽屬于無源標簽C.射頻識別技術是物聯網的關鍵技術D.NFC技術由RFID演變而來,是一種遠距離高頻的無線電技術例2 某智能快遞柜自動采集包裹的尺寸、重量等數據,并分配儲物格。收件人手機APP掃碼,系統控制對應位置的儲物格鎖扣打開,允許收件人取件。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通過傳感器可以獲取包裹的尺寸、重量數據B.手機APP掃碼使用的是射頻識別技術C.快遞柜上用于輸入取件碼的觸摸屏屬于執行器D.由收件人的手機直接發出打開鎖扣的控制信號變式2 高速路口ETC(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的工作示意圖如圖所示,當裝有非接觸式識別卡的汽車經過地感線圈時,進入了讀卡器的感應區域,攝像頭開始工作,當車牌被識別后,后臺系統向閘門控制器發出指令,打開道閘。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車牌號的識別用到了人工智能技術B.該過程中用到了NFC技術,從信息采集的角度來看,它屬于傳感器技術C.非接觸式卡是接收端,讀卡器是發射端D.閘機的打開和關閉,是傳感器技術的一種應用重難點2 進制和編碼計算機只能表示二進制數,由于計算機基本存儲單位是一個字節,8個二進制位最多能表示256種信息,若能分成兩組,每組4位二進制數,因此可以采用2位十六進制數表示一個字節的內容,需要學習和掌握十六進制、二進制和十進制之間的互相轉換。n位k進制數能表示數的范圍是0至kn-1,表示數的數量為kn,權值是k進制數上每個位上1對應值。編碼是按一定規則用文字圖像等表示信息,有文字、圖像、聲音等編碼。例1 對某段聲音進行數字化,量化值的范圍是0~200,則量化位數最少是( )A.7 B.8 C.16 D.200變式1 下列算式計算結果為10H的是( )A.1H×10D B.9H+1HC.20D-10B D.10B×8D例2 下列關于編碼的說法,正確的是( )A.計算機內部數據采用十六進制編碼B.7位二進制能表示256種顏色C.每個漢字的輸入碼是唯一的D.對數據的壓縮是編碼的過程變式2 下列有關進制與信息編碼的說法,正確的是( )A.二維碼的信息存儲量比一維條形碼更大,功能也更強大B.十六進制數A7轉換為二進制數為1010111C.圖像的數字化需要經過采樣、量化和解碼等環節D.用n位二進制數表示顏色數量,最多能表示2n-1種顏色重難點3 數字化聲音在時間上可以分成無限小的數據點,圖像在空間上也可以分成有限小的數據點,只要在一定的精度范圍內,獲取相應的數據點,就可以還原聲音或圖像,因此在連續數據點上每隔一定時間或空間獲取一個點,稱為采樣。將采集到的數據按比例劃分等級,稱為量化。由于計算機只能存儲和表示二進制信息,因此需將這些數據采用一個等長的二進制代碼來表示,稱為編碼,整個采樣、量化和編碼的過程稱為信息的數字化。例1 模擬聲音信號通過采樣、量化、編碼等過程轉換成數字信號,如圖所示。下列關于聲音數字化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甲圖所示,模擬聲音信號以連續變化的物理量存在B.乙圖所示,采樣是按一定的時間間隔取值,間隔越小,采集到的信號樣本數量越多C.丙圖所示,將聲音的高低劃分成8個等級,則量化位數至少為8位D.聲音數字化的過程會引起失真變式1 下列關于數據采集與數字化的說法,正確的是( )A.計算機在獲取數據時,只能通過傳感器、網絡爬蟲等機器獲取的方式B.將模擬信號轉換成數字信號一般需要經過采樣、量化與編碼C.提高聲音的音量,一定會影響該聲音的采樣頻率與量化位數D.為了提高聲音的保真度,可以無限制地提高采樣頻率與量化位數例2 一幅未經壓縮的1024*768像素的BMP位圖圖像,將該圖像存儲為JPEG格式(其他參數不變),其存儲容量為96KB,圖像的壓縮比約為8∶1,則該圖像的類型可能是( )A.黑白位圖 B.8色位圖C.256級灰度位圖 D.16色位圖變式2 小張利用圖像處理軟件對一張1024*768分辨率的BMP格式的照片進行處理,在其他參數不變的情況下,將其顏色模式由24位色圖改為256級灰度圖,則處理前后的照片存儲容量比約為( )A.1∶10 B.3∶1 C.1∶32 D.1∶1例3 將時長為5分鐘、采樣頻率為44.1 kHz、量化位數為16bit、立體聲未經壓縮的Wave格式音頻壓縮為MP3格式文件,壓縮后的MP3格式文件大小為5MB,則其壓縮比約為( )A.3∶1 B.5∶1 C.10∶1 D.20∶1變式3 使用某軟件錄制A、B兩個WAVE格式的音頻文件,參數設置分別如圖a、圖b所示。其中A的量化位數為24bit,左聲道設置為靜音,B的量化位數為16bit,A、B文件大小之比約為( )A.2∶3 B.3∶1 C.4∶1 D.6∶1重難點1 傳感與控制1.某轎車安裝了自動大燈,能實現根據環境光暗自動點亮、環境光強自動關閉的功能,該大燈安裝的傳感器屬于( )A.熱敏傳感器 B.聲敏傳感器C.光敏傳感器 D.氣敏傳感器2.一些學校的圖書館或宿舍有RFID門禁系統,學生經過門禁機時可以刷卡進入,由系統記錄信息,該信息系統不涉及的硬件是( )A.數據庫服務器 B.光敏傳感器C.電子標簽 D.RFID讀寫器3.系統結合智能終端實現對短跑比賽計時,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終點可能采用了紅外線傳感器B.智能終端可以通過傳感器實現數據輸入C.比賽得分數據最終存儲在智能終端D.傳感器采集選手到達終點的信號,這一過程需要進行模數轉換4.下列關于校園卡的說法正確的是( )A.校園卡應用了RFID技術,內置了有源電子標簽B.識別校園卡信息不屬于傳感器技術C.校園卡內置電池,會主動向RFID讀寫器發送信號D.校園卡具有唯一的電子編碼5.集成多種傳感器和NFC功能的智能手環,具有睡眠檢測、健康趨勢分析等功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傳感器是整個設備的控制中心B.健康趨勢分析功能無需應用軟件支持C.通過NFC方式無法實現移動支付D.傳感器的植入使得智能手環更加具有“智能性”重難點2 進制和編碼1.單極性不歸零碼是傳輸二進制數據時采用的一種編碼方式,用正電壓表示二進制數1,用零電壓表示二進制數0(按從左往右順序編碼)。某8位二進制數據傳輸圖像如圖所示,下列選項能表示該數的是( )A.10101000B B.11101010BC.53H D.57H2.下列四個選項中所描述的數從數值上比較,最大的是( )A.5位十六進制數能表示的最大值B.20位二進制能表示的不同數的個數C.存儲10000個ASCII碼所需字節數D.存儲圖像大小為100×100像素的黑白兩色位圖所需的字節數3.下列與(16)16相等的是( )A.(10000)2 B.(10)10C.(10110)2 D.(32)84.下列有關數據采集與編碼說法正確的是( )A.基本的ASCII碼共有127個,二進制范圍為00000000~01111111B.圖片的色彩越豐富,其顏色位深度值越大C.量化是指將信號的連續取值近似為有限個離散值的過程D.由反射率相差很大的黑條和白條排成的平行線圖案叫做二維碼5.無牌車輛可以通過車主用智能手機微信、支付寶掃一掃功能實現登記后自主入場,下面說法錯誤的是( )A.生成二維碼的過程屬于信息的解碼B.車主的微信、支付寶賬號信息可作為無牌車輛的臨時電子標簽C.微信、支付寶掃一掃功能實現登記后自主入場,該過程包含數據的采集D.智能手機作為最常見的移動終端,過度開放APP所需權限,增加了信息泄露的可能6.下列有關信息編碼知識的說法正確的是( )A.手機掃描某二維碼得到其中的信息是信息的編碼過程B.對一張黑白位圖進行編碼,每個像素的顏色至少需要用2位二進制來表示C.對聲音進行數字化時,采樣頻率越高,得到的聲音越逼真,需要的存儲空間也越大D.我國編制的“中華字庫”包含50多萬個漢字,在計算機中存儲時不能用二進制方式編碼7.下列關于信息編碼的說法,正確的是( )A.ASCII碼共有128個字符,編碼范圍從1到128B.黑白圖像的顏色位深度是2位C.聲音數字化的過程中若其他條件不變,采樣頻率越高,則聲音更保真D.根據GB2312編碼,“技術IT”總共占8bit重難點3 數字化1.將模擬信號轉換成數字信號,一般需要經過采樣、量化和編碼,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圖甲是模擬信號采樣的過程B.數字信號是在取值上是離散的、不連續的信號C.縱坐標劃分得越細,量化就越精細,與實際數據也越接近D.量化就是在縱坐標上進行劃分,然后將每個采樣點用數字表示出來2.下列關于數字化的說法正確的是( )A.水銀溫度計呈現的溫度值是數字信號B.使用“作業幫”APP拍照搜題獲取難題解析的過程中涉及圖像數字化C.計算機只能處理十進制、十六進制數據,并將它們都轉換為二進制形式進行存儲D.經過采樣、量化兩個步驟即可將模擬信號轉換成數字信號3.關于計算機中各種類型的數據,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用計算機錄制并存儲一段聲音,需要經歷“數模轉換”的過程B.由于編碼方式不同,圖像文件具有BMP、JPEG、GIF等不同格式C.位圖是用基于數學方程的幾何圖元描述的,放大后不會失真D.由反射率相差很大的黑條和白條排成的平行線圖案叫做二維碼4.下列有關數據采集、數字化過程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只有數字化后的信號才能用計算機來進行處理B.計算機在獲取數據時,只能是傳感器、網絡爬蟲等機器獲取的方式C.采樣是將模擬信號從時間(空間)上離散,而量化是將其從取值上離散D.計算機中的文字、圖片、視頻、代碼都是經過一定規則編碼后,以二進制形式存儲的5.圖像1為200×100像素、256級灰度圖,圖像2為300×200像素、位深度是16位,則圖像1與圖像2的存儲容量之比為( )A.1∶3 B.3∶1 C.1∶12 D.1∶66.使用某APP時可通過手機相機拍照,并保存為1024×768,顏色位深度16位的BMP格式圖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圖像某個像素的顏色值編碼表示可能為0000HB.拍照過程實現了信號的數模轉換C.若將拍照圖像轉換為256級灰度BMP格式位圖,則存儲容量變為原來的2倍D.無論采用哪種格式,在計算機內部都是以十六進制的形式存儲圖像7.某雙聲道Wave格式的音頻文件,其采樣頻率為44.1 kHz,量化位數為2字節,時長為10秒,則其存儲空間約為( )A.861KB B.1.68MB C.6.9MB D.215KB重難點1 傳感與控制1.下列關于傳感器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在信息系統從外部世界采集信息的過程中,傳感器在各種應用中都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B.信息系統要從傳感器獲取信息,可以采用多種通信方式,如無線網絡、藍牙、串口等C.通過霍爾傳感器可以實現加密、解密、電子支付等功能D.同一種傳感器采用不同的算法,還可以實現不同的功能2.下列有關傳感器及其實現功能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利用加速度傳感器,實現計步功能B.利用光線傳感器,實現自動調節屏幕背光的亮度C.利用霍爾傳感器,實現手機橫豎屏智能切換D.利用指紋傳感器,實現解鎖、電子支付等功能3.小明媽媽在購買新手機后,經常使用其NFC功能進行支付。以下關于射頻識別技術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RFID技術是由NFC技術演進過來的B.RFID標簽有有源和無源之分,其中的“源”是指電源C.利用NFC技術可以實現安全的移動支付D.銀行卡的“閃付”功能,也是用到了NFC技術4.某智能眼鏡可以安裝軟件來實現計步、圖像導航、拍照等功能,用戶可以用語音、手勢、視覺等操作控制。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智能眼鏡的性能指標只有處理器、屏幕分辨率B.該智能眼鏡的計步功能是通過重力傳感器實現的C.該智能眼鏡包括輸入、處理、存儲和輸出四個部分D.該智能眼鏡中植入了傳感器以接收外界信號指令,體現了“移動性”5.下列選項中不屬于執行器的應用的是( )A.自動識別系統將車牌信息輸入信息系統B.智能手環通過簡單的震動來提醒用戶C.火警預報系統發現火情后提醒用戶找到逃生通道D.火車、地鐵的檢票系統控制閘機的打開和關閉6.智慧飲料瓶回收機器的工作流程為:機器通過身份卡或人臉識別對用戶進行身份認證,身份識別后用戶可投放飲料瓶,機器對當前飲料瓶進行判斷,符合回收條件則按塑料瓶和鋁制易拉罐進行分類,塑料瓶按容量計算金額,鋁制易拉罐按重量計算金額,若不符合回收條件則退回,結束投瓶后機器統計飲料瓶個數和金額,并將回收數據通過網絡傳送至服務器。下列關于該信息系統中的傳感與控制技術,說法不正確的是( )A.人靠近回收機器時自動開啟人臉識別使用了光線傳感器B.將卡靠近回收機器感應區時立即識別身份是采用了無線射頻技術C.該機器使用金屬傳感器迅速區分塑料瓶和鋁制易拉罐D.機器使用稱重傳感器對鋁制易拉罐進行稱重7.某信息系統利用RFID技術識別電子標簽的工作流程如圖所示:包括以下步驟:①讀寫器通過天線向電子標簽發送一定頻率的射頻信號;②讀寫器采集電子標簽的信息并解碼;③讀寫器處理解碼信息后,將結果發送至信息系統;④電子標簽從讀寫器獲得能量,向讀寫器發送編碼信息。正確的工作流程順序是( )A.①②③ B.①④③ C.④②③ D.①④②8.下列關于傳感與控制及網絡技術的說法,正確的是( )A.平板實現翻蓋自動解鎖、合蓋自動鎖屏是通過壓力傳感器實現的B.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簡稱5G),其數據傳輸速率達到了5Gb/sC.同一傳感器采用不同的算法,可以實現不同的功能D.調制解調器用于實現網絡中各計算機之間的連接9.下列關于傳感與控制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傳感器屬于信息系統的輸入設備B.信息系統的控制可分為開環控制和閉環控制兩種C.信息系統通過執行器可以作用于外部世界D.射頻識別技術的兩大基本元素是接收端和讀寫器重難點2 進制和編碼1.對產品編號可以有效地對產品進行動態管理與追蹤,某批產品的數量不超過50000件,若用數字‘0’-‘9’及字母‘A’-‘F’對每個產品編號,最少需要的編碼位數是( )A.2 B.3 C.4 D.52.已知n是一個6位二進制數1■01■0,其中有兩位數字模糊不清。下列數中,可能與它相等的是( )A.37D B.54D C.28H D.44H3.下列有關數據采集與編碼的說法,正確的是( )A.數字信號轉換為模擬信號的過程稱為數字化B.ASCII碼的最大值十進制表示為128C.信息編碼的本質是信息形式轉換的過程D.圖像的數字化不需要經過采樣階段4.某段聲音信號的量化過程如圖所示,量化位數至少為( )A.3 B.4 C.8 D.145.下列關于量化與編碼的說法,正確的是( )A.可以使用2位四進制數表示24個小時B.某7位二進制數的最高位為1,將其轉換為十進制數后的值大于等于128C.一幅1024*768的未經壓縮的BMP格式的黑白圖像的存儲容量約為192KBD.編碼是信息按照某種規則或格式,從一種形式轉換為另一種形式的過程6.下列關于數據采集與編碼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用計算機解決問題,本質上就是數據運算B.字母“A”的ASCII碼十六進制為41,則字母“C”二進制是01000011C.二維碼相對于條形碼,信息的存儲量更大D.任意進制的一個數n,若末尾為0,該數轉為十進制一定是偶數7.下列關于進制和信息編碼的說法,正確的是( )A.根據GB2312編碼,“杭州亞運會”共占10bitB.若一個十進制是奇數,則它的二進制數末位一定是1C.錄音過程就是通過采樣和量化實現數字信號的模擬化過程D.十六進制數1011H,其最左邊的“1”對應的權值為16的4次方8.以下關于數據編碼的說法,正確的是( )A.1個漢字字符在計算機中存儲需要1個字節B.不同聲音信號經編碼后生成的文件類型一定不同C.位圖圖像編碼時位深度大小與圖像質量無關D.1個ASCII碼字符在計算機中以8位二進制存儲9.下列關于信息編碼的說法,正確的是( )A.只有計算機中才有信息編碼B.ASCll碼是一種漢字編碼C.掃描二維碼的過程屬于信息編碼D.采用8位色進行編碼的BMP圖像,其顏色數量總共有256種10.結合如圖所示的條形碼,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條形碼是數據的表現形式之一B.條形碼編制的過程其實就是信息的解碼過程C.“56789”這串數字具有意義,因為其包含了商品代碼信息D.條形碼嚴重損壞會導致信息丟失,說明信息具有載體依附性11.下列關于信息編碼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根據ASCII編碼標準,“IT”兩個字母共占用2bitB.漢字的輸入碼不是唯一的C.相對于一維條形碼,二維碼的信息存儲量更大D.對視頻進行壓縮的過程,是編碼的過程12.下列關于信息的編碼說法正確的是( )A.信息編碼只能使用二進制表示B.條形碼可承載的信息量通常比二維碼多C.將末位為0的十六進制數轉換為二進制數后,二進制數的末位一定是0D.“B”的ASCII碼值為66D,由此可知字符“b”的ASCII碼值為86D13.下列關于編碼的說法,正確的是( )A.計算機中的漢字也是采用二進制進行編碼的B.模擬信號是以離散的、不連續的物理量形式存在的C.將模擬聲音數字化需要經過采樣、量化、編碼三個過程,該過程為數模轉換D.對某段聲音進行數字化,量化值的范圍是0-256,則量化位數最少是8位重難點3 數字化1.下列關于圖像數字化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將圖像柵格化成像素屬于采樣B.將像素的顏色信息用數值表示屬于量化C.將圖像保存為不同的格式,其編碼方式往往不同D.將BMP格式圖像壓縮成JPEG格式用到了模數轉換2.下列關于數據與數字化的說法,正確的是( )A.結繩記事中“大事大結,小事小結”,繩結是信息B.“一百個人心中有一百個哈姆雷特”體現了人們面對相同的信息構建的知識會有所區別C.數字信號轉換為模擬信號一般需要經過采樣、量化與編碼D.位圖圖像像素點越多越容易出現鋸齒狀,圖像質量越差3.某聲音模擬信號的采樣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M與N采樣點位置不同,它們的量化值也不同B.0.5秒內取樣點100個,因此采樣頻率為100 HzC.數字化過程是將離散的模擬信號轉換成連續的數字信號D.圖中整個幅度劃分為0~7級的小幅度,其量化位數是3bit4.下列關于圖像采集與處理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數碼相機采集圖像的過程進行了模數轉換B.圖像數字化的一般過程是采樣、量化、編碼C.數字信號在取值上是離散的、不連續的信號D.按同參數保存為BMP格式文件,圖像色彩越豐富,存儲容量越大5.將模擬信號轉換成數字信號一般需要采樣、量化與編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采樣點的量化值不同,其量化位數也一定不同B.對于同一模擬信號,采樣的時間間隔越長,采集的樣本數量越多C.改變量化等級,會影響采集的數據與實際數據的關系D.模擬信號采樣后,再經過ADC在數值上進行離散化,經過編碼轉換成數字信號6.一幅未經壓縮的1024×768像素的BMP圖像文件,其存儲容量約為2.25MB,則該圖像每個像素色彩編碼的位數為( )A.3 B.8 C.16 D.247.某段未經壓縮的音頻,采樣頻率是44.1 kHz,量化位數為8b,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聲音數字化需要經過采樣和量化兩個過程B.該音頻數字化時,量化值取值范圍為1~256C.數字化的文件轉換為模擬信號的聲波D.該音頻數字化時,每分鐘的采樣樣本數為44100個8.將一個時長為1分鐘、采樣頻率為44.1 kHz、量化位數為16位的未經壓縮的Wave格式立體聲音頻文件以10∶1的壓縮比壓縮成MP3格式,則壓縮完成后該MP3格式文件大小約為( )A.0.5MB B.1MB C.4MB D.8MB9.現有一段時長20秒、PAL制式(25fps)、畫面尺寸為1024*576的未經壓縮的AVI格式視頻,容量約為562.5MB,則該視頻每幀畫面的位深度為( )A.8 B.16 C.24 D.3210.下列有關數字化的說法,正確的是( )A.數碼照相機拍照片的過程是模數轉換的過程B.錄音時,說話者的聲音越大,得到的音頻文件占用的存儲空間也越大C.量化位數越大,說明采集聲音時每秒鐘得到的采樣點越多D.一張圖像的位深度為8,說明這張圖像最多可以呈現255種不同的顏色11.音頻和圖像的采樣、量化過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一般而言,音頻采樣時降低采樣頻率能提高保真率B.圖中所示的音頻數字化后至少需要8位量化位數C.圖中所示的圖像數字化后若存儲為256色位圖,則存儲容量為14×12×256字節D.將模擬信號轉換成數字信號一般需要經過采樣、量化與編碼12.用坐標軸模擬一段時長為1 ms的聲波數字化的過程,每隔0.1 ms取一個采樣點,其中A點和B點分別為聲波的最高點和最低點,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音頻的采樣頻率為44.1 kHz,量化位數至少是8位B.該音頻的采樣頻率為44.1 kHz,量化位數至少是7位C.該音頻的采樣頻率為10 kHz,量化位數至少是8位D.該音頻的采樣頻率為10 kHz,量化位數至少是7位專題2 數據采集與編碼學習目標 1.掌握傳感技術特別是射頻技術的應用;2.掌握數據編碼是將信息轉換為一定規則文本和數字過程及意義;3.掌握進制的含義和進制的轉換;4.掌握輸入碼、交換碼、處理碼、機內碼和輸出碼等字符編碼的作用;5.理解ASCII碼與漢字編碼的區別,能夠內碼區別兩種編碼.由于組成計算機原材料是半導體,半導體是否導電,只有兩種狀態,因此計算機內信息表示存儲只能使用二進制信息,即信息必須經過數字化后才能被計算機存儲和表示。采集數據的來源主要有數據庫、互聯網、傳感器等。互聯網能快速地獲取數據庫中數據,物聯網主要通過傳感器獲取數據。數字化的過程包含采樣、量化和編碼,涉及數據的采集并劃分等級,最終用等長的二進制數來表示。(2024年1月浙江省選考)圖像F為圖a所示的200×100像素、256色位圖,圖像G為圖b所示的200×100像素、16色位圖,則圖像F與G的存儲容量之比為( )A.1∶2 B.1∶1 C.2∶1 D.16∶1答案 C解析 本題考查圖像的編碼及容量計算。位圖圖像容量取決于采樣的數據點的個數和每個數據點的容量,與圖像內容無關。256色位圖每個像素點容量為8位,16色位圖容量為4位,因此兩者之比為2∶1。重難點1 傳感與控制傳感器屬于信息輸入設備,一般由敏感元件、轉換元件、其他輔助元件三部分組成。根據基本感知功能的不同,通常把傳感器分為熱敏、光敏、氣敏、力敏、磁敏、濕敏、聲敏、色敏和味敏等傳感器。射頻是一種無線高頻電磁波,射頻技術也稱射頻識別,包含發射端——RFID標簽(也稱電子標簽)和接收端——RFID讀寫器兩大基本元素。電子標簽存儲信息,分有源電子標簽和無源電子標簽,源指電源,有源電子標簽能主動向讀寫器發送信號,無源電子標簽靠近讀寫器后,獲得能量并向讀寫器發送信號。發射端發送特定的射頻信號,接收端接收到射頻信號后,并從中提取出有用信息。例1 智能手機可以利用NFC功能讀取門禁卡信息保存到手機中,讓手機變成鑰匙,進小區時可以刷手機開門。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NFC是一種短距低頻的射頻識別技術B.門禁卡屬于RFID中的有源電子標簽C.刷手機開門時不需要開啟手機NFC功能D.手機讀取門禁卡信息時作為RFID讀寫器思維點撥明考向 本題考查無線射頻技術相關知識精 點 撥 A NFC是一種短距高頻的射頻識別技術B 門禁卡屬于RFID中的無源電子標簽C 刷手機開門時需要開啟手機NFC功能答案 D變式1 安裝車載電子標簽的ETC車輛與在收費站進行專用短程通信,進行數據傳輸與費用結算,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射頻識別需要兩大基本要素:電子標簽(發射端)和RFID讀寫器(接收端)B.二代身份證、銀行卡等內置的電子標簽屬于無源標簽C.射頻識別技術是物聯網的關鍵技術D.NFC技術由RFID演變而來,是一種遠距離高頻的無線電技術答案 D解析 本題考查射頻識別技術。A選項射頻識別需要兩大基本要素,電子標簽發送信息,讀寫器接收并解碼信息。B選項電子標簽按是否有電源分為有源標簽和無源標簽。C選項物聯網獲取信息主要通過傳感器,而射頻識別技術是傳感技術中重要的一個部分。D選項NFC是短距離高頻的無線電技術。例2 某智能快遞柜自動采集包裹的尺寸、重量等數據,并分配儲物格。收件人手機APP掃碼,系統控制對應位置的儲物格鎖扣打開,允許收件人取件。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通過傳感器可以獲取包裹的尺寸、重量數據B.手機APP掃碼使用的是射頻識別技術C.快遞柜上用于輸入取件碼的觸摸屏屬于執行器D.由收件人的手機直接發出打開鎖扣的控制信號思維點撥明考向 本題考查傳感與控制精 點 撥 A 傳感器是輸入設備,可以獲取數據B 手機APP掃碼是將圖像的解碼C 輸入取件碼的觸摸屏屬于輸入設備D 系統控制對應位置的儲物格鎖扣打開答案 A變式2 高速路口ETC(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的工作示意圖如圖所示,當裝有非接觸式識別卡的汽車經過地感線圈時,進入了讀卡器的感應區域,攝像頭開始工作,當車牌被識別后,后臺系統向閘門控制器發出指令,打開道閘。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車牌號的識別用到了人工智能技術B.該過程中用到了NFC技術,從信息采集的角度來看,它屬于傳感器技術C.非接觸式卡是接收端,讀卡器是發射端D.閘機的打開和關閉,是傳感器技術的一種應用答案 A解析 本題考查傳感與控制。A選項車牌號的識別利用人工智能識別圖像中文字。B選項NFC技術是短距離高頻技術,但車輛與閘門距離較遠。C選項卡中保存車輛信息,是發射端,讀卡器是接收端。D選項閘機的打開和關閉,是控制器技術的一種應用。重難點2 進制和編碼計算機只能表示二進制數,由于計算機基本存儲單位是一個字節,8個二進制位最多能表示256種信息,若能分成兩組,每組4位二進制數,因此可以采用2位十六進制數表示一個字節的內容,需要學習和掌握十六進制、二進制和十進制之間的互相轉換。n位k進制數能表示數的范圍是0至kn-1,表示數的數量為kn,權值是k進制數上每個位上1對應值。編碼是按一定規則用文字圖像等表示信息,有文字、圖像、聲音等編碼。例1 對某段聲音進行數字化,量化值的范圍是0~200,則量化位數最少是( )A.7 B.8 C.16 D.200思維點撥明考向 本題考查數制的相關知識精點撥 n位二進制可以表示2的n次方種情況,201介于128和256之間,因此至少需要8位二進制代碼答案 B變式1 下列算式計算結果為10H的是( )A.1H×10D B.9H+1HC.20D-10B D.10B×8D答案 D解析 本題考查數制的轉換。A選項計算結果160D,即A0H。B選項9H+1H=AH。C選項20D-10B=18D即12H。D選項10B×8D=2*8=16D,即10H。例2 下列關于編碼的說法,正確的是( )A.計算機內部數據采用十六進制編碼B.7位二進制能表示256種顏色C.每個漢字的輸入碼是唯一的D.對數據的壓縮是編碼的過程思維點撥明考向 本題考查信息的編碼精 點 撥 A 計算機內部數據采用二進制編碼B 7位二進制能表示128種顏色C 每個漢字可以有多種輸入法D 數據壓縮是信息轉換為另一種形式答案 D變式2 下列有關進制與信息編碼的說法,正確的是( )A.二維碼的信息存儲量比一維條形碼更大,功能也更強大B.十六進制數A7轉換為二進制數為1010111C.圖像的數字化需要經過采樣、量化和解碼等環節D.用n位二進制數表示顏色數量,最多能表示2n-1種顏色答案 A解析 本題考查進制與信息的編碼。A選項一維條形碼僅在水平方向上表達信息,只能包含數字和字母,存儲容量有限,二維條形碼則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二維空間存儲信息,含更大量的信息。B選項一位十六進制數轉換為4位二進制數,不足4位補0,A7轉換為二進制數為10100111。C選項最后是編碼的過程。D選項最多能表示0至2n-1共2n種顏色。重難點3 數字化聲音在時間上可以分成無限小的數據點,圖像在空間上也可以分成有限小的數據點,只要在一定的精度范圍內,獲取相應的數據點,就可以還原聲音或圖像,因此在連續數據點上每隔一定時間或空間獲取一個點,稱為采樣。將采集到的數據按比例劃分等級,稱為量化。由于計算機只能存儲和表示二進制信息,因此需將這些數據采用一個等長的二進制代碼來表示,稱為編碼,整個采樣、量化和編碼的過程稱為信息的數字化。例1 模擬聲音信號通過采樣、量化、編碼等過程轉換成數字信號,如圖所示。下列關于聲音數字化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甲圖所示,模擬聲音信號以連續變化的物理量存在B.乙圖所示,采樣是按一定的時間間隔取值,間隔越小,采集到的信號樣本數量越多C.丙圖所示,將聲音的高低劃分成8個等級,則量化位數至少為8位D.聲音數字化的過程會引起失真思維點撥明考向 本題考查聲音的數字化過程精 點 撥 A 模擬信號是連續的B 采樣時間間隔小,頻率高,采集的樣本多C 8個等級量化位數至少要3個D 數字化過程中參數設置不合理,會導致失真答案 C變式1 下列關于數據采集與數字化的說法,正確的是( )A.計算機在獲取數據時,只能通過傳感器、網絡爬蟲等機器獲取的方式B.將模擬信號轉換成數字信號一般需要經過采樣、量化與編碼C.提高聲音的音量,一定會影響該聲音的采樣頻率與量化位數D.為了提高聲音的保真度,可以無限制地提高采樣頻率與量化位數答案 B解析 本題考查數據采集與數字化。A選項還可以直接輸入等方式。B選項信號的數字化經過采樣、量化與編碼三個步驟。C選項聲音的音量指采樣得到數據點的量化值,與采樣頻率和量化位數無關。D選項提高采樣頻率與量化位數會增加存儲容量,因此不可能無限制地提高。例2 一幅未經壓縮的1024*768像素的BMP位圖圖像,將該圖像存儲為JPEG格式(其他參數不變),其存儲容量為96KB,圖像的壓縮比約為8∶1,則該圖像的類型可能是( )A.黑白位圖 B.8色位圖C.256級灰度位圖 D.16色位圖思維點撥明考向 本題考查圖像的數字化及容量計算。設圖像的位深度為x,則有等式1024*768*x/8/8=96*1024,解得x的值為8精 點 撥 A 圖像的位深度為1位B 圖像的位深度為3位C 圖像的位深度為8位D 圖像的位深度為4位答案 C變式2 小張利用圖像處理軟件對一張1024*768分辨率的BMP格式的照片進行處理,在其他參數不變的情況下,將其顏色模式由24位色圖改為256級灰度圖,則處理前后的照片存儲容量比約為( )A.1∶10 B.3∶1 C.1∶32 D.1∶1答案 B解析 本題考查圖像的數字化及容量計算。顏色模式由24位色圖改為256級灰度圖,位深度由原來的24位變為8位,因此容量是原來的1/3。例3 將時長為5分鐘、采樣頻率為44.1 kHz、量化位數為16bit、立體聲未經壓縮的Wave格式音頻壓縮為MP3格式文件,壓縮后的MP3格式文件大小為5MB,則其壓縮比約為( )A.3∶1 B.5∶1 C.10∶1 D.20∶1思維點撥明考向 本題考查聲音容量的計算精點撥 聲音容量由每個采樣點的量化位數及采樣點數量決定的。采樣點數量為44.1*1000*5*60*2,因此Wave聲音容量為44.1*1000*5*60*2*16/8,約為50MB,因此壓縮比為10∶1答案 C變式3 使用某軟件錄制A、B兩個WAVE格式的音頻文件,參數設置分別如圖a、圖b所示。其中A的量化位數為24bit,左聲道設置為靜音,B的量化位數為16bit,A、B文件大小之比約為( )A.2∶3 B.3∶1 C.4∶1 D.6∶1答案 D解析 本題考查聲音容量的計算。聲音容量計算公式為采樣頻率*時間*聲道數*量化位數/8。兩個聲音的容量比為:44100*2*60*2*24/8比22050*2*60*1*16/8=6∶1。重難點1 傳感與控制1.某轎車安裝了自動大燈,能實現根據環境光暗自動點亮、環境光強自動關閉的功能,該大燈安裝的傳感器屬于( )A.熱敏傳感器 B.聲敏傳感器C.光敏傳感器 D.氣敏傳感器答案 C解析 4個選項中,只有光敏傳感器對環境光的強弱比較敏感。2.一些學校的圖書館或宿舍有RFID門禁系統,學生經過門禁機時可以刷卡進入,由系統記錄信息,該信息系統不涉及的硬件是( )A.數據庫服務器 B.光敏傳感器C.電子標簽 D.RFID讀寫器答案 B解析 RFID是通過電磁感應技術實現,因此無需光敏傳感器。3.系統結合智能終端實現對短跑比賽計時,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終點可能采用了紅外線傳感器B.智能終端可以通過傳感器實現數據輸入C.比賽得分數據最終存儲在智能終端D.傳感器采集選手到達終點的信號,這一過程需要進行模數轉換答案 C解析 本題考查智能終端的相關知識。A選項短跑比賽計時精度要求較高,需要高精度的傳感器,紅外線傳感器是合適的選擇。B選項智能終端通過傳感器獲取收集數據,實現數據輸入。C選項智能終端一般只有數據收集和上傳的功能,數據最終是存儲在服務器的數據庫中。D選項傳感器采集數據過程中經過了模擬信號到數字信號的轉換。4.下列關于校園卡的說法正確的是( )A.校園卡應用了RFID技術,內置了有源電子標簽B.識別校園卡信息不屬于傳感器技術C.校園卡內置電池,會主動向RFID讀寫器發送信號D.校園卡具有唯一的電子編碼答案 D解析 A選項校園卡屬于無源電子標簽。B選項校園卡應用了RFID技術,屬于傳感器技術。5.集成多種傳感器和NFC功能的智能手環,具有睡眠檢測、健康趨勢分析等功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傳感器是整個設備的控制中心B.健康趨勢分析功能無需應用軟件支持C.通過NFC方式無法實現移動支付D.傳感器的植入使得智能手環更加具有“智能性”答案 D解析 A選項傳感器僅僅是輸入設備。C選項NFC可以實現移動支付。重難點2 進制和編碼1.單極性不歸零碼是傳輸二進制數據時采用的一種編碼方式,用正電壓表示二進制數1,用零電壓表示二進制數0(按從左往右順序編碼)。某8位二進制數據傳輸圖像如圖所示,下列選項能表示該數的是( )A.10101000B B.11101010BC.53H D.57H答案 D解析 根據高低電平,可以得到二進制代碼為01010111。每4位二進制轉換為1位十六進制,因此0101轉換為5,0111轉換為7。2.下列四個選項中所描述的數從數值上比較,最大的是( )A.5位十六進制數能表示的最大值B.20位二進制能表示的不同數的個數C.存儲10000個ASCII碼所需字節數D.存儲圖像大小為100×100像素的黑白兩色位圖所需的字節數答案 B解析 本題考查進位制、ASCII碼、編碼等知識。A選項5位十六進制相當于20位二進制數,最小數為0,最大值比所有個數少1。C選項一個ASCII碼占用1個字節,10000個ASCII碼的占10000個字節,數值上比A選項小。D選項100×100像素的黑白兩色位圖,其存儲容量的字節數是100×100×1/8=1250,數值上比C選項要小。3.下列與(16)16相等的是( )A.(10000)2 B.(10)10C.(10110)2 D.(32)8答案 C解析 一位十六進制數可以轉換為4位二進制數,不足4位,在前面補0,6轉換為二進制為110,因此需補1個0,而1前面的0屬于高位,可以不補。4.下列有關數據采集與編碼說法正確的是( )A.基本的ASCII碼共有127個,二進制范圍為00000000~01111111B.圖片的色彩越豐富,其顏色位深度值越大C.量化是指將信號的連續取值近似為有限個離散值的過程D.由反射率相差很大的黑條和白條排成的平行線圖案叫做二維碼答案 B解析 A選項基本的ASCII碼共有128個。B選項色彩越豐富,顏色種類越多,量化位數大。C選項采樣是將信號的連續取值近似為有限個離散值的過程。D選項黑條和白條排成的平行線圖案叫條形碼。5.無牌車輛可以通過車主用智能手機微信、支付寶掃一掃功能實現登記后自主入場,下面說法錯誤的是( )A.生成二維碼的過程屬于信息的解碼B.車主的微信、支付寶賬號信息可作為無牌車輛的臨時電子標簽C.微信、支付寶掃一掃功能實現登記后自主入場,該過程包含數據的采集D.智能手機作為最常見的移動終端,過度開放APP所需權限,增加了信息泄露的可能答案 A解析 A選項生成二維碼的過程屬于信息的編碼,從二維碼中獲取信息屬于解碼。6.下列有關信息編碼知識的說法正確的是( )A.手機掃描某二維碼得到其中的信息是信息的編碼過程B.對一張黑白位圖進行編碼,每個像素的顏色至少需要用2位二進制來表示C.對聲音進行數字化時,采樣頻率越高,得到的聲音越逼真,需要的存儲空間也越大D.我國編制的“中華字庫”包含50多萬個漢字,在計算機中存儲時不能用二進制方式編碼答案 C解析 本題考查信息編碼相關知識。A選項掃描二維碼是讀取圖形中的信息,屬于解碼過程。B選項每個像素需要1位二進制位記錄黑白圖像兩種顏色。D選項在計算機中所有的數據用二進制編碼。7.下列關于信息編碼的說法,正確的是( )A.ASCII碼共有128個字符,編碼范圍從1到128B.黑白圖像的顏色位深度是2位C.聲音數字化的過程中若其他條件不變,采樣頻率越高,則聲音更保真D.根據GB2312編碼,“技術IT”總共占8bit答案 C解析 A選項編碼范圍從0到127。B選項黑白圖像的顏色位深度是1位。重難點3 數字化1.將模擬信號轉換成數字信號,一般需要經過采樣、量化和編碼,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圖甲是模擬信號采樣的過程B.數字信號是在取值上是離散的、不連續的信號C.縱坐標劃分得越細,量化就越精細,與實際數據也越接近D.量化就是在縱坐標上進行劃分,然后將每個采樣點用數字表示出來答案 A解析 本題考查數字化的過程,采樣-量化的過程,采樣是按一定的時間間隔取值,即橫坐標,圖甲在縱坐標進行劃分為量化的過程。2.下列關于數字化的說法正確的是( )A.水銀溫度計呈現的溫度值是數字信號B.使用“作業幫”APP拍照搜題獲取難題解析的過程中涉及圖像數字化C.計算機只能處理十進制、十六進制數據,并將它們都轉換為二進制形式進行存儲D.經過采樣、量化兩個步驟即可將模擬信號轉換成數字信號答案 B解析 A選項數字信號是轉換為二進制代碼。C選項計算機只能處理二進制。D選項還需編碼這個步驟。3.關于計算機中各種類型的數據,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用計算機錄制并存儲一段聲音,需要經歷“數模轉換”的過程B.由于編碼方式不同,圖像文件具有BMP、JPEG、GIF等不同格式C.位圖是用基于數學方程的幾何圖元描述的,放大后不會失真D.由反射率相差很大的黑條和白條排成的平行線圖案叫做二維碼答案 B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數據類型的相關知識。A選項用計算機錄制并存儲一段聲音,需要經歷“模數轉換”的過程;B選項正確;C選項矢量圖是用基于數學方程的幾何圖元描述的,放大后不會失真;D選項由反射率相差很大的黑條和白條排成的平行線圖案叫做條形碼。4.下列有關數據采集、數字化過程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只有數字化后的信號才能用計算機來進行處理B.計算機在獲取數據時,只能是傳感器、網絡爬蟲等機器獲取的方式C.采樣是將模擬信號從時間(空間)上離散,而量化是將其從取值上離散D.計算機中的文字、圖片、視頻、代碼都是經過一定規則編碼后,以二進制形式存儲的答案 B解析 本題考查多媒體數據的采樣和量化。B選項計算機還可以通過輸入數據、數據庫查找數據等方式獲取數據。5.圖像1為200×100像素、256級灰度圖,圖像2為300×200像素、位深度是16位,則圖像1與圖像2的存儲容量之比為( )A.1∶3 B.3∶1 C.1∶12 D.1∶6答案 D解析 256級灰度圖的位深度為8位。6.使用某APP時可通過手機相機拍照,并保存為1024×768,顏色位深度16位的BMP格式圖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圖像某個像素的顏色值編碼表示可能為0000HB.拍照過程實現了信號的數模轉換C.若將拍照圖像轉換為256級灰度BMP格式位圖,則存儲容量變為原來的2倍D.無論采用哪種格式,在計算機內部都是以十六進制的形式存儲圖像答案 A解析 A選項4位二進制數可以轉化為1位十六進制數,十六進制數0000H共有16個二進制位。B選項拍照過程是圖像數字化過程,屬于模數轉換;C選項將圖像轉換為256級灰度,即位深度為8位,存儲容量變為原來的。D選項圖像在計算機中均為二進制存儲。7.某雙聲道Wave格式的音頻文件,其采樣頻率為44.1 kHz,量化位數為2字節,時長為10秒,則其存儲空間約為( )A.861KB B.1.68MB C.6.9MB D.215KB答案 B解析 本題考查聲音容量計算。44100*10*2*2/1024/1024,約等于1.68MB。重難點1 傳感與控制1.下列關于傳感器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在信息系統從外部世界采集信息的過程中,傳感器在各種應用中都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B.信息系統要從傳感器獲取信息,可以采用多種通信方式,如無線網絡、藍牙、串口等C.通過霍爾傳感器可以實現加密、解密、電子支付等功能D.同一種傳感器采用不同的算法,還可以實現不同的功能答案 C解析 C選項通過NFC傳感器可以實現加密、解密、電子支付等功能,霍爾傳感器可以檢測磁場及其變化。2.下列有關傳感器及其實現功能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利用加速度傳感器,實現計步功能B.利用光線傳感器,實現自動調節屏幕背光的亮度C.利用霍爾傳感器,實現手機橫豎屏智能切換D.利用指紋傳感器,實現解鎖、電子支付等功能答案 C解析 霍爾傳感器將變化的磁場轉化為輸出電壓的變化,用作開關,如手機息屏和亮屏。3.小明媽媽在購買新手機后,經常使用其NFC功能進行支付。以下關于射頻識別技術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RFID技術是由NFC技術演進過來的B.RFID標簽有有源和無源之分,其中的“源”是指電源C.利用NFC技術可以實現安全的移動支付D.銀行卡的“閃付”功能,也是用到了NFC技術答案 A解析 A選項NFC技術是由RFID技術演進過來的。4.某智能眼鏡可以安裝軟件來實現計步、圖像導航、拍照等功能,用戶可以用語音、手勢、視覺等操作控制。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智能眼鏡的性能指標只有處理器、屏幕分辨率B.該智能眼鏡的計步功能是通過重力傳感器實現的C.該智能眼鏡包括輸入、處理、存儲和輸出四個部分D.該智能眼鏡中植入了傳感器以接收外界信號指令,體現了“移動性”答案 C解析 A選項還有內存等。B選項加速度傳感器實現計步功能。D選項植入了傳感器體現智能性。5.下列選項中不屬于執行器的應用的是( )A.自動識別系統將車牌信息輸入信息系統B.智能手環通過簡單的震動來提醒用戶C.火警預報系統發現火情后提醒用戶找到逃生通道D.火車、地鐵的檢票系統控制閘機的打開和關閉答案 A解析 本題考查的是信息系統中的控制。A選項屬于輸入信號這一步驟,選項B、C、D都屬于執行器的應用。6.智慧飲料瓶回收機器的工作流程為:機器通過身份卡或人臉識別對用戶進行身份認證,身份識別后用戶可投放飲料瓶,機器對當前飲料瓶進行判斷,符合回收條件則按塑料瓶和鋁制易拉罐進行分類,塑料瓶按容量計算金額,鋁制易拉罐按重量計算金額,若不符合回收條件則退回,結束投瓶后機器統計飲料瓶個數和金額,并將回收數據通過網絡傳送至服務器。下列關于該信息系統中的傳感與控制技術,說法不正確的是( )A.人靠近回收機器時自動開啟人臉識別使用了光線傳感器B.將卡靠近回收機器感應區時立即識別身份是采用了無線射頻技術C.該機器使用金屬傳感器迅速區分塑料瓶和鋁制易拉罐D.機器使用稱重傳感器對鋁制易拉罐進行稱重答案 A解析 本題考查傳感與控制。A選項人靠近機器時自動開啟人臉識別使用了紅外線傳感器,是通過接收身體表面輻射出來的紅外線來感知的。7.某信息系統利用RFID技術識別電子標簽的工作流程如圖所示:包括以下步驟:①讀寫器通過天線向電子標簽發送一定頻率的射頻信號;②讀寫器采集電子標簽的信息并解碼;③讀寫器處理解碼信息后,將結果發送至信息系統;④電子標簽從讀寫器獲得能量,向讀寫器發送編碼信息。正確的工作流程順序是( )A.①②③ B.①④③ C.④②③ D.①④②答案 D解析 根據題意可知這是無源RFID,因此電子標簽必須先獲得一定的能量,然后電子標簽向外發送信息,最后讀寫器接收信息并完成解碼即可實現信息的采集。8.下列關于傳感與控制及網絡技術的說法,正確的是( )A.平板實現翻蓋自動解鎖、合蓋自動鎖屏是通過壓力傳感器實現的B.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簡稱5G),其數據傳輸速率達到了5Gb/sC.同一傳感器采用不同的算法,可以實現不同的功能D.調制解調器用于實現網絡中各計算機之間的連接答案 C解析 A選項翻蓋自動解鎖是通過霍爾傳感器實現的。B選項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傳輸速率可以達到20Gb/s。D選項調制解調器用于將光信號轉換為電信號。9.下列關于傳感與控制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傳感器屬于信息系統的輸入設備B.信息系統的控制可分為開環控制和閉環控制兩種C.信息系統通過執行器可以作用于外部世界D.射頻識別技術的兩大基本元素是接收端和讀寫器答案 D解析 D選項射頻識別技術兩大基本元素是發射端(電子標簽)和接收端(讀寫器)。重難點2 進制和編碼1.對產品編號可以有效地對產品進行動態管理與追蹤,某批產品的數量不超過50000件,若用數字‘0’-‘9’及字母‘A’-‘F’對每個產品編號,最少需要的編碼位數是( )A.2 B.3 C.4 D.5答案 C解析 采用16種數制來表示信息,因此n位16進制表示信息的數據是16的n次方,因此n至少為4。2.已知n是一個6位二進制數1■01■0,其中有兩位數字模糊不清。下列數中,可能與它相等的是( )A.37D B.54D C.28H D.44H答案 B解析 該數可能是100100B、100110B、110100B、110110B,即24H、26H、34H、36H。轉換為十進制,分別是36D、38D、52D、54D。3.下列有關數據采集與編碼的說法,正確的是( )A.數字信號轉換為模擬信號的過程稱為數字化B.ASCII碼的最大值十進制表示為128C.信息編碼的本質是信息形式轉換的過程D.圖像的數字化不需要經過采樣階段答案 C解析 A選項模擬信號轉換為數字信號的過程稱為數字化。B選項ASCII碼的最大值為127。C選項信息編碼往往是將一種形式轉換為另外一種形式,如數字化時,將量化的十進制數轉換成二進制數。D選項圖像的數字化第一個階段是采樣。4.某段聲音信號的量化過程如圖所示,量化位數至少為( )A.3 B.4 C.8 D.14答案 A解析 劃分0-7共8個量化等級,因此最少需要3個二進制位。5.下列關于量化與編碼的說法,正確的是( )A.可以使用2位四進制數表示24個小時B.某7位二進制數的最高位為1,將其轉換為十進制數后的值大于等于128C.一幅1024*768的未經壓縮的BMP格式的黑白圖像的存儲容量約為192KBD.編碼是信息按照某種規則或格式,從一種形式轉換為另一種形式的過程答案 D解析 A選項2位四進制數最多表示4的平方即16個數。B選項該數大于等于2的6次,即大于等于64。C選項黑白圖像屬于1位色,容量為1024*768*1/8,約192KB。6.下列關于數據采集與編碼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用計算機解決問題,本質上就是數據運算B.字母“A”的ASCII碼十六進制為41,則字母“C”二進制是01000011C.二維碼相對于條形碼,信息的存儲量更大D.任意進制的一個數n,若末尾為0,該數轉為十進制一定是偶數答案 D解析 A選項計算機中運算器是對數據進行數據或邏輯運算。B選項C的ASCII碼比A大2。D選項若為奇數進制就不一定,比如三進制的10,轉換為十進制值為3。7.下列關于進制和信息編碼的說法,正確的是( )A.根據GB2312編碼,“杭州亞運會”共占10bitB.若一個十進制是奇數,則它的二進制數末位一定是1C.錄音過程就是通過采樣和量化實現數字信號的模擬化過程D.十六進制數1011H,其最左邊的“1”對應的權值為16的4次方答案 B解析 A選項每個漢字占兩個字節,而不是兩個bit。B選項可以采用除2倒取余數方法將十進制數轉換為二進制,第1個余數為1,因此二進制最后一位為1。C選項還有編碼的過程。D選項一共4位,左邊第n位上位權為16的n-1次方。8.以下關于數據編碼的說法,正確的是( )A.1個漢字字符在計算機中存儲需要1個字節B.不同聲音信號經編碼后生成的文件類型一定不同C.位圖圖像編碼時位深度大小與圖像質量無關D.1個ASCII碼字符在計算機中以8位二進制存儲答案 D解析 A選項1個漢字往往用2個字節。B選項不同的文件類型有不同的編碼方式。C選項位深度越大,圖像質量越高。9.下列關于信息編碼的說法,正確的是( )A.只有計算機中才有信息編碼B.ASCll碼是一種漢字編碼C.掃描二維碼的過程屬于信息編碼D.采用8位色進行編碼的BMP圖像,其顏色數量總共有256種答案 D解析 A選項信息編碼是將信息按照某種規則,從一種形式轉換為另一種形式的過程,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見,比如編制學號的過程就是信息編碼;B選項ASCII碼是一種國際上普遍采用的英文字符編碼;C選項掃描二維碼的過程屬于信息的解碼;D選項采用8位色進行編碼的BMP圖像,每個像素點用8位二進制表示,而8位二進制能產生256種編碼,所以其顏色數量總共有256種。10.結合如圖所示的條形碼,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條形碼是數據的表現形式之一B.條形碼編制的過程其實就是信息的解碼過程C.“56789”這串數字具有意義,因為其包含了商品代碼信息D.條形碼嚴重損壞會導致信息丟失,說明信息具有載體依附性答案 B解析 B選項編制條形碼是將信息轉換成黑白的圖像,屬于編碼。11.下列關于信息編碼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根據ASCII編碼標準,“IT”兩個字母共占用2bitB.漢字的輸入碼不是唯一的C.相對于一維條形碼,二維碼的信息存儲量更大D.對視頻進行壓縮的過程,是編碼的過程答案 A解析 A選項ASCII編碼每個字符占一個字節,而不是一個二進制位。12.下列關于信息的編碼說法正確的是( )A.信息編碼只能使用二進制表示B.條形碼可承載的信息量通常比二維碼多C.將末位為0的十六進制數轉換為二進制數后,二進制數的末位一定是0D.“B”的ASCII碼值為66D,由此可知字符“b”的ASCII碼值為86D答案 C解析 A選項生活中可以用字符、圖像等進行編碼。B選項條形碼相對信息較少。C選項一位十六進制可以表示為4位二進制數,不足4位,前面補0。D選項小寫字母比相應的大寫字母大32。13.下列關于編碼的說法,正確的是( )A.計算機中的漢字也是采用二進制進行編碼的B.模擬信號是以離散的、不連續的物理量形式存在的C.將模擬聲音數字化需要經過采樣、量化、編碼三個過程,該過程為數模轉換D.對某段聲音進行數字化,量化值的范圍是0-256,則量化位數最少是8位答案 A解析 A選項計算機中所有信息均采用二進制編碼。B選項數字信號是以離散的、不連續。C選項這個過程稱為模擬向數字轉換,簡稱模數轉換。D選項量化值的范圍是0-255。重難點3 數字化1.下列關于圖像數字化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將圖像柵格化成像素屬于采樣B.將像素的顏色信息用數值表示屬于量化C.將圖像保存為不同的格式,其編碼方式往往不同D.將BMP格式圖像壓縮成JPEG格式用到了模數轉換答案 D解析 考查圖像數字化。A選項,采樣將信號從連續時間(空間)域上的模擬信號轉換到離散時間(空間)域上的離散信號的過程,通過采樣器實現。B選項量化將信號的連續取值近似為有限個離散值的過程。C選項不同的格式代表不同的編碼方式。D選項模數轉換是將模擬信號轉換為數字信號,而非編碼格式的轉換。2.下列關于數據與數字化的說法,正確的是( )A.結繩記事中“大事大結,小事小結”,繩結是信息B.“一百個人心中有一百個哈姆雷特”體現了人們面對相同的信息構建的知識會有所區別C.數字信號轉換為模擬信號一般需要經過采樣、量化與編碼D.位圖圖像像素點越多越容易出現鋸齒狀,圖像質量越差答案 B解析 本題考查信息及其數字化的相關常識A選項“大事大結,小事小結”中的結繩是數據。B選項獲取相同的信息聯想到的知識并不一定相同。C選項模擬信號轉數字信號一般需要經過采樣、量化與編碼。D選項相同大小的位圖,其圖像像素點越多越清晰,質量越好。3.某聲音模擬信號的采樣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M與N采樣點位置不同,它們的量化值也不同B.0.5秒內取樣點100個,因此采樣頻率為100 HzC.數字化過程是將離散的模擬信號轉換成連續的數字信號D.圖中整個幅度劃分為0~7級的小幅度,其量化位數是3bit答案 D解析 本題考查對數據采集與編碼。M與N雖然采樣點位置不同,但都近似取值為5。0.5秒內取樣點100個,因此采樣頻率為100/0.5=200 Hz。將離散的模擬信號轉換成連續的數字信號是量化。4.下列關于圖像采集與處理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數碼相機采集圖像的過程進行了模數轉換B.圖像數字化的一般過程是采樣、量化、編碼C.數字信號在取值上是離散的、不連續的信號D.按同參數保存為BMP格式文件,圖像色彩越豐富,存儲容量越大答案 D解析 A選項圖像的數字化是將模擬信號轉換為數字信號。D選項色彩取決于位深度,參數不變,圖像色彩不變5.將模擬信號轉換成數字信號一般需要采樣、量化與編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采樣點的量化值不同,其量化位數也一定不同B.對于同一模擬信號,采樣的時間間隔越長,采集的樣本數量越多C.改變量化等級,會影響采集的數據與實際數據的關系D.模擬信號采樣后,再經過ADC在數值上進行離散化,經過編碼轉換成數字信號答案 D解析 本題考查模擬數據的數字化。A選項對同一信號使用相同的量化位數。B選項采樣的時間間隔越長,采集的樣本數量越少。C選項改變量化等級,會影響采集的數據的精確度,但不會影響采集的數據與實際數據的關系。D選項ADC即模數轉換器,將模擬信號轉換為數字信號。6.一幅未經壓縮的1024×768像素的BMP圖像文件,其存儲容量約為2.25MB,則該圖像每個像素色彩編碼的位數為( )A.3 B.8 C.16 D.24答案 D解析 設位深度為x,則有表達式1024×768×x/8=2.25×1024×1024,可以得到編碼的位數為24。7.某段未經壓縮的音頻,采樣頻率是44.1 kHz,量化位數為8b,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聲音數字化需要經過采樣和量化兩個過程B.該音頻數字化時,量化值取值范圍為1~256C.數字化的文件轉換為模擬信號的聲波D.該音頻數字化時,每分鐘的采樣樣本數為44100個答案 C解析 A選項還要經過編碼的過程。B選項量化值取值范圍為0~255。D選項采樣頻率中的k指1000。8.將一個時長為1分鐘、采樣頻率為44.1 kHz、量化位數為16位的未經壓縮的Wave格式立體聲音頻文件以10∶1的壓縮比壓縮成MP3格式,則壓縮完成后該MP3格式文件大小約為( )A.0.5MB B.1MB C.4MB D.8MB答案 B解析 Wave格式立體聲音頻計算公式為44100×16×60×2/8/1024/1024,約等于10MB,再進行10∶1的壓縮,最終得到1MB。9.現有一段時長20秒、PAL制式(25fps)、畫面尺寸為1024*576的未經壓縮的AVI格式視頻,容量約為562.5MB,則該視頻每幀畫面的位深度為( )A.8 B.16 C.24 D.32答案 B解析 視頻文件大小=像素×位深度×時間×制式/8,因此位深度=562.5*1024*1024*8/(1024*576*20*25)=16。10.下列有關數字化的說法,正確的是( )A.數碼照相機拍照片的過程是模數轉換的過程B.錄音時,說話者的聲音越大,得到的音頻文件占用的存儲空間也越大C.量化位數越大,說明采集聲音時每秒鐘得到的采樣點越多D.一張圖像的位深度為8,說明這張圖像最多可以呈現255種不同的顏色答案 A解析 A選項拍照是數字化過程。B選項聲音音量大,劃分等級高,但還是同樣位數的二進制數來表示和存儲。C選項量化位數大,說明劃分等級多,精度高。D選項位深度為8,可以表示0至255共256種不同的顏色。11.音頻和圖像的采樣、量化過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一般而言,音頻采樣時降低采樣頻率能提高保真率B.圖中所示的音頻數字化后至少需要8位量化位數C.圖中所示的圖像數字化后若存儲為256色位圖,則存儲容量為14×12×256字節D.將模擬信號轉換成數字信號一般需要經過采樣、量化與編碼答案 D解析 A選項采樣頻率越高,聲音質量越好。B選項劃分8個等級,至少需要3個位表示。C選項256色位圖的位深度為8位,因此容量為14×12×8/8。12.用坐標軸模擬一段時長為1 ms的聲波數字化的過程,每隔0.1 ms取一個采樣點,其中A點和B點分別為聲波的最高點和最低點,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音頻的采樣頻率為44.1 kHz,量化位數至少是8位B.該音頻的采樣頻率為44.1 kHz,量化位數至少是7位C.該音頻的采樣頻率為10 kHz,量化位數至少是8位D.該音頻的采樣頻率為10 kHz,量化位數至少是7位答案 C解析 本題考查聲音的采樣和量化。每隔0.1 ms取一個采樣點,需將ms轉換成秒,因此采樣頻率為1/(0.1/1000)=10000 Hz,量化的最高點和最低點共有-128至0以及0-127,共256個點,因此可以采用8個二進制位來表示。(共84張PPT)第一部分 信息與信息系統專題2 數據采集與編碼1.掌握傳感技術特別是射頻技術的應用;2.掌握數據編碼是將信息轉換為一定規則文本和數字過程及意義;3.掌握進制的含義和進制的轉換;4.掌握輸入碼、交換碼、處理碼、機內碼和輸出碼等字符編碼的作用;5.理解ASCII碼與漢字編碼的區別,能夠內碼區別兩種編碼.目 錄CONTENTS體系構建01真題再現02考點精練03當堂檢測04課后練習05體系構建1由于組成計算機原材料是半導體,半導體是否導電,只有兩種狀態,因此計算機內信息表示存儲只能使用二進制信息,即信息必須經過數字化后才能被計算機存儲和表示。采集數據的來源主要有數據庫、互聯網、傳感器等。互聯網能快速地獲取數據庫中數據,物聯網主要通過傳感器獲取數據。數字化的過程包含采樣、量化和編碼,涉及數據的采集并劃分等級,最終用等長的二進制數來表示。真題再現2(2024年1月浙江省選考)圖像F為圖a所示的200×100像素、256色位圖,圖像G為圖b所示的200×100像素、16色位圖,則圖像F與G的存儲容量之比為( )解析 本題考查圖像的編碼及容量計算。位圖圖像容量取決于采樣的數據點的個數和每個數據點的容量,與圖像內容無關。256色位圖每個像素點容量為8位,16色位圖容量為4位,因此兩者之比為2∶1。C考點精練3重難點1 傳感與控制傳感器屬于信息輸入設備,一般由敏感元件、轉換元件、其他輔助元件三部分組成。根據基本感知功能的不同,通常把傳感器分為熱敏、光敏、氣敏、力敏、磁敏、濕敏、聲敏、色敏和味敏等傳感器。射頻是一種無線高頻電磁波,射頻技術也稱射頻識別,包含發射端——RFID標簽(也稱電子標簽)和接收端——RFID讀寫器兩大基本元素。電子標簽存儲信息,分有源電子標簽和無源電子標簽,源指電源,有源電子標簽能主動向讀寫器發送信號,無源電子標簽靠近讀寫器后,獲得能量并向讀寫器發送信號。發射端發送特定的射頻信號,接收端接收到射頻信號后,并從中提取出有用信息。例1 智能手機可以利用NFC功能讀取門禁卡信息保存到手機中,讓手機變成鑰匙,進小區時可以刷手機開門。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NFC是一種短距低頻的射頻識別技術B.門禁卡屬于RFID中的有源電子標簽C.刷手機開門時不需要開啟手機NFC功能D.手機讀取門禁卡信息時作為RFID讀寫器D思維點撥明考向 本題考查無線射頻技術相關知識精 點 撥 A NFC是一種短距高頻的射頻識別技術B 門禁卡屬于RFID中的無源電子標簽C 刷手機開門時需要開啟手機NFC功能變式1 安裝車載電子標簽的ETC車輛與在收費站進行專用短程通信,進行數據傳輸與費用結算,下列說法A.射頻識別需要兩大基本要素:電子標簽(發射端)和RFID讀寫器(接收端)B.二代身份證、銀行卡等內置的電子標簽屬于無源標簽C.射頻識別技術是物聯網的關鍵技術D.NFC技術由RFID演變而來,是一種遠距離高頻的無線電技術D解析 本題考查射頻識別技術。A選項射頻識別需要兩大基本要素,電子標簽發送信息,讀寫器接收并解碼信息。B選項電子標簽按是否有電源分為有源標簽和無源標簽。C選項物聯網獲取信息主要通過傳感器,而射頻識別技術是傳感技術中重要的一個部分。D選項NFC是短距離高頻的無線電技術。例2 某智能快遞柜自動采集包裹的尺寸、重量等數據,并分配儲物格。收件人手機APP掃碼,系統控制對應位置的儲物格鎖扣打開,允許收件人取件。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通過傳感器可以獲取包裹的尺寸、重量數據B.手機APP掃碼使用的是射頻識別技術C.快遞柜上用于輸入取件碼的觸摸屏屬于執行器D.由收件人的手機直接發出打開鎖扣的控制信號A思維點撥明考向 本題考查傳感與控制精點撥 A 傳感器是輸入設備,可以獲取數據B 手機APP掃碼是將圖像的解碼C 輸入取件碼的觸摸屏屬于輸入設備D 系統控制對應位置的儲物格鎖扣打開變式2 高速路口ETC(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的工作示意圖如圖所示,當裝有非接觸式識別卡的汽車經過地感線圈時,進入了讀卡器的感應區域,攝像頭開始工作,當車牌被識別后,后臺系統向閘門控制器發出指令,打開道閘。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A.車牌號的識別用到了人工智能技術B.該過程中用到了NFC技術,從信息采集的角度來看,它屬于傳感器技術C.非接觸式卡是接收端,讀卡器是發射端D.閘機的打開和關閉,是傳感器技術的一種應用解析 本題考查傳感與控制。A選項車牌號的識別利用人工智能識別圖像中文字。B選項NFC技術是短距離高頻技術,但車輛與閘門距離較遠。C選項卡中保存車輛信息,是發射端,讀卡器是接收端。D選項閘機的打開和關閉,是控制器技術的一種應用。重難點2 進制和編碼計算機只能表示二進制數,由于計算機基本存儲單位是一個字節,8個二進制位最多能表示256種信息,若能分成兩組,每組4位二進制數,因此可以采用2位十六進制數表示一個字節的內容,需要學習和掌握十六進制、二進制和十進制之間的互相轉換。n位k進制數能表示數的范圍是0至kn-1,表示數的數量為kn,權值是k進制數上每個位上1對應值。編碼是按一定規則用文字圖像等表示信息,有文字、圖像、聲音等編碼。例1 對某段聲音進行數字化,量化值的范圍是0~200,則量化位數最少是( )A.7 B.8 C.16 D.200B思維點撥明考向 本題考查數制的相關知識精點撥 n位二進制可以表示2的n次方種情況,201介于128和256之間,因此至少需要8位二進制代碼變式1 下列算式計算結果為10H的是( )A.1H×10D B.9H+1HC.20D-10B D.10B×8DD解析 本題考查數制的轉換。A選項計算結果160D,即A0H。B選項9H+1H=AH。C選項20D-10B=18D即12H。D選項10B×8D=2*8=16D,即10H。例2 下列關于編碼的說法,正確的是( )A.計算機內部數據采用十六進制編碼 B.7位二進制能表示256種顏色C.每個漢字的輸入碼是唯一的 D.對數據的壓縮是編碼的過程D思維點撥明考向 本題考查信息的編碼精 點 撥 A 計算機內部數據采用二進制編碼B 7位二進制能表示128種顏色C 每個漢字可以有多種輸入法D 數據壓縮是信息轉換為另一種形式變式2 下列有關進制與信息編碼的說法,正確的是( )A.二維碼的信息存儲量比一維條形碼更大,功能也更強大B.十六進制數A7轉換為二進制數為1010111C.圖像的數字化需要經過采樣、量化和解碼等環節D.用n位二進制數表示顏色數量,最多能表示2n-1種顏色A解析 本題考查進制與信息的編碼。A選項一維條形碼僅在水平方向上表達信息,只能包含數字和字母,存儲容量有限,二維條形碼則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二維空間存儲信息,含更大量的信息。B選項一位十六進制數轉換為4位二進制數,不足4位補0,A7轉換為二進制數為10100111。C選項最后是編碼的過程。D選項最多能表示0至2n-1共2n種顏色。重難點3 數字化聲音在時間上可以分成無限小的數據點,圖像在空間上也可以分成有限小的數據點,只要在一定的精度范圍內,獲取相應的數據點,就可以還原聲音或圖像,因此在連續數據點上每隔一定時間或空間獲取一個點,稱為采樣。將采集到的數據按比例劃分等級,稱為量化。由于計算機只能存儲和表示二進制信息,因此需將這些數據采用一個等長的二進制代碼來表示,稱為編碼,整個采樣、量化和編碼的過程稱為信息的數字化。例1 模擬聲音信號通過采樣、量化、編碼等過程轉換成數字信號,如圖所示。下列關于聲音數字化的說法,CA.甲圖所示,模擬聲音信號以連續變化的物理量存在B.乙圖所示,采樣是按一定的時間間隔取值,間隔越小,采集到的信號樣本數量越多C.丙圖所示,將聲音的高低劃分成8個等級,則量化位數至少為8位D.聲音數字化的過程會引起失真思維點撥明考向 本題考查聲音的數字化過程精 點 撥 A 模擬信號是連續的B 采樣時間間隔小,頻率高,采集的樣本多C 8個等級量化位數至少要3個D 數字化過程中參數設置不合理,會導致失真變式1 下列關于數據采集與數字化的說法,正確的是( )A.計算機在獲取數據時,只能通過傳感器、網絡爬蟲等機器獲取的方式B.將模擬信號轉換成數字信號一般需要經過采樣、量化與編碼C.提高聲音的音量,一定會影響該聲音的采樣頻率與量化位數D.為了提高聲音的保真度,可以無限制地提高采樣頻率與量化位數B解析 本題考查數據采集與數字化。A選項還可以直接輸入等方式。B選項信號的數字化經過采樣、量化與編碼三個步驟。C選項聲音的音量指采樣得到數據點的量化值,與采樣頻率和量化位數無關。D選項提高采樣頻率與量化位數會增加存儲容量,因此不可能無限制地提高。例2 一幅未經壓縮的1024*768像素的BMP位圖圖像,將該圖像存儲為JPEG格式(其他參數不變),其存儲容量為96KB,圖像的壓縮比約為8∶1,則該圖像的類型可能是( )A.黑白位圖 B.8色位圖C.256級灰度位圖 D.16色位圖思維點撥明考向 本題考查圖像的數字化及容量計算。設圖像的位深度為x,則有等式1024*768*x/8/8=96*1024,解得x的值為8精 點 撥 A 圖像的位深度為1位B 圖像的位深度為3位C 圖像的位深度為8位D 圖像的位深度為4位C變式2 小張利用圖像處理軟件對一張1024*768分辨率的BMP格式的照片進行處理,在其他參數不變的情況下,將其顏色模式由24位色圖改為256級灰度圖,則處理前后的照片存儲容量比約為( )A.1∶10 B.3∶1 C.1∶32 D.1∶1B解析 本題考查圖像的數字化及容量計算。顏色模式由24位色圖改為256級灰度圖,位深度由原來的24位變為8位,因此容量是原來的1/3。例3 將時長為5分鐘、采樣頻率為44.1 kHz、量化位數為16bit、立體聲未經壓縮的Wave格式音頻壓縮為MP3格式文件,壓縮后的MP3格式文件大小為5MB,則其壓縮比約為( )A.3∶1 B.5∶1 C.10∶1 D.20∶1思維點撥C明考向 本題考查聲音容量的計算精點撥 聲音容量由每個采樣點的量化位數及采樣點數量決定的。采樣點數量為44.1*1000*5*60*2,因此Wave聲音容量為44.1*1000*5*60*2*16/8,約為50MB,因此壓縮比為10∶1變式3 使用某軟件錄制A、B兩個WAVE格式的音頻文件,參數設置分別如圖a、圖b所示。其中A的量化位數為24bit,左聲道設置為靜音,B的量化位數為16bit,A、B文件大小之比約為( )B解析 本題考查聲音容量的計算。聲音容量計算公式為采樣頻率*時間*聲道數*量化位數/8。兩個聲音的容量比為:44100*2*60*2*24/8比22050*2*60*1*16/8=6∶1。A.2∶3 B.3∶1 C.4∶1 D.6∶1D當堂檢測4重難點1 傳感與控制重難點2 進制和編碼重難點3 數字化1.某轎車安裝了自動大燈,能實現根據環境光暗自動點亮、環境光強自動關閉的功能,該大燈安裝的傳感器屬于( )A.熱敏傳感器 B.聲敏傳感器C.光敏傳感器 D.氣敏傳感器C解析 4個選項中,只有光敏傳感器對環境光的強弱比較敏感。B解析 RFID是通過電磁感應技術實現,因此無需光敏傳感器。2.一些學校的圖書館或宿舍有RFID門禁系統,學生經過門禁機時可以刷卡進入,由系統記錄信息,該信息系統 硬件是( )A.數據庫服務器 B.光敏傳感器C.電子標簽 D.RFID讀寫器C解析 本題考查智能終端的相關知識。A選項短跑比賽計時精度要求較高,需要高精度的傳感器,紅外線傳感器是合適的選擇。B選項智能終端通過傳感器獲取收集數據,實現數據輸入。C選項智能終端一般只有數據收集和上傳的功能,數據最終是存儲在服務器的數據庫中。D選項傳感器采集數據過程中經過了模擬信號到數字信號的轉換。3.系統結合智能終端實現對短跑比賽計時,下列說法A.終點可能采用了紅外線傳感器B.智能終端可以通過傳感器實現數據輸入C.比賽得分數據最終存儲在智能終端D.傳感器采集選手到達終點的信號,這一過程需要進行模數轉換D解析 A選項校園卡屬于無源電子標簽。B選項校園卡應用了RFID技術,屬于傳感器技術。4.下列關于校園卡的說法正確的是( )A.校園卡應用了RFID技術,內置了有源電子標簽B.識別校園卡信息不屬于傳感器技術C.校園卡內置電池,會主動向RFID讀寫器發送信號D.校園卡具有唯一的電子編碼D解析 A選項傳感器僅僅是輸入設備。C選項NFC可以實現移動支付。5.集成多種傳感器和NFC功能的智能手環,具有睡眠檢測、健康趨勢分析等功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傳感器是整個設備的控制中心B.健康趨勢分析功能無需應用軟件支持C.通過NFC方式無法實現移動支付D.傳感器的植入使得智能手環更加具有“智能性”D解析 根據高低電平,可以得到二進制代碼為01010111。每4位二進制轉換為1位十六進制,因此0101轉換為5,0111轉換為7。1.單極性不歸零碼是傳輸二進制數據時采用的一種編碼方式,用正電壓表示二進制數1,用零電壓表示二進制數0(按從左往右順序編碼)。某8位二進制數據傳輸圖像如圖所示,下列選項能表示該數的是( )A.10101000B B.11101010BC.53H D.57HB解析 本題考查進位制、ASCII碼、編碼等知識。A選項5位十六進制相當于20位二進制數,最小數為0,最大值比所有個數少1。C選項一個ASCII碼占用1個字節,10000個ASCII碼的占10000個字節,數值上比A選項小。D選項100×100像素的黑白兩色位圖,其存儲容量的字節數是100×100×1/8=1250,數值上比C選項要小。2.下列四個選項中所描述的數從數值上比較,最大的是( )A.5位十六進制數能表示的最大值B.20位二進制能表示的不同數的個數C.存儲10000個ASCII碼所需字節數D.存儲圖像大小為100×100像素的黑白兩色位圖所需的字節數C解析 一位十六進制數可以轉換為4位二進制數,不足4位,在前面補0,6轉換為二進制為110,因此需補1個0,而1前面的0屬于高位,可以不補。3.下列與(16)16相等的是( )A.(10000)2 B.(10)10C.(10110)2 D.(32)8B解析 A選項基本的ASCII碼共有128個。B選項色彩越豐富,顏色種類越多,量化位數大。C選項采樣是將信號的連續取值近似為有限個離散值的過程。D選項黑條和白條排成的平行線圖案叫條形碼。4.下列有關數據采集與編碼說法正確的是( )A.基本的ASCII碼共有127個,二進制范圍為00000000~01111111B.圖片的色彩越豐富,其顏色位深度值越大C.量化是指將信號的連續取值近似為有限個離散值的過程D.由反射率相差很大的黑條和白條排成的平行線圖案叫做二維碼A解析 A選項生成二維碼的過程屬于信息的編碼,從二維碼中獲取信息屬于解碼。5.無牌車輛可以通過車主用智能手機微信、支付寶掃一掃功能實現登記后自主入場,下面說法A.生成二維碼的過程屬于信息的解碼B.車主的微信、支付寶賬號信息可作為無牌車輛的臨時電子標簽C.微信、支付寶掃一掃功能實現登記后自主入場,該過程包含數據的采集D.智能手機作為最常見的移動終端,過度開放APP所需權限,增加了信息泄露的可能C解析 本題考查信息編碼相關知識。A選項掃描二維碼是讀取圖形中的信息,屬于解碼過程。B選項每個像素需要1位二進制位記錄黑白圖像兩種顏色。D選項在計算機中所有的數據用二進制編碼。6.下列有關信息編碼知識的說法正確的是( )A.手機掃描某二維碼得到其中的信息是信息的編碼過程B.對一張黑白位圖進行編碼,每個像素的顏色至少需要用2位二進制來表示C.對聲音進行數字化時,采樣頻率越高,得到的聲音越逼真,需要的存儲空間也越大D.我國編制的“中華字庫”包含50多萬個漢字,在計算機中存儲時不能用二進制方式編碼C解析 A選項編碼范圍從0到127。B選項黑白圖像的顏色位深度是1位。7.下列關于信息編碼的說法,正確的是( )A.ASCII碼共有128個字符,編碼范圍從1到128B.黑白圖像的顏色位深度是2位C.聲音數字化的過程中若其他條件不變,采樣頻率越高,則聲音更保真D.根據GB2312編碼,“技術IT”總共占8bit1.將模擬信號轉換成數字信號,一般需要經過采樣、量化和編碼,下列說法A.圖甲是模擬信號采樣的過程B.數字信號是在取值上是離散的、不連續的信號C.縱坐標劃分得越細,量化就越精細,與實際數據也越接近D.量化就是在縱坐標上進行劃分,然后將每個采樣點用數字表示出來答案 A解析 本題考查數字化的過程,采樣-量化的過程,采樣是按一定的時間間隔取值,即橫坐標,圖甲在縱坐標進行劃分為量化的過程。B解析 A選項數字信號是轉換為二進制代碼。C選項計算機只能處理二進制。D選項還需編碼這個步驟。2.下列關于數字化的說法正確的是( )A.水銀溫度計呈現的溫度值是數字信號B.使用“作業幫”APP拍照搜題獲取難題解析的過程中涉及圖像數字化C.計算機只能處理十進制、十六進制數據,并將它們都轉換為二進制形式進行存儲D.經過采樣、量化兩個步驟即可將模擬信號轉換成數字信號B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數據類型的相關知識。A選項用計算機錄制并存儲一段聲音,需要經歷“模數轉換”的過程;B選項正確;C選項矢量圖是用基于數學方程的幾何圖元描述的,放大后不會失真;D選項由反射率相差很大的黑條和白條排成的平行線圖案叫做條形碼。3.關于計算機中各種類型的數據,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用計算機錄制并存儲一段聲音,需要經歷“數模轉換”的過程B.由于編碼方式不同,圖像文件具有BMP、JPEG、GIF等不同格式C.位圖是用基于數學方程的幾何圖元描述的,放大后不會失真D.由反射率相差很大的黑條和白條排成的平行線圖案叫做二維碼B解析 本題考查多媒體數據的采樣和量化。B選項計算機還可以通過輸入數據、數據庫查找數據等方式獲取數據。4.下列有關數據采集、數字化過程的說法,A.只有數字化后的信號才能用計算機來進行處理B.計算機在獲取數據時,只能是傳感器、網絡爬蟲等機器獲取的方式C.采樣是將模擬信號從時間(空間)上離散,而量化是將其從取值上離散D.計算機中的文字、圖片、視頻、代碼都是經過一定規則編碼后,以二進制形式存儲的D解析 256級灰度圖的位深度為8位。5.圖像1為200×100像素、256級灰度圖,圖像2為300×200像素、位深度是16位,則圖像1與圖像2的存儲容量之比為( )A.1∶3 B.3∶1 C.1∶12 D.1∶6A6.使用某APP時可通過手機相機拍照,并保存為1024×768,顏色位深度16位的BMP格式圖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圖像某個像素的顏色值編碼表示可能為0000HB.拍照過程實現了信號的數模轉換C.若將拍照圖像轉換為256級灰度BMP格式位圖,則存儲容量變為原來的2倍D.無論采用哪種格式,在計算機內部都是以十六進制的形式存儲圖像B解析 本題考查聲音容量計算。44100*10*2*2/1024/1024,約等于1.68MB。7.某雙聲道Wave格式的音頻文件,其采樣頻率為44.1 kHz,量化位數為2字節,時長為10秒,則其存儲空間約為( )A.861KB B.1.68MB C.6.9MB D.215KB課后練習5重難點1 傳感與控制重難點2 進制和編碼重難點3 數字化1.下列關于傳感器的說法A.在信息系統從外部世界采集信息的過程中,傳感器在各種應用中都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B.信息系統要從傳感器獲取信息,可以采用多種通信方式,如無線網絡、藍牙、串口等C.通過霍爾傳感器可以實現加密、解密、電子支付等功能D.同一種傳感器采用不同的算法,還可以實現不同的功能C解析 C選項通過NFC傳感器可以實現加密、解密、電子支付等功能,霍爾傳感器可以檢測磁場及其變化。2.下列有關傳感器及其實現功能的說法,A.利用加速度傳感器,實現計步功能B.利用光線傳感器,實現自動調節屏幕背光的亮度C.利用霍爾傳感器,實現手機橫豎屏智能切換D.利用指紋傳感器,實現解鎖、電子支付等功能C解析 霍爾傳感器將變化的磁場轉化為輸出電壓的變化,用作開關,如手機息屏和亮屏。3.小明媽媽在購買新手機后,經常使用其NFC功能進行支付。以下關于射頻識別技術的說法A.RFID技術是由NFC技術演進過來的B.RFID標簽有有源和無源之分,其中的“源”是指電源C.利用NFC技術可以實現安全的移動支付D.銀行卡的“閃付”功能,也是用到了NFC技術A解析 A選項NFC技術是由RFID技術演進過來的。4.某智能眼鏡可以安裝軟件來實現計步、圖像導航、拍照等功能,用戶可以用語音、手勢、視覺等操作控制。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智能眼鏡的性能指標只有處理器、屏幕分辨率B.該智能眼鏡的計步功能是通過重力傳感器實現的C.該智能眼鏡包括輸入、處理、存儲和輸出四個部分D.該智能眼鏡中植入了傳感器以接收外界信號指令,體現了“移動性”C解析 A選項還有內存等。B選項加速度傳感器實現計步功能。D選項植入了傳感器體現智能性。A解析 本題考查的是信息系統中的控制。A選項屬于輸入信號這一步驟,選項B、C、D都屬于執行器的應用。5.下列選項中 執行器的應用的是( )A.自動識別系統將車牌信息輸入信息系統B.智能手環通過簡單的震動來提醒用戶C.火警預報系統發現火情后提醒用戶找到逃生通道D.火車、地鐵的檢票系統控制閘機的打開和關閉6.智慧飲料瓶回收機器的工作流程為:機器通過身份卡或人臉識別對用戶進行身份認證,身份識別后用戶可投放飲料瓶,機器對當前飲料瓶進行判斷,符合回收條件則按塑料瓶和鋁制易拉罐進行分類,塑料瓶按容量計算金額,鋁制易拉罐按重量計算金額,若不符合回收條件則退回,結束投瓶后機器統計飲料瓶個數和金額,并將回收數據通過網絡傳送至服務器。下列關于該信息系統中的傳感與控制技術,說法A.人靠近回收機器時自動開啟人臉識別使用了光線傳感器B.將卡靠近回收機器感應區時立即識別身份是采用了無線射頻技術C.該機器使用金屬傳感器迅速區分塑料瓶和鋁制易拉罐D.機器使用稱重傳感器對鋁制易拉罐進行稱重解析 本題考查傳感與控制。A選項人靠近機器時自動開啟人臉識別使用了紅外線傳感器,是通過接收身體表面輻射出來的紅外線來感知的。A7.某信息系統利用RFID技術識別電子標簽的工作流程如圖所示:D解析 根據題意可知這是無源RFID,因此電子標簽必須先獲得一定的能量,然后電子標簽向外發送信息,最后讀寫器接收信息并完成解碼即可實現信息的采集。包括以下步驟:①讀寫器通過天線向電子標簽發送一定頻率的射頻信號;②讀寫器采集電子標簽的信息并解碼;③讀寫器處理解碼信息后,將結果發送至信息系統;④電子標簽從讀寫器獲得能量,向讀寫器發送編碼信息。正確的工作流程順序是( )A.①②③ B.①④③ C.④②③ D.①④②C解析 A選項翻蓋自動解鎖是通過霍爾傳感器實現的。B選項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傳輸速率可以達到20Gb/s。D選項調制解調器用于將光信號轉換為電信號。8.下列關于傳感與控制及網絡技術的說法,正確的是( )A.平板實現翻蓋自動解鎖、合蓋自動鎖屏是通過壓力傳感器實現的B.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簡稱5G),其數據傳輸速率達到了5Gb/sC.同一傳感器采用不同的算法,可以實現不同的功能D.調制解調器用于實現網絡中各計算機之間的連接9.下列關于傳感與控制的說法,A.傳感器屬于信息系統的輸入設備B.信息系統的控制可分為開環控制和閉環控制兩種C.信息系統通過執行器可以作用于外部世界D.射頻識別技術的兩大基本元素是接收端和讀寫器D解析 D選項射頻識別技術兩大基本元素是發射端(電子標簽)和接收端(讀寫器)。1.對產品編號可以有效地對產品進行動態管理與追蹤,某批產品的數量不超過50000件,若用數字‘0’-‘9’及字母‘A’-‘F’對每個產品編號,最少需要的編碼位數是( )A.2 B.3 C.4 D.5C解析 采用16種數制來表示信息,因此n位16進制表示信息的數據是16的n次方,因此n至少為4。B解析 該數可能是100100B、100110B、110100B、110110B,即24H、26H、34H、36H。轉換為十進制,分別是36D、38D、52D、54D。2.已知n是一個6位二進制數1■01■0,其中有兩位數字模糊不清。下列數中,可能與它相等的是( )A.37D B.54D C.28H D.44HC解析 A選項模擬信號轉換為數字信號的過程稱為數字化。B選項ASCII碼的最大值為127。C選項信息編碼往往是將一種形式轉換為另外一種形式,如數字化時,將量化的十進制數轉換成二進制數。D選項圖像的數字化第一個階段是采樣。3.下列有關數據采集與編碼的說法,正確的是( )A.數字信號轉換為模擬信號的過程稱為數字化B.ASCII碼的最大值十進制表示為128C.信息編碼的本質是信息形式轉換的過程D.圖像的數字化不需要經過采樣階段A4.某段聲音信號的量化過程如圖所示,量化位數至少為( )A.3 B.4 C.8 D.14解析 劃分0-7共8個量化等級,因此最少需要3個二進制位。D解析 A選項2位四進制數最多表示4的平方即16個數。B選項該數大于等于2的6次,即大于等于64。C選項黑白圖像屬于1位色,容量為1024*768*1/8,約192KB。5.下列關于量化與編碼的說法,正確的是( )A.可以使用2位四進制數表示24個小時B.某7位二進制數的最高位為1,將其轉換為十進制數后的值大于等于128C.一幅1024*768的未經壓縮的BMP格式的黑白圖像的存儲容量約為192KBD.編碼是信息按照某種規則或格式,從一種形式轉換為另一種形式的過程D解析 A選項計算機中運算器是對數據進行數據或邏輯運算。B選項C的ASCII碼比A大2。D選項若為奇數進制就不一定,比如三進制的10,轉換為十進制值為3。6.下列關于數據采集與編碼的說法A.用計算機解決問題,本質上就是數據運算B.字母“A”的ASCII碼十六進制為41,則字母“C”二進制是01000011C.二維碼相對于條形碼,信息的存儲量更大D.任意進制的一個數n,若末尾為0,該數轉為十進制一定是偶數B解析 A選項每個漢字占兩個字節,而不是兩個bit。B選項可以采用除2倒取余數方法將十進制數轉換為二進制,第1個余數為1,因此二進制最后一位為1。C選項還有編碼的過程。D選項一共4位,左邊第n位上位權為16的n-1次方。7.下列關于進制和信息編碼的說法,正確的是( )A.根據GB2312編碼,“杭州亞運會”共占10bitB.若一個十進制是奇數,則它的二進制數末位一定是1C.錄音過程就是通過采樣和量化實現數字信號的模擬化過程D.十六進制數1011H,其最左邊的“1”對應的權值為16的4次方D解析 A選項1個漢字往往用2個字節。B選項不同的文件類型有不同的編碼方式。C選項位深度越大,圖像質量越高。8.以下關于數據編碼的說法,正確的是( )A.1個漢字字符在計算機中存儲需要1個字節B.不同聲音信號經編碼后生成的文件類型一定不同C.位圖圖像編碼時位深度大小與圖像質量無關D.1個ASCII碼字符在計算機中以8位二進制存儲9.下列關于信息編碼的說法,正確的是( )A.只有計算機中才有信息編碼B.ASCll碼是一種漢字編碼C.掃描二維碼的過程屬于信息編碼D.采用8位色進行編碼的BMP圖像,其顏色數量總共有256種D解析 A選項信息編碼是將信息按照某種規則,從一種形式轉換為另一種形式的過程,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見,比如編制學號的過程就是信息編碼;B選項ASCII碼是一種國際上普遍采用的英文字符編碼;C選項掃描二維碼的過程屬于信息的解碼;D選項采用8位色進行編碼的BMP圖像,每個像素點用8位二進制表示,而8位二進制能產生256種編碼,所以其顏色數量總共有256種。10.結合如圖所示的條形碼,下列說法B解析 B選項編制條形碼是將信息轉換成黑白的圖像,屬于編碼。A.條形碼是數據的表現形式之一B.條形碼編制的過程其實就是信息的解碼過程C.“56789”這串數字具有意義,因為其包含了商品代碼信息D.條形碼嚴重損壞會導致信息丟失,說明信息具有載體依附性11.下列關于信息編碼的說法,A.根據ASCII編碼標準,“IT”兩個字母共占用2bitB.漢字的輸入碼不是唯一的C.相對于一維條形碼,二維碼的信息存儲量更大D.對視頻進行壓縮的過程,是編碼的過程A解析 A選項ASCII編碼每個字符占一個字節,而不是一個二進制位。12.下列關于信息的編碼說法正確的是( )A.信息編碼只能使用二進制表示B.條形碼可承載的信息量通常比二維碼多C.將末位為0的十六進制數轉換為二進制數后,二進制數的末位一定是0D.“B”的ASCII碼值為66D,由此可知字符“b”的ASCII碼值為86DC解析 A選項生活中可以用字符、圖像等進行編碼。B選項條形碼相對信息較少。C選項一位十六進制可以表示為4位二進制數,不足4位,前面補0。D選項小寫字母比相應的大寫字母大32。13.下列關于編碼的說法,正確的是( )A.計算機中的漢字也是采用二進制進行編碼的B.模擬信號是以離散的、不連續的物理量形式存在的C.將模擬聲音數字化需要經過采樣、量化、編碼三個過程,該過程為數模轉換D.對某段聲音進行數字化,量化值的范圍是0-256,則量化位數最少是8位A解析 A選項計算機中所有信息均采用二進制編碼。B選項數字信號是以離散的、不連續。C選項這個過程稱為模擬向數字轉換,簡稱模數轉換。D選項量化值的范圍是0-255。D解析 考查圖像數字化。A選項,采樣將信號從連續時間(空間)域上的模擬信號轉換到離散時間(空間)域上的離散信號的過程,通過采樣器實現。B選項量化將信號的連續取值近似為有限個離散值的過程。C選項不同的格式代表不同的編碼方式。D選項模數轉換是將模擬信號轉換為數字信號,而非編碼格式的轉換。1.下列關于圖像數字化的說法,A.將圖像柵格化成像素屬于采樣B.將像素的顏色信息用數值表示屬于量化C.將圖像保存為不同的格式,其編碼方式往往不同D.將BMP格式圖像壓縮成JPEG格式用到了模數轉換B解析 本題考查信息及其數字化的相關常識。 A選項“大事大結,小事小結”中的結繩是數據。B選項獲取相同的信息聯想到的知識并不一定相同。C選項模擬信號轉數字信號一般需要經過采樣、量化與編碼。D選項相同大小的位圖,其圖像像素點越多越清晰,質量越好。2.下列關于數據與數字化的說法,正確的是( )A.結繩記事中“大事大結,小事小結”,繩結是信息B.“一百個人心中有一百個哈姆雷特”體現了人們面對相同的信息構建的知識會有所區別C.數字信號轉換為模擬信號一般需要經過采樣、量化與編碼D.位圖圖像像素點越多越容易出現鋸齒狀,圖像質量越差D3.某聲音模擬信號的采樣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M與N采樣點位置不同,它們的量化值也不同B.0.5秒內取樣點100個,因此采樣頻率為100 HzC.數字化過程是將離散的模擬信號轉換成連續的數字信號D.圖中整個幅度劃分為0~7級的小幅度,其量化位數是3bit解析 本題考查對數據采集與編碼。M與N雖然采樣點位置不同,但都近似取值為5。0.5秒內取樣點100個,因此采樣頻率為100/0.5=200 Hz。將離散的模擬信號轉換成連續的數字信號是量化。D解析 A選項圖像的數字化是將模擬信號轉換為數字信號。D選項色彩取決于位深度,參數不變,圖像色彩不變4.下列關于圖像采集與處理的說法,A.數碼相機采集圖像的過程進行了模數轉換B.圖像數字化的一般過程是采樣、量化、編碼C.數字信號在取值上是離散的、不連續的信號D.按同參數保存為BMP格式文件,圖像色彩越豐富,存儲容量越大D解析 本題考查模擬數據的數字化。A選項對同一信號使用相同的量化位數。B選項采樣的時間間隔越長,采集的樣本數量越少。C選項改變量化等級,會影響采集的數據的精確度,但不會影響采集的數據與實際數據的關系。D選項ADC即模數轉換器,將模擬信號轉換為數字信號。5.將模擬信號轉換成數字信號一般需要采樣、量化與編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采樣點的量化值不同,其量化位數也一定不同B.對于同一模擬信號,采樣的時間間隔越長,采集的樣本數量越多C.改變量化等級,會影響采集的數據與實際數據的關系D.模擬信號采樣后,再經過ADC在數值上進行離散化,經過編碼轉換成數字信D解析 設位深度為x,則有表達式1024×768×x/8=2.25×1024×1024,可以得到編碼的位數為24。6.一幅未經壓縮的1024×768像素的BMP圖像文件,其存儲容量約為2.25MB,則該圖像每個像素色彩編碼的位數為( )A.3 B.8 C.16 D.24C解析 A選項還要經過編碼的過程。B選項量化值取值范圍為0~255。D選項采樣頻率中的k指1000。7.某段未經壓縮的音頻,采樣頻率是44.1 kHz,量化位數為8b,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聲音數字化需要經過采樣和量化兩個過程B.該音頻數字化時,量化值取值范圍為1~256C.數字化的文件轉換為模擬信號的聲波D.該音頻數字化時,每分鐘的采樣樣本數為44100個B解析 Wave格式立體聲音頻計算公式為44100×16×60×2/8/1024/1024,約等于10MB,再進行10∶1的壓縮,最終得到1MB。8.將一個時長為1分鐘、采樣頻率為44.1 kHz、量化位數為16位的未經壓縮的Wave格式立體聲音頻文件以10∶1的壓縮比壓縮成MP3格式,則壓縮完成后該MP3格式文件大小約為( )A.0.5MB B.1MB C.4MB D.8MBB解析 視頻文件大小=像素×位深度×時間×制式/8,因此位深度=562.5*1024*1024*8/(1024*576*20*25)=16。9.現有一段時長20秒、PAL制式(25fps)、畫面尺寸為1024*576的未經壓縮的AVI格式視頻,容量約為562.5MB,則該視頻每幀畫面的位深度為( )A.8 B.16 C.24 D.32A解析 A選項拍照是數字化過程。B選項聲音音量大,劃分等級高,但還是同樣位數的二進制數來表示和存儲。C選項量化位數大,說明劃分等級多,精度高。D選項位深度為8,可以表示0至255共256種不同的顏色。10.下列有關數字化的說法,正確的是( )A.數碼照相機拍照片的過程是模數轉換的過程B.錄音時,說話者的聲音越大,得到的音頻文件占用的存儲空間也越大C.量化位數越大,說明采集聲音時每秒鐘得到的采樣點越多D.一張圖像的位深度為8,說明這張圖像最多可以呈現255種不同的顏色D11.音頻和圖像的采樣、量化過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一般而言,音頻采樣時降低采樣頻率能提高保真率B.圖中所示的音頻數字化后至少需要8位量化位數C.圖中所示的圖像數字化后若存儲為256色位圖,則存儲容量為14×12×256字節D.將模擬信號轉換成數字信號一般需要經過采樣、量化與編碼解析 A選項采樣頻率越高,聲音質量越好。B選項劃分8個等級,至少需要3個位表示。C選項256色位圖的位深度為8位,因此容量為14×12×8/8。C解析 本題考查聲音的采樣和量化。每隔0.1 ms取一個采樣點,需將ms轉換成秒,因此采樣頻率為1/(0.1/1000)=10000 Hz,量化的最高點和最低點共有-128至0以及0-127,共256個點,因此可以采用8個二進制位來表示。12.用坐標軸模擬一段時長為1 ms的聲波數字化的過程,每隔0.1 ms取一個采樣點,其中A點和B點分別為聲波的最高點和最低點,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音頻的采樣頻率為44.1 kHz,量化位數至少是8位B.該音頻的采樣頻率為44.1 kHz,量化位數至少是7位C.該音頻的采樣頻率為10 kHz,量化位數至少是8位D.該音頻的采樣頻率為10 kHz,量化位數至少是7位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專題2 數據采集與編碼 學案(含解析).docx 專題2 數據采集與編碼.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